教师国学学习体会

2022-07-19

第一篇:教师国学学习体会

国学与教师专业学习心得体会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中华文化的观念文明。它就像一根坚韧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滋润着中华物茁壮成长,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和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成为了传之千古、揪之四海的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通过近段时期的国学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国学的深邃,同时更让我看到了许多充满人文智慧和写信人生真谛的论述,其敏锐的观察、合理的推定、经验的告诫,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一国安邦济世之基。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这笔精神财富吸收和传扬。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调研”阶段中,我校围绕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教育均衡优质、教育改革等工作

1、 年级组工作管理,一直都是我校管理的核心。做到把年级组工作管理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是我校调研工作的重要举措。调研工作中,我校张宏校长带领学校领导班子经常走访各年级组办公室,全面了解情况。特别是在走访中,详细了解各年级组教育教学的情况后,又详细听取了全体班主任、任课老师对各班学生情况的具体反应。走访中,张校长对老师们提出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合理建议表示采纳并支持,对老师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走访结束前,张校长对老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赞扬他们是一个团结、进取的,并正朝着科学发展观道路大步迈进的优秀集体。

2、把调研工作与对学生家访活动相结合,是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又一重要举措。工作中,我校领导班子在张校长的倡导下,多次进入学生家庭,认真了解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就读我校一年级(1)班的关煜同学,

从踏入我校的第一天就显得与众不同。为把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到实处,我校党支部书记、张校长带领相关教师来到该学生家中。通过了解,孩子从小脑子有病,对四肢的支配能力差!张校长和相关教师在打消家长顾虑后表示:学校会与

家庭共同来面对困难,一起来寻找妥善的方法,为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长营造最有利的环境。

人生就像一条平坦的大道,大道上会分出许多岔路,而我们正是在这条大道上行走,目标是"成功",但离开这条大道进入了岔路,就很容易迷路了,就会再也回不到大道,所以必须有人提醒你,而这个"人", 我觉得就是中国的古代文学,因为它汇集了所有已经到达"成功"的人的经验。所以,我们要想走向成功,就必须要学好国学,来净化我们的心灵。

培训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做好后续研修,在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

×××××××××

2010.5.29

第二篇:教师 读国学有感

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国学”有感

平湖二小

杜英

在八国联军铁蹄下、又经历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日本帝国主义的肆意践踏,我中华民族依然傲立于世,这源于我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深厚更是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所昌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团结统

一、仁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华都浓缩于《国学》,《国学》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最近我开始阅读《国学经典》。让我对国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的教育理念。让我懂得了如何学习、如何教育学生。

1.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关于教学方法

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之前我对“因材施教”知其名却体会不深,我班有好几个学生不爱学习,经常不完成作业,于是我每天空出时间监督他完成作业,可收效不大,因为过后给他相同的题,他还是不会做。当我看到“孔子十分留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然后,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题目,常因发问者的个性、需要而给予不同的问答。”时,我细细的反思了我的教学方法,不仅耗时、累人,还没有收获。我的教学行为到低存在那些不足。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以为把握知识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题目。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

孔子无论上课还是答疑,都非常注意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深奥的道理。我想,他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讲究教育方式方法,这是我们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

此外,《国学》还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遵循客观规律、如何获得快乐、如何构建和谐……。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取其精华,把“国学经典”中精髓理念融入于工作和学习中,让学生们用心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

第三篇:幼儿国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核心提示:幼儿国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

一、对幼儿要有爱心和童心。

二、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三、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

教师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尤其是幼儿国学教师,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幼儿国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对幼儿要有爱心和童心。爱孩子是每位老师应该做到的。因为一方面是孩子年龄小需要得到爱护,同时孩子也是有情感的,你喜欢他们,他们自然会把自己的喜欢回馈给你,合格的老师有义务和能力去洞察所有孩子的一言一行。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一个孩子心灵和世界的桥梁,教师保持一颗童心是为了能和幼儿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产生 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和孩子就建立一种很好的关系。

二、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如教师关注地用目光注视孩子,用手抚摸孩子的头表示鼓励和对孩子的谈话的兴趣,让幼儿感到“老师非常喜欢我”。在与孩子沟通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

三、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即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你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准备大量的教学教具,让他们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启发幼儿的方式和发散式的提问形式,激发幼儿学知识的愿望,让幼儿有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正确的师生关系。

知识的教育取决于教师学识的深浅,行为的教育取决于教师品格的高低,时刻完善自己,是做一个好的幼儿国学教师必备的素质。

第四篇:国学经典心得体会-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我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第一篇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国学,我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使我收获颇多。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一下两点体会:

一、 学习国学提高了自身素养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认真负责,无怨无悔,踏实务实;凡是能够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够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要善于从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实可行的计划,立足实际,向着眼前的目标奋进。

二、 学习国学丰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国学,让我明白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的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敬父母。

对待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待犯了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教育孩子方面,从小要教育孩子讲礼貌,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孝心,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国学是中国人的国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继续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轻松而洒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学习国学开始,接续国学薪火,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第二篇{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黄家镇大厂完小

程太江

2016年学,重庆市教委组织全市教师开展了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这门继续教育公共课,它分为四个教学

视频。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深层次的知道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使我受益匪浅。

一、深层次的领悟了古代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学从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教育原则等多方面给我们认述的地十分精辟。如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很多篇章都中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立志有恒,加强修养;自省自克,改过迁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努力创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教师,就应该吸取国学之精

华,结合今天的先进教育理念,不继充实自己,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当今教育趋势。

二,深层次的揣摩了古代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指教师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技能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又指学校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学生,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此次学习,教授为我们讲授了中国古代教学艺术的五个原则:因材施

教,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问对”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相机而授,适时而教的教学原则、寓理于事,寓义于趣的形象化教学原则、师生相谐,美善相悦的教学原则。让我明白了启发式是教学的核心,因材施教是启发的前提,问对是启发的主要形式,相机而授是把握启发的最佳时机,形象化是使启发取得良好效果的手段,师生相谐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易接受启发的一种和睦协调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做到学与思辩证统一,学与行紧密结合,学与教相通相长。教师在教学中,起到是一个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就要善于引导,善于鼓舞,善于启发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去,而不是要拖着学生,压抑学生走路,更不是要代替学生学习,一定要学生保有积极上进的情绪。教学不应拘于单一的形式,而应形象生动,有张有弛;教学的生动性并不影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今天重温中国古代的教学艺术,也不禁让我心潮澎

湃,用今天的眼光看,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大师们的视角是极富现代意识的。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继承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学艺术,去认真研究,认真

第五篇:国学教育杂谈|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知识

近日,教育界连出了几件给英语热降温,给国学升温的政策,据网调显示,赞成者占了一大半。不过,要想说服反对者,并且使盲目赞成者变成理性赞成者,还需要详细谈谈加强国学教育的好处。下面就让中公讲师宋元莉来给我们做个全面的介绍。

从根本上讲,人类认知的难点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外界知识本身,二是来自个人理解力,三是来自主客观不统一。卡在外界知识上的可称做蒙昧无知;卡在个人理解力上的可以说是情商和智商不足;卡在主客观不统一的就多了,受各种谣言、偏见、邪教左右的都算这种。

要想解决这三大难点,必须从学习做起,按我们古人的话就是从“格物致知”做起。而学问呢简单又可以分为三大类,也就是抽象类学科比如逻辑学数学、应用类学科比如物理学化学、自然类比如人类学天文学。这三大类学科的知识都要学习,有了可靠的科学的知识基础,才可能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所以学习不止是学知识,也是增长道德的手段。假设一个人知识丰富,通情达理,不轻易受谣言、偏见左右,更不会去信邪教,那么这个人不就是德才兼备了么!

以上,中公讲师宋元莉跟我们说的是学习的重要性,而在各门学问当中,国学是最重要的一门。我国的国学内容非常广,道理又非常深,经史子集这四个门类,把上下五千年的事儿都记了个遍。一个人即使皓首穷经也看不完所有的典籍。国学里包括了做人的学问,关于国家的学问,以及关于世界的学问。做人的学问既有关于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的相处之道,又有织布种田等等生产知识。国家的学问则有历史、地理、政治、教育、艺术、风俗等等。世界的学问则有世界观、国际学。

下面,中公讲师宋元莉再说一下国学的学习方法。我们对比一下就知道,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国学都比较容易,而我国的国学最难。大家看看,我国历史有五千年,面积有数百万平方公里,政治复杂,人情风俗各异,这叫人怎么学得过来呢?我们要是日本,整个国土才几个小岛而已,我们要是美国,历史才几百年,学起来该多容易!但我们“不幸”是华夏子孙,所以我们学国学,最要紧的是先掌握国学常识。古人说,欲通一经,早通群经。所以要想吃透国学,也应该早点掌握其常识。

掌握常识首先重在选择读本,这种读本一定要能串讲各典籍而包罗万象,起到“干振则枝披,将麾则卒舞”的效果。比如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就很值得推荐。这本书上自远古,下至清代,把经史子集的精要都包含在内了。我们怎么看这本书呢?也应该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比如《吕刑》这篇文章出自《书》,我们读到《吕刑》然后溯及《书》的其它一些好文章,翻一翻也就把《书》大致了解了一遍。其它的经典也是这样。比如《伯夷列传》是出于《史记》,那么我们先读到这篇文章,然后去查《史记》,把里面的其它好文章读几篇,《史记》也就差不多了。出自“子”部的文章,从一部“子”顺藤摸瓜到其它的“子”部文章。出自“集”部的文章,从一部“集”沿伸阅读至其它的“集”部文章。这样一来,国学的常识就罗列于胸了。以上说的是一种大概的方法。学习最忌讳一个“陋”字,如果按以上方法来学,就可以避免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设工程合同备案下一篇:江苏高考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