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考试现状及其社会影响的思考

2022-09-12

“考试”,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考查知识或技能的一种方法, 有口试、笔试、现场作业等方式。源起发展, 应该是从中国隋唐的科举制度下衍生而来的。虽然科举制在中国的清末由于其本身的弊端和舞弊现象的严重而走向了消亡, 但如今的考试却风风火火存于社会, 并且五花八门。一提到考试, 对象就是学生, 而且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困扰了数不清的学生。那为什么要考试?有人说, 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比考试更好的方法, 能在短时间内发现众多人的智慧;有人说, 考试吗?顾名思义就是考考试试, 看看这一段时间内学的怎么样, 可以通过考试来正确的看待自己, 知道自己的不足, 看看别人的长处, 可以借鉴学习一下。同时, 也可以向老师家长们证明自己的实力……这大概就是考试。

中国社会的发展, 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作为培养人才摇篮的大学校园, 同样将“考试”, “学分”划为衡量和筛选优秀学生的标准。大学的考试有很多的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是每逢期末的大考, 有传统闭卷的, 也有现代开卷的考试。不过开卷的一般题量会非常的大, 考验时间, 文科有很多采取这样的方式。其次是被学校宣扬非常重要的英语考试, 虽然国家取消了英语四六级证书的发放, 改用了成绩单, 但没有改变各大高校对英语的严格要求, 甚至英语成绩和学位关联的事实, 所以英语的四级考试仍然是考试中让学生头痛的一环;再者还有计算机的考试, 同样是国家不作要求, 但也存在部分学校会联合省级的计算机考试来进一步要求学生;还有就是迫于就业的压力, 学生们疯狂考证的职业考试等等。《中国教育报》曾刊登过这样的调查:大学生每天自主安排的学习时间平均为3.25个小时, 平均睡眠时间超过7小时。近七成学生感觉课业负担“一般”或“轻松”, 三成学生感觉课业“繁重”或“很繁重”, 与上年相关调查相比, 感觉课业负担繁重者增加约5%。除校内专业学习外, 大学生中参加课外培训或考证学习的占68.6%, 比上年的调查增加了4个百分点, 其中英语占41.9%、第二外语占19.4%, 计算机占34.6%, 参加外语类课外学习的学生较前两年大大增加。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压力在增大, 面对以后的社会需求要参加的考试任务非常的繁重。

社会需要综合发展的专业人才, 对人才的苛刻, 也使得高校的教学更要去贴近社会的发展, 那么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也将有更高的要求, 为培养出色的人才, 对学生的考核就将成为检验的重要举措。然而现在流行“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说法, 面对学校专业课的繁重, 考试的巨大压力, “不合格”将直接导致自己毕业证学位证书的发放, 于是很多的学生为了能够完成学业, 甚至取得好的成绩, 就会走“捷径”——作弊, 成为当下风行校园的一种很实用的工具。我问过很多的学生这样简单的问题:你为什么要作弊?知道这样对你自己是很不好的吗?有的说, 是不好, 但没有办法, 考试太多, 来不及复习啊;有的说:大家都在做小抄, 我不这样做, 肯定没人家考得好;还有的说:这样总比考不及格要好啊……。总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而且从学生站在的角度想, 似乎真像其说的那样冠冕堂皇, 不得已而为之。可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 (1) 会直接造成校园内作弊现象的盛行; (2) 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将付之流水, 从何去谈为了培养人才而教育; (3) 我们一直提倡的诚信在哪?诚信在一指之间, 我们却亲手将它撕毁; (4) 人的认知态度, 我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形, 更是把这种责任归咎给了社会。社会需要好的人才, 但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不想让人才的成长过程去冲破种种法制或道德的约束。

事出必有因, 纵观高校内外的考试, 无一不是为了去更好的求职就业, 这种目的是好的, 但不能为了目的而去毁坏诚实, 公正等人际通行的准则。然而, 事务现象的存在都是多方面的, 现今大学考试的局面和大学生应试的心理也是多原因交织所造成的。一方面, 国家在应试教育制度和素质教育制度上的权衡还没有一个现实的定论, 大学的教育是应该加强学习成绩的检验还是个人素质的培养, 在很多的大学中都参差不齐, 或轻或重。大方向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但具体去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却是在应试的层面上做了文章。另一方面, 学生的心理, 学生具有挑战权威的本性。针对现在的教育制度, 学生颇有微词, 也很容易产生抵触, 甚至把这种后果归结于社会、国家, 这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意念。现实社会的躁动不安、诱惑也容易在校园里蔓延, 更加能够加剧学生抵触情绪的激化。第三方面, 社会期望值的提高, 家长迫切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心态的陡增, 给了学生压力, 也赋予学生即将担当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那么原因之下, 国家的教育, 社会的教育, 学校的教育就会积极去扮演好培养人的角色——考试, 也就成为检验培养是否合格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考试, 是否真的像举倡部门宣扬的那样行之有效呢?也许未必如此。学生为了缓解应对压力, 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学校里为考试, 考好, 奖学金, 毕业学位证等而去作弊, 校外为了获取这样那样的资格这书而去铤而走险造假, 甚而有去隐瞒欺骗感情等等。存在的事实, 很难说明考试的正确性, 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我们可以去积极促进方式的转变, 在考试的同时加入多方面的教育。 (1) 更进一步的促进应试体系向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转变, 并跟进落实。制度是管理的根本, 制度规范管理才行之有效。同时, 要去坚决的监督执行, 好的政策体系, 得不到地方的落实终究是空的。国家倡导素质第一, 高校以培养人, 教育做人的道理和方法第一, 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发生了位移。整个体系从上到下, 从中央到地方, 必须要监督执行有力, 才能让大众感觉到这个社会的进步, 国家的发展是积极的。高校的发展切实做到以培养人才为根本, 那么学生才会融入到高校的发展当中, 诚信提高自己, 用所学回报母校和社会。 (2) 加强社会不正之风的管制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高校是社会重要的一部分, 大学生更是社会群体的重要力量, 社会的不正风气会对正走向社会的青年带来强大的冲击, 某些东西会直接的导致大学生步入歧途, 成为颠覆高校制度, 教育体系的导火索。社会要有正气, 要给予崭露头角的大学生以期望和信任。 (3) 学生离不开家庭亲人朋友的支持。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理念的灌输培养, 很多都是从其家庭中开始的。家人孩提时候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就为什么有的家长很严厉, 有的家长很注意修养教导。家庭要给与孩子自己的发展空间, 注意正确引导。期望超过了社会需求, 很可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4)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非常的重要。考试, 是一种驾驭给学生的手段, 需要辅之以思想教育得以更好的应对。大学里的思政教育往往是滞后的, 除了平时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外, 其它的几乎很少。高校的思政教育远远跟不上大学生心里发展特点和思想的变化, 很多时候成为落后迂腐的教条和理论。至今大学里思政的课程也是通过一纸试卷来考核, 这已经和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不相适应, 导致我们高调重视的思政教育成为学生眼中最枯燥, 最不想接触的盲点。因此, 让作弊现象喊停, 消除考试与之带来的社会影响, 就要在基本上, 在大学校园内创新我们的思想教育引导方法。怎样去帮扶, 怎样正确的把教育如何做人行事摆在整个教育的首位, 也许就是我们作出相应对策所要思考的。

摘要:高校学生的考试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但透过现象背后却发现与之带来的种种不和谐的声音。本文通过对这种考试现状的描述, 分析了发展的原因, 并针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提出了文章的观点, 以及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考试,高校教育,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德坤.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

[2] 张泽一.以考试改革为导向, 切实提高教学实效[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8 (3) .

[3] 金晓丽.关于当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4] 赵丹, 李新宇.国外高校考试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7 (1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相关问题的探讨下一篇:电磁干扰对铁路信号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