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活动与民俗文化论文

2022-04-30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园林活动与民俗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传统村落景观是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产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富有独特的图式语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村落被大拆大建,造成了地方原有的历史遗存和空间肌理被大范围破坏。

园林活动与民俗文化论文 篇1:

城市公园生态文化体系研究

摘 要:为满足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生态要求,越来越多的生态公园在城市中建设起来。城市生态公园获得更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同时,能够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形成一种生态文化。本文以上海闵行文化公园为例,探讨城市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原则,以期建立起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生态文化体系,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总结经验。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文化体系;生态优先;以人为本

Nanjing, Jiangsu 210036, China)

Key words: urban ecological park; cultural system; ecological priority; humanism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居民对休憩活动场所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速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现象[1]。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身心的重要场所,不仅要满足市民游憩的需要,也要更好地发挥健全城市生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功能[2]。目前我国多数公园过于强调美化,而忽略了其中的内涵文化建设[3]。

城市生态公园是指位于城市的城区或近郊,以保留或模仿地域性自然生境来建构主要环境,以保护或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园林[4]。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主要利用城市周边山水自然资源,以达到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满足当地居民与大自然接触的目的[5]。

在求大、求全设计思想指导下的城市公园设计存在着刻板的功能分区和非人性的大尺度等问题。城市生态公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6]。一方面,它既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和主要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它又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憩场所和公共开放空间[7]。因此,如何合理规划城市生态公园,从而服务于人民群众且获得更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同时,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设城市生态公园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以上海市闵行文化公园为例,通过区划设计、生态景观构建和人文活动三大方面,对城市生态公园文化体系构建进行探讨。

1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文化体系的基本内容

1.1 规划原则

1.1.1 生态优先原则 通过合理的、有节制的、有目的的开发,为城市生态公园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有效支持。并通过承载力和容量的核算,控制进入该地区的人数及其活动,以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使人们能够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更积极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8]。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前期建设以生态恢复与保护为主,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植物选择上以更具适应性的本土植物为主,并引进适宜当地生存且有利于美观的非本土植物,保证了生态的前期恢复与后期保护的顺利进行。

1.1.2 因地制宜原则 避免过度设计,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重点培育和发展本土动植物,突出地方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生态潜力,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以上海市市花玉兰为主,建立起文化与植物的紧密联系。在景点设置方面,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在适合游人休憩的地方设计景亭与生境廊道,更增添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1.1.3 以人为本原则 公园内部环境设施以行为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为依据,丰富公园内的设施,使功能区多样化以满足游客游览参观的需求。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在此基础上,鼓励市民在城市生态公园游览休憩的过程中,能参与到绿色发展建设中,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环保教育,培养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从而更好地弘扬生态文化。

1.2 生态文化体系的基本内容

生态文化是由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三大子系统构成,其中每一个子系统又包含着更低层次的子系统;这些系统之间彼此交叉、相互影响,从而构成完整的生态文化体系[9]。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城市生态文化的载体,属微观层面的生态文化,在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区域的限制性、资源的特殊性等影响。因此,城市生态文化公园的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就是根据生态文化体系的特征要求,坚持生态立园、文化兴园、为民造园、科技建园4个原则,及生态为主、文化相辅、与商务区功能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构筑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园生态文化体系。

2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

2.1 区域概况

2.1.1 规划范围 上海是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闵行文化公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内,北至航南路,南至漕宝路,西至航中路,邻七宝生态商务区,东接A20外环线100 m林带,规划面积约83.44 hm2。其中绿化面积69.74 hm2、绿化率为83.6%。吴中路横贯公园将公园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占地面积65.09 hm2;北区占地面积18.35 hm2 (图1)。

2.1.2 生态条件 基址地形平坦,其中河流环绕,中心处有一小岛,岛上植被丰富。区域位于北纬30°,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润多雨,气候条件较好。自然条件优势使该区域有利于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根据前期对文化公园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园区内共有维管植物68科107属124种(含种下等级)。蕨类植物5科5属5种,裸子植物5科6属11种,被子植物58科96属108种,其中木兰纲45科65属74种,百合纲13科31属34种。其中水生植物20科24属27种。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共记录到鸟类45种,隶属于6目25科。不同生境的鸟类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

2.1.3 人文条件 上海市是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对外交流程度高,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上海市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丰富,外来人口占很大比例,多种文化汇集于此。因此有较高的文化吸收能力,也有利于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工作。

2.2 设计思路

上海闵行文化公园秉承以生态为主、文化相辅,坚持生态立园、文化兴园、为民造园、科技建园“四个原则”,为周围居民提供娱乐休憩场所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以达到人人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2.3 建设与管理

2.3.1 区划设计 根据城市公园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目标,在尊重自然生态规则的基础上,将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划分为5个功能区,分别为:活动展示区、乡土风情体验区、商务休闲区、博物馆区、市民文化休闲区。公园设置乡土风情体验区,将乡土文化带进生态文化公园,实现文化与生态相结合,使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公园整体形成“一轴、两翼”的格局。“一轴”指吴中路入口景观轴,是整个文化公园的核心景观和交通通道,主要包括入口建筑、景观长廊、绿坡广场、大香樟、亲水平台(图2、图3)等;“两翼”指以景观轴为基础,向两侧衍生的东西两翼,其中东侧景观突出生态特征,西侧景观体现时代特色;公园桥梁设计也颇有特色,6座桥梁以花卉为主题,形态各异,分别是迎春桥、望春桥、百花桥、牡丹桥、玉兰桥、蝶影桥。公园内没有大兴土木建设人工景观,而是因地制宜,做到步步为景、移步换景,使人们能够最大化地同自然相接触,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2.3.2 生态景观 构建与以往“四季有花”的造园理念不同,闵行文化公园通过建设玉兰景观园、秋季观果园、生态湿地园、水森林、芳香植物园等特色景观,为市民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生态湿地园主要选用黄菖蒲、千屈菜、睡莲等;水森林主要选用东方杉、池杉、落羽杉等。在其中以木栈道衔接,并建有亲水平台、茶室、观景长廊、景亭等,方便游人穿行其间、与自然亲密接触。芳香植物园主要选用梅花、桂花等乡土树种。搭配美国薄荷、迷迭香等矮生小灌木。生态观果园主要选用秋季结果的树种:橘树、枣树、柿子、山桐子、火棘、冬青等。在闵行文化公园外环绿带内建设国内首个秋季观果园林景点。

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最内在、最持久的本底要素,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基石[10]。因此在生态构建方面以突出上海公园文化及生态为重点,玉兰科植物作为上海市的市花,园区的玉兰科植物种植就更加重要。玉兰园中大面积种植品种丰富的玉兰,如:红运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等13个品种,并进行玉兰的新品种培育。玉兰作为上海市市花,大面积的种植玉兰不仅能够产生很积极的景观意义,而且将城市的文化寓于生态建设之中,实现地方建设文化与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融合。

2.3.3 人文活动 人类是城市公园功能实现的根本保证,城市生态公园在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上海闵行文化公园免门票费,大大降低了入园门槛,使人们更愿意进入生态公园游玩。在设施健全以保证生态公园的游憩性的同时,公园根据各功能区、景点生态文化的功能和性质,积极组织丰富的生态文化活动。如:“长期免费开放博物馆”、“古树名木认养”、“植树节”、“爱鸟周”等,充分突出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同时,公园内定期开展绿色长跑活动,使大众身心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有效宣传了生态文化思想。寓教于乐的生态文化活动,使生态保护知识得到普及,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3 结 语

城市公园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本文从景观建设的角度对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做出了一些理论探讨和实践,以期推动构建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但是公园建设内容体系仍不完善,有待补充。首先文化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目前已经有序开展,而其具体内容还有待扩充和制定标准的细分与界定,其内容量与涵盖面也有待补充与扩大。其次,城市公园精神文明建设多样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公园对外宣传力度不足,因而游客数量不多,可开展的活动内容也很有限。下一步工作在完善公园设施的同时,会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多种多样的生态文化相关活动。

城市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是多学科交叉的建设工程,涉及到大量科技工作和内容[11-13]。除了要构建稳定美观的植物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外,也要增加文化内涵,构建人文生态,打造一个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生态文化公园,并通过建立生态文化公园发挥环境教育功能,让正确的绿色、环保、生态的生活观念,真正将生态的意识带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邓毅.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及其概念之探讨[J].中国园林,2003,19(12):51-53.

[2]张庆费,张峻毅.城市生态公园初探[J].生态学杂志, 2002,21(3):61-64.

[3]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J].中国园林,2000 (2):32.

[4]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探析[J].南方建筑,2004 (2):50-52.

[5]陈继红.浅析城市生态系统特征[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 (4):56-57.

[6] 以生态和文化为导向的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研究——以杭州市市民公园方案设计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1:14-15.

[7]王启照.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7:3-6.

[8]杨培峰.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2:158-159.

[9]卢山,毛玉明,章晶晶,等.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研究——以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浙江林业科技,2010,30(3):83-86.

[10]李文博,郝文渊,周鹏.西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探析[J].北方园艺,2014(6):84-86.

[11]李欣韵.生态与文化并置的“城市绿心”——遵义市三阁公园景观设计札记[J].四川建筑,2008,28(5):35-37.

[12]谢婷婷.关于广州市越秀公园生态完善建设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69-73.

[13]李峰.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0:3-10.

作者:尹若水 刘展辰 蔡颖芳

园林活动与民俗文化论文 篇2:

动态发展下传统村落景观图式语言应用研究

摘要:传统村落景观是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产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富有独特的图式语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村落被大拆大建,造成了地方原有的历史遗存和空间肌理被大范围破坏。从由“字”(景观要素)、“词”(空间单元)、“词组”(空间组合)共同构建的图式语言体系做为切入点,将传统村落景观图示语言建构与其动态发展相结合,强调更新中保护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与价值内涵的逻辑关联,提出一种基于具体时空文脉解析与景观要素整合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传统村落,图示语言,动态发展,景观设计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空间句法理论,将空间组织和社会行为效果联系起来定量地进行分析,是应用语言概念在城市空间设计方法上的一个突破。近年来,图式化和语言化已经逐步成为风景园林学理论研究和實践的重要领域之一,是景观语言理论的有机构成。景观的“图式语言”是运用图形的语言形式,揭示景观由基本空间单元、组合空间单元、复杂组合空间到整体景观格局的形成过程。传统村落景观是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产物,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所具有的地方性特征深刻地反映在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等物质空间中,并形成独特的图式语言。传统村落是一种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生态人文系统,其选址、空间布局、空间关系,以及村民生活习俗对于空间的利用,从整体上来看是一种智慧的成果,值得现代人去学习和研究。通过景观图示语言理论和方法揭示传统村落空间的组成要素、空间构成规律以及自然与人文生态过程的空间关系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更新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动态发展的传统村落景观图式语言体系构成

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evi Strauss)指出:“要素只有组成系统才有意义,词只有组成句子才能表达完整意思”。传统的村落景观也如此,是通过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村落空间格局、街巷、地标等不同景观单元组合而成。从景观图示语言的角度看,传统村落公共开放空间的图式语言体系由“字”(景观要素)、“词”(空间单元)、“词组”(空间组合)共同构建,这三个层级的要素通过一定的语法和上下文关系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整体。其中“字”包括建筑物、桥梁、牌坊、水系、植物等景观组成要素,“词”指以广场、绿地、河流为中心的公共开放空间,“词组” 则是指空间组合的形式,包括组团式、线式、放射式、环绕式、复合式等类型的空间形式,如乌镇是以河流为中心的线式展开式的传统村落。

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得传统村落面临功能调整、土地开发、设施升级等发展因素带来的压力,在改造过程中大拆大改,忽略了原有的街巷空间格局,造成了地方原有的历史遗存和空间肌理被大范围破坏。我们应该将传统村落的发展与延续与其既有价值属性相结合、将保护措施整合到地方发展进程之中的动态保护思路中。本项目即是通过对系统图示设计语言研究的应用,顺应村落产业发展的方向,结合村落原有的空间体系,对村落空间结构进行梳理,在硬体上采用空间嵌入式疗法,即通过局部介入、空间疏导、原有建筑功能替代等方式对村落空间的功能进行改善和提升;在软体上对当地居民进行思想引导,由于当地居民一般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较低,对文化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接受能力有限。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丰富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并通过示范,让他们也参与到村落的产业发展和转型中来,这样在村落改造中的阻力也会变小,同时居民可以得到长远的受益。

2 东山社景观规划设计案例

2.1 基地现状及存在问题

东山社是坐落在东坪山上的一个自然村落,东坪山位于厦门岛南部山脉的中段,区内东坪山、梧村山、坂尾山、大厝山、观音山等群峰连成一片,构成厦门岛内最大一块“绿肺”,基地北面为厦门火车站,南面为环岛干道,交通便利,其中群峰参峙,谷壑纵横,既有悬崖峭壁之奇险,又有幽谷之秀丽,该基地是国内难得一见的城市中央山地。

东坪山社过去称东拜山,是傅氏祖先跟随郑和下西洋时,遇台风到此地定居繁衍后代逐渐形成的村落。村内2/3村民为傅氏子孙。解放前,东坪山人口为140人,以农耕为主。上世纪70年代,东坪山人以采石为主要经济来源。上世纪80年代,封山分田,村民开始以运输、种植龙眼树为创收途径,耕地多为自耕自用。2003年,东坪山村改居后,人口达108户,389人。年轻人通过下山打工谋生,年均收入在3-4万左右;老年人收入主要来自于社保。

东山社现存问题:

(1)东山社区经济不发达,导致人口外流,多数为老人和小孩,年轻人为了生计,基本都外出打工。(2)村中邻里住宅路段存在违章搭盖和放置物品阻碍了交通的流畅性,还有少数无人居住的危房,存在安全隐患,村里缺乏适合居民休闲的公共活动空间,村落外部存在多处闲置用地。(3)东坪山虽然地处城市中部,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这些资源并没有较好地加以利用,缺乏特色的活动和有特点的景观,难以聚集人气。

2.2 改造思路

根据东山社及周边的现有资源,对东山社进行规划设计,将生态、空间、产业协调发展,打造为田园慢生活的美丽村庄,最终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1)生态:合理保护与利用东坪山的山林、水库等自然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空间改善的前提及支撑条件。

(2)空间:通过“字、词、词组”为层级的景观图示语言体系对村落内部和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空间塑造,作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3)产业:根据东坪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自然营地、特色民宿、互联网推广平台等,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人们感受自然教育和农耕体验,发展旅游产业,是作为生态保护与空间建设的深化提升。

2.3 产业策划设计(见图1)

在东山社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鼓励个人艺术家或者中小企业成为文化创意市场的供应者,将村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文化创意活动相衔接,通过建立自然营地、乡村民宿体验和互联网推广平台组合打造东坪山旅游品牌。

自然营地充分挖掘东坪山的自然资源,根据各营地项目主持人的技能或各自不同的特点,打造多样化的体验营地,包括农耕体验、丛林探险、木工作坊、多肉植物体验、鸟类摄影、夜观营地等,定期举办不同的主题展览、沙龙、论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自然营地的生态保护教育活动可以使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野外参观游览的道德行为守则等知识,教导生态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木工作坊是在课程学习和游览发现后,让游客可以亲自动手,用生态原材料(木材、竹子等)通过工具的加工,创造出有趣的手工艺品,在这一实践中形成生态保护的意识和学习生态工法。

乡村民宿体验,利用民居进行改造成特色民宿,为游客提供居住、聚会、品茶、休闲餐饮等服务,让游客感受当地村庄的日常生活,遠离城市的喧嚣,体验慢生活,可以DIY午餐、自行车之旅、垂钓、泛舟,并参加自然营地的活动。

互联网推广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公众微信、手机APP等方式,创建东坪山旅游网络平台,整合各个自然营地的资源,形成有效的管理和与市场的对接,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共享平台,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2.4 村落景观规划设计

随着对村庄产业进行升级,注入新的旅游活动以后,原有村落的空间功能显得相对比较单一,并且道路系统和空间结构不够完整,需要对村落空间进行再塑造,形成整体空间要素均衡,局部疏密有致,形态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图式,以满足后居民生产生活,以及旅游产业活动的需要。以东坪山现状资源为基础,以发展愿景为指引,结合村民意见与建议,将东山社划分为5大功能区:居民生活区、特色民宿区、山林观光区、耕种体验区、滨水休闲娱乐区(见图2)。

2.4.1 道路系统规划

依据《厦门市绿道与慢行系统总体规划》,结合现状龙虎路、东坪山路和观音山路建设上山步道,将东山社的道路规划与其进行对接,增加环村道路,连接不同景区,对村落内部的步行系统进行梳理,并在村口处增加停车场以及设计三处自行车驿站。

2.4.2 景观图式语言的建构(见表1)

在本次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中依据景观图式语言的应用,结合东山社原有的景观空间格局的特征,从“字”层面的图式语言通过嵌入式疗法利用村落中的废弃建筑和空地,为村民和游客增加配套的公共服务建筑;“词”层面的图式语言选择以广场为中心,以水为中心,以绿地为中心的三类公共开放空间;而在“词组”图式语言的选择和运用中,根据场地位置分为入口型、边界型、中心型,根据具体空间组合形式再细分为组团式、线式、复合式3类空间组合形式。

(1)“词”层面的景观图式语言建构

a.以广场为中心的公共开放空间设计

入口广场,利用原有的几个小池塘连接而成一个荷塘,种植荷花,并设置了水车,在荷塘上设计亲水的木栈道以及观景亭。岸边放置农耕道具和休息凉亭,广场前端保留龙眼林,设计停车场和自行车驿站,能让到村中体验的游客,在村落入口即可感受到独有的乡村特色。

村文化广场位于村子的中心位置,场地相对开阔,主要功能是为村里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公共空间。在广场内设置了戏台,经过实地调研,村民多有听戏的爱好,以供村民平日娱乐,戏台前留有较为宽阔的场地以便居民的节日的活动集会。利用原有现状地形,在广场一侧设计了阶梯式花坛,一方面也为居民提供休息的空间,将广场北侧原有的废弃的小学改造为村民活动中心,内部有茶室、阅览室、活动室、棋牌室、儿童活动室等,使中心广场恢复成为村民交流休闲的场所。

b.以水为中心的公共开放空间设计

根据东山社的现状地形,将村落原有西南边与东北边的水池通过线型的水系进行连接,形成围绕村落边界的水系景观空间。其中设计有滨水小广场、亲水平台、木栈道等环境构件相结合,还有跌水景观、垂钓区、生态湿地,形成了丰富的水景观空间形态。

c.以绿地为中心的公共开放空间设计

郊野公园,通过将原有自然林进行局部空间改造建立露营基地和爬树训练自然营地,另外在夏日的晚间组织夜观活动,在树林和池塘边可以观赏各种蛙类、蟋蟀、大蜗牛、水蛇、小龙虾、萤火虫等,让大人和小孩有更多的体验方式去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并在科普教育中充分展现孩子们的天性、在自然中快乐地去学习。

农耕体验营地是利用村落周边的闲置用地,将用地进行块状分布,形成农田。让游客可以对农田进行租赁,并由村中的居民进行耕种和管理,每到收获季节,游客就可以到自己租赁的农田处进行收割,这一处的设计同时满足了居民和游客的两者需求。并在田野边上设置生态厨房,就新鲜的食材来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另外注重对村内绿地景观的营造,利用村落内部小块的闲置空地,营造景观,增加村民休闲空间,丰富街道景观。

(2)“字”层面的景观图式语言建构

对基地进行实地调研,查找和整理存在的旧房、危房,将其设计改造为民宿、村民活动中心、自行车驿站。在主要建筑的改造设计中,外立面尽可能地保留建筑原有的砖、木头、花岗岩条石等材质,以便和村落其他建筑风格协调。同时依据建筑功能的要求,在原有的砖木结构上,增加一些承重柱,扩大开窗面积,适当增加玻璃和金属构件等现代元素。在建筑内部,将空间布局优化,符合使用需要。

a.特色民宿设计

将入口处原有的几栋废弃民房改造为民宿和服务咨询处,包含餐厅、厨房、娱乐室、住宿区、独栋别墅等,采用景观走廊将主体建筑进行串联,保留建筑外立面部分材质,根据建筑功能对室内进行划分,改造完成包括12个客房,8栋带独立庭院小别墅,建筑依地形坡度而建,整个空间立面层次丰富,错落有致。

b.村民活动中心设计

将位于村落中心广场一侧的原有废弃小学建筑改建而成,以此设计的村民活动中心,给居民提供一个集体活动、学习、交流的场所。一层为儿童活动室和民俗文化展示厅,二层左侧为户内外结合的儿童花园区域,三个活动单元教室如楔形切入到屋顶花园中,户外花园提供给儿童与自然互动的建筑灰空间;右侧为小型图书室,平面为两个成45度角的正方形叠加而成,打破了原有建筑的单板,与左侧的儿童花园形成呼应;三层为计算机和手工教室,为村民提供一个再学习的空间,同时也将村民的一些传统手工艺以手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对外交流。

c.自行车驿站设计

在环村慢道系统中,设计了3个自行车驿站,可以集中收纳停放自行车,还有便利店和卫生间,建筑顶部采用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驿站方便旅客出行和游览,骑自行车出行增加了旅客不同的旅游体验方式,也是生态环保的一种方式。

3 结语

传统村落的景观形态与其发展的人文历史过程之间存有内在的关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不少美丽乡村的创建来不及仔细思考,则进行大拆大建,或者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发展的实际,造成短时间内很多传统村落的历史遗存与空间肌理被大面积地破坏,忽视了原有空间形态和内涵价值的关联,毁掉真正的历史遗存,重造一些失去亲切尺度标有仿古符号式的城市化村落。为此,本文以东山社景观改造设计为例,希望提出一种基于具体时空文脉解析与景观要素整合的设计方法,提倡将保护措施整合到地方发展进程之中的动态保护思路,把传统村落景观图示语言建构与村落的动态发展相结合,在更新中保护村落空间格局与价值内涵的逻辑关联。

參考文献:

1.黄瓴.景观设计的语言学分析方法.中国园林.2008.08

2.王云才等.传统村落公共开放空间图式语言及应用.中国园林.2016.11

3.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肖竞 曹珂.基于景观“叙事语法”与“层积机制”的历史城镇保护方法研究.中国园林.2016.06

Based on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 Landscape Plan Language Application Research

——take Xiamen dongsha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s an example

Chen Xiaofei

作者:陈晓菲

园林活动与民俗文化论文 篇3:

城市广场文化建设的述论

摘 要:广场作为城市的“会客厅”,是市民文化活动的阵地,也是市民的精神家园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广场文化建设具有政府的主导性与市民的自发性,归属的公共性与活动的公益性,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审美性,参与的广泛性与起源的节庆性等特点。广场文化建设要采取把握方向、准确定位、统筹计划、统一管理、社会办理、市民参与、注重节庆、彰显特色、培育品牌,政府搭台、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等策略。广场文化不是简单的“广场+文化”,而是在广场中展现文化、反映文化、创新文化。因此,一座城市在广场文化建设中,要从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找到城市文化的特征,将其融入广场文化建设之中,凸显城市文化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广场文化现象。

关键词:城市广场;广场文化;历史文化

Key words:city square;square cultural;history cultural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将对城市广场文化(简称广场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广场文化是指城市广场中呈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以及在城市广场上所展示出来的文化现象。它包括:其一,城市广场建筑本身所呈现的物质文化,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品位的广场建筑、雕塑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其二,城市广场开展的文化活动所展示的非物质文化,如在广场上开展的专业或业余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以及市民自发的各种文体休闲娱乐活动等。城市广场(简称广场)不仅是市民文化活动场所,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简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空间。一座城市在广场文化建设中,要从历史文化中找到城市文化的特征,将其融入到广场文化建设之中,凸显城市的广场文化特色,避免我国城市化出现的“千城一面”的广场文化现象。

1 广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地在城市建设中投入大量资金,相继建成了一大批风格各异的城市广场(简称广场),集中展现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与广场相伴随的广场文化也应运而生,从自发到自觉、从初级到高级、从形式到内容不断丰富,让市民在钢筋水泥森林中,获得了相对宽阔的文化活动与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广场文化之所以悄然兴起与渐渐繁荣,是因为它拉近了市民与文化的距离,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近年来,各地城市的政府都比较重视广场文化建设,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比如: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盛誉的浙江省金华市,从2003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的文化艺术节,以“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为宗旨,以“凸现时代特色、展示八婺风采”为主题,本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开展市民参与的广场文化艺术活动,满足了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市民艺术鉴赏与表现水平,成为金华市民倾情欢聚的广场文化盛宴。

2007年3月18日,金华市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进一步弘扬金华历史文化,让其转化为现代文明优势,金华市不仅注重保护历史文化,而且尽力传承与创新历史文化,通过广场文化等形式把历史文化转化为市民看得见、享受得到的文化成果。金华市政府把3月18日确定为金华历史文化名城日。2012年,金华保宁门广场举行了主题为“百艺相约兴名城”的历史文化名城日系列活动,以百姓歌舞颂名城、百名艺人秀名城、百名书家写名城、百幅照片忆名城、百名义工靓名城等“五个百”系列活动形式,庆贺金华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五周年。

从金华广场文化活动举隅可见,广场文化不仅满足了市民社交与休闲娱乐需求,增强了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创新与传承了历史文化,提升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品位。尽管如此,面对设施齐全的广场,也有金华市民遗憾的说,广场除了承办文体活动外,一年里的大多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平时游人也不多见。其实,尽管我国众多城市的广场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形成了长效机制与文化品牌,但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比如:由于政府主导性未充分发挥、市民自发性未得到激发,导致作为城市“会客厅”的广场,日常文化活动较少、形式不够多样、审美性欠缺、市民参与不够,还没有真正发挥“市民露天剧院”的作用,尤其是缺乏制度性安排与特色品牌的文化活动。另外,广场的历史文化展示明显不足,缺乏融历史文化、现代艺术为一体的建筑、雕塑和园林小品;在广场文化活动中,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力度还远远不够。

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有闲社会”的到来,市民有了更多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许多市民不知道用这些“有闲”时间做什么,往往在简单的吃喝玩乐中无聊地消磨,没有把“有闲”的放松感、自由感、幸福感、个体完善和发展的价值发挥好。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诸神怜悯生来就劳累的人,因而赐予人一系列的节日,并由酒神、诗神、太阳神相伴,由此人的身心获得滋养,变得高大而正直。美国学者约翰·凯利更明确的指出: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人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因此,研究与发挥广场文化对城市文明与市民精神的作用,也是广场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2 广场文化建设的作用与特点

作为城市“会客厅”的广场,不仅是市民文化活动的阵地,也是市民的精神家园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广场和文化融为一体,广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广场的内涵,广场给文化提供舞台和空间,文化为广场提升人气和品位。广场文化活动不同于庙会或在大型体育场所、展览馆举行的文化活动,它是专属于广场的,市民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自由参与,形式多样,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总的来说,广场文化建设具有如下特点。

2.1 政府的主导性与市民的自发性

广场虽然是开放的露天剧场,广场文化是开放的,但绝不是无原则、无组织、无纪律、无导向的。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阵地,广场文化是联接人与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纽带,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保证广场文化的内容和质量,推动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广场文化建设必须在政府引导下进行,要纳入宣传与文化部门下属的群艺馆、文化馆(站)的目标管理之中。但是,广场文化建设绝不是仅仅靠政府推动的,除了政府组织的活动外,更多的是市民自发的、自娱自乐式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市民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导自演自得其乐,在欣赏中得以身心放松。

2.2 归属的公共性与活动的公益性

广场是市民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是最能体现公益性的地方,也是城市公共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市民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自由流动,寻找自己的乐趣,尽情展现自我。相对于文化馆、图书馆、剧院、电影院等其他文化场所来说,广场文化具有公益性,向市民免费开放。市民进入广场,不需要购买门票,不受座位与时间限制,可以直接观赏或参与活动,无须特意的组织和发动。广场独特的露天开放形式,为市民走出封闭的独门独户,增加社会接触提供了机会,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温情与关爱。

2.3 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审美性

广场是开放性空间,决定了广场文化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广场既可以有戏剧舞会、书画摄影、集邮收藏、卡拉OK,也可以有文艺比赛、音乐欣赏、民间绝活,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汇集于此。在广场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既可以是欣赏者,也可以是表演者,轻松自在地接受文化的熏陶。春夏秋冬连续与持久的广场文化活动,可以形成城市的审美文化生态,不仅能展示市民的精神风貌,也能塑造和优化市民的文化人格、陶冶市民的高尚情操。广场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2.4 参与的广泛性与起源的节庆性

由于广场文化活动的公益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参与面非常广,无论老少、无论男女、无论城乡都可以欢聚在广场,这是其他形式的文化活动无法比拟的。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着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审美需求、参与和选择需求。广场的起源就是为了公众的集会与庆典,这又决定了其带有节庆的喧闹与热烈的色彩。节庆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习惯。如我国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民间与官方都要举办各式广场庆典活动,这些为传统节日赋予时代特征的广场文化活动,传播了现代文化理念,提高了市民文明水平。

3 广场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广场文化不是简单的“广场+文化”,而是在广场中展现文化、反映文化、创新文化。同时,广场文化要展现广场的特点与功能,尤其要让历史文化在广场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我国的城市政府要站在城市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认真研究与引导广场文化,做好广场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打造富有特色的本土广场文化品牌,不断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城市的文化品位。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3.1 把握方向、准确定位、统筹计划

广场文化建设需要把握方向、准确定位。广场文化活动可以百花齐放,但广场文化建设要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改革发展的难点、市民关心的热点,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向市民传达党和政府的决策,取得市民的理解与支持。所以,广场文化建设要由政府牵头,宣传、文化、旅游、规划、城建等相关部门统筹计划,请熟悉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艺术设计等方面人员组成咨询组,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活动项目,并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广聚民智,征求市民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宣传文化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用积极健康、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占领广场文化阵地。

3.2 统一管理、社会办理、市民参与

广场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社会和市民都应当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广场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贡献。于此同时,还需要政府主导,依据“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理念,理顺政策带动、社会促动、民资驱动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广场文化服务,倾力打造有特色、有活力、有魅力的广场文化。为此,宣传文化部门要统一管理,广泛组织工、青、妇、企业、学校、新闻媒体等社会各个方面,积极组织和吸引专业、业余、民间、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广场文化建设中来。市民要自觉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净化思想、提高素质、增进感情。总之,要不断探索广场文化公益化运作的新途径,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广场文化的优势,不断提高广场文化的社会参与度。

3.3 注重节庆、彰显特色、培育品牌

节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产生于特定的历史地域背景,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延续,也是人们重要的情感寄托和精神信仰方式。宣传文化部门要组织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营造浓郁喜庆的节日氛围,同时还要培育富有历史特色的现代节庆,从城市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存”、“历史史料”、“文化资源”等,梳理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广场文化建设之中,让历史文化在广场文化中焕发出穿越时空的魅力。像南宁培育“大地飞歌”国际民歌节,就是精心打造的富有历史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使现代节庆从不知名走向知名,培育了广场文化的特色品牌。

3.4 政府搭台、政策支持、经费保障

政府是广场文化建设的主体。政府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成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的广场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市文化局、区文化局、广场文化室三级管理机制,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积极为市民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做到“广场有人管、队伍有人建、活动有人搞”。为此,政府要出台相关保障政策,确保广场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尽管广场文化有公益性特点,但仅靠财政资助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要建立财政拨款、社会筹款、市民捐款等筹资机制,对广场文化活动进行市场化运作,加强广场文化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创造条件让市民免费享受广场文化服务。

4 广场文化建设的历史文化视角

人类在城市发展历史中,创造了不同城市形态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创新,又推动了城市的发展。直到人类步入城市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历史文化也没有停止过传承和创新的脚步。城市积累的历史文化既是广场文化建设的独特资源,也是蕴育城市精神的母体根基,更是城市给世人以丰富文化想象和期待的重要依据。一座城市对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不能只是一味的保护,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广场文化传承与创新赋予其时代内涵,让历史文化焕发生命活力。

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优势和依托,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才有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然而,在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城市现代化就是盖洋房、修马路、建广场……结果是城市建设的雷同,失去了历史文化特色。事实上,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各自历史文化的烙印。现代化城市不仅要有完善的设施、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广场,还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对其的传承与创新。因此,只有站在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高度,积极挖掘与认识文化传统,传承与创新历史文化,才能实现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从城市起源到现在,城市就一直未曾停歇过发展的脚步。历史文化保护的最终目标,是在城市发展中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并且使历史文化特色得以弘扬,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就是说,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留住过去的时光,而且是为了今天美好的生活和明天持续的发展。因此,认清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发展的思维来平衡二者的关系,才能使保护与发展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使历史文化河流平缓而顺畅地流向明天。

5 广场文化建设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广场不仅是城市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是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空间,因此广场被看做城市的标志,被称为城市的“会客厅”。广场起源于欧洲。早在古希腊时期,许多宗教活动就在广场举行。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场的种类与功能日益增多。到了现代,广场被赋予了更多新内涵。它是为了满足城市社会需要而建设的,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户外公共交往空间,已经成为现代城市整体环境与市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一座城市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相比,历史文化因素更能决定一座城市的魅力。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水平。广场是集中体现一座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的场所,是城市文明的缩影。广场是“形”,文化是“神”。广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广场的内涵。广场为历史文化提供空间,历史文化提升广场的品位,以此形成广场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使历史文化在城市广场中传承和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投入大量资金,有意识地将广场作为“文化超市”来建设。广场不仅是展示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传承与发展历史文化的阵地。广场文化可以表现城市历史、民族风情、传统习俗、宗教思想或文化艺术成就等。如何将历史文化融入广场文化,使市民在广场集会、交往、游憩、休闲的同时,接受历史文化熏陶,这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课题。

广场文化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构成。物质文化就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品位的广场建筑、雕塑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对于物质文化,主要通过收集、研究、整理有关物质载体,利用城市广场陈列和集中展示的方式,表现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如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古城历史文化特色。哈尔滨群力中心广场的主雕塑,以哈尔滨金源文化的历史发展为背景进行设计,采用主雕与浮雕雕刻的方法将历史文化重现于广场。成都武侯广场以三国文化为主题,主要由充盈着古沙场气氛的残棋棋阵、饱含奥理玄机的八卦树阵两大片区构成,同时辅以蜀汉浮雕、蜀汉灯火等特色景观,三国文化得以呈现。贵阳筑成广场以“竹”作为主题和设计的灵魂,超大型的主体雕塑“筑韵”采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竹制乐器“芦笙”为创作元素,体现了浓郁的贵州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

非物质文化就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传说、民俗风情、民间工艺等。对于非物质文化,主要通过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将历史环境中的文化信息“物化”地表现出来,即将与历史环境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统生活场景采用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如传统戏剧、工艺、古乐、曲艺、庙会活动等,可通过创新的手段和方式加以发掘和恢复,赋予时代内涵并展示在广场,使市民对历史文化产生认同感。比如,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演——“非遗十年、美丽绍兴”,来自绍兴各地的非遗保护单位及传承人在广场表演了酿酒、三乌文化、民间曲调等。汕头市澄海区举行以“文化引领春满园”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让植根于潮汕地区的古老艺术种类之一的潮剧潮乐,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韵味和剧种形式进行展示,令市民如痴如醉。金华市人民广场举行的民间文化、特色文化、大众文化舞台艺术节、元宵节系列活动,以及八咏广场的民间民俗文化巡游活动等,使历史文化在广场文化活动中得以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苟占明.城市广场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作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

[2] 房蕊.漫谈“悠闲社会”[N].光明日报,2013-11-14(12).

[3] 刘尧.城市建设须重视广场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0-11(A7).

[4] 刘尧.城市广场是“活化”历史文化的阵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9-9(A5).

[5] 韩旭.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达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

责任编辑:蒋亚林

作者:刘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数学教育分析论文下一篇:江航道测量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