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科学素养论文

2022-04-2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形式逻辑科学素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逻辑是反映一个人的素养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理论知识积累的基础。而就新闻工作人员来讲,分析新闻现象,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闻报道是对现实社会最迅速、最直接、最全面的反映,它涵盖了整个社会现象。因此,新闻工作人员有必要进行逻辑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专项系统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形式逻辑科学素养论文 篇1: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摘    要]运用课程哲学视角,在批判与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目标来源的“大四源”论:课程目标主体、课程目标客体、课程目标载体以及三者所处的课程目标供体。并以我国中学化学课程为例,进一步阐明了四类来源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构建课程目标的机制。

[关键词]课程目标来源;课程目标主体;课程目标客体;课程目标载体;课程目标供体

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核心是目标。它上承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下启教学目标与课时目标,是课程改革与课程实践的轴心。不管是何种课程编制范式,都难以绕过课程目标,均或隐或显地持有某种课程目标立场。众所周知,课程目标的这种重要意义最早是由拉尔夫·泰勒在其代表作《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原理》中系统阐发。

一、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现状及其批判:“小三源”论

当前学界课程论著作关于课程目标来源问题的研究极其薄弱,多因袭泰勒理论,认为课程目标来源有三:学生、社会与学科。泰勒指出:“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为明智而又全面地选择学校目标提供基础。在设计任何一项全面的课程计划时,对每一种来源都应予以一定的考虑。”亦即课程目标来源应是由学生、社会与学科构成的三源体系。我们可以把这种课程目标的来源理论称之为“小三源”论(Small Three Sources Theory,STST)。

之所以称其“小”,是指其探求课程目标来源的视野之“小”。泰勒仅通过归纳不同流派与群体的课程目标来源诉求的方法停留于零散而静态的经验与理论直觉层面,并未从课程哲学与课程理论角度将课程目标视为一种课程实体,继而通过阐述课程目标主体(国家与社会)、课程目标客体(学生)、课程目标载体(学科)以及三者所处的课程目标供体(文化历史)四方面相互作用关系寻觅课程目标来源。鉴于此,我們将从课程哲学路径,重新探寻课程目标的来源理论。

二、课程目标来源理论重建:“大四源”论

课程目标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毫无疑问是一定文化历史环境下,课程主体对课程客体经由课程知识载体的学习,所要达至的课程要求的规定。因此,其根源有四:作为课程目标主体的主体来源——国家与社会,作为课程目标客体的客体来源——学生,作为课程目标载体的载体来源——学科知识以及作为课程目标供体的供体来源——文化历史环境。相对于“小三源”论,上述四类课程目标来源可称之为“大四源”论(Big Four Sources Theory,BFST)。此四类源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看出,具有权力话语的主体来源通过学科载体来源,将其意识形态作用于客体来源的学生,后者并对其具有一定的反馈作用。而主体、客体与载体三者共同浸染并构成了一定的供体来源文化历史环境,从其汲取思想与灵感,通过整体的供体来源与异域课程目标进行交流与沟通。课程目标的构建亦是四类来源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构建机制在下文将得到阐明,此处先给出:课程目标主体、课程目标客体与课程目标供体,以事实性、方法性与精神性知识三类课程知识为载体与中介,分别通过政治性的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舆论、心理性的学生认知发展与需要、历史性的课程发展历程作用于三类课程知识,使课程知识属性由单一属性的客观性转变为兼具客观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后,再由课程知识作用于课程目标。我们将以我国中学化学课程为例进一步阐明上述机制。

三、四类来源构建课程目标机制:以中学化学课程为例

(一) 课程目标主体构建课程目标机制

作为课程目标主体的国家与社会,虽同属课程目标主体,但二者具体作用机制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国家教育政策、教育行政与评价监管对课程目标形成制约,后者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对课程目标形成制约。

1.作为课程目标主体的国家构建课程目标机制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审视国家作为课程目标的主体之一构建课程目标机制。其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

2.作为课程目标主体的社会构建课程目标机制

作为课程目标主体的社会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对课程目标形成制约,而新闻报刊媒体又是社会舆论主要平台,因而可通过搜集、分析与归纳新闻报纸相关内容加以审视这种构建机制。社会舆论多为一种价值与意义导向,其对于某一学科课程目标的制约多表现为对相应学科的价值与意义认同。

选取了《中国青年报》2016年1月~5月间有关化学科学价值与意义相关主题信息,从化学科学的正面价值与意义、负面价值与意义、中立价值与意义三个角度进行分类与汇总:其相关信息多半是负面的,涉及大气污染、食品安全威胁与住房环境危害等。这说明社会对于化学科学的价值与意义多为负面态度,因此,相应的课程目标应强化正面弘扬化学科学价值与意义,着重表现化学对人类社会与生产生活发展的推动与促进,如增加化学在提升大气环境、推进食品安全与改善住房环境相关主题内容。

(二)课程目标载体构建课程目标的机制

学科课程知识作为课程目标主体是因其自身客观性与独立性,被课程目标主体作为价值体系的负载与传递工具与供体共同作用于课程目标的。使得知识进入课程后,其形态从知识变成课程知识。其属性由客观性变为社会性与客观性兼顾的双重性,可以说,课程目标载体的构建机制本质即为课程知识由客观性变为社会性的过程。

(三) 课程目标客体构建课程目标机制

学生是课程目标的最终受体,其通过自身发展特征、水平与发展需要作用于课程目标。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水平是其“实际发展水平”,而发展需要是其“实际发展水平”与“理想常模”下的发展水平间的差距。

对于中学生而言,方法性知识的关键是思维方法。为更好研究学生思维,将其思维依阶段分为形式逻辑、辩证思维逻辑与创新思维三类。前两种思维形式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其中,形式逻辑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初级形式,其发展主要表现在概念和推理等方面。对于概念发展,可通过第一类知识中概念知识学习来进行。对于推理能力的发展,则可通过第二类知识中的证据推理方法性知识进行。而辩证逻辑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可通过第一类知识中的对立统一内容的学习进行。在学生思维活动中,创新思维是最为高级的一类。因其与创新精神紧密相关,而创新精神又属科学精神的一种,所以可将其置于第三类知识中科学精神的学习中进行。

所以,以化学课程言,学生心理与思维发展特征决定了课程目标应侧重于第一类知识中的变化与平衡概念、第二类知识中的科学探究、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方法性知识,以及第三类知识中的创新精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

(四)课程目标供体构建课程目标的机制

作为课程目标供体的文化历史,是课程目标其他实体的文化基质。主要通过本国课程发展历史,尤其课程改革历程的回溯,总结课程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关照当前与把握未来。

第八次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但课程目标却出现了“异化”,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形式化、分离化严重,而削弱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从课程目标的学理逻辑言,其学科内容指向性较弱。因为重要的不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本身,而在于其所承载与指向的内容。因此,这种形式化与内容指向性不强的问题可通過强化三类化学课程知识来解决。而关于三维目标分离化的问题解决,就需建构一种整合性课程目标体系。当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启发我们可借助核心素养理念,统筹与整合三类课程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构建课程目标的机制虽分开阐释,但其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这种机制呼应了课程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揭示出课程场域中的文化历史、权力、知识与教育的复杂关系。启示我们在进行课程目标编制时,应注意统筹与协调各课程目标实体,使其形成一致而有效的课程目标教育合力,如此方能不断推进我国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实践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 易鑫

形式逻辑科学素养论文 篇2:

浅析新闻工作人员如何提高逻辑能力

【摘 要】逻辑是反映一个人的素养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理论知识积累的基础。而就新闻工作人员来讲,分析新闻现象,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闻报道是对现实社会最迅速、最直接、最全面的反映,它涵盖了整个社会现象。因此,新闻工作人员有必要进行逻辑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专项系统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逻辑能力 新闻工作人员 提高

什么是“逻辑”?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知识,逻辑分为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其中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他是具有共同的形式结构,例如:所有杨树是落叶乔木,所有商品是人们劳动的产品等等。但是非形式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有几种相互的逻辑关系。首先是前提推出结论,证据支持度为百分百,第二前提证成结论,证据支持度足够高。第三,前提支持结论,证据支持度大于零。

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讲,新闻媒体是眼睛和嘴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观察和监督社会,面向或代表社会说话。观察、思考和表达,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工作方式之一,这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其中逻辑知识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新闻工作人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逻辑知识,从根本上讲不是在知识层面掌握某些逻辑要点及其具体应用,而是如何提高逻辑素养,那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闻从业人员如何提高逻辑能力。

一、作为新闻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逻辑思维理念

逻辑素养不同于其他思维素养,不同于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素养,它是一种区别于思辨的分析理性,它有着对于严格性的不容丝毫含混的较真精神。提高逻辑素养,就是提高科学素养。作为新闻工作人员来讲,确立正确的思维逻辑理念是基本的工作,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新闻工作人员不能确立正确的思维逻辑能力,就无法做好好的新闻,有时有可能偏离事物的真实性,制作出来的新闻有可能欺骗观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新闻工作人员来讲,正确的逻辑思维理念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

二、熟悉和掌握相关的逻辑基础知识

认识的来源是社会实践,人们的真理性认识归根结底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认识真理的具体途径有两条,一是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除了要掌握丰富的和符合实际的感性材料之外,还要求认识主体具有驾驭这些材料的能力,即能够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从感性材料中准确地形成概念,恰当地作出判断和正确地进行推理。二是根据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性认识,通过正确的推理,推出新的真理性认识。能否推出真实的知识,不仅决定于推理的前提是否真实,而且决定于推理的形式是否正确,学习和掌握逻辑中关于概念、判断、推理的知识,既有助于人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获得理性认识,也有助于人们根据已有的真理性认识推出新的真理性认识。作为新闻工作人员要有基本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能提高逻辑基础知识,从而也能制作出更好的新闻。

三、要认识到,素养是一种本能形式的东西,逻辑素养也不例外

逻辑素养,就是日常逻辑素养的构成中,并不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而是以直觉形态存在的,也就是说,掌握相关的逻辑知识,不意味着就具备逻辑素养,而是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把知识转化为直觉,把弱直觉化为强直觉,方能形成。作为新闻工作人员要宣传真理,即论证和表达某种正确的理论、观点,使之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宣传真理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说话,如作报告,演讲、思想工作等;新闻工作人员要写好文章。为了使宣传有效果,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就必须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感染力属于情感和语言问题,可以通过沟通双方情感和讲究语言艺术来解决。说服力则属于逻辑问题,必须掌握和运用逻辑。为了使讲话或文章有说服力,所用概念必须准确、判断必须恰当、推理必须符合逻辑、条理必须清楚、结构必须严谨等等。否则,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没有说服力的东西是不能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人们不理解、不接受,其宣传便归于无效。因此,为了有效地宣传真理,新闻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逻辑知识是必要的。

四、新闻工作所处理的对象中,充满逻辑问题

学会敏锐地觉察、正确地分析、恰当地处理这些问题,日积月累,就是提高逻辑素养现实和有效的途径。新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逻辑的情况下,会产生谬误,谬误是指错误的理论或观点。产生谬误的原因很多,有属于立场、观点、方法方面的原因,有属于认识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所生成的逻辑错误。一切错误的理论或观点,为了把自己装扮为正确,往往要有意或无意地违反逻辑。新闻工作人员学习逻辑,可以敏锐地发现、揭示和驳斥逻辑错误,从而从思维规律和规则方面使人们认清那种理论或观点的荒谬性。

总之,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大潮,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逻辑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价值取向呈多样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工作人员要更加自觉地、经常地运用逻辑知识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逐步地把逻辑知识转化为逻辑思维的能力,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尽量避免工作失误,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在新闻工作人员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这就需要新闻工作人员要做到审时度势。其中,作为思维工具的逻辑学,其作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韦泽民主编,《现代逻辑推理技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陈波主编:《逻辑是什么》,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李军杰

形式逻辑科学素养论文 篇3:

机械工程类学生的创新素质知识与能力结构

在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下,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的素质、知识以及应用能力尤为重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的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及规划管理人才。机械工程教育肩负培养在21世纪发展我国高水平机械工业人才的重任。做好高等机械工程教育是工科院校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关于素质、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界定

新时代机械工程类学生的创新素质、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促进的。现代机械工程学生需要创新的素质、扎实的知识还有与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能力结构。现代机械创新设计是利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械或机械产品的一种实践活动。与常规机械设计相比,它更加强调人在设计过程中,尤其是在总体方案结构设计阶段的主导性及创造性作用。

二、机械工程类学生的素质结构

科学思维是创新的灵魂。现实中所产生的一切具有创新性的事物,都是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结果。只有自觉地将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于创新思维中,才能有效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创造性思维既包括逻辑思维(概念、判断、推理),也包括非逻辑思维(直觉、灵感)以及二者结合的综合思维。创造性思维过程通常自觉不自觉地综合各种思维方法,比如逆向思维、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科学的哲学思维具有其他具体思维方法所不具有的特殊作用。哲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普适性,哲学既可以高屋建领,又可以洞幽探微,从联系和发展、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中去进行创新思维。哲学的思维方式最主要体现为反思和批判,哲学的批判精神,是一种“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精神,本身是一种创新精神。

三、机械工程类学生的知识结构

机械类本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成工字形。其第一横向知识,是学生必须扎实掌握的数理化基础知识;纵向知识是保证学生专业方向的力学和机械等基础课知识;第二横向知识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入门、开阔视野和培养学生运用和综合能力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应具有科学性和整体性,教学安排应有良好的流程,使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后具有適应产品更新换代和行业转换的能力。

知识和技能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与知识密切相关,不存在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创造力。只有知识广博、经验丰富、思想深邃、经常探索未知世界的人才能钻研得更深,做出高水平的创造和发明。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以一般知识为基础的,没有广阔坚实的基础,也很难灵活运用。因此,必须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并系统学习光、机、电、液、材料、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具有弹性、灵活地更新并应用知识的能力。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补充自然辩证法、形式逻辑、科学哲学方面的知识,要使自己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气质。

四、机械工程类学生的能力结构

实践是能力的体现,是创新的根本,创新源于实践。不参加实践,客观事物的运动和规律不会显现,就不可能认识客观事物、寻求规律和领悟真谛。实践产生需求,不参加实践,就不能产生和积累经验材料,触发灵感、创造发明。创新最终要归根于实践,创新的价值在于指导或应用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成果不断被实证,乃至被否定,就是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人的创造性不断得到提高和发挥。

五、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初步探索

1、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是推进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通过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创新改善育人环境,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改革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通过人才作用辐射到社会,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大环境。高等教育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启发式教学”和“研究型教学”,从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2、改善育人环境,培养创新能力。传统的教育体系重视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的教育,匮乏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导致培养的人材缺乏独立思考、质疑前人的能力,缺乏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的精神,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建设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的育人环境,要特别注重科学家、教授和老师的启迪和熏陶作用,教学过程中,将讲解知识与讲解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教书育人。要经常开设高水平的讲坛、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和提高境界。要大力开展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形式逻辑、科学哲学方面的知识。建设好育人环境,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节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做学术、人文讲座,大力宣传、展示和介绍创新作品,举行隆重的颁奖晚会,极大地激发了创新实践积极性。

3、开展全程创新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训练在工程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和开展多层次的全程创新实践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素养和科学素养。改革课程实验为实践课,进行学分制管理,实验室全程对全员开放,鼓励开展“设计型试验”和“研究型试验”。改革课程设计模式,以科研项目或学科竞赛为牵引,促使课程设计由单纯设计型向设计研究型转变。比如,“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设计均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主题,寓兵于民,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和竞赛效果,共取得可喜成绩。

参考文献:

[1]罗自荣,尚建忠,梁科山,杨军宏,现代机械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2009—纪念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第十一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

[2]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科研与创新型时间基建设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

作者:马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以人为本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网络培训实践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