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障碍人群的市政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思路探讨

2022-09-11

随着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关爱弱势人群, 构筑现代化无障碍新型城市, 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氛围, 成为了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 “城市无障碍化环境”不但将方便老、幼、弱、残疾人士等相对弱势人群的生活与出行活动, 也将方便广大普通人群的出行,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残疾人因各种不同的伤残, 会有各种不同的要求, 市政设施设计要适应各种伤残功能是复杂的问题。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建立残疾人无障碍物质环境导则及事例》的基本指导原则分为: (1) 可接近性; (2) 可到达性; (3) 可用性; (4) 安全性; (5) 无障碍。

障碍人群人数上远远大于残疾人群, 所活动的范围、时间跨度更大, 活动更频繁, 不同的障碍人群的需求相差巨大。因此, 无障碍设计的总的原则应该归纳为以下几条。

一是可达性, 障碍人群能借助无障碍设施到达目的地;二是安全性, 障碍人群能安全使用无障碍设施, 安全到达目的地;三是人性化, 所有的障碍设施充分考虑不同障碍人群的使用, 并尽可能的给其他人群提供方便。

根据目前无障碍设计的不足, 无障碍设计的新概念, 及障碍人群的不同需求, 应对盲道、坡道、信号系统、交通标志、梯道、台阶、公交系统等进行优化。应当注意每一种设施、每个节点的处理都应该兼顾其他人群, 使得无障碍设施降低甚至消除障碍人群的障碍, 同时方便其他人群, 是其达到无障碍的目的。

1 基于视力障碍人群的感知标记设计改进思路

1.1 盲道问题及优化要点

在实际中, 盲道往往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一方面是由于不规范建设、管理等因素造成;更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盲道设计方法和规定的不规范、设计理念的不成熟, 即便完全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设计、施工和使用, 盲人也不能有效的使用盲道系统。经研究发现这种盲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条形行进盲道与圆点形提示盲道均不能提示明确的方向, 所以盲人易出现因难辨方向而走错道路的现象。 (2) 圆点提示盲道虽能告知盲人注意该处环境发生变化, 但不能提示盲道环境所发生得变化, 不能辨明医院、银行、商店、厕所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的方位。 (3) 行进盲道与提示盲道路砖无针对性。行进盲道的任务单一仅提示盲人向前行走尚可;而提示盲道却相反, 它理应既要提示盲道的起点、终点和转变处, 又要提示地铁入口、人行横道入口及汽车站等等, 可是, 圆点形这一特征区别不能提示上述诸多需要提示的内容。

1.2 感知盲道

感知盲道是利用现有盲道路砖以其表面现有条形和圆点形的特征区别而反应不同信息的特点, 而制作的提供信息的盲道砖块。其表面有指北特征标记的盲道北向砖;表面有表示指向医院、厕所、商场等方位特征标记的方位定位砖;以及其表面有表示指向“盲文交通导盲路牌”的特征标记的导盲路牌与指示砖。它能改善现有导盲技术的不足, 能较好的为盲人导盲并使其顺利到达目的地, 且极易实施普及, 使用简单, 是一种理想的新盲道。

1.3 减速带盲道

在街坊社区出入口、人行横道上, 盲道中断, 两盲道间的距离很大, 十几米甚至几十米, 盲人在此处根本无法通行, 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沿街街坊、单位出入口的人行道上设置盲道, 该设置同时能起到进入汽车减速功能, 从而避免步道体系的中断, 更加方便视力障碍者行动, 也为其他人群有个很好的视觉引导。

减速带盲道可以综合减速带和盲道的特点及要求, 并参考道路减速震荡标线的结构来设置。规范要求“提示盲道的宽度宜为0.30m~0.60m”, 实际中根据人行流量盲道宽度从25cm~60cm均有, 盲道条形和圆点的高度为5cm;减速带的宽度一般采用35cm~50cm, 高度为15mm~60mm。

2 基于肢体障碍人群的道路设计改进思路

2.1 坡道的优化

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应设计成具有平缓坡道和梯道相结合的形式, 可使乘轮椅残疾人、老年人等安全方便地通过, 而对于急于上班、上学、办事的人们, 可在另一侧设置快速通行梯道。

2.2 台阶的优化

市政道路中, 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较陡的人行道处、高程突变处均应该设置梯道或台阶。并应在梯道两侧应设扶手, 上口和下口及桥下防护区应设提示盲道。同时, 认为在梯道的右侧边缘铺设成步道砖, 不仅辨认方便还能防滑。台阶高度和宽度设置适中, 尽量采用最符合人体行动的15cm×30cm的尺寸, 并避免台阶边缘外凸, 在人行道上, 往往存在着路面高程的突变, 在这些点部, 有些设置为坡道, 更多的为了路面的平整, 设置1~3个台阶。平直人行道突然增设的台阶, 行人不易观察到, 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在路面高程的突变的人行道上, 应该尽可能使用坡道替代台阶, 如果无法代替, 则在台阶上喷涂警告颜色, 引起行人的注意。

3 基于语言障碍及其他人群的标线标示设计思路

对于标线、标示牌等交通标志, 添加更多强对比度的颜色, 如红黄蓝。所设立的标识牌要位置明显, 标识牌上的示意图设计简单明了, 使的绝大多数人能很快识别, 文字凹凸且大, 高度适中, 以便使人们清楚看到, 并且视觉障碍者能触摸掌握。

由于市政道路中人群的视力、记忆力和反应等各种能力的不同, 很多小孩、老年人往往难以领会复杂的出行信息, 这就要求信息的提供采用更具针对性的设计和设置。为此, 应对现有符号标志重新进行调整、设计甚至创新, 使之具有了符合小孩、老年人等人群认知能力的特点。

4 结语

本文进行了无障碍道路设计改进研究, 分析了不同位置无障碍道路设施的种类、设置方法设置和改进措施。

(1) 分析了无障碍设施设计的要点, 即:可达性、安全性和人性化。 (2) 分析了视力障碍者人群之设施改进, 分析了目前盲道的问题, 提出了感知盲道 (包括:感表面有指南特征标记的盲道北向砖、表面有表示指向医院厕所商场等方位的特征标记的方位定位砖;导盲路牌与指示砖) 、减速带盲道 (用于单位、街坊等盲道中断的出入口) 、人行横道盲道 (用于视力障碍者通过人行横道穿越道路) 和交通型号等。这些设施施工简单, 造价低, 并且有效。 (3) 分析了肢体障碍者人群之设施改进, 包括坡道的优化、台阶的优化和无障碍车辆。 (4) 分析了语言障碍者人群之设施改进, 包括优化交通标志, 使用Z型二次过街。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公路交通工程施工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无障碍设计为研究对象, 系统化地给出了针对不同障碍人群公路工程道路设施的改进设计思路。论文分别从视力障碍人群、肢体障碍人群和语言障碍人群三个方面对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的改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信对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视力障碍,肢体障碍

参考文献

[1] 江海涛.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图说[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 成斌.国内外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制化之比较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下一篇:糖尿病患者合并败血症的临床病原学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