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重视传统道德教育

2022-09-13

当前, 我国正处于一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要对年轻一代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教育。然而,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成熟, 使年轻一代与现实之间常常感到失落和迷茫。而对新形势与新任务, 我们必须去研究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学校正确处理好传统德育与当前学校德育的关系。

新时代需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精神,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也是中国教育深刻蕴含的精髓。如像胡锦涛总书记所总结的“八荣八耻”, 就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德育价值观念的提炼与深化和升华。中华民族历来讲究爱祖国, 这应该是道德观念之首。一个连自己祖国都不热爱的人, 还谈得上做人吗?历史上许多爱国英雄人物永远被人们传颂, 褒奖, 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这不说明爱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吗?其它如“忠孝”、“仁爱”、“礼义”、“诚信”等也是传统道德的精华。在家孝敬父母的人, 做事一定会忠诚于国家, 忠诚于他的人民, 忠诚于他的事业。忠孝在今天仍然有其重要意义;“仁爱”讲究的是爱。古人说“仁者爱人”。仁者是有智慧且具备同情心, 慈善心的人。这样的人才会有爱心, 他们同情弱者, 能扶危济困, 尽力去帮助他人。这不正是我们社会需要的吗?不仅现在需要, 人类社会永远需要;讲礼节, 讲义气, 这不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 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最好方法吗?诚实守信是个人、单位, 乃至社会交往、联系的宽广大道, 只有在相互诚实, 相互守信的情况下, 交往才会畅通无阻, 实现共赢。古人讲“无信不立”更说明了“信”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 对每个人的重要。此外, 诸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见义勇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勤劳勇敢等等都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 传承了中华民族文明, 使之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其二, 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 而且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要的现实价值。其三, 因其流传久远, 在中华民族、在我们的社会扎根很深, 早为广大社会成员所认同, 所接受, 被视之为传家宝, 这就是传统道德的生命力所在。其四, 传统道德具有合理性、永恒性、指导性。传统道德之所以长久流传, 正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道德需要,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且经过长久的社会检验, 证明了其合理性, 并能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其五, 是真善美的体现。传统道德体现了人们求真、向善, 喜美的心态, 这也恰恰是人们普遍向往, 普遍追求的东西。

学校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阵地, 传承文明不能割断历史, 不能割断传统的道德规范。学校应当有目的、有步骤地在德育教育中传授一些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并把他同现实结合起来, 使之为现实服务。我们常常听到说别人朴实善良时为“古风犹存”, 在谈到某些不良社会现象时又说“人心不古”, 这就是人们对传统美德的赞叹, 对传统美德的肯定。因此, 弘扬传统美德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而且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不应该抓好这项教育吗?

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规范, 经过人类社会的长期检验, 流传久, 影响广, 早已深入人心, 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加强传统道德的教育,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诸如认识问题的能力, 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等等。

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 利益多元化的世界格局, 学校德育工作中大力弘扬传统道德, 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是我们必须选择的可走之路。在学校教育中,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理解、接受能力, 结合学校品德教材, 选用合适的材料。如小学阶段可选用《弟子规》、《三字经》的一些章节;初高中可选用一些传统道德经典著作。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以达到循序渐进, 逐步理解传统美德, 规范道德行为, 进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