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青阳县自2005年以来,利用支农资金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8个,开展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第一篇:水稻病虫害防治论文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摘    要: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应该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病虫害的防控能力,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保证水稻不被污染,提高水稻质量,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是在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在防治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选择多种防护手段和措施,在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病虫害的防治率,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理念

在进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地区病虫害发生的规律,调查绿色病虫害防控的成功案例,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防护方式,构建完善的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从整体上提高绿色病虫害防控能力和水平,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无污染的水稻。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目标和思路

①绿色防控总体思路:利用水稻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改变传统的病虫害防护方式,利用物理防治手段和生物防治手段提高防治效果,采取科学的用药策略,大力推广生物防控技术[1]。②绿色防控总体目标: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减少药物的使用量,确保水稻的安全生产。针对突发的病虫害疫情,避免其大面积蔓延。坚决禁止使用防效低和毒性高的农药品种,选择和推广高效、低毒的友好型农药。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3.1   农业措施

3.1.1   降低虫源基数

通过防治病害虫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例如控制越冬的三化螟数量,减少病虫为害。此外,采取翻耕等技术,将越冬的害虫直接消灭。在三化螟预蛹期间,通过灌水灭蛹的方式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水深控制在6 cm左右,连续灌溉深水灭蛹3~4 d后,排干即可。

3.1.2   选择优良品种

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也存在差异,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此,结合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设超级稻示范区,重视对各个病虫害的监测和检查工作,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然后进行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或者引导广大农户开展水稻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3.1.3   调整品种布局

在品种布局方面,通过选择早稻和中熟品种也能减少病虫害的影响,可以减少二代三化螟的影响,晚稻品种能够保证穗齐,避免第三代三化螟造成白穗病。建立示范区,采取统一播种和统一施肥管理的措施,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影响。在确定播种期之后,要关注水稻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雨天气是否和虫害盛行期相遇。此外,在施肥中坚持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在水分管理方面,及时排出田间的水分,晒田处理可以减少纹枯病的发生。

3.1.4   处理稻桩和稻草

在水稻收割的过程中,选择人工收割或者机械收割,无论采取哪种收割方式,都要在第一时间犁耕田地,将稻草集中堆沤处理,或者将水稻覆盖在土壤地面直接自然发酵,减少三化螟和飞虱卵的数量,在移栽工作之前,清理田间的病稻和枯稻,减少菌源的数量。

3.2   生物防护技术

3.2.1   保护天敌,维护田间生物的多样性

利用稻田及生物多样性来控制水稻病虫害,是比较理想的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病虫害的天敌种类比较多,例如寄生蜂和寄生蝇等,蜘蛛可以捕食害虫,瓢虫可以捕食幼虫。另外,许多昆虫病原菌可使害虫直接死亡。但是,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会对田地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使用有机磷或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危害最大,应该减少该类药物的使用。采取绿色防治技术,提高其安全性,保护病发的田地,提高防治效果。

3.2.2   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施肥和灌溉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科学的种植技术,例如大垄双行种植,能够减少田间的郁闭度,增强田间的采光、透光能力,预防病虫害的滋生。此外,合理的灌溉技术能够减少无效分蘖数,营造良好的田间小环境,为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奠定基础。

3.2.3   发展稻田养殖业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生态养殖模式,例如稻田养鸭、养鱼和养蟹。利用稻田中充足的水分养鸭,鸭子可有效防治虫害,并且通过活动能够捕捉稻田中的害虫和虫卵,减少害虫的数量,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鸭粪还会成为稻田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保证水稻的质量安全。也可选择在水稻中养鱼,在水源充足和排灌方便的稻田养鱼,结合水稻的类型选择具体的鱼类品种,提高养鱼的效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可在稻田中养蟹,对害虫和杂草都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我国有些地区推广了稻田养蟹产业,提高了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起到了抑制杂草的作用,实现了水稻和养蟹产业双赢。

3.2.4   生物农药

在防治过程中,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许多生物农药的抗病害效果较好,包括井冈霉素、苦参碱和苏云杆菌等生物化学农药,而生物源农药也能起到很好的病害防控作用,例如在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该类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毒性低、残留少,是当前常见的绿色防治手段。

3.3   物理防治措施

3.3.1   灯光诱杀

害虫有一定的趋光性,种植户可以利用该特点在田间设置诱光灯,杀死成虫和部分虫卵,采取成品安装的形式提高杀虫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设置诱光灯,在水稻虫害高发期的傍晚开灯,天亮之后关灯,灭杀4 h处理1次。

3.3.2   草把诱杀害虫

将白酒、水、醋、糖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糖醋溶液,之后加入少量的黏合剂,在田间插入带有糖醋液的草把,控制草把之间的距离,并且在高处设置长竹竿,诱杀高处的害虫,效果显著。

3.3.3   性诱剂诱杀

性诱剂可以调节昆虫的行为,定向诱杀害虫,防治的对象单一,能够保护天敌,对人类的危害较小。此外,该种防控方式可以降低虫口密度,减少农药的使用,节约成本。例如使用性诱剂诱杀螟虫雄蛾,使雌蛾和雄蛾不能正常交配,减少下一代基数,减少虫害的发生。

3.3.4   粘虫板诱杀

粘虫板可以粘住害虫,节约能源,安全性能高。利用动物的趋势性引诱害虫,将害虫引诱到粘虫板上扑杀,在防治稻飞虱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

3.4   科学安全用药技术

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选择高效、低毒和环境友好型的农药,做好以下3方面的内容:首先,有效处理种子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将种子经过药物处理,能够有效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其次,带药移栽。在秧苗移栽前3 d用药,通过带药移栽可预防稻瘟病和稻飞虱,减少病毒的传播。再次,做好穗期的保护工作,水稻生长稻穗期后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主要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如下。①穗颈瘟病:在齐穗期施药能够预防穗颈病,2次用药间隔7~10 d。可以选择枯草芽孢杆菌等,或者选择多抗霉素和春雷霉素等农用抗生素。②纹枯病:水稻分蘖末期到孕穗期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期,选择的药剂有井冈霉素A、嘧菊酯和噻呋酰胺。③二化螟:通过秧苗带药移栽的方式能够控制二化螟幼虫,在水稻破口抽穗期可以治疗二代幼虫,重点防治病虫害严重的水稻田,使用的药物有氯虫苯甲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等。④稻飞虱:稻飞虱是常见的水稻虫害,通过消灭越冬的第1代稻飞虱,减少稻田中的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选择的药剂有烯啶虫胺和吡蚜酮。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强化病虫害的监测预警

结合地区水稻种植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科学设置病虫害监测点,通过集体培训和发布网络信息等方式,提高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监测水平。针对地区重大的病虫害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有效指导科学用药,彻底防治病虫害。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减少盲目用药和滥用药。

4.2   推广精准施药技术

推广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雾机等高效节能的綠色植保技术,配合使用高效的专用助剂,提高防治的效果和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3   优化农药的使用结构

选择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使用当前比较流行的生物农药,替代原有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积极引导农户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科学的农药使用方式能够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的次数和用药量,实现病虫害的防治。

4.4   坚持绿色防治和统防、统治相结合的原则

在推广绿色防治技术的过程中还要坚持统防统治的原则,可以利用无人机或喷杆、喷雾机专业喷洒农药,提高防护效果,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控力度,利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来防治二化螟。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不污染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了防治的效果,保证了水稻的质量,促进了我国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唐洪.强化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四川农业科技,2011(2):402-403.

作者:任丽娜

第二篇:推行规模化种植 促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摘 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青阳县自2005年以来,利用支农资金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8个,开展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践表明,实行土地经营权的集中流转,实行规模化种植,不仅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有利于实施病虫绿色防控,保障农产品安全。

关键词:水稻病虫;绿色防控;规模化种植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推进绿色防控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实施绿色植保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证食品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1 实施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主要内容与效果

1.1 主要内容 我县近年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主要采用选用丰产抗病品种防病技术;种子处理预防病虫技术;科学田管、测土配方施肥、健身栽培技术;灯光诱杀害虫技术;保护利用天敌技术;生物药剂防治技术和总体用药防治技术等。

目前已在全县7个乡镇的17个行政村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作物病虫防控示范区8个,其中水稻病虫综防示范区6个,茶叶病虫综防示范区1个,蔬菜病虫综防示范区1个;成立各种类型病虫专业防治队26个,安装频振灭虫灯1 200多盏,太阳能灭虫灯100盏;全县拥有机动喷雾器750台套,服务面积5 300hm2。其中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面积已经达到4 000hm2,约占水田面积的5%,辐射面积6 500hm2。

1.2 防控效果 通过综合措施的运用,示范区水稻生长稳健,叶色清秀,病虫害轻,稻田益害比高。2011年,示范区除秧田期预防用药和个别低洼地区的一季稻因受洪水淹没时间过长,发生茎基腐病以外,绝大部分水稻本田期均未用药。经农技中心进行测产,示范区一季稻667m2产量614kg,较全县平均单产502kg增加112kg,增产率22.3%;双晚示范区667m2单产为523kg,较全县平均产量416kg增加107kg,增产率25.7%。示范区单季稻和双晚病虫防治用药次数较非示范区分别减少1.55次和1次,667m2用药量分别减少81.7g和42.0g。病虫绿色防控措施的综合运用,减少了农业投入品对农产品的直接或间接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性。有关专家对我县实施水稻绿色生产和病虫绿色防控工作给予一致肯定。2011年6月,青阳县申报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基地县”创建,县政府将水稻绿色生产纳入规范化正常化工作。2012年9月25日,青阳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基地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基地县”创建的验收进一步证明了我县水稻病虫绿色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

2 存在问题

2.1 对防控工作认识不足 农户分散经营,承包面积小,对栽培管理中病虫绿色防控重视不够。有的农户认为自己种自己吃,能填饱肚子就行,用不着费那么大的气力。

2.2 田间管理不规范 品种多乱杂,抗病性差;播种期参差不齐,3月中旬到6月下旬都有农户播种,“桥梁田”多;栽培管理水平不一致。有的靠天收,有的长期灌深水;有的大量施肥,有的只施氮肥。稻田叶色深浅不一,高矮不一,生育期不一致,病虫发生种类和严重度也不一致,大面积统防统治难以避免盲目用药的问题。

2.3 农田基础设施差 涝不能排,旱不能灌。

2.4 投入不足 点灯灭虫和机防设备存在着重投入,轻维护的情况。灭虫灯存在着安装成本高和维护费用高的问题,频振灯一般使用3a后故障率显著增高,需进行全面维修,大量更换灯管;太阳能灯蓄电池维护要求严格,使用成本高;每盏频振灯的年平均使用、维护费在130元左右,1 000盏灯即需13万元的支出!在高压电网损坏或电网清理不及时的情况下,害虫杀灭率大大降低,使灯区周围作物上害虫数量增加,为害率增高,致使农户认为灭虫效果不好,有的甚至故意损坏灯具灭虫灯一般对内源性和趋光性强的害虫诱杀控制效果较好,而对其他害虫的控制效果较差。许多农户认为只要装了灯害虫就不发生了,水稻生长期对病虫发生情况不管不问,致使稻飞虱、卷叶螟等害虫危害得不到有效控制。

2.5 劳动力不足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经商,“统防统治”中存在着合格机手少,机动喷雾器没人用的情况。

3 防控对策

3.1 提高推行规模化种植对开展病虫绿色防控的必要性认识

3.1.1 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规模化种植的大户注重生产效益。尤其是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采用,关心什么品种好、怎样种才能高产优质价格高;什么设备效率高,节约工本,怎样管理才能使庄稼长得好少生病虫,因而他们对农技人员提出的生产管理意见会认真采用。(1)有利于推广应用抗病、高产、优质良种。(2)有利于先进适用轻型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如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机械直播、机械点播等轻型栽培技术,不仅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因而很受规模化种植户的欢迎。(3)有利于科学施肥。能充分利用各种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面源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3.1.2 有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规模化种植的大户愿意投入资金,进行土地平整,完善道路和灌溉体系,实行沟渠配套,从而促进科学水管,适时排灌,避免一家一户种植管理时出现的你排我要灌,长期灌深水,从不烤田的情况;实现道路畅通,保证机耕、机插、机收、机喷等大型农机设备的使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规模化经营更易得到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的扶持,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3.1.3 使农技服务效率提高 目前我县有近5万个农户,平均1户承包的土地面积仅3hm2,而一个承包大户所承包的土地面积在10~150hm2,平均在30hm2左右。就技术服务而言,过去一个农技员跑100户的承包面积,现在只要跑1户就行了。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情况调查和服务指导了。

3.1.4 有利于农业生产机械化 规模化种植有利于采用大型喷药机械进行防治,如担架式喷雾器、烟雾机、甚至是轻型飞机的使用。规模化种植,在管理上有专门班子和固定的植保人员,他们熟悉施药机械的性能和操作技巧,不仅机械使用效率高,重要的是能进行科学使用和维护,适时保养,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如本县有一个行政村,在农发项目中我们给每个村民组按面积配备了1~2台喷雾器,并进行了机手培训。后来有的机手外出打工了,到病虫防治季节,农户轮流使用机器,有的机油型号使用不对,有的操作不规范,常突然加速或熄火,损坏较多;有的组没有强劳力背机器,只得继续使用手动喷雾器打药,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

3.1.5 有利于病虫绿色防控措施的综合运用 大面积种植,品种、播种期和肥水管理水平基本一致,病虫害发生也大致相同,有利于采用相同处方,同期开展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避免了农户分散种植中常发生的品种杂、播期乱,生育期参差不齐,病虫发生不一样,而导致的盲目用药、乱放炮的现象。另外,生产上应用较普遍的灯光诱杀和性诱剂诱集技术,也要求面积相对大,使用时间长,管理规范,且要有一定的持续性,在分散承包经营中,常难以做到持续进行,而且日常管理上也难以规范,不能发挥应有的控制效果。

3.2 推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促进水稻病虫绿色防控 通过近年的示范区建设,我们体会到,要真正实施病虫绿色防控,必须大力推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将农户分散经营的田地集中到有经济实力、有技术、懂管理的种植大户或农业公司中,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如我县的新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经营承包了近200hm2土地,其中水田167hm2,鱼塘33hm2。近两年公司投入近千万元,对原来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的稻田进行标准化整治;抓路网、水网建设,修建了近5cm的机耕道路,架设高、低压线路12km,安装变压器3台,总容量达950kW,扩建了2座大型排灌站,3座小电灌站,安装频振灭虫灯30盏,太阳能灭虫灯30盏;购置中大型耕整机4台,联合收割机2台,高密度插秧机3台,机动喷雾器10台。另外,还谷物自动烘干机2套,日烘干能力达60t,全自动稻米加工设备一套。公司还引进了黑山羊,建设了标准化养猪场,养殖四大家鱼近5百万尾,实现了“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通过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实现环境内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公司通过规模化种植,绿色防控措施综合运用,促进和保持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水稻产量,关键是提高了品质和安全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稻谷收购价格达5元/kg,稻米售价达12元/kg,均比常规稻米价格翻一番。

陵阳镇南阳村是我县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全村有2个稻米生产合作社,一个市级优质稻米生产龙头企业。也是我县开展病虫综合防治较早的村之一。在县财政和农技部门的支持下,2006年即开始利用农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进行道路和水利兴修、点灯灭虫,实施病虫专业化防治,全村安装频振灭虫灯近60盏,配置背负式机动喷雾器25台。通过农民科技培训,提高了广大村民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水平;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稻草还田和冬季种植绿肥等沃土措施,减少了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采用优质、抗病良种、健身栽培和点灯灭虫等绿色防控措施,使稻瘟病、二化螟等主要病虫发生程度明显降低,病虫防治次数和用药量均比过去减少50%以上。由于该村生产的稻米品质好,无污染,经检测达到绿色稻米要求,受到市场的欢迎;通过订单生产收购,为广大农户带来实惠,也给稻米生产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责编:徐焕斗)

作者:鲍康阜

第三篇: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 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粮食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水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主食,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高,适应性强,随着人们对水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关于水稻种植技术也需要进行加强与创新。病虫害防治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有效的病虫害防治能够确保水稻的质量。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必须要在病虫害统防制技术方面做出提高。

【关键词】病虫害;统治防治;水稻种植;农业生产

【正文】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遵循水稻种植植保方针,防治组织提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治防治,这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性技术服务,利用先进的设备和防治技术,以此推动据规模化和规范化的病虫害防治统治工作,对病虫害进行专业化控制和预防。水稻病虫害统治防治是现代种植水稻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技术,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

一、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现状

1.1农民缺乏专业化统防统治思想

由于部分水稻田地不集中,使得部分农民没有把自己所有的水稻田地纳入统防统治队伍中,仍然抱有自主防治的思想。还有农民对专业化统防统治表示不完全相信,认为专业化统防统治行为过于庞大,无法真正照顾到自己的水稻田地中,根本无法做好自己水稻田地里的统防统治工作,因此,不愿意参加集体的统防统治活动。

1.2因要求太高而对防治和效果产生质疑

有部分农民缺乏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的学习,对病虫害的类型、品种、发生的密度、统防统治的时间、工作范围、工作行为等不够了解。病虫害在同样的田地里因受各种影响和干扰发生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学习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之后能够对病虫害进行分析和对比,提高统防统治的效果。但个别农民对统防统治的认识不到位,要求太高,对他人田地里的防治工作比自己田地里的防治工作进行的多而不满,开始对专业化统防统治产生质疑。

1.3专业统防统治技术力量不高

相关防虫害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与专业技术人员,并且对病虫统防统治缺乏重视,导致害虫泛滥,错过最佳统防统治时期,使得施药效果差,虫量迅速增加。硬件设备故障率高,在施药过程中,设备常常发生故障,导致施药时间滞后,无法完成预防计划。并且设备操作人员过于生疏,常常会出现喷药量控制不准,忽少忽多的现象,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施药成本。

二、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发展策略

2.1加强相关扶持力度,提升统防统治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关注水稻病虫害问题,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开始加强病虫害相关政策的支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病虫害统防统治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地区不同,病虫害品防工作开展情况不同,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考察实地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积极进行特殊化调整和改善,提供相关扶持,比如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持续不断地扩大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积极影响。

2.2增强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相关专业素质

在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过程中,较大的阻碍便是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统防统治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农业相关部门在水稻统防统治过程中还应和社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对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的相关知识做宣传,让更多的农户了解到专业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知识,加强对病虫害相关防治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水稻相关病虫害防治技术,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技术的病虫害防治队伍。并根据当地水稻种植病虫害的实际情况,积极吸纳其他优秀的防虫害技术,改善相关技术,推行实用性强的技术,提高病虫害统防统治效率。

2.3确立统防统治目标,推动专业化防虫害

为了推动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人员应首先开拓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和运行,确保有防治组织固定场所和专业的防治技术人员,这样能够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并实现自我良性发展。在组织内部,相关的经营管理要实现规范化,与其他组织进行资源共享,遵循经济發展原则,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另外,防治组织的机械设备要先进、精良,相关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和设备操作能力,这样才能稳步推动防治工作开展,提高防治效率和质量。最后,专业化病虫害统防统治使用的相关药剂要进行严格管理,实行工作统一化。通过这些努力之后,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相关工作会不断得到完善,日益提高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稻种植是我国农作物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大米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水稻种植业也需进行不断创新,针对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技术水平也应不断提高,水稻病虫害是综合性的自然灾害,相关防治组织应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宣传,使更多农户了解到专业的病虫害统防统治知识,并且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相关知识整合,达到提高病虫害统防统治效率的最终目的,推动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策略及推广实践探究[J].种子科技,2021,39(06):67-68.

[2]陆明星.水稻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11):17-18.

作者:李小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消费行为论文下一篇:当前国际形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