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2022-09-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当前人类社会已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 这种改变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思维和工作方式, 也给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进而影响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我校从2008 年起原来的《计算机》课被《信息技术》课所替代, 《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课程, 更是学生学习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等各种技术的课程。 传统的《计算机》课的教学目标重知识轻能力, 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授型。 这些都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 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管雍丽, 2013) 。

1任务驱动法的原理及概念

任务驱动法即“学生围绕要完成的任务,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自主探索, 找寻解决方法”。 这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注重层次性和实用性, 提出了的学习途径, 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 具体在信息技术课中, 即让学生在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分析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

2任务驱动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王春婷, 2011) , 它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与实际的工作任务联系在一起, 学生在老师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 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2.1 任务驱动法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教师通过呈现相关的课堂任务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讨论和对任务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 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 进而愉快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比如, 在办公软件教学中讲Excel的表格制作时, 按任务驱动法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 而是将所有要讲授内容设计为“某公司工资表格”这一具体的任务来实现, 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制作“企业工资表”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教师会要求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这个企业的员工, 公司的老板要求对全企业员工一年内全部工资、月平均工资、最低工资、最高工资、差距和排名进行统计。 在任务驱动法中, 教师备课时应充分把握学生可能出错或易混淆的地方, 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2 任务驱动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法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交流, 需要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合作讨论、共同探索, 以团队为单位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任务驱动法通过将真实的任务融入教学,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发展其创新能力, 探索精神和顽强的心理素质也得以提高。 任务比较复杂时, 任务驱动法一般会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 每位学生作为各个小组的一名成员, 将渐渐学会如何去协调作业和分配任务, , 如何跟本小组的其他成员沟通, 如何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状态, 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 学生更容易全面掌握学习内容, 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3.1 创设 “情境”, 激发兴趣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 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所以,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真实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去探索知识。 信息技术课“任务”的设计,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 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融为一体, 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分析任务、协作探究。

3.2 启发学生思维, 进行认知建构

一般说来,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来源于学习的需要。 在信息技术课中, 学生可能会对某个问题产生疑惑, 进而产生解决这一问题的需要,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在驱动教学法中, 为学生创设完成任务的机会,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享受喜悦, 又会转化成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 基本的思维方法、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方向、内容和进度进行整体把握, 给予他们机会和时间去思考问题, 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去自主学习;另一方面, 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 启发学生们的思维以提高其思维能力。

3.3 评价交流, 总结拓展

进行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留出若干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展示自己的作品或半成品, 将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部分高中生学习依赖性比较强, 教师就要改变学生的这种传统的学习观念,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任务的需求进行学习, 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为探索知识的主导者。

尽管任务驱动法有众多的优点, 但并非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都适用于这种教学法。 一般情况下, 任务驱动法对于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可以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但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摘要: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本文中, 笔者结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实践经验, 总结出了该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特点, 探究了该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建构主义,信息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 管雍丽.“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 2013 (16) .

[2] 王春婷.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6)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下一篇:上海印象城格构式塔吊基础的设计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