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2023-02-22

第一篇:九上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ABCD 6.D 7.ACDE 8.AD 9.B

二、计算题

1.(1)基坑开外土方量

该基坑每侧边坡放坡宽度为5×0.4=2(m) 坑底面积为:A1=60×42=2520(m) 坑口面积为:A2=(60+2×2)×(42+2×2)=2944(m) 基坑中截面面积为:A0=(60+2×1)×(42+2×2)=2728(m) 基坑开挖土方量为:VH(A14A0A2)5(2520427282944)13647(m3)

2

22

66需回填夯实土的体积为:V3=13647-10000=3647(m)

3 需留回填松土体积为:VV3Ks36471.143960(m)2/

3Ks1.05(2)弃土量V3=13647×1.14-3960=11598(m) 2.(1)初算设计标高

34N62.1866.2060.2463.392(64.2563.5663.3564.4760.8361.54)4(63.6662.75)4663.07(m) (2)调整设计标高 H0H12H23H34H4HnH0lxixlyiy

H1=63.07-45×2‰+30×3‰=63.07(m) H2=63.07-15×2‰+30×3‰=63.13(m) H3=63.07+15×2‰+30×3‰=63.19(m) 其他见下图。

(3)各角点施工高度

hn=Hn- Hn,

h1=63.07-62.18=0.89(m);h2=63.13-64.25=-1.12(m) 其他见上图。

三、案例分析

1.适用于本工程的基坑支护方案还有:地下连续墙、水泥土桩墙、逆作拱法。适用于本工程的基坑降水方案还有:集水明排、截水和回灌。降排的地下水还可用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和混凝土冷却、回灌。 2.开挖坍塌的原因可能有:

(1)开挖面坡度大于1:0.75,放坡过陡

(2)采用铲车逆坡挖土

(3)钢刃脚进土小于100mm,超前挖土;

(4)雨水减小了开挖面稳定性;

(5)列车行驶增加了坡顶荷载。

第二章

一、选择题 C、A、D、C、C、 A、D、A、D、B、

二、简答题

1. (1)地基处理的目的是针对软弱地基上建造建筑物可能产生的问题,采用人工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

(2)常用方法:置换法;排水固结法;振密挤密法;加筋法;化学固化法;砂石桩法 2. 钻孔取土、清孔、吊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P98)

3. 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⑴地基的地质条件;⑵河流的冲刷深度;⑶当地的冻结深度;⑷上部结构形式;⑸当地的地形条件;⑹保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

4. a.上部荷载较大,而表层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不足,扩大基础开挖工作量大,以及支撑困难,但在一定深度下有好的持力层,采用沉井基础与其它深基础相比较,经济上较为合理时; b.在山区河流中,土质虽好,但冲刷大或河中有较大卵石不便桩基础施工时; c.岩层表面较平坦且覆盖层薄,但河水较深;采用扩大基础施工围堰制作有困难时。

三、案例分析

(1)①预制桩节符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规定。②打桩顺序不符合规范规定,沉桩顺序应从中心向四周进行。 ③以贯入度为主控制不符合规范规定,沉桩时,应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

(2)在沉桩过程中,若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沉桩,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3)首先明确沉柱时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当桩尖标高,高于设计标高,而贯入度较大时,应继续锤击,使贯入度接近控制贯入度,当贯入度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而桩尖标高未达刘设计标高时:应在满足冲刷线下最小嵌固深度后继续锤击100mm左右(或30~50击),如无异常变化,即可停止,若桩尖标高比设计值高得多,应与设计和监理单位研究决定。

第三章

一、简答题

1.脚手架的种类很多,按其搭设位置分为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按其所用材料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金属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多立杆式、框式、桥式、吊式、挂式、升降式等。

对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是:宽度应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及运输的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构造简单、搭拆搬运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2.多层砖混结构施工,其垂直运输设施主要有井架、龙门架、独杆提升机、建筑施工电梯、塔式起重机等。 3.砌砖施工通常包括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挂准线、铺灰、砌砖等工序。

(1)拉平。砌筑前应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定出各层标高,并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使各段砖墙底部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2)放线。建筑物底层墙身可按龙门板上轴线定位钉为准拉线,沿线吊挂垂球,将墙身中心轴线放到基础面上,并据此墙身轴线为准弹出纵横墙身边线,并定出门窗洞口位置。为保证各楼层墙身轴线的重合,并与基础定位轴线一致,可利用预先引测在外墙面上的墙身中心轴线,借助经纬仪把墙身中心轴线引测到楼层上去,或用线锤挂,对准外墙面上的墙身中心轴线,从而向上引测。然后,按墙身中心线,弹出个墙边线,定出门窗洞口位置。

(3)摆砖。摆砖样是在放线基面上按照选定的组砌方式用“干砖”试摆,是为了核对门窗洞口的位置、窗间墙、垛、构造柱的尺寸是否符合排砖的模数,以减少砍砖数量。

(4)立皮数杆。皮数杆是指在其上划有每皮砖的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 埋件等的标高位置的一种本质标杆。它是砌筑时控制砌体竖向尺寸的标志。

(5)盘角、挂线。砌砖时应先在墙角按照皮数杆进行盘角,每次盘角高度宜为3~5皮砖。中间部分的墙体要依靠挂线砌筑,每砌一皮或两皮,准线向上移动一次。砌筑过程中应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保证墙面垂直平整。

(6)铺灰砌砖。砌筑时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三一”砌筑法。

4.砖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l≥2/3H。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直槎从墙面引出长度不小于120mm,并沿墙高间距不大于500mm加设拉结筋,每120mm墙厚放置1根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留有90°弯钩。

砌块砌体: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小于斜槎高度,严禁留直槎。 5.冬期砌筑工程常采用外加剂法和暖棚法。

外加剂法:常用的抗冻剂有氯化钠、氯化钙、亚硝酸钠、碳酸钾、硝酸钙等。当气温高于-15℃时,以单盐(氯化钠)的方式进行掺加;当气温低于-15℃时,以复盐(氯化钠+氯化钙)的方式掺加复合使用。采用氯盐砂浆时,砌体中配置的钢筋及钢预埋件,应预先做好防腐处理。砌筑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当设计无规定时,如平均气温低于-15℃,应将砂浆强度等级较常温施工时提高一级。

暖棚法:暖棚法施工是指冬期施工时将被砌筑的砌体置于暖棚中,内部设置散热器、排管、电热器或火炉等加热棚内空气,使砌体、混凝土构件在正温环境下养护的方法。暖棚法适用于地下工程、基础工程以及继续使用的砌体工程。暖棚法施工时,砌体材料和砂浆在砌筑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距离所砌的结构底面0.5m处的棚内温度也不应低于5℃。

6.①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时地基要平整坚实,铺设垫板和底座,并做好排水处理,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② 脚手架立杆的横距(单排脚手架为立杆至墙面距离)为1.05~1.5m(高层架子不大于1.2m),双排脚手架里排立杆离墙0.4~0.5m;纵距为1.2~2.0m。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24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高度超过50m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段搭设措施。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与相邻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高1/300,并同时控制其绝对偏差值。

③ 大横杆的步距为1.2~1.8m(砌筑脚手架不宜大于1.5m)。两相邻大横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200,且不大于50mm。

④ 小横杆应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相邻立杆之间宜根据脚手板需要加设1根或2根。当为单排设置时,小横杆的一头搁入墙内不少于180mm,一头搁于大横杆上,至少伸出100mm;当为双排布置时,小横杆端头距离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

⑤ 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⑥ 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布置;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连墙件宜优先选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对高度大于24m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⑦ 脚手架拆除时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拆除连墙件整层或数层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2步。

第四章

一、选择题

C、C、C、B、C、A

二、简答题

1/2FHF0.22tVcc0121.梯形分布的,或的较小值为侧压力最大值。

2.原则上应留在剪力较小,便于施工部位。不同构件:(1)柱子宜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2)有主次梁楼盖,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应留在次梁跨度中间1/3范围内;(3)单向板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4)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5)楼梯应留在楼梯段跨度中间1/3范围内;(6)圈梁留在非砖墙交接处、墙脚、墙垛及门窗范围内;(7)墙可留在门洞开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8)双向受力楼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及其他结构复杂的结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结构多要求整体浇筑,如因技术活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浇筑时,且停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允许时间,此时先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凝结,后浇筑的混凝土的振捣将破坏先浇筑混凝土的凝结,这种情况下应留设施工缝。

3.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厚度大于或等于1.5m,长度和宽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水化热聚积在内部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内部产生压应力,而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温差过大造成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则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当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基底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约束,接触处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与约束接触处会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方案,一般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其中斜面分层方案单位时间内浇筑量最大。

4.两者都可采用有超张拉法和一次张拉法两种,但是两者的控制应力不一样大,先张法的控制应力较大,因为后张法构件在张拉预应力钢筋的同时,混凝土已经收到弹性压缩,而先张法构件,混凝土在预应力钢筋放松后才受到压缩变形。 5.方法有:

(1)钢管抽芯法,适用于直线管道的留设;

(2)胶管抽芯法,适用于预留直线、曲线或折现孔道;

(3)预埋管法,是将与孔道直径相同导管埋于构件中,无需抽出。

6.施工中如供应的钢筋品种和规格与设计图纸要求不符时,可以进行代换。但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钢筋的性能,严格遵守规范的各项规定。对拉裂性要求高的构件,不宜用光面钢筋代换变形钢筋;钢筋代换时不宜改变构件的有效高度;凡属重要的结构和预应力钢筋,在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代换后的钢筋用量不宜大于原设计用量的5%,亦不低于2%,且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钢筋直径、根数、钢筋间距、锚固长度等要求。 钢筋代换的方法有三种: (1)当结构构件是按强度控制时,可按强度等同原则代换,称“等强代换”;(2)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控制时,可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称“等面代换”; (3)当结构构件按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的代换需要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的验算。

三、案例分析

(1)混凝土试块取样错误,应该在浇筑地点取样;

(2)混凝土养护时间错误,应该在浇筑结束后3~12小时内浇水覆盖; (3)混凝土试块养护错误,混凝土除了标准养护外还要有同条件养护的试块; (4)拆模依据标准养护试块错误,拆模的强度应该以同条件养护试块为依据。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 C 2. D 3. B 4. A 5. D 6. A 7. A 8. A 9. A 10.A 11.A、B、E 12.B、D、E 13.A、B、D、E 14.B、C、D 15.A、C、E 16.A、C、D

二、简答题

1、多层装配式房屋结构安装如何选择起重机械:主要根据房屋的高度与平面尺寸,构件重量及安装位置,以及现有机械设备而定,选择时,首先应分析结构情况,绘出剖面图,并 在图上注明各种主要构件的重量 Q, 以及吊装时所需的起重半径 R; 然后根据起重机械性能, 验算其起重重量、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是否满足要求。

2、 和高层建筑一样,塔吊也有避雷系统。但是,在下大雨、打雷、闪电、大风天气,施工单位是不允许塔吊师机上岗的,所以不会有生命危险。

3、 可以,在实际中已有机器人在钢结构网架加工中的运用实例。江阴纳尔捷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经过多年攻关,全面掌握了网壳结构壳形多瓣式节点“制造—组模—铸造—加工”数字化制造关键工艺技术,开发出一套5自由度混联机器人为核心的节点单元制模、整体拼装与端面铣削和钻孔加工的成套设备,具有网络通讯功能,可实现无图数字化加工。我国首次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钢结构网架节点加工是东莞市 “阳光谷”示范工程。

三、案例分析

1、(1)不符合《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须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方可按照规定占用。

(2)不全,还应对临时支架、支承、吊机等临时结构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

2、.不符合要求。因为针对提升工艺和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编制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装搭设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验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级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经验收并进行核载试验,确认符合要求后力一可正式投入使用。

3 (1)组织迅速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立即向本单位责任人报告;启动应急预案;协助事故调查;其他合理的应急措施。

(2)事故直接原因:工长指定一名不是起重吊车的人员负责钢管起吊;没有将钢管捆绑;钢丝绳勾在了吊钩的端头上;致使起吊中钢管高空散落)。

(3)安全员严重失职,事发时安全员不在现场,平时对现场防护监督不到位,没有定期检查设备(或参加检查未发现隐患,对隐患整改未落实)。

第六章

一、选择题

1.A 2.A 3.D 4.B 5.A、B、C、E

二、简答题

1、拱桥与梁桥不仅外形不同,而且在受力性能上有着较大的区别。拱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两端支承处除有竖向反力外,还产生水平推力。正是这个水平推力,使拱内产生轴向压力,并大大减小了跨中弯矩,使之成为偏心受压构件,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与受弯梁的应力相比,较为均匀。因而可以充分利用主拱截面的材料强度,使跨越能力增大。

2、梁端附近剪力值较大,增厚腹板主要满足抗剪强度需要。

3、支架就地浇筑法是在桥位处搭设支架,在支架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模板、支架。

就地浇筑施工无需预制场地,而且不需要大型起吊、运输设备,桥跨结构整体性好,无需做梁间或节间的连接工作。它的缺点主要是工期长,施工质量易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不容易控制,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因受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将产生较大的预应力损失,施工中的支架、模板好用量大,施工费用高,搭设支架影响排洪、通航,施工期间可能受到洪水和漂流物的威胁。

三、案例分析

1(1)浇施工工序包括:

1)上挂篮

2)模板校正、就位

3)普通钢筋、预应力管道架设

4)混凝土浇筑

5)张拉、压浆

6)折模及移动挂篮

(2)(中线及标高),(劲性骨架),(张拉临时束 ),( 加压),(最低),(设计要求强度),(临时固结措施),(连续梁体系)。

第七章

一、选择题

1. A 2. A 3.A、B、D、E 4.A 5. B 6. C 7. D 8. B 9. A、B、C、D

二、略

三、案例分析

1.(1)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2)振动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采取高频、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压;防止过度碾压。

2.(1)不应采用平地机整平。因含石量为66%,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进行;不应采用竖向填筑法。土石路堤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2)不应该实测弯沉法。还应实测平整度。

(3)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超过的石料应清除或打碎。

第八章

一、选择题

1.A、B、E 2.(1)C (2)A 3. C、D 4. B 【解析】室内防水施工环境温度应符合防水材料的技术要求,并宜在5℃以上。 5.A、C

二、案例分析

1.存在漏水隐患。理由:因为后进行排水主管道安装会在已经施工完成的防水层上开洞穿管,两修补防水层,不能保证防水层的整体性,如果管道根部与防水交接处处理不好,将会留下质量隐患,而发生渗出漏现象。

2.(1)外脚手架拆除之后未设临边防护栏和未设水平安全网。

(2)做好现场抢救工作;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如实上报情况;积极配合事故调查;认真落实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3)卷材起鼓原因分析:铺贴卷材前没有做基层含水率试验和卷材粘贴试验,基层含水率过大;找平层不平整、不清洁,聚氨酯涂刷不均匀;铺贴卷材挤压不密实。 处理方法:

先在鼓泡端用钻子钻眼,然后在孔眼中插入一支普通医用大针管,将气体抽出,涂一层防水油膏。 (4)自粘SBS 卷材搭接宽度为80mm,接缝口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10mm。

(5)二甲苯具有毒性,主要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二甲苯易挥发,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

正确的处理:将剩余的二甲苯退回危险品库房统一保管处理。

第九章

ABC

第十章

一、选择

1.A 2.B 3.C 4.B 5. C 6.A 7.B 8.A

二、简答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和深度,应视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和现场施工条件而定,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内容比较全面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常用于工程规模较大、现场施工条件较差、技术要求较复杂或工期要求较紧以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或新结构的项目。其编制内容一般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各项需用量计划、施工平面图、质量安全措施以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

(2) 内容比较简单的施工组织设计,常用于结构较简单的一般性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比较熟悉,故其编制内容相对可以简化,一般只需明确主要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等。

三、案例分析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内容:1.项目概况。2.总体工作计划。3.组织方案。4.技术方案。5.进度计划。6.质量计划。7.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8. 成本计划。9.资源需求计划。10.风险管理计划。11.信息管理计划。12.项目沟通管理计划。13. 项目收尾管理计划。14.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15.项目目标控制措施。16.技术经济指标。

第十一章

一、选择

1.D 2.C 3.AB 4.C 5.A 6.C 7.B 8.A 9.B

二、计算: 异节奏流水施工 4 7 12 19 23 5 11 18 21 23 4 2 2 1 2 -23 两施工过程间隔4天 5 11 18 21 23 3 8 12 20 27 5 8 10 9 3 -27 两施工过程间隔10天 3 8 12 20 27 5 11 13 16 20 3 3 1 7 11 -20 两施工过程间隔11天 工期为4+10+11+(5+6+2+3+4)=45天

三、案例分析

(1)符合合同工期,计划工期为29个月的那条,

1、

2、

3、

5、

6、

7、8加箭线。

(2)K1=2个月K2=1个月 ,可缩短到5个 第十二章

1.B 2.C 3.C 4.A 5.B 6.D 7.D 8.A 9.B 10.A 11.(1)目前总工期拖后 15 天,此时的关键线路:B-D-H ① 其中工作 B 赶工费率最低,故先对工作 B 持续时间进行压缩 工作 B 压缩 5 天,因此增加费用为 5×200=1000(元)

总工期为:185-5=180(天) 关键线路:B-D-H ② 剩余关键工作中,工作 D 赶工费率最低,故应对工作 D 持续时间进行压缩工作 D 压缩的同时,应考虑与之平等的各线路,以各线路工作正常进展均不影响总工期为限。 故工作D只能压缩 5 天,因此增加费用为5×300=1500(元) 总工期为:180-5=175(天)

关键线路:B-D-H 和 B-C-F-H 两条。 ③剩余关键工作中,存在三种压缩方式: 1)同时压缩工作 C、工作 D; 2)同时压缩工 作 F、工作 D; 3)压缩工作 H。

同时压缩工作 C 和工作 D 的赶工费率最低,故应对工作 C 和工作 D 同时进行压缩。

工作 C 最大可压缩天数为 3 天,故本次调整只能压缩 3 天,因此增加费用为 3×100+3×300=1200(元)

总工期为:175-3=172(天)

关键线路:B-D-H 和 B-C-F-H 两条。

④ 剩下压缩方式中,压缩工作 H 赶工费率最低,故应对工作 H 进行压缩。

工作 H 压缩 2 天,因此增加费用为 2×420=840(元) 总工期为:172-2=170(天) ⑤ 通过以上工期调整,工作仍能按原计划的 170 天完成。 (2)所需投入的赶工费为:1000+1500+1200+840=4540(元) (3)调整后的关键线路为:A-B-D-H 和 A-B―C―F-H。 12.异节奏流水施工

(1)本工程的总工期为18个月。关键线路是:①-②-④-⑥-⑧-⑨-⑾-⑿

(2)答:1)工期索赔不成立。因为虽然是建设单位导致设计变更但B工作不是关键工作总时差为2,延期时间没有超过总时差所以不成立。

2)机械停工损失索赔不成立。因为施工总包单位自有机械只能按折旧索赔。操作人员窝工索赔成立,因为造成此次时间是由建设单位原因导致,不是施工单位原因所以索赔成立。 13. (1)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⑤→⑧→⑨关键工作为:A、D、E、H、1 (2)事件一:施工单位不可提出工期索赔要求,因为该工作不影响总工期。

事件二:施工单位可提出工期索赔要求,因为该工作在关键线路上,影响总工期,且属建设单位责任。

事件三:施工单位不可提出工期索赔要求,因为该工作不影响总工期。

事件四:施工单位不可提出工期索赔要求,因是施工单位自身责任造成的。 (3)关键线路没有发生改变。

(4)可顺延工期1个月。实际工期是21个月。

第十三章

1.B 2.B 3.A 4.A、B、D 5.B、C、D 6.A、B、D 7.施工进度计划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施工进度、协调各施工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编制季度、月度、旬、天生产计划提供依据;也为平衡劳动力,协调和供应各种施工机械和材料提供依据;同时也是施工准备工作的基本依据。

方法:横道图和网络图。

步骤:划分施工项目、计算工程量、确定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确定施工过程的工作天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内容:计算工程量、确定劳动量、机械台班数、施工天数等。

8.施工方案是为保证一项工程顺利的完成,必须拟定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确定施工起点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制定技术组织措施等的指导性文件。

衡量施工方案的优劣主要是通过对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类指标:技术性指标(各种技术参数)、经济性指标(工程施工成本、施工中主要资源需要量、主要工种工人需要量、劳动力消耗量)、工程效果指标(采用该方案后预期达到的效果,如施工工期、工作效率、成本降低率、资源节约率等)。

9.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组织、经济文件,是施工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一个总体性工作计划,对施工具有指导、约束和控制的作用。

10.(1)进度目标不妥,租赁的施工机械进场推迟是施工单位的问题,施工单位无法进行工期索赔,因此进度目标的竣工日期不能超过合同规定的日期。施工单位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拖延时间的问题。

施工项目目标还应补充施工成本目标和安全目标。

(2)一般工程的施工程序:“先准备,后开工”,“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先土建,后设备”。应注意施工程序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复杂的建筑、结构工程不断出现,同时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有些施工程序会发生变化,但是不管如何变化,施工程序总的原则是,必须满足施工项目目标的要求。

(3)由于工期紧张,该工程主体结构安排两栋楼同时施工是合理的,这样的施工工程程序可以缩短工期。同一原因,由于工期紧张,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安排致使施工工期较长,因而不尽合理。 装饰装修工程较合理的安排是:

1)安排两个装饰装修施工劳务队,A座、B座同时进行内装修的施工;

2)如果可以满足工期要求,待主体结构封顶后,可以自上而下进行内装修施工。如果工期还不能满足,在施工单位采取管理措施可以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两种施工流向以缩短工期:①主体结构完成一半左右时,装修施工插入,自中向下施工,待主体结构封顶后,再自上相中完成内装修施工; ②主体结构完成几层后,即插入内装修施工,自下而上进行施工。

第十四章

1C 2B 3B

第二篇: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6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 0∨(0∧1) 0 (2)(p↔r)∧(﹁q∨s) (0↔1)∧(1∨1) 0∧10. (3)(p∧q∧r)↔(p∧q∧﹁r) (1∧1∧1) ↔ (0∧0∧0)0 (4)(r∧s)→(p∧q) (0∧1)→(1∧0) 0→01 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是无理数。并且,如果3是无理数,则2也是无理数。另外,只有6能被2整除,6才能被4整除。”

答:p: 是无理数

q: 3是无理数

0

r: 2是无理数

1

s: 6能被2整除

1 t: 6能被4整除

0

命题符号化为: p∧(q→r)∧(t→s)的真值为1,所以这一段的论述为真。 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4)(p→q) →(q→p) (5)(p∧r) (p∧q) (6)((p→q) ∧(q→r)) →(p→r) 答:

(4)

p

q

p→q

q

p

q→p

(p→q)→(q→p)

0

0

0

0

0

0

0

0

0

0

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

(5)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方法如上例) (6)公式类型为永真式(方法如上例)

第二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对不是重言式的可满足式,再用真值表法求出成真赋值. 1 (1) (p∧q→q) (2)(p→(p∨q))∨(p→r) (3)(p∨q)→(p∧r) 答:(2)(p→(p∨q))∨(p→r)(p∨(p∨q))∨(p∨r)p∨p∨q∨r1

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

(3) P

q

r

p∨q

p∧r

(p∨q)→(p∧r)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1 1

0

0

0 1

所以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

4.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面等值式: (2)(p→q)∧(p→r)(p→(q∧r)) (4)(p∧q)∨(p∧q)(p∨q) ∧(p∧q) 证明(2)(p→q)∧(p→r)  (p∨q)∧(p∨r) p∨(q∧r)) p→(q∧r) (4)(p∧q)∨(p∧q)(p∨(p∧q)) ∧(q∨(p∧q) (p∨p)∧(p∨q)∧(q∨p) ∧(q∨q) 1∧(p∨q)∧(p∧q)∧1 (p∨q)∧(p∧q) 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

(1)(p→q)→(q∨p) (2)(p→q)∧q∧r (3)(p∨(q∧r))→(p∨q∨r) 解:

(1)主析取范式

(p→q)→(qp)

2 (pq)(qp) (pq)(qp) (pq)(qp)(qp)(pq)(pq) (pq)(pq)(pq) m0m2m3

∑(0,2,3) 主合取范式:

(p→q)→(qp) (pq)(qp) (pq)(qp) (p(qp))(q(qp)) 1(pq) (pq)  M1

∏(1) (2) 主合取范式为:

(p→q)qr(pq)qr (pq)qr0 所以该式为矛盾式. 主合取范式为∏(0,1,2,3,4,5,6,7) 矛盾式的主析取范式为 0 (3)主合取范式为:

(p(qr))→(pqr) (p(qr))→(pqr) (p(qr))(pqr) (p(pqr))((qr))(pqr)) 11 1 所以该式为永真式. 永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 1 主析取范式为∑(0,1,2,3,4,5,6,7)

3 第三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4. 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2)前提:pq,(qr),r 结论:p (4)前提:qp,qs,st,tr 结论:pq

证明:(2)

①(qr) 前提引入 ②qr ①置换 ③qr ②蕴含等值式 ④r 前提引入 ⑤q ③④拒取式 ⑥pq 前提引入 ⑦¬p(3) ⑤⑥拒取式

证明(4):

①tr 前提引入 ②t ①化简律 ③qs 前提引入 ④st 前提引入

⑤qt ③④等价三段论 ⑥(qt)(tq) ⑤ 置换 ⑦(qt) ⑥化简 ⑧q ②⑥ 假言推理 ⑨qp 前提引入 ⑩p ⑧⑨假言推理 (11)pq ⑧⑩合取

15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附加前提法证明下面各推理:

4 (1)前提:p(qr),sp,q 结论:sr 证明

①s 附加前提引入 ②sp 前提引入 ③p ①②假言推理 ④p(qr) 前提引入 ⑤qr ③④假言推理 ⑥q 前提引入 ⑦r ⑤⑥假言推理

1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各推理:

(1)前提:pq,rq,rs 结论:p 证明:

①p 结论的否定引入 ②p﹁q 前提引入 ③﹁q ①②假言推理 ④¬rq 前提引入 ⑤¬r ④化简律 ⑥r¬s 前提引入 ⑦r ⑥化简律 ⑧r﹁r ⑤⑦ 合取

由于最后一步r﹁r 是矛盾式,所以推理正确.

第三篇: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BD)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3.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BCD)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

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B)

A.发光体的体积

B.发光体的位置

C.发光体的大小

D.发光体的面积

5.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无影灯没有影子

B.无影灯有本影

C.无影灯没有本影

D.无影灯没有半影

不透明体遮住光源时,如果光源是比较大的发光体,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全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

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7.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萤火虫不是光源

D.以上说法均不对

8.如图1为发生月食时,太阳照射光线的示意图,当月球进入图中的哪个区域时,在地球上处于夜晚地区的观察者可看到月食(AD)

A.全部进入区域Ⅰ

B.全部进入区域Ⅱ或Ⅳ

C.全部进入区域Ⅲ

D.部分进入区域Ⅰ

二、填空题

9.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的原理,光在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来解释.

10.身高1.6m的人以1m/s的速度沿直线向路灯下走去,在某一时刻,人影长1.8m,经2s,影长变为1.3m,这盏路灯的高度应是__8或2.63_m。

11.在阳光下,测得操场上旗杆的影长是3.5m。同时测得身高1.5m同学的影子长度是0.5m。由此可以算出旗杆的高度是__10.5_m。

二、光的反射、平面镜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反射,正确的说法是(C)

A.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平面镜反射

B.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如果甲从平面镜中能看到乙的眼睛,那么乙也一定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甲的眼睛

D.反射角是指反射线和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ABCD)

A.像位于镜后,是正立的虚像

B.镜后的像距等于镜前的物距

C.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D.像的颜色与物体的颜色相同

3.如图1两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现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两平面镜同向旋转15°,在入射光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成为C′D′,则C′D′与CD关系为(A)

A.不相交,同向平行

B.不相交,反向平行

C.相交成60°

D.相交成30°

4.两平面镜间夹角为θ,从任意方向入射到一个镜面的光线经两个镜面上两次反射后,出射线与入射线之间的夹角为(C)

A.θ/2

B.θ

C.2θ

D.与具体入射方向有关

5.一束光线沿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方向传播,现放一平面镜,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传播,则此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为:(AD)

A.20° B.40°

C.50°

D.7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发散光束

B.本应会聚到一点的光线遇到平面镜而未能会聚,则其反射光线一定会聚于一点

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平行

D.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能改变两条光线间的平行或不平行的关系

7.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

C.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D.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像未占满全幅镜面

9.a、b、c三条光线交于一点P,如图3如果在P点前任意放一块平面镜MN,使三条光线皆能照于镜面上,则(B)

A.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不交于一点

B.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交于一点,该点距MN的距离与P点距MN的距离相等

C.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交于一点,该点距MN的距离大于P点距MN的距离

D.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

10.一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成像,如图4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度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方向之间夹角为30°,则光源的像S′将(D)

A.以速率v平行于OS向右运动

B.以速率v垂直OS向下运动

D.以速率v沿S′S连线向S运动

二、填空题

13.一个平行光源从地面竖直向上将光线投射到一块和光线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离地面3m高,如果将平面镜绕水平轴转过30°,则水平地面上的光斑离光源3根号3__m。

17.一激光束从地面竖直向上投射到与光束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距地面的高度为h.如果将平面镜绕着光束的投射点在竖直面内转过θ角,则反射到水平地面上的光斑移动的距离为. htg2θ__.

三、作图题

19.如图7所示,MN为一平面镜,P为一不透光的障碍物,人眼在S处,试用作图法画出人通过平面镜能看到箱子左侧多大范围的地面。要求画出所有必要光线的光路图,并在直线CD上用AB线段标出范围。

三、光的折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币,其实看到的是(C)

A.硬币的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浅B.硬币的实体,其位置即硬币的实际位置

C.硬币的虚像,但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D.硬币的虚像,其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深

2.如图1所示,在两束光的交点P前,放一块长方形的玻璃砖则交点位置 (C)

A.不变 B.向左 C.向右 D.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由光的颜色决定的

3.在图2中的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斜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与折射的光线,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BD)

A.b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 B.aO可能是入射光线

C.cO可能是入射光线 D.Ob可能是反射光线

4.关于折射率,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根据n=sini/sin r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根据n=sini/sin r可知,介质的折射率可能为任何正数

C.根据n=c/v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γ的正弦值与折射角β正弦值的比值(sinγ/sinβ)叫做介质的“绝对折射率[1]”,简称“折射率”。它表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对光的一种特征。折射率较大的光密介质,较小的光疏介质

5.已知光线穿过介质Ⅰ、Ⅱ、Ⅲ时的光路图如图3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介质Ⅱ是光密介质

B.介质Ⅰ的折射率最大

C.介质Ⅲ的折射率比Ⅰ大

D.光在介质Ⅲ中光速最小(光密)

6.光线从真空中入射到一块平行透明板上,入射角为4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可能是(D)

A.小于40° B.在40°到100°之间

C.大于40° D.在100°到140°之间

7.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A)

A.都比实际位置高

B.都比实际位置低

C.甲看乙低,乙看甲高(与实际位置比较)D.甲看乙高,乙看甲低(与实际位置比较) 8.某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波速为c,它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速度为(A)

A.c/n B.c/(nλ) C.nc D.c

空气时,折射角应为(B)

A.比值i/r不变

B.比值sini/sinr不变

C.比值sini/sinr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

D.比值sini/sinr是一个小于1的常数

10.光线以30°入射角从玻璃中射到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90°,则这块玻璃的折射率应为(B)

A.0.866 B.1.732

C.1.414 D.1.500 11.一束光由空气射入某介质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90°,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105°,则该介质的折射率及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D)

二、填空题

12.三棱镜的顶角是30°,放在空气中,光线垂直于AB面射入三棱镜,由AC面射出,测得偏向角为30°,则该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_根号3.

13.光线从真空射入某介质时,若光线与介质表面的夹角为3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根号3。

14.知光线自空气射入甲介质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光线从乙介质射入空气,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60°,则甲、乙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n甲∶n乙=_根号2:1,光在甲、乙两种介质中的光速之比v甲∶v乙_1:根号2___

15.如图4所示,是光线在空气和介质分界面上发生的现象.由它们的相互关系可知分界面是____,入射线是____,介质的折射率为____,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m/s.若使入射角增大,则介质的折射率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6.有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d的空圆筒,眼在A处恰好能看到底圆跟侧壁的交点B,如图5所示,现将某种液体注满圆筒,在A处沿原方向看去,能看到底圆的中心C,则这种液体的折射率为____。

17.玻璃的折射率是1.50,水晶的折射率是1.55,让一块厚度为1cm的玻璃片与一块水晶片叠放在一起,若光线垂直射入时,通过它们所用时间相等,则水晶片厚度是0.97cm。

四、全反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述现象哪些是由于全反射造成的:(abcd)

A.露水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

B.口渴的沙漠旅行者,往往会看到前方有一潭晶莹的池水,当他们喜出望外地奔向那潭池水时,池水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C.用光导纤维传输光信号、图象信号

D.在盛水的玻璃杯中放一空试管,用灯光照亮玻璃杯侧面,在水面上观察水中的试管,看到试管壁特别明亮

如图1中哪一幅所示?(D)

空气时入射角为60°,其正确的光路图

3.红、黄、绿三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黄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A)

A.绿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B.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C.红、绿光都能发生全反射

D.红、绿光都不能发生全反射

5.主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镜,临界角为45°,光线从它的一面垂直入射,在图3所示的a,b,c三条出射光线中正确的是 (C)

A.a B.b C.c D.都不正确

6.介质Ⅰ中光速为v1=c,介质Ⅱ中的光速为v2=c/2,临界角为30°,如果光线a,b如图4中所示射到Ⅰ、Ⅱ两介质的分界面上,那么正确的是(D)

A.a,b均不能发生全反射 B.a,b均能发生全反射

C.a能发生全反射 D.b能发生全反射

7.某玻璃的临界角为42°,当在玻璃中的某一光线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时,若入射角略小于临界角,则光线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应为(C)

A.小于42° B.小于60°C.小于90° D.无折射光线

8.用临界角为42°的玻璃制成的三棱镜ABC,∠B=15°,∠C=90°,一束光线垂直AC面射入,如图5它在棱镜内发生全反射的次数为(B)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9.对棱镜色散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棱镜对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B.红光比蓝光先通过棱镜

C.黄光比绿光偏转的角度小

D.在棱镜中,速度大的单色光偏转角也大

10.在水底同一深度处并排放置着红、黄、绿、蓝、紫五只球,人在水面正上方竖直俯视,感觉最浅的是:(A)

A.紫色球 B.红色球

C.黄色球 D.一样深浅

11.如图6所示,点光源S发出白光,经三棱镜分光,人在侧面AC一侧沿折射后出射光线的反方向观察S,可看到 (C)

A.一个白光点

B.光点上部是红色,下部是紫色

C.光点上部是紫色,下部是红色

D.看不到S的像

12.如图7所示,入射光线1经45°的直角三棱镜折射,反射后,沿着与入射光相反的方向射出,如图中光线Ⅱ所示,现将棱镜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小角α,如图7虚线所示,则(A)

A.出射光线应与光线Ⅰ平行

B.出射光线也顺时针方向转过α角

C.出射光线逆时针方向转过α角

D.出射光线顺时针方向转过2α角

13.一束白光射到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上后发生色散现象,图8的光路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D)

二、填空题

的半圆形玻璃M。当M绕圆心O缓慢地沿逆时针旋转时,光线

OA跟法线之间的夹角γ逐渐____,强度逐渐____,光线OB跟法线之间的夹角i′逐渐____,强度逐渐____;当角i等于____时, 光线OA完全消失。

16.光由空气以45°的入射角射向介质时,折射角是30°,则光由介质射向空气的临界角是____。 17.如图10所示,一条光线垂直射到一个玻璃三棱镜

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θ角最小值为____,若将此三棱镜置于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在AC面上一定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

18.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将得到一彩色光带,按折射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是________,其中偏折角最大的是____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紫

19.有人在河面上游泳,见河底有一物体,与他的眼睛在同一竖直线上,当他再前进4m时,物体忽然不见了,水的折射率为4/3,则河深____m。

三、计算题

强点光源时,看到透光水面的最大直径是多大?当此透光水面的直径变大时,光源正在上浮还是正在下沉?

4.54m,下沉

五、透镜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物体经透镜折射得到一放大的像,则 [ ]

A.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 B.该像一定是实像

C.像和物一定在透镜同侧 D.像一定是正立的

2.物体经透镜成一倒立,则 [ ]

A.透镜可能是凸透镜 B.像一定是实像

C.像一定比物大 D.物质一定在透镜焦点之外

3.凸透镜成虚像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比物离眼睛远 D.像比物离眼睛近

4.关于成像性质的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束,经不改变光束性质的光具改变光路后,其所成的像是虚像

B.若经过对光束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改变光路后,其所成的像是虚像

C.若经过对光束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改变路后,其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D.若经过对光束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改变光路后,其所成的像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

5.红色发光体位于凸透镜主轴上某一位置,在另一侧成一等大小的倒立像,若在原位置换上另一个紫色发光体,则在另一侧成的是 [ ]

A.与发光体等大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倒立实像

C.缩小的倒立实像

D.放大的正立虚像

6.一个物体放在距透镜前10cm处,当它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正立的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这透镜一定是凸透镜

B.这透镜一定是凹透镜

C.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5cm

D.这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等于5cm

7.如图1所示,当物体AB从凸透镜左边无限远处向光心O移动B过程中不可能出现AB的像的区间是 [ ]

A.F2与F1之间

B.O与F1之间

C.F2与O之间

D.不存在不成像的区域

8.如图2所示,在凸透镜左侧2f处,在主轴上有一发光点S,若使透镜绕其光心O旋转微小角度时,则发光点的像的位置将 [ ]

A.不变

B.沿原来主轴靠光心O移动

C.沿原来主轴远离光心O移动

D.偏离原来主轴

9.图3,的各个光路中,错误的是 [ ]

10.某点光源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该点光源射向凸透镜的 [ ]

A.全部光线会聚而成的

B.部分光线会聚而成的

C.三条特殊光线会聚而成的

D.只有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会聚而成的

11.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于屏上,若将透镜的上半部遮住,则以下正确的是 [ ]

A.屏上的像只剩下半部

B.屏上的像变暗

C.屏上的像上半部变暗,下半部不变

D.屏上仍出现完整的像

12.已知物点 A、像点B的位置及透镜的主轴MN,则下述关于作光路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心必在过AB直线与MN直线的交点上

B.从物点发出的任意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或其延长线必交于像点

C.偏折光线与主轴MN的交点就是焦点

D.透镜不一定与MN垂直

13.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将其沿主轴从远处向物体移近过程中,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实像将: [ ]

A.离透镜越来越远

B.离物体越来越远

C.离透镜先变近,后变远

D.离物体先变近后变远

14.用照相机拍某人的半身照片后,再用同样大小的底片拍该人的全身照片时,需要: [ ]

A.使照相机移近此人,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B.使照相机移近此人,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C.使照相机远离此人,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D.使照相机远离此人,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15.如图4所示,a是一个点光源,a′是它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眼睛位于锥形区域abc内,看不到a的像,可以看到点光源a

B.眼睛位于锥形区域a′bc内,可以看到点光源的像a′

C.眼睛位于锥形区域a′ld内,可以看到点光源的像a′

D.眼睛位于g点处,既看不到点光源a也看不到点光源的像a′ 16.关于放大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同一透镜,像的放大率不变 B.像的放大率仅由透镜的焦距决定 C.像的放大率仅由物距决定

17.一张画面垂直于主轴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成像的面积与画的面积相等,若将画向透镜移近5cm,则所成像的面积是画 [ ]

A.2倍 B.4倍

C.1.5倍 D.2.25倍

18.一物体放在透镜前20cm处,恰能成出 放大率为3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

A.15cm B.30cm

C.1/15 cm D.5cm

二、填空题

19.图5中的L

1、L2分别表示放在空气中 的薄透镜,根据图示经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可以确定L1是______透镜,L2是_____透镜。

20.如图6所示,L为一透镜,一束会聚光线经透镜后汇交于主轴上的S′点,取走透镜后光线汇交于S点,则这个透镜是______透镜;若在S′点处放一发光点,它经这个透镜能在S点成______(填“虚”或“实”)像。

21.某物体在一透镜前成一正立放大3倍的像,若像和物之间的距离是20cm,则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2.有一物体垂直于主轴放在距透镜20cm的地方,在下列情况下

(1)像在透镜另一侧距光心60cm的地方,则是______透镜,焦距f =______cm.

(2)像和物体在透镜同一侧,距光心40cm的地方,则是______透镜,焦距f =_______cm.

(3)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一侧,距物体10cm的地方,则可能是______透镜,焦距f =______cm;也可能是_______透镜,焦距f =______cm.

23.用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一位同学先估测该透镜的焦距f,后将光屏及光源放在光具座上,待测凸透镜放在两者之间,测出光屏到光源的距离L,则L应满足______.在满足实验条件下,该同学取光屏到光源的距离为45cm,移动透镜第一次在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15cm,如果再次在屏上成像,透镜应向_______(填“光源”或“光屏”)移动,此时得到的像距应为______cm,两次成像透镜的位置变化了_____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两次成像的放大率之比为_______.

24.有一会聚光束通过遮光板上的圆孔后,在距圆孔10cm的光屏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7所示,圆孔半径R=5cm,光斑半径r=3cm。若在遮光板的圆孔上放一凸透镜恰好使屏上的光斑缩为一点,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三、计算题

25.一物体位于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10cm处,所成的像与该物体在主轴上移动5cm后所成的像的大小相等,求透镜的焦距。

26.一发光点S位于焦距为12cm的薄凸透镜的主轴上。当S沿垂直于主轴的方向移动1.5cm时,它的像点S′移动0.5cm。求移动前发光点S到像点S′的距离。

四、作图题

27.如图8所示,物体AB经透镜后所成的像为A′B′,用作图法画出能看见AB的完整像的区域。若用黑布蒙住透镜上半部分,分析AB是否能再成完整像;如果能,画出此时能看见AB的完整像的区域。

透镜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AB 2.BD 3.AC 4.ABD 5.C 6.B 7.C 8.C 9.AB 10.A 11.BD 12.AB 13.AD 14.D 15.ACD 16.D 17.B 18.AB

二、填空题

19.凸,凹 20.凸,虚 21.15 22.(1)凸,15 (2)凸,40 (3)凸,60cm,凹,-20cm

24.16.7

三、计算题

25.7.5cm或12.5cm 26.64cm

四、作图题 27.

六、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较高的日光灯下看一支钢笔在水平桌面上的投影时,会发现随着钢笔逐渐向日光灯靠近,投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这是由于 [ ]

A.后来桌面未处于钢笔的影区

B.后来桌面未处于钢笔的本影区

C.后来桌面未处于钢笔的半影区

D.后来日光灯对于钢笔来说是无影灯

2.如图1所示为发生日食的示意图,则由图可知 [ ] A.地球a区的人看不到日食 B.地球b区的人可见日偏食 C.地球c区的人可见日全食 D.地球d区的人可见日环食

3.如图2所示,入射光线Ⅰ经等腰直角三棱镜折射反射后,沿光线Ⅱ所示方向出射。现将三棱镜旋转一个很小的角度α,则出射光线将

[ ]

A.与原出射光线成α角

B.与原出射光线成2α角

C.与原出射光线Ⅱ平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如图3所示,a、b、c三条光线会 聚于S点,若在S点前任意位置放一平面镜,则 [ ] A.三条反射光线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 B.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交于一点 C.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交于镜前一点

D.三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交于镜后一点

5.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对提高测量精度的一些具体问题几个同学发生了争论,他们的意见正确的是 [ ]

A.针P

1、P2及针P

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B.针P

1、P2及针P

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小一些

C.入射角应适当取大一些

D.入射角应适当取小一些

6.红光与紫光相比 [ ]

A.在真空中传播时,紫光的速度比较大

B.在玻璃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比较大

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较紫光的大

D.从玻璃到空气的界面上,红光的临界角较紫光的大

A.当入射角大于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无论入射角多大,折射角都不会超过45°

C.欲使折射角等于30°,应以45°入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8.在玻璃中有一个三棱镜形状的气泡,当一束白光从这个空气棱镜的一个侧面斜射入并通过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各色光都向顶角偏折

B.各色光都向底面偏折

C.红光的偏向角比紫光的大

D.红光的偏向角比紫光的小

9.已行媒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则 [ ]

B.此单色光在该媒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csinθ(c是真空中的光速)

C.此单色光在该媒质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sinθ倍

10.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虚像能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也不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B.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C.实像能用眼直接观察到,也能呈现在光屏上

D.在成实像处,如果不放光屏,则眼睛观察不到实像,用照相机也不能拍摄下来 11.点光源S通过凸透镜成像于S′点,光路如图 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PS′Q区域才能观察到像S′

B.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在PS′Q区域不能观察到像S′

C.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在PS′Q区域仍能观察到像S′,只是变暗了 D.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下半部,在PS′Q区域仍能观察到像S′,且亮度不变

12.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屏上成一放大的实像,凸透镜主轴沿水平方向。今将凸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则 [ ]

A.屏上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B.屏上像的位置向下移动

C.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大

D.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小

13.在一透镜左侧有一光源AB,在透镜右侧的光屏S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现移去光屏,从光源A点发出的如图5所示光线AP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A [ ]

A.与主轴交于透镜与原光屏S之间

B.与主轴交于原光屏S的右侧

C.平行于主轴

D.其反向延长线与主轴交于透镜左侧

14.发光体和光屏固定后,在其间移动凸透镜,发现能在光屏上成出两次不同的清晰实像来,并测得两次实像的高分别8cm和2cm,则发光体的高为 [ ]

A.5cm B.6cm C.16cm D.4cm

二、填空题

15.有人在游泳池喧上竖直向下观察池水的深度,看上去池水的视深约为h,已知水的折射率n=4/3,那么,水的实际深度约为______

16.教学用的幻灯机,镜头焦距f=10cm,其底片的片幅为10×5cm2,屏幕规格为2.5×2cm2,要想在屏幕上得到最大的完整画面,则幻灯机的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为_______m.

17.一物体在凸透镜前发出红色光时,量得物距与像距均为10cm,此透镜焦距为_______.若物体发出紫光时,物体的像距将_______10cm,凸透镜的焦距将______红光照射时的焦距.

18.空气中,波长是6000埃的光,频率是______,在折射率为2.4的金刚石中,波长是______,频率是_______.

19.介质甲对空气的临界角为45°,介质乙对空气的临界角为60°,则光在介质甲、乙中的 传播速度之比为______.

20.在做测量凸透镜焦距实验时,甲同学先把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固定,移动光屏找像,但他无论把屏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乙同学先把光源和屏的位置固定,把凸透镜放在它们之间,他无论怎样移动透镜的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丙同学先把凸透镜和屏的位置固定,移动光源来找像,但他无论把光源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

三、计算题

21.如图6所示,L为透镜,PQ是透镜的主轴,O为透镜光心.AB是从某一点光源发出的一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为BC,BC交PQ于E点,AB的延长线交PQ于D点,已知

(1)说明理由,判断L为何种透镜?

(2)求该透镜的焦距多大?

22.焦距为9cm的透镜,置于相距24cm的两物点之间,两物点位于透镜主轴上,要使两物点的像成在同一点上,求透镜必须如何放置?

单元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BC 3.C 4.C 5.AC 6.BD 7.BC 8.AD 9.ABC 10.BC 11.BD 12.A 13.A 14.D

二、填空题

16.2.6

17.5cm,略小于,略小于

18.5×1014H2,2500,5×1014H

220.物距小于透镜的焦距,物屏之间的距离小于透镜焦距的4倍,透镜到屏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

三、计算题

21.凸透镜,15cm

22.应放在两物点之间,距其中一物18cm或6cm.

第四篇: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习题

1-10 纯铁点阵常数0.286nm,体心立方结构,求1cm3中有多少铁原子。 解:体心立方结构单胞拥有两个原子,单胞的体积为 V=(0.286×10-8)3 cm3,所以1cm3中铁原子的数目为

nFe 12228.5510(2.86108)3

1-11 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型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型位错?为什么? 解:螺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一根位错只有一个柏氏矢量,而一个位错环不可能与一个方向处处平行,所以一个位错环不能各部分都是螺型位错。刃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如果柏氏矢量垂直位错环所在的平面,则位错环处处都是刃型位错。这种位错的滑移面是位错环与柏氏矢量方向组成的棱柱面,这种位错又称棱柱位错。

1-15 有一正方形位错线,其柏氏矢量及位错线的方向如图1-51所示。试指出图中各段位错线的性质,并指出刃型位错额外串原子面所处的位置。

D C

A B

解:由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的关系可以知道,DC是右螺型位错,BA是左螺型位错。由右手法则,CB为正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在纸面上方。AD为负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在纸面下方。

第五篇:初二物理光学练习题(附答案) - 副本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3.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

)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

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 )

A.发光体的体积

B.发光体的位置

C.发光体的大小

D.发光体的面积

5.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影灯没有影子

B.无影灯有本影

C.无影灯没有本影

D.无影灯没有半影

不透明体遮住光源时,如果光源是比较大的发光体,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全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

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7.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萤火虫不是光源

D.以上说法均不对

二、填空题

9.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的原理,光在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来解释.

10.身高1.6m的人以1m/s的速度沿直线向路灯下走去,在某一时刻,人影长1.8m,经2s,影长变为1.3m,这盏路灯的高度应是___m。

11.在阳光下,测得操场上旗杆的影长是3.5m。同时测得身高1.5m同学的影子长度是0.5m。由此可以算出旗杆的高度是__ _m。

二、光的反射、平面镜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反射,正确的说法是( )

A.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平面镜反射

B.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C.如果甲从平面镜中能看到乙的眼睛,那么乙也一定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甲的眼睛

D.反射角是指反射线和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

A.像位于镜后,是正立的虚像

B.镜后的像距等于镜前的物距

C.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D.像的颜色与物体的颜色相同

3.如图1两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现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两平面镜同向旋转15°,在入射光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成为C′D′,则C′D′与CD关系为( )

A.不相交,同向平行

B.不相交,反向平行

C.相交成60°

D.相交成30°

4.两平面镜间夹角为θ,从任意方向入射到一个镜面的光线经两个镜面上两次反射后,出射线与入射线之间的夹角为(

)

A.θ/2

B.θ

C.2θ

D.与具体入射方向有关

5.一束光线沿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方向传播,现放一平面镜,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传播,则此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为:( )

A.20° B.40°

C.50°

D.7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发散光束

B.本应会聚到一点的光线遇到平面镜而未能会聚,则其反射光线一定会聚于一点

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平行

D.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能改变两条光线间的平行或不平行的关系

7.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

C.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D.像的大小不变,他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像未占满全幅镜面

三、作图题

19.如图7所示,MN为一平面镜,P为一不透光的障碍物,人眼在S处,试用作图法画出人通过平面镜能看到箱子左侧多大范围的地面。要求画出所有必要光线的光路图,并在直线CD上用AB线段标出范围。

三、光的折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币,其实看到的是(

)

A.硬币的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浅B.硬币的实体,其位置即硬币的实际位置

C.硬币的虚像,但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D.硬币的虚像,其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深

3.在图2中的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斜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与折射的光线,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b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 B.aO可能是入射光线

C.cO可能是入射光线 D.Ob可能是反射光线

5.已知光线穿过介质Ⅰ、Ⅱ、Ⅲ时的光路图如图3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介质Ⅱ是光密介质

B.介质Ⅰ的折射率最大

C.介质Ⅲ的折射率比Ⅰ大

D.光在介质Ⅲ中光速最小(光密)

6.光线从真空中入射到一块平行透明板上,入射角为4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可能是( )

A.小于40° B.在40°到100°之间 C.大于40° D.在100°到140°之间

7.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

)

A.都比实际位置高

B.都比实际位置低

C.甲看乙低,乙看甲高(与实际位置比较)D.甲看乙高,乙看甲低(与实际位置比较)

五、透镜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物体经透镜折射得到一放大的像,则 [ ]

A.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 B.该像一定是实像

C.像和物一定在透镜同侧 D.像一定是正立的

2.物体经透镜成一倒立,则 [ ]

A.透镜可能是凸透镜 B.像一定是实像

C.像一定比物大 D.物质一定在透镜焦点之外

3.凸透镜成虚像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比物离眼睛远 D.像比物离眼睛近

7.如图1所示,当物体AB从凸透镜左边无限远处向光心O移动B过程中不可能出现AB的像的区间是 [ ]

A.F2与F1之间

B.O与F1之间

C.F2与O之间

D.不存在不成像的区域

9.图3,的各个光路中,错误的是 [ ]

11.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于屏上,若将透镜的上半部遮住,则以下正确的是 [ ]

A.屏上的像只剩下半部

B.屏上的像变暗

C.屏上的像上半部变暗,下半部不变

D.屏上仍出现完整的像

13.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将其沿主轴从远处向物体移近过程中,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实像将: [ ]

A.离透镜越来越远

B.离物体越来越远

C.离透镜先变近,后变远

D.离物体先变近后变远

14.用照相机拍某人的半身照片后,再用同样大小的底片拍该人的全身照片时,需要: [ ]

A.使照相机移近此人,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B.使照相机移近此人,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C.使照相机远离此人,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D.使照相机远离此人,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10.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虚像能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也不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B.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C.实像能用眼直接观察到,也能呈现在光屏上

D.在成实像处,如果不放光屏,则眼睛观察不到实像,用照相机也不能拍摄下来

11.点光源S通过凸透镜成像于S′点,光路如图 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PS′Q区域才能观察到像S′

B.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在PS′Q区域不能观察到像S′

C.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上半部,在PS′Q区域仍能观察到像S′,只是变暗了

D.用黑纸片遮住透镜下半部,在PS′Q区域仍能观察到像S′,且亮度不变

12.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屏上成一放大的实像,凸透镜主轴沿水平方向。今将凸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则 [ ]

A.屏上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B.屏上像的位置向下移动

C.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大

D.屏上像的位置保持不动,但像变小

二、填空题

20.在做测量凸透镜焦距实验时,甲同学先把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固定,移动光屏找像,但他无论把屏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乙同学先把光源和屏的位置固定,把凸透镜放在它们之间,他无论怎样移动透镜的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丙同学先把凸透镜和屏的位置固定,移动光源来找像,但他无论把光源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光源清晰的像,这是因为______.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思想作风存在问题下一篇:教师暑期政治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