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背诵教案范文

2022-06-18

教案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对教学的设计;学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对教学的设计。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也叫课时计划。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古诗词背诵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古诗词背诵教案范文

课外古诗词背诵教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全国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第五册古诗词背诵篇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山水之间”古诗词背诵篇目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徒”,理解诗歌大意,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庭湖景象”。 2.反复诵读,感受律诗整齐的节奏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了解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重难点】尤其是对“委婉地自我推荐”的四句诗句的理解把握。 【教学设想】

1、学生说说他们见过的湖。引出孟浩然对洞庭湖的描写。

2、学生自读三次,参照注释理解每句诗歌的意思。 板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3、找出对“洞庭湖“具体描写的诗句,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概括: 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镜、湖水平静 涵虚混太清——水天一色、水天相接 气蒸云梦泽——水气氤氲、水气迷漫 波撼岳阳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

4、以上是“望洞庭湖”的诗句,那么题目中“赠张丞相”表明什么?诗中有没有写到张丞相?

分析后四句的意思,能够认识到“垂钓者”暗指进入仕途的人,尤其是张丞相,“舟楫”隐喻仕途引见的途径。 突破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到底是“羡鱼”还是“羡钓鱼” (1) 有两种意见,分别给自己的观点找出支持的理由。(2)一般情况下两派意见争持不下,理由都不充分。

(2) 此时教师给出“孟浩然”的作者简介,提示学生思考方向。

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于吴越。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 (3)得出结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5、反复朗读、尝试背诵。

作业:批判性地学习诗人“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自荐”。

古人孟浩然推荐自己是含蓄而委婉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推荐自己更应该大胆而勇敢,像古人“毛遂”那样自荐,勇敢地亮出自己的优势,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勇敢地说:我能行!。

现在,我们班班委改选,看着你们,一个个都很能干、聪明,所以请大家以“我选我,我能行……”作为开头,勇敢地亮出你自己的优势,说明你自己的能力何在,夸一夸自己,哪怕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

《黄鹤楼》崔 颢

1、作者简介: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或写儿女之情,几近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著,影响深远。

2、诗词释义: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3、《黄鹤楼》赏析: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屹立在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矶上。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气势轩昂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现于缥缈的烟雾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自古就有“天下绝景”之誉,曾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的三大名楼。

黄鹤楼是一个充满神奇,颇为迷人的地方。幸运者得道乘鹤升天,登临者借景抒情。当仕途失意,飘泊无依之际的崔颢登临此楼,自然会有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触动,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面对无限的时空唱出了一曲浑然天成的浩歌,黄鹤楼题诗的绝唱。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古代的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剩下一座黄鹤楼。从楼的命名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黄鹤楼因其在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费文玮也登仙驾鹤于此。仙人乘鹤,本属虚无,“已乘”二字,以假为真,化虚无缥缈为真切实有。“空余”二字,令人思接千载,心生遐想。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仙人驾鹤而去不回转,只剩下白云千载浮荡在空中。“一去不复返”,令人深感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空”字,前面的“空余”写的是黄鹤楼,此处的“空悠悠”的“空”写的是白云,黄鹤楼与白云相映,更突出“空”的意境,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怎不令人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空下的汉水,历历可见,对岸的古木,那芳草茂盛的江中鹦鹉洲。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时思念起遥远的故乡?烟波中涌动着不尽的离愁。“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飘渺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尾联点题,归思难禁的愁绪。

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觉,表现了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气势苍莽。后四句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一变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描写从楼上眺望到的芳草绿树并在此引起的乡愁。尾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思乡之情作结,使诗间意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前半首与后半首相互映衬而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全诗波澜起伏又一气贯通。这首诗意境开阔,思接千载,沟通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在艺术上出神入化,读后,不禁令人心入其境,怅然生情。难怪李白登黄鹤楼,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确实不愧为唐诗中的佳作。

送友人

李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②熟背全诗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李白这首送别诗的特色

2.把握“孤蓬”这一诗歌传统意象,掌握重要的表达技艺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4.总结:

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伟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形象地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

2.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

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

2.效果如何?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3.评价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

新颖别致,不落窠臼。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

4.板书设计:

动静结合

有声有色

以景衬情

情景交融

秋 词

刘禹锡

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 王 琰 王云兰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 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 作者作品介绍:(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问题

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

问题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问题4: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

问题5: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问题6:比较《山行》与《秋词》

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四、背诵活动:

1、 集体背诵本诗

2、 接龙”背诵本诗

五、作业:

1、外背诵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秋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每人查找一篇描写秋天之景的文章,相互交流欣赏。

学习《浣溪沙》

1、指名朗读

2、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苏辙兄。嘉佑进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3、《浣溪沙》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4、下阙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能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实在难能可贵。

6、齐读并背诵这首词。 学习《赤壁》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齐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对对子

出:白 对:黑出:来 对:去出:美 对:丑出:是 对:非出:蓝天 对:白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这首诗的大意是: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岁高龄,一身病痛,孤独地躺在荒凉的乡村里,他会想起很多往事。人生匆匆近百年,回首过往,感慨颇多,幼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都会像过眼烟云一样在心头闪现。

气,青年时科举考试时因才华过人而导致被权臣除名的挫败,中年时,短暂军旅生活的体验和出任朝廷重臣的踌躇满志,老年时作为主战派,受投降打击排挤独居乡村的凄凉寂寞,都会带着深深的山河破碎家国飘摇的烙印,一齐向心头袭来。

江山,诗人由于主张对金作战而被罢官回乡,僵卧孤村,失意之思,经历之悲,病体之痛,家国之愁,似乎已穿越岁月时空,飘飘悠悠,在身边蔓延。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愁中,诗人笔锋一转,写出了“僵卧孤村不自哀”,这“不自哀”三个字,便把个人之失,一己恩怨,小我之痛,暂且放在一边。是啊,在山河破碎,家国沦落,半壁江山尽陷金人的铁蹄之下面前,个人的得得失失又算得了什么呢?接着一句“尚思为国戍轮台,”一扫低落的情绪,磅礴之气,报国豪情便跃然纸上。

在江南的小桥流水中风花雪月、吟诗颂词之时,陆游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北伐,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祖国的统一,虽屡受投降派的谗毁排挤,始终矢志不移。

碎,虽已病痛缠身,保家卫国的理想不渝,爱国激情始终在胸膛内涌荡,铁马冰河的梦想会在病痛的头脑中出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在风雨洒落的夜晚,做梦都在想着,一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对于一个伤病缠身的老人,在将近古稀之年,犹有如此豪迈的梦想,真是可歌可叹。在他的这种豪迈的梦想之下,激荡的该是怎样的激情与豪情?

边长啸,也许曾梦到过卫青在最前线厮杀,可能还梦到过霍去病在敌区的纵深处驰骋,这些令匈奴丧胆,在疆场上建功立业的人,是他追寻的榜样。 鞭,纵横北国冰河,收复失地,虽不能留名千古,亦无憾。

却不能在现实中施展,收复失地的理想不能在现实中立足,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是怎样一种让人抑郁不乐的心情?

抱负而不能施展,如此以来,家国之愁又多了一层,无法收复旧山河的惆怅又增添了几分,风雨飘摇中的南宋王朝似乎更加岌岌可危。

的梦境去实现,较少卿卿我我,无病呻吟。就连自身的病痛,大自然的凄风苦雨,也在老而不衰的爱国激情中,在铁马冰河的梦想中,变轻变淡,最终成为一种似有若无的陪衬,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豪迈悲壮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豪迈悲壮之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永远给人以鼓励和激励。

重要的地位,在古典诗歌史上写下了积极厚重的一笔,也以豪迈和悲壮的风格为浩如烟海的诗歌海洋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并以其永恒的魅力永远影响着后人

第二篇:高三语文复习 古诗词背诵复习教案

《古诗词背诵复习》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1. 学生完成古诗文复习试卷。

2.背诵复习试卷。

教学重点:学生完成古诗文复习试卷。 教学难点:背诵复习试卷。 疑难预设:背诵。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1.下发复习试卷,学生自主完成。

语文重点古诗文默写强化训练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诗经·氓》) 5.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凭谁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绕树三匝,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10.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12.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13.遥襟甫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王勃《滕王阁序》) 14.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5.盘盘焉,囷囷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16.________________,上出重霄;_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7.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18.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20.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小组合作,补充试卷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背诵。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提问,给全过关的小组加分。 4.黑板默写

给学生五分钟准备时间

教师随机抽取每组一名学生,黑板写,师生共同批改,加分。 作业:背诵

第三篇:古诗文背诵积累竞赛教案

教学目标:根据中考题型检测古诗文背诵积累 教学步骤:

一 导入: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有“禅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有杜工部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每一首诗都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典诗词,共同感受那份独特的美。

二 明确内容和竞赛规则:

内容:第一回合——试试你的观察力

第二回合——考考你的记忆力

第三回合——测测你的理解力

第四回合——检验你的应辨力 竞赛总规则:

第一:123小组为红队;456小组为蓝队。红队与蓝队进行PK。 第二:PK时遵守课堂纪律,纪律分占总成绩的5%。 第三:学习知识第

一、比赛结果第二。 比赛的口号:团结、尊重、信任、守纪

三 比赛内容:

第一回合——试试你的观察力 比赛规则:

A必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一次,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0.5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B抢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后本队没有补充机会,对方队员可补充,补充正确+0.5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内容: 必答题: A组: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入胡天。 ②秋风箫瑟,洪波踊起。 ③荡胸生层云,绝眦入归鸟。

④山重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⑤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属引凄异,哀转久绝。

⑧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拼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B组:

①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

②路转山回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征篷出汉塞,归雁洛阳边。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 ⑤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⑦虽有千里之能,力不足,食不饱,才美不外见。 ⑧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抢答题:

①溯游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 宛在水中央。 ②剪不断,是离愁,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④安得广夏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夜来南风起,五月人倍忙。田家少闲月,小麦覆陇黄。

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⑦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满目箫然,忧谗畏讥,感极而悲者矣。

⑧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高霜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第二回合——考考你的记忆力

(一)补充上、下句: 比赛规则:

A必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一次,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0.5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B抢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后本队没有补充机会,对方队员可补充,补充正确+0.5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必答题: A组: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箫鼓追随春社近, ④ ,秋天漠漠向昏黑。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⑥无丝竹之乱耳,

⑦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⑧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B组:

①飞来山上千寻塔, ②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③怀旧空吟闻笛赋, ④ ,拄杖无时夜叩门。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

⑥其间千二百里,___ _______,不以疾也。

⑦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乎。 抢答题: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 ② ,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蓬山此去无多路, 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 ,衡阳雁去无留意。

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

⑦诚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宜_____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⑧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太守也。

(二)诗前4句或后4句,或词的上片、下片,或整首诗 比赛规则:

此环节全是抢答题,答对一题+4分,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2分。对方队员补充正确+2分

①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的上片 ②陆游的《游山西村》的前4句诗

③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片 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的后4句诗

⑤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整首诗 ⑥赵翼的《论诗》整首诗

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整首诗 ⑧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后四句诗

第三回合——测测你的理解力 比赛规则:

A必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一次,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0.5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B抢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后本队没有补充机会,对方队员可补充,补充正确+0.5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必答题: A组:

①我们常说“几个人在一起,—定有人可作我老师的”可用《论浯》中哪句来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担忧与思念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④《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之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⑤《过零丁洋》中概括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句子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⑥《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⑦《水调歌头》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⑧《陈涉世家》中显示了陈胜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的语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组:

①《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思家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②《夜雨寄北》中我们常用形容好友相聚,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思念情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④《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极言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山峰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⑥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⑧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或以“夕阳”衬游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抢答题: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③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⑤《破阵子》最能体现诗人壮志未酬的语句是可怜白发生!

⑥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⑦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直挂云帆济沧海 醉里挑灯看剑 将军白发征夫泪 铁马冰河入梦来 老夫聊发少年狂

第四回合——检验你的应辨力 比赛规则:

每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参赛,红队和蓝队各三人。互为对方选题,每道题有两分钟的准备时间,各队尽可能的在草稿纸上写出更多的答案,答题者必须在两分钟内说出五句含该字的句子方可获胜。每答对一句+1分,如果答题方不能回答完整,出题方可以补答,每答对一句+1分。多答有附加分,多答一句加1分。 如:请说出诗句中包含“三”字的句子。

蓝队: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2两三点雨山前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5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比赛题目:春秋花月夜风山水

春:1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秋: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6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花: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月: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6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夜: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5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8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风: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古道西风瘦马。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9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10风雨不动安如山1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1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1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16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山: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9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11山河表里潼关路1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4风雨不动安如山15风雨不动安如山16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1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8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9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水:1小桥流水人家。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6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8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9所谓伊人,在水之湄。10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11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2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1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红/蓝队 必答题 抢答题 总分

第四篇:古诗背诵精华版(背诵)

古诗名句背诵

一、《论语》十则(第1册)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鱼我所欲也》(第6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6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曹刿论战》(第6册)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第6册)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六、《出师表》(第5册)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七、《桃花源记》(第3册)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八、《三峡》(第6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九、《马说》(第4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十、《陋室铭》(第3册)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十一、《岳阳楼记》(第4册)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十

二、《醉翁亭记》(第4册)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 十

三、《与朱元思书》(第6册)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十四、《关雎》《蒹葭》(第6册)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十五、《四十

五、《观刈麦》(5)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十

六、《观沧海》(第1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十

七、《饮酒》(第4册)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十

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4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十九、《次北固山下》(第1册)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十、《使至塞上》(第3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十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1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二十二、《行路难》(第4册)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二十三、《望岳》(第3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十四、《春望》(第3册)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十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4册)

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十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第4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二十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第4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十八、《钱塘湖春行》(第1册)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十九、《雁门太守行》(第6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 三

十、《赤壁》(第4册)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十

一、《泊秦淮》(第1册)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十

二、《夜雨寄北》(第1册)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十

三、《无题》(第4册)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十

四、《相见欢》(第4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三十

五、《渔家傲》(4)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三十

六、《浣溪沙》(第1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圆香径独徘徊。

三十

七、《登飞来峰》(第4册)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十

八、《江城子》(第4册)

1、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2、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三十

九、《水调歌头》(第4册)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破阵子》(第5册)

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四十

一、《过零丁洋》(4)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十

二、《天净沙 秋思》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十

三、《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四十

三、《已亥杂诗》(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十

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五篇:古诗词背诵总结

四年级语文古诗词背诵总结

11月29日下午,我校初二年级经过精心准备,举行了首次古诗词背诵比赛。本次活动以“诵经典诗词,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目的在于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烈比赛,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古诗词背诵之星,此次活动,必将在学生中掀起了一次背诵古诗词、感受国学经典的热潮。

在这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1、很多学生背诗时只背正文,不知题目和作者。

2、教师古诗词背诵的热情没能很好地激发,教师中尤其是班主任、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背诵指导较欠缺。

3、在古诗词背诵活动中,浓郁的氛围没能创设,学生背诵的热情还没能激发。主要是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比较欠缺背诗词的宣传督促,活动开展期间,也缺乏学生背诵成果的展示。 开展古诗词背诵活动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而是长期的持久的工作,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扬长避短,不断改进,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现将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等奖张文博

二等奖马玲娇雷子慧

三等奖努尔达娜阿依布兰乌克拉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共青团工作汇报范文下一篇:个人简历的翻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