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上分析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2022-09-10

《大河报》2004年4月27日讯:铿锵玫瑰第二季, 春风拂槛露华浓。新华社广岛4月26日电在寒冷淅沥的春雨中, 全国女足大打攻势足球, 以1:0战胜东道主日本队, 以5战全胜且不失一球的战绩勇夺奥运会预决赛冠军……

编辑在为这则电讯配标题时, 巧妙地借用了李白《清平调》中的“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诗, 共七个字就把女足姑娘铿锵玫瑰傲然绽放于春风中的形象凸现于纸上。正是由于这句古诗的引用, 使得这则电讯的妙笔生花, 简捷明快, 使受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 又能感受到古诗的艺术美。古诗属于文学范畴。但把它引用了新闻作品里, 却达到了向受众传递信息效果。新闻与文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在此, 笔者就从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上, 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 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内容都具有客观性

内容是作品的实质和核心, 如果离开了内容, 也就没有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

新闻作品的内容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社会反映的结果, 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而不是主观意念的反映。客观事实发生后, 新闻工作者只能反映客观事实而不能创造事实, 他所反映的内容只能是事实本身。但新闻作品不仅仅是罗列一些客观事实, 它还充分体现着新闻工作者一定目的和需要的事实真实性再现。优秀的新闻作品, 就是要善于通过事实、及时报道客观变化着的事实, 体现出主体鲜明的的倾向性, 从而更真切地显现出事实的真相, 达到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功能的实现。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的结果, 它也是反映现实生活, 现实社会。在文学作品中, 作家对发生的客观事实, 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一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给有机地结合起来, 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来组织材料。鲁迅说:我常把北京的李四、上海的张三合起来用, 无锡的头、绍兴的身、杭州的脚, 各方面挑选汇合起来写。所以, 客观事实到了文学作品中, 就有了很大的可塑性。作家的想象力愈丰富, 其作品的内容的新颖性、奇特性也就愈强。作家相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是比较自由的。发生在南京的事情, 新闻工作者只能写发生在南京发生, 而作家则可以写发生在南京, 还可以写发生在北京、上海等地。今天发生的事, 新闻工作者只能写今天, 而作家则可以写昨天发生、去年发生以至于古代发生。总之, 只要能表达作家的意图, 他就可以浮想联翩。而新闻工作者却不能在自己的报道中自由的联想, 他只能去反映事实, 事实怎样, 就怎样进行报道。如外交部李肇星部长访问朝鲜, 就只能报道李肇星访朝, 而不能说成胡锦涛主席或温家宝总理访朝。

2 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内容具有多样性

人们生活的现实社会是复杂多样的, 这就决定了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内容的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多样的。新闻作品及时、准确地告诉人们多种多样预知、未知的事实, 以满足人们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求。而文学作品则是作家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个个侧面, 反映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性, 从而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 同样具有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如果文学作品千篇一律, 那就没有艺术性可言, 新闻作品的内容千篇一律, 只能让受众感到枯燥乏味。

同是作家或新闻工作者, 面对同一素材或事实, 由于文化素质、语言风格、阶级立场等差异, 写出的文学作品或新闻作品也会有所不同。如1949年4月下旬, 人民解放军开始渡江战役, 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 对此, 中央社、大公报及我们电台分别作了以下报道:

[中央社本市讯]据国防部政工局消息:国军长江以北桥头堡阵地, 已大部主动撤离……

[本报屯溪24日电]军息:安庆守军已于23日上午主动撤守大渡口一带……

[北平中共广播]长江前线23日消息:横渡长沙的中路解放军攻克安庆县城。

以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中, 中央社、大公报“主动撤离”、“主动撤守”, 我们则用“攻克”, 各自的倾向分明可见。再比如, 同是报道武汉大学樱花报道, 《武汉晨报》和《楚天都市报》就是从不同角度来报道的, 前者是从人们欣赏樱花之美的闲情逸趣写起, 后者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起笔的。

文学作品亦是如此, 如同是写农村生活的小说, 《荷花淀》写的清析、《小二黑结婚》则写的质朴, 这是因为作家写作风格不同的缘故。再如, 同是描写战争的作品, 《地道战》中的地道被称作是我们人民智慧的体现, 但在日本东史郎的日记中却称之为狡猾, 这是因为阶级立场不同之故。

3 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内容的真实性

新闻作品的内容与文学作品的内容, 都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 它们是真实的, 但是由于新闻和文学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 所以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内容的真实性也就有所不同。

从反映方式上看, 新闻作品是再现社会社会生活的, 因此要求它必须准确、及时、全面地把社会生活中的实情反映出来, 其内容必须是实有其人、实有其地、实有其事, 来不得半点虚假, 决不允许虚构和合理想象。而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一些典型的社会生活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这些形象从现实的生活中来, 但作家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通过对大量的生活现象进行概括和归纳, 创造出可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具体典型形象。他不必拘泥实有其人、实有其地、实有其事, 而允许甚至要求他去虚构和想象。鲁迅曾经说过:“所写的事实, 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 只是采取一端, 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 到是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识为止”。从鲁迅的一席话中, 我们可以看到在反映社会生活方式上, 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区别。

从人们对生活作品与文学作品真实性的要求来看, 人们对新闻作品的要求必须真实可靠。这种要求是和人们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目的直接相联系的。人们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目的, 就在于要了解社会的变化, 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并一之为据, 调节自己的行为。如果新闻报道不可靠、不真实, 就会给人们带来错误信息, 从而误导人们的行为。因此, 人们是从产实用的角度来要求新闻作品的内容的。而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要求则是真实可信。人们不会要求文学家作品写的像新闻作品, 人们认为一篇小说是真实的, 那是因为人们相信小说所描写生活是可以客观存在的, 人们从自己的社会生活体验中, 产生了与小说描写的生活的一种同感, 引起某种共鸣, 因而认为这种描写是可信的、是真实的。

从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所要达到的真实程度看, 新闻作品要求达到的是生活的真实。它所反映的事实准确、客观、全面, 与生活中的情景完全相符, 就达到了真实的要求。而文学则要求达到艺术的真实, 即反映真实生活, 它不必和生活中的情景完全相符, 而是要求文学作品必须符合生活逻辑, 符合生活情理。作家可以通过提炼、概括、虚构形象, 改变现实生活中原有具体情景, 创造出新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新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一过程, 作家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本质的认识融入到其作品当中, 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意义。

综上所述, 通过对新闻作品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到:新闻和文学属于两个范畴, 它们之间既有相同之处, 又存在明显的差别。新闻是现实生活的再现, 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复制”;而文学则是从艺术的角度来反映现实生活的, 是对现实的一种艺术的“提炼”。

摘要:新闻与文学都属于社会现象, 但二者却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本文从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内容入手, 通过分析二者在内容上的异同, 得出“新闻是再现真实的生活, 对真实生活的一种‘复制’, 文学是从艺术的角度来反映现实生活, 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的‘提炼’”的结论。

关键词:新闻,文学,新闻作品,文学作品,内容,复制,提炼

参考文献

[1] 陈广.回忆伟大的鲁迅先生.

[2] 鲁迅.南腔北调集.

[3] 李卓钧.新闻理论纲要.武汉大学出版社.

[4] 吴高福.新闻学基本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5] 东史郎 (日) .东史郎日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代校园文化的作用下一篇:国企党建在推动征迁工作有序展开的功能定位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