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题解题技巧

2022-10-04

诗词鉴赏题是语文高考试题中的一个必考题型, 不仅是我们复习的一个重点, 更是一个难点, 因为很多学生对诗词鉴赏存在畏难情绪, 其实这个题型解答也是有章可循的, 一般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前提下, 把握情感、表达技巧, 再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歌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初步的评价。因此, 在备考中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 了解诗歌的内容, 理解其深层含意和隐含的信息, 规范解答, 是古代诗歌鉴赏题解题的关键。

解答诗词鉴赏,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一下。

1 分析诗题

诗言志。诗歌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也有主旨, 而一首诗歌的题目有时就是诗歌的眼睛, 一般情况下, 它常常点明主题、交代主要内容、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分析诗题是准确理解诗歌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因而对诗题必须认真分析, 不可轻易放过。

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题中送李胄:且在暮雨中, 很明显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而且在傍晚天上还下着雨。赵师秀的《约客》, 我们看题目可知是诗人在约客人, 在等自己的朋友到来;2002年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可知作者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在他乡洛阳因听到一首《折杨柳》的曲子从而勾起故园之情;2003年王维的《过香积寺》, 可知作者是游览一个寺庙后所引发的禅意;2004年天津卷李白的《听蜀僧弹琴》, 可知作者是听蜀地法名的和尚弹琴年引发的艺术想象;敬请考生千万不要一带而过, 忽视诗题的存在, 它是我们理解诗歌的窗户。

2 了解写作诗歌的背景

诗人在诗里所寄寓的情感往往是诗作者内心的外露, 真情的表白。诗的主旨思想与诗人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 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如;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但是他在35岁以前是接触到的是我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 这一时期的诗歌含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35岁以后, 由于诗人亲自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 以及自身受到的生活的折磨, 诗人被砺炼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 用杜甫自己的话就是“穷年忧黎元”、“三吏三别”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3 借助注释

诗歌下面的注释, 我们也不能小看。一般来说, 命题者所提供的注释, 对理解和鉴赏该诗是很有帮助的, 它不是无缘无故地放在那儿, 它一方面解释诗歌当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另一方面也向考生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 以降低考生理解诗歌的难度。既然给了某些注释, 说明在解题时就要用到它, 否则是不会凭空加上的, 因此我们在读诗歌时一定要读到最后, 尤其要注意诗歌后面的注释。借助注释可帮助自己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 进而恰当作答。如:2004年天津卷李白的《听蜀僧弹琴》这首诗, 下面的注释为: (1) 绿绮:古代名琴。 (2)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3)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 丰山有九钟, 霜降而鸣。这些注释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这首诗;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深层次把握该诗内涵提供了注脚, 如注 (2) , 借助它, 可以看出作者自己和蜀僧通过音乐这个媒介所建立的知己和相互欣赏的感情。

4 掌握诗歌所属的风格流派

古代作家因其诗的风格不同而各属不同流派。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风格, 进而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 我们就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这样就很容易把握诗歌的内涵。不同流派的诗歌所表现的感情往往不同。如: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 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 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和事, 对古人表达缅怀之情, 一般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感,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记叙古事, 一般是抒发昔盛今衰的感叹,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越中览古》等;战争诗和思乡诗大多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范仲淹的《渔家敖秋思》等。借景抒情, 咏物言志多表现作者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全污的品质, 或表达报国无门, 怀才不遇的伤感。

5 把握意象

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委婉、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 所咏之“物”, 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 咏物所言之“志”, 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的载体。所以我们只有领悟诗歌的意象, 才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些意象在古诗中反复的被使用, 已经约定俗成成了某种情感的固定载体。如一提到菊花, 往往表达“不畏权贵, 追求淡泊”的情感;一提到“杨柳”, 往往指朋友依依惜别之情;一提到“鸿雁”, 往往抒发羁旅伤愁或者思念亲人的情感等等。再如:杜甫《登高》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秋”就寄寓了作者沦落他乡, 年老多病, 生出的无限悲愁之绪。“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作者借孤舟表现了漂泊无依, 孤独寂寞之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借月光表达了作者的浓浓的乡思。通过意象的把握就可透析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6 运用术语, 规范答题

要想做好鉴赏题, 平时需在积累一些常用术语。在答题时应该准确而恰当地运用。

诗歌鉴赏公式:

这首诗采用了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技法, 写出了 (意象) 的 (某某) 特点, 表现了 (突出了) (某某) 思想、感情, 起到了 (某某) 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另外答题时要注意, 先总后分, 先理论后分析等, 使得答题规范, 重点突出。不能“意识流式“的答题。

以上是在诗歌鉴赏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在作题时应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们可以在作题的实际过程中具体诗歌具体分析, 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主旨思想。

摘要:诗词鉴赏题是高考中的难点, 但是有章可循, 我们只要把握以下技巧, 问题可迎刃而解。

关键词:诗词,鉴赏,技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培育七大新兴产业做大“重庆造”下一篇: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