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创新能力教学论文

2022-04-2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数学创新能力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创新,是指冲破旧思想、旧模式的束缚,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新东西。

数学创新能力教学论文 篇1: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摘要】初中教育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处于重要的一环,而初中数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也不能故步自封,按照一成不变的方法教授学生。每一位教师必须紧跟社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实时更新转换自己的教学思路,并将其谨慎地应用到课堂实践中。近年来,在我国的教学改革中探究性学习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即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使学生具备在课堂外依然能独立高效学习的能力。而数学教育以其较高的难度系数和所需的严谨的验证逻辑,明显有别于其他学科。因此本文将重点放在如何在初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上面,旨在突破题海战术的旧模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自主思考,从而使初中数学课堂体现其真实的意义。

【关键词】更新教学思路;高效学习;创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独立学科,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数学教学倍加关注,因此数学教学质量也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以往只靠教师单方面讲授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于今天,我们必须把探究性学习合理地融入到初中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不但能培养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也能有效改善师生关系,并且使学生培养出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因此,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培养其自主探究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综合来说,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对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提出问题的能力;把问题数学化的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考方法的能力;进行数学计算和数学验证的能力;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评价的能力等。而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在于提高學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学生提供充分而多样的案例和学习素材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教师必须要明白,整个培养与提升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长远的目光,不能以短期结果论成败,更不能在实践过程中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判断的唯一要素。在课前,教师必须仔细准备教案,克服以往的死板方式,“以题解题”。反之,教师必须在解题时,避免一次性“全盘托出”,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短板进行适当留白,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小组合作,提升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交流能力是指运用数学语言进行知识信息、情绪感受、思想观念的交流的能力。数学交流既包括对数学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又包括对大脑中思维成果的进一步澄清、组织巩固等再加工过程。在知识的交流过程中,学生需要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把自己对某一数学问题的理解向他人表述,并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别人的观点。这种交流过程,只靠学生单独学习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中鼓励与发展小组合作,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小组合作即在个体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融入以小组为单位,与其他学生积极讨论交流,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有序地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小组合作形成集体合作的探究氛围。而学生更能从小组合作中,反映并理清自己关于数学概念与问题的思考,获得和提出令人信服的数学观点及论证,并且能自如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

三、动手实验,化抽象理念为实际,启发学生学习欲望

数学虽然不是科学实验,但是观察和实验同样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某些课题,如: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数学定理等,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结论是十分生动具体且高效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实验研究问题,如探索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并通过相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操作,进行数学的发现。

在运用实验式启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三项基本活动:

第一,布置或准备实验材料。若是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教师应事先安排好学生按要求制作并准备相关实验材料。

第二,制定上课期间组织学生动手实践的具体计划以及监督学生实验活动的安排。

第三,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地操作:确定问题,决定准备做什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验,找出典型关系并进行概括,然后陈述自己的收获。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和过程。

无论教师具体采用了哪种启发方式,教师都必须引导与协同学生把启发所得到的结果组织成一个可理解的、有用的结论,并通过应用把它与有关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到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创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

從总体上看,我国的初中师生关系体现出传统的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显然正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高压,学生厌烦,负担过重,师生间难免就会产生沟通的隔膜。

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课堂,老师总是倾向于单方面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改进,学生长时间被动机械性地学习,将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丧失学习的乐趣,把学习看做是负担,并把厌学心理迁怒于教师,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和更大的心理距离。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就必须要转化教学思维,积极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重视师生关系对教学良性发展的作用,在长期过程中使整个班级能产生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

五、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知,探究性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养成自主学习的优秀习惯,从而对他们一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多样化的时代要求教师必须形成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教学理念,化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个人兴趣,由此最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影,程晓亮.数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王秀明.善用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

[3]吴从庆.给学生插上自主学习的翅膀[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8).

作者:邹利鹏

数学创新能力教学论文 篇2:

数学教学要重视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指冲破旧思想、旧模式的束缚,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新东西。但对学生而言,这里提出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并将这种能力灵活运用于实践生产中。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情。”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创设一个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的教学氛围。为此,课堂教学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目标,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敢问、主动学习、乐于操作、体现学科特点、新颖而别具一格的有创意的教学氛围。

一、诱发好奇心,激起创新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奇是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一种心理活动。好奇心是人们与学习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天然本性。它是学生渴望获得新知识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萌发阶段。学生只有在这充满兴趣的活动中,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瓦特成功发明蒸汽机得益于儿时对开水掀开壶盖的好奇。好奇是创新的潜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爱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创新素质的起点;要鼓励学生将好奇心用于实践,达到创新与应用的完美统一。

我常常在新课导入时用实物演示、游戏、故事、猜谜等教学手段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收到明显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指着讲台上的一堆本子问:“50本算术本,平均分给10个学生,每人几本?平均分给5个学生呢?”然后又拿出4块糖,问:“4块糖分给两位小朋友,平均每人得几块?”学生回答后,我再拿掉两块糖,又问:“2块糖平均分给两位小朋友呢?”学生回答后,我再拿掉一块糖,问:“1快糖平均分给两位小朋友呢?”学生回答:“一半。”我抓住时机,继续提问:“1块糖平均分给3位小朋友、4位小朋友呢?”

这样,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步步追问,打破了学生原有知识的平衡点,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其探究、创新和动手操作的欲望,其教学效果大大超过“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

二、创设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应用意识。教师应明确“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应服务于学生成长、创造的需要,教师要变“教育权威”为学生的“学习合作者”,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与教师交谈时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即使回答问题有错误,也能得到教师的指点和鼓励。学生到处可见教师亲切的笑脸、鼓励的眼神,到处可闻“你真棒!”“再想想,老师相信你能行”等赏识性评语,使学生处在平等、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感到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就会不断闪烁。

例如,一堂应用题练习课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段长32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8米,第二次剪去13米,原来的绳子比剩下的长几米?题目一出示,学生便积极思考并列式:32-(32-8-13)。我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就在这时,我发现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李某举起了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于是我便问他。他说:“我认为还可以这样列式:8+13。”这个算式一出来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学生纷纷讨论起来,许多人都反对。于是我笑着对大家说:“别急,听听他的想法吧!”他又说:“其实原来的绳子比剩下的绳子长的米数,就是前两次剪去的米数。”顿时,教室里掌声四起,大家都夸奖他的想法妙,并再次讨论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这样,学生通过交流多种思路,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促使“创新”与应用的思想的幼芽在学生互动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三、求异求佳,培养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型、创造型的思维形式,是主体面临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使思维由一条扩展到多条,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多个方向的思维方式;也是在多种假设或方案中围绕问题的解决,在许多联想中选择一种最理想、最合适的设想,得出一个标准的固定结论,并将创造型的问题应用于实践当中去。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创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必备条件。教学中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些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逐渐培养他们从多角度、多方位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

例如,四年级有这样一道简算题:“704-297=_____。”学生在解题中找到几种不同的解法:

方法一:把两数直接相减,704-297=407;

方法二:把297看成300-3,704-297=704-300+3=407;

方法三:把704看成700+4,704-297=700-297+4=407;

方法四:把704看成700+4,把297看成300-3, 704-297=700-300+4+3=407。

课上,我抓住契机,在发散性思维的进程中用聚敛式思维,让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出思路相同的方法,找到最佳的解题方法。

因此,教师要经常找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习题,并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诱导,学生就会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作业时就会自觉举一反三,进行发散性思维。可见,只有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去研究的思维习惯,学生就会迸发创造与应用的火花,产生独创性见解。

四、实践操作,发展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抽象思维需要有感性材料为基础,数学教学尤其如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不同思维因素,多种感官协调统一,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真正领悟、理解、掌握方法,促进思维发展。

例如,“圆锥体积”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的体积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然后让学生操作,把圆锥容器装满了水,倒进空的圆柱容器中,这样倒了三次,正好装满这个圆柱的体积。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V圆柱=S×h,所以他们很快就推导出:V圆锥=S×h。这一课时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探索,亲自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使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但看到了知识的“静态存在”,教师更用“动态”的观点引导学生考察了知识,即知识不但是认识的“结果”,更包括认识的“过程”。学生学到的不仅是如何求圆锥体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其积极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简言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需不断引导,在教学中要不断渗透创新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鼓励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尤其要给学生适度的创新时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作者:王奕世

数学创新能力教学论文 篇3:

谈谈初中数学创新能力教学

【摘 要】要实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从课题引入、问题设计和解题方法研究等方面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    培养

一、为什么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是义务教学的重要阶段,衔接着小学和高中。初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小学生有了明显的提升,不再唯教师是听。如果在初中课堂上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言堂”,课堂“满堂灌”,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受到严重的束缚。所以在初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极其重要。在初中所有的学科中,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深刻认识数学的这些特点,对于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也使得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优势明显。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创新能力,良好的提问是前提

初中数学虽然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从深层次考究,初中数学与实际生活还是紧密联系的。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提炼素材,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数学教学情境,再联系数学知识,把初中生引入到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让他们意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渐地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在提问之前,先要做好情境的创设。数学教师创设好了一定的数学教学情境后,接下来结合教学情境进行提问就显得非常重要。初中生虽然独立思考能力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是没有办法提出高水平的问题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提出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初中学生去探讨、去思辨。贴近知识、接近生活的数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让初中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创新能力,自由的讨论是关键

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导,是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步骤,学生的自由讨论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许多初中数学教师由于害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也对学生进行提问,但通常是指定学生进行回答,不注重学生的自由讨论。因为学生自由讨论,比较难以控制局面,且需要教师花很多的精力去引导、去思索,去控场。殊不知,自由讨论,可以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时间、空间去思辨、去联想、去想象,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切磋,激烈碰撞,相互吸收各自的思维火花,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展示学生的个性。相互借鉴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丰富自己的思维,使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培养创新能力,发散的思维是核心

教师的合理提问,学生的自由讨论,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真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培养是核心,这其中也包括逆向思维的训练。

逆向思维要求学生敢于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在旧的思维中进行逆向思考,从而产生新的理解,发现新的领域。这也是源自现实世界的启发,在现实世界中,也有很多相反、相对的现象。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学会让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不可或缺,发散思维更是不可缺少。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可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采用“一题多解”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数学课堂上,发散思维的培养表现为数学题的“一题多解”。数学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引导初中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会得到不同的解决方式,虽然最后的答案是一致的。

例如,有一个三角形ABC,O是边AB的中点,CO=AB,求证: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作O点到AC的垂线垂是为点D ,

因为OD⊥AC且OC=AO,

所以三角形AOD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OD是三角形AOC的中垂线。

即AD=DC。

因为∠A=∠A,

所以三角形AOD相似于三角形ABC。

所以∠ABC=90°。

所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解题思路:①作辅助线;②用中垂线定理;③证三角形相似;④证角相等;⑤得出结论。

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创新思维的技巧性方法中,有许多都是与发散思维有密切关系的。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随后的收敛思维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案,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正确、有价值,但是一定要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保证。 所以说,发散思维是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三、结束语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源泉,它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目标。在初中教学中重视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整个民族创新氛围的营造。在各学科中,初中数学又以其独有的学科特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一线的数学教师在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的时候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的核心,放弃题海战术,放弃应试教学,以情境的创设为起点,在课堂上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作者:潘庆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课堂分析语音教学论文下一篇:高校贷款规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