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论文范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文献检索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当前文献检索课程存在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缺乏专门的教师队伍和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性较强、上机学时偏少等问题。而信息社会的发展使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第一篇:文献检索论文范文

试析高校文献检索课的网络检索教学

摘要:本文就当前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高校文献检索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专业实践与检索理论的结合、课程时间安排、实习方式和考试模式三个方面提出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的措施。

关键字:网络环境;检索教学;对策

随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以及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机检索,给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高校教师不但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而且更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即创造良好的上机环境,利用现有的图书馆网络和电子阅览室,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和利用文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文献检索教学在教学手段、内容、管理等方面与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发现和分析传统文献检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现有文献检索教学状态,成为从事文献检索教学人员关注的重点。

1、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的现状

从我国高校教学现状分析,文献检索教学在提高学生信息能力和增强学生信息意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文献检索教育未能和信息社会同步发展,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在校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和信息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严重制约着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发展。

1.1 重文献检索教学本身,轻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

从高校课程设置分析,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处于辅助性课程的地位。虽然许多学校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或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集中开课,但课程安排的目的在于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撰写毕业论文。并且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的文献检索教材一样,在具体授课时,老师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选讲不同的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虽然能够区别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但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沟通。除此而为,文献检索课的实习、考核一般是由文献检索授课教师亲自命题,未能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到专业学科的教学体系中,这种封闭的思维模式以及填鸭式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学生求知的主观能动性。

1.2重检索方法和信息知识的传授,轻信息意识的培养

在传统文献检索教学中,课程教学总学时一般在 40学时,并且上机实习、考核一次完成。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培养,也容易形成文献检索课就是如何查找资料的错误理念,在课程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对信息的注意力和感受力没有得到明显地提高,在获取相关专业资料帮助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自己独立的科研能力没有得到明显的变化。究其原因是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形成的,并且需要不断强化,而仅依靠课堂传授是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1.3 重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轻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献检索、参考工具书、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数据库等基本知识,适当增加文献整理与综述、阅读方法和技巧、论文写作方法以及情报分析研究等知识。前者注重信息的检索,后者注重信息的利用,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通过检索工具获取信息来处理实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学生信息能力不完整,不对称,缺乏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无法做到信息利用能力与检索能力的并重,未能通过实践操作达到强化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

2、对当前文献检索教学改进的对策

文献检索在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务必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文献检索课程自身的特点进行改进和发展。

3.1 加强专业实践与检索理论相结合,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信息能力

能够独立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基本问题是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而科学研究正是基于解决问题的创新过程。所以,在文献检索教学过程中,务必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科研信息意识。同时,在实习选题时,让学生主动帮助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或教师查阅所需要的文献信息,使学生的检索实习更接近于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又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

3.2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加强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

文献检索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毕业设计和撰写毕业论文,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务必改变文献检索课程集中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课的现状,尝试差别化的系列课程教学模式,即在新生入学时,就开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图书馆的相关知识,了解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使学生能够初步体会和运用基本检索模式,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数据性、事实性等问题;在低年级阶段,对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基础教育,掌握一些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在高年级阶段,进行特定专业的文献检索与利用教育,与此同时,适当增加阅读方法和技巧、情报分析研究、文献整理与综述以及论文写作方法等知识,达到强化文献信息利用的能力。

3.3 改进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实习方式和考试模式

在实习方式上,围绕某个课题或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综述性论文的写作练习和分析研究,使学生对文献内容的获取与提炼、情报分析与研究、文献整理与综述以及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整体认识;在考试模式上,改变传统的论述、选择填空、简述等题目设置,通过做实习题代替考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检索信息的地位,尝试采用“综述考试法”来全面考查学生运用文献信息检索信息的能力。

3、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化,传统的文献检索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检索技能型人才,与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因此,在文献检索实践教学中,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高校学生文献信息获取、分析、信息处理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培养高校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军.提高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效果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1).

[2]江腾.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教学探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2).

[3]贾昆嵛,路平,苗学青.对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教学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8).

作者:姜斓

第二篇:文献检索课程改革刍议

摘要:当前文献检索课程存在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缺乏专门的教师队伍和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性较强、上机学时偏少等问题。而信息社会的发展使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建设、评价机制、课堂互动及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数据库建设、开课时间等方面提出了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贵州医科大学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4.017

Key words: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第31条规定,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1]。文献检索课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手段[2],它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使其掌握信息的分析、获取、评价、利用及预测等方面的技能,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方法课和工具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已融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文献检索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 文献检索课程现状

1.1 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而新颖性是判断教学内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献检索课程的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但教材更新比较慢[3]。贵州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文献检索课程中比较陈旧的内容,例如光盘版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2年)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2006年)没有及时淘汰,还一直作为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我校文獻检索课程往往以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为主,进行填鸭式的内容灌输,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程产生兴趣。

1.2 缺乏专门的教师队伍和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绝大多数高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师在编制上不属于教师系列[4],而是由图书馆员承担该课程的教学。以我校为例,虽然成立有文献检索教研室,但是教研室主任和教师都是由图书馆各个部门的馆员构成。由于馆员日常还要承担部门业务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教学,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科学合理的考核评定方式不仅可以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还可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目前,我校文献检索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模式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模式都比较单一。对学生的考核还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也不能很好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3 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性较强,上机学时偏少

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日臻完善,检索变得愈加便利和快捷,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已成为大学生的首选。这种检索习惯形成的惯性思维导致他们对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笔者于2018年12月对194名我校全日制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上文献检索课之前,学生获取文献资料的途径有(可以多选):搜索引擎、纸质书刊、图书馆电子资源、老师同学朋友推荐、其他途径,选择人数分别为143、109、56、65、65人,分别占73.71%、56.19%、28.87%、33.51%、33.51%。文献检索课的实践性很强,只有不断地上机操作才能真正学到这门课程的真谛和精髓。我校文献检索课程总学时为36个学时,其中实践操作14个学时,实验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比例偏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班级人数过多导致机房电脑数量相对不够,因此很多教师采取分组教学,这样学生上机时间更少(7个学时),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答疑解惑。

2 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自教育部1984年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5],要求在高等院校内普遍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至今,文献检索课已积累了30多年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广大高校毕业生已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图书馆利用和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方面的技能。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计算机、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文献信息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的急剧上升,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1 教学内容和检索方式的变化

网络环境对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的时效性增强,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加快,呈爆炸式增长,检索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性,新载体、新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不断涌现,数据库的种类与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网络教学资源已成为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6],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方式也由传统的手工检索转变为计算机检索。

2.2 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以往教学方式主要是面对面授课,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远程教学已成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具有不受时空限制、不设置学习门槛等特点,只要能够联网,就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目前常用的网络教学方式有慕课、微课、雨课堂等。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对文献检索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3 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路径

3.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根据学生层次(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及其学科专业设计专门的教学内容,通过与专业课知识结合开展针对性教学。比如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在中国大学慕课(MOOC)上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将授课对象划分为社会公众、教师学生、研究人员及企业人员,据此分别设计了针对性的教学内容[7]。授课时,包括案例、习题等在内的教学内容都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进行。此外,课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与专业相关的综述文献,这样可以同时学到专业知识和文献检索知识。

3.2 注重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定期调整、更新教材内容,不断提高教材质量,使之与当前的教学目标相适应。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教科书在形式上是3年重新编写出版1次,但内容的更新普遍没有做到完全同步[8]。随着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材也要定期更新,以保证知识的新颖性。此外,教材的内容应该与本校购买的文献信息资源相匹配。目前很多高校都是使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面向全国高校的教材,但各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参差不齐,在数据库讲解时会出现教材上有而本校没有购买、或是本校有而采用的教材上没有等情况。且各高校在学科专业发展及学生特点等诸多方面不尽相同,因此,教研室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编写或选择合适的教材。需要注意的是,教材内容除了要做到新颖性外,更要做到准确性。教研室要重视教材建设,对教材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

3.3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训练与实践法等。教学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对象特点,再结合教师自身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旨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同时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在线互动教学,目前流行的慕课、微课、雨课堂等教学方式都可以应用到文献检索课程中。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通过采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4 加强师资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人物,组建一支专门的、知识全面的、人数充足的,以及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背景都比较合理的高素质教学队伍,对文献检索课程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图书馆可以设置专职的教师岗位从事文献检索教学工作,以便集中精力開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建设。此外,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除了自学外,教研室应鼓励教师以进修、培训、教学观摩会、讲课比赛、学术交流等方式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3.5 建立双向评价机制,课程考核形式多样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监督和控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采取教师自评、教师之间互评、学生评价等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教学评估表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评价,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使双方都能认知自己。把教学效果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诊断、反馈、评价和激励等功能。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文献检索课程的工具性和方法性,学校可以改变考核方式,取消期末考试,将平时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打分作为最终成绩,具体由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单元测验、上机操作、撰写检索报告等成绩构成,设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百分比,构建出一套相对科学、客观、合理的考核体系,实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考核。考核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种考核方式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

3.6 注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单项传输教学方式,利用新媒体开展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合作学习、实践操作、在线讨论等多种双向互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注重兴趣培养及能力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是泛泛而谈、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研究表明,学生平时练习用的时间越多,课程总成绩就会提高[10]。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對学生检索能力的提升只能起到引导作用,真正掌握检索技巧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利用课堂和课外的时间多进行上机操作[11]。因此,要提高上机实验的课程比例,通过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演练来掌握该课程的精髓。

3.7 强化专业数据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除了教会学生检索网络信息资源,还要加强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让学生明白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的只是一小部分,很多专业的文献信息资源要通过专业途径才能获取,而且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的信息有些甚至是不准确的,从专业数据库获取的文献信息资源在权威性和准确性方面都大大优于搜索引擎所获得的资源。

3.8 合理设置开课时间

文献检索课程开设时间宜设在大学三年级这一学年。大一、大二的学生对专业知识还不甚了解,处于懵懂时期。大三学年时,学生已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开设文献检索课程非常适宜。我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有的在大二学年、有的在大三学年,在教学效果上,大三的学生比大二的学生掌握得好,学习热情也比大二的学生高涨。因此,文献检索课程开设时间最好安排在大学高年级阶段[12]。

4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环境和学生的信息行为都会发生变化,文献检索课程也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变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才能与时俱进,达到教学目标,真正起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 教高〔2015〕14号[EB/OL].(2015-12-31)[2018-12-31].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2] 徐春.面向不同群体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构建探析——以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12):25-28.

[3] 韩建奇.信息时代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对策——基于本科生文献检索课授课实践的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 82-84.

[4] 刘渝.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师资队伍建设探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8):91-92.

[5] 张白影,荀昌荣,沈继武.中国图书馆事业十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128-130.

[6] 刘晓建,季拥政.“互联网+”背景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体系构建——以青海大学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8(2): 116-122.

[7] 柯平.面向学术素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机制创新[EB/OL].[2018-10-25].http://static.ichaos.com.cn/upload/commonfile/4f918a2 f-e4ab-4a07-8aa5-9d0d01e07c7a.pdf.

[8] 李健康,夏旭.当前文献检索课教材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剖析[J].图书馆杂志,2010,29(12):62-68,51.

[9] 程惠兰,段萌语,胡小华.1995-2011年文献检索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图书馆界,2013(2):85-89.

[10] 曾媛,吉久明,孙济庆.文献检索课程设计与教学效果相关性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8,37(7):107-112.

[11] 郭思琦,李路,贾佳.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思考[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4):59-61.

[12] 李美文,林玉蕊.文献检索课实践与专业课题相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2):62-64.

(收稿日期:2019-02-16)

(修回日期:2019-03-01;编辑:魏民)

作者:汪其英 黄琼

第三篇:《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课程教学探析

摘要 针对《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课程应用性很强的特点,通过对高校《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开课方式、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分析,对如何提高《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的教学效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文献检索;科技写作;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A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是一门应用性、实践型很强的课程[1],旨在提高大学生查阅文献、收集信息以及撰写科学研究论文的能力,为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信息技术和网络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的时代,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为了能够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学生就需要具备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虽然许多学者都在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大量的方案,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实施效果仍然参差不齐,其中既有教的问题,也有学的问题。故笔者结合长江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课程的现状

1.1 课程设置

不少学校对《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对其特点把握不准,表现在开课方式上以选修课为主,或者安排在低年级开课。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非常重要,如果作为选修课,且又开课偏早,就可能造成一些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因为忽视而不选,或者有些学生即使选修了这门课程,往往因为不用考试而在学习过程中应付了事。到了大四毕业论文阶段时,才发现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导致许多毕业生查阅基本文献不够,无法判断选题是否有新意,进而影响到研究路线设计和课题实施,最后论文撰写不规范。甚至有一些学生考取了研究生,还不知道如何查阅文献,直接影响到他们进一步深造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1.2 授课教材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教材都大同小异,很难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内容,特别是案例分析可能是学生不熟悉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感觉到渐行渐远。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获取资料和信息的侧重点不同,一套教材很难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同时,由于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之前的许多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更新[2]。另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多数教材都偏重文献检索部分,科技写作部分显得比较薄弱,内容安排失衡。

1.3 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简单机械的教学方法很难收到成效。目前教学普遍采用的形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上机为辅,或者有的学校只设理论课,没有上机实践,讲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听课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感觉此门课程比较难,理论知识无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上机操作时给定一个数据库,学生可以检索得很好,但是给定一个题目让学生选择数据库时,学生就无从下手。

1.4 教学设施

在一定程度上,《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现在许多学校虽然配备有多媒体教室,但是不能上网查阅数据库,教师只能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即采用科技检索画面的截屏来展示检索方法和检索步骤,学生还是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远不如亲自上网操作有吸引力。此外,一些学校电子阅览室规模偏小,座位偏少,或者数据库种类不够,不能充分满足练习需求。

2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建议

为了提高《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2.1 合理排课

通过《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大学生进一步深造或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建议将《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这门课程从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并且授课时间最好安排在高年级(如大三下学期),此时学生已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加之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时间临近,教师能紧跟教学节奏,授课时学生参与性强,师生互动性好,学生能即学即用。

2.2 精讲多练

此门课程要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果完全是课堂授课,没有上机练习;或者前几周课程讲授,后几周上机;或者这周在教室课堂讲授,下周上机练习,这样都会导致学生忘记课堂讲授的理论基础,上机感觉比较吃力。建议此门课程缩减课堂讲授时数,有选择性地精讲、重点讲,提高上机时数。最好安排此门课程全程在机房授课和练习,这样老师每讲述一个知识点,学生可以进行现场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才能体会到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与难易程度。另外,上机实践内容也能与食品专业挂钩,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另外,还应该提高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比率,从而实现教学由侧重“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2.3 文献检索

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人类知识都可以称之为文献[3-4]。没有学习文献检索课程之前,本科生大多只会运用百度、网易和谷歌等搜索引擎来完成学术文章的搜索[5],结果找的许多资料不仅数量少,而且专业性差,达不到预期效果。通过《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快速准确地搜索所需信息。

文献检索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中文检索和外文检索,可以检索期刊、学位论文、专利、会议、图书等[6],为学生以后查阅文献提供很大的便利。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是国际著名的三大检索系统。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否被三大索引收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研工作的国际化水平[7]。随着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文献数据库越来越多,但是不同数据库的检索步骤大致相同:一般包括检索课题分析、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与方法、检索实践、检索效果评估和原始文献获取等过程[4],所以教师应重点讲述不同数据库的特点,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检索目标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有的放矢,提高效率,这是文献检索的前提。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检索式或检索词和逻辑运算符进行检索,然后根据结果调整检索策略,这是文献检索的基本操作方法。

掌握各种数据库的特点及其检索方法,并辅以免费搜索引擎,对于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建议开设此门课程的教室多媒体可以联网,这样教师就可以现场演示检索的整个过程,学生也会感觉比较直观、形象、身临其境,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如果条件有限,确实无条件联网,也可以利用检索过程的视频来讲述。文献检索包括信息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基础和数据库概况,内容相对枯燥,所以教师在讲述文献检索内容时,尽量选取专业相关的案例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科技写作

文献检索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提。只有查阅大量文献,自己开始试验或者写作时,才能运用自如[8]。文献检索要针对科技论文写作的专题,科技写作要充分利用文献检索的资料[9]。论文的写作过程会促使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如选题、搜集资料、从事研究、撰写论文、发表[5]。科技写作在讲述科技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时,不仅是对科技论文的题目、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 、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部分概念的讲述,还应该结合实例具体分析,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组织这篇文章以及如何进行专业表述的。课程内容要根据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在科技写作部分还应该介绍一些文献管理工具,例如End Note或者Note Express等软件,这些软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高效地搜索、下载和管理文献资料和论文,同时可嵌入Word环境使用,大大提高了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的效率[7]。

3 结论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它与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意识与能力密切相关。科学的课程设置,合理的教材选择,精心的课堂讲授,配套的硬件设施,反复的实践演练以及不断总结改进,才能使教师讲好这门课程,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沈向阳,陆铭君.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21):608.

[2] 宋桂英.“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材改革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4(3):50-51.

[3] 赵华.浅谈科技文献检索[J].新疆农垦科技,2010(1):69-71.

[4] 陆小辉.计算机科技文献检索[J].科技广场,2009(10):50-51.

[5] 李艳菊.《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的“三原则”和“五结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3):238-239.

[6] 沈永红.浅析科技文献检索[J].船舶,2007(3):11-15.

[7] 车紫辉,张光华.文献检索在信息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Z1):54-55.

[8] 蔣开芳.科技文献检索与专业论文撰写[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21-122.

[9] 岳凌云.关于文献检索课与科技写作课合并教学的构想[J].现代情报,2006(4):197-198.

作者:常菊花 高梦祥 吴光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绿色化工论文范文下一篇:石油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