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2023-02-28

第一篇:课堂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体育课堂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2013-2014年度 潘彦明

一直以来,体育教师在大学深造只对技术技能的关注,往往忽略了德育的培养意识,从自身的德育建设不足,导致教学只关注运动技术技能而忽略了品德教育,可以说大学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是缺失的。这是中国大学的悲哀。当今的中国大学,从体育大学走出来的大学生,有多少至今仍坚持在体育行业?流失率至高不下说明什么?说明职业德育建设的缺陷。爱岗敬业、职业的奉献精神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从职业道德建设到德育渗透教学;从自我道德修养到品德课程教学;从教师职业进修到学生德育渗透。让我们认识到所有学科的教育都离不开德育。让我们爱德育吧,它不是孤立的学科,让我们爱德育吧,让它伴随我们安全教学到永远! 【理论指导】

1、通过“队列队形”的学习,培养孩子“一切行动听指挥”、守纪律、爱班集体的优良品德,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学习“定时跑”培养孩子耐力和意志品质。

2、通过“1分钟跳绳”、“趣味沙包投准”的学习,发展力量、列队集合的合作力,提高身体素质、协调性。

3、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焕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关注学生的活动全过程。

4、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合作学练中体验良好的帮助、进取向上的学习氛围。 德育渗透点

1、“队列队形”的训练,培养孩子“一切行动听指挥”、守纪律、爱班集体的优良品德,增强班级凝聚力。

2、定时耐力跑的训练,培养孩子耐力素质和意志品质。 【教学对象】 【构思与设计】

1、教学目标:队列队形、1分钟跳绳、趣味沙包投准,发展力量、列队集合的合作力,提高身体素质、协调性。

2、教学内容: A.队列队形: ①我来指挥环节:全体同学指挥老师,三面转,要求动令在“转”字上。 ②左手叉腰——向右看齐! ③原地踏步PK,原地跑步PK。 B、1分钟跳绳。 C、趣味沙包投准:衣服反穿投接沙包。 D、定时跑。

3、

3、教学策略: A.小组比赛法,胜的小组给予鼓掌鼓励,输的小组击掌加油。 B.男女生的队列口令比赛或展示。 C.角色交换的教法,如在“我来指挥环节”中,全体同学指挥老师,老师做三面转, 德育渗透点

1、队列队形内容: ①我来指挥环节:全体同学指挥老师,三面转,要求动令在“转”字上。 ②左手叉腰——向右看齐! ③原地踏步PK,原地跑步PK。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培养孩子“一切行动听指挥”、守纪律、爱班集体的优良品德,增强班级凝聚力。

2、“定时跑”的训练,培养孩子耐力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 【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

1, 创设良好活动环境,学生能积极、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2, 通过“队列队形”的学习,培养孩子“一切行动听指挥”、守纪律、爱班集体的优良品德,增强班级凝聚力。学习“定时跑”培养孩子耐力和意志品质。

3,自制沙包进行有上手投掷练习,发展投掷能力,培养身体力量、协调性。

4,树立自信,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感,培养合作、关爱、尊重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水平。 学习内 容

1、队列队形:①我来指挥环节:全体同学指挥老师,三面转,要求动令在“转”字上。 ②左手叉腰——向右看齐! ③原地踏步PK,原地跑步PK。

2、1分钟跳绳。

3、趣味沙包投准:衣服反穿投接沙包。

4、

4、定时跑。 重难点 重点:队列队形 难点:口令洪亮、动作正确、整齐。 课的 课的内容 组织队形(图 示)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情感

第二篇:让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的课堂

——山东省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课例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朝阳学校

邵华

2017年11月1日到3日,山东省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课例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举行。刘丙军校长带领我和刘茂菊老师,以及明珠学校的李靖主任和宋丽红老师前去学习。

日照因“日出东方而先照”得名,虽然这是个热门的旅游城市,但金秋时节的日照天高云淡,并不显得拥挤和繁忙,反而觉得悠闲、温馨与浪漫。小语德育教研活动选择在这座城市召开,更觉为海滨之城锦上添花!

这几天的学习活动安排得紧凑充实,首先由山东省教学委员理事长、山东省教研带头人李家栋主任作报告,之后观摩了九节语文课,听取了三个教学论坛的执教老师和专家的分析讲座。不管是专家报告还是观摩课,整个活动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专家的高屋建瓴,执教老师的课堂,赏心悦目,精彩纷呈,如同赶赴了一场盛宴,让我们开拓了视野,收获了新方法,打开了新思路。真是受益匪浅!

李家栋主任在报告中讲述了课堂教学观摩课研讨的重点,他分两个方面做了阐述。

一、 语文如何实施德育。

作为语文学科实施德育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符合语文学科性质。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 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2、 遵循语文教育规律。

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重视学生读书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培养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养成热爱读书的情趣,诵读吟咏,静声默读,充分感受汉语的形意之美,深刻领悟作品的情感态度和积极探求作品的思想价值,自觉汲取作品的文化智慧,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让读书成为终身的精神需求。

李主任强调,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文课程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的同时,尊重与理解多元文化,使其成长为具有传统人文底蕴语现代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做法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其中三个方面——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国际认同。

3、 彰显语文德育特性。

语文教学关注学生负责任地表达。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热爱 生活,科学理性地分析社会现象,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真实客观地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敢于担当,传递社会正能量,唱响社会时代主旋律。语文的德育特性又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另一个方面——责任和担当。

二、 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 佐藤学是日本教育专家,被认为是全球“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者之一。李主任引用了他的理论:

“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 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要以谨慎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孩 子,倾听他们有声和无声的回答。”

魏书生老先生在前几天的一次“班主任带班策略研修班”的报 告中也强调了“生命需求,关注个体”,教育专家的观点都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学会学习”。教师要用耳、眼、心去倾听,听出学生内心的需求,听出组内学生、组间群体的差异,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安心地学习、热衷学习。学习共同体不仅关注教学的效果、成果、结果,更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获得认知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协同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重视学情研究,把握学生的疑点、难点与趣点。

2、 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获得认知的学习过程,珍视学习 的需求与精彩。

3、 要设计有价值的有层次的学习活动,调动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思维激情,发挥所有学生的聪明才智。

李主任的报告紧紧围绕新时期的核心素养教育下,语文教学如 何进行德育教育展开论述,既有理论研究指导,也有问题解决方向,并强调语文学科实践教学中,不能空洞说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求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时效性。

接下来是小学语文德育优秀课例观摩,共安排了九节课。这九节课分别代表了小学低、中、高年级段的课例,有诗(《七律.长征》)、词(《清平乐.村居》)、儿童诗(《假如》)、状物(《翠鸟》)、小说(《景阳冈》)、事理说明文(《圆明园的毁灭》)、回忆性散文(《姥姥的剪纸》)、叙事性散文(《给予树》)。下面我分别说说这九节课是怎样在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一、《翠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状物课文。讲课的是淄博市高新区华侨城小学的陈锦秀老师。这节课围绕李主任提出的“言语呈现和思维提升”,陈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和巧妙,并且运用课文连用比喻的方法写丹顶鹤。情境创设,与语言实践作了进一步的结合,丰富了学生个体的语言表达形式,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提升。陈老师这节课体现了四个美:观其色,初识外形之美;扣其名,感受汉字之美;传奇神,品味语言之美;明其理,浸润心灵之美。这堂课拓展补充的“点翠”,让这堂课的德育教育得到了升华。陈老师的这堂课是与状物散文的美丽邂逅!

二、《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执教者是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聂庄小学的张奎老师。张老师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感悟语言的趣味,感悟词句的境界,让读书声滋养孩子的心灵。这节课以诵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主,以德育为另一条线,双线进行诗词教学,扎实地在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

(一)梯度诵读为主

1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2通过老师的泛读、学生的想象、老师的简笔勾勒,呈现出词的画面,感知整首诗的主要内容。

3抓住关键词,走进人物内心,感受诗的意境美。

4拓展延伸,阅读辛弃疾的其他几首词,从这词的人物内心走到了诗人的内心,由爱小家到爱大国,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

(二)德育教育

梯度诵读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诗词的韵律美、画面美、意境美,让学科德育立德树人贯彻始终。预习中搜集资料初步感知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第一梯度韵律美中,欣赏到中国传统诗词的韵律美,第二梯度读中再现生活中的美景,发挥想象,感受画面之美,真正领略中华诗词独特的魅力—诗情画意。第三梯度体现的意境美,让学生自主探究,抓住关键词“锄”“喜”“无赖”“相媚好”等感受一家人的温馨和谐。学生在理解这些关键词中受到了“孝”“悌”的责任担当的教育,让学生从词中体会到了人物内心的世界。

(三)核心素养 1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

2发挥想象,感受意境美当中,通过文体的梳理绘画,让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

3梳理景物、人物、关键词的探究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创造性地得到了提升。在拓展延伸中,学生会不自觉地爱上了中国诗词,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张奎老师的语文教学,体现了小语德育的无痕,让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教学中。

三、《七律长征》是五年级上册的课文,由临沂市兰山区第四实验小学的李传杰老师执教。这堂课有三大特点:

(一)、设计预习单,初悟伟人情、长征义。

查找资料当中,师生共同筛选,设计查询目标,让学生预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李传杰老师的团队先后经过10次预习单的修改,这节精彩的好课,千磨万炼,如同凤凰涅槃后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团队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令我们敬佩!

(二)关注表达方法,再悟伟人情、长征义。

诗句中的夸张方法的处理中,先让学生自读自悟。接着老师课件展示李白的诗,与这首诗中的夸张对比找到了两种夸张的不同,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主席这样夸张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这样就撬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是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大无畏精神。这种感受就融到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当中。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诗词表达方法的体会也是有温度的。

(三)反复诵读诗句,深悟伟人情、长征义。

在朗读中领悟,又在领悟中诵读,入情入味。德育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声。整个课堂的朗读分为三个层次,读正确,,读出情感,激情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今天长征的意义。 李老师的这堂课引导学生走进主席的作品,引领孩子体会主席的诗人气质,感受主席作为诗人高尚的情怀。走进主席的作品,主席在我们面前更加温暖,更加可亲。在课文拓展延伸中,让学生阅读《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为人民服务》。德育教育在整堂课落到了实处。

四、《假如》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由烟台市芝罘区养正小学的张韶宏老师执教。张老师介绍,在接过这篇课文后,她首。去读。读懂作者、读懂背景、读懂课文,因为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的灵魂之作,了解了作者和背景,才能心生敬畏,才能充满人文情怀的去备课,去教课。这堂课体现了三个爱:

(一)爱在汉字的意蕴中。

张老师的汉字教学活泼灵动。“粮食”的教学中,“良”在不同的汉字中书写不一样,“粮食”的“粮”中,最后一笔是捺,而“粮食”中“食”最后一笔变成长点。因为汉字书写中一字不准出现两条长捺。“健康”一词,张老师解释,迈开长腿走起来人才会健康,化繁为简,对于二年的学生来说,就能轻轻松松地记住了这两个词的写法。

(二)爱在动人的画面里。

课堂中,张老师设计了多媒体视频和简笔画。马良的故事是用视频出现的,动感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了马良的故事和这只神笔。讲解课文中,张老师画简笔画,情感叠加地为学而画,先画小树,小鸟,西西;画因爱而生,画太阳,好腿,谷粒。画面的叠加,润物无声,为山村的孩子画学校、花书包、画书本,为非洲的孩子画食物……画的魅力充满情趣的美,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符合低年级的特点。

(三)爱在美丽的语言里。

这篇儿童诗浅显易懂,诗句中词组“遥远的地方”“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老师指导读“的”时轻一点,,让诗句读起来有跳跃感,诗句就有了节奏感,美好的心愿就有了色彩。

假如你有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张老师将文中语言、叙事情感进行再创造,爱在学生的表达中生成,情在学生的感动中建立。张老师对母语的热爱和敬畏,将神奇的语言文字和浓浓的情感播撒到了孩子的心中。

五、《掌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由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甫田小学的崔霞老师指教。崔老师别出新格,以创设“爱的魔方”节目贯穿始终,让学生感悟文本所传达的温暖与美好;抓重点词语,通过动作、外貌描写的分析深入人物内心,入情入境地朗读感悟爱的传递;学生参与角色,身临其境,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轨迹;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情动而辞发。

崔老师在这节课中充分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在说中明理:

(一) 加强朗读训练,读中体情。

通过朗读训练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细细地品,入情地读,把文章的内蕴读成自己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熏陶,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

(二) 节目传情,情真意切。 以《爱的魔方》电视节目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与学习兴趣。学生入情入境,心中渐渐同情之意,继而将关爱、尊重等德育种子根植于心。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夯实基础。

(三)、拓展延伸,德育升华。

教师和学生一起转动爱的魔方,共同交流生活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奉献关爱,学文明理。最终通过感受名人笔下关于爱的故事,使情感在人间大爱中得到升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必牵强附会,刻意安排,而是要适时引导学生因文悟道,使德育在无声胜有声中生根发芽,在体味语言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净化心灵,完善人格。

六、《景阳冈》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由威海市长征小学的陈波老师执教。《景阳冈》是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陈波老师的这堂课有三条线索同时进行:抓住语言、动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形象,让武松的形象真实;利用武松吃酒赤手空拳打虎的过程推动情节发展,体会小说的曲折跌宕;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利用景物联想故事情节。三条线索并同进行,化繁为简,长文短教,鼓励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陈波老师的这堂课是中国古典小说教学的典范,有两大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一) 扎根文字,才能读懂文字。

陈波老师的课紧紧围绕文本,让语言文字接地气,学习词,概括主要内容,品读文章中环境、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说出生活中的真人---真实的武松——倔强、好面子、敏捷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真实地走进了孩子的心理。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当中喜欢上了武松,喜欢上了《水浒传》。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一次次地升华。学生不仅学习故事,更是进行思维的训练,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触碰心灵,才会传承文化。

这篇课文与其它课文的语言表达有些不同,拗口,带点地方方言。但是陈波老师大胆地带领学生走进文字中,诵读、模仿、表演,学生在诵读模仿表演中读出经典的精髓,学生在读经典中就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植在心里。

七、《姥姥的剪纸》是一片回忆性散文,由青岛市太平路小学的王东宇老师执教。《给予树》是叙事性散文,由济宁市邹城市城镇中心小学的张学恵执教。两位老师的执教各有千秋。

王东宇老师设计预习单。她让学生读了三遍课文后做预习单,她对学生的预习单做了深刻的分析,每一题都有数据显示,细致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无可挑剔”的“剔”的处理就是特别有针对性。学生有创建性的问题,王老师特意作了提炼讲解,并激励表扬有创建思维的学生。王老师读的指导、内外迁移的用法等都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发散思维的开发让学生畅所欲言,一说为快。这是一节常态语文课,但上得丰富多彩,姹紫嫣红!这是与老师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分不开的。

张学恵老师的《给予树》是一节富有浓浓爱意的人文情怀的

课。张老师围绕“爱”展开:

(一)抓住文本主旨,引领学生深入。

金吉娅一家充满了爱。母亲爱孩子,兄弟们互相关爱,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角度、多元地、多维地感悟文本,感受文本背后金吉娅的善良、仁爱、之心,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的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注重读说结合,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张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朗读、讨论、交流,字词的教学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围绕“我什么都没有”和“沉默不语”探究金吉娅的内心,发掘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读说训练的结合,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最后回信的拓展训练,既让学生懂得给予爱,也要懂得感恩。

张学恵老师的这堂课就是一课给予树,树上结满了师生相互探究的乐趣,树上结满了爱的教育,也结满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硕果。

八、《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高的分量。执教者是日照市金海岸小学的于雯老师,她以不忘国耻为主题,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她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等课堂教学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她的这堂课有三个环节:1走近圆明园,整体感知;2走进圆明园,精读精讲;3走出圆明园,引发思考。这堂课的主要环节是走进圆明园,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激发情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解“玲珑剔透”、“雷峰夕照”等词语,直观的看到圆明园昔日的景观,让语文教学化繁为简。圆明园复原的课件展示,让学生惊叹于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朗读中体会圆明园的瑰丽,读出真情实感。(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中思,读中悟)通过对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的把握,把由圆明园引起的惋惜之情、痛恨之情表达出来。而拓展处中国日益强大的画面展示,让学生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爱国情得到升华。以读促思,以读促情,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多角度的对话,把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研活动在11月3日中午结束,满满的收获需要我们慢慢地体会和消化。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李主任的理论指导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而执教老师精彩的课堂让我们深刻感悟到:语文课可以上得如此绚丽多彩!同时也反思到我们的差距,今后要做的功课还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以这次学习为契机,让我们语文教学的路走得更远一些!

2017年11月10日

第三篇: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昌吉州实验小学——黄赟梅

摘要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是怎样的.老师们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发挥学和

教师最大的优势,上出自己的特点,上出自己的风格.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渗透 德育教育

把新课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探究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下面的几个方面做了点点尝试:

一、充分利用主题图,渗透德育教育。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主题图。主题图中包含多个信息,由情境引发出一系列有联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增长学生的智慧。由于主题图的信息在呈现形式上不仅有图画,还有文字。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认真地观察画面,然后在弄清图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提出有关数学知识的一系列问题,引入对新知的学习,同时结合主题图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礼仪等教育。如:在教《分类与比较》时,可由明明的话:“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些什么?”这一句话对孩子品德与情感教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谈一谈,你帮妈妈做了些什么?

二、利用练习题中的信息图创编故事。

故事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利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教《位置》时,可创编《小动物做操》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教育学生有秩序地站队,认真做操。做守秩序,爱学习的

文明的好孩子。再如:在教《认识时间》时,可用课件演示一位小学生睡眼朦胧,因不认识钟面的几时几分继续睡觉导致迟到的小故事。引发讨论:贝贝为什么会迟到?他做的对吗?从而教育学生要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大量设计动手操作的活动。

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感受。如:在教《认识图形》时,可设计摸物体,说感觉,作拼答游戏,给物体分类,抽象形状等等,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谦让、学会助人为乐,学会挑战自我。

四、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活动照片,激励教育学生。

在教《

8、9的组成》时,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环节,我就采用学校开运动会时的图片和饮料图的课件展示导入。师:瞧,大哥哥跑得真快,第一个冲到了终点;跑接力赛的大姐姐跑得多辛苦呀!所以李老师为运动员们准备了香甜可口的饮料。数一数,有多少瓶?(生:8瓶)对呀,8瓶饮料要放在一个里,可装不下,只好用两个袋子来装,该怎样分装这8瓶饮料呢?这样,既渗透了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又渗透了爱心教育。

五、结合国家大事贯穿主题图,向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家等进行思想教育。

在教《找规律》第一课时,今年是北京奥运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骄傲和自豪的,所以以奥运为主题,用小朋友喜欢的福娃带领同学们逛奥运乐园当主线,把一节课的各个环节连贯起来。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环节时,由问题29届奥运会将在什么地方召开引入。(学生发言)首先课件出示贝贝和晶晶,了解水立方和鸟巢进行爱国教育。再由爱国、爱家的思想渗透到欣赏贝贝和晶晶布置的奥运乐园。展示主题图的时,语言感悟福娃的热情好客。在联系生活,运用规律环节,我设计了先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让学生欣赏规律的美;如果没有规律世界会怎样?是不是所有事物都有规律?(不是,四川地震)。最后让学生当小设计师。(夏天,天气越来越热。四川的小朋友多么希望能穿上一身漂亮的校服呀。老师知道同学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请你们帮纺织厂的叔叔阿姨设计一匹图案排列有规律的花布好吗?)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

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的同时,又一次向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心渗透。

六.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个性品质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不仅要有目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个性品质教育主要包括:

(1)实事求是,言必有据。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因而是最讲真实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基本特点是严密和抽象。

(2)坚韧不拔,顽强拼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刻苦顽强的精神。

(3)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教师要通过备课与讲课、作业的批改与讲评、测查命题与阅卷、课外辅导等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书写整洁、认真练习、质疑问难、有错必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在作业方面我要求学生都统一格式,字迹认真。

(4)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教育学生对每一个数学结论或结果都不要盲目接受,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要想一想为什么成立,是不是确有道理,搞清来龙去脉。使学生了解在一个数学概念出现后还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途径。通过对数学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深入钻研和探讨,通过将一个数学问题经过各种变换,转化而引入另外问题的做法;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文理 《中华教育纵横》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

5、7。

〔2〕杨连生,梁海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教育》 中国大学教学,200

5、2.

第四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按照我国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中学各学科都要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自然也就孕育着巨大的德育功能,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和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让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两者成为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灵魂。抓好德育,其他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最终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一代新人。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师,深深地认识到历史教育在提高学生德育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因此,努力把德育寓于历史教学之中,做到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一、教师要在潜默移化中影响学生

教师是教学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老师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那么首先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好自己的工作,注重自身的言行,同时也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影响学生。如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兢兢业业、关爱学生、对学生有耐性和信心,这些都是一种精神的榜样,以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来鼓舞学生,影响他们。而且这也是德育渗透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样一来,也是给学生最为直接、最为真切的影响。其次,要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德育精神,还需要历史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这些需要以具体的文化知识为导向,进而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对于德育的教学来说,言传身教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课堂的教学和管理中,也是展现其风采和人格魅力的时候。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牢牢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从自己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并且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二、教师要利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成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我国在历史发展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的案例或者作品,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说辞和教育。如:在讲到我国的灿烂文化,科技成就、文学成就时就行情感的渲染,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如在讲到我们历史上的美术成就徐悲鸿的《奔马图》时,这样解释,它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这些讲解,均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教师要在活动课程中体现德育教学

进行德育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实现良好的教学管理,就要在活动教学中予以体现。活动教学可以体现出团队之间的协作和帮助,考察学生的团队交流与合作精神,这是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关于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我们可以设定一些探究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就可以轻松愉快的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体现什么精神,体现出了怎样的情怀。”在交流分析中实现优势互补,帮助程度相对差的学生分析,这样一来也就有利于在团队合作中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以历史知识为依托开展德育教学

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来说,历史知识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载体。我们知道,历史知识是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同时更是对优秀文化和传统文明的传承,在这些历史知识中,体现着宝贵的精神文化,其中有爱国主义、也有英雄主义,以及亲情和师生情谊的,这些都使我们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德育教学的渗透,那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以高中历史知识为依托,进而进行相关的拓展和延伸,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对历史知识的梳理和讲解,更要深入某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事件当中,去分析当时背景下的历史人物,发掘他们身上的伟大精神以及宝贵的品质。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针对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讲解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的同时,充分挖掘林则徐身上所体现的精神素养和文化品质,进而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教育。

总之,我们在进行历史课程和历史知识教育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历史学科德育的强化和渗透,把学科的德育渗透作为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重心,为我们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营造良好的氛围,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需要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培养出更具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继续探索在更大的空间去渗透学科德育教育。

第五篇: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织金县三塘中学教师张学文

有的同事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领导、年级组长及班主任的事与我们的其他教师没有关系。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我们作为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八年级上期更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善于找机会进化学生的心灵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紧紧抓住不快乐的理由,无视快乐的理由,就是你总是觉得难受的原因。因此我们在课堂要善于找机会渗透德育思想。如讲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要观察俩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时,同大取大同小取小。这就相当于现实中共同利益,如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了我们的父老乡亲不受小日本侮辱,因此国军和共军联合共同打小日本。这时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涤进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德教育

德育工作是一所学校的首要工作,一所学校有无生命力就要看它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如何。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渠道,它仍然是当前国内外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强化传统美德教育是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把道德教育与课堂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以少先队纪念日、五四青年节、一二九等节日,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学会区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正确地面对人生

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阳光就会流进心里来,驱走恐惧,驱走黑暗,驱走所有的阴霾。

人的一生一不是一帆风顺的,伟人亦如此,更何况我们凡人。因此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正确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如在给学生讲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时,我讲一个人的一生犹如一条抛物线。当他(她)来到人世间的时候,受到父母及其他亲人的百般疼爱,但慢慢地长大之后,就会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尝到成功的乐趣。

四、以历史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的逻辑思维较强,记得有一个名人曾经说过数学能使变得聪明。社会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老师必须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讲到圆周率时,我们老师应该给学生讲它的由来,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聪明啊!以次激发数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还不明确,多数学生的学习还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大多数还不晓得学习的重要性,只有我们老师设法引导学生去乐学。

如在给学生讲黄金分割时,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上有多少个黄金分割点。学生回答二个,然后问学生一条线段上有多少个点,学生回答无数个。然后提问学生黄金分割点多吗?学生回答不多。此时我就说:这说明黄金分割点像黄金一样的重要。然后让学生观察一条琴的琴弦上有多少个黄金分割点,学生回答二个。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认准了的事情,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一个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头。机遇就像闪电,只有快速果断才能将它捕获。

立即行动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质。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那就立即行动吧;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好的机遇,那就立即抓住吧。立即行动,成功无限!

有些人是必须忘记的,有些事是用来反省的,有些东西是不能不清理的。该放手时就放手,你才可以腾出手来,该出手时就出手,抓住原本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一时的犹豫,留下的将是永远的遗憾。不要等到将来让自己感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如在给学生讲数轴时,我讲成功犹如向右,失败犹如向左。你认为对的事,认准了的事,就必须坚持不懈的去做,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你离开原点向左就会越来越失败,你离开原点向右就会越来越成功。

终上所述,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能更好地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生活。不但要自己快乐,还要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朋友、家人甚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因为分享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更高境界的快乐。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我们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下一篇:科室院感工作计划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