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养殖技术论文

2022-05-0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乌鳢养殖技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近几年,乌鳢作为一种新的名优池塘养殖品种在吉林省开始发展起来。在吉林省乌鳢的商品鱼养殖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一些养殖户利用野杂鱼容易获得的区域优势将野杂鱼为饲料的养殖方式,另一种是利用人工配合的膨化饲料进行养殖。两种养殖方式各有利弊,但都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吉林省存在的这两种养殖乌鳢商品鱼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乌鳢养殖技术论文 篇1:

乌鳢的人工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

乌鳢亦称“黑鱼”、“乌鱼”,属硬骨纲,鳢科。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列为虫鱼上品,是国人的“盘中佳肴”。乌鳢喜栖息于沿岸水草和淤泥底质的浅水区。乌鳢肉肥味美,为常见食用鱼类,是一种营养全面的高级保健品,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珍品。当前,乌鳢养殖效益显著,已成为水产养殖热门之一。

一、池塘的选择

养殖乌鳢的面积大小不限,一般以2~4亩为宜,不宜过大以便于管理。池塘应选择采光、通风良好的地点,水源充足,池内的通常设备如进水口,排水口之类应当俱全,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透明度为30cm左右,水深1.5~2m,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池底部最好为泥质。池塘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消毒,一般是在放养乌鱼种前10-15d进行清塘消毒。清塘消毒应选在晴天进行,分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常用的药物是生石灰,如干法清塘消毒时,一般用生石灰50-75kg/亩,带水清塘消毒时,一般水深1m用生石灰125-150kg/亩。

二、鱼种的选择

要使乌鳢获得较高的产量,鱼种必须要放足。5月中旬到6月中旬投放鱼种,乌鳢的应投放大规格优质鱼种,规格在10-15cm左右,每亩投放2000~2500尾,放养密度也可随鱼种的规格不同而决定,如3cm~5cm的鱼种,每亩放养5000尾~10000尾;20cm以上的鱼种,每亩放养量一般在1500尾左右。以后随着鱼种的逐渐长大,应该逐渐降低放养的密度,最后每亩控制在1000尾以内,到年底鱼体可长达300g~500g。投放鱼种时,同一养殖池中投放的乌鳢苗种规格都要整齐一致。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必须多次拉网过筛,按大小规格分池稀养,以防乌鳢相互残食。

投放苗种时还应注意鱼种的质量,挑选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游动活泼正常,没有损伤的苗种投放。另外在池塘中还可混养少量的鲢、鳙鱼,这样能达到控制池塘水质,并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但混养的鲢鳙鱼应选择个体要大于投放乌鳢的个体,以避免被乌鳢残食。

三、饵料投喂

投喂乌鳢的饲料主要是鲜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黑鱼为肉食性鱼类,以小杂鱼和动物内脏为主。养殖初期,对于规格较大的鲜活饲料经切碎后投喂,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左右。

如果活饵料不足时,也可给乌鳢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其配方为:绞碎的杂鱼虾糜70%、黄豆粉20%、酵母粉5%,少量的黏合剂、维生素及适量微量元素,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必须保持在40%以上。投饵要做到定时、定位、定量。日投饵2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摄食旺盛时,傍晚可再投喂一次,也可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在由投放活饵改为死饵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驯化,首先停喂一两天,然后每天上午沿池四周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以后逐步移到池塘一处投喂。

四、日常的管理

每天早晚要巡池,细心观察乌鳢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旦发现剩饵过多或水质老化,可注入新水,排放老水,保持池水清新,促进乌鳢的正常生长。

五、人工繁殖

亲鱼要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成熟的个体。成熟好的雌鱼腹部膨大柔软,胸部丰满圆滑,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微红稍外突。对于雄鱼,因成熟度鉴别较难,一般只要达到性成熟年龄即可选用。雌鱼体重400-1200g,雄鱼体重400-1400g。

催产孵化设备可利用通常繁殖用的设备,产卵池为圆形,直径8m,深1.5m。鱼苗孵化设备是抛水式孵化缸,每只缸盛水500kg左右,滤水缸罩为60目,鱼巢是棕片和蚌壳。

在人工催产前最好将亲鱼放在家鱼产卵池中静养一天。催产剂量:雌亲鱼PG(鲤鱼脑重体)4—6mg+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00—800国际单位+LRH—A(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15μg/0.5kg,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1/3,间隔12hr后再注射2/3;雄亲鱼在雌亲鱼第二次注射时才注射,剂量减半。在亲鱼第二次注射后,即可按1:1的性比将雌雄鱼放入一池,使其自然追逐交配并产卵。亲鱼产卵时,池上要严密遮光,因为亲鱼见光不安静,经常跳跃。其产卵习性是一次性成熟,分批产卵,因此过一段时间,若有未产卵和产卵不完全者可再次催产,并同时更换雄鱼。待鱼产完卵后,可用盛水器皿带水捞起受精卵集中孵化。

提高孵化率应注意的问题:鱼卵受精率的高低,水质条件的好坏,是否及时清除死卵,将直接影响到孵化率。在静水孵化条件下,受精率不是太高,而又不及时清除未受精卵和坏卵,往往易引起水霉菌大量孳生,从而影响受精卵的正常发育。特别在规模较大、密度较高时,因坏卵除去不便,水霉病发生严重,出苗率较低。因此,在鱼卵孵化期间,保持水质清洁、控制水霉感染是极为重要的。

六、病害的防治

乌鳢抗病力较强,但在高密度养殖后,若防治不当,也容易发生疾病,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乌鳢常见病有水霉病、腐皮病、腹水病、烂鳃病等。若防治措施得当,鱼很少发病或不发病。

乌鳢的鱼病应该以防为主,鱼种入塘前10~15d进行清塘消毒。在鱼种下塘前必须消毒,可用2.5%~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5~20min。定期对食台进行消毒,可使用漂白粉溶液进行泼洒。每半个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用量分别为:生石灰每次每亩水面用5kg~10kg,溶于水后泼洒;漂白粉每次每亩水面用250g溶于10kg~15kg的水中,全池泼洒。

发生鱼病后,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半月每亩用二氧化氯100g对水全池泼洒。另外,乌鳢对硫酸亚铁十分敏感,因此在乌鳢的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慎用或不用硫酸亚铁防治鱼病.

作者:钱力

乌鳢养殖技术论文 篇2:

北方地区乌鳢商品鱼养殖技术

近几年,乌鳢作为一种新的名优池塘养殖品种在吉林省开始发展起来。在吉林省乌鳢的商品鱼养殖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一些养殖户利用野杂鱼容易获得的区域优势将野杂鱼为饲料的养殖方式,另一种是利用人工配合的膨化饲料进行养殖。两种养殖方式各有利弊,但都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吉林省存在的这两种养殖乌鳢商品鱼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以野杂鱼作为主饲料的养殖方式

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1~10亩均可,池深2~2.5米,水深1.5~2.0米。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池水溶解氧含量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8,透明度30厘米以上。

池堤上最好围设有尼龙纱网,网高0.5米左右,给排水口也要用筛网扎好,防止乌鳢跳出逃跑。

乌鳢鱼种放养前15天左右,将池水注到10厘米左右深,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成石灰乳全池泼洒消毒。消毒7天后,将池水注深至100厘米左右。

2. 鱼种投放

每年5月初,每亩投放规格为250克/尾的乌鳢鱼种1500尾。同时每亩套养规格为200~300克/尾的白鲢150尾。鱼种下塘前用5%食盐溶液浸洗10分钟。

3. 投喂饲料饲养

这种养殖方式主要在大型的水库、泡塘旁边,新鲜的野杂鱼容易获得,便于作为饲料投喂。投喂量根据天气、水温、鱼活动情况等确定,每天投喂2次,上午9~10时、下午4~5点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在池鱼体重的2%~10%,每次以喂8成饱为宜。

4. 调控水质

高温季节每5~7天换水1次,每次10~15厘米深,其他季节每10~15天换水1次,每次20~30厘米深,水质异常时加大换水量,始终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定期使用EM菌,维持池塘微生态平衡,改善水质环境。在不便加水时,可施生石灰改良水质,每亩每次15千克化水均匀泼洒,提高水体pH值,改善水体环境。

5. 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注意观察乌鳢生长、摄食、活动及水质等情况,防止逃鱼和敌害侵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做好生产记录。

6. 病害防治

首先,要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在养殖期间,每20天用生石灰消毒1次,每亩每次用生石灰15~25千克,化成浆后全池泼洒。

其次,要在鱼饲料中定期添加抗菌、消炎药物。同时添加一些能提高抗病力的添加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把疾病发生率尽可能降低。

7. 养殖结果

以吉林省白城地区的某养殖户的养殖为例。具体情况见表1。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用野杂鱼作为饲料,在野杂鱼不超过2.4元/千克时,养殖效果较为理想。况且这种方式对池塘的要求不高,一般的家鱼养殖塘都可利用,其亩利润可达到15 000元以上。

二、以配合饲料为主的养殖方式

以配合饲料养殖乌鳢商品鱼,对池塘的要求较高。

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一般以1~2亩为宜,最好1亩左右。池深2~2.5米,水深1.5~2米。水面太大则驯食困难,容易造成乌鳢摄食不均,规格不齐,大小不一,影响成活率和养殖效果。

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

池堤上最好围设有尼龙纱网,高0.5米左右,给排水口也要用筛网扎好,防止乌鳢跳出逃跑。

乌鳢鱼苗放养前15天左右,将池水注到10厘米左右深,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成石灰乳全池泼洒消毒。消毒7天后,将池水注到100厘米左右深。

2. 鱼种投放

吉林省为寒温带地区,不同于南方地区,因而亩产量也达不到南方的程度。每年5月初,每亩投放规格为250克/尾的乌鳢鱼种1500尾,投放的鱼种必须是上一年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的,以便于驯化。同时每亩套养规格为200~300克/尾的白鲢150尾。鱼种下塘前用5%食盐溶液浸洗10分钟。

3. 驯化投喂

池塘注水后,在鱼池南岸的中部,用木板等搭建一个向池中伸出3~5米的投料台,供人工投喂或放置投饵机用。

投喂前先用敲击铁桶等方法发出声音刺激鱼群,然后向投饵区内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由于鱼种是上一年用配合饲料培育的,所以3~5天后即驯化成功。

4. 正常投喂

投喂时要定时、定点、定量。每天投喂4次,上午8∶00~8∶30,11∶00~11∶30时,下午13∶30~14∶00 ,17∶30~18∶00时各喂1次,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2%~4%。具体投喂量要视季节、天气、乌鳢的摄食和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投喂的颗粒粒径须与乌鳢的口径大体一致,每隔一个阶段调整一次饵料粒径。

正常投喂时,膨化饲料要先用清水泡一泡,待其吸水膨胀、软化后再投喂。泡水的颗粒饲料可减少饵料吸附池中的污水,减少乌鳢的养殖病害;泡水后饲料外表软化,可以减少损伤肠道几率,减少肠炎病的发生;泡水后的饲料也易吸收。

5. 日常管理

内容同以野杂鱼作为饲料的日常管理。

6. 病害防治

内容同以野杂鱼作为饲料的病害防治。

7. 养殖结果

以吉林省吉林地区某养殖户的养殖为例。具体情况见表2。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用配合饲料作为主要饲料养殖乌鳢,养殖效果也很理想,但这种方式对池塘的要求偏高。

三、结论

从养殖结果来看,两种养殖方式存在差异,但两种养殖方式各有利弊。

用野杂鱼作为饲料养殖乌鳢商品鱼,有利的一面是对池塘大小的要求不高,一般的家鱼养殖塘都可以;不利的一面是饲料来源会受到限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采用此种养殖方式,只有距离大水面较近,野杂鱼来源方便,而且价格合理的地方才利于采用此种方式。

用人工配合饲料作为主要饲料养殖乌鳢商品鱼,有利的一面是饲料来源方便,有保证;不利的一面是对池塘大小的要求较高,一般池塘面积不要超过2亩。池塘面积大,不利于乌鳢驯化和摄食,影响成活率和养殖效果。

因此,养殖乌鳢商品鱼,需要采用哪种饲料方式喂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养殖方式。

(作者联系地址:郭贵良   孙   丽   吉林省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邮编:130033;王桂芹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    邮编:130118)

作者:郭贵良 王桂芹 孙丽

乌鳢养殖技术论文 篇3:

食用菌市场未来趋势等二则

平菇:目前趋缓和,加之由于不易加工,只能鲜销,因此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金针菇:外销量较少,主要是国内鲜销,近两年金针菇的产量和鲜品销量上升,如发展高档品种,种出优质产品。还是有较大的优势。

蘑菇:由于出口势头较猛。蘑菇的产量在近几年已翻了几番,价格也稳中略升。但要注重无公害栽培。严禁使用高毒农药,防止有害物质超标。

鸡腿菇:发展空间较大,但产品以鲜品销售为主。

茶新菇:卖价较高,现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栽培。其它地区还未发展,在棉籽壳和木屑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加快速度发展此品种。

姬松茸:目前国内消费市场尚未开拓。在国内发展具有极大的空间。

真姬菇:目前上市数量较少,针对高档餐厅和高收入群体而言,还是有较大发展空间的。

球盖菇:产量较高。种植技术简单,产品可以鲜销、制罐或干制,适合农村地区栽培,可大力推广种植。

长根菇:目前市场上产品还很少。可以较大规模地发展。

香菇:目前国内外的香菇市场供求趋于平衡,在没有明显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地区。应谨慎考虑香菇产业的发展。

灵芝:总体上消费者数量有限,经常出现产品滞销。在没有资源优势的地区不宜盲目跟风种植。

草菇:以鲜销为主,在旅游业发达的地方。可以大量发展,但菇农应事先调查清楚当地的消费习惯。

乌鳢养殖效益高

王 庭

乌鳢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养殖品种,倍受关注。

乌鳢亩产一般在4000~6000公斤,养殖效益可达6500元/亩以上。鸟鳢高产,除了自身的耐低氧、集群性优势外,还得益于苗种品质改良、人工饲料研发的突破。使用人工饲料养殖后,彻底解决了水质与高产之间的矛盾,产量得以大幅提升。

按照养殖成本9.0元/公斤计算,亩产4000公斤计算。需投资4万元。一般4亩池塘投入10多万元即可。高投入带来高教益,近几年乌鳢价格虽有波动,但总体上还算比较稳定,江苏新沂市养殖基地去年养殖乌鳢亩利润就达到7000元。

杂交种乌鳢生长快、全程投喂饲料、产量高。杂交种乌鳢在育苗阶段经过驯化后。可以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起捕率高,可以迅速推广。杂交种乌鳢养殖周期短。4月份放苗,在9月份就可以达到上市标准。乌鳢肉嫩、味美、骨刺少、营养全面,在我国各地均有消费习惯,其风味和保健功效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作者:高 琳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气象行政执法论文下一篇:建筑设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