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划论文范文

2022-05-11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社区规划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根据当前条件下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的发展现状,结合节能、环保的设计观念,以提升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的使用质量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对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的空间规划设计做出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尚需完善的几点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第一篇:社区规划论文范文

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研究

【摘 要】目前我国老养模式可借鉴日本,实行市场引导为主,国家政策倾向为辅;居家、社区养老为主,公立养老为辅,逐渐形成养老产业的良性循环。对于如何进行市场引导,从而解决养老地产的盈利问题,目前仍当以租售并举为主,通过配套服务来实现最终盈利。 本篇即从养老社区的规划角度进行阐析。

【关键词】养老社区;类型及发展趋势;规划

【Key words】Old-age community;Type and development trend;Planning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博地澜屋针对养老地产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国外较成熟的几种养老模式、近几年的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国内的养老现状进行资料的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们认为:目前我国老养模式可借鑒日本,实行市场引导为主,国家政策倾向为辅;居家、社区养老为主,公立养老为辅,逐渐形成养老产业的良性循环。对于如何进行市场引导,从而解决养老地产的盈利问题,目前仍当以租售并举为主,通过配套服务来实现最终盈利。

在设计方面,我们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研究了老年住宅设计的相关规范及设计要点。规划上,普通住宅与老年住宅需按一定比例配置;建筑上,从公共空间及户型空间设计两方面进行研究;景观上,依据老年住宅景观空间设计原则,提出了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各种空间类型。本篇即从养老社区的规划角度进行阐析。

1. 目前养老社区的类型及发展趋势

1.1 养老社区分类。

1.1.1 按地段区位划分。

(1)城区型:在市区内建设的养老社区,占据生活区位优势,可以共享城市公共设施,但城区内地价较高,养老住宅产品优势不明显,因此城区内建设养老项目较少。

(2)城郊型:在城市郊区地价较低地段建设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社区,一般环境优美,养老设施相对齐全,较独立,与其他社区隔离。

(3)休闲度假型:邻近景区或与休闲度假项目结合设置,以休闲享受生活为主,多为高端产品。

1.1.2 按服务对象划分。

(1)自主生活型:针对身体健康、生活自理的老年人。社区提供丰富的社区活动,增加娱乐交流场所和应急照料服务等。辅助生活型:针对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社区提供起居帮助、家务料理、医药监督等基本生活照料。

(2)辅助医疗型:针对患病需要治疗和恢复的老人。社区提供24小时生活护理、医药治疗、康复帮助等服务。

1.1.3 按运营方式划分。

(1)租售并举:养老地产盈利的不是地产,而是养老服务。但是由于前期投入大,后期运营服务资金回收慢,大部分企业选择将房源的60%~70%卖掉,回收大部分的资金。剩下的部分自持,长期经营。

(2)会员制:有部分养老地产商持有物业,出售服务,通过会员制会员卡的发售实现前期资金的回收。会员卡的类型会根据市场需求设计。

(3)险资:保险的长期投资与养老地产的慢回收周期相匹配,因此险资被认为是最适合做养老地产的企业。险资将保险和入住资格挂钩,以投保取得入住资格,以保险收益支付服务费用。客户也可以选择不入住,只拿分红。

1.1.4 按开发建设类型划分。

(1)独立型养老社区:配有较齐全养老设施,与其他社区隔离,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社区。

(2)混合型社区:适当配置老年服务设施,有部分老年居住套型或老年邻里单位的社区,是普通社区和老年社区的综合体。

1.2 养老社区发展趋势。

目前养老社区建设既有独立型养老社区也有混合型养老社区,二者对比如下:独立型老年社区的优点是配套设施齐全,老年人可以享有较独立的生活环境,不受干扰;老年人群集中,交往方便。缺点是资源共享性不强,成本投入较高,社区人群组成过于单一,社区活动仅限于老年人之间交往,造成老年人与社会疏离,不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混合型社区的优点是可以与其他住宅产品或社区共享公共配套设施,成本投入较小;老年人与其他人群混合居住,能够更多地与社会产生联系,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混合社区还可以为老年人和子女提供邻近居住条件,很好地兼顾传统家庭亲情观念。其不足是生活环境与配套设施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或共用,而非老年人独享。根据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和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混合社区是今后养老社区的发展方向。

2. 养老社区规划

我们主要从社区外部环境条件以及社区内部规划布局两方面进行阐述。社区外部环境条件首先是地段选择。应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品的生产储运等用地;选择在地形平坦、自然环境较好、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

2.1 针对休闲度假区型和城郊型养老住区,因其用地以远离城市生活区的居多,选址时关键要看与周边城市公共交通(高速铁路、铁路、航空、高速公路)是否方便,与城市的公共配套资源联系是否便捷(如医院、超市、银行等)。

2.2 城区型养老社区与周边城市生活区位置临近,选址时要选择在具有良好基础设施条件,如银行、超市、洗衣店、修理店、鞋帽服装店、餐饮店、邮政及药房等应尽可能邻近且便于前往,使入住者生活方便,居住安心;靠近公共服务设施如大型医院、保健服务站、文娱设施、图书馆等;选择临近公园、绿地的地段,使老年住宅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老年人增加户外休闲活动;选择交通方便可达的地段但应避开对外公路、快速路及交通量大的交叉路口等地点,保证购物、逛公园等一般室外活动不必穿过城市主要街道。

2.3 第二是环境安全的考虑。这是老年人聚居的社区环境需特别予以考虑的问题。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在警觉性和自卫能力上都有所减弱,老年住区应选择在社会环境简单,人员素质较高的地段,以保障老年居住的安全性。

2.4 第三,选址周边人文景观的开发利用可增进养老社区的发展。充分挖掘人文景观资源,尤其是城市印记与社区结合开发,将极大增强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

2.5 对于养老社区内部规划布局,以本公司某居住项目为例,总结出养老社区在规划布局上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规划住区总用地10.76顷,其中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占地约为总用地的30%。用地南侧、西侧、北侧地块开发居住社区,东侧滨河,有滨河公园绿地。用地西侧、北侧、东侧是城市主干道,南侧为城市次干道。

2.5.1 功能分区。

(1)小区内住宅产品呈多样性。住宅产品的设置结合当地规划要求和开发商需求,考虑中国人的养老习惯和亲情关系,提供多样的养老住宅产品,如普通住宅、嵌套住宅、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分组团布局,避免组团间互相干扰。尤其是老年住宅组团和普通住宅组团通过设置组团道路和有层次的景观绿化做适当分隔,以保障老年住宅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2)小区级的配套设施尽量居中布置,便捷各组团人群使用。对于老人而言,居住空间和公共配套的便利联系能促进老年人参与公共配套的使用和管理。

2.5.2 产品设置。

如图3所示,整个居住区居住建筑总面积263480平方米,老年居住套型(包含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嵌套式老年套型)总建筑面积75856平方米,占居住總建筑面积的28.8%。

(1)养老住宅。

老年住宅布置在用地东南部,邻近东边的滨水公园和南侧城市次干道,其目的是尽量选择景色优美、不受交通噪音干扰的地段。养老住宅为低层合院的组合,几栋带有私密小院的住宅围合成一个院落组团,形成兼具中国传统居住形态与现代时尚生活特征的布局模式。组团内部还分级设有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并配置了符合老年人交流、休闲、健身活动需求的场地及设施,环境清幽,景致宜人。

(2)嵌套住宅。

嵌套式住宅是指单元住宅楼里嵌入布置老年居住套型。老年套型一般布置在与家人临近、楼层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的位置,并尽量靠近交通核。每单元楼的底层作为公共交流、公共活动空间。楼内一般不单独配置老年人生活服务设施,有服务需求可提供上门服务。

(3)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靠近住区南侧次入口(此出入口可作为老年人专用出入口),地段日照通风良好,周边环境相对安静,既方便出行又比较独立。老年公寓为高层建筑,首层至三层以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为主,包括:医疗急救站、康复护理室、文娱活动室、健身活动用房、服务供应站、餐厅、理发室、洗衣房等;四层以上为标准老年公寓,每楼层单独设置观察室和楼层起居室。

(4)普通住宅。

普通住宅占小区住宅的大部分,均为高层住宅,自成组团布置在用地北部。

2.5.3 配套服务设施。

2.5.3.1 配套服务设施布局原则。

(1)分级明确

老年社区配套服务系统与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设置原则一致,应按区域级、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单元级等分级设置。服务范围由远及近,规模由大到小,以便更加全面细致地为老年人服务。本项目除了在住区居中位置的社区中心内设置了辐射全住区的老年配套设施外,在东南部的老年住宅组团内部以及老年公寓底层等位置设有就近的老年服务项目。

(2)疏密有致

配套服务设施应从高等级到低等级合理疏密配置。大型的、复杂的、使用率低的集中配置,小型的、简单的、使用率高的分散重复布置。

2.5.3.2 老年住区规划分级配套服务内容。

(1)根据老年住区规划相关规范要求,老年住区分级配套服务内容如下――小区级:超市、银行、邮政、家政服务中心、药店、修理店、老年保健康复中心、老年护理中心、老年办公、老年培训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组团级:老年活动室、棋牌室、图书室、书画室、日托所等;单元级:紧急救护室、护理室、餐厅、公共待客厅、洗衣房等。

(2)本项目在用地东侧设有居住区级配套商业中心,其内部包含有大型超市、银行、邮局、家政服务中心、药店、修理店以及面向全住区的各类培训及活动中心。商业中心内未单独设置老年服务设施。而在社区中心内结合组团需求设有老年护理服务中心及老年活动中心,同时在老年公寓内设置了组团和单元级配套老年人服务用房和设施。

2.5.4 道路系统。

(1)涉老组团尽量靠近出入口,最好有单独的对外出入口。通向涉老组团的出入口限制非住区人流车流进入。本案用地南侧出入口可通过物业管理作为老年住宅组团专用出入口。

(2)老年人出行多以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方式为主。住区设计时,涉老组团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减小机动车道宽度,增加人行道宽度。人行道与休息空间结合,多布置休息设施。

(3)纯老年住宅组团实施组团外停车,内部道路除急救和临时接送车辆外限制机动车进入;嵌入式组团限制机动车进入,机动车进入地下,内部道路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主。含老年住宅的组团多设置自行车和电动车停车位。

(4)加强步行系统设置,使其满足老人健身锻炼需求。注意步行系统无障碍的设计,可在局部地段适当增加步行道路的挑战性,引导老人进行一些难度活动。

(5)含老年套型的单元路口处设置单元标志,方便老人辨识住宅所在位置。单元入户处布置急救车停放回旋场地12m×12m。回车场地结合休息场地布置。在正对单元门处布置标志性景墙,提高单元的可辨识度,方便老人识别。景墙两侧布置花池和座椅,可供单元内老人休息交流。单元入户雨棚加长成半廊,成为户内和户外的过渡,为老人适应户内外环境转变提供过渡空间。

作者:张新超 许丕财

第二篇: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空间规划设计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条件下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的发展现状,结合节能、环保的设计观念,以提升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的使用质量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对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的空间规划设计做出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尚需完善的几点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社区居住;建筑;空间规划

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的建设关乎到每位居民的切身利益,它不仅关乎着社会建设的和谐与稳定,也与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息息相关,是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现如今,国家的住宅建设较以往而言,更加注重建筑本身的质量以及居住的舒适程度,而非以往的“数量多即发展好”,这种观念性的转变体现了社区居住建筑群体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更是秉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其中,空间规划对于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的设计有着较为突出的影响,通过在此方面的巧思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区居住建筑的整体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建筑行业的突飞猛进。

1 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空间规划的尚存问题

1.1 商业区规划设计混乱

在对社区居住建筑群体进行空间规划设计时,有时为了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常常会在住宅区附近设计一些超市、餐饮类的商业区,以满足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需要。然而商业区的入驻行业涉及到各式各样的种类,在管理时很难设定统一的标准,在解决居民便利条件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居住问题;另一方面,入驻商业区的店铺存在着数量、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引发部分社会问题的诱因,为居民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

1.2 社区生态环境设计不合理

有一些居住社区在对社区内部的生态环境进行设计时,往往会受到了固有经验及设计水平的约束,陷入一些误区,导致了社区内部的建筑分布过于紧密,建筑间隙小,实际居住采光效果不好,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全等诸多问题,未能给社区居民一个良好的环境体验。因此,在对社区内部的生态环境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住宅小区所具备的人文性,增大社区内部的绿植覆盖率,完善针对老人与小孩健身、游乐的基础设施;对于已经栽植好的植物,应配备相关人员给予其定期的修剪及维护,不能任由植物肆意生长,从而违背了栽种绿植的初衷,甚至可能在社区内引发植物病虫害的现象。

1.3 街道规划设计考虑不全面

街道规划设计是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空间规划设计的一部分重要内容,然而在实施时很容易忽视一些细节性问题。譬如,一些社区在对街道进行规划设计时,常常会出入方便居民出行的理念,采取开拓道路、加宽人行小路的措施。这样的举措单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若是将其与汽车等机动车的出行相结合,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供行人行走的小路拓宽后,一些轿车也可以在上面自由通行,这势必会给路上的行人以及周围的居民带来一定的尾气污染以及交通不便;另一方面,社区内的生活垃圾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有些社区对于生活垃圾的回收设施以及后期管理并不完善,居民们留下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这样一来,即便是社区内的硬件设施再高端,也不会营造出整洁、宜居的社区环境,还会给社区的形象以及居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2 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空间规划的设计要点

2.1 完善社区的配套设施建设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居民们对自身居住的生活环境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对于社区居住建筑群体而言,在对其进行空间规划设计时,完善社区内的配套设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且所涵盖的功能应满足绝大部分社区居民的需求,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社区的服务性能,给予居民良好的居住体验。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建设社区内的配套设施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且設施后期的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相关人员在对此问题进行建设时,应注意配置设施的基础费用与社区运营之间的平衡,在保障社区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将社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最优化。

2.2 优化设计社区内的生态环境

社区内生态环境的优美程度,是决定社区居民生活感观以及社区整体居住水平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设计可以大幅度提升社区的档次与吸引力,更能有效的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社区是居民的生活载体,因此,在对社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优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此类设计是否满足社区居民的审美观念,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以及是否能增添社区整体的居住情趣。在实现上述目的的基础上,优化社区建筑的空间布局,对建筑与周边环境进行合理化设计,通过不同的调动改变小区内部的整体氛围;另一方面,改变建筑色彩,调整社区整体的基底颜色也是优化社区环境效果的有效手段。社区的生态环境对保障社区设计质量、改变传统设计的不足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因此,在设计时应将社区的环境设计作为单独的设计来进行,从而最大化的发挥优化社区环境的作用。

2.3 善用智能化设备进行优化设计

现如今,我国的科技水平正处于不断攀高的阶段,尤其是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了便利。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高科技设备,将智能化在社区服务中推广。譬如,社区内的用水、用电问题,可以通过在小区内设立专项缴费点得到很好地解决;社区内外出入的门禁,可以采用智能化感应系统,自动识别车牌号的方式来保障居民出行的便利;社区宽带的全覆盖在保障居民用网稳定的同时,还可以提升社区的整体形象。像这样在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空间规划设计中融入智能化思想,是改善社区品质、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有效举措。

3 结语

在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空间规划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秉持着以人为本创新型理念,从细节处入手,充分融合新技术、新设施的优势,全方位的给予居民舒适健康、便捷新颖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郝玉海.综合养老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空间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2):81-82.

[2]叶娟.刍议养老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空间规划设计[J].四川水泥,2016(07):75.

[3]杨鸽. 综合养老社区居住建筑群体空间规划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作者简介:姓名:刘勇豪 赵利权 ,出生年月: 1988年5月8日,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广西贵港市,当前职务:设计师,学历:本科。

作者:刘勇豪 赵利权

第三篇: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城市社区规划建议

摘 要:城市精明增长理论在国外城市社区规划研究中已趋于成熟,是目前美国社区发展的主流理论。从精明增长十项原则出发,分析其在中国城市社区规划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而全面的指导。

关键词:精明增长;层次分析法;城市社区规划

一、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发展现状及挑战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扩张,人口加速增长,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随之而来。例如城市住房供不应求,社区形式单一,城市道路资源严重匮乏、交通拥堵,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等。自计划生育政策颁布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老年人口比例显著上升,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更是剧增。外来人口主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的卫生环境、户籍人口管理、治安秩序、就业安置等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城市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以往的胡同、弄堂等居住格局被打破,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交通、活动等更多地依附于小区的规划和建设。由此可知,现代社区的智慧建设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精明增长理论的来源与内涵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是目前美国社区发展的主流理论,是一种鼓励多用途建筑类型,多样化住房和交通选择,发展现有社区并积极参与社区结合的城市规划手段。精明增长的十项基本原则分别为:一是混合土地利用;二是利用紧凑的建筑设计;三是创造多样化的住房机会和选择;四是创建可步行的社区;五是建立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有吸引力的社区;六是保留开放空间、农田、自然美景和关键的环境地带;七是直接改造和发展现有社区;八是提供多种交通选择;九是使开发决策具有可预测性、公平性和成本效益性;十是鼓励社区和投资方在发展决定中共同合作。

三、精明增长理论本土化应用

本文建议在精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科学构建评价准则(见下表),并考虑各个城市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人口状况等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通过对各个原则所占的权重进行调整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从而达到理论本土化运用的目的。此处建议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社区规划体系赋权:该方法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针对多层次结构的系统,用相对量的比较,确定多个判断矩阵,取其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权重,最后综合出总权重并排序,最后基于定权方案。综上所述,可以在考虑区域特征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社区的评价得分,为城市社区规划提供参考。

四、结语

本文所建立的城市社区規划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方法适用于我国任何相应数据可得的城市,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城市社区规划模式,结合我国城市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等客观因素,评价我国特定城市的社区规划现状,为我国城市社区规划提供科学而全面的指导和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 黄慧明,Sam Casella.Faicp.PP.美国“精明增长”的策略、案例及在中国应用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7,(5):19-28.

[2] 魏德辉,谌丽,杨翌朝.美国波特兰的宜居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6,(5):20-25.

[3] 孟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策略研究[J].城市,2018,(8):70-79.

作者:罗芳 王远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税收立法论文范文下一篇:高专英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