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观论文提纲

2022-08-18

论文题目: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意蕴与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禅宗思想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亦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本研究阐释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意蕴,分析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对心理治疗疗法的影响,评析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旨在以实现人的自性圆满,幸福为旨归。本研究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本研究欲达到的目标,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意义所在。第二部分研究了禅宗的思想源流与精神特质。禅宗是印度大乘佛教理论在身心上的实现,以言下见性的方式,顿悟万法的真如本性,一刹那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于缘起现象上当下现量直见其真如本性,这就是“明心见性”,是对实体自性的遮破和对缘起现象的开显的统一,是圆成实性和依他起性的统一,是大乘有宗和大乘空宗核心义理的统一。禅宗单刀直入、顿悟成佛的特质,使其在修行上以“无法为法门”,强调形式上的顿超直入;在印证上拒斥现实经验,而强调“以心传心”;在传播上否定思维和语言,而强调“不可思议”。而禅宗所达到的见性成佛的目标,实际上是一种超越性的智慧境界,是完全随顺因缘,没有任何执着或者人为造作的“平常心”,和平等正直,没有任何自他、有无、染净等二元对立,自己与山河大地无有差别,自己与一切众生无有差别的“直心”,以及顺应缘起,没有执着,事物如是显现而如是认识,如是度化一切众生,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等一切执着的“当下心”的统一。第三部分阐述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意蕴。现代健康心理学思想的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人性论、病因论、实现论与治疗论四个部分。与之相对应,禅宗也有自己的人性论、病因论、实现论和治疗论。禅宗的心理健康观蕴藏在人性观中。禅宗的人性观为本性是佛、自性清净、自性自度和自性成佛,相应的心理健康观就是追求真实、反应适当、主观能动和悦纳进取。禅宗的病因观认为,人的心理本是健康澄明,痛苦是由于受到了污染而迷失,导致心理疾病的因素有性具净与染、无明与执着、贪嗔痴和业力。禅宗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明心见性和修心养性。为了达到目标,禅宗提出了包括顿悟、禅定等系列修行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禅宗的境界论即为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护心和对治为两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而成佛是禅宗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终极解脱是禅宗人格理想的核心特征。第四部分从禅宗思想与正念疗法、森田疗法,放松静默疗法的关系角度阐述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行为疗法”的影响。正念疗法的人性观是强调人的本性在当下的体现,超越了禅宗的“宗教性”,强调认知的融合;病因观从禅宗中吸收了“观法无我”的思想,超越了禅宗的“明心见性”,提出“修身养性”的创见;实现观从禅宗中吸收了“观空”的思想,超越了禅宗中对“意向”的解读,认为“生命状态”即为“生命意向”。治疗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破执”的思想,以达到人性本原的状态,超越了禅宗中“坐禅”的思想,更注重与实际结合,缓解个体的身心压力;森田疗法的人性观从禅宗中吸收了“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强调在顺逆境中修炼平常心,超越了禅宗的“安于当下”的思想;病因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烦恼即菩提”的思想,觉悟与迷惑是相伴而成的,超越了禅宗的“明心见性”,认为过分关注则会影响个体的通达;实现观从禅宗中吸收了“不安常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思想,超越了禅宗中对“业”的理解以及“顿悟”的观点,引导个体正视问题,消除自卑。治疗观吸收了禅宗中“正受不受”的思想,超越了禅宗中“当头棒喝”等具有神学色彩的治疗方式;放松静默疗法的人性观从禅宗中吸收了“应无住所而生其心”的思想,让个体意识到本心所在,超越了“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强调要静心思考;病因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禅定”的观点,强调通过改变行为来缓解焦虑,超越了禅宗的过分执著焦虑的观点;实现观从禅宗中吸收了“静坐”的理念,通过静坐达到通透解脱的效果,超越了禅宗中“坐禅修行”,强调培养个体心神安静的能力,最终缓解焦虑紧张的状态。治疗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禅定修行”的观念,强调不能过分执著纠结,暂时放下才能产生顿悟,超越了禅宗的“打坐”的手段,将禅宗的修行应用于各个领域,与实践相结合。第五部分从禅宗思想与认知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的关系角度阐述了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认知疗法”的影响。认知疗法吸收了禅宗多维认知的启发,并较禅宗本性论更具现实意义。该疗法还借鉴了禅宗中哲学的思辩方法,但是较禅宗迷失论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更为显著。该疗法还借鉴了禅宗中主动性治疗的观点,实现以问题驱动,在治疗技术体系的完整性上超越了禅宗的开悟论。最后主张通过重建认知结构,使个体实现理性和适应的认知,借鉴了戒定慧的情绪调节和自我建设的观点,但是较禅宗境界论更具可行性和具体性。精神分析疗法吸收了禅宗的开悟性与人性相结合的观点,但是较禅宗的本性论更具深度;吸收了禅宗中驻相妄念等无意识冲突至病的观点,但是较禅宗更好地建立了良好主体恒定性与客体恒定性;吸收了禅宗中在治疗后应当达成不依赖外界的心理健康状态的观点,但是在医学实证及治疗技术等超越了禅宗的开悟论。该疗法还吸收了禅宗中个体意识的重要性是帮助实现阶段跨越关键的观点,但是超越了境界论中过于偏重于自我意识,能达成了更为平衡的精神世界。人本主义疗法吸收了禅宗中人性为无二之性,超脱于善恶之分的观点,但是超越了禅宗中本性论对人的激励作用,更能激发人积极本质。该疗法吸收了禅宗中从“假我”的角度审查人的病因,但是在阶段适用性方面超越了迷失论,可应用于儿童教育管理中。该疗法还吸收了禅宗中治疗过程应不思善恶及对个体生命无限尊重的治疗观点,超越了开悟论的治疗实效,形成具体详实、可广泛应用的治疗体系。还吸收了禅宗中人所达成的超然物外的“涅槃”之境,提出了“高峰体验”类似观点,超越了境界论作为一种信仰体系的局限性,构建了有其客观性和规律性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架构。第六部分阐述了禅宗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及局限。禅宗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禅宗思想的合理性上。在人性论上,禅宗淡化了佛教的宗教色彩,非常重视个体内在的发展以及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个体自身的努力。在迷失论上,禅宗从外界环境、认知方式、物质欲望、行为等不同方面解释了烦恼的根源。在开悟论上,禅宗从认知和行为上都提出了各种方法来帮助个体摆脱烦恼,其中许多思想与各心理健康教育流派的思想非常相似。在境界论上,禅宗指出个体最终所要达到的内心状态是通过重现本心来实现终极解脱,即自由与超越。然而禅宗思想本身也有不足之处。在人性论上,禅宗所强调的本心是非常理想化、而难以实现的。在迷失论上,禅宗摒弃一切的烦恼,其中甚至包含某些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态。在开悟论中,禅宗的某些方法难以照搬到当代生活,需要适当进行取舍。在境界论中,自由与超越状态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辨析,同时这种自由与超越是否适用于当代大众还需要仔细斟酌。第七部分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了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首先,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且这种需要随着社会活动的变化能进行调节。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各方面能力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后,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首先最基本就是对心理状态进行诊断,判断是否心理健康,其次在对心理健康诊断的基础上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种种纷扰时能保持本心清净,最终达到塑造理想心理健康状态的终极目标。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运用整合视野来剖析禅宗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拓宽了应有的研究视域。第二,分类剖析了西方心理治疗方法:行为疗法与认知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与超越,为进一步构建人类心理健康的干预理路提供了新的范式。第三,创建出适合新时代的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观,能有效指导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禅宗;心理健康教育;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人的“全面发展”

学科专业:基础心理学

摘要

Abstract

1.问题的提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禅宗思想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蕴

1.2.2 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流派思想的影响

1.2.3 禅宗思想的当代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案

1.3.1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1.3.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1.3.3 研究意义

2.禅宗的思想源流和精神特质

2.1 印度佛教的缘起理论及其终极目的

2.1.1 小乘佛教的四谛缘起理论、十二缘起理论及其终极目的

2.1.2 大乘佛教的“八不缘起”理论与“阿赖耶缘起”理论及其终极目的

2.1.3 印度大小乘佛教缘起理论所展开的心理层次

2.2 禅宗的思想渊源及其流变

2.2.1 禅宗的契理性:是空宗破执与有宗显性的统一

2.2.2 禅宗的契机性:顺应中国道家的气质和儒家的气象

2.3 禅宗的修行方法及智慧特征

2.3.1 随方解缚而言下见性

2.3.2 看心、观净等渐修法门

2.3.3 禅宗的智慧特征

3.禅宗思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蕴

3.1 禅宗的心理健康观

3.1.1 本性是佛:追求真实

3.1.2 自性清净:反应适当

3.1.3 自性自度:主观能动

3.1.4 见性成佛:悦纳进取

3.2 禅宗的病因观

3.2.1 性具净、染

3.2.2 无明与执着

3.2.3 贪嗔痴

3.2.4 业力

3.3 禅宗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具体方法

3.3.1 明心见性

3.3.2 修身养性

3.4 禅宗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

3.4.1 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

3.4.2 心理健康的治疗和维护

3.4.3 理想心理健康状态的塑造

4.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行为疗法”的影响

4.1 禅宗思想对正念疗法的影响

4.1.1 正念疗法概述

4.1.2 正念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4.1.3 正念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4.2 禅宗思想对森田疗法的影响

4.2.1 森田疗法概述

4.2.2 森田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4.2.3 森田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4.3 禅宗思想对放松静默疗法的影响

4.3.1 放松静默疗法概述

4.3.2 放松静默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4.3.3 放松静默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5.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认知疗法”的影响

5.1 禅宗思想对认知疗法的影响

5.1.1 认知疗法概述

5.1.2 认知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5.1.3 认知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5.2 禅宗思想对精神分析疗法的影响

5.2.1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

5.2.2 精神分析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5.2.3 精神分析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5.3 禅宗思想对人本主义疗法的影响

5.3.1 人本主义疗法的概述

5.3.2 人本主义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5.3.3 人本主义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6.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禅宗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

6.1.1 禅宗思想的理论价值

6.1.2 禅宗思想的实践价值

6.2 禅宗思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局限

6.2.1 禅宗思想的理论局限

6.2.2 禅宗思想的实践局限

7.走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

7.1 心理健康观的演变

7.1.1 以“小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7.1.2 以“大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7.1.3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7.2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7.2.1 改革目标

7.2.2 改革内容

7.2.3 两种视野下的改革设想

7.2.4 改革路径

7.3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设的未来

7.3.1 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途径

7.3.2 心理健康的标准

7.3.3 未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共组织绩效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高职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