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培养学生领导力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变革时代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新要求、新内容。培养学生领导力更为小学中高年级的班级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有效地促进了班集体建设。关键词:学生领导力;中高年级班级管理;策略在小学期间,学生习惯性地被分为低年段、中年段和高年段这三个阶段。

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管理论文 篇1:

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滋养学生心灵的教育探析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号召全国人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班主任,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心灵教育则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针对滋养学生心灵的教育展开探讨,谈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管理中,将德育渗透其中的做法。

【关键词】心灵滋养;诚信;分享;尊重;合作

一、心灵教育的含义和必要性

何谓“心灵教育”呢?心灵教育指的是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关注学生丰富人格的培养和内心世界的丰富,以及促进学生富有同情心、责任感和移情能力,关注学生周围的世界,心灵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然而,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叫“巨婴”。它的意思是人的身体长大了,但心理却如同婴儿。这种人接受不了挫折,不能平等对待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在家庭、学校的教育上,以“智育”为主,分数至上,从而忽略了心灵的滋养,导致心灵缺少了营养成分,无法成长。所以,在小学高年级的教育上不应局限于习惯的养成,而是要为他们的心灵灌入营养的成分。

二、 进行心灵教育的几点做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一个生活在优越环境,家长“过度保护”的掌中宝。被物质“浇灌”的他们,造成了精神上的贫乏,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冷漠、孤独等等。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笔者进行了心灵教育的探索,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一)以身作则,以诚为本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做人之本,与人相交,最重要的便是诚。小学生具有向师性,老师于他们而言,就是引航者。因此老师的以身作则,会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深刻、更长久。

以身作则,以诚为本,让学生领会到真诚。当我们新接一个班级时,作为班主任,首要做的就是与学生建立信任,这样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接受这个班主任的管理教育。快速建立信任方式,就是以身作则。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在建班之初,大多数班级都会制定班级公约。不少老师都会将这个作为约束学生的制度,学生在老师的施压下严格遵守。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利于让学生形成自觉性,部分学生反而会想方设法钻空子。如果将这公约执行的主体变成老师和学生,在无形中就有了一股榜样的力量。例如,制定下上课不迟到,要求学生做到,老师也要做到。老师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个说到做到的人。比如有一次,我上课迟到了两分钟。进到课室,我没有为自己找借口,而是坦诚地告知学生自己迟到了,愿意照着公约上“迟到者,需要背五首诗”的内容执行。我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言必行,行必果”的道理,我的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行为,不但没有丢了威信,反而赢取了学生的信任。慢慢地,学生的迟到现象减少了,哪怕迟到了,也会自觉按公约“惩罚”自己。

老师行为规范的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了真诚,心灵得到了滋养。以身作则,以诚为本,是心灵教育的前提。

(二)学会尊重,健康心灵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便是尊重。“人”一撇一捺,顶天立地,紧紧地靠在一起,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人的人格生来平等,没有上下高低之分,没有聪明与愚笨,没有高贵与贫贱之分。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收获尊重,才能擁有一颗健康的心灵。

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感染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灵,平等是尊重的前提。我班有个特殊的孩子,她不会写字,也无法正常与人沟通,自闭、防备心很重。正因为这些,当有人恶意捉弄她时,她的反应会非常强烈,踢桌子、打人、丢东西、大哭。后来,因为一次换座位事件,我才知道自己和学生都没有尊重过她,也没有关注过她的心灵,甚而不少学生排斥她,说她是傻子,因而她在班级里总是一副防备的姿态。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再“特殊”对待这个学生。像其他学生一样要求她认真听讲,走到她身边,教她写字。开展班会课,让她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学生认真倾听并为自己曾经的做法感到愧疚。慢慢地,我和学生一起挖掘她的优点,一次六星评比中,她高票当选了“服务之星”。从中我明白了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对学生就会有所感染。

引导学生互相尊重,学会与人相处。班主任的日常琐事很多,其中一项就是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总是有学生可怜巴巴地跑过来说自己被欺负了,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大都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去处理,苦口婆心或者严厉批评。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还会出面帮孩子处理,警告对方。如此一来,孩子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在与他人相处中,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同样的问题。因为只靠大人解决问题的孩子不仅产生了依赖,同时加重了其他学生对他的“歧视”。在小学高年级这种矛盾会更严重,作为班主任,可以倾听孩子的烦恼,平等对话,让孩子敞开心扉,找到问题所在。接着,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指导他方法,而不是代替他解决。其次,可以展开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大胆说出来。比如每周一星的评比,可以借助类似的评比,发现他人的闪光点,懂得欣赏别人,就会从内心深处去尊重他人。

(三)学会分享,滋养心灵

分享是与人交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西方社会学会与他人分享是一个小孩子从小就学习的美德,也是重要的社交能力之一。通过分享,可以获取他人的信任,可以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获取知识等等。就像我们常说的如果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懂得分享的人,心中也会充满爱。

老师与学生互分享。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知教师, 不愿意与教师开诚相见, 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 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我班有个精准扶贫的学生,沉默寡言。我为了照顾他的感受,总是在放学后将他叫到办公室领取他的牛奶。有一次,他对我说:“我想让每个同学都有牛奶喝,也想分享给老师。”我取得这个学生家长的同意后,第二天在班上郑重其事地开了一个牛奶分享会。是这个学生启迪了我,于是我把这份快乐又分享给了全班,并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之后,我有意识地跟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在教学时,分享知识,举办故事分享会、阅读分享等等。于是,我收获了夹在作业本里诉说烦恼的真诚、课间跑来跟我交流学习方法的平等、社会实践时学生互相分享食物的快乐。在分享的氛围中,学生相处融洽,滋养快乐心灵。

(四)学会合作,成长心灵

学会合作,是真诚、尊重、分享的进一步深化,因为在合作中,需要做到倾听和交流。在日常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使用,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会自我管理。一个懂得合作的班级,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积极向上的班级,有助于减少学生孤独、自私的心理。那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呢?

第一,合理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指责,力争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第二,定目标,制定奖惩制度。由组长带领组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每个小组间形成竞争关系,组员间互相合作,形成一股绳。第三,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逐渐成长。

三、结语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提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教育的核心应是唤醒学生的心灵。”“坚硬的外壳保护自己,柔软的心灵健康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将真诚、尊重、分享、合作等渗透到班级管理中,滋养学生的心灵,引导其成为人格完善、独特的人。

参考文献:

[1]吴淑琴.中职班级管理探究——唤醒学生的心灵教育[J].职业,2018(20):63-64.

[2]周草.对实践中儿童心灵教育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4):123-125.

[3]杨再勇.心灵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内在向度[D].苏州大学,2014.

作者:陈玉奇

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管理论文 篇2:

学生领导力在小学中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培养学生领导力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变革时代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新要求、新内容。培养学生领导力更为小学中高年级的班级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有效地促进了班集体建设。

关键词:学生领导力;中高年级班级管理;策略

在小学期间,学生习惯性地被分为低年段、中年段和高年段这三个阶段。相对于低年段的学生特点,中高年级的学生不再一味地顺从所谓的“权威”,自我意识的觉醒让他们更加有自己的主见,他们越来越希望摆脱来自于家长和老师的束缚,这些都为班级管理带来了挑战。因此,班主任在中高年级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使其得到更大的发展。

领导学研究表明,领导力培养应该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因为决定领导力的很多特征,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造性思维等需要在人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开始培养才更有效。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大胆把主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能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在为建设优秀班集体献策献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领导力。而学生的领导力,又反过来作用于班集体的建设,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虽然刚开始时间耗费不少,但在后面的阶段又给我省了不少心,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明显的成长。

那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领导力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首要前提——打造班集体建设目标,增强了学生自主创造力

确立班集体共同目标就是使班级全体同学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并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组织统一的行动。每一个班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作为班主任,我首先做到转变传统观念,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制定班级目标时,我改变了以往教师包办的做法,在班级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观察班级现状,思考需要努力的目标,然后由学生组织开展班会课,共同讨论出真正切合实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由被动到主动,思维不再局限,而是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发散思维。而这正是创造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儿童的成长特点。自主创造力是小学生领导力的构成之一,它是小学生生活、学习中的重要品质。

二、基本保障——培养优秀班干部队伍,提高了学生决策执行力

决策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计划和构想是否真实有效。而一个纪律严明、健康向上的优秀班集体,不仅要有一位称职的班主任,更要有一支素質良好、能具有决策实施力的班干部队伍。班级的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是否能将决策有效的执行。所以,我在民主选拔了班干部之后,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培养。一般情况下,我会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共同讨论班级最近出现的现象,商议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有研究表明,领导力并不是为少部分人所特有的品质,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具备领导的潜能。所以我在班级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这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也让更多同学的领导力得到了提高。

三、关键步骤——创设正确的集体舆论,锻炼了学生反思自我力

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或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监督个人或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

在培养集体舆论初期,我带领全班学习《弟子规》并将其总纲作为班训,每日背诵宣讲,一一细化成行为规范,并将一些明显违规的行为拿到晨会、班会上进行“公开审理”,不点名批评,而是让集体讨论这些行为,学生们各抒己见,我则根据发言情况,引导大家根据集体规范来判断点评该行为不恰当之处,晓以利害。渐渐地,学生们将这些规范记在了心中。除了用集体舆论制约不良行为,我还引导集体舆论指向表扬优秀行为。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能得到集体的掌声,课外帮助同学、讲文明、为班级做贡献的能得到集体的奖励。久而久之,班级里基本上有了对是非、善恶、美丑等有较强的的识别判断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也是学生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心环节——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确立了学生沟通协调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小学生成长历程中潜在的心理要求,更是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比如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的献爱心义卖活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义卖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学生进行具体的分工,有记账员、售货员、宣传员、摄影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然后由每个活动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义卖岗位。分工不同,职责不同,这就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正是有这样良性的循环,促进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为班级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生领导力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创造力、决策实施力、反思自我力、沟通协调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与能力。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实践中,教师应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的这些素质与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以琴.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探析[J].文学教育(上),2016(04).

[2]张玉红.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翁文艳.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几个基本问题[J].领导科学,2012(05).

作者:朱昭景

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管理论文 篇3:

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分析

摘 要:对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作出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为相关教学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自我管理

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受到广泛重视,核心素养的内涵具体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三方面内容。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核心素养,在小学高年级教育中,也应充分重视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人员根据某些社会目标,同时有效利用自身主观能动性对个人的认知、情绪与行为作出合理控制。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小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因此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适应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培养要求

核心素养理念的基本内涵产生于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大会,其总体框架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与健康生活等在内的六大素养,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获得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品格与能力[1]。而“自我管理”素养是包含于“健康生活”当中的一种核心素养。因此开展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充分适应核心素养理念下对学生的培养要求。

2.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小学教育当中,也需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自主意识与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更有利于实现培养自主意识的目标,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当中,教师需要充分重视班级集体的作用,通过有效利用班级集体,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并能够增强自律性。

3.改善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关键阶段,该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对其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小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对学习内容缺乏规划、过度依赖家长与教师等。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与家长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相对较强的自控能力,因此在此阶段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能够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1.合理制定班級管理制度

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首要内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使其了解到正确的行为标准,对自身行为进行合理评估,才能在此基础上增强其对自身行为的管理。因此,教师可以在参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方面,需要包含有关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方面内容,比如关于课堂纪律、自习纪律、考勤制度、卫生制度、早操纪律与德育积分办法等内容[2]。同时,也要保证上述管理制度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形成有效的约束。班级管理制度的具体制定过程中,可以对以往由教师与班干部制定管理制度的模式加以改进,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管理制度的制定,加强其对各项规则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自觉地对管理制度加以落实,有效发挥提升自我管理意识的作用,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充分发展。

2.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指导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相对于其他年龄段,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第一方面,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中,合理制订学习计划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类型与特点对其进行有序安排,合理规划时间,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计划的制订上,可以采用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将每天的计划按时完成。

第二方面,加强对学生自主预习与复习的指导。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所学知识的难度有所增加,学生需要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促进知识的更好掌握。其中,预习与复习是小学高年级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在进行自主预习时,需要指导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知识理解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在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知识点制作成思维导图等形式,对知识做出有效的归纳总结,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第三方面,重视学生时间观念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作业的完成时间,与家长进行联系,从而让学生对时间做出有效的管理和安排。

3.增强学生对班级事务的参与度

根据相关的调查,在行为管理方面,从未担任班干部的学生相对于班委成员与课代表来说,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低,其原因在于自我约束能力的差异性。对于班级中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其言行举止受到班级内教师与其他学生的严格监督,因此班干部需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约束自身行为,才能为班级其他学生作出良好榜样。与此同时,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也可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在班级事务的参与上更为积极主动。在其对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自身的管理与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对于未担任班干部的学生,由于缺乏对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因此容易出现不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的现象。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班级内所有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采取班干部轮岗的方式,使班级内每个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都能得到充分锻炼。比如可以设立“值日班长”,同时保持原有的班委会成员与职责分工,将班级内学生根据学号、座位轮流担任班长职位,使班级内的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对班级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对班级活动作出组织安排。此种方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其自律意识,同时通过“值日班长”与班委会的密切合作,也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良好保障。

4.利用活动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处于自我管理意识的初步形成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自我意识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根据上述特点,为了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活动,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情绪调控能力的增强。具体的活动方式上,可以有效利用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两种途径。比如对于学校活动,可以开展运动会、艺术节、二手物品交易活动等,促进学生沟通能力与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对于班级活动,教师可以在班级内每周进行一次“颁奖典礼”,并设立“文明奖”“爱劳动奖”等许多奖项,保证多数学生都能得到获奖机会。通过该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与满足感,对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5.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此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需要对评价机制作出合理改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比如,可以采用为班级内学生建立学习档案的方式,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与记录。记录的内容上可以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计划、学习实践过程、参加的活动、学习成绩、个人特长、教师、家长与其他学生的评价等方面,并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及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补充。而后可以利用小组形式,定期对档案袋中的内容进行展示与交流,比如利用班会与家长会进行展示。这一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增强自我管理与调控能力。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积极培养的同时,也需要家长进行密切的配合,才能够使学校教育更具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完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其中,学校方面可以利用家长会、学校开放日以及微信公众号等,让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到学校的教学理念以及培养目标,从而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更好地规范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3]。同时,班主任也需要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群与QQ群等途径,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平时的表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家长会等时间,向家长讲解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有关自我管理方面的知识,转变一些家长全面包办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各类事务的现象,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家庭事务。

总之,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符合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并且有利于改进目前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问题。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现状制定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乔丽.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调查研究[D].鲁东大学,2019.

[2]郭宏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甘肃教育,2019(21):47.

[3]祝永春.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作者:程青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党员评价网络环境论文下一篇:综合性门户网站新闻评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