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2022-10-19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幼儿艺术教育要强调“感受与表现”,而不再重“技能训练”,要从习惯于在音乐活动中教艺术技能,转变为用多种途径去引导对美的感受与表现。 《指南》艺术领域的前言部分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感情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1在教学中多为幼儿提供音乐审美感受的机会

创造美的环境,引导幼儿多去体验和欣赏美的事物和大师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去组织幼儿体验各种艺术形式和欣赏艺术作品, 如提供给幼儿一些简单容易理解的图画、照片、图书,组织幼儿去观赏一些表演,让幼儿自发地去模 仿创作。 比如,可以在音乐课中,用简单的易懂的图谱,来方便幼儿记忆主要动作或者歌曲内容。 像《狮王进行曲》的音乐欣赏中, 利用视频或图谱,来表现狮王出场的由小至大的脚印和表现吼声的弧形锯齿等一些变化,使抽像的事物具体形象化。

除了大师的一些音乐作品的感受与欣赏外,还可以结合其他领域的学科教育,让孩子们在美术创作、户外体育活动、故事儿歌欣赏、大自然或者社会活动、对科学的探索发现等过程中, 提升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并把所感知的对象和体验用音乐形式自由地出来。 单纯的音乐教育的内容包含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游戏、乐器演奏、音乐欣赏,但从幼儿身心发展方面来说,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还应包含身体的语言、认识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内容。

如在2014年5月份在武平县教师音乐评优大赛时, 实验幼儿园的李冬芳老师的中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老鼠》,李老师在课前准备时,给孩子们讲述了有关老鼠的故事,在音乐活动导入时,让孩子们去欣赏贴在墙上的大班幼儿画的几幅美术创作,上面有很多的小老鼠。 接着,李老师让孩子来欣赏音乐,让孩子感受音乐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 听完后,让幼儿表演小老鼠走路的样子,并引导孩子东瞧瞧西看看的神态演示,然后引入小老鼠的音乐游戏。 这些故事欣赏和美术创作都使得幼儿沉浸在一定快乐的游戏氛围中, 很自然地把自己当成小老鼠,李老师把自己当成老鼠妈妈,并且运用丰富的表情来表现老鼠的滑稽感,非常的逼真有趣,孩子们也非常投入的进行自我表达和表现。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学习李老师的教学方法,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 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多下点功夫。 李老师善于 “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师幼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并配合得非常默契,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可以提供真实的感知对象来引导幼儿去感受美,比如提供与音乐内容相关的视频表演等,方便幼儿深刻地感知所学的音乐内容和表现形式。 就像李老师的音乐课中,在表演小老鼠喝饮料的场面,用矿泉水瓶当代替物,“喝醉”后,自己先用腮红把脸涂红,成醉老鼠,而后又让孩子自己去化妆,打扮醉老鼠, 最后再进行表演音乐游戏。 使得整节课层层递进,一遍又一遍的游戏表演,都有新的内容和目标要求的达成,孩子们的兴趣也是逐步提升了,兴致越来越高涨。 最后还请老师来扮演猫的角色出场,吓得孩子们赶紧逃出猫的窝,使得表演更加逼真有趣, 孩子们也是在这个真实的感知对象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

2尊重幼儿在音乐审美中的独特感受,成人的审美标准不强加给幼儿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 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 因此,音乐教育的重点应该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

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很自然的跟着音乐唱跳,从中受到熏陶、 慢慢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演奏中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幼儿的歌曲是通过反复听并跟着一起唱而学会的。 通过一两次课来教一首歌,不如让孩子经常反复的听一首歌的效果好, 正如孩子们常常会忘记老师所教的歌曲,而能够熟悉地记住动画片或者连续剧中的歌曲,这就说明了反复听的过程是更重要的。 在音乐律动中,老师在前面示范,而孩子们在后面模仿,但是不要强调孩子们的动作标准性, 而是不管孩子跳得怎么样,对不对,只要孩子们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舞动就好,幼儿也会很快乐,并且创造出各式各样新的动作来,在潜移默化中,他们会学会很多的歌曲和舞蹈,并且在音乐审美中富有孩子们自己的独特感受,而非成人强加的审美标准。

3对孩子的音乐审美情趣与爱好要给予支持

在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幼儿的体验与表现。 在整个过程中,不再是老师去教,而是孩子自己的学习与体验; 现代音乐教育更加注重的是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快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中 ,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 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 教师只有细心得去观察幼儿的学习行为反应,才能及时了解幼儿的困难或者需求,才能捕捉孩子的教育实例,因势利导, 对幼儿的行为反应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纲要》中也强调了“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 对于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的收集行为,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比如孩子收集一些小木棍当做打击乐器等等。

奥尔夫体系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指南》 在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中也给出这样几条原则: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 , 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等等。 这些原则都充分显示了作为教师,应该注重的不是技能训练,而是支持和引导幼儿的音乐感受和表现。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精神,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作为老师,应该注重发掘孩子的潜在能力, 成为孩子在音乐感受和表现美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广电行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下一篇:论信访与法治的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