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课程教案

2022-08-24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创新与创业课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创新与创业课程教案

创新与创业课程总结

Hefei University

创新与创业课程总结

名: 班

级: 学

号: 完成时间:

创新与创业课程总结

大学生择业日趋多元化,其中,自主创业正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一种积极选择。 勇于拼搏创新的大学生自主就业,代表时代气息的网上求职,比较正规的公务员考试就业等多样化,自主化的趋势。公务员考试人数越来越多,有多少人又能在毕业之后还坚持自己的专业,少之又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情来面对让人无奈的人生和这个竞争越发残酷的社会。但无论怎样,生活还要继续,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面对现代社会的人才越来越多,而大学生的就业也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为难情绪。实践才能出真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虽然上学才一年却发现周围的大学生都在为生活赚取生活费,为了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无论是送饭,还是去超市打工。都代表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经验吸取的渴求。

我们要在实践中通过感悟发现自我智慧并加以掌握和运用。只有这样,才不会把所学的知识变死,才不会让死的知识蒙蔽自己的眼睛、用死的知识来代替自己的思维。最为一个艺术生,总是希望把生活变得美好。看多了美的东西,真的希望什么都拥有。所以在这个暑假字我的家乡开了一家小店,不仅为了完成我的愿望,也希望让更多的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些人,总是很用力的生活,用力的爱着美好的东西”。作为大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去锻炼自己,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能力,累积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2009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对各国各行业造成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比往年更加严峻。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大学生创业不应该是在就业难面前的“无奈之举”。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材的重要模式。成功的创业需要资金、人才和管理技术,需要储备很多知识和经验。教师的责 任就是在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学生“会创业”的问题,给学生开启创业之门的金钥匙。

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要多一些理性。创业仅有兴趣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像今天的一时兴起在还没有来得及去想这么做是否对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去做了,无论是怎样的结果我都是付出心思来做的。还有各种人的帮忙,虽然也有不想干下去的时候但想想自己的辛苦就会非常的舍不得。于此同 时还受到资金、人际关系、政策及所处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创业的话题应该是永恒的,但创业的选择须慎重。应该说做生意的讲究太多了。创业教育使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多了一种选择的机会,但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是有风险的。成功创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财力和创业能力做保障。

创新与创业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第二篇: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在家学习了社会创新与创业课程,让我感触颇深、获益良多。这次的课程中我学习很多,了解了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创新的理念与实践、社会创新型企业的创业与成长、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在中国和全球范围的进化与发展、社会影响力评价,以及对于社会投资理念的介绍,让我对创新创业这个课程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创新在中国的发展,在转型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创业的机会和商业发展过程,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现实机遇。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就是一个运用先进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作为21世纪当代大学生,我觉得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具备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不创新,就会灭亡。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保障。在今天,创新能力已成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同时也让我们在校期间让自己得到了锻炼,为以后自己在就业、创业的路途上铺上了垫脚石。 在我看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不等同于赚钱,我认为创新创业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锻炼能力,获取经验的过程。创新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有时一个小细节、一个小想法就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创业绝不能有自我满足的时候,要时时有危机感,不能有一次失误,哪怕是出一次事故,那你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名声就没有了,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让别人接受你的产品,靠嘴巴说是没有用的。创业不能盲目,在创业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最好是从事自己熟悉的领域。

二、明确目标,创业,不是只靠一腔热血,而是要有一定的基础。准备充分,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要做创新创业,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充分准备和知识的不断积累。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在创新创业课程中,我们学习到选择行业的若干原则:

1、 必须是喜欢的产品,能够不断保持激情;产品及所在行业 有广阔的前景, 产品是不断增值的

2、 所选行业及产品要有个性,只与一部分人群做生意即可;可以复制并可以做大

3、 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和特长。4.、朝阳产业,成长性高 ,能长期发展5.有一定区域垄断性,我的地盘我做主,避免低层次的竞争 6.苦点累点没关系,但投资不能太大,滚动发展。针对以上的原则,我觉得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行业或者是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关键在于新颖,创新,或者也可以是借鉴别人做过的事业,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的就是,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必须突出自己所做的创新之处,从新的切入,也就是所谓的旧瓶装新酒。其次,要善于掌握机会并学会放弃机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总是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只会打击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要有创新精神,例如我要卖一件衣服,另一家店也在卖和自己相同款式的衣服,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创新要简单、实用、能操作,就像前几年的牛仔裤一样,破洞的嘻哈风格风靡一时,也许这种风格是来自一些裤子破了,厂家又无法对这些服饰采取好的方法处理而得出的一种解决方法,这不是一种创新吗,最终的盈利比之前的翻好几倍吧。

三、必备条件创业只要有激情就能成功的年代已经过去。大学生创业往往白手起家的居多,经不起反复的失败和折腾。摸着石头过河,显然不能成为我们的选择。所以创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实际情况能做到的事情,资金少,就要做资金少的工作,创业应该是一个摸索自己所在行业套路的过程,不在于资金的多少,而在于怎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创业。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谓的“天分”,主要是靠在创业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不仅包括思想方法、知识和智慧、经验和技能、品格和气质、风度,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行、人格、心态和为人的心胸。第一,必须具有影响他人的能力,就是能够让合伙人、周边员工心甘情愿地跟随自己去为理想而奋斗。第二,创业者应具有激励他人的能力。一个可以调动团队潜能的领军人物,才可以焕发团队每个人的事业激情,才可以振奋人心。只有这样的团队才有生命力和活力。第三,创业者必须有非常清晰的使命感和远景目标。一个没有方向的创业者是没有办法成功的,所以使命和目标是成功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应有一个清晰的企业发展和成长的蓝图,同时要有能力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和途径。第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有较好的决策能力因为,光把事情做好或是把企业管理好是远远不够的,考验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做正确的事情,也就是必须做正确的决策。外面的诱惑很多,机会也太多,而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盲目决策的陷阱。第五,必须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企业的资源不仅是人、财、物,还包括知识、时间、智慧组合、公共关系等无形的要素。如果没有把资源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就会失去竞争的优势和先机。第六,必须具备应付变革的能力。创业者是否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局限,挑战自己以往的成功模式和战略手段,是考验创业者心理素质和魄力的重要环节。不断否定自己,突破自己,战胜自己,向自己挑战,向明天挑战,才有机会成为未来的佼佼者。大学生有创业热情,但由于经验欠缺、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原因,导致创业成功率明显偏低。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是大学生很容易陷入的误区。因为他们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特别在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上经验相当匮乏。因此,大学生创业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一方面,靠在企业打工或者实习,来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靠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为自己充电,以提高创业成功率。用智力换资本,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所以尽管我们有知识、有激情、有梦想、有冲劲,但是由于我们缺乏社会实践,没有经过市场的风雨考验,缺乏管理团队的经历,创业起来就会比起职场过来人有着更多的风险和盲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以前成功创业者的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与素质,更要注重创新。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走得更远,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创业是艰辛的,要有思想准备,目标不要太高,大部分人不成功不是因为选错行业而是因为中途放弃。虽说跌倒了可以爬起来,但更多的人是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一位哲人曾说:“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在前进的道路中,我们要懂得真诚、宽容、信任、责任,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保持尊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善于整合资源、发现社会创新机会。 有能力跨学科分析问题、用创新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培养自己的社会企业家精神和能力掌握和运用领先的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管理技能提升个人国际视野、发扬正直优秀的品德、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篇:职高中职《创业指导》课 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教案

《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 创业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60岁的索尼告诉了我们什么?

2006年5月7日,是索尼的60岁生日。虽然目前液晶电视和数码影像产品正势头强劲,索尼似乎正在走出艰难时刻。但这个花甲老人面临的境况并不乐观,索尼真的廉颇老矣了吗? (老师介绍索尼公司的创业和发展过程) 第一节、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创新精神的定义

二、创新精神的内涵

三、企业文化和创新精神

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思维名言】

1、简单的思维模式无法理解复杂事物。

2、有机体一旦完善,就变得僵化了,这是一切有机体的规律。——斯宾塞

3、我不愿有一个塞满东西的头脑,而情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蒙泰涅 【思维笔记】

1、创新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

2、模仿思维适用于已知世界,创新思维适用于未知世界。

3、创新思维在今天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使得人们要学会不断将自己的思维方式由模仿思维方式切换到创新思维方式。

4、模仿思维方式就像是行走状态,创新思维方式就像是奔跑状态,当周围的人都开始奔跑加速的时候,那些仍在慢步前行的人必然将被社会主流所淘汰。

5、今天,社会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企业经营变得更加复杂,产业专业变得更加复杂、工作方式变得更加复杂、职业技能变得更加复杂、人才标准变得更加复杂,新出现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复杂的普及化使得普通人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变得越来越复杂,不能再满足简单初级的模仿思维方式。 【思维训练】

1、请分析创新思维与创造力有什么不同?

2、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创新思维的5个定义?

3、请将创新思维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并说明这三个层次的差别? 第二节、创业能力及其形成

一、专业技术能力

二、经营管理能力

1、 学会经营

2、 学会管理

3、 学会用人

4、 学会理财

5、 要讲诚信

三、小测试:看你的创业能力如何?

你的公司在一座8层的大厦里,你希望自己的工作地点在哪一层?(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

1、一层

2、二层

3、六层

4、八层

四、职校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一) 创业意识的培养

1、 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2、 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二) 创业能力的培养

1、 打好能力基础

2、 培养关键能力

3、 投身创业实践

第四篇:新课程条件下的备课与教案创新

一、正确理解新课程条件下的备课

课程改革之前,教师的备课写教案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应付学校教学管理的检查,大多数教师奉行“拿来主义”抄写现成的教案;二是在每学期开学前,为赶任务,先集中写出部分教案 (许多学校也这样要求教师);三是有的学校年级组之间分任务,每位教师负责几课并写出教案,然后把几位教师教案统一成一套该年级学科备课组共同使用的教案,实现备课“资源”的集体共享。我们倡导多年的备课首先要备学生的备课理念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落实。教师的备课完全是从教者的角度并没有或很少考虑学生的男女智力差异和年龄差异 (特点),不分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甚至从备课内容看,有许多东西是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会遇到哪些问题?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谁去解决?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应该起什么作用? 充当什么角色?等等,许多教师都是盲目的,心中无数的。

全国政协委员,北师大的庞丽娟教授在她主持的一项调查中发现,75%的教师存在教育能力的不足和欠缺,包括教育内容的残缺。 如不知从哪些方面去教育学生,教学内容难度的把握,年龄特性,教育教学方法、策略的适应性,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教育时机的把握,管与放的度,怎样调动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怎样成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帮助者,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学习和交往能力的提高等。教师教育能力的不足在备课上的表现也很突出:教案中没有知识内容,没有学习方法的设计,备“教”不备“学”;教学目标机械罗列,没有“三维目标”如何和谐统

一、自然渗透的设计;没有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个案预设、课后反思。这种下载教参上资料的所谓“备”课是准备在课堂上将现成的知识装载给学生,这样的备课是平面的。教师拿着这样的教案去上 ,不可能有宽度和厚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有关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知识走向学生,一种是由学生走向知识。前者表现为在细致地“加工”知识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再现知识,将单位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作为头等大事,即“教教材”;后者表现为在仔细分析学生状况的基出上,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最终拥有者,即“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的教师具备研究型的教师素质。在新课程条件下, 研究型教师应进行“研究型备课”,即在熟悉教材、课标、学生、学校和教具的同时,把这些作为资源,作为研究的对象,对题目作出各种程度的独立解释,形成自己的体验、感悟和理性思考。研究型教师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科知识,而且应跨学科了解一些知识,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从整体上和多角度把握学科知识体系,要能够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将“书本是学生的世界”变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将生活知识看作是书本知识的起源。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备课,其教学思想应实现三个转变:

1.变只懂书本知识、只会解题的单一教学目标为重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培养的综合素质教育目标。

2.变只重知识积累、只重学习结果的质量体系为反映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效果评价。

3.变陈旧、落后、传统的教学手段为先进、快捷、激趣式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教师的教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体现出有效的师生双边互动,生生多向互动,教师充满激情,学生能学得主动;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到胸有成竹,整体把握,游刃有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标能自然铺就、水到渠成,教学方法自由发散,教师能巧用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新课程条件下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心中有新课程标准1

新课程标准是各学科教师备课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练习、考核成绩提供了基本依据。教师在备课时;应做到心中有新课程的学科“课程标准”,要吃准、吃透课程标准,严格按课程标准备课,准备教案。

(二)头脑里有教材内容

对教材的熟悉 (了解内容,把握内在联系)是教师施教的前提。所以拿到新教材后,教师应在较短时间内通读完教材内容,并在认真思考分析新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入备课程序。备课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细微之处,吃透教材各章节内容。既要把握教材知识点、知识结构,又要弄清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各章节之间、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与教材知识相关联的学科知识进行基本的了解,力求知识的科学性、整体性、结构性、全面性。

(三)眼睛里有学生

教师的备课内容要与实际相联系,特别是要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历程,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备课的内容、选择使用的教法与学法都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使用要能激励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上能动的学习主体。

(四)手中有丰富的材料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生动有趣,便于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前,应该注意收集、整理和研究与教学相关的社会、自然科学知识,语言逻辑知识等。特别要关注社会上的、身边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并为学生所接受。备课时,要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善于取舍,要特别选用有典型意义的材料。选用材料不在多,在精妙与恰当。

(五)既备教更备学

教学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备课既要认真思考教法,怎样引入教学,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设置教学情境,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同时也要认真考虑学生的学法设计,如怎样组织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引导学生开展问题争鸣,学生该怎样有效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等。就一般情形而言,实际的教学活动还往往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去调整教学的方向。所以只有灵活选用教法、学法,才能使学生学习有兴趣、有主动性,才能高效率地达成教学目标,课堂结构也才会真正趋于合理,教学整体效果也才会更趋于优化。

三、教师要带着问题备课

一次去听一位心理学老师上课,课题是《早恋:苦涩的青苹》,在讲了两个活生生的事例之后,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么早开的花不结果?没红的苹果为什么是苦涩的?早恋对青少年生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危害?但讨论中令老师意想不到的情形发生了:一男生举手发言,说在他上初三年级时,班里两位同学谈恋爱,他们相互鼓励、帮助,结果双双考上了同一所省重点中学,“现在他还在恋着呢”。所以,“我不同意老师的观点,难道早开的花都不结果了吗?水果店里的青苹果都是苦涩的吗?”这位男生的发言赢得不少掌声和哄堂大笑,上课的老师不知如何是好,楞了一会儿只说:“你说的情况是个例外,不具有普遍性。”由于老师没有抓住学生所举的相反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指出那两位同学是怎样正确地处理好了情感与理智、交往与学习等关系的,结果导致学生不满意,对接下来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还有一次,一位老师上《蝙蝠和雷达》一课,在讲到蝙蝠是嘴和耳朵探路寻物时,一名学生忽然举手提问:“老师,蝙蝠的眼有什么作用?”讲兴正浓的教师楞了一下,脸上露出一片茫然,为了使课堂不被这“节外生枝”的一问所打断,上课老师旋即说道:“别开小差,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蝙蝠的嘴和耳朵,老师要求不要走神”。学生提问,却被老师批评了一通,心里很不舒服,后半堂课就没有了兴致,索性趴在桌上睡觉。“蝙蝠的眼睛有什么作用”的提

问,看来是该老师始料未及的,所以就以压制的办法来对付学生,老师害怕深究起来不好收场,影响自己的形象,影响既定教学目标的完成。

两堂课,两名学生分别提出了令上课教师“难堪的、甚至下不了台”的问题,由于教师备课时无充分准备,所以就临时以不同理由将学生思维的头颅给硬挡了回去。其实,并非学生为难教师,更不是学生在“开小差”,不管老师怎么想,怎么看,两位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是应该肯定的。孩子们在积极地思考而非单纯被动地充当听的接受器,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所以他们想得更多、更深更透,如果老师善于因势利导,他们会学得有所乐、有所趣,更所识,得他人之所未得。

两堂课上两名学生和两位教师的表现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思的问题:教师应当怎么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即怎样备课?

教师应当带着问题备课。因为,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现,就有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更谈不上创造了。所以,问题是认识知识的开始。教师备课也是如此!带着问题备课,以探索和研究的状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索,就会在备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好办法,就会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拓对未知世界和新事物产生敏锐的触觉。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备课?首先,教师应带着未知的知识性问题备课。这里指的知识并不是指教学内容本身的,而是与教材内容有联系但却是课本之外的知识。弄清课本知识仍然是备课的主要任务,但决不是唯一的任务。备课 ,教师决不能唯书唯教材是尊。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不做书本的奴隶 ,而要通过书本去思索发现,那么教师又怎么能够只在书本里打转呢?教师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的知识越丰富,教学就越是得心应手, 效果也就越好。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也才能树立起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吸引力才会越大。带着未知的知识性问题备课,能扩大教师上课的知识储备和问题储备, 同样,教师上课时就会少出现窘态,不会因一时卡壳而手忙脚乱。如备《蝙蝠和雷达》这课的教师,如果在备课中想到一般的动物都是靠眼睛识路的,那么,“蝙蝠的眼睛有什么作用”就应该成为教师想向的问题,课前就应该带着这一问题去查阅有关资料,把它搞清楚。如此下去,教师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会得到满足。

其次,教师应带着对教材知识的疑问备课。尤其是知识内容,教材之于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太难、太偏、太陈旧等问题,甚至不可避免会有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带着疑问备课,即备教材知识时认真思考,这个概念这样表述科学吗?这个例题的展示过程是否太繁琐了?教材上的这个事例是不是己经太“古老”“太滞后了”,并及时查问最新的相关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有位老师在备《汇畔独步寻花》时,发现“自在娇鸳恰恰啼”中的“恰恰”一词教师解释不准确,于是,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认为应解释为“频繁”“重”“繁忙”„„。后来,他把自己的见解撰写成文章发表,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同。

最后,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带着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备课。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师备课,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备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思考所要教学的内容,其备课才会有针对性,上课时才不会出现学生提问导致教师因答不上来而难堪的课堂情景。备课时,教师应该考虑一下:在这个知识点上,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如果学生出的问题是可以由其他学生帮助解决的,那么我该如何设计学生活动?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材的这部分知识没有直接关系该如何回答?怎样引导?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是我掌握的知识所难以正确回答的,我该怎么办?等等,只有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教师的备课才会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也才具活力,更有实效。《早恋:苦涩的青苹果》一课的教学还提醒我们:只有深入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去,才能了解学生之间的交往情况,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考,了解他们的人生态度,备课也才具有针对性。

四、集体备课应解决的问题

集体备课是目前中小学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集中同学科同年级教师的力量,整合信息资源,相互取长补短,掘自身智慧潜能,使教学设计更科学、完整和符合实际。但集体备课之前,应该先有教师的个人备课,在此基础上,年级该学科老师再坐下来

讨论研究,展示各自的教案,听取其它教师的意见,充实和修改自己的教案设计。集体备课应弄清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教材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其一是所教学的内容,老师是否已把握,有没有理解错误,如果有,应通过集体备课给以解决;其二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甚至其他学科知识,老师是否清楚,是否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如果不清楚、不了解,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弥补,必要时,还可向其他学科老师了解或个别请教。

2.对所教学生的认识。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应对学生情况十分认真分析。其一,从生理心理方面去研究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可接受程度,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可能之所想,与学生共同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惑;其二,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的课堂活动,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提问、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研讨如何根据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 (如学习状态、偶发事件、纪律、学生提出老师预先没想到的问题等等),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

3.对发挥集体作用与体现个体特征之间关系的辩证理解。集体备课中,老师们可以资源共享,也可以产生思维碰撞。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教法与学法的把握与指导,拓展教学思路。但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提高认识、资源共享,不是让他们失去自我,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位老师的教学特色。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年轻老师思维活跃,信息储备多,与学生的年龄差距小,易于沟通;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作风严谨,教学方法成熟系统。新老教师都各有特点,又都可以相互学习。但集体备课之后,每位执教者都应根据自己特长和所教班级学生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去归纳、提升和再创造集体备课的收获。

4.对集体备课是否需要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的认识。教学过程是师生的生命历程,而生命活动的过程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作为一个人与人交流知识、情感、方法、价值观的活动,有着十分复杂的情况。一个好的设想、一个教学资源,并不是每个人照搬就能产生同样的效果。集体备课不排斥教师个人的创造性劳动,不扼制教师的教学个性。因此,那种要求集体备课必须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过程、统一教学方法、甚至统一作业、统一教具 (如多媒体)等的所谓“五个统一”或“六个统一”的做法,是幼稚可笑的,它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误解了集体备课的本意,使教案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模子”,甚至变成了束缚教师的工具。

第五篇:创新创业课程小结

营策111-万宝绪-1107133132

创新创业课程小结

本周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创新创业课程”的培训,我们并不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课程了,在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创新与创业”这一门课程,这一学期只不过是对这门课程的进一步加深学习而已。

我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想过自己的将来,该去做什么,那里属于自己,上学的日子大多是得过且过的,对自己的将来没有定点的计划。对于人生总的规划像天上的星星似有形,实无形。像我这种思想在当今的时代是必将被社会所淘汰的。通过“创新与创业”这一门课程让我对我将来产生了危机感,同时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计划。

我们上课期间主要学习了关于企业的模拟经营管理,者可以说是一次很宝贵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由于条件有限不可能真正的管理一个企业,通过这一软件的模拟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了企业。这可以说是很好的锻炼的机会。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企业的创办,企业的经营运作,管理等等。虽然接触的层面并不是很深,但是这些也足够我们当前的对创业的所需了。可以说这个课程为大家将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而又稳固的基础。

要做项目,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充分准备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做创新创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的问题。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或者是项目去做。因为一个好的项目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选择对了就会在未来顺利的多,反之,则可能会将人生领向另一个轨道。因此对于为来创业的项目选择应该慎之又慎。

通过本周的课程的学习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难已成舟,一个人的力量终是有限的,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葆生命。本周的课程也多亏大家的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才完成一个个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工作的时候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协调,共同讨论,不能个人独断专行,团队精神很重要。回想起来当今一个个商业大亨:马云,张瑞敏,黄存义等等,他们的成功与辉煌的背后都有一支极其强大的团队。集思广益,众人共同努力将企业做大做强。

通过创新创业,我学习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很团队成员的交流中学习很多的知识。增加了自己的大学经历,外在压力增加时,就会不自觉的增强内在的动力,我觉得这是大学里面必不可少的一堂课。在这次的课题中我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领导者,但是必须还是要学习领导力,还有一点就是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建议大家能够积极地加入创新创业计划活动中,因为,你总能收获很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超限检测站建设方案下一篇:创新阅读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