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合

2023-01-19

《机械制造基础》是我校机械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内容包含“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两大部分, 学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可以为《机械装备设计与计算》、《机械装备修理工艺》、《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课程涉及的知识比较繁杂, 条理性也比较差, 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搞好该课程的教学关键是在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下功夫, 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1 重组教学内容, 突出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

通过《机械制造基础》长期的实践的观察和研究, 感觉到对于这样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传统教材将“金属工艺学实习”部分内容另立成册是不适宜的, 一是“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内容为了自成体系, 内容冗长, 与“金属工艺学”理论教学教材的存在重复和交叉现象;二是教材内容编排与教学顺序有出入, 在《机械制造基础》的教学过程中,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穿插在一起的, 分裂的教材体系不能恰当体现教学流程, 给学员的学习带来不便。因此, 传统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有必要对教材体系进行调整, 做法是将实践教学融入到与理论教学的内容中, 在铸造、压力加工、焊接、金属切削加工章节中都有典型零件工艺实例, 并增加各工种的操作指南, 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分量约20%~30%左右, 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 加强学员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充分体现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

2 按照学员认知规律, 合理安排教学次序

《机械制造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工程材料成形理论基础、成形工艺方法、各种成形工艺的结构工艺性设计和机械精度设计,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训和实验, 教学实施过程中, 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协调的问题上, 应按照“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规律, 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

如果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和教学经费充足, 应将《机械制造基础》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理论教学之前进行, 是工程认识环节。学员通过到机械制造工厂参观, 并组织厂方工程师开设相关的讲座, 让学员从感性上认识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作为开端, 接受制造工程文化的熏陶, 培养起一定的工程意识, 激发探索机械工程领域奥秘的兴趣, 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奠定实践基础。

第二阶段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穿插进行, 是工程实践体验和理论学习环节。本科学员一般均是从家门到中小学校门, 再到大学校门, 没有参加过任何生产实践, 对于工程装备是如何在工厂制造的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如果学员如果没有工艺实践作铺垫, 一开始便进行理论学习, 即使是教授切削运动这样比较简单知识, 由于学员对切削机床没有任何感性认识, 不清楚机床的结构, 也不知道车床、铣床等机床是如何工作的, 课堂上教员讲得头头是道, 学员却是云里雾里, 难以用分散的信息形成对机床设备和切削加工工艺的完整认识, 学习效果必将受到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员到工程训练中心实习, 在实习基地学员亲身体会机械制造工艺过程, 了解常用的加工设备、工具和刀具, 学员每完成一个工种的操作训练, 都能得到最基本的工程实践体会, 教员在课堂上联系实习的情形, 及时进行集中讲解该工艺方法的基础知识、特点、应用和结构工艺性设计, 对其内容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促进学员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逐步积累和综合, 并向形成工程实践能力方向转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深深体会到金工实习后置或没有安排金工实习的《机械制造基础》的教学是不科学的。

第三阶段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 时间上与《机械原理与零件》课程相协调, 将其课程设计中涉及的结构工艺设计、机械精度设计内容纳入到《机械制造基础》教学的实践教学范畴, 作为工程综合环节。《机械原理与零件》课程设计的内容是齿轮减速器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指导学员运用所学的知识, 选择合理的减速器箱体、齿轮、轴的毛坯和原材料, 确定合理的铸件、锻件和零件的结构, 以满足制造工艺要求, 帮助学员将零散的、繁杂的金属工艺知识和灵活的、复杂的有关机械精度的互换性基础标准及理论加以巩固和提高, 学员在体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 将效益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工程意识贯穿于其中, 在实践中培养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达到最终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 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媒介, 融实践教学于课堂理论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 授课中普遍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和虚拟制造实验室。制造工艺的原理可以用动画演示, 各种制造工艺流程在生产实际过程录制的视频中生动再现, 高效、低成本、连续地提供给学员生产实际过程的“直接”体验, 造成对学员持续的感官刺激, 使其心理上保持对所学内容的强烈兴趣。形位公差中大量的附表、零件图、装配图、实物图片和应用实例在课堂上可以方便地与互换性基础理论知识点进行切换。与以往相比, 在课堂上不仅可以进行理论教学, 同样也可以进行虚拟实践教学, 上课的信息量和趣味性也大大增加。课堂上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融实践教学于课堂理论教学中, 课堂教学内容会变得丰富多彩, 有利于教学过程有效实施。

4 结语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还体现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上, 无论是教学内容, 还是教学次序, 将实践与理论相割裂开来都是不合适的, 理论教学应以实践教学为基础, 并注重在实践教学中深化理论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次序,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摘要:《机械制造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基础, 理论教学是延伸和拓展, 在《机械制造基础》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宝书.军队院校教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6.

[2] 朱如珂.军事教育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88.

[3] 李森.课程教学创新策略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的实效性论文下一篇: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