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人民政府网

2022-07-02

第一篇:安化县人民政府网

沾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沾政办发„2008‟65号

沾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沾化县服务业重点产业和 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沾化县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沾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1 —

— 2 —

沾化县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

工作协调推进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及时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根据《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滨州市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的意见的通知》(滨政办发„2008‟72号)精神以及《沾化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沾政发„2008‟15号)要求,确定建立沾化县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

沾化县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包括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两个方面。其中,重点产业协调推进制度8项,分别是现代物流业协调推进制度、商贸流通业协调推进制度、金融保险业协调推进制度、科技服务业协调推进制度、信息服务业协调推进制度、文化产业协调推进制度、旅游产业协调推进制度、房地产业协调推进制度;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4项,分别是服务业规划协调推进制度、服务业投资协调推进制度、服务业统计协调推进制度、服务业标准化协调推进制度。各项协调推进制度均设立相应的协调推进组,根据县政府领导同志工作分工和部门主要职能,明确县政府分管领导、主管部门、组成部门,以及主要职责、协调事项、工作制度。

— 3 —

一、现代物流业协调推进制度

(一)现代物流业协调推进组 1.县政府分管领导:刘庆敖副县长。 2.主管部门:县服务业办公室。

3.组成部门(12个):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公路局、县地税局、县国税局、县公安局、县统计局、县供销社、县工商局、县邮政局。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县物流业发展规划,引导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

2.及时分析和全面把握全县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并协调落实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3.研究指导物流业发展布局、结构和环境等问题,积极培育物流业龙头企业,推进物流企业集团化发展;

4.组织实施物流标准化、物流统计、物流分类与评价等工作,加快物流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5.承办县新兴产业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三)工作制度

1.现代物流业发展协调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加快物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2.现代物流业发展衔接制度。围绕现代物流规范落实、发展 — 4 — 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等问题,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搞好工作衔接。

3.物流运行情况交流制度。定期交流现代物流业运行情况,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对策措施。

4.物流业发展情况汇报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领导小组报告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

二、商贸流通业协调推进制度

(一)商贸流通业协调推进组 1.县政府分管领导:刘庆敖副县长。 2.主管部门:县经贸局。

3.组成部门(12个):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统计局、县服务业办公室、人行沾化支行、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旅游局、县劳动保障局、县国土局、县地税局。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组织编制落实《沾化县县城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2.及时分析和全面把握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研究制定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3. 督促协调落实有关政策,创优环境,解决影响发展的难点和问题,推进商贸流通企业集约化、集团化发展; 4.加快商贸流通业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做强做大; 5.承办县新兴产业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 5 —

(三)工作制度

1.商贸流通业发展协调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2.商贸流通业发展衔接制度。围绕商贸流通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及商业网点布局等问题,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搞好工作衔接。

3.商贸流通业运行情况交流制度。定期交流商贸流通业运行情况,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对策措施。

4.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领导小组报告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

三、金融保险业协调推进制度

(一)金融保险业协调推进组 1.县政府分管领导:王守泽县长助理。 2.主管部门:人行沾化支行。

3.组成部门(15个):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外经贸局、县国土局、县统计局、人行沾化支行、县银监办、农发行沾化支行、工行沾化支行、农行沾化支行、中行沾化支行、建行沾化支行、农信社。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大力发展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各类金融市场,建立功能完善、结构合理、高效安全的现代 — 6 — 金融体系; 2.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和资源整合,做强做大地方金融业; 3.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沾化发展; 4.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5.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6.承办县新兴产业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三)工作制度

1.金融业发展协调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有关加快金融保险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2.金融业发展衔接制度。围绕金融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金融政策等问题,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搞好工作衔接。

3.金融运行情况交流制度。定期交流金融业运行情况,及时提出对策措施。

4.金融业发展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报告金融产业发展情况。

四、科技服务业协调推进制度

(一)科技服务业协调推进组 1.县政府分管领导:崔洪凤副县长。

— 7 — 2.主管部门:县科技局。

3.组成部门(12):县发改局、县服务业办公室、县经贸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农业局、县文体局、县卫生局、县地税局、县统计局、县国税局。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及时调度把握全县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并督促落实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2.按照省科技厅《关于强化自主创新建设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意见》要求,组织实施“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媒体、制造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数字社区、信息化远程医疗、数字旅游”八大科技示范服务,培育一批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 3.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科技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4.大力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比重,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5.承办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三)工作制度

1.科技服务业发展协调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有关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2.科技服务业发展衔接制度。围绕科技服务业发展目标、发 — 8 — 展重点、政策措施等问题,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搞好工作衔接。

3.科技服务业运行情况交流制度。定期交流科技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对策措施。

4.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

五、信息服务业协调推进制度

(一)信息服务业协调推进组 1.县政府分管领导:刘庆敖副县长。 2.主管部门:县服务业办公室。

3.组成部门(7个):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地税局、县广电局、县统计局、县国税局。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研究制定并督促落实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 2.加快推进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动农业、制造业和研发设计、中介服务等领域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3.大力推进信息服务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促进信息技术服务向高端领域发展,推进传统工业企业向现代制造企业转变; 4.积极促进重点信息科技服务企业发展,推动重点软件产业基地园区建设与发展; 5.承办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三)工作制度

— 9 — 1.信息服务业发展协调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有关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2.信息服务业发展衔接制度。围绕信息服务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等问题,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搞好工作衔接。

3.信息服务业运行情况交流制度。定期交流信息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对策措施。

4.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

六、文化产业协调推进制度

(一)文化产业协调推进组

1.县政府分管领导: 崔洪凤副县长。 2.主管部门:县文体局。

3.组成部门(14个):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服务业办公室、县经贸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广电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国土局、县统计局、县旅游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 2.研究提出并督促落实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和培育文化产业要素市场的措施,做强做大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我县文化市场,推动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 — 10 — 求; 3.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领域重点设施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4.推动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设与创新; 5.承办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三)工作制度

1.文化产业发展协调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有关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2.文化产业发展衔接制度。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等问题,加强相关部门沟通,搞好工作衔接。

3.文化产业运行情况交流制度。定期交流文化产业运行情况,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对策措施。

4.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七、旅游产业协调推进制度

(一)旅游产业协调推进组 1.县政府分管领导:刘庆敖副县长。 2.主管部门:县旅游局。

3.组成部门(24个):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服务业办公室、县经贸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国土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局、县海洋与

— 11 — 渔业局、县外经贸局、县文体局、县卫生局、县环保局、县民族宗教局、县广电局、县统计局、县工商局、县林业局、县物价局。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把握全县旅游业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并督促落实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2.积极推进旅游法规、旅游标准化、旅游统计、旅游产业发展考核、旅游资源普查、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等工作; 3.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旅游度假载体,扶持旅游企业加快发展; 4.协调有关方面,提升沾化旅游总体策划的水平与质量,加强县内外、省内外区域合作,搞好旅游资源整合和精品项目建设; 5.承办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三)工作制度

1.旅游产业发展协调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有关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2.旅游产业发展衔接制度。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等问题,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搞好工作衔接。

3.旅游产业运行情况交流制度。定期交流旅游产业运行情况,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对策措施。

4.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 12 —

八、房地产业协调推进制度

(一)房地产业协调推进组 1.县政府分管领导:王立忠副县长。 2.主管部门:县建设局。

3.组成部门(8个):县发改局、县服务业办公室、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地税局、县统计局、县工商局、人行沾化支行。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措施,完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2.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鼓励开展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等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 3.促进全县房地产业做强做大,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制度与住房供应体系; 4.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积极发展节地、节能、环保型住宅; 5.承办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三)工作制度

1.房地产业发展协调会议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房地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房地产业发展衔接制度。围绕房地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等问题,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搞好工作衔接。

— 13 — 3.房地产业运行情况交流制度。定期交流房地产业运行情况,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对策措施。

4.房地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房地产业发展情况。

九、服务业规划协调推进制度

(一)服务业规划协调推进组 1.县政府分管领导:刘庆敖副县长。 2.主管部门:县服务业办公室。

3.组成部门(10个):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统计局、县公路局、县供销社、县工商局、县邮政局。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县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指导有关产业主管部门编制服务业各专项规划,引导全县服务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研究提出全县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措施,为全县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强力推进全县服务业“三大载体”建设及服务业产业链延伸,促进全县服务业尽快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

4.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产业政策,研究提出服务业市场准入有关规定,编制细化全县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

— 14 — 5.承办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三)工作制度

1.服务业规划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服务业规划有关问题。

2.服务业规划工作衔接制度。在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建设、服务业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认真落实服务业发展规划及现代物流、商业网点等专项规划,维护服务业各项规划的严肃性、一致性。

3.服务业规划工作情况交流制度。定期召开服务业规划情况交流会,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

4.服务业规划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服务业规划编制及落实情况。

十、服务业投资协调推进制度

(一)服务业投资协调推进组 1.县政府分管领导:刘庆敖副县长。 2.主管部门:县服务业办公室。

3.组成部门(8个): 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经贸局、县外经贸局、县环保局、县统计局、人行沾化支行。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及时分析把握全县服务业投资形势,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应对措施;

— 15 — 2.研究提出增加服务业投资的政策措施,引导民间资本更好地投向服务业,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业投融资机制,促进服务业投资结构优化升级; 3.推动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我县服务业; 4.以“三大载体”建设和产业链延伸工作为抓手,及时了解掌握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有关情况,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如期发挥投资效益; 5.承办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三)工作制度

1.服务业投资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服务业投资有关问题。

2.服务业投资工作衔接制度。围绕服务业投资工作重点、主要任务、责任分工等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促进服务业投资增长的合力。

3.服务业投资工作情况交流制度。定期召开服务业投资情况交流会,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

4.服务业投资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服务业投资形势。

十一、服务业统计协调推进制度

(一)服务业统计协调推进组

— 16 — 1.县政府分管领导:刘庆敖副县长。 2.主管部门:县统计局。

3.组成部门(19个):县发改局、县服务业办公室、县经贸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劳动保障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海洋与渔业局、县文体局、县地税局、县广电局、县工商局、县旅游局、人行沾化支行、县国税局、县邮政局。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指导全县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的制定、修订和落实; 2.协调、指导部门实施相应的统计调查,协调组织部分行业的统计调查; 3.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 4.加强对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切实保证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5.承办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三)工作制度

1.服务业统计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调度各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协调、解决服务业统计工作有关问题。

2.服务业统计工作衔接制度。定期召开服务业统计工作衔接会议,围绕服务业主要产业发展指标、运行情况等问题,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搞好工作衔接。

— 17 — 3.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交流制度。适时召开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交流会,交流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分析预测主要行业发展趋势。

4.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

十二、服务业标准化协调推进制度

(一)服务业标准化协调推进组 1.县政府分管领导:王信峰副县长。 2.主管部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3.组成部门(16个):县发改局、县服务业办公室、县经贸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劳动保障局、县交通局、县文体局、县卫生局、县广电局、县工商局、县旅游局、县供销社。

(二)主要职责和协调事项

1.指导制定并督促落实全县服务标准化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等; 2.积极推进全县服务标准化工作; 3.协调指导服务业地方标准制订、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的创建工作以及服务标准化相关机构的筹建运行; 4.承办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

(三)工作制度

1.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以协调会议等形式,由 — 18 — 分管副县长主持,有关部门参加,研究、协调、解决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有关问题。

2.服务业标准化工作衔接制度。围绕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目标、工作任务等问题,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搞好工作衔接。

3.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情况交流制度。定期召开情况交流会,交流服务业标准化制定和实施情况。

4.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县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服务业标准化相关工作。

主题词:经济管理

服务业△

制度 通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 19 — 沾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12月31日印发

— 20 —

第二篇:安化乡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接待筹备方案

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将于2011年6月对我县的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督导评估。为做好安化乡迎接省政府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工作,特制订如下接待筹备方案。

一、 组织领导

组长:熬红尉

副组长:刘吉青、何斌、张全、李上游、晏丰义、

吴冬林、楚浩文、寇林生、蔡俊峰。

成员:王东、罗茂荣、郭华、李中渊、罗辉、

郑绍民、蒋冲、杨智深、唐海君、张莲、黄美琼、蔡玉峰、陈善继、袁五祥、李斌、张琼英、吴冬梅、刘一燕、杨清泉、肖丹、管超、李晓玉、廖建芳、全丽、杨明霏、袁峥、莫海生

负责接待工作的安排部署、组织指挥、协调落实。

二、 日程安排

具体日期待定

9:00左右教育督导团到达学校

9:10—9:20视察学校环境

9:30—11:00检查迎接教育督导评估资料

11:10—12:00督导团开展教师和学生问卷

12:00-13:30午餐

14:00返回营山

三、 筹备工作

牵头领导:刘吉青、何斌、蔡俊峰、寇林生

(一)环境卫生组。负责人:刘吉青。

乡镇公路边旁及街道环境卫生:检查前1-3天,乡政府刘吉青、何斌负责指挥协调做好乡公路两旁、街道和校园周边环境清洁卫生保洁工作。

学校蔡俊峰、罗辉负责校园内外环境清洁卫生保洁工作。检查当天8:00前组织打扫校园及校园周边,并检查落实到位,确保校园及周边干净、整洁。

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教室、公区和寝室的清洁卫生,并做好保洁工作。

(二)宣传组。负责人:寇林生。

乡政府罗茂荣负责书写和悬挂宣传标语,学校寇林生负责组织杨智深、莫海生在公路和街道两旁各悬挂一幅乡政迎

检标语,在校园大门口和校园内各悬挂一幅学校迎检标语。

(三)展室布置组。负责人:蔡俊峰。

学校蔡俊峰负责组织教师将展室桌椅板凳摆放规范整齐,在教室内摆放鲜花、水果,调试好投影和音响设备,准备好笔和纸。

(四)资料准备组。负责人:王东、李中渊、郑绍民 进一步检查和完善各项资料,开始完成两基资料,并于7月形成成品。

四、 迎送安排

牵头领导:熬红尉、刘吉青、张全

(一) 迎接安排

省教育督导评估团检查当天,熬红尉、刘吉青、张全、何斌、李上游、晏丰义、吴冬林、楚浩文、寇林生、蔡俊峰牢记各项迎检数据指标,着正装在校门口迎接检查团。王东负责拍照。

(二)省教育督导评估团检查结束后,熬红尉、刘吉青、张全、何斌、李上游、晏丰义、吴冬林、楚浩文、寇林生、蔡俊峰送行上车。王东负责拍照。

五、检查线路安排

(一)、视察校园环境线路安排

牵头人:张全

迎接教育督导团进入校园后,张全和刘吉青引导并介绍学校的特色建设情况等。

1、首先介绍世界政区、中国政区和长征路线图;

2、介绍学校规划图、介绍学校规划情况;

3、介绍文化墙,介绍安化有许多的红色人物和烈士;

4、介绍校安工程项目学生公寓及膳食中心情况;

5、到南教学楼视察教室文化建设(可提示厕所位置);

6、到北教学楼视察教室文化建设,并引导到展室。

(二)展室检查引导线路

1、A1领导职责

2、A2教育改革与发展

3、A3经费投入与保障

4、A4办学条件

5、A5队伍建设

6、A6教育管理

7、乡镇资料

8、两基迎国检资料

六、工作汇报材料准备

1、乡政府工作汇报材料由刘吉青同志负责。

2、学校工作汇报材料由张全同志负责。

七、后勤安排

牵头领导:楚浩文、蔡俊峰

(一)蔡俊峰负责组织学校后勤人员在展室内准备好茶水、矿泉水、笔、纸等。

(二)餐饮安排:餐饮地点待定,楚浩文和蔡俊峰负责审核菜谱,并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三)陪餐人员:熬红尉、刘吉青、何斌、张全、李上游、晏丰义、吴冬林、楚浩文、寇林生、蔡俊峰。

八、信访全安保卫工作

牵头领导:楚浩文、郭华、寇林生、蔡俊峰

1、乡政府治安室郭华安排足够人员,负责检查团途经地段、场地点和就餐点和安全保卫,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2、学校寇林生、蔡俊峰负责做好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稳控工作,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九、宣传报道

王东、罗辉负责上传教育局远程管理网站报道。

第三篇: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网站简介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是在省政府领导同志的关心、指导下,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协作建设而成的。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河南省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公众与政府交流互动的渠道,对于促进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接受公众监督、改进行政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是省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以及各省辖市人民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现开通“今日河南、河南概况、政务公开、公共服务、专题专栏、互动交流”等栏目,面向社会提供政务信息和与政府业务相关的服务,逐步实现政府与企业、公民的互动交流。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于2006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这对于河南近1亿的亲爱的广大公众来说无疑是了解本土民情、政治、文化等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网站大事记

2010年7月21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考察调研,对省政府门户网站内容建设提出了新的、具体工作要求。

2009年9月4日,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在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省长孔玉芳等领导的陪同下,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调研,专门视察了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编辑部。2009年4月29日,史济春副省长做客省政府门户网站视频直播间,谈我省“企业服务年”开展情况。

2009年3月26日,省政府门户网站就“己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主题、亮点对省政协主席王全书进行了专访。

2008年12月31日,河南省政府代省长郭庚茂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发表新年贺词,向全省人民、海内外朋友和广大网友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网友反响热烈。

2008年11月,省政府门户网站参与2008年度河南省政府系统网站绩效评估工作。2008年11月3日,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秦玉海做客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直播间,谈从严治警,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访谈结束后,副省长秦玉海等领导来到省政府门户网站编辑部视察工作,与编辑部员工亲切握手,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2008年8月,省政府门户网站加强网站安全保障工作,对网络设备及系统进行多次安全排查,保证了奥运期间省政府门户网站安全稳定运行。

2008年6月27日,省政府门户网站邀请部分内容保障单位就政务动态信息报送、领导访谈、网上咨询及日常内容更新等内容保障工作进行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推进内容保障工作。

2008年5月21日,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宋璇涛接受省政府门户网站专访,介绍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我省援川救灾工作情况。

2008年4月,省政府门户网站按照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要求,对网站栏目进行了调整,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开发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网上申请系统等。

2008年3月18日,省政府门户网站邀请郑州市副市长穆为民就“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进行了视频直播访谈,访谈当日,省政府门户网站论坛主题帖子被浏览近2万次,网友跟帖提问近500条,近3000名网友在线观看访谈视频并参与讨论;访谈受到省内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商报、大河网、河南手机报等媒体对访谈发布预告并予以报道,其中大河报、河南商报均以两个整版篇幅对访谈内容进行报道,中国政府网还对

访谈进行了转载链接,访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2007年12月31日,省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一周年。省政府各部门、各省辖市政府领导为省政府门户网站题写寄语。

2007年5月18-20日,省政府办公厅对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内容保障相关人员进行了省政府门户网站应用技术培训。

2007年1月11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显示,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在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位居省级政府网站第12名,较2005年提升15个名次,成为绩效排名提升最快的省级政府网站。

2006年12月31日,省政府举行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仪式,省委常委、副省长孔玉芳点击开通省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11月9日至10日,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会议暨首届河南省电子政务论坛在郑州召开。省政府秘书长卢大伟、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朱夏炎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中心赵建青处长到会指导工作。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网站建设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政府秘书长卢大伟对做好省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内容保障是省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关键和重中之重,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对省政府门户网站的内容保障工作,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责。同时,要完善网站内容保障工作运行机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内容保障工作水平,切实做好对省政府门户网站的内容保障工作。

2006年10月1日省政府门户网站开通试运行。

2006年9月27日,省政府秘书长卢大伟听取网站建设的专题汇报并指出: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是我省政府对外宣传、外界了解河南的权威渠道,也是群众了解政府工作、政府为民服务和与群众交流的权威渠道。要求一定要把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好,建成国内一流政府网站。

2006年5月完成省政府门户网站设备购置及工程监理招标工作。

2006年3月完成省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批。

2005年7月完成省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建设项目“建设方案”的专家论证评审。

2005年初,省政府决定改版建设省政府门户网站,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实施网站建设工程,确定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为省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协作单位,承担省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日常运行维护服务工作。

1999年,省政府网站开通。网址

扩展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

第四篇: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政府网

哈呼政发〔2014〕1号

一、2013年工作简要回顾过去一年,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一城一谷一集一纽”①战略布局,积极应对挑战,合力攻坚克难,区域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持续优化,经济运行又有新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18.8:43:38.2调整为18.4:43.1:38.5,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5亿元,增长8.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增长30.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15.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增长14.1%;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2.1亿元,增长22%;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增长12%。园区建设持续提速,品牌形象又有新提升。开发区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65亿元,增长17.7%;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3.03亿元,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增长38.3%。“药谷”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新引进德顺长、成程集团等医药项目27个,天宏药业等30个项目开复工,园区新增建设面积2平方公里,集聚医药企业63家,形成了以科技研发、生产加工、贸易物流为主导的全产业链体系,被工信部批准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食品企业增至48家,在省市产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杉杉商业综合体等大项目开工建设,大商贸格局初步形成,城市载体功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持续升温,项目建设又有新突破。构建了以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挂帅,5个招商分局、63个招商工作组齐上阵的引资工作新格局。全年新引进杉杉商业综合体、武汉柏霖生物、台湾大成长城集团等大项目77个,签约总额325.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7.6亿元,分别完成全市产业大招商任务指标的112%、156%、18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全年实际使用内外资分别达107亿元和1.49亿美元,完成任务指标的114%和129%。在全市率先打响春季集中开工战役,全年共有哈药新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等103个大项目实现开复工,完成投资136.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54个。1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7亿元,完成计划的101%;1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7亿元,完成计划的387%。利民开发区被评为全市产业项目大招商先进单位。转型发展持续深化,都市农业又有新跨越。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4亿元,增长7.5%。大灾、大汛之年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增幅列全市第三,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坚持农业向特色、规模、深度开发调整,新增棚室蔬菜7000亩;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6家,新建千头猪场4个,建成规模生猪养殖场62个,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区;新发展杨林湿地水上乐园等旅游农业项目20余个。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节水灌溉工程58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实施田间工程,新打机电井87眼,打造高产稳产田4万亩。积极争取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新增各类大型农机设备163台(套)。植树造林7500亩,更新农防林352条。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0余家,流转集聚土地66万亩。宜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又有新变化。新城区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编制完成36平方公里控详规划、哈铁北站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以提升城市承载功能为重点,投资2.86亿元完善基础设施,新建长青大街、福州路等“5路1桥”②;对四平路扩建维修,对呼兰河二道河桥进行加固;扩建利民二水厂,新增日供水能力3万吨。老城区立足打通断头路、疏解拥堵节点,加快路网升级改造步伐。总投资6443万元,新建东北环路、文明东路等7条道路3.96公里。维修巷路38条9.2万平方米;完成建设路东段沥青罩面2万平方米。改造建设路东段、北大街路段排水管线1587米,老城区积水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呼兰河大桥改造工程如期竣工投入使用,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道靓丽景观。呼兰河客运码头建成投入使用,开通萧红故居至湿地公园旅游公交专线。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580户。完成90套廉租住房配建、分配任务,新增廉租补贴140户。老城区三水厂实现并网供水,居民用水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城市管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拆除违建房屋43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15公顷,购置各类环卫绿化机械设备44台(套)。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全区争创四星级村3个、五星级村1个。全年改造桥梁23座、泥草房6878户。利民街道城中村改造搬迁安置4个村屯525户,腰堡街道大堡村1.4万平方米灾民回迁楼投入使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事业又有新进步。科教文卫协调发展。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86家,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10%。哈师大附中利民校区招生工作顺利启动,降低30分招收呼兰学生80名,占招生总额的28.6%;顺迈中小学校教学楼和体育馆主体封顶;实施校安工程6所,创建标准化学校7所,新建、改建幼儿园7所。推进顺迈集团、国药集团、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顺迈医院开诊进程加快;村级医改工作全面启动,大用镇卫生院医疗楼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农村居民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萧红多媒体数字展馆正式启用;成功举办第三届湿地旅游文化节,对外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建立市级体育示范社区 2个。深入开展“惠家工程”,为2244对育龄夫妇实施了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城乡低保分别新增1280人和3670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9700万元,发放救灾救济资金1008万元。新农合参合34.8万人,参合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21.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6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9万人,社会保障达标率100%。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66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25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下。基层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区敬老服务中心和4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3家,增加床位746张;新建千米社区服务中心2个。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暨城市社区建设现场会在我区成功召开,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文明创城持续推进,社会管理又有新探索。围绕“干净起来、秩序起来、文明起来”,扎实推进“三公九重工程”③,城市交通秩序、卫生环境、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清冰雪工作得到市里肯定。科学进行区划调整,新增社区9个,完成新设利业镇和沈家、长岭撤镇设街申报工作。深化“平安呼兰”建设,大用镇“多村一社区”以及大学城“三联一创”等综治经验在省市会议上交流,群众安全感综合指数排名列全市第二位。进一步理顺安监工作机制,我区率先建立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渐进稳妥推进。全面开展信访积案攻坚战,福临家园等一批回迁安置老大难信访案件得到成功化解。机关作风持续转变,自身建设又有新加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下联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加大精文简会力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审批服务,为70个项目办理审批要件302件,现场办公11次,无偿代办12项,政府效能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意见32件,政协委员提案97件。深入开展“政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对全区29个行政执法部门进行现场评议,公务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等“四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保持行政问责的高压态势,先后查处作风建设案件12起,问责公职人员23人,并将违规发放购物卡等4起典型案件向全区通报,机关纪律、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审计、统计、法制、档案、残联、老龄、气象、物价、人防、区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也都取得较大成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鼎力支持和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开拓创新、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深刻体会到:成功应对复杂形势的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抓招商、上项目、聚产业作为既管当前又利长远的根本举措,统筹规划,综合施策,强力推进,成为引领发展的核心支撑。特别是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药集团和国内500强企业杉杉集团、永达集团,对提升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加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筑好巢才能引来凤”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引导全区上下强化“做主人、靠自己”的责任意识,倡导“难为别人就是难为自己,方便别人就是发展自己”的服务理念,通过完善配套、提升效能、规范执法、强化问责等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全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吸引了投资,争取了主动。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赢得了百姓的理解支持、信任和拥护。特别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总投资11.6亿元,启动实施了新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工程以及困扰老城区多年的供热、供水、地下管网改造等15件民生实事,共计136个项目,除个别项目如农村公路因上级计划调整没有实施、150万平方米集中棚改因慎重考察合作企业、论证具体合作方案,计划明年正式启动外,其余近百个项目全部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打造过硬队伍作为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锻炼干部、在为民服务的最前沿磨砺干部、在急难险重的第一线检验干部。特别是面对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各级干部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以“保家护民”的果敢和担当,连续奋战堤防一线,成为我们迎战松花江、呼兰河双洪峰的中流砥柱,使我区在大灾之年没伤一人一畜,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呼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底子薄、基础弱、总量小仍是我区当前的主要矛盾;优势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短、配套产业不完善,投资大、牵动力强的立区大项目还不多;城镇化进程缓慢,新城区载体功能不完备,老城区基础设施欠账多,中心村镇建设迟缓;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多、新兴财源少、增收渠道窄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善;体制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部分部门职责交叉、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个别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缺乏攻坚破难的勇气和创新突破的方法。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主要工作任务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根据中共呼兰区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的部署,确定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跨河北扩、沿江东拓”全面城市化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一城一谷一集一纽”建设目标任务,抓改革、促发展,聚产业、上项目,转作风、惠民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开创呼兰改革发展新局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2%;万元GDP④综合能耗降低4%。同时,区政府还要竭力办好以下12件民生实事:1.维修农村公路67公里,改造平交道口30个,安装警示标志225个,改造危桥14座。2.新城区建设阳明滩联络线、昆明大街、规划一路、北站广场等“11路1泵站2桥1广场”⑤。3.启动老城区内、外环路⑥建设;完成萧红大街景观大道建设,维修扩建3条城区道路;启动建设呼口大桥至哈肇路连接线。4.改造老城区2.8万户旧楼供水计量设施,更换20栋旧楼地下供水管线,清洗30公里供水主管线;改造排水管线2条,重新铺设排水管线3条;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解决9个村屯1.2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5.启动老城区集中棚改一期91.6万平方米项目;完成电机厂二期等4个棚户区改造任务; 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200户15万平方米。6.实施一排干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干渠整治、道路修建和绿化美化项目; 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7.加快呼兰河公园配套建设;改造步行街广场和历史文化公园。 8.加快交通、城管等公共设施建设,新建停车场20处,完成40个公交站亭建设; 增建垃圾中转站2个、水冲式公厕6个、环卫工人休息房8个。9.启动水毁工程修复和呼兰河治理工程,修复加固呼兰河堤防麻家围子等险工弱段,加高培厚呼兰河左岸孟家堤防段。10.启动附属实验小学和顺迈小学扩建项目,续建幼儿园1所,维修改造学校2所,创建标准化学校8所。11.启动区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医疗楼建设项目; 争取顺迈医院尽快开诊、嘉润医院新综合楼投入使用。12.新建200张床位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维修改造第二殡仪馆。为实现上述目标,着力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把改革作为最大“红利”,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致力以改革促进转型发展,靠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精简机构、优化职能的总体要求,全面清理内设机构,推进食品药品、卫生和计生、文化等部门的机构及职责整合,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做好补充和完善政府职能部门“三定”⑦工作,切实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等问题。继续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非行政审批事项,做好省市行政审批权限下放的承接工作,建立行政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推进“两集中,两到位”⑧,启用新的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坚持精干主体、理顺关系、企业运营、高效管理,继续深化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加快开发区体制由政区合一向区企一体转型。以“三个公司”⑨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吸引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融资参股,做实土地收储、基本建设和投融资等各类运营平台,提高资产运营、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效益,增强开发区服务效能和自身造血功能。建立新型的用人管理制度,面向社会公开引进专业人才,逐步实行人员聘任制和试用期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落实“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先行先试,获得先发优势和改革红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农村产权要素市场化、资本化进程。全面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农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区乡村三级服务机构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落实机构编制、规格经费等事项。建立与哈尔滨银行、浦发村镇银行、信用联社对接平台,拓展合作社融资渠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新型主体发育。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指导意见,促进合作社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进财税工作创新。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开源节流两手抓。积极争取省、市财源建设专项资金,巩固壮大主体财源。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推进公共信贷平台建设,努力破解项目建设融资瓶颈。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加大对商业、粮食、供销、工业等重点领域国有资产监管力度,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偿债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加大对乡镇街道转移支付力度,专项化解乡镇债务。推进社会体制及其他领域改革。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落实、稳步推进涉及民生等领域的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一体化管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引导非公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最大限度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园区转型,进一步提升药谷品牌影响力。围绕打造“药谷”品牌,进一步加快生物医药园区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确立在省、市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投资2.5亿元,建设昆明大街、哈药总厂环路等“4路1桥”⑩基础设施,提升园区载体功能。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新拓展3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吸纳更多医药企业入驻。加速医药产业集聚。抢抓生物医药产业整合、并购和大企业扩张的难得机遇,加速引进研发型、生产型、配套型项目,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重点推进投资5亿元的国药物流、投资2.76亿元的农业部疾控中心动物疫苗产业化等项目,年内力争引进医药产业大项目18个。完善公共平台建设。依托哈医大研发中心和哈药集团药物研究院,建立集生产力促进中心、新药研发、成果孵化和检验检测于一体的公共平台,打造研发高地、孵化洼地和检测基地。确保生命医药创业大厦、院士工作站、实验动物中心上半年正式运行,药物中试基地争取年底通过认证并具备生产能力,GLP实验大楼年内完成设计并争取开工建设,药物研究院力争年底投入使用。强化配套服务支撑。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支持科技要素和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围绕“药谷”建设,强力推进雷帕霉素等10余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借鉴上海张江、江苏泰州等地“筑巢引凤”的成功经验,在园区内规划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1万平方米。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继续把抓产业、上项目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始终保持“举全区之力抓大项目”的推进态势,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着力提升产业项目投资规模。全年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投资总额570亿元,计划投资1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按产业类别划分,生物医药项目30个,绿色食品项目12个,商贸物流项目6个。着力提升产业项目谋划水平。谋划产业大项目30个,年内达到商业计划书深度项目10个以上,力争生成和落地一批千万、亿元级大项目。围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以上海复兴集团、康夷宝保健品、鼎泰丰、秋林食品为重点,加紧谋划一批园区项目;以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检测平台、义乌小商品工业园区为重点,尽快生成一批配套项目;强化与上海张江、江苏泰州等医药园区联系,及时引进一批转移项目;加大对沿江旅游产业带等项目包装力度,策划运作一批储备项目;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积极对接,向上争取一批规划项目。着力提升产业项目集聚能力。在深入推进药谷和食品产业园建设的同时,围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杉杉商业综合体项目,打造一站式品牌购物中心。推进投资22亿元的永达名车广场项目,打造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端汽车销售有形市场。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国药物流项目,打造全省最大、最先进的物流配送中心。实施北斗综合示范应用工程,打造北斗产业基地。着力提升产业项目推进质量。坚持谋划项目抓洽谈,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推进,竣工项目抓达产。重点对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实施领导包保、监控服务和要素保障,确保齐云医药、开润包装、大成农牧等签约项目按期开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杉杉商业综合体、天宏药业等在建项目如期复工,誉衡药业、威凯洱药业等竣工项目全部投产。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招商引资,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继续保持“大招商、招大商”的推进态势,加速由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定向招商转变,着力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注重招商质量。严格执行入区项目评审制度,科学评价论证,严格准入标准,重点面向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着力引进投资强度大、产业支撑强、财税贡献突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力争新引进项目55个,签约总额270亿元,到位资金41亿元。创新招商方式。继续推行部门招商、乡情招商和代理招商,实现招商方式、招商主体多元化。以区级领导为主体,发挥7个招商工作组作用,围绕重大产业项目跟进洽谈,带队开展定向招商;以招商局为主体,5个招商分局根据产业和地域,开展专业招商;以开发区领导为主体,针对所主抓的产业,开展产业招商;以国药集团、杉杉集团、台湾大成长城集团等企业老总为主体,发挥其人脉资源优势,实行以商招商。提高招商成效。强化同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的联系,对国内外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以聘请招商顾问、设置区域代理等形式,全面掌握重点企业的发展布局和业务拓展方向,主动推介,强化对接,提升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对国药物流、上东医药等已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主动靠前对接,尽快签约落地;对北京亿阳、四川沱牌等意向性项目,加快跟进步伐,达成投资意向,努力形成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格局。坚持域内外企业同等待遇,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新上项目。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进一步加快都市农业发展步伐。抢抓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历史机遇,全力推动农业转型、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优质稻米产业园区、高效蔬菜产业园区、畜牧规模养殖园区、龙头企业产业园区。扩增种植业示范园区5个、面积10万亩,实施“旱改水”2万亩,沿江扩稻8000亩。推进滨兰公司、双达集团大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辐射带动“粮改菜”5000亩以上。扩大与麦肯集团合作,依托文俊、金山合作社发展专用马铃薯3000亩。推进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新改扩建标准化畜牧示范场20个,发展网箱养鱼3处。强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认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以上。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为重点,推进呼兰韭菜和大葱等地理标识品牌开发。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和节水增粮行动,新建各类水源井233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5万亩。实施水毁工程修复和呼兰河治理工程,对呼兰河堤防麻家围子等险工弱段进行修复加固,对呼兰河左岸总长14.4公里孟家堤防加高培厚,达到20年一遇标准。更新大型农机具200台(套),新建水稻育秧小区7个,打造高产稳产田3万亩。实施孟家乡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84公顷。启动沈家周边7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综合整理土地4万公顷。着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走“内涵挖潜、合作发展”的路子,以现有村级资产资源参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入股农业企业,以存量换增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逐步解决村集体“空壳”和债务积重难返问题。选择一批基础好、潜力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企业,启动村社、村企合作发展试点,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增加生产性收入。扶持农民自主创业,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大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增加工资性收入。全年开展“阳光工程”技能培训4000人,新增农民转移就业6000人。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以规划为引领,强化政策扶持,配套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加快大用田园新城、沈家大罗小镇建设,带动周边3个村屯撤并,打造新型村镇建设样板。加快腰堡街道永丰村搬迁进程,年内实现应迁尽迁。推进许堡蒲井、方台小方、莲花老哈3个村整村扶贫开发,力争两年内整体脱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完成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建设,维修农村公路67公里,改造平交道口30个,安装警示标志225个,改造危桥14座。

(六)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建设,进一步彰显现代都市城区新形象。坚持用经营城市理念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城市,扎实开展以“八大环境,一项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一城一谷一集一纽”的城市空间布局,围绕“完善功能、彰显特色”的规划主题,重点推进老城区道路交通、给排水、一排干及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滨水岸线及重点区域的控详规划,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控详规划覆盖率。继续完善新城区总体规划,完成东区产业规划、北斗规划和重点园区概念规划,编制利业镇规划、6平方公里控详规划和阳明滩联络线等重点管网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乡村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发展。完善城区载体功能。坚持“配套围绕项目建”,进一步提升新城区服务“北方药谷”的保障能力。全年计划投资3.08亿元,建设阳明滩联络线、北站广场等“11路1泵站2桥1广场”,重点为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园区和哈铁北站配套。完成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做好接纳哈药总厂污水处理的前期准备。加大与电力规划、热力燃气等部门的协调力度,推进药园和已建项目的相关配套建设,确保园区发展和项目投产运行。围绕改善群众宜居环境,进一步加大老城区改造建设力度。启动老城区集中棚改一期91.6万平方米项目。投资1.8亿元启动内、外环路建设,逐步形成“两环四射”的路网格局。完成萧红大街景观大道建设,维修扩建老城区3条道路。启动建设呼口大桥至哈肇路连接线。对20栋旧楼地下供水管线进行更换,对30公里供水主管线进行杂质冲洗,迁移配置户外水表2.85万户,对小十字街至食品公司、新胜路西段2条排水管线进行改造,对东府路加油站东侧等易涝地段3条排水管线重新铺设。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200户15万平方米,新增廉租补贴135户,完成电机厂二期等4个棚户区改造任务。推进呼兰河公园建设,对步行街广场和历史文化公园进行改造升级。建设停车场20处,完成40个公交站亭建设。增建垃圾中转站2个,建设水冲式公厕6个,环卫工人休息房8个。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市景观建设,对呼兰河桥及南大街、萧红大道实施亮化、美化。深入开展交通秩序、小区环境、市容市貌、公共卫生、建筑垃圾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净化市容环境。加强市场摊区管理,规划设立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购置专用车辆设备,提升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推进“五定”制度,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配合城市改造和道路建设,有序推进街路命名及街路牌设置工作。加大违建治理力度,坚决杜绝新的违建发生。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各5000亩,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投资7.5亿元启动一排干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干渠整治、道路修建和两侧绿化工程,打造城市景观绿带。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推进呼兰河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进华电哈三电厂一期脱硫、脱硝改造项目建设。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推进哈尔滨义利农牧科技大型沼气、富强益民养殖合作社沼气工程2个农业源减排项目建设。推进村屯和道路绿化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七)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改善,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坚持民生优先,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好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附属实验小学和顺迈小学扩建项目,推动哈师大附中利民校区9月正式开学;续建幼儿园1所、维修改造学校2所、创建标准化学校8所。加强卫生事业建设,启动区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医疗楼建设工程,推进农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达标率50%以上;争取顺迈医院尽快开诊、嘉润医院新综合楼投入使用。继续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化“惠家工程”和“黑土甘霖”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进一步打造“萧乡文化”品牌,完成文庙布展开园,启动龙王庙修复工程;举办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创建市级体育示范社区2个;推进河口湿地公园三期建设,组织好第四届湿地旅游文化节。加强广播电视工作,提高节目播出质量和覆盖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求,继续推动各项保障提标扩面。推行城乡低保区乡两级审核审批体制,强化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00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800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分别扩面2万人、1100人、550人、500人,社会保障达标率100%。进一步巩固新农合成果,参合率、覆盖率均为100%。促进就业再就业,免费实施再就业培训30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80个,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加强社区建设,推进滨才社区争创国家级和谐示范社区,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积极推进社区配建和达标社区创建工作。做好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新建200张床位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1所。维修改造第二殡仪馆。做好残疾人扶贫、就业、康复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完善综治责任体系,强化日常巡防,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提升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管控能力,打造最具安全感的平安呼兰。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法制化水平。继续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9个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信息档案库和隐患排查治理平台,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和“大调解”工作机制,及时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政府。强化责任意识,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续强化“做主人、靠自己”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自我革新,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敢于担当、敢于承重、敢于碰硬,积极开拓尚未涉足的“盲区”,勇于探索令人望而却步的“难区”,奋力突破阻碍发展的“禁区”,努力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在探索中有所突破。强化宗旨意识,大兴勤政为民的务实作风。扎实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征求意见、问题整改、整章建制等各个环节工作,着力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把人“沉下去”,把心“带下去”,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增强施政为民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大兴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务实之风,进一步精文简会,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加大工作推进落实力度,努力以作风的大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强化规范意识,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强化法治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处理问题,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检查,确保“项目优质、干部安全”。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把软环境当成硬任务,用硬措施治理软环境,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执法行为,保持行政问责的高压态势,努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强化自律意识,塑造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引导广大公务员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政底线,划清公私界限,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切实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晒在阳光下。坚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廉政建设的扎实成果树立形象、赢得支持。实现发展新跨越、开创工作新局面、追求幸福新生活,是时代的召唤,是人民的期待,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纵然一路险阻,我们也要砥砺奋进、勇往直前!让我们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凝神聚力,创新进取,为加速“一城一谷一集一纽”建设进程,共创全区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简称术语解释 ① 一城一谷一集一纽:就是建设呼兰健康产业城,打造中国北方药谷,形成大江北商贸物流仓储集散中心,构建省城北部中转枢纽。②5路1桥:规划一路、哈药总厂环路、长青大街、福州路、雪花路、雪花路哈伊下穿桥。

③三公九重工程:“三公”即重点部位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关系。“九重”就是突出“九项重点工作”,即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教育治理、道德模范学习评选表彰、“道德讲堂”建设、文明餐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网络文明传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④GDP: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⑤11路1泵站2桥1广场:11路即:阳明滩联络线、哈药总厂环路、昆明大街、规划一路、济南路、北京东路环路、北站一路、北站东路、金马路、四环辅路、沈阳大街维修;1泵站即:昆明大街给排水泵站;2桥即:规划一路下穿桥、北站北侧下穿桥;1广场即:北站广场。⑥内外环路:内环路即打通西环路,新建谷丰路、向阳路;外环路即西环路向北延伸600米,新建北环路、滨河北路和东环路南段。⑦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⑧两集中,两到位:即推进部门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项目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到位,授权窗口权限到位。⑨三个公司: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利民投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哈大齐核心示范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⑩4路1桥:即昆明大街、哈药总厂环路、沈阳大街、规划一路及下穿桥。 GLP: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直译为优良实验室规范。八大环境,一项活动:“八大环境”即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一项活动”即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两环四射:两环即内外环路,四射即东府路、南北大街、萧红大街及计划新建的滨河北路四条出城道路。五定:定时、定员、定岗、定职责、定奖惩。

2014年1月3日印发

第五篇:春节政府慰问网稿

**市领导慰问市分行员工

1月5日,**市常务副市长***、人大副主任***及政协副主席***等领导莅临我行慰问干部职工,市领导带来了新春的美好祝福和亲切关怀。在市分行党委成员及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副市长一行参观了我行营业大厅等工作场所,对我行2012年支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对2013年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并鼓励我行在支农方面要再创佳绩,为***市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爱唠叨的妈妈作文下一篇:安检部工作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