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环境问题论文

2022-04-25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生态工程环境问题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水利工程从古代开始就是防御洪灾和旱灾的重要手段,能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周期的增加,会对工程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生态工程环境问题论文 篇1:

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分析

摘 要: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其中环境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然后探讨水利工程应用的整体原则,最后提出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环境问题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工程;环境污染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ING Xiangbin WANG Lian

(Henan Yadu Water Engineering Co., Ltd.,Zhumadian Henan 463000)

1 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環境问题

1.1 空气污染严重

众所周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和石灰都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而且用量较大。但是,水泥和石灰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进入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人们通过呼吸作用,吸入了这些有害物质,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2 容易引发噪音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需要用到各种庞大的机械设备,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噪音问题。而噪音的出现会使人们无法入眠或者精神错乱,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还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1.3 引发自然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在水利工程中,如果采用蓄坝拦水的形式,不仅会严重影响下游用水,而且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由于水利施工的过程较长,且施工面积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极易改变当地动物及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部分动物无法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出现死亡或者灭绝的现象。所以,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并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以预防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4 影响施工地的地理环境

水利工程施工会导致地上水位上升及地下水位的下降,经过水分蒸发等一系列水循环过程,当地很容易发生盐碱化问题[1],这对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影响极其严重,因此有必要提出相应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2 水利工程应用的整体原则

2.1 坚持好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应用水利工程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和作用。首先,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工程与人类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违背整体生态规律,必须在最大程度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从而促进水利系统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因此,在整体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结合起来。只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水利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整体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将相应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不能因为整体施工而造成环境的破坏,而要充分结合整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2.2 坚持好共生互补的原则

所谓共生指的就是一种合作共存、互利互惠的现象。在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时,必须采取针对性手段来进行环境治理,需要立足整体进行统一规划,有效协调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最大程度上提高整体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运用各种原材料,减少浪费。对于可循环的材料来说,要实现不断循环使用,逐渐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要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收集,最大程度上实现循环利用,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2]。

3 解决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环境问题的措施

3.1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是解决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环境问题的前提。要想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提高施工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施工各单位应做好宣传工作,使施工人员加强自身责任意识,以使当地环境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3.2 加强废弃物处理

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弃渣和生活垃圾,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运送至指定弃渣场。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箱,防止垃圾乱堆乱放,定期将垃圾运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3]。

3.3 提高技术水平,减少污染

提高技术是解决污染问题最为有效的措施。基于此,相关施工单位可以引入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同时,也可以引进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例如,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所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可以使用封闭式的专用垃圾道来对垃圾进行处理。针对噪声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控制作业时间去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以使工程施工对居民所造成的影响能够降到最低。

3.4 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监督

建立起完善的监管制度是保证环境保护有效落实的关键。只有加强监督,才能更好地督促工作人员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此外,还要对表现比较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破坏环境的人员进行惩罚,以使工作人员养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

4 结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其破坏力也是较大。基于此,必须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保护。而这不仅要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还要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做好环境保护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梁波,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2):156-159.

[2]卢津津,杨波.浅谈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向导,2012(27):40-41.

[3]张捐社,高照良.西汉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效果评估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6).

作者:丁祥宾 王莲

生态工程环境问题论文 篇2:

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水利工程从古代开始就是防御洪灾和旱灾的重要手段,能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周期的增加,会对工程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对策

1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

生态水利工程是指在新建水利工程在传统概念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同时具有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任务,以及对于已建成的水利工程所影响的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任务。生态水利工程要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规划理念,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保护水资源的安全,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基本原则

2.1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建设原则中的首要原则。首先,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做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时间考察,并对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当地气候、河流形态等因素进行系统记录和科学地分析。其次将水力工程力学和水文学的相关规律有效结合,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承受住洪水、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后,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按照最小风险、最大利益的原则,将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必须比选,降低生态水利工程的风险。

2.2生态恢复原则

对于生态环境修复功能,首先应该将重点放在生态景观大尺度。其次生态系统的修复不仅包括水域范围内的河流生态体系,还要考虑周边的陆地生态环境;不仅要考虑到河流水域自身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还要包括外来物种的多样性的恢复。同时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对当地的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掌握河流形态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运用新的工程建设理念,为生态多样性提供实行的可能,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2.3整体性原则

河流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会因为降水量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河流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管理过程中,要以长期大景观尺度作为生态环境自我恢复的基础,拒绝使用短期小尺度范围作为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基础,而大景观尺度作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基础具有修复效率高、成功率高达的优势。因此生态系统的恢复不仅针对在河道的水文系统修复,而且要对河流水域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性的综合修复。

3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是在一个空间内生存的特种,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所有生物组成的生态体系,是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使陆地上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受到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区域内生物种类的减少。影响最明显的是水生生物。在水源上建设工程,随着水源水位的升高,水生生物的产卵及生长的原有环境被破坏,如鱼的迁徙路线被阻断,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种类减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地生物的破坏是直接性和永久性的,同时会导致区域内土壤发生盐化等,造成陆地生物种类的减少。

3.2影响区域气候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的温度、空气湿度、风向等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导致区域内积水增加,积水在阳光照射下会蒸发,最后形成降雨。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后会改变区域内降水的强度和范围。水利工程改变了水面与空气接触的方式,对区域内温度产生了影响,使工程周边温度会有小幅度的升高。

3.3影响水温系统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对区域内的水文形势有影响,对水流的速度、河流的温度、水域的深度等都会产生不同影响。如果河道岸边岩石的透水能力强,则会导致渗漏现象。水库在建成后,注入水和流出水会有一定的温差,水库内长时间停留的水会发生温度升高的现象。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水位升高,水库内水流速度变慢,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扩散。

3.4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平衡

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越来越大。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占地面积大,导致大量的森林、草地等被占用,直接影响区域内的降水、气候、土壤等。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会导致区域内部分生物无法生存而面临灭种,严重破坏了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4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4.1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要从思想上重视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施工行为,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在选择水利修建地址时,应该秉持科学谨慎的态度,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考察,既要注重经济利益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永久伤害。

4.2合理规划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修建之前,施工单位应该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进行严格调查,然后再进行施工方案设计,通过专业的研讨会,将各方的意见进行整合和研究。将工程的经济利益以及生态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减少和防止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3严格审查水利工程项目

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相关部门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项目的审查。对于可能会影响当地名胜古迹及历史文物的建设施工项目,要进行及时地审查、评估进而整改。并且要对施工企业的综合能力进行认真细致地评估,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4.4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修建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还要派遣工作人员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工作。应该及时地构建完善的生态赔偿制度,将水利工程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施工场地的生态修复及管理,改善施工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4.5实施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要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现场管理措施。此时,管理人员应重点控制施工现场的水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范围,使用针对性的、有效的防治方法。例如,在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时,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音墙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还可以科学规划施工中大型设备运行、材料运输等环节的时间,并严格落实这一规划,避免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休息。

4.6合理应用与处理施工材料

通过合理应用与处理施工材料,能够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并降低固体废弃的产生数量。同时,相关人员应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规划出固定的材料保管处以及固体废弃物放置处,并及时的将固体废弃物运输到制定地点处理,避免其对相应地区水体质量的影响,防止固体废弃物堵塞河流。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修建会给当地的民众带来好处,但如果是没进行严格的管理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態环境和长远发展。相关人员要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注重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增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有效避免或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贾高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10):6-7.

[2]赵全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8(02):109-110.

[3]纪中庭.关于现代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01):22-23.

[4]尚淑丽,顾正华,曹晓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4,34(01):14-19+48.

[5]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04(10):1-6.

(作者单位:1.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2.莒县水利局)

作者:赵真真 李林峰

生态工程环境问题论文 篇3:

探究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格局的变化也逐渐多样化。自从经济改革政策实行后,把目标放在了重工业等效益较大的产业上,但是对与这些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大。随着我国经济国力的增强,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民开始重视生活环境的质量,因此,国家开始发展对环境威胁较小的产业。本文针对水利工程及其相关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简单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活环境,探讨。

【正文】 目前我国丰富的水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和浪费着,生态环境严重失调。我们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根本原则,而开发水资源的最终目标应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应三者的统一。在这三大方面进行调和。

一、水利问题与生态平衡

(一)水利工程的修建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大体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水资源调运和储存。这项工程的最终目的都是针对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在我国,蓄水库对生态影响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只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合理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再深层次的探究,却会发现它在环境、社会、经济这三方面的有着巨关联大和复杂关系。总而言之,它的影响包括外在的、内在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直接或间接的等因素。所有的这些影响因素,都有可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然而,众所周知、生态内在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人类恰恰是通过各种方法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发展的平衡,从而 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态既然是动态平衡,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而关键问题是人类怎样以一种最好的方式去辨别出那些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生态平衡,然后建立新的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平衡,这即是人工生态平衡。

(二)水利工程和生态平衡的关系

保护生态平衡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应尽最大努力去不影响它并限制人类对其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其按原先的规律发展;另一个是那些不良的生态平衡动用人工的方法让其改变方向,限制其发展,让他良性发展。

有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是使兴建与环保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要真正達到这一共识,人类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因为环保问题历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短期性和长期性、诱发性和积累性以及连带性等特点。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大力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使规划工作纳入法律轨道亦是十分必要的。

(三)生态保护要作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前后,只有对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甚至是重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即要将环保思想贯穿于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修建,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副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将其减小到最低限度。除了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革命。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工具。由于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是人类及其生命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前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深刻揭示的自然规律,则是人类认识生物圈动态平衡机制的基础,而现代技术又为调节生物圈动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这种调节,必须考虑人的活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界限,必须把对自然界的保护和再生产纳入社会有机体内并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

1、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蓄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如长江内的珍奇动物“中华鲟”,有着在上游产卵的习性,三峡大坝的修建,正好隔断了该鱼类去上游繁衍的路途,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中华鲟”这一珍奇动物的灭绝。三峡大坝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对“中华鲟”。

3、施工阶段的任务:第一,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第二,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水质、大气、 噪声的本底测定,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第三,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在我国大跃进时期的兴修水利中是十分深刻的。

4、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规划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的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二、水利工程建造对生态的影响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我们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一)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

(二)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规划;能提供一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一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 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

三、水利工程景光规划

(一)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规划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二)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三)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護堤,既防止水土流失, 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结束语: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一点缺失,只有不断的加强认识,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障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的调和。

参考文献:

[1]朱庆元,方国华,刘芹,张劲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研究[j].人民长江,2007(02).

[2]杨天秀.浅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j].水利经济,2005(04).

[3]李兵.枞阳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水利经济,2008(01).

作者:徐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土地增值税房地产论文下一篇:城市生态系统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