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专业论文范文

2022-05-12

小编精心整理了《汉语言专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古代汉语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了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古代汉语课程不仅要注重语言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讲授,也应注重实践教学的研究。

第一篇:汉语言专业论文范文

强化写作能力 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

摘要:写作能力的强弱,是衡量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是否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指标。强化写作能力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以及个性化写作能力。通过强化写作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能力、适应社会需要、有发展潜力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能力;创新人才

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培养创新人才,因而创新教育尤为重要。“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131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而言,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構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更需要各项设计切实有效地实施。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良好的写作能力无疑是衡量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是否是创新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强化写作能力不仅应该成为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时必须充分凸显的一个内涵,而且更应该通过具体的课程、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具体的手段和措施加以实现。

一、强化基础写作能力[1]

虽然素质教育已倡导多年,新课程标准也开始全面实施,但应试教育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受应试教育影响,相当数量的初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缺乏充分的写作训练和文体训练,写作水平低下,不仅措词不当、病句、表意不明、条理不清、逻辑错误等现象比比皆是,而且不会写议论文。对于以写作为主要创新表现方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这种现状无疑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极大障碍。因此,强化基础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强化基础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为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谋篇布局,抑或是表达方式与语言的运用,都始终强调创新性,久而久之,必然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所培养[2]。

强化基础写作能力,首先是开设基础写作课程。但问题在于,或者是课时有限,或者是因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过一些写作知识而不够重视,或者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以至于这门课程开设的最终结果常常只是学生获得课程成绩,而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因此,要通过基础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课教师必须做到:第一,牢固树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第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精讲、少讲写作理论,细讲、多讲写作技巧,尤其是在课内要多安排写作训练;第三,增加学生在课外的训练量和阅读量,并勤于批阅、检查;第四,改变考核方式,将平时写作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加大其在课程成绩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如将通常的30%改变为40%甚至更多。

单靠基础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是不够的。除课程设计外,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应采取这样的措施:第一,在第一、第二学年,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必须认真完成千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60篇以上;第二,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必须阅读中外文学名著50部以上,理论书籍10部以上,而且要写出读书笔记。这样,既丰厚学生的专业修养,又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直接的帮助;第三,实行导师制,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全员投入,每位教师负责一部分学生,对他们的写作与阅读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评阅指导;第四,将学生的写作与阅读情况与学分挂钩,强制学生必须认真完成;第五,为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每学年举办1—2次征文比赛活动,并将优秀作品汇集成册出版。

二、强化论文写作能力

论文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必须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予以强化。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考虑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有论文写作课程,但是在开设时间上大多是在第七学期,以利于学生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这样的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从第七学期开始就忙于找工作,在本学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常常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论文写作并不等于毕业论文写作,如果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只是为了毕业论文,就会弱化该课程的功能,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所以,不仅要开设论文写作课程,而且要将开设时间提前,这样,既能承接基础写作课程,又能从二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指导,利于学生完成各种论文写作,并不断提高水平。

在实践环节上,首先是要加大课程论文写作力度。课程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尤其是文学类课程的平时作业或考查作业的主要形式。由于此类课程很多,所以学生要完成的课程论文是整个大学期间完成的论文中最多的。目前课程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为是课程作业,加之量大,甚至有时出现几门课程论文需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情况,学生往往敷衍应付,甚至抄袭,而对教师来说,通常只是批阅后给成绩,缺乏必要的指导过程。课程论文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因此,必须制定课程论文质量标准,规范写作要求,严格指导过程。

学年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一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安排在三年级,这样设计一方面是因为三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是为毕业论文做准备,而且也制定有质量标准。但是如果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就会发现,把学年论文的写作目的视为是给毕业论文作准备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是学年论文还是毕业论文,都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所以,现行的学年论文制度需要加以改变,在时间安排上,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二、三年级时分别完成一篇学年论文;在指导过程上,不能是一次性指导,即教师批阅初稿,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然后提交,教师给出成绩,而应该增加指导次数,让学生在反复修改中不断提高学年论文质量,并使学生从中受益。如果能够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指导学生的学年论文,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毕业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最后完成的论文。相对其他各种形式的论文,毕业论文的规定最细致,程序最规范,指导最认真,要求最严格。但是,由于第八学期正值学生寻求就业的最关键阶段,能够真正潜心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并不多见,因而,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面对毕业论文质量与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首先,可以考虑将毕业论文完成时间改为第七学期。虽然第七学期就业工作已经开始,但是相对而言,学生有比较从容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必须高度负责,主动联系学生,掌握学生动态,敦促学生及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再次,严肃处理未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者和抄袭者,切实执行未完成毕业论文者和抄袭者不得毕业的有关规定,真正给学生以警示。

除强化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这些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大力倡导、组织申报学校针对学生设立的科研立项,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鼓励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同时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科研活动,做好学生的指导教师,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

三、强化个性化写作能力

如果说强化基础写作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之必须手段,那么强化个性化写作能力则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同样是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

文学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作家、诗人,但是如果能够强化文学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成为作家、诗人奠定基础,无疑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巨大成果。因此,第一,在现有正常开设的文学类课程基础上,开设诸如小说写作、戏剧写作、散文写作、诗歌写作、影视文学写作等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第二,定期邀请知名作家、剧作家、诗人举办讲座活动,给学生以文学写作的激发和启示;第三,组织、扶持学生文学社团,聚集有文学写作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将文学写作、经验交流经常化;第四,创办汉语言文学专业内部文学刊物,专门刊发学生的文学作品,每学年进行一次年度评奖、表彰;第五,向文学期刊推荐学生作品,鼓励学生积极向文学期刊投稿,组织、激励学生参与各种文学写作竞赛活动;第六,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文学写作活动,进行切实指导。

新闻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又一表现形式。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不乏新闻爱好者,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中也确实有很多人从事新闻业。因此,强化新闻写作能力同样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开设诸如新闻学、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选修课程,同时,任课教师担当起学生新闻写作实践的指导任务;其次,建立学生新闻报导组织,专门负责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所在院系的宣传报道;再次,鼓励学生积极采写新闻并向校内外新闻媒体投稿,尤其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假期做校内外新闻机构的兼职记者或通讯员。

随着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报考公务员人数的增加,公文写作能力包括申论写作能力已成为部分学生热衷提高的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应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加强。首先,开设公文写作、申论写作等选修课程,在精讲相关理论的同时,重在写作实践训练,任课教师加强指导;其次,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院系日常工作中的部分公文写作交由学生完成,给学生提供写作实践平台,相关教师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联系或帮助学生联系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课余或假期进行公务员实务训练,在实践中提高相关写作能力。

总之,基础写作、论文写作以及个性化写作能力,对于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强化。

参考文献:

[1]刘国钦,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徐渊.写作教学与高师创新人才培养[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0,(3).

作者:徐渊

第二篇: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古代汉语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了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古代汉语课程不仅要注重语言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讲授,也应注重实践教学的研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古代汉语课程应尝试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以激趣的方式结合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古代汉语实践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王焕玲(1972- ),女,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和写作教学。(河南南阳473004)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基础牢固厚重、就业适应面宽、社会需求量相对固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优势。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这个传统人文专业的命运。当今社会对有突出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极其迫切。

目前,关于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社会人才从宏观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社会效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非常明确,旨在培养有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使得每一个学科、每一门课程在教学改革中都必须与之紧密联系,各门课程都要不同程度地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的古代汉语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背景下应如何调整、改革以寻求适应,又应该担负什么样的责任?本文即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审视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意见。

一、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的现状

古代汉语课程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评判能力、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知识、能力的有机结合。

但是据了解,目前国内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古代汉语课程还是沿袭传统的学术型、理论型教学模式,教师的课堂授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很少有学校会注重古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有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由于课时数少,不能引起任课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任课教师往往忽略实践教学环节。总体来说,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在认识上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未能精心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对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突破口,精心设计课程实践环节,实施实践性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同时,以学生能力的提升带动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优化。

二、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一)加强词汇积累,提高文字分析能力

要学好古代汉语,最关键的问题是掌握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只有具备一定的古汉语词汇量,才能顺利阅读古代的文献和典籍。对学生来说,学习古代汉语最难掌握的便是词汇,因为随着社会的变化,很多常用词汇的古今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就会发生以今律古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汉字和词义发展脉络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其对古汉语词汇词义变化的认知,必须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整理出一个词的本义、常用引申义,并且举出例证,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计入平时成绩。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别: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虽然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通过查阅工具书还是能够分辨出汉字的造字意图,推出词的本义,而汉字本身又与汉文化关系密切,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从汉字中可以折射出汉民族的文化印迹。例如“盥”字,甲骨文为一会意字,一人伸出双手洗手,下面的盘子用来接水,因而其本义为“以水手承水冲洗”,现代汉语的“盥洗室”一词中的“盥”还保留着此义。由此义又可以引申出“洗涤、除、浇灌、洗涤用的器皿”等义。通过这种梳理,学生会对该词的词义体系有了非常清晰和完整的认知。学生在了解了该词的意义来源的过程中,也会了解到“盥”字与古代的饮食习惯——手抓饭的渊源关系,以及上古的“盘”与现代的“盘”的具体区别,另外还引发出了“筷子”一词的来源。

这样要求学生每天查找一个古汉语词语,梳理其词义发展脉络,挖掘其中蕴含的汉文化意蕴。日积月累,当学生将这种要求变成了一种习惯,也将掌握很多常用词的词义,从而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词汇基础,扫除阅读中的词汇障碍,同时也加深了对现代汉语词汇的认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文字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由于电脑的大面积普及,键盘打字已经代替了手写,再加上网络上的不规范用字现象的误导,使得许多学生现在对汉字的认知能力越来越差,有些学生现在甚至提笔忘字,更遑论熟知汉字的字义了。因此,通过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加强学生学习汉字、词汇的热情,从而掌握更多的汉语词语,夯实自己的语言文字基础。例如,我们通过对“义”字的分析,了解到现代汉语的“正义”和“义父”“义齿”中的“义”的确切含义分别为“符合正义和道德规范、名义上的、假的”,而这些义项又都来源于“义”的本义——屠宰祭祀用的牛羊,这样举一反三,夯实了学生的文字基础,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文本阅读,提升分析表达能力

古代汉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并提高讲授中学文言作品的能力及从事其他工作的语文修养”。要学好古代汉语,不仅要掌握大量的词汇,还要大量阅读古代文言文,特别是先秦时期的优秀散文,这样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讲授太多的文章。因此,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之初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布置给学生,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去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文言文,最好是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比如左传、战国策、国语、诸子百家之类的文章,定期安排学生分小组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会上讲述自己阅读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优秀的古代散文有的讲述了经典的历史故事,如《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晋灵公不君》等;也有的包含了深厚丰富的哲理和道德意蕴,例如韩非子的《说难》、庄子的《运斤成风》《世说新语》的名士风流故事等。学生为了读懂这些文章,需要独自利用工具书解决文章的字词句,通过对这些文章的讲解和分析,大大地提升了他们独立发现语言问题、解决语言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也大大地扩大了他们的知识宽度和广度;而且读书交流会这种方式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不再只是课堂内容的接受者,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同学们互相交流、展示的平台。

我们现在学习的古文,基本上是古人注释的文章,并不是古代文章的原貌,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能够辨识竖排版的、没有标点符号的繁体古文,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給学生布置一定篇目,要求其每周提交一篇作业,要求能够标点并翻译。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可以提高他们给古文标注句读的能力,大大提高其古文阅读和分析的水平。

(三)注重论文写作,培养创新思辨能力

创新思辨能力是应用型本科学生应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从事文字工作,其中一部分会走上教师岗位,因此古代汉语课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一两篇学生中学时的文言文进行分析,指出中学文言文注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适当引导学生思考中学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现今社会上流行词语的词义和历史发展脉络,或者寻找当今社会上众多的古代文言文丛书的注释弊端,尝试独立写作专业科研小论文。撰写小论文的过程,也是学生古代汉语知识和理论的一次再认识过程和深化过程,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会使他们对以往学过的课本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将课本知识成功地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四)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实践认知能力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又影响着社会生活。古代汉语课程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现实生活,将课程内容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才会焕发出课程的生命力。因此,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也应走出课堂,关注当下现实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的理论和知识,去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语言问题。例如时下网络流行的“孩纸”“桑心”“内个”“童鞋”等词语,其实属于古代汉语的通假现象,网民们为了方便快捷、求新求奇,故意舍弃本字不用而使用同音假借字,形成了网络上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通假字的理论和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

古代汉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还承载了厚重的汉文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到大街小巷,去发现广告招牌、店铺招牌上的繁体字误用现象,如“理发店”写成“理發店”、“山谷”写成“山榖”等;另外,有些有特色的店铺名字起得古色古香,如玉器店的店铺名称往往与“玉”字有关,如“璇玑阁”“玲珑轩”等,这些店名是否能够表现出丰厚的玉文化,是否适合店铺的位置、大小和产品类型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汉字的来源以及汉字所体现的文化意蕴进行分析。这种做法能够使古代汉语更好地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

三、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为保证以上教学改革措施的正确实施,必须调整古代汉语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时设置,在培养方案中明确古代汉语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并且要求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精心制定科学的实践性教学大纲。为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可以将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教师要对每一环节制定科学的评判标准,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另外,教师应事先安排好学生的必读篇目、古文(白文)的篇目,开学之初公布,学期中间进行监督和检查,期末通过试卷的方式进行考核。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深自身的古汉语修养,不断进行科研,及时充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高屋建瓴,为学生指出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校国家精品课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王焕玲

第三篇:新疆高校汉语言专业现当代文学教改初探

内容摘要:不同于一般内地院校,新疆高校中的汉语言专业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生源,在培养目标及教学过程中呈现其特有的面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遭遇尴尬的境遇。本文对新疆高校汉语言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所存在的现状、难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将授课对象的复杂、适当教材的缺乏和教学模式的困境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编定适合教材、寻找有效教学模式、拓展第二课堂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汉语言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高等院校不断进行改革,一些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发展的专业应运而生。西部地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地,由于常年区域发展不平衡,对于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其中,精通汉语的少数民族人才在科、教、文、卫等各个层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汉语言专业”便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中出现的。基于此,西部高校中的“汉语言专业”,呈现出一些不同于内地高校以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或汉语文字科研人才为目的区域特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拥有47个民族族类,因其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中,也显现出相应特色。

一.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高校课程设置往往与该校的培养方针与培养目标紧密相连,不同高校同一专业在课程体系、学分安排等方面往往因各自的差异性在学科体系的统一性之外呈现出不同的个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中文学科中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属主干课程,具有较为坚实的历史传统和学科基础。传统教学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往往采用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对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作品逐步展開讲解和讨论。同样作为基础必修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仅以石河子大学为例,汉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共设置64学时,从大一下学期始开设二学期,每学期32课时。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汉语言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具有课时少、任务重、学生群体情况复杂等情况。传统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往往难以适应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汉语言专业学生,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汉语言专业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与难题

1.授课对象的复杂性

根据各校招生情况不同,生源有所差别,但主要集中两类考生:民考汉方向与民考民方向。

民考汉指的是接受汉语教育并与汉族学生一起参加全国高等入学考试进入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一部分学生,与汉族学生具有相同的前期学校教育背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及部分作家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国家高考政策对少数民族的倾斜,除了极少数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学基础外,大部分民考汉的学生文学基础较弱。这就造成了课堂教学中的难题,提到某些中学已经学过的经典作家作品时,学生往往呈现出张冠李戴、古今不分或茫然无知的状态。基础薄弱导致教学过程中需要提点的内容较多,课时的限制又与之相悖。

相对于民考汉学生的课堂教学,民考民学生的问题更为突出。首先是语言障碍。民考民学生入学前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教学,汉语仅作为第二语言出现在学校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尽管进入高校后接受了一年的汉语预科教育,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学生群体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来自偏远乡镇和农牧地区的部分学生,在汉语认知上尚且存在一定障碍。倘若在具体教学中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讲授,难免陷入困境。其次是文学基础障碍。不同于民考汉学生群体,民考民学生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均以母语呈现,接触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均为本民族文学。中国现当代(汉语)文学被译介选入教材的少之又少,学生所了解的仅限鲁迅、朱自清、曹禺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作家。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前期所布置的文本阅读的要求几乎不可能达到,这就直接导致传统教学模式的失败,在有限的课时中难以完成令师生双方满意的预期效果。

2.适当教材的缺乏

基于以上分析的学生群体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区别传统模式的文学史教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笔者的调查,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均存在此类问题。

仅以石河子大学为例,一门64课时的文学史课程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简单的单向输出,无论教育对象是何种族,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我们首先应该思索的是文学的本性究竟是什么。文学更适宜处理的是人类关于生活世界的原初的、感性的经验图景,是生活的原初境遇”[1]对于文本的阅读和体验是一切文学教育的基础,因此无论是针对民考民或民考汉的学生,都应具备文本阅读的前期准备。

目前所使用的文学史教材,多是以接受通识教育的汉族学生为目标的教材。无论是针对本科生的现当代文学史或是稍降低难度针对专科院校的文学史教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都难以适应复杂的教学现状。加之每年学生生源有所差异,基于此统一的教材难以适应复杂的学生群体。一套由丰富民族学生教学经验的教师所编纂的,适合少数民族心理特点和学科基础的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

3.教学模式的困境

在中文系传统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中,无论是以史为纲或是以流派为线索,都主要以教师为主体,教法上往往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兼及其他教学方法。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在遭遇少数民族学生时显现出明显的弊端。

首先,尽管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多数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不大,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现代汉语、写作等课程上。对文学之于语言学习的辅助功能不甚重视,甚至在心理接受上仅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对待;其次,少数民族学生普遍较为活跃,文学史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输出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氛围。加之学生对文本的陌生导致课堂上难以产生师生及学之间在知识层面和思想层面的交流互动;再次,传统现当代文学史教学注重文学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以及文学思潮、理论知识的深度把握,当这种教学模式面对基础薄弱甚至语言体系尚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学生时具有显而易见的缺陷,多数学生往往感到难度较大,从而失去兴趣。最后,目前高校教师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较大,即使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但惯性的教学方法使专业任课教师难以及时而敏感地应变,主动探寻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此,如何解决产生上述问题的方法并摸索出适合汉语言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模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授对象的汉语言专业,它不同于中文专业以文学、语言并重,却又在实际培养方案中将现当代文学史作为主干课程,面对以上令人堪忧的教学现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是唯一的出路,因此摸索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势在必行。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解决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汉语言专业的出路,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编订合适教材

基于少数民族学生文学基础薄弱、语言认知存在障碍的特点,市面现有传统教材教材已经在实际教学中被证实并不适合这个特殊的接受群体。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丰富经验的当地任课教师编写一套符合民族学生特点的教材成为首要任务。具体编写过程中应注意既要难易得当,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前期基础。

首先,以文学简史作为定位。在编写结构上以文学作品带动文学史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以史为纲的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即编写过程中选择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由作品出发逐渐勾勒出文学史的大致脉络。抓住不同时期主要作家和代表性作品,对于不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可以简单概括。

其次,配套文学作品选。不同于汉族学生,作品一般仅作为课下阅读材料。由于汉语水平有限,部分现当代文学作品甚至需要带领少数民族学生细读,如此以来文学作品选应与文学史做到一一对应,以帮助学生进行快速定位,达到文、史对应,从而顺利完成课外准备和课堂教学。如文学史教材中的二十年代小说主要分析鲁迅、郁达夫和冰心,那么作品选中便应进行对应呈现。这样的做法稍显刻板,但对于汉语基础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具有较好的效果。

再次,加强中华文化一体性的强调,且要做到难易得当。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体系的深度把握和思潮历史的熟络融汇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汉语言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将教材目标定位于能够使学生把握现当代文学史的简单脉络,掌握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家作品,完成部分代表作品的阅读体验即可,由此就要做到深入浅出,语言简洁明了,在教材编写中注意句式、句型的运用,以较为浅显的形式呈现出丰富的文学史内容。同时,在编写过程中融入中华文化一体化的强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基于以上具有针对性的意见,看似对学生降低要求,但对习惯于传统文学史表达的专业教师却是更大的挑战,这不仅要求编写成员本身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还要对新疆文学文化一定的了解,以此更好地对知识体系融会贯通。

2.改进教学模式

第一、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合理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使文学史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为主的方式,从而营造更为多元的、丰富的课堂教学。使文学史教学不仅停留在对“史”的枯燥把握,与此相关的作家手迹、照片资料、文化背景等都能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实现。例如讲解40年代解放区的新秧歌剧运动时,简单的描述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而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这样的秧歌剧以音频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便直观易懂。在《再别康桥》《雨巷》等诗歌环节讲授中,配乐诗朗诵范本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听效果,对于帮助学生体味诗歌韵律、感受新诗美学意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的影视素材较为丰富,在特定环节中,视觉艺术的呈现能够成为文学史教育的辅助手段。一些改编较忠实原著的影视作品如《阿Q正传》《小二黑结婚》等电影片段的选播不仅活跃课堂,还可引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应当积极探索使用新兴教育技术,如微课制作,教学互动平台的运用等。

总之,越是传统学科越不应当排斥现代教育技术,如此才能更好的因地制宜,积极获得课程的发展空间。

第二,加强学生参与意识。实践已证明,传统灌输式教学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明显缺陷,往往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学任务推行困难。因此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应当成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部分。事实上,教学参与的目的在于沟通,而沟通又分为人的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教学中的内部沟通在于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主动思考,包括阅读、讲解等方面。外部沟通则包括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对话与理解。[2]我们所说的参与意识的加强,应当包括对这两个方面的强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上采取多元的教学方式,如在课堂环节设置带有目的性的、引导式的、启发性的提问,以外部沟通的形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还可以鼓励学生对相关问题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过程按特定情境可分为课上部分和课后部分)并最终进行结论输出以加强师生、学生间的思想交流。汉语言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文学基础和汉语水平的限制,语言表达和输出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的汉语学习,朗读、朗诵、角色扮演等这样在高校文科教育中并不常使用的方式在民族学生这里却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接受习惯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适时对教学进行调整,而非忽略授课对象的差异性一味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入性。

第三,拓展相关第二课堂。根据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性质特点,在现当代文学史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相应减弱注重理论把握、文本深层解读的要求。因此,在课堂上应除了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将专业能力与文史知识结合起来外。

由于课时有限,较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把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具体可将现当代文学专业相关内容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在系、部的支持下,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中国现当代诗歌朗诵比赛、话剧表演、小说改写、民汉文学翻译大赛等活动,如此以来,既深入学科内容、丰富校园文化,又锻炼了学生的汉语输入和输出能力。无论何种民族,对于美的事物都会有相似的感受和体验,而文学教育的核心在审美教育,把握住由语言文字所建筑的文学图景便是目的所在。适时的朗诵会、话剧舞台等都为这样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第二课堂的实现要求教师对其带来的辅助性教学效果有积极的认识,正是由于汉语言专业的特殊性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性,才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教学投入,以此更好达成教学目标。

查尔斯.弗赖斯在其著作中曾认为,“把文化背景当知识去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背景知识去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3]这样的观点在不同民族间同样适用。现当代文学课程所要传递的绝不仅仅是文学史脉络、作家著作这么简单,当面对群体为少数民族学生时,更应当注重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不同时期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以此帮助学生完成在美感体验、心理接受、文化共情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困境不同于教授中文系学生,更多集中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深入性把握上,而是呈现出多种难以预料的、甚至有别于惯常的高校教学方式的困难。然而作为专业教师也应当坚信,传统的教学模式并非毫无是处,找到既能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又能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多面性,鼓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问题意识的方法,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了解教学现状,并对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思考,是新疆各院校擔承担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p27

[2]王升: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分层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1(3),p41

[3]《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转自艾尤: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9),p199

(作者介绍:杨华,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杨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形势政策课论文范文下一篇:政工员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