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硕士研究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具有自适应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我国现行硕士生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方案千人一面、培养管理僵化、指导形式单一、淘汰机制缺位等问题。需在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健全研究生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篇:硕士研究生论文范文

透析硕士研究生扩招问题

[摘要]近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对提高国民素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一定益处,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研究生;扩招;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唐银,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9级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自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样的,研究生教育也迅猛发展,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但在数量和规模高速发展的同时,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否得到保障,毕业生就业前景是否乐观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竟研究生扩招的益处何在,又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需要如何解决,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背景概述

自198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出了明显的波动性。在1985年曾有过高速增长,增长率达95.0%,此后10年中,招生规模持续下降,1985年至1996年招生人数分别为3.74万人、3.48万人、3.31万人、3.08万人、2.51万人、2.63万人、2.55万人、2.81万人、3.54万人、4.12万人、3.94万人、4.58万人,均维持较低水平。1996年之后,硕士研究生招生数开始呈逐年增长之势,1999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2008年,硕士生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1.59%,在校生数年均增长21.53%(具体数据见表1)。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逾140万人,计划招生4702万人,是1996年的10倍有余,录取比例达到将近3:1,比1997年的4.7:1、1999年的4.9:1有了大幅度提高。至200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机构共796个,其中普通高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同时众多大学均在不断新增硕士点。

研究生扩招有其有利之处,首先,可以增加人们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学识水平和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我们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手段,因而增加培养研究生的力度,既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继而又可推动经济发展。其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研究生的扩招,有利于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后,由于金融风暴等的影响,近几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据统计,2008年未就业的大学生近100万人,扩大研究生招生数,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内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

二、扩招背后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生扩招的强劲势头之下,我国的硕士研究生规模迅速跨入世界大国行列,其带来一定益处的同时,也在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等方面存在着极大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隐患

1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通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发展中国家则为4%左右,而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偏低,1992年至2000年,这一比例在2.42%-2.87%之间,2001、2002年突破3%,分别达到3.14%和3.32%,但此后几年又下降到3%之下。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平均教育经费更是在不断下降,严重地制约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 教育资源不足或配置不均

一方面,研究生数量的激增使得原本就稀缺的教育资源更显不足。2008年全国共有171796名硕士生导师,生师比为6.09:1,而在1997年这一比例为2.28:1。据悉,在一些高校,一位教授往往带着多名学生,根本就是“分身乏术”,随着扩招,如此紧缺的教师资源将继续被稀释。师生间面对面、一对一的教学指导机会少之又少,学生基本只能上大课,与本科教育并无两样,教育质量显然大打折扣。此外,学校的硬件资源,包括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运动场等在扩招背景下显得格外拥挤,学校的建设速度远跟不上学生规模的增长,也为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现象严重。不少院校应用性学科扩展过快,优秀教师资源远远跟不上需求,但一些师资条件较好的基础性学科却因各种原因招生名额较少,甚至某些理工科硕士生因名额太少出现导师比学生多的现象。

3 研究生教育发展过于重规模而轻内涵

目前研究生教育过多的是强调规模和数量的增长,对于培养模式、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采取的举措则相对较少。首先,研究生招生使用的“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死板而片面,虽然在招考程序上采取的是全国统一考试加上复试的模式,但录取时关键考虑的还是考生的应试成绩尤其是统考分数,对于其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考察严重不足。其次,扩招后不少硕士专业由小班培养转入大班教学,教学方式较单一,大多是集体讲授,考核方式通常为写论文加上平时课堂表现,学生几乎沦为了流水线作业的统一规格产品。再次,研究生实行的严进宽出制,对于学生的入门要求严,过程要求松,结果要求更松,淘汰率极低,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危机和竞争意识。此外,在专业课程之外,学校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思想引导、心理教育等都较少关注,不少学生在应付专业课程、实验或调研、毕业论文之余,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无所事事和迷茫中度过,不少学生认为读研究生除了一纸文凭,并不能真正学到什么。

4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硕士生教育本科化

硕士生大量扩招,入学门槛的降低,导致了生源的良莠不齐。2009年12月举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上,由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共同完成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课题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研究生中,62.7%的人认为硕士生的生源质量降低,60.5%的人认为高校应压缩招生规模。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侯建国指出,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出现了本科高中化、硕士本科化的趋势,相当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应付课程考试和考研复习上,并不具备硕士生应有的研究能力,甚至还不及一名优秀本科生的水平。在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他们必须先补充基础知识,学习如何研究,或直接补上本科程,如此花费的时间已占据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剩余的大部分时间又都用于应付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以至事实上他们并未对其专

业进行深入研究,更无法成为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这显然是达不到研究生教育目的的。

(二)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1 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失衡

目前,国内大学、学者通常将研究生视为从事专业学术研究的人才,教育目的也定位于培养某一专业领域的高端研究人才,相应忽略了对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而欧美研究生教育通常用“postgraduate”来表述,从字面来理解,指的是在本科后进行专业学习,而非单纯过分的强调学术研究。相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研究生培养上存在较严重的“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据调查,美国学术性学位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比例为3:7,我国这一比例为7.8:2.2,上海为6.9:3.1,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未摆脱“学术化”模式。但现在市场需求量大的却正是应用能力强的专用型人才,因而现有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直接造成了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剩,继而造成了研究生的结构性就业问题。

2 硕士生就业形势不佳

从目前社会上的反馈信息来看,研究生就业形势并不比大中专生乐观,甚至存在就业率学历倒挂现象。广东省2006年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37%,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16%(其中本科97.25%,专科95.57%);吉林省2008届研究生就业率为78%,本科生为83%;江苏省研究生就业率从2004年的97.98%降至2007年的94.84%。而本专科生就业率却呈上升趋势;山东2010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79.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只有62%,比本科生就业率的82.7%低20多个百分点,甚至远低于专科生的78%。这些都是研究生就业形势不佳的有力证据,虽然其中有众多因素,如研究生就业要求和期望值高、结构性就业问题等,但研究生的大范围扩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扩招政策的导向使更多学生将读研作为暂避就业压力的一条道路,很多学生趁着扩招之际,抱着“以后更好的就业”或者“暂时不想工作”的心态而读研,但几年之后,学生仍然需要面对就业的压力,并且是更多硕士毕业生的残酷竞争,更严峻的就业形势。读研并不是一种就业方式,而是更高的学习阶段,是为走上工作岗位而做的准备阶段,如果用延长准备的时间来缓解就业压力,无疑有些自欺欺人。目前我国最需要的是培养高能力、高水平的“杰出人才”,而不是培养更多拿着高学历证书的“普通人才”,因此,将研究生扩招作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途径,几年过后,硕士文凭将面临贬值危机,社会难免出现“文凭高消费”现象,研究生会遭遇更大的就业压力。

(三)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

教育收益率即教育收益的折现值与教育成本之比。学生本科毕业后放弃就业选择读研,估算其投入成本,包括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学费、杂费以及失掉3年工作机会可能得到的收入、晋升机会等机会成本,通常需要将近10万元甚至更多。但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他们并不一定能获得比本科生优越很多的待遇,扩招显然更加剧了这一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研究生们不得不与本科生、专科生一同竞争,月薪期望值一再滑落。2009年,智联招聘网对1.5万名大学生进行了就业期望薪酬的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2001—3000元,比例为45.4%;研究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3000—4000元,比例为34.3%,其次为2000—3000元,比例达到26.4%。事实上,不少研究生就业后的收入与本科生并没有多少区别,甚至远不如几年前放弃考研而就业所能得到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因而,用3年的时间和数万元的成本去换取一纸研究生文凭是否值得,被许多人所质疑。《中国青年报》与某网站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52.9%的人认为读硕士研究生不值;而读过研的受访者中,35.6%的人表示后悔。

三、建议

(一)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理性扩招

一味的追求规模的扩张和高速发展在缓解一时就业压力、拉动内需的同时,会带来更深远的危机,因而研究生招生的时候应当认真考虑社会需求,分析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将研究生的培养与市场结合起来,真正培养社会所稀缺的人才。一方面,稳定招生规模,防止盲目扩招,将研究生的培养重点从学术型向应用型适当转移,缩小学生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协调二者的招生比例;另一方面,社会需求量大、发展潜力广的专业可以适度增加招生名额,而需求量小的专业不因为了扩招而扩招,设置不够合理的专业则应果断的取消或是进行专业的合并调整。

(二)提高教育质量

社会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不是高学历的平庸者,因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至关重要。这需要从多方面人手进行革新,包括招生录取、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

1 调整招生方式

在招生环节中,可以采取更灵活、更合理的方式,减少过分单调的“一考定终身”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加大优秀本科生推荐免试读研的比例,这一“优秀”的标准不仅仅局限于本科学业成绩突出,而是综合考察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等,对某方面有特别突出能力的学生可以优先考虑。二是可以扩大跨学科招生以及按一级学科招生的比例。不少学生因为兴趣特长等原因读研时希望选择与本科专业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少学生入学前对于硕士的研究方向并不能很准确的把握,所以扩大跨学科招生、按一级学科招生,入学后再选择具体的研究科目,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三是加大复试成绩在研究生选拔中的比例,全国统考或是自主招生学校的笔试都只能反映考生的部分能力,在复试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考生进行更全面的考察,以确定考生是否符合招考标准,并加大对考生创新成果、研究潜质的考核比重,对有特殊才能的考生给予一定优待。

2 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

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完善提前攻博、硕博连读等方式,更好的衔接本科、硕士、博士各个阶段的培养行为。培养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方式,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专长的导师进行组合,再对学生进行联合指导,可以拓展研究生的学科视野,丰富学术体验。另外,高校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企业及与国外高校间可以加强合作,联合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3 把好教学质量

在课程方面,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培养目标、各专业特色,建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本专业课程与跨学科课程、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课程体系,培养研究生的广阔视野和多角度思维方式。在教学方式上,将讲授法、讲座式、研讨式、启发式、实践法等体现研究生教学特点方式结合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应走在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相关学科知识,丰富专业内容。

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研究

水平、创新能力、思想道德素质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综合的评定,而不是过于关注学生的课程成绩,单一的使用课程论文进行考察。同时严格进行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不能将其流于形式,使学生陷入得过且过的学习生活中。

5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在选拔、聘任、考评、晋升等各个环节中严格进行把关,提高导师的师德水平、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明确导师责任,规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指导行为,以更好得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6 加强高校硬件设备建设

在校生的增加,对高校的生活资源和后勤管理水平带来巨大挑战,如果不加快学生宿舍、教室、实验设备、图书馆等资源的建设,加强管理,必然会对学生学习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7 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高校应提供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加强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学术沙龙、艺术节、科技节等方式,并对活动质量进行评估,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考核,丰富研究生的生活、提高能力素质,有利于营造自由平等、积极乐观、浓郁健康的校园氛围。

(三)正确对待读研。慎重人生选择

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在不了解自我,没有进行未来规划的情况下,将读研当作逃避就业、逃避现实的途径,或是盲目的迷信高学历,追求文凭上的“社会认同感”,都是一种对自我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容易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因为尽管文凭是就业的一块敲门砖,学术研究能力也是工作过程中所需的一项能力,但许多企业、单位并不是以此作为择人用人的最高标准,而是更注重经验和应用能力。因而人们应当端正心态,及早做好生涯规划,寻找人生目标,确定未来方向,继而在了解读研与工作可能的发展道路,正确分析读研的利与弊,权衡得与失、是否符合自身规划等的情况下进行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乔东,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

[2]何忠洲,教育离4%还有多远[J],中国新闻周刊,2007,(9)

[3]苌庆辉,闰广芬,扩招后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体因素——对生源、生师比、师生关系的考察[J],现代大学教育,2010,(5)

[4]袁本涛,赵伟,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责任编辑:钟山]

作者:唐银

第二篇: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具有自适应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我国现行硕士生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方案千人一面、培养管理僵化、指导形式单一、淘汰机制缺位等问题。需在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健全研究生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王碧云(1967-),男,湖北汉川人,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研究;杜琼(1968-),女,重庆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湖北武汉 43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一般项目“提升中国大学创新力的研究”(项目编号:07JA880030)的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也飞速发展。但是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必然要求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中指出:“改进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模式,就是要不断探索和发现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和培养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从而形成符合国情、有利于研究生全面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1]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研究生培养特性的一种简约性概括,它表达的是参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要素就“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两个基本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诸环节中的解决方式。[2]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即是指根据硕士成长规律和社会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是由许多环节、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包括培养目标、招生及学制、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导师指导和培养考核等,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系统,因而研究生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培养过程的一种简化、抽象和类比表示。

由图1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由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质量评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范式。社会需求是其输入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教育的集中反映,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社会需求的具体反映,决定着培养过程的诸环节,质量评价以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为基准,以满足学生、家长、社会需要为最终目的。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

社会需求是多样化的且在不断变化中的,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就必须相应地发生变化。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为目的,必须充分反映社会需求,遵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出发点,因而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培养目标的社会适应性。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受制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科技发展的需求,必须符合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取决于社会为其发展提供的条件,同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因而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社会需求,以满足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加以调整,才能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研究生教育中的两个主体——研究生培养者“教育者”和研究生“受教育者”的理念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顺利进行。教育者在“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受教育者在“成为什么样的研究生”方面,都会有着自己的理念,两者的理念趋同,才能使培养方案、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内在地统一起来,从而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施。

第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当今国际研究生教育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培养单位、经费来源、考核评价等方面。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正经历着从单一化向多样化模式的转变,这正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和研究生培养模式自身发展多样化要求的必然结果。

第四,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研究生培养模式既然被称为某种标准样式,就必然具备某种程度的系统性和范型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成熟起来的,因而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对应一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必然有其对应的一种或多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是对既有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是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形势,对某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造”或对多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综合运用。[3]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对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经济的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和形成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深入人心,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与此相比,我国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具体到研究生培养模式上,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

1.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对单一,有待细分与完善

我国教育发展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打着鲜明的“苏联”烙印。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教育思想涌入国门,但只限于研究层面,政策调整相对滞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贸易,也实行对外开放,接受和应对挑战。但相对经济的国际化步伐而言,中国教育对于经济发展需求的反应还不灵敏。

就硕士培养目标而言,有据可依的是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位条例》中规定硕士学位标准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4]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在从事高深的科学理论研究以及为高校提供合格师资。

但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呈现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的特征,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必然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应再是一个模式、一张面孔。硕士研究生作为“本—硕—博”这一高层次人才链条的中间环节,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同时具有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及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的双重功能,尤其面对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校师资的培养取向日渐向博士层次倾斜的新形势下,硕士生教育既应提高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又应适度发展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全面履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功能。

2.培养方案千人一面,不利于研究生个性化培养

在我国,有着研究生培养“本科化”的倾向。学术型研究生占90%以上,专业性研究生不到一成。同一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趋同,未能体现细分培养的要求,结果是研究生既未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缺乏应有的科研训练,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方面,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还很不成熟,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导师组成、论文要求等方面都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是带着“学术化”影子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招生方式上,学术型人才的选拔与专业学位人才的选拔,都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指标,不够突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够重视面试成绩的权重;课程设置上,两类学位教育的侧重点不明晰,都是以系统上课为主,课程教学特色不鲜明;导师组成来源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基本都来自学术性学位的导师,不同类型研究生导师自身知识结构优势区别不大,基本上都是以学术水平为特长;论文要求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要求不够明确。

3.研究生培养管理较僵化,开放度不够

目前我国硕士生培养,就培养类型而言,主要有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等形式;就入学方式而言,主要有全国统一考试、免试推荐、单独考试等形式;就学习形式而言,主要有脱产研究生(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等形式。对于研究生培养的管理,管理部门注重招生计划的制定和入学选拔,而对培养过程的关注不够,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禁宽出的培养机制,对研究生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学生入学等于进了保险箱,毕业要求整齐划一,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毕业获得学位,导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质量有差异,深受社会诟病。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研究生培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缺乏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和正确认识,使研究生等同于本科生,对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过于僵化、封闭、统一,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过于粗放,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试流于形式,走过场。管理部门致力于源头的管理,没有建立打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校之间、院系之间学分转移的通道,壁垒森严,从而导致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自主权,积极性不能得到发挥。

管理僵化还表现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缺乏自主权。学位课程中公共课、专业必修课所占比例过大,选修课所占比例过小。某些学校实行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人为树起了学科专业之间的“藩篱”,不利于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4.研究生指导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实行导师负责制, 部分理工科院校学术团队采用项目组制,但尚处于尝试阶段,未成气候和主流。单一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规模不大,培养目标相对单一的时期曾起过积极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度增大,研究生的扩招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单一导师负责制的弊端开始显现。学生大有一考定终身、从一而终的感受。学生没有重新选择导师的机会,如果学生兴趣发生转移,就会因为单一导师制而扼杀刚刚产生的兴趣。某些学校实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使得研究生导师额外承担了过多的学生管理如奖学金、助研金评定、就业指导等事务性工作,由于近些年研究生连年扩招,导师指导的人数也随之增加,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评机制导致研究生导师科研任务繁重,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和时间很少,更别说指导研究了。另外,许多研究生导师门户之见较深,加上机制僵化,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5.研究生淘汰机制缺位,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力

研究生评价机制不健全,零淘汰或低淘汰率不利于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严进宽出,只要被录取,一般都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在培养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淘汰。首先,从课程教学来说,多数课程的学习任务很轻松,除外语课需要组织考试外,其他学位课程结束时一般只需提交一篇论文了事。两年制改革后,中期筛选只是选优不罚劣,因而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压力不大。

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养成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和安排,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必要监控的重要依据。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要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探索和发现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和培养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要,积极开展模式创新,从而形成符合国情,有利于研究生全面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

1.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实现由学术型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的转变

当研究生教育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追求和研究的重要性又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在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学术取向上。价值自由将必然作为基本价值规范得到重视。研究生教育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研究生培养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学历教育的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实现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分层定位。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扩招后生源多元化面临的新形势,求学目的与价值观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尊重个性,尽可能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自主权利。[5]

根据我国硕士研究生数量增长较快的现状,应重新界定硕士生阶段的性质和任务,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应各居其位,各得其所,对硕士研究生按照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培养模式进行分类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学术研究后备人才为主要目的,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培养和学术潜力发掘;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其在就业和工作中的竞争力,着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6]

2.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

前已述及,我国现阶段硕士研究生招生过分重视分数,忽略了对学生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的考查。正如杨振宁指出的,以分取人的教育机制,对特殊人才是一种压抑,它“虽然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却失去了我们的爱因斯坦”。[7]

今后应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以及非智力因素等综合因素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研究生入学考评制度。将考察考生在大学时的成绩及表现考察及统一考试结合起来,逐步增加推荐保送生的比例。录取工作也可以由教授委员会来承担。重视面试,注重考察考生的学术潜力和综合素质,以便录取最优的学生。

招生过程中,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选拔方式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学术型”硕士学位应该着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而对于“专业型”硕士学位则应该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筛选研究生时,培养单位应该将权利“下放”,给导师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其与研究生的交流也最多、对研究生的影响最大。所以,招生时应该更多地听取导师的意见。毕竟导师是本专业的“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出有潜力的研究生。

3.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差异化培养

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研究生教育价值取向单一,教育模式单一,培养方案整齐划一,注重经典式的纯学术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切实改变培养方案缺乏个性、千人一面的现象,不仅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专业应有不同的课程模块和学术论文的要求,而且同一学校、同一学科、专业也可以有多套方案提供学生选择。比如以理论研究、学术论文为导向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不同培养方案;以课题切入、成果发表为主或以课程学习、拓宽知识为主的不同培养方案等,努力构建各种方案多重组合,相互转换衔接的通道网络。

培养方案个性化的前提是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行,并以完善的课程设置作保障。

硕士研究生培养重视研究生学习生涯上的自我选择与就业的自我规划,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学术倾向和基础能力等紧密结合;注重基础课程教育,在培养计划中开设了许多基础理论课程,以求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来为其下一个阶段更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加强调文理渗透和选修课的重要性,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还可增设跨学科课程,鼓励研究生和其它院系乃至其它高校的教师一起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跨学科研究。

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呆板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授主讲(Lecture)研究生班研讨会(Seminar)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Research Practice)等多种教学形式,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4.严格导师选拔,实施导师指导方式的改革

完善研究生导师选拔机制,实行导师能上能下制度。导师选拔时应强调学历与科研能力并重。为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培养需要,可在企事业单位聘请第二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社会实践。

改变传统的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学徒式导师指导方式,实行主副导师指导制或集体指导制。导师组成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者”关系,而不是“师徒”关系。

应加强导师指导的约束机制。一是通过导师指导小组指导的形式对导师的指导进行约束。由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举行会议的形式对学生的科研进展进行检查,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二是通过专门制定指导手册的形式对指导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双方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进行规定。[8]

5.加强研究训练,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研究生科学研究训练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始终。研究生导师应尽早尽多向研究生提供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研究生教育应注重教研产一体化,密切大学与企业界的联系。开拓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拓宽研究生科研实践经费来源渠道。

应鼓励举办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随时掌握学科最新动态,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

6.建立健全研究生评估机制,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力

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改革考核模式,完善中期考核制度。真正将制度落实到实处,发挥其检验、监督、激励的作用。

除了完善中期考核制度以外,学业结束时的考核也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行淘汰学制有助于调动研究生的积极主动性。

严格研究生考核评价,需采取配套的弹性学制,以利于研究生更好地支配时间,可以多参加导师的课题和研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研究生评价中,除了考核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外,在培养学生时,也要完善其人格特点。不但要有学术能力,还要有学术道德;不但要成为高级人才,还要有高尚的品格;不但要有科研素质,还要有坚韧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将成为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大力发展与完善研究生教育,改革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于实现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

[2]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9/info1429.htm,2010-2-2.

[5]张亚丽.21世纪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必要性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3).

[6]周谷平,张亮.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7]杨振宁,宁平治,等.杨振宁演讲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69.

[8]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02.

(责任编辑:张中)

作者:王碧云 杜 琼 张维佳

第三篇:关于硕士研究生扩招的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国际经济影响不断增加,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突出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这种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此,我国近年来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以期为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好充分的人才准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扩招;质量

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是在专科、本科教育之后进行的深造教育,它与本科教育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我国培养高水平、具有创新科研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竞争激烈,尤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然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为此,我国近年来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以期为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好充分的人才准备。同时,这种扩招随之造成硕士研究生质量不高、就业困难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硕士研究生发展的数量很少,1949年全国招收的研究生数量仅为242人

到1958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达到85085人,研究生招生数增加到8110人。①从此以后很长的时间段以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出现过大范围扩招的现象。我国于1999年首次实行大学本科扩招,直至2005年,丰富多样的招生形式的高等教育在达到 2300 万人,放眼看好似初具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然而本专科规模的壮大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能够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起到相应的缓解作用,因此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及录取比例、升学率都在不断提高。

二、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原因分析

(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的前提下,人民开始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由于恢复高考,中国高等教育办的越发精锐,导致发育比较缓慢,极为少数毕业生能升入到大学学习。进入高等教育面临着有好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因此,虽然那时候录取的人数很少,但是也有大部分学生为之不断奋斗。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学历的人才需求也在越来越大。人们渴望得到高等教育的洗礼,合适程度的扩招能适应社会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而给更多的群众接近高等教育创造机会。

(二)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发现,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②截至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 2%,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③高等教育因此走进了大众化的阶段,高质量人才的主要来源也就是高等教育阶段中的研究生教育就。

三、硕士研究生的发展对策

(一)为解决研究生扩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规范和完善管理体制,建议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和建立导师遴选制度和培训制度,加强评估制度,其他单位的优秀教师可有权选择相应学校,把退休、优秀导师的年龄推后。二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改革传统的管理制度,导师不用介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如今导师不单单带一名学生,导师很难兼顾每一位学生。导师应该在研究生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辅导员应该发挥的作用,导师负责学习、科研;辅导员负责生活。导师的管理压力由此减少,管理效率随之增高。三是使教育经费的使用充分。教育经费投入增加的基础上,想尽办法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四是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眼光放长远,实事求是投入教育,让政府了解投入教育的效益。五是注重内涵化发展,她能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体现概念所确指对象的范围。有一个新的发现模式,把事物的内部条件作为动力和资源,结构协调、要素、质量、水平、实力等方面的增强和提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然而,笔者认为硕士研究生也应重视自身的内涵式发展。在高校实行内涵式发展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的质量和水平,加强自身的实力。

我国高等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重点是办出特色,每个人因为性格、爱好、特长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特色。作为硕士研究生,应找准自己的特色并重点发展,使自己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更具有竞争力。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唐银.透析硕士研究生扩招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

[3]乔万敏,邢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

注解:

①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②同上

③唐银.透析硕士研究生扩招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

作者:袁桑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音乐学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广告学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