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

2023-05-26

第一篇: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

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姓名:王 宏

单位:蓟县尤古庄镇西塔庄中学 电话:29837158

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这一切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历史是生动的。然而,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之低,让人震惊。历史课出现了危机!其中原因或许有多种,但历史教学自身的一个特点就是过去性: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不可能再重新出现。因此要实现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思想就必须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论从史出,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和综合能力。多媒体教学正是适应了现代历史教育的这种要求从而为广大历史教师接受、认同,并日趋成熟的。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可以使历史教学脱离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开一个既陌生又隐约浮现的轻松、生动、富有朝气的崭新世界,使学生从浩淼的历史烟云中自由徜徉,在激情与感慨中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带给我们的惊奇与震撼!那么在历史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合理选择多媒体功能

多媒体从感官方面来分有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觉媒体等几类,而针对历史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认为视听觉媒体即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能更完善、更灵活、效果更好,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文字材料有形象、直观地认识和了解。

如我们在学习《夏商西周的更替》,有一些相当久远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单凭文字阅读是无法让学生理解记忆的,我们在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纷争方面,可以对相关电影进行剪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火烧赤壁”等故事,让学生通过这种趣味性的传授知识的方式更清晰地感受到三国纷争、战事不断的历史场景,并引导学生认识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改变学习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接受了以前看似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

二、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多媒体使重点突出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对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如何选择多媒体材料辅助教学内容至为重要。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应该围绕教学的重点问题,使之能够帮助师生在教学中突破重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如果过于偏离教学重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新的学习负担。所以无论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图像和音像的编辑和播放,还是上网进行教学活动,都应该是紧扣学习主题和研究课题,围绕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进行,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效。

如在引领学生学习有关中国近代史部分时会接触到有关“南

京大屠杀”的内容,新课程标准上明确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要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念,就需要让学生对日军的侵华罪行有一个直观的、真切的感受,于是授课过程中可以选择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专题片,再现1937年南京大屠杀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

罪行,并加以点拨、解说,使学生通过看图象资料深刻领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正确的荣辱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选择多媒体应顾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不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作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并且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维活动和推理方法均不相同。因此,我们在选择多媒体时应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趋于稳定和集中,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客观事实,选择有利于启发和诱导思维的电教媒体,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综合能力,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

比如对“鸦片战争”的学习,课堂上除了可以选择《林则徐》、《鸦片战争》等影视资料外,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幻灯片,通过图片与疑问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析题和读图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在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都要进行复习,这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来描绘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以帮助学生直观、立体地梳理知识,构筑知识体系,使知识点系统化、网络化。

四、把握课堂实施时机,运用多媒体

在选择了最佳多媒体形式后,什么时间、怎样运用多媒体还要注意好对时机的把握,提前或错过都会降低多媒体活动的整体效果。

1、语言先导,多媒体其后

如学习“新中国的成立”,可以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录音播放给学生听。在之前应让学生明确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这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的发生?②是谁在讲话?③他的讲话带来了什么样的震撼世界的影响?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样学生就会避免收听过程中的盲目性,积极思考,既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满腔爱国热忱。

2、多媒体在先,语言点拨其后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锻炼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边进行多媒体活动边用语言串联

在进行多媒体活动的同时,用精辟的语言串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方式在进行课堂训练、或单元小结时会经常使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图文并茂,寓教于乐,轻松游弋于上下五千年。

五、注意多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

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技术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某种电教手段(如用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播放影视),那对学生实际上也是一种被动灌输,只不过是从教师的“满堂灌”变为“电灌”。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出整体的功效。

我们要求运用多媒体并不是排斥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中经常提倡“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将现代教育手段和传统教育手段有机结合,使二者浑然一体,各取所长。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但又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这也就为历史教育中现代与传统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因此正确地使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辅助课堂语言教学,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我们的历史教师在这方面也是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二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在此,我就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导入激趣

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在学习新课时,有时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了。而多媒体声像兼备,能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学习《元日》这首诗时,我先播放一段新年喜庆的音乐,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过新年的情景,而且对爆竹的传统功能——增加节日热闹的气氛自然也就理解了。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都急切地想知道有关于这首诗的内容,那么也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

2、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低,知识面窄,空间概念差,再加上缺乏生活经验,一旦碰到陌生的情境,很难理解教学内容。而运用多媒体辅助

教学,就比较容易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声音、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并超越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化无声为有声,化枯燥为生动,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状态。如在学习《西湖》一课时,学生对西湖各景点的地理位置,如文中提到的孤山、小瀛洲等在哪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能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西湖美景呢?在教学本文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首先出示了一张概略图,在图上标明西湖各个景点的位置,这样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并将远眺西湖、近赏西湖以及月光下的西湖美景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同学们看到这么迷人的景色,眼中都闪烁出兴奋的光芒,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加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西湖的清奇秀丽以及“人间仙境”的含义,自然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朗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朗读指导,能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朗读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吸引学生融入情景,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不断的练习中熏陶情感,发展智力,增强想象能力和思维

能力,促进智慧的发展。如在学习《槐乡五月》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全屏幕的配乐朗读录像,朗读感情激越,音乐优美动听,画面精美绝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槐乡孩子那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形象扑面而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进行多种形式的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的朗读录下并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找到了差距,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练习,反复比较,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旨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了。

2、创新能力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的渴望,收获自我发现的体验。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有限的,而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生动的、积极的。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我借助多媒体,将一幅狼向小羊扑去的画面展示于学生面前,然后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寻求不同的故事结尾。学生的思维之门被打开,有的说就在狼扑向小羊时却倒下了,原来是一位猎人朝狼开了枪;有的说小羊机灵地一闪,躲到了一边,狼却扑了个空,掉到了河里;有的说小羊被狼

吃了,它的爸爸决定复仇,就设计打死了狼„„故事的结尾各不相同。看得出,想象的翅膀已经插到了他们的身上,创新的火花迸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化解教学重难点。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课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1、化难为易,突破重点。

每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讲练结合等途径,但效果不是很好。多媒体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比如学习古诗《枫桥夜泊》时,从诗的题目入手,分析诗的语言,讲解诗句含义,再现诗中形象,并感受诗人的感情,这些光从语言上讲,对于小学生而言,在理解上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困难。借助多媒体技术,先配乐朗诵,然后展示一组有关图片,创造一些相关的情景,古诗所描绘出的情景,已用不着我再怎样解释,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最后入

境悟情,达到熟读成诵,体会到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突出常规教学中的重点。

2、化文为图,巧解难点。

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化的思维为主,然而有些课文涉及的知识是比较专业、复杂,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是较为困难的,即使反复读也难以领会、感悟其中的知识意境。而这些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如果难点不突破,学习不仅不能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标,而且还会降低学习热情。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学生对“设计人字形铁路”极其陌生,所以对“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这一难点百思不得其解。教学中,我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繁琐地分析,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将火车怎样通过“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真正理解火车是怎样通过“人”字形线路爬上山的。让学生亲眼看到北上的列车到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学生随着演示过程经历了形象性思维,形成了鲜明的表象,难点不攻而破。这时再来朗读,学生就会豁然领悟,从读中感悟到人字形铁路的巧妙之处。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把远的拉近了,把虚的变实了,把难的变易了,从而突破了语言训练的难点,实现了读中感悟。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指导写作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话„„”。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如我在指导学生写《秋天的田野》这篇作文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把这次作文要求出示在屏幕上,和大家一起审题,分析讨论作文的内容及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确,这篇作文一是写景,二要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三要写出景物动态美和静态美,四是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在学生知道写什么和写的具体要求后,我又帮助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所见,然后播放了一段秋天田野的录像,让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上的景物,此时,那绚丽的色彩、活动的画面、动人的音响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写作兴趣。当学生有序地把画面上的景物说完整后,我重点抓住稻田和庄稼地让学生细致观察,抓住稻子和庄稼(大豆、高粱、白菜)的动态、静态特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解决如何写具体的问题。录像反复播放,教师适时指导,多数学生看完录像后,都能绘声绘色地进行描述,他们不再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视听结合,注意力集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感性材料,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

2、评改作文

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传统作文评改主要是老师单方面的活动,学生很少

参与。多数学生看了老师给的分数和评语就了事,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很不利。在作文讲评课上,运用多媒体,可将学生的优秀作文或好的片段在实物展台上投影出来,供全班同学欣赏借鉴。还可将写得不好的作文投影出来集体评改,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师生共同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益匪浅。而被评学生,由于直接地感受到别人的反应,面对面地接受批评、表扬,体味到写作的不足之处与成功的喜悦,心理得到满足,记忆深刻,同时更激发了作文的热情。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评改作文过程中尝到了甜头,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就愿去钻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活”。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让多媒体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最佳的作用,使语文课更具光彩和魅力。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三篇:在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

作者: 何春梅 (小学数学

广西龙州县小学数学二班 ) 评论数/浏览数: 9 / 7562 发表日期:

2011-11-09 22:33:25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而多媒体教学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大容量、直观性强和易接受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青睐,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能呢?下面谈谈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要“务实”

在用多媒体课件时,不一定是课件越漂亮越好,场面越壮观越好,关键在务实。但很多老师制作课件,不惜花时间、花精力对课件进行包装,追求“新、奇、特”。过分注重画面绚丽壮观,对知识的涉猎更是面面俱到,整个课堂热闹非凡。在课堂上,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画面的浏览上,把课堂掌握的重点却抛之脑后。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要务实,让实用性课件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主流,课件要求不必特别美观,涵盖的知识不必很多,只要能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的直观、易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内化所学知识就够了。

二、多媒体电子板书要与黑板板书相结合

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在黑板上提纲契领地写出来的讲授提纲或者画出来的图表。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时,教师要板书课题;在引入概念时,要板书定义;在探究规律、研究性质时,要板书定理推论;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要板书主要的思考路径;在证题或解题时,要板书证明或解题的过程;在复习与总结时,要板书知识的结构及其内在的联系,以及主要的结论和注意之处。虽然这些层面有的可以用多媒体代替,不过板书是学生模仿的蓝本,像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图形图像的画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一开始就使用多媒体代替。如必须让学生明白函数图像的产生过程:列表—取值—计算—描点—平滑连结之后,才能使用媒体画图像,否则学生对知识的产生过程模糊,在纸上就不能正确地画出函数图像。

三、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节奏,避免走马观花“看电影”。

在使用媒体课件教学时,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课件,课件始终应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围绕着课件。但好多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快,播放画面如走马观花,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接不暇,吃了夹生饭,多媒体教学变成了看电影。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该使用的时候使用,不该使用时不用,避免教师急于向学生展示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一下子把课件从头到尾演示给学生,学生因此而倾倒,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感到钦佩,而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

四、对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明确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自己的教学就先进、教学手段就现代化、学生就能学的好,这样恰恰忽略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特性。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目的要明确,切忌不考虑教学实际,把课件制作的色彩艳丽、变化多端,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声音轮番上阵,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延续性有违多媒体使用的初衷。

五、尽量地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来

自从媒体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一直是课件的操作者,学生虽然受到了多重感官的刺激,但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尽量让学生参与课件的操作和制作过程,如此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回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软件当然是首选,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一起操作、一起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篇: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以甚独特的优势步入教学领域,走进了学生课堂,显示出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企及的优越特征,在应用于生物教学这样动态与静态结合,微观与宏观共存的学科当中时,则更能表现其特点与优势。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生物教学 优势

在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当下时期,应试教育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跟不上教育前进的步伐。所以,多媒体技术以甚独特的优势步入教学领域,走进了学生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生物教学,不仅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解释化解知识重点与难点,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生物规律。在提倡教学素质的新课改时期,这样的优势就更显得不可或缺和重要。

一、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的优势。

1、优化生物现象,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易于理解。生物的生命过程是复杂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进行生物教学时,仅仅依照课本进行讲解是很难将其形象、精准地的表达呈现出来,而多媒体教学当中的图形移动、定格、闪烁、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可以将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将复杂的生物现象和生命过程变得更加简单、真实,从而生动地展现出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清晰明确的显示生物的微观与宏观现象,从而将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接,易于理解掌握。另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有效的利用动画手段将抽象的生物过程具体呈现出来,使学生们更加真切的理解生命、掌握生命、生存规律。比如:细胞吸水的原理和过程、遗传规律等等。

2、动静结合,加深理解,突破难点,促进认知。生物教材当中的图片、模型、挂图等传统教学媒体只能表现表相,而不能将生物的整个生命规律与生命本质做以连续的表达与展现,缺少动态的连续与变化,影响着教学的成果与学生的掌握。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改善这一缺失,将静态与动态连贯起来,将微观现象转化为宏观现象,将难以理解的抽象事物化解为形象具体的图像、影像表达,从而将难于理解的难点知识简单深入地描述表达出来。

3、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课堂成交,增加学科教学容量。由于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信息接收器官,使学生的学习与记忆更加的高效有序,所以课程进展也就相应的快速,课程内容也就变得紧凑连贯,课堂教学容量与成效大大提升。就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讲来说,按传统课程需要三个课时来完成,而利用多媒体方式来教学则高效得多,可以把细胞膜的结构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的形态结构用图像表现的手段展现出来,更便于学生们的认知、理解和掌握,三个课时的讲解只要二个课时即可完成,而教师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进行练习、拓宽知识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量,开阔学生眼界,拓宽知识面。

二、多媒体在生物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

1、对多媒体生物教学的应用有偏差。在多媒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其所应用的目标不是怎样改善提升教学结构,以更多的图文声像信息促进学生的兴趣学习,解决生物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成效。而是由于其他的目的,以多媒体教学取代教师教学,过多的依赖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或以模拟实验取代教学实际实验,为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听课或比赛等。而不是以学生为本,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加强互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2、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的应用未做到主次分明。当前多媒体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之一,同时未能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程,而是应用多媒体来进行知识灌输,所以这样的应用未能做到主次分明,对主导与辅助的教学资源和作用没有做好定位利用,从而影响了教学成效。

3、多媒体生物教学课件的过多,从而影响了利用意义。当前,一些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尽可能多的拓展生物教学课件的承载内容,有的甚至将课件做成了电子书形式的课件,将大量繁重的知识信息展现于学生们面前。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缺乏互动,而且影响学生们思考实践,大量的信息使学生们应接不暇,难以消化吸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内容而失去了课程导入、实例讲解与练习等内容,教师成为了课件的操作者,而失去了课堂主导讲解的职能,使学生们产生学习疲劳,难以抓取教学重点内容,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成果。

三、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改善促进措施。

1、正确定位多媒体生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诸多的优势,可以促进教学成效,但要清晰的认识到多媒体终究是辅助的教学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更不能代替教师进行课程的讲解与进行,只有科学合理的借助其功能特点,才能发挥其优势,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所以教学应在多媒体教学当中,做到科学设计,合理利用,教辅结合,加强人机交互,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借助多媒体的有效功能,目标清晰,计划得当的进行利用。

2、加强教师业务技能,科学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要想使教师做好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选择、制作和利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生物教学素质与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熟悉掌握教学内容,具有良好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些业务技能的掌握与提升有赖于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积累与学习培训。通过专业的培养,让教师明确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和特点、以及与传统教学的关系,知道哪些内容可以多加,哪些内容可以一带而过,在制作课件时有的放矢,做到主次分明,内容科学合理,在即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灵活高效的将知识教与学生,并促使他们理解掌握。

3、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做到良好结合。多媒体教学不是将大量的教学信息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展现灌输,同时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讲解,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当中的主导地位。所以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承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一昧地弃之不用,而是要结合多媒体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特有的教学语言、教学形态、板书和课堂处理经验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将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明确任务,走出应用误区,实际客观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深入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在教学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发挥长处,避免缺失,改进不足,提升成效,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设计、制作、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做到主次分明,重点明确、有机结合,以更好的提升生物教学成效,促进生物教学质量。

第五篇: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西丰县天德镇中心小学 王国强

摘要: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多媒体技术则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美术教师,我们应尽快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媒体、美术教学、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时代

前言

教学过程的组成不是教师、学生、书本、黑板及粉笔的简单相加,要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和师生的良好互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媒体。尤其是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更使广大教师越来越认识到课堂上的教学媒体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帮助作用。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多媒体技术则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教学媒体的概念、小学美术教学对多媒体的要求、美术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价值等方面来理解美术课堂教学媒体的运用,最后谈谈网络信息时代对美术教师的一些要求。

1.什么是教学媒体?

广义地讲,一切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技术手段都可以被看作是“媒体”。书本、图片、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等等都属于媒体范畴。在课堂上,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用于教学信息从教师到学生之间的传递,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教学媒体可按照教学过程的需要为依据进行分类,主要有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嗅觉媒体、触觉媒体、味觉媒体等,其中视觉媒体包括书本、图片、印刷品、粉笔、黑板、实物教具、模型、幻灯投影等,听觉媒体包括口头语言、广播、唱片、录音机、CD机等,视听觉媒体包括电影、电视、计算机、影碟机等,触觉媒体主要是实物。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指的是信息载体,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载体的集合。多媒体技术是对多媒体进行交互式整合处理的技术,集计算机技术、音像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一体,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它增强了信息对于人刺激的程度和广度,充分调动起人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使它们同时工作,从而扩大了人

对信息的摄入量。据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知识的获取1%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多媒体信息刺激使视觉、听觉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是最有利于学习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模式,这也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意义。正是计算机进入多媒体时代,我们在电脑中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看到了逼真的画面,美术教学才真正开始与计算机技术结合。

二、美术新课程对多媒体技术的要求

随着《美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课堂教学无论从思想、方法、手段、过程、形式上都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这一改革和变化使美术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日愈突显。《美术新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这些都明确了美术新课程对多媒体技术的要求,确立了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新课程中的地位。

三、多媒体技术与美术课程的价值

我们应该看到,《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新课程进行全面的、深层次的整合,这种整合为美术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创设虚拟情境,营造视听氛围

运用多媒体具有的视听和声像技术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为美术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条件和环境;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成为学习的动力。以湘版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0课《小动物盖房子》的教学为例。《小动物盖房子》一课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营造了一个极具情意性的氛围,讲的是小兔的房子被大风刮倒了,小动物都赶来帮它,大家商量着该建个什么样的房子的故事。上课伊始,我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Flash动画,了解到活泼可爱的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风刮倒了,小动物们都赶来帮小兔子建个什么样的房子,从而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视听效果中快速进入故事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造欲望。

2、提供图形展示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造型艺术。要上好每一节美术课,美术教师要做许多的工作:要善于积累大量的美术资料,包括图片、绘画、范品、实物、音像资料、优秀的学生作业等,在课堂教学中以展示、观察、传阅、讨论、放映等各种方式呈现给学生,进行感知和探究活动。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做这些是非常烦琐的:资料图片难找,课堂展示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等。如今利用网络传播资源的共享性,只要登陆一些网站进行图片搜索,需要的图片很快就可以找到。而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可以通过声、光、电的结合,为学生展示文字、图形;播放声音、动画,用更直观、形象、生动的方法替代教师传统板书和挂图展示等手段,为学生传授美术知识。通过大量展示中外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术的魅力和增强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上述课例《小动物盖房子》中,我在课前上网收集了很多图片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以视频出示这些造型独特的房子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房子的基本构成部分,并通过比较普通房子屋顶、墙、门、窗的变化处理,使学生掌握通过夸张变形可以设计出各具特色的房屋。而后,我通过课件演示造型活动中绘画、撕贴、捏泥、瓜果雕刻等不同的制作和表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运用不同的材料、适当的方式来表现自己设计的房子。

正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美术教学变得轻松,加大了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展示多姿多彩的教学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现代美术教育在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富于信息时代特性的扩充,这极大地拓展了美术教育的时空,为美术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平台。密切关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美术教师就会认识到,未来的美术教材必将以全新的电子教材和电子读物形式出现,大量美术和影象信息将成为教材的主体,以突出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特点,而更加丰富的背景资料和美术创作辅助工具将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充实。

(1)、网络化电子百科。传统的电子百科读物多以光盘形式出现,网络化电子百科读物为实现合作化学习提供了素材和条件,也有助于网络教学管理的实践。美术学科教学涉及的内容很多,网络化电子百科读物可提供大量背景资料、

图片资料和影象资料,以及所涉及的其它学科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最终将构成知识的网络。

(2)数字化图书馆。由于网络化的实现,数字化图书馆中信息资源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

(3)、美术教育网站。美术教育网站可以向学生提供各种美术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还可以提供论坛,供学生发表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评论、见解、问题,使学生在交流中思考、体会。

四、网络信息时代对美术教师的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为适应网络时代的美术教育,美术教师怎样学会并帮助学生学会“数字化”生存呢?根据笔者的体会,认为可以在下面几个方面作努力:

1、提高思想认识,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广大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变化,也会给教育带来一系列的变革,改变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变革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等。美术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其中,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勇于学习,提高技能,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

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美术教师,传统的绘画基本功一般都能过关,除此以外就是要熟练运用现代数码产品,如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收集素材,更主要是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电脑软件知识,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或Dreamweaver MX、动画制作软件Flash MX、金山画王、Window画图程序、图象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绘图排版软件CorelDRAW等,其它的软件也值得学习,如3D MAX、绘声绘影等。作为美术教师如果掌握了相关的软件,如用Photoshop和CorelDRAW可以设计并制作出精美的贺卡、宣传画、各种特殊效果的图画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用FrontPage或Dreamweaver MX可以创建美术学科课题网站;用Flash MX可以设计出优美的动画等。美术教师只有掌握相关的电脑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教学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现代美术教师。

3、漫游网络世界,实现与精彩世界的对话。 有人说,一台不能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电脑就如同汪洋中一个孤寂的岛屿。在因特网上,只要方法正确,人们就可以查询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因特网上的信息,跨越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几乎是即时地得到世界各地的各种新闻、人文和科技信息,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正因为这些特点,因特网也就成为教师备课的得力助手。作为现代社会的美术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因特网查找有用素材和资源。查找资料的方法也很简单,如果知道需要登陆网站的网址,那么在浏览器中直接键入这一地址,就可进入。如果不知道网址,那么利用搜索引挚在搜索框中直接输入中文关键词也可以找到。查看网页中的相关内容,通过点击Web页面中的超级链接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查询。此外,在因特网上还有许多大型交互式的美术网站称为“美术社区”,在“社区”里用户可以浏览内容、建立论坛、参与讨论、发表文章。你在“社区”里发表的任何见解,都可能得到其它地区上网者的回应。

总之,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多媒体技术则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美术教师,我们正面临着E时代的冲击,我们应尽快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 陈卫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金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电脑美术》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

4、《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国美术教育》

5、《少儿电脑绘画教学点滴》 曹铭智——《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第五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下一篇:一位面试官的面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