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德育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学校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在学校德育建设中,我们需要从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创设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环境以及建设一支“以身立教”的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三方面来整合二者,使二者能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和谐共存,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第一篇:德育建设论文范文

构建立体德育网络,加快中职现代德育建设

[摘 要]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中,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却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更显突出,中职德育工作缺乏创新性,致使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必须建立立体、开放的德育新模式,加快中职现代德育体系,提高中职德育工作实效。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现象;原因;方法

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成为自觉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文化发展迅猛,信息传播快,各种不良风气侵蚀,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复杂化,厌学、早恋、赌博、称霸、违法乱纪日渐上升。如何加快中职学校的德育建设,构建大德育观,化忧为优,加快现代德育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主督松懈,主体迷茫,教育异化,隐患课堂

(一)主督松懈,埋下德育隐患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也是督促孩子内化德育的主场地。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任何对象都无法替代的。由于“两手”抓经济,60%左右的家长在城内打工,过年或过节才回家,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在教育子女上显得十分被动,心有余而力不足。30%左右的家长早出工作,晚归是“夜来麻将声,输赢知多少”缺乏对孩子的督促和约束。

(二)主体迷茫,思想异化育德难

谦谦君子风范仍是时代所求,知识经济更呼唤思想素质。正走向花季雨季的中职生,随着城市物质生活的日益丰润,在接受城市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一些精神垃圾,而昔日乡村贫穷子弟善良勤学的良好风气也日渐飘远。取而代之以虚浮和迷茫,甚至玩世不恭。厌学、早恋、赌博、偷盗、称霸之风愈演愈烈。生理的早熟与思想的不成熟产生矛盾,对传统的道德教育嗤之以鼻。那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桃李不言春风化雨也日显苍白。他们貌似看透了社会,读懂了人生,传统道德在部分学生心中日渐异化。这种夹生饭似的思想阴影笼罩在中职学校上空,传统的德育方法对他们收效甚微。这种生理超前但思想滞后的饥渴心理呼唤新时代德育大餐。

二、学校疲软,教师素质不高,社会负面影响呼唤大德育

(一)现行德育管理跟不上时代步伐

中职德育管理模式很多方式方法十分原始,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部分素质不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以毒攻毒”,一副威严、恐吓的冷面孔。德育管理是写在纸上、印在墙上、瘫在行上、功在总结上。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对违纪学生要么变相体罚,要么是和事佬。你在台上讲德育,他在台下笑哄哄。似乎什么都变成了说教“听起来十分刺耳”。这种先入为主的抵触情绪已严重地影响了德育效果。那种“一骂二吓三罚”早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显得苍白无力。心理热线、心理咨询也是名存实亡。

(二)教师素质不高与社会负面影响加重了育人难度

为人师表是任何时代赋予教师的基本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一个好老师往往激励一批学生的一生,中职学校部分教师原来是从普通中学转过来的,他们曾呕心沥血培养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如今“功德圆满”,也迷失了奋斗目标;60%左右是近几年分配的大学生,对现代的清贫生活难以适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深受社会负面影响,沾染各种不良习气。这种在乡村“非农”,在城市“非富”,在领导面前“非能力”,动摇了许多教师安贫乐教的信念,同时,赌博风气、厌教气氛、出口成脏、言行市侩气息十分严重。在管理上不讲究方法,教学教研灵活度不大,钻教、兴教气氛不浓。“协调关系第一,教书育人第二;金钱效益第一,教学质量第二。”十分深入人心。学校无小事,事事不关心,育人几近空谈。同各种社会负面影响一样,深入侵蚀师生骨髓,大大增加了育人难度。主导不导,校园这方净土难以抵制各种风雨。

三、加强德育主体网络建设,加快中职现代德育建设步伐

(一)以班级为基础,狠抓学校德育网络建设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宗旨,善于抓思想教育工作,以“爱心、细心、耐心、决心”沟通学生的心灵;全面关心学生,为人师表,以自身行为去感化陶冶学生,及时主动地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摸底及针对性教育;结合班级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规班约,培养好班干部,上好专题班会课,重视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思想转化工作;通过家访、电访等形式,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注重后进生教育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做到对待后进生,在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循循善诱,促使他们转变。

新的时代要赋予德育新的内涵,辩证地看待当代中职生的意识主流,加强新形势下的德育管理模式、育人模式的研讨,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办法看待和处理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育人先育心。狠抓校园德育网络建设,革新育人观念,建立适应新时代的大德育观和育人管理模式、狠抓师德建设,建立师德档案。师德之魂,经常学习,定期接受社会、家长、学生、学校的师德考评并建立档案。澄清思想,杜绝索拿收受之风,戒除并谢绝请吃、请跳、请钓之类,净化心灵,公平施教,奉献从教。

(二)建立学生德育档案、成长档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德育一体化联网服务

记录某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作为学生德育成长档案。成长档案包括学生参加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团队活动、学生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学生的各种优秀劳动成果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做的优秀事迹等代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进步的资料。学生德育成长档案是一种同时具备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功能的评价工具。

(三)密切家庭联系,函授辅导家长,因地制宜施教

关心下一代是每个父母的希望和责任。越是迈向小康的家庭,望子学好,望子成才,望子适应新時代的心情越迫切。学生聚居分散,正常家访十分困难,但通讯十分发达,随时随地可加强联系,了解学生情况。

由于家长素质并不高可加强函授辅导,定期编印《家长必读》《德育之窗》等刊物指导育人,如同送科技下乡一样,一定会大受欢迎。

(四)成立社区德育协调小组,广播传媒劲吹“德风”

在各乡镇的办事处等组织的协调下,落实德育小组,统一指挥协调社区内的德育工作;保一方净土,育好辖区内所有人的德,处处刮德风,形成一个大德育链,加大力度,因荫子孙,所以营造德育氛围,加大投入,建德育基地和德育园。

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利用社区(村)广播电视等大吹德育新风育人新经。严格执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依法取缔“三室两厅”,扫除“黄赌毒”。

(五)增大德育高科技含量,清除精神垃圾

新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给人类教育事业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是,新技术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青少年失去学习的耐心,动摇了青少年德育的根基,智能发展受到阻碍,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一方面要抵制高科技制造出的新的德育污染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开发新的育人资源。可下载软件,利用网上资源,开展主题班会,多放德育动画片和CAI课件,以及一些德育先进视频,不断开创德育新路。

(六)要赋予严格要求与德育行为训练新内涵

关心爱护是前提,严格要求是保证。在不打不骂不体罚的前提下仍须严格教育,严格管理。

化近忧为近优,杜绝“危险品”,莫产生新的薄弱校,少出现口袋富了脑子歪了心灵空了的学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树师德、铸师魂、强管理、建网络、育新法,育现代人是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值得我们探索和深思。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落实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才能保证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的贯彻落实,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军元.浅议中职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8).

[2]刘德芸.提高中职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17(4).

[3]韩春梅.中职生道德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书育人.2012(13).

[4]王志超.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5]王阳根.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德育实效性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6.

[6]李雪颖.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

编辑 李 静

作者:黎荣就

第二篇:学校和谐德育之建设

摘 要:学校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在学校德育建设中,我们需要从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创设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环境以及建设一支“以身立教”的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三方面来整合二者,使二者能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和谐共存,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直接德育 间接德育 整合

在现行的学校德育中,主要有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两种基本的方式。倡导直接德育者认为,在人们的道德心理结构中,知、情、意、行等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知是基础性的,它为人的道德心理结构其它方面提供了依据和理由。如果学校德育过程忽视了道德知识的先导作用,仅仅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养成与训练,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必然导致学校道德教育的相对主义和形式化。倡导间接德育者认为,学校德育具有弥散性特点,儿童、青少年个体的道德的发展也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均衡性的特征。德育不可能通过某一专门的道德教学或活动就能够即时解决,而是要通过儿童、青少年长期的生活践历才能获得。学校直接德育的教学“这种单纯的接受关于道德知识的道德科往往有害无益,应于摒弃”。[1]

笔者认为,在学校德育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自觉地避免直接德育方式的单一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解决学校德育问题宜将“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优势,克服其不足,和谐发展,共同促进学校德育有效性的提高。

一、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载体,对学校德育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是构建学校德育和谐体系的基础。

(一)确立道德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地位。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一方面教育的缺失都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但是,就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及心理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言,道德具有基础性作用。就个体的道德成长而言,道德品格的养成更需要从小打好基础。品德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每个生命阶段道德品格的形式发展和实质发展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受神经系统发育和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情绪和情感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易于形成对某种社会认知的固定倾向。因此,从基础教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儿童、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他们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和个体道德人格完善是十分有益的。

(二)德育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道德教育之所以要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是因为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个体的生命存在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处。这就要求中小学德育课程必须从对学生道德知识形成和“德目”的训练中摆脱出来,在课程内容方面变“高”、“大”、“空”为“近”、“小”、“实”,突出对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智慧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其养成热爱生活、诚实守信、乐于学习、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中小学的德育课程才能真正实现“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校教育不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2]

(三)德育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3]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这是因为,从历史的层面考察,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进行;从本体论的层面考察,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最为普遍、最为基本的行为规范,起源于人的存在的“二重性”;从现实的层面考察,道德教育总是随着现实的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脱离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是不存在的;从道德教育所具有的超越性一面看,它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是引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价值审视。因此,真正的德育是与生活世界紧密相关的。“这就要求学校德育不能只从知识、概念出发,而应当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4]

(四)德育课程应从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出发,追求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体生活存在于自然、社会之中,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学校的德育课程及其教学只有贯彻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原则,才能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目标。立足这一观点,德育课程既要注重培养青少年个体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又要从社会需要出发,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社会道德规范的传递和养成,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政治信念,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文化素养、良好的道德人格,通过个体的完善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创设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环境,发挥间接德育的教育功能

毋庸置疑,学校德育环境以其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真实性、客观性和潜在性等特征和广泛的教育功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在儿童、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孩子在他们的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们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5]这种现实的、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渗入学生的心灵,起到比说教更好的教育效果。然而,环境育人重在创设,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采取切实措施,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

(一)重视对校园自然环境的创设。环境的创设是一门科学,它的科学性是指环境创设必须符合儿童、青少年一代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知识性,富有教育意义。因此,校园自然环境的创设要做到“美化”、“净化”、“现代化”相结合,科学性、审美性和养成教育相统一。学校的主体建筑做到布局合理、设计新颖、具有特色和时代新意,产生熏陶和感染力;学校环境要完善绿化布局,校园内要处处绿树成荫,生机盎然,使学生置身其间,形成愉悦向上的精神,收到养成教育之功效。

(二)重视校园内“和谐”人际关系的创设。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良好道德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有学者研究表明:“儿童的价值观将会被他们在人际关系、态度、教学风格方面的榜样作用作有意无意的影响。”[6]“教师所拥有的自信心、信赖、友谊以及上课时是否准时、备课是否认真等教学风格,甚至是面部表情和手势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7]可见,把学校德育蕴含在任课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丰富多样的学校活动,催人奋进的校风、学风之中,其效果远远优于直接灌输的德育方式。所以,学校德育应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交往、课外活动不同方式,把社会价值观转化为儿童、青少年应该遵守的,并与其身心发展水平相符合的行为规范,形成尊重、关爱、公正、有序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寓教于乐、寓道德教育于生活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熏陶,而且有利于帮助儿童、青少年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形成团结、协调的人际关系,增强其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三、建设一支以身立教的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8]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德育教师的工作就是在职场中启迪学生的心智、铸就学生的道德品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一)提高德育教师的“育人”意识。学校无小事,事事关乎人。“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偶发事件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 [9]教师必须对教育中的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持有“做好人”、“做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并依此愿望开展教育行动。同时,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求教师做到以身立教。对于教师者来说,身教重于言教,作为一名德育教师,不管其在学校教育中肩负何职,都必须努力奉行在所有教育教学过程中传递核心价值观。“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只有长大以后才能有能力进行自主选择,教导孩子选择价值观是成人的责任”。 [10]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所不能忽视的问题。

(二)唤起教师道德教育的热情。这种热情不仅包含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热爱,传递着教师对每个学生道德成长的关切,展现着教师在职场中所具有的道德智慧,而且也是教师自主生命成长内在需求的迸发。由于这种热情,教师才会自觉地利用和挖掘不同学科在内容和材料中可能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才会从教学设计、结构、策略、方法等方面研究、开发和创造道德教育的各种可能性,并对诸环节中的自我表现加以反思和调整,才会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道德生活的基本场所,才会在课堂中自觉地依据道德交往活动的要求呈现多元角色。

(三)提高教师道德教育的能力。一个具有道德影响力的教师,不仅能够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生命内在的德性潜质、不断探索这种潜质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而且能够为之创设各种有利的教育情境促其成长;不仅能在开放的社会与学校教育中持续性地思考、探究和辩证处理新的道德难题,而且能够与学生共同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教育能力,而教师道德教育能力的形成,需要有关道德教育的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伦理学等知识基础的支撑,也需要教师在职场中形成道德敏感性和教育机智。为此,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能力培训、鼓励教师研究学科教学的道德教育问题以及为教师创造必要的平台以交流道德教育的经验与体会等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日]佐滕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2.

[2]钟启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4,(1).

[3]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7.

[4]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

[5]苏霍姆林斯基.帕甫雷什中学[M].转引自中小学管理,1992,(2):2.

[6]辛志勇.论心理学视野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7][俄]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J].教育研究.1983,(8).

[8][美]杜威.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3.

[9]朱小蔓,李荣安.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话[J].中国德育,2006,(5).

[10]戚万学.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主题的嬗变[J].教育研究,2003,(5).

作者:岳定权

第三篇: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实现高校德育功能最优化

【摘要】德育课程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它潜移默化、稳定持久的影响特点特别适合德育。它对学生具有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和行为上的规范功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能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环境,提升学生的德性水平,帮助完成德育的使命。

【关键词】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高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高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综观我国高校德育,其实施途径和方式主要以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为主,其次是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再次是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品德教育。这些都属于显性德育课程。因为灌输的成分较大,教学内容与手段相对滞后,削弱了德育的实效。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要求,除了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更要关注以往被忽视的隐性德育课程。

1.隐性德育课程的涵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教育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在正式课堂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此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获得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杰克逊将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陈伯璋教授则认为,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知识灌输、说理教育等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而由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的。显然,利用情境陶冶、舆论监督、环境暗示、行为模仿、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隐性德育因素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必将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隐性德育的本质特点

一是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它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文明创建、校园文化活动,还包括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教育方式的隐蔽性:它以间接、内隐、暗示、非强迫性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将有关教育信息渗透给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世界。通过无意识的情境发生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积极作用。三是教育过程的无逆反性:它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施加影响,受教育者受其周围环境、行为和信息的感染、熏陶,会在无排斥心理的状态下不知不觉接受隐含着的教育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利用显性教育载体由于教育者自身或教育内容的原因产生的受教育者的排斥或逆反心理,增强教育效果。四是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和非预见性:它通过人的自身内化起作用,往往形成某些稳定心理,比显性教育载体单向灌输或说教形成的记忆要稳固得多,有些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但是,由于隐性教育载体的类型多、差异大,不容易严密计划与控制,因而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的一些无意的后果难于准确预见。当这些后果与教育目标一致时,就会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阻碍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应在充分利用和发挥隐性教育载体的积极因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加强隐性教育载体的建设,抵制和消除其消极因素,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隐性德育课程以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独特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为:

一是认知上的价值导向功能。德育主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问题,决定和保证整个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隐性课程通过前面分析的各种复杂多样的因素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的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制度、学校的氛围等都在认识上给学生提供参照体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的人生观。

二是情感上的陶冶功能。道德情感具有调节的功能,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道德情感形成具有自发性和情境性,隐性课程所具有的潜在性、渗透性、无意性等特性正是切合了道德情感的这一特点,因此,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在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学生沐浴在学术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环境设置幽雅、精神追求执著的高校校园当中,一种清新、舒适、优美之感自然而生,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三是意志上的磨炼功能。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学生道德意志是通过在其日常生活中的长期磨炼而成的,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两种形式。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生意志的磨炼上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校风学风等精神形态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激励学生为实现其德育目标而积极进取;二是通过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形态的强制方式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就范,逐渐学会坚忍自制。

四是行为上的自律规范功能。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人的道德面貌最终是以其道德行为来表达和说明的,它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是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设置、制度文化的管理、精神文化的创设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志,通过暗示、舆论、从众、期望等心理机制给学生造成潜在的动力与压力,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学校制订的各类校纪校规,通过各种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使他律与自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境界。

4.隐性德育的实施途径

4.1 开发课堂教学中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课程

4.1.1 开发潜伏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课程教学是教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会和获得预期的学术性知识的同时,还会无意识地获得非学术性的知识,自发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态度、情感、兴趣、意志和信念等,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隐藏于各种正规德育课程以及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是潜在的,主要包括有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这些因素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4.1.2 开发隐藏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的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中有着预定目的、内容与作用的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等,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的,与专门的认知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因素相似,专门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隐藏着各种隐性德育课程的因素,如活动目的背后的组织者的理念、活动组织方式背后的组织者的策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自身的体悟等。如“三下乡”活动、校园学术文化活动、诗歌朗诵会、演讲会、联欢会、篝火晚会、故事会、文艺表演赛、技能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这是课堂教学无法提供的优势,充分利用和发挥这种优势就可以大大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4.2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德育功能的良好途径,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在内容结构上由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三个层次构成。

校园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校园物质文化,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切有形的文化环境都是无声的德育工作的媒介。校园的规划布局、建筑构造、生态环境等无不包含于物质化的隐性德育课程之中。优雅整洁、布局合理、富有内涵的校园环境,会促使学生自觉地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一尊尊美的雕塑,一间间阅报亭,一处处宣传橱窗,一厅厅美术展,一板板光荣榜,都会给学生美的启迪和感染;来到门厅走廊,伟人名人画像,各种学习园地、海报、格言、警句、校训、班训都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校园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往往没有具体的载体,从空间上说,它弥漫于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上说它弥散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它主要是通过深浅不同的两个层次展现出来,一是深层的文化底蕴,是由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来的,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奋斗目标和校风学风等;二是外显层的心理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舆论环境、社团关系、个体关系、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方式、课余的文体活动等。学校中特定的文化、心理内容集中反映了校园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成员的共同追求与价值取向,它是通过感染、暗示和模仿等心理方式作用于学生的,使学校校园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场,对每一个成员都产生着难以抗拒的效应。

校园制度文化是介于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之间的制度层,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都集中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与否等等,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部分。校园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校园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励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等,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的道德教育,保障高校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和生活秩序,从而对学生起到合理的控制和调适功效,体现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4.3 把握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共生性是实现德育功能最优化的有益选择

当代德育力图从心理教育中吸收有益的成分,并融入自己的工作中为“我”所用,这已成高校德育的基本思路。

隐性德育课程发挥德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来看,人类的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了根据。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团体所倡导的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来自教师及同学的影响,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学生置于学校情景,与同学、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相互交往,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到各式各样的暗示和感染,这些影响透过学生的观察、模仿和无意识地潜移默化而在他们的品德结构上保留下来 ,形成自己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征。

4.4 拓展隐性德育的新阵地——校园网络建设

隐性德育方法多是沿用传统的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学生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环境中接受“灌输”,难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而网络具有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特点,大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控制下,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这时网络的隐匿性使教育者能够了解到大学生最真实的想法,使隐性德育可以有的放矢,创造“一对一”的隐性德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针对不同对象的实际选择,设计隐性德育内容,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使网络隐性德育取得比传统模式更好的效果。

网络平台为隐性德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创新了隐性德育的传统模式,成为隐性德育的新阵地。网络具有内容丰富、生动、快速、超时空,信息占有公平、交往自主、互动间接性等特点,能使隐性德育视野更开阔,内容更丰富,速度更快捷,手段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功能更全面,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隐性德育内容广泛,途径广阔,形式多样,它应当成为思想教育中与显性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一个重要的侧面,而且可以发挥显性德育无法达到的作用。当然,学校隐性德育内容是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是通过学校根据既定的德育素质教育的任务,对学生加以期望、暗示,使学生受到感染,引导学生模仿等方式实现。由于他们是具有较大的隐蔽性,所以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在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德育研究高潮迭起的今天,为了切实提高德育实效,充分发挥各方面德育的潜能,我们必须把隐性教育放到显性教育同等的高度来抓。

参考文献

[1]石海兵.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5).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

[3]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

[4]梅荣政等.思想理论教育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5]邹强.高校不可忽视隐性课程[J].咸宁学院学报,2004,(2).

本文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项目《高职院校同乐、和谐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探析》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0806)。

作者简介:田燕春(1955—),女,四川泸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田燕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园艺师论文范文下一篇:语法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