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化研究论文

2022-05-0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本综述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青年化的文献展开探究,从国内外的不同语境、国内学者不同的立场、国内研究的不同方法等方面入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的内涵、意义、历史、路径进行分门别类。旨在勾画出当代对该主题研究的进程与基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出个人对于该领域未来深入研究的可行性建议。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的儒化问题研究

摘 要:儒学是我国的传统思想,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正统地位,对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日常的生活习惯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主导的哲学思想。在这期间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的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碰撞、相容,而马克思与作为本土文化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相互融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表现。

关键词:儒学;马克思主义;关系;马克思主义儒学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为当时迷茫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点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群众开创了新的纪元。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最先进的思想对我国各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我国本土文化的主要代表。那么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家学说又经历了那些碰撞与变化呢?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及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根据中国革命斗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现实,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提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化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中国化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这种融合也是国际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必要环节。当然, 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根据中国革 命现实,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 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如毛泽东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实践、文化创造的智慧源泉, 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道德行为的依据。既然今日中国受着这两种思想文化左右, 那么两种文化的融合, 也就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必然选择。具体地说, 只有这两种文化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有一真正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我们才能真正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结合历史发展,不断以科学、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形成一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一种本源上的融合,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能真正既是社会主义的, 同时也是符合中国历史与中国现实的。纵观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 凡是背离中国现实、背离中国历史传统,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地运用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皆不是真正本源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这种不是本源意义上的、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 皆导致中国社会发展受到严重挫折。反之,充分结合中国现实、中国历史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将马克思主义切合实际地运用于中国社会发展的, 这种真正本源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皆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融通的立足点

實现这种融合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有着一些相似相通的因素。包容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人本主义、民本主义有相似相通之处,马克思所 主张的共产主义也和中国传统的 "大同"思想有着相通之处,以及共同的唯物主义。这些相通之处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可能。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在借鉴和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包括中华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并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与发生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启蒙运动又深受16、17世纪"东学西渐"的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教授斯塔夫里阿诺斯先生这样评价说:"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西方人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业艺品如瓷器、丝绸和漆器等,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18世纪,欧洲近代的先进科学文化成果又传播到中国,掀起"西学东渐"的热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理论旅行"的文化现象生动地说明,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取向,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推动了人类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样具有包容性的显著特征,在对待不同文化上主张"和而不同"。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和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进程中,虽然历经一次又一次的外族入侵,但其文化的脉络和核心价值却绵延不绝,一直传承下来,在与外来文化的交往中,不断地吸收、借鉴其中的积极成分,重新融合出新的面貌。

三、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崇尚和谐为价值追求,在社会理想上主张建立"大同社会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各得其所、一心为公、安定有序为基本特征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它是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后世许多进步的思想家都以此为奋斗目标。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借用我国古代的"大同"社会概念,指明了"人类进步的远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大同社会"的美好理想开辟了道路。

综上所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体现在天人关系上,儒学既讲天道也讲人道,但更重视人道,关心人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哲学应关注"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为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探寻道路,二者都充满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宇宙观上,儒学主张世界统一于气(物质)。马克思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二者都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体现在方法论上,儒学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天地万物中包含的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是契合的。

建设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相致的。和谐社会所关注的核心是人,共产主义要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这就和儒家思想有了契合点,使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儒学现代化的契合点,也许是整合二者文化资源的最佳选择。设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儒学现代化和与儒家文化相融合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许是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这一过程,还有赖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

[3]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4]蒋庆.以儒教文明回应西方文明[N].新京报,2005-12-21.

作者简介:李梦霞(1988.12-),女,河南许昌人,长安大学2013级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作者:李梦霞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 要】本综述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青年化的文献展开探究,从国内外的不同语境、国内学者不同的立场、国内研究的不同方法等方面入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的内涵、意义、历史、路径进行分门别类。旨在勾画出当代对该主题研究的进程与基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出个人对于该领域未来深入研究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青年化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观点

国外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研究起步比国内早,成果也较为显著。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加上他们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和部分国外媒体的影响,因而有些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思想内涵的分析和把握上,也表现出各自的局限性。也这是如此,国外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青年化涉及比较少,故本综述中对于国外研究不做具体整理和评述。

关于国内研究现状,笔者以2006年为起点进行考察,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到2012年7月为止,发现学者们的研究方向、规模、成果都在不断提高。因为文献数量之多,故笔者对大部分文献的标题和摘要都进行了浏览与梳理,对有代表性的(比如与青年相关的)论文进行深度阅读,挖掘各个学者研究中的内在逻辑和相关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专著也由单一向专业化转变。革命家艾思奇所著的《大众哲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通俗地阐明了而深奥的哲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当代的冯刚主编的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2010》,王国炎、刘芝平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2010)等书籍分别从不同的群体以及不同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专业化的研究。

然而,“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相关文献则比较少,直接研究只有2篇期刊论文。故笔者还就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的有关文献进行查找阅读,意在从更多元、立体的维度来把这一主题的研究落实。

二、国内研究模式与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下将每一类文献研究的共性,以典型文献作为例证说明,以提炼出研究的模式与框架。

第一类:内涵措施型

此类文献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基于宏观大背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多方位解读,包括内涵、理论意义、深化条件等,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提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做法。这类研究文献的作者以各级党委党校的学者和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的教授居多。这类研究模式具有统领作用,是不同分支、不同视阈研究的基础。

第二类:特定视阈型

此类文献研究的共性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主题从历史纵向或是对象横向进行限定,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在具体语境下,面对具体的受众有其专门的内涵和落实办法,更具有针对性。是上文所谈的第一类内涵措施型研究的具体化。

特定视阈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学科交叉研究模式、群体差异研究模式、语境差异研究模式,考量新时代下大众化的人文主义理念等。

第三类:综述研究型

此类文献研究的基本模式是对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的文献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目的在于挖掘当前学术界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意义、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原则、路径等问题研究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好指引。研究学者以文本的内容分析入手,客观而全面地归纳出学界研究成果和不足。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研究

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研究还比较少,仅搜集到的直接相关文献的观点都是谈对青年化的内涵的理解,紧接着谈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意义(大众化与青年化的关系),最后对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提出些许建议。

例如,李明的《深入、广泛而持久地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认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具有战略高度和意义: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有学者提出,切实落实青年化的具体建议,包括高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并且促进“青马工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工程的有机结合,发动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者们还共同关注到,已有的研究对于青年观的研究在根源挖掘、青年本质、青年工作等微观方面略显薄弱。这也是给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研究指明了建设性的方向。

(三)大众化和青年化的统一

国内把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统一起来整合研究的带头人之一是学者秦宣,他在《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挑战》(2002)中有预见性的指出“怎样加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将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也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的研究树立了一个新的方向,有很多学者投身到该领域的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地,将其放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语境中进行探讨。主要观点集中在首先调研发现高校青年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出可行性的措施。比如,刘霞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2012)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中都强调要学会利用互联网作为大众化传播教育的的主要阵地,这一点也是时代的使命与要求。

三、研究方法

笔者对于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做了几个维度的归类,分类的维度包括从基本性质、学科路径、群众路径和对比研究四个方面。

(一) 基本性质

国内学者研究方法从基本性质这一标准划分,分为两大类:文本理论研究和定量的实证研究。文本理论研究方法占大多数,笔者分析者可能与学科性质有很大关系,因为在学科综合的基础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的内涵解读就可以有很多,并由此衍生出来新的观点与措施等。

1. 文本理论研究举例

例如,学者秦 宣在《问题与对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2011)中系统、全面把大众化是什么、存在什么认识误区、面临哪些挑战、如何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做了理论演绎。

2. 实证分析研究举例

而实证分析研究则是把问题的发现环节放在了调研过程中,这样可以利于在决策环节的结论更富有针对性。葛莉、刘海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热点的图谱分析》(2012)基于实证分析的研究,立足于 CSSCI 数据库,以 2007—2011年间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25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和计量单元,依托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运用知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梳理和追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点。

(二) 学科路径

“学科路径”就是利用其他学科的完善成熟的系统构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或青年化进行研究的方法。即不同的学科是骨骼,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血肉,不同的骨骼会塑造不同的躯体,但是灵魂和精神是不会改变的——都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服务的。

1. 传播学方法举例

这类文献有利用传播学的理论依托,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从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模式出发,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比如,邓文钱的《从传播学视角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2012)等。其研究方法具有较强代表性,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规律。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中,如何发挥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二者的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

2. 其他学科方法举例

此外还有围绕解释学、实践角度等特定学科思维和方法进行讨论的研究,包括林国标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解释学阐释》(2012)、黄鹏坤的《以实践的角度来认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8)和王俊骏、廖洁珊的《人文关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的新视阈》(2012)。

(三)群众路径

“群众路径”即根据马克思大众化和青年化的对象差异,选取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样可以推进活动的时效性,更好获得不同阶层群众的认同,此类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比较显著。采用群众路径研究方法的论文集中高校青年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方面,虽然是针对不同受众的研究方法,但是研究内容基本相同,探究如何在该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相关研究文章有杨海、武付华的《关于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2012)等。

(四)对比研究

对比研究的方法可以是纵向时间对比,或是横向区域对比。本综述所搜集的文献采用的对比方法多以纵向对比为主,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外类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的研究不多,并且这两个词汇是中国当代背景产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典型纵向对比的方法是把每个时点作为时段的分界,讨论不同时段内相关主题的内涵等问题,在对比各个时段的差异,提出引起差异的原因并为当代提供参考。此类研究的文献有,潘 静的《试析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路》(2012)、李富江等的《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经验启示》等。

四、研究展望

本综述首先从国内外的基本研究背景入手,了解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研究的基本范式和观点,进而研究不同类型文章的研究方法,思考采用这样方法的作用范围和好处。以为后来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综述最终落脚点还是要从现有的研究中学习有益之处并努力去弥补不足之处。有益之处前文已经详尽展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筛选和组合,实现研究的高效化。但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现有研究关于网络媒体、大众传播等概念的引入是与时俱进的,是把握时代脉搏的体现。

从现有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中可以得到一些趋势展望。

1. 现有研究的问题意识比较局限,需要拓展问题解决型研究的广度。

现有的论文明确涉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数量其实是占大多数的,但是都是谈如何深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并且许多观点也有重复之嫌,故较局限。建议在以后研究中,可以在前期多观察、调研、准备,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升解决问题的效度;还可以多访谈,深入不同群体,想群众所想,洞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过程中的具体而微的问题。

2. 现有研究的实证分析比较薄弱,需要强化定量型研究增强说服力。

从上文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上,而实证分析略显薄弱。可以看出未来的研究趋势是理论分析会逐步趋于饱和,或者是要结合具体热点事件来进行理论分析更有意义。而将来的研究可以多引入科学调查、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既可以反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青年化的问题,又可以给出确凿证明和依据。

3. 现有研究的相关主题稍显分散,需要把大众化和青年化有机融合。

现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青年化的研究很多都是“各自为政”的,较少有专门论文阐述二者关系,这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比如对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研究可以聚焦于“青年马克思培养体系”,以具体人物为实例分析研究,切实体现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提供主体骨干力量的重要保证”这一时代主题。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王顺生. 对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校教育,2007(3).

[3]秦 宣. 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挑战[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

[4]肖贵清. 论中国模式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J]. 南京大学学报,2011(1).

[5]梁树发,彭冰冰. 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08(6).

[6]林尚立. 政党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织基础与实践机制[J].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作者:刘青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论文 篇3:

高职思想政治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五化”路径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社会教育的裂变、学校教育的失误和家庭教育的偏差进行分析,通过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化、课程安排的合理化、教学理实的一体化、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和考评方式的全面化,有针对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路径

[作者简介]陆亚玲(1965- ),女,江苏姜堰人,扬州市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王宏(1966- ),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市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扬州 22500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改课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和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SJG438)和2011年度扬州市职业大学校级教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1j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把当代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结合起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树立社会主义信念,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主阵地,但目前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影响了它的这一主要作用的发挥。

一、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思想、认知的两面性特别鲜明,一方面反映了长期主流正面教育的成效性,另一方面也显现了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突出的矛盾性,同时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学生中间“入眼、入脑、入心”的艰巨性。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这一困境,造成的原因有:

(一)社会教育的裂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思想政治领域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被弱化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对外开放,国外大量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不断涌入,对广大青年包括大学生产生了影响;另外,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利润、金钱和经济效益的过分强调,也消解了人们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同时,国内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大了人们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关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甚至拜金主义在社会中大行其道。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主流媒体上,其宣传的两面性也极其明显: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颂扬,也充斥了一些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广告宣传和八卦报道,而其实质则是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种种精神领域的矛盾性、割裂性,对当下人们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艰难的考验与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呼唤从未像今天这样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

(二)学校教育的失误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国各类各级学校,目前其发展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是科学的,方向是正确的,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我们也会发现,在我国教育保持良性发展的同时,有不少学校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办学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学校身处市场经济的旋涡中无法自拔,把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需求,由此出现一边高调讲理想、讲道德、谈成人成才教育,一边热衷于追求高入学率、高升学率、高收费等涉及学校经济效益的怪现象。学校、老师皆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其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对学生教育的失败。本应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最美好的学校教育,进入学生眼帘的景象却是现实的、功利的。学校注重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却弱化了对学生高尚情操、完整人格、美好思想的培养。

(三)家庭教育的偏差

众所周知,今天中国的家长其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为活跃。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已有了极大的改善,不少家庭已进入小康,加之我国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因此家长对子女的培养、重视远甚于过去。为了子女的教育成长,许多家庭特别是广大农村家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反映了广大家长对子女未来幸福的强烈企盼,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显现。另外,由于广大家长对当下中国社会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人才竞争的焦虑以及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上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导致中国不少家长在培养教育子女问题上过于浮躁、功利心太重,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轻人文,甚至有部分家长在子女面前显露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种种不良倾向。如此的“第一学校”从小就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子女对美好事物的崇拜和追求,他们未来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就会大大抵消社会、学校所能提供的主流正面教育。

二、高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分析

应该承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从未像今天这样难做,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从未像今天这样难上。面对社会转型期下成长的学生,如何祛除留存在他们头脑中、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不良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塑造其心灵、锻造其思想,这是当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对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始终是一对矛盾,但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首先是学生的教育者,负责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理论。但理论的导入不应是教条式的、生硬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是可亲、可信的,“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 = 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是大量晦涩词语的堆砌,而要考虑当下学生所处的生活语境,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来讲授马克思主义。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妨在课堂上使用一些正面的网路语言。在授课时,教师既要正面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不要回避现实,要勇于、善于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解剖当下困扰学生思想的矛盾和问题,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更应是学生思想、人生的引导者。这就要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不能仅以教育者自居,而应以学生的朋友甚至是学生的亲人身份走入学生当中,知其所思、所疑,准确把握大学生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心理需要。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能把握学生思想的“兴奋点”,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又不一味迁就学生,始终保持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样,教学中的这对矛盾就会以良性的方式存在和发展下去。只要学生爱听、爱学,就一定会做到真信、真行。

(二)课程安排的合理化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开设三门必修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应该说,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的这套教材,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整合性较强,兼顾了本、专科的不同特点,经过这些年的使用,总体效果是好的。但在高职院校使用时,除有学生反映教材中有相当部分内容与中学政治课有重复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也有部分内容重叠),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感觉教材容量过大与课时安排相对过少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我国各高职院校较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公共课课时控制较紧,甚至在部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安排,再加之本、专科共用一本书,若完全按照大纲要求照本宣科,虽可完成教学任务,但教育教学效果则大打折扣。基于此,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依据大纲、教材,又不能完全依赖大纲、教材,主要应从基本课时与学生实际出发,以大纲、教材体系为主线,时刻把握国内、国际热点,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也就是说,每学期教师所讲的内容可能不尽相同,但体现的精神、精髓却是一致的,即始终没有偏离向学生宣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原理。这样才能在较少的时间里把“最精”“最管用”的马克思主义传授给学生。

(三)教学理实的一体化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采用理论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完成的。为了组织好课堂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夯实理论功底、更新教学内容、提升语言表达感染力等方面做足了功课。但我们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认识,并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认识,从而最终以认识为指导来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解决学生的认知,更要重视实践教学、解决学生的知行统一。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才会明确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就要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根据我校多年一直坚持的做法,已在扬州及泰州联系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念馆、展览馆、生态保护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烈士陵园实践教学基地,采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形式每年组织全校学生参与,增强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再认识。

(四)课堂教学的多元化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一部分教师仍是坚持一支粉笔来上课,另一部分教师则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应该说,两种方式各有千秋,特别是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师已意识到需要运用新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一问题。然而他们也会发现,仍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思想游离于课堂教学的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是今天的大学生都是在电子产品中成长的一代,声、光、电、影从小刺激着他们的感官,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已影响甚至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行为方式,以致一部分学生已不能适应教师纯粹用单一语言来授课的教学方式。即使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也赶不上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手机网络、博客、微博等自媒体对学生的控制,且自媒体中五花八门的海量信息每天即时向他们扑面而来。这是所有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对此,教师一是不慌,二是了解,三是应用,也就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不应惧怕现代技术给我们教学带来的新难题,而且我们也应主动地去熟悉、运用好新媒体,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具体可以做到:教师开通专门针对学生的个人博客、微博,利用学生对教师个人的神秘感吸引学生参与,借此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思想观点的表达,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也可在每一个班级建立QQ群,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全校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网站,要求学生积极登录,教师解惑答疑。这样做必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学校可以考虑将教师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的计算。但这不是教师最为需要的,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是对教师最好的回报。

(五)考评方式的全面化

学习是一种激发思维、挖掘潜力、改变自我的创造性活动。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也应秉持这样的理念。通过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的学习,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个人的成人、成才、成长打下扎实的思想根基。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对待学习也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态度发生了偏差。在学校,他们是围绕各门学科的考试来组织自己的一切学习活动。因此,我们看到,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与考核的态度表现出矛盾: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严谨认真地讲课,而部分学生无动于衷,甚至极少数人干“私活”;大部分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概念、原理、观点,也只是停留在记忆、背诵、应对考试的层面上,不会自觉运用正确理论和思想来指导自己。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强烈地认为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期末考核成绩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思想状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并认为此种考核方式是导致学生轻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学生主体意识较难激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与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相适应,应结合学生“日常思想行为表现”“社会实践”“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来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且将以上各方面进行量化。这既能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表现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又能激发学生平时的学习热情,端正其学习态度,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Z].2005-02-07.

[3]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王宏.高校“两课”实践教学探析[J].琼州学院学报,2009(4).

作者:陆亚玲 王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机农业技术培训论文下一篇:施工项目工程造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