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精神视野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红安精神视野范文

学习红安精神心得体会

红安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是黄麻起义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都诞生在这里,是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和200多位将军的故乡。在炮火硝烟的革命年代,四十八万红安儿女在这里赴汤蹈火,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26年的革命斗争史诗中,红安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已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为抗击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正是由于红安人民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革命才能长期坚持并取得胜利,才能使这片热土人才辈出,将星闪耀。由此产生了“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

近日,省委党校组织我们到红安革命老区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无限怀念,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陵园和部分革命旧址。

在参观学习中,我仿佛进入了充满血泪和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看见硝烟中闪耀的光芒。这便是中国共产党执着的追求和勇敢的斗争,同时,也是在向世人呐喊,这种呐喊时时震撼着我的心。面对一张张年轻、英俊的面容,我不禁肃然起敬。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在反动派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下,宁死不屈,顽强斗争的英勇气概令人敬佩。他们当中,牺牲时大多数才

二、三十岁,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面对敌人酷刑与死亡,义无反顾、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以及他们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坚贞不屈,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无数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与肉无情地嘲笑了敌人的疯狂和愚蠢,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感天动地;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楷模。

我深深地被红安精神所感动,所震撼,深刻地体会了红安精神的内涵:红安精神的灵魂是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红安精神的本质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红安精神的核心是执着坚韧,自强不息;红安精神的精髓是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红安精神的品格是舍生取义,无私奉献。重温党的革命史作为党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认为非常必要,有助于增强党性锻炼,坚定党

的信念,牢记党的宗旨,遵守党的纪律,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一、学习 “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红安传唱着一首《游击队员之歌》:“山林岩洞是我的房,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粮,共产党是我的亲爹娘。哪怕敌人再“围剿”,红军越打越坚强。哪朵葵花不向太阳,哪个家人不向共产党?任凭敌人再猖狂,烧我的房屋抢我的粮,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革命烈士的纪念馆里展示的第一位烈士就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潘忠汝同志。他在领导革命队伍突围时腹部不幸中弹,但他仍然坚持战斗,后来肠子都掉出来了,他用手将肠子塞回去用手捂住继续参加战斗,最终为党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像潘忠汝同志一样为党的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可谓不计其数,他们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有着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理想是基石,信念是动力。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二、学习革命先烈把牺牲留给自己,把生还的希望留给群众的英雄气概,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纪念馆内还有这样一位烈士,他就是党员张南一同志。当他回村养病时被叛徒出卖,遭到敌人的包围,敌人搜查无着,就将全村群众赶到稻场,要村里交人。一位老人说一声“不知道”被当场枪杀。张南一同志为了保护群众挺身从躲藏处走出,后被敌人逮捕,最终被敌人活埋而牺牲。他之所以在广大群众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挺身而出,就是因为他牢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在红安还传唱着一首民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体现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在建设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中,共产党员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要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的公仆。

三、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难险阻,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干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可以不顾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表现

出一种大义凛然、撼天动地的浩然正气。为了革命,红安人民宁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把有限的粮食省出来,送给子弟兵做军粮。据史料记载,仅黄安战役期间,红安人民就给红军捐献了约160万斤军粮。在20多年的武装斗争中,类似黄安战役或比这规模稍小的战斗在红安发生了20多次,大部队休整10多次,小部队战斗成百上千次。可想而知,红安人民为子弟兵捐献了多少粮食和物资!为了革命,红安人民宁肯自己承担繁重的农活家务,也要把自己的子弟送去参加红军、新四军、解放军,让他们到战场上与敌人拼杀。红安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要三不要” (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 (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的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弘扬。当前,在改革开放中,在市场经济多元化中,广大党员应起表率作用,自觉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服从改革大局,不计个人得失,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党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通过这次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要牢记革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倍加珍惜。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努力发扬红安精神,永保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参观革命旧址,缅怀先辈事迹,感悟红安精神,特赋诗一首:

风云际会大别山,

碧血丹心颂歌赞;

朴诚勇毅闹革命,

红安精神代代传。

特色道路党指引,

小康路上勇争先;

坚定信念跟党走,

不胜不休永向前。

二〇一一年五月

第二篇:党员学习红安精神心得体会范例

免费

分享

创新

党员学习红安精神心得体会范例

发扬红安精神

永葆党员先进性

近日,根据集团公司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安排,全体机关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到红安革命老区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无限怀念,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陵园和李先念纪念馆。我作为机关党支部一名刚加入党组织的预备党员,革命先烈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使我受到了一次非常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今天,我为自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在炮火硝烟的革命年代,四十八万红安儿女在这里赴汤蹈火,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红安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已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万余人。为抗击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重温党的革命史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以为非常必要,它对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一是学习革命先烈“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革命烈士的纪念馆里展示的第一位烈士就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潘忠汝同志。他在领导革命队伍突围时七进六出城腹部不幸中弹,但他仍然坚持战斗,后来肠子都掉出来了,他用手将肠子塞回去用手捂住继续参加战斗,最终为党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像潘忠汝同志一样为党的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可谓不计其数,他们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有着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理想是基石,信念是动力。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党员同志们只有牢固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真正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才对得起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二是学习革命先烈把牺牲留给自己,把生还的希望留给群众的英雄气概,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纪念馆内还有这样一位烈士,他就是党员张南一同志。当他回村养病时被叛徒出卖,遭到敌人的包围,敌人搜查无着,就将全村群众赶到稻场,要村里交人。一位老人说一声“不知道”被当场枪杀。张南一同志为了保护群众挺身从躲藏处走出,后被敌人逮捕,最终被敌人

免费

分享

创新

活埋而牺牲。他之所以在广大群众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挺身而出,就是因为他牢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xx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的公仆。

三是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难险阻,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干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红安革命前辈们在革命岗位上,他们不图地位高低,不计个人得失,舍生忘死,一心一意为革命作贡献。这种行为把它概括起来,就是“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这是红安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是红安精神的核心和主要特征。

资料来源:http:///data/xdth/

第三篇:从“红安精神”谈保持党员先进性

中共秭归县委党校校委委员、组教科长

颜伏勇

最近,我们前往参观了红安革命遗迹,学习了贯穿遗迹始终的红安精神,深有感触。红安精神的核心是“朴诚勇毅,不胜不休”,14万名红安儿女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诠释了这一精神。

“朴”体现了他们讲朴素的感情,党和人民心连心,与劳苦大众血脉相连。1931年3月,时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务委员、鄂豫皖苏区省委书记、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沈泽民,生活是何等朴素,生前吃的最后一餐饭是半个烂柿子和小半碗煮熟的葛根,叫人心酸。他为人也是何等朴实,临死前对房主刘传焱说:“我很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感谢根据地群众对省委的信任与支持”,因为他身无分文,坚持要把仅有的一点家当(皮鞋)送给他作个纪念。而老百姓刘传焱也是相当朴实,沈泽民牺牲后,没有棺木,卸了自家的门板当棺木,将皮鞋毫不犹豫地装进了棺材。“诚”体现了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说书先生张南一,在黄安县城和七里坪失陷后,他利用他的鼓书到处宣传共产党的革命思想,被俘后始终坚贞不屈,敌人用尽割手、割足、割舌等酷刑,他始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勇”体现了他们勇往直前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戴醒群,一位年仅22岁的准妈妈(当时怀有8个月的身孕),被俘后,敌人只要求她与游击队大队长张体学脱离夫妻关系就可免一死,面对敌人的屠刀,她始终坚贞不屈,慷慨赴死。“毅”体现了他们执着追求的坚强毅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敌人面前不弯腰的高贵品质。革命家董必武,为了追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先是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当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开始飘扬的时候,他毅然决定成为一名忠诚的旗手,矢志不渝。“不胜不休”体现了他们为了革命胜利这个目标,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二十多年的斗争史证明了这一点。10多万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前仆后继,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大多牺牲时在20岁至30岁,他们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革命的崇高理想,不怕牺牲一切,并为之奋斗一生。

红安精神,是鄂豫皖苏区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珍贵遗产,我们要传承好这种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像鄂豫皖苏区战争年代的硝烟,但有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稍有不慎就会被‘炮弹“击中,名毁身亡。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就常有敬畏之心,常怀感恩之情,常思贪欲之害,常想为政之要,时时处处会想到如何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在湘西贫困山区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为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病逝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原党支部书记沈浩,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环境,下派到村任职,届满之后,本可以选择回城工作,但他却毅然选择留下,直到工作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们为了实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想而勤奋工作,并为之孜孜以求,受到人民的敬仰。

二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诚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红安歌谣“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是共产党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真实写照,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体现。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的宗旨没变,但在个别地方个别人身上就没有号召力了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背叛了人民。有的人为了追求一己之私利,损公肥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人还骑在人民头上当官做老爷。“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人,他就会时时警醒自己:当初入党为什么,现在为党做什么,将来为党留什么。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代伟人邓小平的名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意味深长。

三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鄂豫皖苏区省委书记沈泽民,临终前写给中央的万言书,实事求是地检讨了自己的错误,提出了游击战的战略思想,这是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作出的符合实际的决策。在今天的建设中,有个别人工作不求实只求新、不唯实只唯上,工作漂浮,华而不实,调研只是“隔着玻璃看、围着杯子转”,没有干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我们要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精髓,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真正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第四篇:《申论》视野里“右玉精神”的展开

刘源老师新浪“公务员考试之路”博客导言:特别推荐给“424”联考生,2011-2012国家、省级公务员考生和领导干部选拔考试考生。详细应用和分析参见刘源老师网络音频讲座或面授课堂,更多相关请继续关注——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

“右玉精神”的由来

右玉县位于晋西北边陲,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全县平均海拔 1400米,属黄土丘陵缓坡区,生态环境曾经非常恶劣。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真干大干实干苦干,60年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使全县森林覆盖率由0.3%提升到52%,90%以上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把一个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生态良好的‚塞上绿洲‛,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孕育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神。

党和国家领导人谈“右玉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强调指出: 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山西右玉县植树造林、改造山河的感人事迹。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开始治沙造林。60多年来,一张蓝图、一个目标,18任县委书记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一任接着一任、一届接着一届,率“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

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用心血和汗水绿化了沙丘和荒山,现在树木成荫、生态良好,年降雨量较之解放初期已显著增加。老百姓记着他们、感激他们,自发地为他们立碑纪念。正可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右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功在长远的实干精神,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我们抓任何工作的落实,都应该这样去做。

刘云山同志专程到右玉考察,对右玉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右玉书记们选择了种树,实际上是选择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选择了“山河秀美、人民幸福”的信念,选择了“心忧天下、关爱百姓”的情怀。他们的政绩写在山川大地,印在老百姓心底,那一片片绿色是他们的一座座丰碑。(刘源老师新浪博客‚公务员考试之路‛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还注意到:刘云山同志赋诗《右玉感怀》,盛赞 ‚右玉精神‛:‚为政何不解民忧,当官堪消百姓愁。十八书记抒壮志,六十春秋挥锄钩。终见 ‘善无’变善有,已将沙州换绿州。年年立业是公仆,久久为功尚风流。‛)

“右玉精神”的展开

第一,右玉精神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民利民,忠实践行党的宗旨。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高寒干旱地区,消除恶劣生态环境对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是人民群众面临的最大问题。无论是在缺衣少穿的困难年代,还是在有水快流、挖煤致富的改革开放初期,右玉各级领导班子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把群众期盼作为最“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

大追求,把群众福祉作为最大政绩,率领广大干部群众致力植树造林,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体现了极其宝贵的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体现了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政绩观,体现了坚强党性和为民情怀。

第二,右玉精神的本质内涵是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凭信念、凭精神、凭勤奋干事创业。右玉是国定贫困县,可用财力十分有限,常常是有心栽树,无钱买苗,干什么事情都要受到落后条件的制约。但是干部群众坚信:怕难没有出路,穷熬不如苦干。全县上下勤俭节约过日子,勒紧腰带干事业,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面对植树任务,没有人问钱在哪里,没有人讲条件要报酬,凭着苦干加巧干、觉悟加义务、镢头加窝头的拼搏精神,克服了世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胜了一场经年累月、艰苦卓绝的造林绿化“人民战争”,展示了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的气概。右玉精神告诉我们,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和政治本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艰苦奋斗的意志不能弱,本色不能忘,传统不能丢。

第三,右玉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由于气候寒冷、干旱少雨、风沙侵袭,在右玉要想栽活一棵树,通常得用几年时间,需要比别的地方付出多得多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在右玉是十分耕耘只有一分收获。尽管如此,右玉干部群众认准目标不观望,遭遇挫折不气馁,面对困难敢胜利,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披荆斩棘、艰辛探索,矢志不移、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年一年、一届一届地坚持下来,“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

独木终成林,荒原变绿野。右玉十八任县委书记“绿色接力”、“责任传递”,“换届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树立了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深刻诠释了正确政绩观的内在要求。

第四,右玉精神的珍贵本色是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在干事创业中锤炼自己、改变山河面貌。他们坚持“领导在一线指挥,力量在一线凝聚;干部在一线工作,组织在一线考察;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靠一把铁锹两只手,“挖开黄沙找新土,刨开碎石换土层,捆住秸秆堵流沙”,一棵一棵地把树栽活;靠因地制宜,大胆实践,摸索出树草结合、乔灌混植、以草护林、以林固沙等有效方法;靠“资金不够义务补,物质不够精神补,白天不够晚上补”的精神,办成了常人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右玉精神说明,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成就事业必须干实事、重实效,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紧而又紧,一抓到底。

——《袁纯清在山西省兴起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新高潮大会上的讲话》

相关精神:

(刘源老师新浪博客“公务员考试之路”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强顶鲁迅观点:“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愚公移山精神

“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同志以《愚公移山》为题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他意味深长地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当前,学习愚公,就要像他那样“敢于挖山”,勇于思考眼前不敢想,不敢干,但存在现实可能性的事;像他那样“主动挖山”,面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躲不避,不等不靠,直面现实,主动出击;像他那样“不懈挖山”,只要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不懈,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逐步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

——世博精神

2010年12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 在上海世博会筹办举办过程中,全体办博人员大力培育和弘扬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严谨科学的实干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为上海世博会取得成功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上海世博会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又一次生动体现,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又一次集中展示。‛

“十二五”开局,我国在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经济转型的压力和难度将更大。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首先需要我们继续发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疲劳、勇往直“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

前的奋斗精神;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尊重群众、回应群众、服务群众、情系群众的宗旨意识;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正视问题、创新制度、勇于探索、脚踏实地的求实品格;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公开透明、闻过则喜、严于律己、大气谦和的坦荡胸怀。

附:《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从"不毛之地"到"绿洲" 山西省右玉县植树造林纪实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形象的民谣是往昔右玉的写照。曾经的右玉:三丈六的城墙为流沙所埋;全县仅有残次林8000亩,森林覆盖率只有0.3%。因生态环境恶化,风沙干旱、水土流失等灾害频发。

百里已无风沙起,桃李花香雨亦鲜;万里荫浓遮日树,三春遍地开红花……精美的诗句“刻画”出右玉的今朝。如今的右玉:蓝天碧水,水秀山青,满目苍翠,绿海荡漾;森林覆盖率达51%;近9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60年来,是什么让这座塞外古城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任接着一任干

每一任书记的办公室都有一把植树的铁锹

60年前,两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背着军用水壶,带着军用地图,从右玉县城徒步走到杀虎口,上了北岭梁,爬上丈二高被黄沙淹没的北城墙……

这两个汉子,就是解放后右玉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县长江永济。20余天的跋涉,肆虐的黄沙,“春种一坡,秋收一瓮;除去籽种,吃上一顿”的民谚,让两人深陷右玉未来发展之路的思考。

如何使右玉不再荒芜下去,如何使右玉人能够生存下去?这两个问题,成为1949年10月23日县委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张荣怀第一次提出:“右玉要想存,就得风沙停;要想风沙停,就要多栽树;每人十棵树,走上幸福路”。接着,在全县的“三干”会上,县里给各区分配了植树任务。会后,张荣怀和江永济扛上铁锹,带领全体机关干部来到苍头河畔,率先完成每人10棵树的造林任务。

在右玉,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表率行动。

1957年,36岁的庞汉杰成为右玉的第五任县委书记。到任第二天,他就带了一双布鞋、一张右玉地图、一个笔记本和一套《朔平府志》,步行下乡。风沙、干旱、水土流失的现状,使他对前几任的做法有了深刻的认识。两个月后,庞汉杰主持的首次县委常委会研究的就是植树造林问题,确定“植树造林要加劲,管林护林要跟上”。

第十一任书记常禄是1974年来到右玉的。8年间,他带领科研人员对原有树种实施改良,使右玉成为山西省人工造林最多的县。常禄有句名言:“飞鸽牌“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

干部要做永久牌的事。”他的解释是,干部经常调动,喻作“飞鸽”不难理解,而什么是“永久牌”的事?在右玉,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是永久牌的事。

第十二任书记袁浩基上任时,干部中有人认为右玉的绿化已经到顶,右玉也有很多“水”(指煤炭),是不是也“快流”一下?袁浩基的回答是:“前面有榜样,后面有群众,没有绿色就没有右玉的发展,在右玉,绿色不进,风沙就进,不植树就是千古罪人,还当什么书记?”

书记一任换了一任,不变的是,每一任书记的办公室都有一把植树的铁锹。1991年10月30日,第十三任县委书记姚焕斗从右玉调任怀仁县委书记,临上车了,他又突然返回办公室,原来是忘记拿他那把已磨短了半寸的铁锹。他含着泪水对送行的干部群众说:“我啥也不要,这把锹要带走。”在政府大院,他摘下几片杨树叶放在文件包里,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奋斗12年的右玉。

在普通人眼中,“新官上任三把火”。然而,60年来,右玉18任书记、17任县长都是往植树造林这把“火”上“浇油”,使这把“火”越烧越旺,使右玉的树木越来越密,绿色越来越多。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不褪色。就这样,在右玉,绿色“接力赛”一棒接一棒地往下传,只有方法上的改进,没有方向上的偏差。而右玉的绿色发展蓝图又是具体的、与时俱进的。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是为了生存而绿化,80年代到世纪末,是为了发展而绿化,而现在,则是为了文明而绿化。

昔日寸草不生的小南山,如今已成为一座森林公园。右玉的群众在这里自发集资立了一块苍松状的碑,上面镌刻着新中国成立以来17任县委书记的名字:张荣怀、王矩坤、张进义、马禄元、庞汉杰、关毅、薛珊、王云山、邵培基、杨爱云、常禄、袁浩基、姚焕斗、师发、靳瑞林、高厚、赵向东。面对满目绿色,面对老百姓的口碑,第十八任县委书记陈小洪感慨万分:“每次来到这里,对政绩、对民心都会有新的认识。”

一项事业众人干

把绿色的渴望变成绿色的行动

50年前,一位德国专家到右玉之后,曾断言: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建议举县迁徙。

右玉属丘陵地带,山梁上地形复杂,地表多是砾石碎块,风大水缺,生长期短。有人戏言:种活一棵树,比养大一个孩子还难。

这一年,恰是右玉人植树造林的攻坚期。黄沙洼,曾是右玉县城周边最大的风蚀地带,长40里、宽8里的流动沙丘对县城形成了包抄之势,直接威胁到县城及区内村庄的存亡。当时,全县几千名干部群众摆开阵势,誓用绿龙锁黄沙。但几千人栽了两年树,只活了几棵,还被风沙埋得只露树梢;其余的树,迎风处被刮出了根,背风处被掩埋了身。

然而,风沙的淫威没有挫败右玉民众征服黄沙洼的决心。几年中,右玉人连续展开了二战、三战黄沙洼的战役。所有植树大军把工地当战场、以工地为食堂、让工地当课堂,干中学、学中干,和黄沙洼铆上了劲!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们在教训和实践中总结出了树草结合、乔灌混植、以草护林、以林固沙的治理办法。为了阻止风沙把树苗掩埋,他们在流动沙丘上,把庄稼秸秆打成结,铺在沙丘上面,然后在沙丘顶部密植造林,坚持先固风沙,后造林带,逐步控制,多年连片。通过8年的探索和努力,肆虐的风沙终于低下了头,黄沙洼治理成功!

7 “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

从此,老虎坪、杀场洼、盘石岭、滚石沟……一个又一个荒山野岭得到了治理。

曹满荣,右玉县原党史办主任,先天下身残疾。可他和健全人一样,上山挖坑植树从不间断。山坡地势较陡,人上去站都站不稳,必须跪在地上,用锹先把石块刨出,再挖出土,围成鱼鳞状,一来二去手上都是血泡,血泡又结成厚厚的茧片。最不容易的是浇树,送水车上不去,只好人工提,大水桶不能用,只能用脸盆往上送,浇一棵树,得往返好几趟。就是凭着这股劲,右玉一道又一道山梁变成了绿色。回忆起这些事,老曹说:“苦是苦透了,可现在一片绿生生,这心里也美透了。”

在右玉植树造林的队伍里,人们不会忘记残虎堡姐妹林业队。1973年开始,杨女子等12个姐妹,奋战7年,使牛路沟变成花果沟。人们不会忘记老墙框村的王占峰,1983年,他放弃大同旅店当经理的待遇,回到乱石林立的石炮沟,把全部的积蓄都用于育苗植树,二十多年如一日,使石炮沟变成滴翠园。人们不会忘记退休干部韩祥,作为第一个承包荒山植树的人,他索性把家安在了水磨沟,虽两鬓斑白却换来一沟苍翠,他常常对山自吟“幸有我来山不孤。”

右玉人视树木为生命,护树呵苗成为本能的行动。

毛永宽生前是威远村党支部书记,村里人说,他是为植树护苗累死的。1979年一个夜晚,气温骤降,他披了一件外衣就往村里的苗圃跑,忙了大半夜才把苗子苫住。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发着高烧坚持上工地,昏倒后再也没醒来。那一年,他才31岁。

刘政是李达窑乡乔家堡村护林员。2000年夏天,一场暴雨冲倒村后的水泥电线杆,压断了3棵松树,老刘竟不顾一切地扑上去就搬。电线杆滚砸在他的胸前,大口的鲜血洒在和他倒在一起的松树上。他留下最后一句话,竟是“把我葬在树根下”。

张一曾经是杨千河乡的党委副书记,2005年的4月12日是家人永远难忘的日子。11日,他把家里的2000元垫上到代县为乡里进树苗,选苗、起苗、装车,忙到凌晨3点多。苗圃的老板劝张一打个盹再走,他说:“山上还等着树苗哩,一误就是一上午。”车子刚上公路,他发现有几捆树苗没有绑好,便下车拽住绳子,想再紧一紧,这时迎面一辆载重车呼啸而来,把他撞出20多米远……

右玉人把绿色的渴望变成了绿色的行动,换来的一定是绿色的希望。

绿色满目百业兴

不仅是绿色银行,更是精神财富

余晓兰,曾是一个青春美丽的云南女子。1989年,她随当兵的丈夫复员回到南崔安窑村。1992年,她把几年养猪、磨豆腐积攒的几千元钱拿出来,包了4000亩荒山和30亩乱石滩。2001年退耕还林时,她又把承包面积扩大到3万亩。

年复一年,余晓兰把青春和汗水全部献给了荒山和石滩,共绿化荒山1万多亩,栽种果树5万多株,栽了600亩的沙棘柠条,养了300多只羊,办起了100亩的苗圃。“山绿了,滩绿了,经济林、养殖业也见效了,每年的收入几万几万地增长,想想走过的路,值!”笑容中虽有几丝疲惫,但余晓兰的美丽和激情依旧。

韩祥今年已70岁,他是右玉县第一个承包荒山植树的人。如今,他“执政”的水磨沟,1500多亩荒山荒坡全部披上了绿装,绿色收入越来越多。曾经有人

8 “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

出1000万元要买这条沟的承包权,老人不干,理由是:“这里不仅是绿色银行,更是我的精神财富。”

在右玉,像余晓兰、韩祥这样献身于绿色事业,“享受”于绿色事业的人比比皆是。

右玉的绿色是60年积累起来的,作为右玉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已越来越多地开始回报右玉人民:生态环境呈现出“一增一减”的巨大变化,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平均高出30多毫米,而沙尘天数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了一半。

生态好,百业兴。出门看花草,上山摘野果,白天嬉山鸟,晚上听松涛,生态旅游如今成为右玉的一大品牌。目前,右玉生态农业、畜牧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已初步形成5条农产品产业链,建成了李达窑优质燕麦、右卫镇土豆、威远镇蔬菜等一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据统计,今年全县养羊70万只、奶牛9000头。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优美的生态,吸引了一批品牌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山西最著名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太原六味斋来了,对环境要求特别苛刻的北京汇源饮料公司来了……沙棘饮料、无公害豌豆糊等一批品牌商品走向全国。山西国际电力来了,国电华北电力来了,北京格瑞特、太原诚达等一批风电领域的龙头企业也陆续进驻右玉。

生态好了,右玉富了。7年前,全县财政收入不到3000万元,去年猛增到2.8亿元。今年1至7月,财政收入就达到去年全年水平。2009年,右玉县可持续发展增长速度位居山西全省第一。

绿色就是希望,绿色就是生机,绿色就是未来。

学有余力者还可参阅,《人民日报》报告文学:《国风右玉》

“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

第五篇:红安纪行

红安,原名黄安,雄踞大别山南侧,扼鄂豫两省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县北多山,山穷。县南多水,水恶。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红四方面军在这里建立。“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就是那如火如荼年代的生动写照。这里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走出了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王近山等二百多位功勋卓著的将军,有“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美誉。

8月19日,在党委工作部的组织下,我厂50名党员兴致冲冲地踏上这片红色热土,感受当年革命胜景,缅怀先烈,重温革命传统教育,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红色之旅。行走在红安的土地上,耳闻目睹,事事铭心,目目刻骨。那伟大的领袖,那英勇的将军,那悲壮的烈士,那可爱的百姓„„拙笔难书,匆录一篇,算是对红安的初步印象。

十四万烈士,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红安

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逐渐了解红安的辉煌历史。红安,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孕育将军的摇篮,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县”,它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满怀敬仰之情,我们一行来到了七里坪革命遗址群。

80多年前,轰轰烈烈的黄麻起义发源地就在这里——红安七里坪,这次起义极大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伴着烈日,踏着青石,沿着380米长胜街,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当年工农政权的革命热潮。一个个在中国近当代史叱诧风云的人物从这里出发,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保持了大革命时期的原貌,革命工会、中西药局、红四军临时指挥部,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黄安县苏维埃经济公社等一批遗迹、遗址都集中在这条街上。这里还完整保存当年百姓支持抗战的旧物,有耕地的锄头、犁耙、纺织机、老百姓从自己嘴里抠出每一把粮食每一分钱积少成多去支持子弟兵,让出自己的房子让红军用,为红军织衣纳鞋„„军民一心,举家抗日的情景历历在目。一条街,硝烟已经远走,却给我们留下无数的遐想。

红色的土地,特别的入党宣誓

参观完七里坪,我们又攀登了天台山,走上高高的天台山,呼吸山间清新空气,巍巍大别山在鄂东大地上伸出挺拔的一翼,目光越过道道沟壑,可以远眺就在这大山与大江间的缓冲地带上,孕育着这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红安。

经过一晚的休整,褪去满身的疲惫,次日我们整装待发,去这次红色之旅的最后一站——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规模宏大,由牌坊、纪念碑、烈士祠、烈士纪念馆、烈士墓、骨灰堂和园林等组成,园内建筑古朴典雅,绿色琉璃瓦顶盖,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 一踏进烈士陵园,气势磅礴、高大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首先映入眼帘。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和神勇风采深深镌刻在花岗岩上供后人瞻仰,“万众一心、永远跟党,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向世人昭示。在纪念碑前,在党支部书记楚春林,厂长李明生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琅琅的宣誓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在接下来三个小时行程中,我们陆续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该馆房为古典庭院式结构,长廊环绕,飞檐碧瓦。馆内陈设着230名著名烈士的事迹简介,以及烈士遗物、照片、诗抄和雕塑等。红安县革命博物馆,主要陈列着新民主主义时期红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历史,同时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的鄂豫皖苏区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鄂豫边区的重大事件,以及徐向前、李先念、刘伯承、邓小平等在红安地区的革命活动。最后我们参观了两任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一文一武”纪念馆。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对中国近当代史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对红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一座座雕塑、一张张照片,在灯与影的交错下,我们仿佛看到举着松油火把的黄安汉子已成群结队地走上历史,横刀立马的汉子很可能就是隔壁的木匠大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十四万颗头颅前仆后继,历经腥风血雨,将朝霞满天的黎明次第呈上„„

思考与铭记

参观完纪念馆,我心里受到很大的震撼。烈士们壮烈牺牲时绝大多数很年轻,在今天看来正是充满梦想、憧憬未来的好年华,究竟是什么动力激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投身革命,究竟是什么样的追求促使十几万人在及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视死如归献出宝贵的生命?是信仰,是共产主义理想点燃了红安精神,是对劳苦大众的关怀激发了红安精神,如果没有“万众一心、永远跟党,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怎能诞生两任国家主席和两百多位将军!

如今,当年的血与火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看点,在我们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时,那些感动的牺牲和奉献还有必要存在吗,现实生活中我们还需要红安精神吗?回答是肯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是飘渺的,红安精神也没有过时,红安精神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如果始终能够对不易之财没有非分之想,不犯错误,那么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就能坚如磐石。

红安人民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那不朽的英雄气概,值得让后人学习发扬。

杜方静 武汉分厂

2011年8月23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广州天河搬家范文下一篇:工作总结采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