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2022-04-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德国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在大学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机构,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意大赛,从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基于对德国创业创业模式的分析,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对象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供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参考。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篇1: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简述

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用实践论证了,国家的经济唯有坚持自主创新,国民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才能国富民强。追溯创新的源头,只有传承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结合实践教育,寻找发现创新的突破口。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几年国家为支持全民创新创业,在国家宏观层面上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以辅助支撑创新创业的浪潮,为“双创”提供充足的高层次人才。只有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也只有拥有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创办更多的创新型企业,而创新型企业是实现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核心。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性因素。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国内学者也是见仁见智。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就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培养其创业意识,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力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其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1],是一个较长期的教育过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起步阶段,从2014年开始,我国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迅猛增长。

二、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國的发展概况

宏观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第三本教育护照”受到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出发,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表述,对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

1998年,由清华大学举办的国内首个“创业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拉开帷幕,国内高校开始注意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1999年国家公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提出了要求,提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由此,揭开了我国大学生自主科技创业的帷幕。2002年4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提出高等学校应当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并确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大学为全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学校。2008年教育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3]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高校要大力推进和加强创业教育,把培养一大批国家急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随着《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深入实施,我国创业教育实践已成燎原之势。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实践均有明显增强。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深受广大高校毕业生欢迎,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上讲,我国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情况还不是很理想,突出表现在创业呼声高、创业意愿高、创业参与度低、创业成功率低、创业项目技术含量低、创业促就业实效低等。目前西方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已达20%-30%,而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尚不足1%,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4]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

三、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当今国际各国发展的大趋势,成为高等教育追求的一种全新模式。国家核心竞争力也越来越表现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培育、配置和调控能力。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报告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

美国是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将创业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都设立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培养体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创新创业。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以下启示:

1、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打造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驾护航。近年国家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各省市也不断落实和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正规教育课程体系,并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迫切需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体系,包括创新、创业意识、知识、能力、实践等方面内容。

3、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企业的参与热情动,大力组建实践型师资队伍。

总体来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加强政策方面支持,继续扩大校企合作,提高企业的参与热情,还需要进一步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全方位、立体式的增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注 释】

[1] 肖海平,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67-70.

[2] 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3] 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6.

[4] 汪永根,项岚.高校创业教育制度化初探[J].教育探索,2010(5)10.

山东协和学院校级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协和学院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韩肖肖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篇2:

德国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摘 要] 德国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在大学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机构,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意大赛,从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基于对德国创业创业模式的分析,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对象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供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参考。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德国模式;教育

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才群体,对未来充满着激情和希望,是国家创新创业的基石。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德国大学生创业模式与政策

(一)设立专门的创业服务机构,帮助大学生创业

以不莱梅为例,为帮助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德国不莱梅大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咨询服务。其工作职能主要包括:为大学生提供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课程、提供免费的创业咨询服务、帮助申请创业项目、举办创业大赛等。

(二)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指导大学生创业

根據2012年统计结果,德国有103所大学将创业作为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创业课程主要包括:举办自由论坛,让大学生提出想法,并总结归纳;邀请会计、法律、专利保护等方面的外部专家举办讲座和论坛;举办一些如何把创业理念变为现实、如何写商业计划书、如何做网上营销和市场推广以及现代化信息交流技术等不同课题的讲座。

(三)提供免费的创业咨询服务,解答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问题

根据大学生自身的需求,大学生创新中心提供针对性的一对一服务。对学生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创业中心会建议其不再继续下去。对切合实际的想法,创业中心会协助其完成创业计划。大学生创业如果需要实验室,创业中心会帮助其联系相关单位借用相关实验设备。另外,创新创业中心也会帮助创业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四)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EXIST),支持大学生创业

德国联邦政府设立EXIST创业基金,EXIST基金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创业基金,主要提供公司成立前需要的扶持资金,包括相关咨询、写商业计划书或其他方面业务的资金需求;另一类是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主要为大学生、高校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二、德国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的启示

(一)完善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体系运行机制

德国的大学生创业计划提出较早,体系建设较为完善。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创业政策以鼓励大学生创业。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要提供良好的空间,更要建立全程有效的创业平台、环境和指导体系。从创业萌芽期、初期、中期、后期进行全程跟踪,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咨询、资金扶持等服务。

(二)培养学生和大学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

中国高等教育目前也组织了很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动和项目。但忽视了在我国真正实现大学生的创业还存在思想认识的问题,因此,中国的创业教育应该从大学生和大学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培养入手,树立积极端正的创新创业意识。在设立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的时候,认真论证和评估。

(三)组建全兼职协同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德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有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并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从服务型、引导型到专家型,从事信息咨询、教学指导以及理论和实践研究等,分工高效科学。而反观我国高等教学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则相当薄弱,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把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纳入老师的评价体系,鼓励老师积极地走出去,参加创新创业学术交流和高级研讨会。

(四)大学生创业要有勇于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建立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营造氛围;(2)通过有助于自我能力发挥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通过给学生提供与相应合作机构的广泛交流,提升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创业能力;(4)通过举办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激情;(5)通过独立完成创业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6)通过客观评估与积极咨询,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信息反馈,帮助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

我国从来不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缺乏的是正确的创业意识、高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随着全社会对创新创业重要性的认识和不断加强的国际交流学习,相信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率必将大幅提升,加力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继军,颜维琦.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发力: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发言摘登[N].光明日报,2016-06-14.

[2]敬阳.德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聚焦[J].教育与职业,2014(10):108-109.

作者:徐海伟,施秀芳,刘宏民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篇3:

构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摘 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本文研究构建了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渗透融入到各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形成第一、第二课堂互动的创业教学、创新模拟、创业实战三位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长期发展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关保障体系建设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1世纪是创新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聚焦在创新和创业水平上,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各国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都在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并将此作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重点。2010年10月,国家“十二五”全文发布,中央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我国而言,实现这一战略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高水准的创新,第二个是高水平的创业。但是,创业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据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也不过4%,广东省只有1%,河北省仅有0.3%,而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高校要培养大批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亟须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1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社会上基本普遍形成了创新创业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认识。在创新创业的大潮来临时,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创新的思路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在创业这个新兴的道路上成功。我国提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此。创新创业人才对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欧盟于2005年通过“研究与创新战略”,巩固和发展泛欧研究与创新活动,2009年4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科学院第146届年会上发表演讲,宣布了科学研究、创新和教育投资的新计划,承诺将成倍增加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科学办公室以及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的经费。教育创新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深基础、宽视野、高素质,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面向国家需要和学科前沿,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高校不仅是知识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镇,更应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2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习借鉴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创业教育最早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创新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国家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很重视创业教育。除美国外,还有26个国家也开展了类似教育。英国政府1998年启动了大学生创业项目。该项只是专门为18~25岁在校大学生设计的项目分两部分内容:一是开办公司。学生自己设计商业构思、组建创业团队、筹集资金、开拓市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从而获得创建企业的经验。二是创业课堂。通常采取半天或一天的研讨班方式,学生与企业家聚在一起,听创业者演讲,获得与创业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澳大利亚,大学里的创业教育已经进行了大概40年。国外对创新和创业教育有一个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体系。

3 对我国的启示与学习借鉴

创业教育在政策上的缺失需要反思。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创业教育的繁荣不同,中国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原动力来自于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就业问题。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目标设定的功利性、创业教育理解的片面性、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局限性以及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简单性,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国内创业教育的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应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高度出发,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和提倡各类大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把创业家和各类社会创业资源引进高校,使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4.1 理论知识

即使一个人的理论水平很高,也可能创业失败,其原因很复杂,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有着高深创业理论水平的人,其创业成功率是要比没有的人要高很多,这就充分说明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创业活动的根基。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是唯一可以量化的评价准则,这也是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最主要的评价准则。充分掌握了创业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将之用于实践。这一评价准则为大部分高校所运用,其原因主要是评价的方法简单易懂,主要采用试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考察,检测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或在虚拟的环境中的知识使用能力。理论知识的评价可以大概地量化学生对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使用的。

4.2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也是形成评价准则体系中的一部分。这一评价准则相对于理论知识而言,使用范围较小。这和其特点是分不开的。实践能力的评定主要是指学生使用所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上开展创业实践,以其最终的实际成绩或取得的社会评价反馈来确定的评定標准。实践能力因为涉及具体的操作,所以受到外部的影响很大,操作起来比理论知识的评价难度也就增加了。

5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系统的构建

以各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搭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第一、第二课堂互动,集模拟训练与实战锻炼有机融合,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创业实践综合平台为重点,致力于搭建特色鲜明的“一个核心、三平台、九模块”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创业渠道、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业人才,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建设成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示范带动能力国家级或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

5.1 一个核心

“一个核心”是指以培养创业能力为核心。通过该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着力培养,打造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卓越人才。

5.2 兩个平台

“两个平台”分别为创业教学基础平台和创业实战综合平台。

5.2.1 创业教学基础平台

创业理论基础知识是学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根据学生创新创业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致力于构建出模块化、立体化的创业教学基础平台。在开课对象方面,面向大一同学开设“创业理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增强创业意识选修课;面向大二、大三同学开设“KAB创业指导系列讲座”、“创业成功学”、“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等培养学生创业兴趣与能力的创业选修课和系列实训课;面向大三、大四同学开设“创业实践”、“就业指导”等旨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必修课和系列实训课。

5.2.2 创业实战综合平台

独立或合伙创建公司、进行创业实战体验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最终目标,也是最终检验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效果的准则。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国创业实习网”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级各类的创业体验活动,走出创业实战第一步。也是在校园主干道重要位置,为经管类专业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岗。并按照公司化运行模式进行实体经营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校适当对学生提供启动资金贷款。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室,主要为学生使用互联网开网店提供实战平台,从而达到“虚实结合、动静互补”,最终构建出,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的集虚拟训练与实战体验于一体的创业实践综合平台。科学、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5.2.3 九模块

对应上述两大平台,根据大学生创业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还应重点对大学生进行以下九大模块的全面系统教育。这九大模块是指:创业认识与职业生涯规划模块、管理领导才能与心理素质构成模块、经济管理知识模块、实验教学中心模拟训练模块、创业实践软件模拟演练模块、第二课堂各类学科竞赛模块、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模块、学生创业实践岗亭实战模块、学生创业实践室网店实战模块。

6 结 论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准则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综合系统。高等教育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入手,以完善组织结构、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为基础,形成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模式,从而把创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对创新创业能力研究与实践平台搭建,积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方向,实现学生成功就业与创业。

参考文献:

[1]叶之红.国外创业教育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3(3).

[2]肖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困境与对策[J].山西教育,2004(13).

[3]樊军.民航院校开设“创业学”课程的必要性[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4]毛家瑞,彭钢.“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验”课题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1996(5).

[5]李家华.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状况[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

作者:李凌毅 陈志勇 张怀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联产承包发展现代化农业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中软基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