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上语文教案

2022-09-13

教案是教育者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把教材中严肃的政治话语书写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把教材用语转化为教学用语,通过简单的修辞、轻松的语境唤起教育对象对教学内容的内心认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三上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沪教版三上语文教案

沪教版三上语文知识点总结

三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一、多音字

二、词语解释

绵绵细雨:形容春雨连续不断

姹紫嫣红: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艳 风平浪静:指江河湖海里没有风浪,十分平静

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形容天气十分炎热

洁白无瑕:原指纯白无斑点的玉,现在用来比喻没有缺点或者污点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杂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欲言又止: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晃晃。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容光焕发: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悠闲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傻乎乎:糊涂无知或憨厚老实的样子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像自己的影子一样紧紧地跟着,经常在一起 硬邦邦:形容十分坚硬

三、近义词

贪婪——贪心

浓郁——浓烈

洁白无瑕——白璧无瑕 和煦——温暖

带劲——有劲

沉思——深思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悠闲自得——悠然自得

容光焕发——红光满面 稍微——略微

往日——昔日

形影不离——如影相随

四、反义词

黄昏——清晨

风平浪静——波涛汹涌

稀疏——茂密

浓郁——清淡

和煦——寒冷

七嘴八舌——异口同声 慢条斯理——风风火火

悠闲自得——战战兢兢

容光焕发——萎靡不振 往日——今日

硬邦邦——软绵绵

形影不离——形同陌路

第二单元 一.多音字

行 踏

二、词语解释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样子。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清澈见底:湖水或海水清晰透明,可以看到底.。 甜润:(声音)甜美圆润;空气新鲜湿润。 锋利:形容兵器、工具等尖而薄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趟过水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叽叽喳喳: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

三、近义词

巨大——庞大

有声有色——绘声绘色

找寻——搜寻 剧烈——猛烈

紧急——危急

善良——和善

美丽——漂亮

飞翔——翱翔

郁郁葱葱——葱葱茏茏 锋利——锐利

裸露——暴露

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各式各样——各种各样

舒适——舒服

特殊——特别 疲劳——疲倦

濒临——临近

在乎——在意 立即——立刻

四’/、反义词

巨大——微小

透明——浑浊

剧烈——轻微 详细——简略

困难——容易

美丽——丑陋 善良——凶恶

清澈见底——浑浊不清

锋利——粗钝 裸露——隐藏

扩大——缩小

应有尽有——一无所有 咆哮——怒吼

舒适——难受

普通——特殊 温暖——寒冷

麻烦——方便

饥寒交迫——丰衣足食

四、词语积累

ABAC:有声有色

有滋有味

绘声绘色

不言不语

含“烈”字:强烈

猛烈

激烈

剧烈

壮烈

描写景色: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清新甜润 天气寒冷:春寒料峭

风雪不止

皑皑白雪

寒风呼啸

冰天雪地 第三单元

一、多音字

二、词语解释 群山环抱:四面环山,位于群山之中的意思 腾空而起:向高空升起。 怔住:发愣、发呆、惊呆了。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波涛澎湃:澎湃:波浪之间相互拍击所发出的很大的声音。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窃窃私语:背地里小声说话。

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一个劲:形容连续不停或毫不松劲。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为短暂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在泛指事物未遭到破坏。 议论纷纷: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相互望着,都不说话。

奥秘:隐藏或未被认识的事物、道理。

三、近义词

料到——预料

呼啸——咆哮

颤动——振动

怔住——愣住

宁静——安静

波涛澎湃——波涛汹涌 迅速——迅捷

清楚——清晰

稀有——少有、

困倦——困乏

一刹那——一瞬间

安然无恙——安然无故 顺序——次序

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嘟囔——嘟哝 逃窜——逃跑

模糊——朦胧

奥秘——秘密

四、反义词

仰望——俯视

下落——上升

胜利——失败 宁静——喧闹

汹涌澎湃——风平浪静

黑暗——明亮 危险——安全

迅速——缓慢

清楚——模糊 困倦——精神

安然无恙——危在旦夕

模糊——清晰

五、词语积累

写风的词语:北风呼啸

寒风凛冽

凉风习习

寒风刺骨 AABC:窃窃私语

滔滔不绝

念念不舍

亭亭玉立

闷闷不乐

洋洋得意 写速度快:风驰电掣

望尘莫及

大步流星

电光火石

迅雷不及掩耳

健步如飞

转瞬即逝

ABCC:议论纷纷

得意洋洋

果实累累

怒气冲冲

小心翼翼

兴致勃勃

气喘吁吁

气势汹汹

千里迢迢

第四单元

一、多音字

二、词语解释

名列前茅:比喻名次或成绩排在前面,形容人十分优秀。 火冒三丈:形容愤怒到极点,怒气特别大。

拜师学艺:新从业或学艺者通过仪式与授艺者结成师徒关系,谓之“拜师学艺” 想方设法:想种种办法,想尽一切办法

心甘情愿:形容完全出于自愿,一点也不勉强 乱蓬蓬:蓬松,散乱

修整一新:整治修理,焕然一新

笔走如飞:形容思维敏捷,写作速度非常快。

文思泉涌:形容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样迅速、丰富

拍案叫绝: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可用于对某人的言语或佳作等

千古传诵:某种行为、品德,或者某些文艺作品,甚至某人的事迹,符合社会的积极方面的准则,被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三、近义词

劝阻——阻止

惊奇——惊讶

称赞——赞美 秘诀——诀窍

留心——留意

勤奋——勤恳 火冒三丈——怒气冲天

著名——有名

严格——严厉 慌张——慌乱

想方设法——千方百计

顽强——坚强 扎实——坚实

暖和——温暖

着急——焦急 罕见——少见

袭击——侵袭

担心——担忧 惊慌——慌乱

心甘情愿——自觉自愿

空旷——空荡 打扰——干扰

探望——探视

庆贺——祝贺

四、反义词

劝阻——怂恿

明白——糊涂

称赞——批评

聪明——愚笨

勤奋——懒惰

名列前茅——名落孙山 严格——放松

慌张——镇定

光滑——粗糙 顽强——软弱

扎实——浮夸

暖和——寒冷 着急——沉着

罕见——常见

惊慌——沉着 心甘情愿——迫不得已

空旷——狭小

答应——拒绝

五、词语积累

写生气的词:火冒三丈

勃然大怒

咬牙切齿

七窍生烟

怒气冲天

怒气冲冲

大发雷霆

怒发冲冠 刻苦练功的词:一日不练三日空

闻鸡起舞

悬梁刺股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才思敏捷的词: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表示赞赏:拍案叫绝

有口皆碑

赞不绝口

第五单元

一、多音字

二、词语解释: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操纵自如: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静寂:形容安静到了极点 沉寂:表示非常安静;寂静

洁白晶莹:形容没有被其他颜色污染,晶莹剔透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 碧水青山:青色的扇。绿色的水,形容秀丽的景色 白雪皑皑:洁白的积雪银光闪耀

掩映其间:树叶林密。掩盖住其他东西。文中指公园 把别墅掩盖,别墅时隐时现 追逐嬉戏:形容关系密切。有说有笑、有打有闹

急中生智:在紧急的时候,突然想出解决困难的好办法

三、近义词

举世闻名——遐迩闻名

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灵活——灵敏 沉寂——静寂

残破——残缺

独特——独有 别致——特别

讲究——讲求

神往——向往 绮丽——美丽

湛蓝——蔚蓝

高耸——耸立 保护——呵护

降临——来临

调皮——顽皮 浓烈——浓厚

断定——判定

隐藏——隐蔽 急中生智——情急生智

屹立——矗立

盼望——渴望 附近——接近

处理——处置

四、反义词

举世闻名——默默无闻

手忙脚乱——从容不迫

轻快——笨重 灵活——笨拙

簇拥——分散

沉寂——喧闹 残破——完好

独特——普通

幸福——苦难 和平——战争

调皮——文静

浓烈——淡薄 隐藏——暴露

急中生智——一筹莫展

游览——游玩 打扮——装扮

五、词语积累

表示“安静”的词:寂静

宁静

静谧

静寂

幽静 自然美景的词语:碧水青山

风光绮丽

水色湛蓝

白雪皑皑

第六单元

一、多音字

二、词语解释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走路时神气的样子 脸色煞白:多形容因恐惧、愤怒或疾病等导致脸色苍白 迷惑不解: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射箭能手:就是指射箭技术很好的人

大吃一惊:形容对所发生的事感到十分的意外

孤单失群:就是孤单、无所依靠的人,不能与伙伴合群 心满意足: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日夜操劳: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忙碌不停

恍然大悟:形容人对于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 无可奈何:对某物或某人没有任何半大 密密麻麻:又密又多

禁不止:不能控制,由不得自己 连绵不断:(山脉、河流、雨雪)连接不断 若隐若现:好像看得见,又好像看不见

三、近义词

恳求——请求

爽快——爽气

迫不及待——急不可耐 吩咐——嘱咐

慌乱——惊慌

迷惑不解——大为不解 佩服——钦佩

镇定——镇静

仔细——细心 本事——本领

悲惨——悲伤

孤单——孤独

操劳——操心

务必——必须

无可奈何——百般无奈 违反——违背

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召集——召唤 连绵不断——连绵起伏

恰好——刚好

四、反义词

光荣——耻辱

快乐——悲伤

迷惑不解——恍然大悟 危险——安全

镇定——慌张

仔细——马虎

悲惨——欢快

违反——遵守

恍然大悟——茫然不解

五、词语积累

类的词语:大摇大摆

大模大样

大手大脚

大吃大喝 表示说话的词语:吩咐

嘱咐

叮嘱

嘱托

命令

关照

指示

陈述

劝说

人物神态的词语:大吃一惊

大惊失色

从容不迫

目瞪口呆

全神贯注

若无其事

垂头丧气

眉开眼笑

得意洋洋

第七单元

一、多音字

便

二、词语解释

水淋淋:形容物体上都是谁,湿湿的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皓月当空: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着大地,形容月光皎洁 心绪不宁:心情和思绪都不能安静、宁息下来,比喻焦虑不安

手足情深:形容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间的感情好,感情深。就好像是手足一样亲近,离不开,不可缺少

各奔东西: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屈指算来:弯着手指头计数

眼睁睁:睁着眼睛,形容没有办法或无可奈何

悲欢离合: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不满或怨恨 婵娟: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宽慰:宽解安慰

随声而下:伴随着声音就(掉)下来了 舒服:身心感到轻松愉快

三、近义词

水淋淋——湿漉漉

骄傲——自豪

痛快——爽快 自言自语——自说自话

丰盛——丰富

遗憾——缺憾 何必——何苦

皓月——明月

心绪不宁——心神不宁 手足情深——情同手足

埋怨——怨恨

各奔东西——各奔前程 眼睁睁——眼巴巴

宽慰——安慰

乘凉——纳凉 本领——本事

打定——拿定

侥幸——幸运 否则——不然

终究——终归

眼睁睁——眼巴巴 舒服——舒适

均匀——匀称

空隙——缝隙 痕迹——印记

牢固——坚固

四、反义词

水淋淋——干巴巴

糟糕——精彩

丰盛——贫乏 遗憾——庆幸

成熟——幼稚

心绪不宁——气定神闲 宽慰——责怪

侥幸——不幸

舒服——难受 弯曲——笔直

牢固——松动

五、词语积累

人物心情的词语:心绪不宁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急火燎

24近义词的词语:日积月累

东张西望

面红耳赤

自言自语

横冲直撞

无忧无虑

和颜悦色

第八单元

一、多音字

二、词语解释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纷纷扬扬:形容雪、花、叶等物品飘落的样子 霎时间:极短的时间;瞬间

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辽阔 眉开眼笑: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清脆:声音清亮好听

千里跋涉: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指路途遥远和辛苦

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的人在一起;形容一伙一伙的人,以几个人组成在一起 僻静:偏僻又安静的地方

成团成簇:一堆一堆,一片一片

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寒气逼人:指十分寒冷或指阴森可怕 年轻力壮:年纪轻,身体强壮

趁虚而入:趁着虚弱疏漏的时候进入

惊惶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失措:失去常态 顷刻间:短时间之内,形容速度很快

焦头烂额: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夸

张意味浓厚

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看似失去控制,也

指十分高兴的样子

三、近义词

担心——担忧

半信半疑——将信将疑

吞没——吞噬 纷纷扬扬——飘飘洒洒

霎时间——刹那间

分外——格外 一望无际——一望无垠

眉开眼笑——笑容满面

僻静——幽静 思考——思索

实验——试验

立刻——立即 年轻力壮——身强体壮

惊惶失措——手足无措

顷刻间——刹那间

四、反义词

担心——放心

半信半疑——坚信不疑

温暖——寒冷 安全——危险

寒气逼人——热浪袭人

喜欢——讨厌

消失——出现

年轻力壮——老弱病残

惊惶失措——胸有成竹 聪明——愚蠢

欣喜若狂——痛不欲生

五、词语积累

ABAC的词语:半信半疑

多才多艺

独来独往

真心真意

自由自在

自言自语

含数字的词语:三五成群

一五一十

接二连三

五颜六色

四面八方

十万火急

百战百胜

朝三暮四 写声音的词语:叮叮当当

叮叮咚咚

淅淅沥沥

叽叽喳喳

第二篇:沪教版数学三上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物体,不过只有一部分,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多媒体出示:星星、飞机等物体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猜中就出示物体的全幅图)

师:你们可真聪明,你是怎么猜出来呢?(让学生自由说) 小结:是的,它们可以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1.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这样的图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他的特征 师:这个图形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它们是对称的,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小结:它们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

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你能跟同桌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自由说后,多媒体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齐读)

2.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常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判断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说说它的对称轴。

三、做一做——内化新知

1.师: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娃娃今天也来到这里,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它们中哪些也是轴对称图形呢?请小组长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图形,同学们折一折,找到他的对称轴并画出来。

小结:要使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长方形有两种对折的方法,正方形有4种对折的方法,而圆有无数种对折的方法呢!不管是一种还是很多种对折方法,只要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 师: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你能自己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请小朋友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画的时候要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画又快又好(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方法小结:第一步找对称点,第二步依次连线。

3.师:刚才我们看了、找了、画了轴对称图形,现在,让我们来试着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好吗?看一下老师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可以按自己想法做(小组活动)

四、看一看——拓展延伸

师: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小朋友们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孙老师也找了一些美丽的轴对称的物体,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多媒体)

五、说一说——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对称轴

第三篇: 苏教版语文三上《西湖》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写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西湖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字词:“掠、堤、垂、初、素”的读音;“华”在本文“华灯”中念第二声是装饰精美的意思,“浮、素、掩、初”的写法;“犹如”的意思。

2、重点句子/比较难懂的句子

(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3、段: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习生字词。

3、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我说的一句话里,请你认真听,听清楚,还要讲清楚。说得好,我们就去这个地方游玩,好吗?

老师说句子: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说两遍)

2、你们知道这个天堂是哪里吗?(杭州) 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现在我们一起去看西湖的山、湖。

3、出示课题:西湖

二、凭借想象,指导初读

1、播放课文配乐录音。

2、学生自渎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音。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丽景色?

三、检查自渎

1、出示词语

杭州 远眺 连绵起伏 犹如 典雅 轻柔 掩映 一般 心旷神怡

素有 明净 镶嵌 轻拂 山峦 硕大 掠过 绸带 阮公墩 仿佛

(1)自己先读一读。

(2)谁愿意来读一读?(开火车读)

(3)谁来说说容易读错的字,给大家提个醒?

(州、硕是翘舌音,净是后鼻音,峦、掠是边音)

(4)齐读

我的十分钟

你觉得哪些词最难写?容易写错?

在这些词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谁能帮助他?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连绵起伏:接连不断。

掩映:彼此遮掩,互相映衬。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5)理解了课文中的词语,你能读好这篇优美的文章吗? 自由读一读

(6)指名读: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2、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在书上画出来,指名回答)

板书:山峦 湖水 湖堤 小岛 华灯

教师描述引读: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们常说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素来”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4、指导朗读(这一小节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教师小结:为什么西湖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呢?老师不明白,今天就请小朋友们回家仔细的读一读课文,也可以找一些资料,明天上课的时候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四、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顾复习,巩固生字。

一、检查复习

1、复习检查生字词。

2、为什么西湖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呢?你们都读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谁来为大家读一读。

3、指名朗读,读中作答(回答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景色来朗读)

4、启发想象: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山峦,湖水,湖堤,小岛,华灯)

5、是啊,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那些句子写出了山美?(自己在文章中找一找)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指名回答(出示第二小节第一句话)

2、西湖的山美在哪里呢?从文中找出形容山美的词语。

指名回答(层层叠叠,连绵起伏)

3、你能看出山的颜色吗?找出描写颜色的词:青、绿、浓、淡

4、是啊,西湖的山不仅层层叠叠,连绵起伏,还色彩秀美,真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啊!谁愿意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西湖的山?

指名读(多个,注意读出山的美妙意境) 齐读

5、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大家通过朗读,用你的声音,把群山连绵起伏的景象读出来了,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指名读

6、西湖的水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像一面硕大的银镜,一闪一闪的湖面)

硕大是什么意思?作者把湖面比做什么?这面镜子是静止不动的吗?

我的十分钟

7、自己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西湖湖面的景色,仿佛自己就站在西湖边上,用自己话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8、真美呀!谁来读一读书上的句子(指名读)注意读出感情

9、作者站在湖边眺望,远山近水皆有情。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了吗?请用朗读告诉老师。齐读

过渡:西湖不仅是山美水美,还有更美的景色呢,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

三、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呢?

自己去读一读,找一找。指名回答(朗读相关的句子)

2、“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你在哪儿见过? 那么你们想看看西湖仙境吗?

3、出示

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

湖心的三个小岛 ,仿佛仙境一般

读了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仙境?四人一小组互相读一读,要让你的小伙伴感觉到真的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选出最好的,在班上读一读。

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做两条翠绿飘带,迎风飘逸;蓝天、绿岛、白云在水波中晃动,时时发出变化莫测的光泽,反映出飘渺神奇的湖光,仿佛传说中的仙境。于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指名读最后一句话(最后一句反问句加重语气)

4、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西湖仙境,看谁能带我们进入仙境)

过渡:迷人的月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四、学习第四小节

1、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出示第

2、

3、4句)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好像看到了什么?

2、作者把月下的西湖比做什么?又把华灯倒映在湖中比做什么?

指名朗读两个比喻句。

3、明月东升,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此时如果你伴着悠扬的琴声,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五、总结全文,朗读品味

1、我们循着“远眺西湖——近赏湖中——月下游赏”的线索,细读了课文,我们又领略了西湖人间仙境般的秀丽景色。这样的好文章,我们应该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

生朗读练习。

2、教师总结:从大家的朗读声中,从大家的神情,我看得出你们已经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了。

板书设计:

山峦

湖水

(远眺)

湖堤

小岛

(近赏)

华灯

琴声

(夜游)

第四篇:苏教版三上《认识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

启东市近海小学 江帼英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二课时。P39-40的例题及相应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出规则或不规则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 树叶、线、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1.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昆虫运动会今天开始了,昆虫选手们都在奋力拼搏,一个个都想争取好成绩呢。有一个比赛吸引了老师的注意力,咱们一起去看看。孩子们,你们知道到底哪位赢了吗?为什么?(强调边线和一圈两个词) 2. 说明:小蚂蚁从这个点出发,沿着树叶面的边线走,又回到了这个起点,这才是走了树叶面边线的一周。

3. 明确:树叶面边线的一圈就是一周。(强调:边线、一圈)

二、 明确“周长”的含义

1.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描一描

(1)用掌心摸一摸我们坐的课桌的表面。指指说说课桌面边线的一周在哪。 (2)拿出数学书,指一指数学书封面边线的一周。比划给同桌看。 (3)书桌面、黑板的面边线的一周在哪呢? (4)你能描一描这些图形的的一周吗? 2.明确:树叶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板书课题:认识周长

4.说说刚刚指一指的物体面的周长分别指什么。

三、 辨一辨,深化理解“周长”

1. 孩子们,让我们回到比赛现场,第二激烈的比赛即将开始了,它们决定再次一决高下。我们继续看比赛。(改变树叶的形状,继续比赛) 2. 第二场谁赢了?为什么?

2.明确:图形的周长只和外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有关,与图形里面的线段无关。

四、 自主动手操作、测量计算周长

1、 探索规则图形的周长测量计算的方法

您能指指角的周长么?为什么? 明确: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毛毛虫想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有什么好办法?后面一个图形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 探索不规则图形周长测量的方法

想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怎么办呢? 全班交流测量方法后小组合作完成。 总结方法:化曲为直。

五、 全课小结

生生交流本课所得。

第五篇:物质的溶解教案(沪教版)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

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

3.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4.初步分清悬浊液和乳浊液。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溶液的概念、特点。

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正确分辨溶解与熔化的不同。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

2.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浊液和溶液,并举出常见实例各两则。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 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结论: 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 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新名词: 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 教学过程: 设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黄河为什么是浑浊的?医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样制成的?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分散现象。 新课讲授:阅读p153活动与探究

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阅读实验:在1~4号大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泥土 : 变浑浊 悬浮固体不颗粒 (分层) 植物油 :牛奶状浑浊 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 (分层) 食盐: 透明液体 (稳定) 酒精 : 透明液体 (稳定) 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 引出概念:1.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举出实例:浑浊的黄河水;固体农药(西维因);石灰浆及墙体涂料。 引出概念:2.一种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举出实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胶树的乳胶等。 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 思考:通过上面实验,你可以得出浊液有什么特点?(浑浊不透明,会分层) 引出概念:3.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和溶液。

举出实例:生理盐水、糖水、碘酒。 配制溶液:学生练习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 分析思考:溶液与浊液相比,有何特点? 归纳:溶液的特点是:均

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 巩固新课(方法:练习反馈)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当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则不能导电。 学习目标:

1、复述溶解含义,区分熔化和溶解。

2、会判断溶质和溶剂,正确说出溶液的名称。

3、记住溶解性的含义,说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首先由溶质和溶剂的性制裁决定的,温度等外 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教师设问:什么叫溶液?主要有什么特点? 阅读课本p160溶质和溶剂相关内容。 思考问题:

1、什么叫溶解?与溶化是否一样?

2、什么叫溶质和溶剂?溶液有哪两部分组成? 讲授新课:

1、关于溶质、溶剂(方法:分析讲解) 阅读实验:课本p160,药匙取0.1克以下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500毫升烧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断搅拌,形成色彩鲜艳的溶液。 分析:上述实验叫什么过程,其中溶质是什么?溶剂又是什么? 思考:是否只有固体才能当溶质,水才能当溶剂吗? 归纳:溶质:固体、液体或气体 (1)溶液的组成 溶剂:通常为液体

(2)溶液的名称 不指明溶剂叫某水溶液 水以外其他某液体作溶剂时叫某溶液。 关于物质的溶解性: 问题引入:

(1)沾有机油的衣物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而用汽油洗却很快有效,这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蔗糖加在热水中比加在冷水中溶解得多且快? 引出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分析归纳: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首先是由溶制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工厂安全事故案例下一篇:合规性评价报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