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特点与洞穴旅游论文

2022-04-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生态环境特点与洞穴旅游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生态安全是影响喀斯特洞穴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洞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喀斯特洞穴景区都面临生态安全问题。

生态环境特点与洞穴旅游论文 篇1: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旅游业发展探索

摘要:在草原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应加快转变以游牧为主的生产与生存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围封转移、禁牧舍饲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应该在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展工业的同时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培育,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变单一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优势分析;人文旅游;边境旅游;文化遗产保护

一、东乌珠穆沁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方面,东乌旗地域辽阔,水草丰美,草原类型多样,有山地草甸草原、山地干草草原、沙丘沙地草原等多种类型。乌里雅斯太山位于东乌珠穆沁旗政府以北27公里处,主峰海拔1050米,山势雄伟,状如卧龙,景色异常壮观。高耸的悬崖峭壁突兀而起,山上怪石嶙峋,登到山顶俯瞰大地,将乌珠穆沁草原尽收眼底。乌里雅斯太山的蒙古语为有杨树之山,也被人们称为草原上平地突起的一座神山,是人们旅游休闲的绝佳去处。东乌旗水资源也很丰富,拥有舍野河、那林河等大小河流14条,湖泊106个,泉水64处,水丰草茂,此外东乌旗还有多种野生动植物。

在人文资源方面,东乌旗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有着勤劳勇敢、崇尚自然、自强不息、豁达开放的民族精神,这里是“游牧文化的发源地”、“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搏克健将的摇篮”。古老的金斯太洞穴遗址、绵延的金古长城遗址金界壕、雄壮的亚洲三大库伦庙之一——喇嘛库仑庙,还有神奇的喇嘛峰岩画、突厥石人见证了东乌珠穆沁历史的的变迁。多姿多彩的乌珠穆沁服饰、震撼心灵的乌珠穆沁长调、透着时代气息的文化牧户、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精美绝伦的民族手工艺品,向世人展示着东乌珠穆沁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2.区位和政策优势

东乌珠穆沁旗东接霍林河市、通辽市至东北老工业基地,南通赤峰市至京津唐地区,西连锡林浩特市至呼包鄂经济三角区,北与蒙古国接壤,有527.6公里长的边境线,距国际性常年开放陆路口岸—珠恩嘎达布其口岸68公里,该口岸与蒙古国毕其格图口岸相对应。从区位来看,东乌旗是西北、华北、东北的交汇地带,对外贯通欧亚、对内南开北连,是承接东西的交通枢纽,不仅连接内蒙古自治区的东西部,而且是我国西部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连接点,因此拥有国际、国内两大旅游市场,国内客源主要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广大内地。东乌旗北邻蒙古国,蒙古国是其国际主客源地。珠恩嘎达布其镇地处中蒙边境,镇内设有国际客货陆路一类口岸,该口岸于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常年开放口岸。边境风貌具有新、杂、特的特点,其氛围、神秘、差异对旅游者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珠恩嘎达布其镇所具有的旅游资源主要为边境、口岸、国门、界碑,并具有很好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通过口岸的连接,又具有异国风情的吸引力。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地区规划颁布和实施后东乌旗发展旅游产业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大趋势,也可赢得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可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二、东乌珠穆沁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东乌旗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培育,立足于丰富历史、民俗、草原旅游资源,现已开辟了几条旅游精品线路。如:乌里雅斯太镇(民俗博物馆、喇嘛库伦庙、工业园区)——乌里雅斯太山景区——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边境口岸游、乌里雅斯太镇——贵乐斯太(八卦神泉)——乃林郭勒草原风光游和额吉淖尔——淖根五台——金斯太洞穴草原历史探密游等。有国家AAA级景区乌里雅斯太和国家AA级景区乃林郭勒度假村,开办“牧人之家”旅游点。2007年,东乌旗“牧人之家”旅游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万余人次,直接营业收入突破350万元。其中,乃林郭勒牧人之家被评为全盟优秀“牧人之家”旅游示范点、全区“基层草原文化基地”和“草原影像制作基地”。

乌珠穆沁那达慕已形成品牌。每年的盛夏时节,乌珠穆沁草原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如今,它已成为乌珠穆沁特色民族文化大餐,男子三艺、传统游艺、传统歌舞在这里隆重上演,美丽的民族服装仿佛一条色彩斑斓的河流,伴着微风,在碧绿的草地上潺潺流淌。乌珠穆沁“那达慕”在保存了传统魅力的同时,又不断赋予它新的活力,使其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完美,集中体现了乌珠穆沁人蓬勃向上,开朗豁达的民族精神。目前,“那达慕”已被打造成为乌珠穆沁草原旅游化活动的重要品牌。

草原冬季冰雪“那达慕”尽显银色魅力。2005年至今,东乌旗成功举办了三届草原冬季冰雪“那达慕”,旅游观光人数达5万人次,创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草原冬季冰雪“那达慕”在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将冰雪经贸洽谈、冰雪旅游、冰雪艺术展、冰雪民俗摄影展、雪博园灯谜会、冰雪之韵晚会等内容充实进来,以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经贸五大版块为主要内容,从第一届草原冰雪“那达慕”开始连续3年举办了银色摄影大赛,全国各地的摄影家纷至沓来,3年共接待了摄影家500余人,有多幅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大奖,使银色乌珠穆沁品牌更具魅力。

2.草原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品开发初级,品牌效应差。目前东乌旗旅游只局限于民间小型旅游景区的开发,知名度低,来旅游人员少。很多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等未纳入特色旅游之列。景点的建设,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和宣传环节薄弱,而且旅游内容较为单一,大多数为草原观光、吃蒙餐、骑马和欣赏民族歌舞,主要集中在观光层次。再加之草原景观在小的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草原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和景观建设内容相对少,因此不能建立好真正属于东乌旗的旅游品牌。

第二,主要客源市场被分流。东乌旗草原旅游面临周边市场的激烈竞争,河北、北京等地的草原旅游地对东乌旗旅游构成很大的竞争,同时,近年来相邻的蒙古国草原旅游也异军突起,分流了东乌旗相当部分海外市场的客流。在这种激烈竞争中,东乌旗草原旅游地要想生存与求胜就必须挖掘自己的文化内涵,进行差异化开发,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第三,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匮乏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功能不够完善,因此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得游客可能会选择其他地方服务相对好的旅游景点。东乌旗缺乏专业人才和信息来源发展旅游业,至今旗内没有合格的专业人才。缺乏积极进取的创新、策划和市场调研及开发意识的人才,对于旅游景点的发展有很大限制。

第四,现有旅游活动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和整个社会教育程度的提高,旅游者开始注重旅游的文化含量。反映出单纯的草原观光和简单的民俗表演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全面文化内涵的提升是市场的迫切需求。旅游者在观光之后必然想进一步地感受草原文化,所以如何把草原旅游和草原文化结合起来是发展东乌旗文化旅游方面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第五,旅游者对草原的破坏。旅游者的行为对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和破坏。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草原的践踏、采集导致了植被稀疏面积增加,植物高度降低,植物密度下降及植物多样性的减少。旅游者的活动也改变了草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影响了动物的觅食、繁殖等活动,致使动物迁徙或死亡进而导致动物数量减少,现在景区内已经很少能见到野生动物的身影了。旅游者任意丢弃的旅游垃圾如塑料盒、塑料袋、酒瓶等物品也严重影响了环境。

三、东乌珠穆沁旗旅游业发展思路

1.依托区位优势,扩大宣传力度,拓展境内、境外旅游精品线路

东乌旗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必须立足于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草原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批具有新意的个性独特鲜明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多样化,以增强东乌旗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重点开发以“牧民之家”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游,依托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优势着力发展跨境旅游和提升嘎达布其口岸国际旅游中转站知名度,把跨境旅游打造为东乌旗最具吸引力的亮点之一。东乌旗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草原冰雪节,5000人蒙古长调、汽车拉力赛等旅游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东乌旗可以以自己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发更多的主题旅游精品,如各种民族工艺品大赛、民族体育项目大赛等。尤其是进一步开发以冰雪为主题的冬季旅游项目,给地广人稀,冬季消费力度不足的东乌旗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在保护草原生态基础上多渠道吸引资金发展旅游业

由于资金缺乏,东乌旗草原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投入不足,因此在争取国家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应该拓宽吸引资金的渠道。资金来源可以是吸引私人、集体、国有企业的资金投入,也可以是鼓励当地牧民自力更生,各显其能,自主开发旅游业,参与旅游开发与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牧民的收入,而且作为既是参与者又是草原的主人在旅游开发的时候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在引入资金的时候应树立以保护为主,保护、开发、利用三统一的生态理念,保护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与污染,使保护与开发利用良性循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东乌旗草原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使生态旅游发展成为东乌旗的旅游精品,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东乌旗经济的发展。

3.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立足于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采取向上争取财政扶持、社会筹集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投入,完善东乌旗旅游业硬件支撑。加大力度对民族宗教文化遗产——喇嘛库伦庙及其遗址广场的修复和建设。基于东乌旗自身特点,可以加大对室内娱乐场所的建设,这对于东乌旗文化传播和提升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都会有很大帮助。加快公路的修建速度,加强公路的辐射强度,方便旅游者顺利进出,打造便捷的旅游可进入性,完善东乌旗的交通系统。

4.文化遗产保护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做好馆藏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充分利用乌珠穆沁博物馆纳入中国民族博物馆分馆的有利时机,加大濒危珍贵文物实施抢救性保护。建立完善各级各类馆藏文物的建档立卡工作。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旅游二者有效结合起来,不能在损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其次,摸清文化人才供求缺口现状,建立起文化人才动态管理机制,培养、选拔文化拔尖人才。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努力造就一批文化艺术专业领域的拔尖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经营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逐步建立教育培训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第三,发展旅游事业要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有所体现,可以和教育部门联合成立中小学专门的蒙古长调班,普及民族文化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就对蒙古族的文化遗产有保护传承的意识,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建立马术、舞蹈等兴趣班,为东乌旗今后文化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提供人才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侯丽青,姜明.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特色经济的发展[J].实践,2006,(7).

[2] 马冀.大力发展内蒙古的文化产业[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3,(2).

[3] 魏曙光.内蒙古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6).

[4] 刘敏,陈田.草原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升——以内蒙古自治s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6,(1).

[5] 刘敏,陈田,钟林生.我国草原旅游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7,(1).

[6] 发展中的东乌珠穆沁旗旅游[N].锡林郭勒日报,2007-12-27.

作者:赵雷

生态环境特点与洞穴旅游论文 篇2:

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生态安全 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探析

[摘要]生态安全是影响喀斯特洞穴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洞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喀斯特洞穴景区都面临生态安全问题。本文以贵州七个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调查为例,根据喀斯特洞穴景区外部生态环境破坏、景区生态安全建设配套不齐全、管理者生态安全意识薄弱、生态安全保障管理机制不健全、喀斯特洞穴内部环境变化、沉积景观退化等环境问题,从自然、社会、人文和管理四个方面全面分析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喀斯特洞穴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环境污染

[

生态安全是整个生态经济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是区域或国家其他安全的载体与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土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资源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近年来,喀斯特洞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很多景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安全问题。如景区内山体滑坡、泥石流、土壤结构改变、植被覆盖变稀、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洞穴小环境改变、洞穴岩石崩塌、洞穴沉积景观退化、地下水污染、CO2沉积及氡子体富集、噪声污染、洞穴生物受到伤害等,这些问题不仅给景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给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带来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到了景区旅游形象。因此,解决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本项目选择了贵州省目前发展状态良好的九龙洞、潜龙洞、织金洞、双河洞、天钟洞、天缘洞、阿鲁洞七个喀斯特洞穴景区,开展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环境保护研究工作。

一、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

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是指以喀斯特洞穴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喀斯特洞穴景观观赏、科普考察、休闲度假、康乐健身、探险娱乐等旅游需求,具备相应的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和明确地域范围的独立管理区。

喀斯特洞穴(karst cave)又称溶洞,主要指可溶岩经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空洞。喀斯特洞穴景观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景观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目前国内著名的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有:贵州织金洞、贵州安顺龙宫、贵州绥阳双河洞、云南宜良九乡、云南阿庐古洞、云南建水燕子洞、重庆武隆芙蓉洞、重庆丰都雪玉洞、广西巴马帝皇宫、广西芦笛岩洞、广西凌云水源洞、湖南武陵源黄龙洞,、江西彭泽龙宫洞、浙江瑶琳仙境等。

二、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一)喀斯特洞穴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1.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森林覆盖率低,森林防护效应弱

喀斯特洞穴发育的地区由于土被不连续、土层薄弱、土壤蓄水性差、地表干燥等特点,导致植被状况不好,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低,大多为灌丛或灌丛草地覆盖。因而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差,森林防护效应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喀斯特洞穴景区生态环境的质量。

2.降雨多,地表冲刷大,水土流失严重

喀斯特洞穴大多发育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中国亚热带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降水较多,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多,地表冲刷大,加上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水流湍急,森林植被不足,水土流失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喀斯特洞穴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不但使极其珍贵的土壤大良流失,还会造成泥石流、水库河流淤塞、地下河洪水爆发等生态环境问题。

3.地表生态系统的改变,影响洞穴景观的形成

喀斯特洞穴景观主要是碳酸钙沉积景观,其形成过程包括溶洞上方地表碳酸鹽岩溶蚀过程和溶洞内的沉积过程,沉积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及水质条件下进行的,其物质来源主要是含有碳酸和其他酸类的水。对于一个溶洞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地表生态系统的变化改变了土壤中CO2 的浓度,若达不到一定的阈值,即土壤中的CO2 浓度过低,洞穴滴水的酸性不会对碳酸钙产生溶蚀作用,就不能形成洞穴溶蚀景观。

4.喀斯特洞穴景区公路环境状况差,天气变化多端,易发交通事故

喀斯特地区岩石裸露面积大,很多地方由于植被退化,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岩石碎裂,地表崎岖不平,多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难发生,容易阻断交通。同时,在喀斯特地区修建的盘山公路又极易导致外地来的游客和司机不熟悉路况,再加上大雾、雨雪导致路面湿滑,进而引发一些重大交通事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不断增加,自驾游成为旅游的主力军,喀斯特洞穴景区的交通是一个很突出的安全隐患。

(二)喀斯特洞穴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1.CO2 浓度变化影响碳酸钙沉积过程

游客的大量进入导致洞穴CO2浓度升高,当洞穴CO2浓度升高时,溶液CO2吸收系数增大,利于CO2的逸出,从而不利于碳酸钙沉积,甚至它与洞穴中的凝结水结合还会对已形成的沉积景观造成溶蚀作用。

2.灯光植物加速沉积景观的溶蚀

游客、风、水、动物等都是灯光植物孢子、种子进入洞穴空间的主要媒介,进入洞穴后在有光源的地方生长。散落于洞穴中的灯光植物,一般为石生藻类 、地衣和苔藓,覆盖在景观表面,在碳酸钙景观浅表层形成疏松多孔层,对沉积景观表层形成钻孔、破碎,有关研究证实,藻类的钻孔溶蚀速率可达到综合化学溶蚀速率的20 %  。

3.洞道的疏通改变影响洞穴内部环境

洞穴被开发以后,对洞道进行清理,导致一些被泥石堵塞的洞道被疏通,洞道的改变将加大洞穴内部风力,过强的洞穴气流对景观产生风蚀作用,气流交换可导致凝结水溶蚀及景观风干脱水,加速洞穴景观风化速度。同时,洞口处的对流风强度增大,将灰尘吹落在沉积景观上,使沉积物表面光的反射率下降,直接影响景观的美学价值。此外,尘埃还会对沉积物的晶体结构造成影响,尘埃形成的杂质层会阻碍新形成的晶体与以前形成沉积物中的晶体相定位,导致风化。

4.温、湿度变化破坏洞穴沉积物

温、湿度变化对洞穴景观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温升高伴随着湿度的下降,沉积物就会逐渐失水、变干,在洞壁上产生裂隙,甚至发生断裂。尤其是灯光附近的沉积景观受影响较大,实验证明,脆弱的微小形态如卷曲石、鹅管等,在200W的白炽灯照射下,10分钟就会脱水干裂,沉晶面解理裂开,表面出现钙末。二是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还会导致凝结水产生。白天旅游活动导致洞穴温度上升、湿度下降,夜晚洞穴关闭气温下降、湿度回升,使空气中形成凝结水,高浓度的CO2溶于凝结水中必然对沉积景观造成溶蚀。

5.景区生态环境恶化易引发洞穴水灾、洞穴岩石崩塌

暴雨引起的地表水流入洞穴引起地下河水猛涨,容易形成洪流引发洪灾,从而造成洞穴探险人员溺水伤亡;洞穴虹吸管道的洞穴水流也容易致命;开发的旅游洞穴旁边或顶部有可能是地下河或地下湖,洞壁崩塌而使另一洞道的水流进入,导致地下水突然增大,容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洞穴内的岩石崩塌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人为,二是自然崩落。人为岩石崩落主要是开发者在建设操作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崩落主要是水流和重力作用导致洞壁岩石的应力平衡破坏导致失稳,洞壁沿临空面崩塌。

(三)管理因素的影响

1.基础设施大量建设,景区自然生态系统压力加大

(1)土壤结构发生改变

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扩建必然引起大面积地面和植被的彻底破坏,改变了地形的原始地貌,植被破坏引起根系固土功能的损失,地面腐殖质层破坏营养物质流失,最终引起土壤蓄水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游客的踩踏使得地面含水量降低,土壤产生板结。裸露的土壤在雨水的冲刷下,土壤有机物质下降,其微量元素含量等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2)景区植被遭受损毁

一是游客对植被的干扰。游客接触较多的树木植被的生长状态明显异于远离道路的树木植被,路边植被常出现向非道路方向内侧退缩现象。游客的践踏使植被覆盖变稀,矮小的灌木、脆弱的幼林和草地难以承受这种机械破坏,最终引起植被破坏。二是景区开发等各类资源使用主体对植被造成的破坏。如开山建路、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行为对旅游景区微环境生态安全来说具有毁灭性。

(3)旅游干扰对生物的威胁

一是景区动物会受到一定的惊扰和伤害。一般来说,旅游旺季也往往是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季节,大量的游客会活动给各种动物的繁殖、觅食、迁徙和其他生活习性造成影响。同时游客的乱扔乱弃和喂养可能会影响动物的饮食结构和规律,引起动物产生疾病,甚至死亡。二是旅游者的采集行为。浆果、菇类、蝴蝶、蜻蜓、鲜花和盆景植物,都是游客采集的对象。对采集者最具吸引力的是一些数量少、濒及灭绝的品种,如喀斯特地区特有的精品兰花。

2.洞穴内工程建设不合理,洞穴内部环境发生改变

(1)灯光的热效应与生态效应对洞穴环境造成影响

一般而言,没有人类活动的原始洞穴,绝大部分洞穴空间是没有光线的,仅有少数洞穴通过岩溶天窗使部分光线进入洞中。洞穴作为风景开发后,设置大量的景观造型灯、观赏灯和路灯,这些灯光长时间照射能迅速提高洞穴岩壁的温度,诱发周围空气的热对流,从而降低洞穴里的空气湿度;同时,洞穴灯光的设置为洞穴灯光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促使灯光植物快速生长。

(2)洞道建设改变洞穴内部环境

当洞穴作为旅游风景开发时,在设计与建设中为了方便游客,使游览路径不重复,或增加洞穴的出入口,或为了安全,或为了输导人流,就人为地扩大洞穴通道或人工打造通道。这种改变洞穴原有形态的做法会使洞穴空气参观动力学与热力学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洞穴内部风力加大,从而带动洞穴空气化学成分的变化,改变洞穴原生環境。

3.游客人数的增加加剧环境污染

旅游景区的游客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加剧了环境的污染。一是空气污染。如餐饮加工类空气污染、燃油类空气污染、特殊活动类空气污染。二是噪声污染。游客聚集的场所人员众多,容易产生较高的噪声;旅游服务设备也会产生噪声。三是水体污染。如服务设备污染、动力为柴油的水上运输工具产生的污染、景区服务设施落后造成的污染、餐饮等服务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缺乏排污管道和过滤设施直接排放造成的污染。四是日常生活污染。一些大型的景区内有原住居民,也将产生生活垃圾及污水。五是游客不良行为造成的污染。

4.景区管理制度不科学,诱发生态安全隐患

(1)景区开发水平与资源保护水平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

虽然风景区管理法规中明确规定景区建设不再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但是很多景区为了生存发展,在经济利益目标导向下,只看到直观的、显性的生态安全问题,忽略了森林退化、土地板结、生物繁殖力下降等对景区生态安全影响深远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

(2)景区管理者对景区生态安全的实际边界掌控能力不足

很多景区的生态区域内,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广,景区外部环境状态往往影响景区内部的资源环境。以致于景区所面临的生态安全往往远大于其管辖权下的行政边界。

(3)景区资源使用及参与主体间责利关系失调

景区的使用与保护涉及政府、景区、游客、居民和周边企业等多种主体。其中政府和景区是监管主体,他们往往因为利益纠葛未能行使正确的监管权,约束其他主体时无视自身行为;游客为了满足旅游需求在旅游活动中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破坏;居民和周边企业本身是资源的使用者,但相关政策和制度对其利益缺乏考虑,如“生态难民”的产生,将其推向保护的对立面。

(4)从业者普遍素质低,生态安全事故处理能力低

项目组通过现场问卷和网络问卷调查得知,喀斯特洞穴旅游从业者具有专科以下学历所占比例为68%,学历普遍较低。管理水平偏低导致安全事故处理能力低,主要表现在:62%的旅游者进洞前没有收到安全防范措施的提示;洞穴旅游从业者应急处理经验比较缺乏,52%的从业者没有遇见或现场处理过洞穴旅游安全事故;10%的从业者没有接受洞穴安全政策方面的培训学习。

5.喀斯特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不完善,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

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所在位置一般都是在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喀斯特山区,具有自然灾害高发性、救援薄弱性、山区道路崎岖起伏较大等特征。目前,许多景区在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与评价、生态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不重视,大多只限选择提高景区知名度的建设。目前,许多喀斯特洞穴景区在发挥社会认证作用功能时存在选择性。大多重视景区的历史与文化、科普教育、艺术观赏、医疗保健和探险娱乐等价值,未能高度重视生态安全问题。

(四)社会因素的影响

1.旅游法制不完善,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建设滞后

在喀斯特洞穴旅游发展初期,管理者环境意识薄弱,景区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又缺乏相关法制的约束,相关法规建设远滞后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导致旅游生态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目前景区法规制度大多考虑的是责任与惩罚,很少涉及对相关主体权益的保护。应该从生态安全的理念出发,基于法律的视角,合理规范旅游开发与保护,协调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力度小,总体协调不够完善

一是喀斯特洞穴景区的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使用和保护过程中存在过多利益纠葛,就会出现违反景区环境相关法规的现象,如建设性破坏、开发过度等。二是喀斯特地区旅游生态安全管理工作因涉及较多管理部门(比如气象灾害预报部门、道路交通部门、消防安全部门、治安管理部门等),在生态安全问题突发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不能发挥主导作用,协同或组织做好安全预警、紧急救援等事宜。

3.喀斯特地区人民文化程度低,缺乏生态安全保护意识

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在习俗、道德、态度、生态价值观等方面认知各不相同。生态安全是立足于人类特定价值体系做出的裁断;而生态修复是文化举措,是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土地不成片、灾害隐患多、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当地人民文化程度低,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过度利用木材,大量砍伐森林、过度放牧、采取刀耕火种的耕作习俗。这些行为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土地破坏,原生林消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三、主要对策及建议

(一)构建生态安全发展模式

随着资源的开发,景区环境所能承受的生态安全压力也会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喀斯特洞穴景区应该建立生态优先为导向的旅游发展模式,改变过去由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向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景区应该以更高的环境敏感度,关注生态环境变化,关注景区隐性生态安全问题。景区利益最大化不再是景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是要在确保生态安全的情况下,适度进行开发。这种模式也许发展速度慢一些、经济效益增长幅度低一些,但景区开发是在较高的安全水平下进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喀斯特洞穴旅游安全管理的法制保障

安全法规体系是旅游业开展的保障。一方面,它规范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行为,规定和约束着旅游安全管理,保障旅游者和旅游景区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喀斯特洞穴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它从法律层面介定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生态安全方面负有责任,从而规范约束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目前,喀斯特洞穴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建设远滞后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我国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但至今为止没有一部涉及喀斯特洞穴旅游业的正式法规文件。其他相关环境、相关法规对喀斯特洞穴景区环境监督管理的作用薄弱,因此,加快加强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的保护立法尤显重要。

(三)积极开展喀斯特洞穴环境容量研究

环境容量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旅游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经济活动量(王叶峰,2004),旅游环境容量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尺度(刘玲,2000)。洞穴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是不宜人们长时间停留的地方。若洞穴中的游客过多,停留时间过长,一方面对游客的健康不利,另一方面会对洞中的沉积形态造成破坏,改变洞穴生态环境。对喀斯特洞穴的容量进行研究就是为了科学控制进入洞中的游客数量,保证景区游览时有一个合理的密度,保护好洞穴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保证景区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旅游质量不下降,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喀斯特洞穴旅游生态安全保障管理体系

建立喀斯特洞穴旅游生态安全保障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天气预报、环境污染、旅游容量、地质信息、治安环境、交通环境六个方面。二是监测预警系统,主要是气候气象监测预警、环境污染监测预警、旅游容量监测预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治安环境预警和交通预警。三是应急救援系统,主要从喀斯特生态安全培训、安全控制、安全预警、安全救援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开展工作。

(五)加强洞穴施工管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科学合理

加强洞穴施工管理,尽量不改变洞道方向;在洞内施工建设中,避免震断、震塌洞中沉积物;游览步道不宜过分靠近洞中珍贵的沉积形态物;严禁游客在洞中采集任何自然沉积物,禁止在洞中丢弃任何废物;避免开发过长的观赏游道;合理布置安全设施和监测设备;洞中灯光设施应该采用发热低的灯具,并全部实行导游遥控和管理中心控制相结合的管理措施。

(六)合理调节景区开发水平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对于景区生态资源来说,保护利益最大化和旅游经济利益最大化本身就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若不能很好地协调两者关系,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则势所难免。因此,政府要把握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从政策上对喀斯特洞穴景区给予优惠,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也可以從财政上提供部分环境保护资金,科学合理调节两者之间的平衡,争取在景区生态环境得到保障的同时,保证景区旅游业持续发展。

(七)构建多元化景区环境保护制度

从政府层面构建多元化景区环境保护制度。一是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严厉的惩罚性制度,让违法违规成本高于其相关得益。二是增设柔性激励制度。对景区经营主体在提高生态保护方面提供鼓励与支持,对于良好遵行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予减税、低息贷款等经济激励和其他精神文明激励。三是完善开发与保护政策。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健全生态补偿政策,科学合理调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平衡。四是建立景区生态发展基金。对赢利能力较弱或政府补贴能力较差的景区提供一定的生态保护资金支持。五是鼓励建设智慧景区。与政府环境监管系统联网,实时动态了解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状态,及时掌控与处理景区内外的生态安全风险。

(八)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全民环保素质

景区管理机构应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一是对景区的所有工作人员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旅游开发者和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建立环境观和价值观,自觉按照环境保护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加以劝说并且制止。二是全民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需要全民参与,通过政府、新闻媒介、环保组织和执法单位等单位开展有关环保知识教育学习、宣传和培训,普及生态知识,全面提高社会全员的环保意识。

(九)加强洞穴环境气候的长期监测

项目组通过多年对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洞内CO2浓度的跟踪监测得知,在1985年开放33年的时间内,随着景区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洞内空气中CO2浓度从1993年的0.017%增加到0.162%,和开发前相比,织金洞内空气中的CO2浓度已高出95%以上。同时,项目组还开展了旅游洞穴氡的监测工作。2017~2018年,项目组使用美国RAD7测氡仪在试验地贵州省红果树景区天缘洞进行氡及其子体的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得知喀斯特洞穴内氡及其子体的富集是春季大于冬季,同一监测点24小时48次监测数据变化较大,冬季测量值变化范围是11.7~100 BP/m3,春季测量变化范围是743~1220 BP/m3,监测值在春季均大于800BP/m3。通过这些监测工作,可以及时掌控洞穴生态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把生态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杨尽利,周忠发,邱添.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安全评价及防治措施探讨——以贵州省石阡县为例[J]. 中中农学通报, 2012, (11):227~231.

[2]王静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与景观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3]左大康.现代地理学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戴文斌,顾松明.浅议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异同[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Z1):43~44.

[5]程星.水滴作用对喀斯特洞穴钟乳石及围岩的影响——兼论洞穴环境保护的可能途径[J]. 贵州师大学报,1993,(2):26~30.

[6]朱文孝,李坡,潘高潮.织金洞的气候环境及空气中二氧化碳[J].中国岩溶,1983, (4):15~17.

[7]张捷,包浩生.生物喀斯特及其微形态研究沉积景观风化剥蚀、变色机制及改善与保护[J].贵州科学,2000,(18):1~2.

[8]朱文孝,李坡.旅游洞穴次生碳酸钙沉积景观风化剥蚀、变色机理及其改善与保护[J]. 贵州科学,2000,(1):134~138.

[9]李坡,朱文孝,熊康宁. 贵州织金洞环境监测与评价 [C]. 喀斯特与洞穴风景旅游资源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

[10]贺卫,李坡.贵州喀斯特洞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1~6.

[11]李龙,殷红梅.旅游活动对龙宮景区土壤环境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3,(2):131~133.

作者:贾敏 罗时琴 吴克华

生态环境特点与洞穴旅游论文 篇3:

江油云锣山旅游区户外旅游开发探讨

摘要:云锣山旅游区不仅是九环线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剑门蜀道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在的江油市敬元乡为省级贫困乡,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山地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先天优势。本文通过对景区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分析其开发户外旅游的可行性。进而从旅游发展布局、户外旅游产品规划及发展保障等方面对云锣山旅游区开发户外旅游提出了构想。云锣山旅游区的开发,对于江油北部山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户外运动旅游;旅游扶贫;云锣山旅游区

引言

户外旅游是指人们以亲身参与某项户外运动为旅游内容的旅游行为。它强调旅游者亲自参与并从中获得某种自然环境带来的旅游运动体验,实际上是旅游+户外运动产业深度融合产生的旅游新业态[1]。其中主要包含自助游、自驾游等形式参加的野营、徒步、登山、攀岩、漂流、滑雪、骑行等各類主题活动,是一种注重体验感的旅游与运动的集合。

但户外旅游在我国还处于小众的新兴的初级阶段,参与人数较少,社会认知处于较低水平,在学术界中研究成果很少。本文以江油云锣山户外旅游区为例,通过云锣山户外旅游的开发分析,以期对我国户外旅游研究进行探讨和补充。

1云锣山旅游区简况

江油云锣山旅游区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北部雁门山区敬元乡境内,面积118平方公里。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位于绵阳北部边缘,境内云锣山最高海拔1960米,为江油北部最高峰。云锣山旅游区作为原生态景区,平均海波800多米,森林覆盖率达90%,PM2.5平均值低于10,负氧离子达20000/立方厘米,被誉为“天然森林富氧工厂”。旅游区是川东北及秦巴地区进入成都平原的天然廊道,同时也是绵阳市的北部门户,整体区位优势明显。

从四川省旅游发展区位看,旅游区位于成绵乐旅游经济带的主轴线上,是九环线上的重要节点。与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区域世界遗产、藏羌风情、地震遗址、三国文化等主题旅游产品可以形成有机互动;从绵阳市旅游发展区位看,可以依托绵阳市区旅游支撑中心,突出自身文化与生态资源优势,拓展以山地运动、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客源市场;从江油旅游发展区位看,规划区位于以涪江六峡、窦圌山、养马峡、老君山、云锣山等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所形成的北部生态休闲旅游环线中的重要节点。

然而,江油市北部山区六镇四乡是江油市确立的贫困片区。区域内现有贫困村 44 个,贫困户 2337 户 5913 人,而云锣山旅游区所在的敬元乡又是北部山区的重点贫困乡,现有贫困户 535 户 1314人,为北部山区贫困人口数量最多的乡镇。所以,对云锣山旅游区的开发既能够顺应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实现敬元乡乡村振兴战略,也能够深入对接精准扶贫,最大程度带动当地老百姓经济收入提高,实现居民脱贫致富。

2云锣山旅游区发展户外旅游可行性分析

2.1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旅游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利用于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和古今人文资源的总称。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2]。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察小组在江油云锣山地区进行了多次实地踏勘以及后期对旅游资源特色的分析,从科学角度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得出该区域发展户外运动旅游的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熊家沟、清江河、大池坝为典型(见表1)。

2.2户外旅游市场兴起

根据中投顾问发布《2017-2021年中国户外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每年有1.3亿人参与徒步旅行、休闲户外等运动(占总人口的9.5%),有6000万人参与登山、攀岩、徒步等运动(占总人口的4.38%),但仍与美国50%的户外运动参与率差距较大[3]。

我国有着令全世界心动的消费人群,截至2017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9008亿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1347亿人,城镇化率为58.52%。16~59岁(含不满60周岁)总人口为9.0199亿人,占总人口比重64.9%。这巨大的人口基数预示着户外运动市场的庞大潜力和户外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据统计,全球户外运动产业的年交易额150多亿美元,中国还处于兴起阶段。四川是户外运动开展势头强劲、渐成规模的地区之一[4]。2017年,四川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6.69亿人次,同比增长6.2%;国内旅游收入8825.39亿元,同比增长16.1%。接待入境游客336.17万人次,同比增长9.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为1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到2025年,四川户外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是1500亿,凭借全国人均体育消费指数第二的实力,领跑西部地区,成为中国户外旅游最具有潜力的区域[5]。

四川省地处中国三大地势中的一二阶梯,地势落差大,主要由四川盆地、川西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以及秦巴山脉组成,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户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漂流、登山、露营、徒步、穿越、滑雪、骑行已经逐渐走向大众。但目前,四川省成熟的户外旅游区较少,因此,拥有各种优良户外旅游资源的云锣山旅游区应该抓住机遇,尽快打造成以户外旅游为特色的景区,争当四川户外旅游发展的排头兵。

2.3旅游开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2017年发布的乡村旅游数据报告表明,近5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发展。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超过25亿人次,乡村旅游消费规模增至1.4万亿元,带动约900万户农民受益[6]。

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在全国具有突出地位,2017年四川乡村旅游收入2283亿元,同比增长267.8亿元,相当于为四川6646万农民人均增收贡献403元[7]。现在,通过当地特色旅游开发来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已经成为大多数贫困乡村走出贫困,走向富裕的快速通道。

云锣山旅游区所在的敬元乡是省级贫困乡,在很长一段时间,当地农民大多外出打工,而滞留农村人员依靠农业,自给自足,对外接触太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如何带动地区经济,如何使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是当地政府的一大难题。

云锣山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越的户外旅游资源,具有开发旅游的先天优势。通过旅游开发,充分发挥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依靠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优势,实施“特色农业兴乡、旅游发展富民”,闯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山区乡村振兴之路,对实现整个江油北部乡村旅游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3云锣山户外旅游开发构想

3.1发展布局

通过构建核心旅游吸引力物,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及优化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将云锣山旅游区建设成为江油北部旅游环线大格局的重要节点,力争为中国山地户外运动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

在总体布局方面,云锣山旅游區总体发展规划为“一心两核两环三区”,具体来说:“一心”为游客中心,“两核”为云锣仙境和敬元乡场镇,“两环”为山地户外拓展生态旅游环线和山水新村休闲体验旅游环线,“三区”为青龙峡漂流体验拓展区、熊家沟森林徒步穿越区和云锣山山地田园休闲区。

各区域根据各自的区划特点开展不同的户外旅游项目,优势互补,提高景区的游玩多样性,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要充分依托云锣山立体化的山水空间、原生态的自然人文环境,充分发挥其运动、康养、休闲、度假的优势资源,建设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观叶、冬可康体的多元化、全天候的四季全时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将云锣山旅游区打造成为集户外运动、观光探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山地度假康养旅游小镇。

3.2户外产品体系规划

依据江油云锣山旅游区的各大区域特征,由以漂流旅游项目为主向各种户外旅游项目并重的复合型方向转变。从而解决云锣山旅游人群单一、季节性重的问题。结合景区自身发展情况,构建完善户外旅游系列产品体系,逐步形成“户外探险”系列产品,“世外桃源”系列产品,“康体养生”系列产品等为一体的山地旅游产品体系(见表2),向广大游客提供全面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户外旅游产品供给。

3.2.1“户外探险”系列产品

惊险刺激漂流体验:旅游区内的清江河水质极优,两岸的峡谷壁立,风景如画。流经景区的河段既有激流又有浅滩,动静结合,可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一河三漂流”品牌。重点打造“激流勇士漂”、“高山峡谷漂”、“休闲竹筏漂”;河道分为“激情竞技段”、“梦幻夜景段”、“主题互动段”三段。水流时而湍急,如万马奔腾;时而平缓,如娴静少女,是老少皆宜的亲子玩水项目。

野外生存挑战体验:素有小九寨之称的熊家沟位于清江河上游,它是一个拥有最原始的生态景观和不忍打扰的宁静的野外生存挑战体验地, 穿越丛林、野外露营、刺激溪溯、夜晚举行篝火晚会、星空、萤火虫、欢声笑语等等,游客能够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天地中畅享快乐,释放压力,放飞自我。

天然洞穴寻宝体验:燕子洞,常年有近千只岩燕栖居于此,洞内的悬岩峭壁之间有天然燕窝。潮阳洞,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石桌、石凳、石柱、石笋造型各异,并且溶洞可定时潮水,冬天热气腾腾,夏天冰凉刺骨,周而复始,让人叹为观止。稍加开发溶洞,并应用VR、AR、MR等最新的声光电和信息化技术,打造全国著名的洞穴文化品牌。

3.2.2“世外桃源”系列产品

四季花海赏花体验:江油云锣山旅游区的大池村,占地面积1200亩,周围群山环绕,有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气势,该地块目前为以时令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未来可适当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逐渐将其打造为“山谷花海”,四季不同花,形成以春季梨花、桃花、油菜花海;夏季薰衣草花海;秋季芙蓉、菊花花海;冬季腊梅、海棠花海为主的赏花好去处。

山谷花海骑行体验:江油云锣山旅游区的大池村依靠其自身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形成四季不同花的世外桃源,其紧邻大池瀑布、古银杏等景点,瀑布浩然,古树庇佑,汲其灵气,有羽化而登仙之感。在此区域建立自行车专用绿道,途径各大景点并在花海中穿梭而行,会成为游客游憩、漫步、骑行、美拍的重要景观,形成行在花海,住在民宿,成为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主题民宿与文化探秘体验:在被古树和神话传说护佑的古村—大池村,有一颗千年古银杏以及粉墙黛瓦的老屋群,时光仿佛在此凝滞。这是一个亲近自然、留住乡愁、安放灵魂的地方,一个尽情享受精致而有品质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依托现有农家民居,通过改建和改造,开发各类主题客栈和民宿,形成特色主题民宿村落。以千年古银杏树祈福为文化,融合特色主题民宿乡愁文化以及江油李白的诗乡文化,打造千年福地为主题的文化探秘深度体验产品体系。

3.2.3“康体养生”系列产品

“山地徒步+骑行”:为充分展示云锣山的奇特地质地貌及优质自然资源优势,依山而建登山步道,并在视野开阔的地区设置观景平台以及服务补给站,使游客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之感;在海波500-900米的清江河漂流赛道和河道两岸村庄分别修建栈道和绿道,游客可在栈道上近距离观看漂流赛道上激情澎湃的漂流活动;在绿道上欣赏古朴的民居,体验骑行的乐趣,让云锣山真正成为一个可观、可玩、可游集一体的多形式景区。

森林康养SPA:云锣山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PM2.5平均值低于10,负氧离子达20000/立方厘米,是天然森林富氧工厂,依靠这一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发展森林康养SPA。包括森林浴场、森林氧吧、森林疗养、森林度假。利用清洁的空气、宜人的天气、洁净的水气、传统的地气,大力发展山地避暑休闲度假游,同时在熊家沟配套自行车道、步行道等以人为本的慢游交通,大力发展户外徒步、露营、森林体育运动等体验旅游产品,构建完成特色康体养生产品体系。

水上轻户外产品:旅游区境内清江河下游,可开展竹筏漂、划船等户外项目。乘坐在古朴竹筏上,荡入清江河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神话般的境界,令人心旷神怡,两岸的景致慢慢向后移动,有种“人在畫中游”的感觉。在清江上游水库及云锣仙境至游客中心河段,是开展垂钓和划船的最佳选择。

3.3保障措施

云锣山景区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户外旅游景区,必须要坚持以一系列的发展保障,来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云锣山景区旅游发展保障体系规划包括人才、治安、技术、营销、安全、急救、政府政策和资金等八个方面(见图2)。

人才是第一资源,新型高端旅游人才能够为旅游新业态以及旅游新兴企业的发展做出关键性的贡献。在人才方面,云锣山旅游区要采用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积极引进有经验的户外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建立户外旅游人才培训制度,积极推广函授教学,定期进行户外技能的检查、培训。

在治安方面,云锣山旅游区治安分为景区内部治安和景区外部治安,景区外的治安要得于江油市公安部门和敬元乡公安部门协同维护,旅游区内也需要成立景区安保部门,设立在各大景点附近,覆盖全景区范围,为景区提供秩序稳定的旅游环境。

近年来,随着信息交换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景区成为智慧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它的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到智慧旅游的基础建设是否扎实与牢固。在技术方面,云锣山旅游区应按照智慧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景区内外的基础设施,并聘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营销对于景区推广非常重要,旅游营销是旅游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职能,在企业旅游市场竞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营销方面,在景区不同运营阶段其营销费用可适当分配。一般来说,在景区成长阶段,营销费用投入相对会大些;景区成熟期,则将景区整体收入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撑市场营销拓展。

在安全方面,云锣山旅游区以户外旅游为特色,首先就应做好安全诱导提示,提示牌应该分布到景区主要干道上和人群密集处。其次,景区对户外教练向导等人员要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户外活动前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

在急救疏散方面,强制和规范景区内的监控和报警装置,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自动通知安监部门。此外,景区建立户外医院和专业救援团队,完善救援系统,户外工作人员也应掌握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在户外活动前向游客教授必要的急救措施。

在政府政策方面,作为江油北部山区典型的贫困区,政府加大对云锣山旅游区的基建投入,进一步完善旅游区内外部交通网络及水电通讯气网等基础设施,扶持旅游区发展壮大;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当地村民投身云锣山旅游开发与管理,鼓励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参与旅游工作,实现旅游脱贫致富。

而资金也是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制定合适又高效的融资方式是一个旅游景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资金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加速推进云锣山旅游区户外项目建设;合理安排资金,做好户外项目资金保障工作,确保项目进度需求;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对重点户外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及时跟踪资金投向及项目进度,切实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结语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得游客的游玩需求不断变化,虽然传统旅游方式仍为主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有小众群体开始被一些新型旅游方式所吸引[8]。其中户外旅游以其独特的体验感和趣味性正在成为追求原生态,享受大自然旅游人群的首选,在我国逐渐为大众群体所接受。

云锣山旅游区正是在国内旅游这一大背景下孕育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云锣山进行户外旅游景区的打造,不仅仅是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这一自然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通过户外旅游开发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深刻对接了精准扶贫,也是对我国户外旅游发展的又一次经验总结,并为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为更多户外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并为我国户外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郭进辉. 我国户外运动旅游产业发展评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5):54-57

[2] 郭薇.基于生态伦理的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兼论四川旅游业灾后重建问题[D]. 成都理工大学.2009

[3]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17-2021年中国户外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 2017

[4]鄢永强. 四川户外运动旅游的消费需求特征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3(06):34-36

[5] 21世纪经济研究院. 2016年中国体育产业消费趋势报告[R].2015

[6]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R]. 2017

[7]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说明[EB]. 2018

[8]王平. 我国户外运动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基于旅游三要素视角[J].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5):34-36

【通联编辑:闻翔军】

作者:肖晓 刘从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空坠落伤患者急救护理论文下一篇:新闻传播与民意声音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