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视作品赏析论文

2022-05-17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典影视作品赏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盘点海岩剧,你会发现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不是白给的,你没办法忽略其中的任何一部,只能老老实实地细数,从最早的一部到最新的一部,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篇:经典影视作品赏析论文

谈红色经典改编影视剧作品在文化产业市场的优劣

[摘 要] “红色经典”对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是存在巨大遮蔽效应的,但它却在群体的层面上构建起一种值得后人无限向往的精神内涵。对理想的执著、对信念的坚守、对光明的向往,以及为此而洒血成仁、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等,它给予观众的,是另外一种形态的美,是一种有力量、有硬度、有血性的美。在这个意义上“红色经典”成为缓解当代人信仰焦虑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 影视编剧;红色影视剧;文化产业

近年来,一批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名著和电影,如《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改编剧集纷纷被搬上荧屏。

这批“红色经典”电视剧在获得了较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引起纷纷争议,许多观众与专家学者的不满和批评,认为大多数根据“红色经典”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存在着“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的问题。

而电视剧《地道战》却在这片“批红”声中异军突起,叫座又叫好,除了各播出电视台不俗的收视率外,在网上相关影评人及观众也赞不绝口的夸奖。

本人作为《地道战》的导演,撰此文,以《地道战》为例,谈一谈红色经典改编影视剧作品的在文化产业市场的优劣。

一、“红色经典”改编的经验教训

20世纪90年代掀起了一股至今不衰的“红色风暴”,这场风暴的主要表现就是重写“红色经典”的兴起。一时间《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地道战》等纷纷被改编,搬上荧屏。

这股“红色经典”的重拍潮流虽未成为影视界的主流,但确实也有声有色,并有相当的规模,引起文艺界、评论界尤其是广大观众的瞩目。

“红色经典”的再度流行,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怀旧的时代思潮。硝烟弥漫的战场、真挚深厚的友情、意气昂扬的风貌……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开启人们记忆闸门的钥匙,勾连起人们对既往岁月的追忆。在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中国人曾经豪情万丈、斗志冲天,而在衣食无虞、应有尽有的今天,许多人却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彷徨与空虚。

在这股重写“红色经典”的潮流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人批评“这样的重拍是对红色经典的虐杀”,并归纳了扭曲“红色经典”的四类招数:无“情”不成戏,随意注水稀释,歪曲英雄形象,反面人物人性化。因此颇受诸多文艺评论家与观众的质疑。

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发出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4月9日)、《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2004年5月25日)等重要文件,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也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座谈会,对“红色经典”电视剧的改编和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加之制作人员的探寻和实践,对于“红色经典”的讨论终于逐渐地归于冷静和理性。

电视剧《地道战》立项筹拍之时,其实已经领会了“通知”的精神并借鉴了此前的经验教训,事实上已经有了较成熟可借鉴的模式。

这种模式与经验就是要自觉调整好“主流意识形态”、“观众市场”、“艺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坚持弘扬“红色传统”的绝对前提下增强作品的可观性与娱乐性。

二、原著的优势

珠穆朗玛峰之所以可以高达8848米而不倒塌,是因为“底座”青藏高原本身就高达4000余米。

不是所有的“红色经典”都适于电视剧改编,只有具备了大众娱乐基本元素的作品才有改编的可能。比如,俗世的故事结构、复杂的情感纠葛、紧张的戏剧冲突、被暗示的性关系等。

电视剧《地道战》在老电影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又有一个可以大做文章的富有传奇色彩与生活细节的原始文本,这是奠定了改编的基础的。在拍摄的构思上,充分利用了“地道”这个主要故事场景,无论是置景、美术方面,还是在摄像方面,都考虑到了和故事相吻合的多线条、有深度、有视觉冲击力,这样才能不辜负我们最初的创作初衷:把“地道”作为冲突的焦点场景。

在悬念设置与情节构思上,力求丰富复杂,曲折跌宕,扣人心弦,感人至深。是一部战争、爱情、忠诚、亲情、国家、爱与恨的人性大碰撞。

三、尊重原著核心精神

“经典”并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要获得广泛认同就必须寻找作品与观众心理的贴近点,否则传播方大量生产,而接收方则拒绝接受,大众化传播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改编与原著的关系是一种互为文本的再创造关系,其中的要件:一是精神上的理解、意义的提取;一是文体的转换、思维方式的转换。电视剧的艺术特点,为展现原著中的人物和故事提供了广阔的叙事空间。在原著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人物和线索,并丰富原有人物的性格,拓展时代背景,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符合时代特征的基础上。

电视剧版《地道战》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同时在改编过程中把忠于原著的“核心精神”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在原著情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拓展延伸,采用增加新的次要人物、增加次要情节线索(干净、合理的感情线索:母子之情、父女之情、祖孙之情、兄弟之情、同志之情、男女之情);以悬疑的故事为线索,以情感为两翼,来完成一个多姿多彩的调制过程。

作者简介:李小亭(1963-),汉族,辽宁人,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导演,研究方向:影视编导。

作者:李小亭

第二篇:海岩剧十大经典作品赏析

盘点海岩剧,你会发现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不是白给的,你没办法忽略其中的任何一部,只能老老实实地细数,从最早的一部到最新的一部,一个都不能少。

《便衣警察》 好戏开场

1987

主演:胡亚捷、宋春丽

1982年,海岩开始创作自己的首部警察题材作品《便衣警察》,一经推出好评如潮,随后于1987年被改编为12集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成为海岩第一部被搬上荧屏的作品,初步奠定了其在刑事案件侦破背景下走言情路线的“海岩剧”模式。

回顾这部海岩最早的作品,关于胡亚捷、宋春丽青春飞扬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了(起码对于新一代观众来说,那个年代有些遥远了),所以,我们更愿意从海岩的文学创作角度,谈一谈这部作品。在海岩的内心深处,有一种“铅字崇拜”,觉得印成铅字的东西都是真理。但1982年的一天,海岩在地摊上看到了一系列乌七八糟的“地摊文学”杂志时,感到不是滋味,觉得自己随便写写都比那个好。按照后来很多媒体常用的说法:海岩从那次被地摊文学刺激之后,开始了“随便写写”。写些什么呢?虽然小学都没有毕业,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有太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

1976年“四五运动”期间,海岩以便衣警察的身份被派到天安门广场值勤。于是就决定写一个《便衣警察》。其政治背景就是那时的政治背景,但故事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主人公身上有着海岩曾经经历的压抑和苦闷。起初,海岩准备写一个中短篇过过瘾就完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子写成了一部47万字、60章的超级长篇小说。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锋芒毕现

1998

主演:徐静蕾、刘汉强、姜武

那是一个影视剧拍摄刚刚面向市場的年代,经历了近十年的沉淀之后,海岩再次出手,而这时的他,已经开始显露自己的锐气,无论是自组海润公司拍摄电视剧的胆识还是投资上千万的手笔,在当时来讲,的确是少见的。当然,这部电视剧比较敏感的剧情,也很有争议性。

故事源于一把意大利小提琴,这把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在我国失窃后,被偷运到香港,引起了香港两大黑帮——潘氏家族和天龙帮的一场火并。潘家幼子潘小伟被偷送到大陆避难,我公安人员闻讯后,立即组织侦破小组,以潘小伟为线索,展开了追查小提琴的工作。据说此片是拍竣于1998年,但因为女警察爱上黑帮子弟,题材过于敏感,修改了二三年才被批准在午夜时分播出,经济损失可谓巨大。

这部电视剧的演员阵容超级强大,徐静蕾、刘汉强、姜武、濮存昕、丁志城、傅彪等等。尤其要说的是,虽然整个剧中刘汉强的戏不多,而且剧中的他也不是小说中的短发形象,但整个剧中他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很阳刚、很帅气,可惜的是这部戏并没有让他真正走红。而徐静蕾扮演的吕月月,先“背叛组织与黑帮分子私奔”后“背叛情人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夜晚拨打了公安局的电话”,将人性的复杂与无奈演绎得出神入化,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吕月月是徐静蕾塑造的第一个荧屏角色,那时的她还没有毕业,相当清纯。徐静蕾并不是那种很明艳的美女,但她身上所焕发出来的气质,令人感到舒服。如果换个人来演吕月月,观众会恨得牙咬得吱吱作响,但徐静蕾的诠释却让人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那时,第六感告诉很多人,这个演员一定会红的,果不其然……后来的老徐,如日中天。

《永不瞑目》 现实太惨

2000

主演:陆毅、袁立、苏瑾

《永不瞑目》对陆毅来说,是他这一辈子都无法逾越的高度,有的人可以复制神话甚至可以创造第二个神话,但是像当年陆毅那样一夜成名的速度、力度,实在是太空前绝后了,“肖童”这个角色让陆毅赚足了观众的人气和泪水。据说当年有一个大学女生寝室的所有人,一集一集地追看《永不瞑目》,越看越压抑,最后结局的时候全寝室的女生都哭了,后来没有人愿意看第二遍,不是不好,是太惨。人们受不了那么美好的东西毁在面前——即使是在屏幕上。 袁立把欧阳兰兰的任性、狠毒、骄纵、感情用事、情感受挫时的委曲求全,时而的良心发现演得丝丝入扣。在欧阳兰兰的主导下,肖童的悲剧人生逐渐展开,而后,肖童认识了欧庆春,成为警方卧底,这个风华正茂的大二男生,成为黑白PK大战中的棋子,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在西藏,他对欧阳兰兰说,我们俩是孽缘。而欧阳兰兰也对他说过,“我TMD爱你爱得都不是我自己了!”一个女人执著地追求着一个从来没有爱过她的男人,为了他连自我都放弃了,而这份一厢情愿的感情注定没有回报,这还不是一种悲哀吗?连腹中的孩子都是她诱奸肖童得来的,欧阳兰兰在最后那集的痛哭发自内心,这段感情她到底得到了什么?所以在最后肖童带着那种慷慨赴义的表情走向欧阳兰兰而被她开枪射死的时候,观众在为肖童难过的同时,也庆幸这段孽缘终于结束了。对肖童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解脱了。可以说在他觉得跟欧庆春的缘分已经完了的时候,他似乎对人生就不报太大期望了,他走向欧阳兰兰的枪口时的眼神是那么从容镇定,他似乎是欢迎着这个结局的到来。

《永不瞑目》不但成就了陆毅、袁立、苏瑾以及导演赵宝刚,也第一次明确树立了海岩剧品牌的大旗,从此以后,天下无人不识海岩。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真情味道

2001

主演:常远、刘栋

在海岩越来越“著名”之后,开始有各种评论人士为他下定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海岩最擅长的就是编造都市爱情童话,实际上,用某一种特点概括某一作家的创作,而且绝对化,就很容易犯错误。海岩自然是喜欢写很纯很美的爱情的,但他却并不喜欢琼瑶式的言情。他曾多次声明要和琼瑶式的言情划清界限。在他的笔下,爱情总是发生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爱情的主人公总是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相联系。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使我们看到,爱情总要经历风风雨雨的考验与磨炼,才见真情,才有味道,所谓霜重色愈浓,就是这个道理。 林星与吴晓的一见钟情,最初很像是该剧的一条副线,若隐若现,时隐时现,神龙见首而不见尾;推动叙事的更多是在吴长天这边,在前10集,他的出镜率明显高于他的儿子吴晓。直到吴长天被他的手下郑百祥突然杀死在汽车里。说,还是不说?爱,还是不爱?问题尖锐地摆在林星和吴晓的面前,于是,我们发现,叙事的目的才开始显露出来了。说到底,吴长天的故事不过是给林星与吴晓的爱情故事做了某种铺垫,它用层层铺展的手法把爱情主旋推向高潮。爱情经历着考验,林星与吴晓也经受着考验……

在这里,爱情只是故事的一层外壳,导演希望我们领会的,其实是壳里包着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尹力(该剧导演)和海岩倒是达成了很好的共识,他们都不把言情作为目的,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把一般的言情剧深化了和提升了。如果说言情剧往往只向观众提供娱乐和消遣的话,那么,《你的生命如此多情》还试图进入意义层面,试图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观众思考。这正是海岩努力要使观众理解和认同的地方。

《玉观音》 侬心似铁

2003年

主演:佟大为、孙俪、何润东

随着海岩个人以及海岩剧品牌的树立,观众对于《玉观音》的期待也水涨船高,好在,2003年《玉观音》一经推出便再次火爆荧屏,成就了海岩的所谓“第二春”。

悬念迭起的案情、凄美流畅的爱情、婉转抒情的音乐叙说着三段截然不同的情感。吊儿郎当的花花公子杨瑞在邂逅了清纯美丽的杂工安心后一下子堕入情网,而当他毅然抛弃了金钱、权势、亲情而奔向理想中的爱情时,却发现安心不仅已身为人母,而且至今仍挣扎在两个男人带给她的情感创伤中难以自拔。恰在此时,一段扑朔迷离的案件也正在朝他们一步步的逼近……虽然这样剧情给人以脱离现实的梦幻感,但比起海岩以往的作品,《玉观音》折射出一种更为深刻的寓意,贪婪、占有、背叛这些情绪虽然皆因爱而生,却也是在爱的包藏下人性最为脆弱的表现,此时,是非公断也如案情般扑朔迷离难以一语定夺。

海岩把中国人对观音的全部最美好理解赋予给了女主角安心:端庄、安详、洁净、美丽、怜悯、善良……有趣的是,如此超完美的女性形象并没落入已成名的玉女掌门人们手中,而制片方海润则是冒险挑选了初登荧屏的新人孙俪担纲主演。或许是完全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束缚,孙俪以其清新的形象、饱含激情的表演、真实投入的感情赢得了一致的认可。相对于孙俪的激情投入,男主角杨瑞的扮演者佟大为所表现出的却是另一种颇为冷漠的现实风格,剧中的杨瑞是一个典型的北方都市青年,地道的京腔,闲散不羁的做派和他在电影《我爱你》中的表演如出一辙,与孙俪的冷热对比,异常鲜明。至于何润东的出现,则有着两种意见,有人认为突然加入一个港台演员,冲淡了剧情的深入发展,容易喧宾夺主,而且何润东的口音也是个问题,但导演丁黑以及海岩最后还是选择了何润东,理由在于:他的口音正好可以突出毛杰这个人物身上的特殊气质,带那么点儿坏。

海岩剧十大经典作品赏析

■冰凝

盘点海岩剧,你会发现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不是白给的,你没办法忽略其中的任何一部,只能老老实实地细数,从最早的一部到最新的一部,一个都不能少。

《便衣警察》 好戏开场

1987

主演:胡亚捷、宋春丽

1982年,海岩开始创作自己的首部警察题材作品《便衣警察》,一经推出好评如潮,随后于1987年被改编为12集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成为海岩第一部被搬上荧屏的作品,初步奠定了其在刑事案件侦破背景下走言情路线的“海岩剧”模式。

回顾这部海岩最早的作品,关于胡亚捷、宋春丽青春飞扬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了(起码对于新一代观众来说,那个年代有些遥远了),所以,我们更愿意从海岩的文学创作角度,谈一谈这部作品。在海岩的内心深处,有一种“铅字崇拜”,觉得印成铅字的东西都是真理。但1982年的一天,海岩在地摊上看到了一系列乌七八糟的“地摊文学”杂志时,感到不是滋味,觉得自己随便写写都比那个好。按照后来很多媒体常用的说法:海岩从那次被地摊文学刺激之后,开始了“随便写写”。写些什么呢?虽然小学都没有毕业,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有太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

1976年“四五运动”期间,海岩以便衣警察的身份被派到天安门广场值勤。于是就决定写一个《便衣警察》。其政治背景就是那时的政治背景,但故事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主人公身上有着海岩曾经经历的压抑和苦闷。起初,海岩准备写一个中短篇过过瘾就完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子写成了一部47万字、60章的超级长篇小说。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锋芒毕现

1998

主演:徐静蕾、刘汉强、姜武

那是一个影视剧拍摄刚刚面向市场的年代,经历了近十年的沉淀之后,海岩再次出手,而这时的他,已经开始显露自己的锐气,无论是自组海润公司拍摄电视剧的胆识还是投资上千万的手笔,在当时来讲,的确是少见的。当然,这部电视剧比较敏感的剧情,也很有争议性。

故事源于一把意大利小提琴,这把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在我国失窃后,被偷运到香港,引起了香港两大黑帮——潘氏家族和天龙帮的一场火并。潘家幼子潘小伟被偷送到大陆避难,我公安人员闻讯后,立即组织侦破小组,以潘小伟为线索,展开了追查小提琴的工作。据说此片是拍竣于1998年,但因为女警察爱上黑帮子弟,题材过于敏感,修改了二三年才被批准在午夜时分播出,经济损失可谓巨大。

这部电视剧的演员阵容超级强大,徐静蕾、刘汉强、姜武、濮存昕、丁志城、傅彪等等。尤其要说的是,虽然整个剧中刘汉强的戏不多,而且剧中的他也不是小说中的短发形象,但整个剧中他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很阳刚、很帅气,可惜的是这部戏并没有让他真正走红。而徐静蕾扮演的吕月月,先“背叛组织与黑帮分子私奔”后“背叛情人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夜晚拨打了公安局的电话”,将人性的复杂与无奈演绎得出神入化,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呂月月是徐静蕾塑造的第一个荧屏角色,那时的她还没有毕业,相当清纯。徐静蕾并不是那种很明艳的美女,但她身上所焕发出来的气质,令人感到舒服。如果换个人来演吕月月,观众会恨得牙咬得吱吱作响,但徐静蕾的诠释却让人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那时,第六感告诉很多人,这个演员一定会红的,果不其然……后来的老徐,如日中天。

《永不瞑目》 现实太惨

2000

主演:陆毅、袁立、苏瑾

《永不瞑目》对陆毅来说,是他这一辈子都无法逾越的高度,有的人可以复制神话甚至可以创造第二个神话,但是像当年陆毅那样一夜成名的速度、力度,实在是太空前绝后了,“肖童”这个角色让陆毅赚足了观众的人气和泪水。据说当年有一个大学女生寝室的所有人,一集一集地追看《永不瞑目》,越看越压抑,最后结局的时候全寝室的女生都哭了,后来没有人愿意看第二遍,不是不好,是太惨。人们受不了那么美好的东西毁在面前——即使是在屏幕上。 袁立把欧阳兰兰的任性、狠毒、骄纵、感情用事、情感受挫时的委曲求全,时而的良心发现演得丝丝入扣。在欧阳兰兰的主导下,肖童的悲剧人生逐渐展开,而后,肖童认识了欧庆春,成为警方卧底,这个风华正茂的大二男生,成为黑白PK大战中的棋子,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在西藏,他对欧阳兰兰说,我们俩是孽缘。而欧阳兰兰也对他说过,“我TMD爱你爱得都不是我自己了!”一个女人执著地追求着一个从来没有爱过她的男人,为了他连自我都放弃了,而这份一厢情愿的感情注定没有回报,这还不是一种悲哀吗?连腹中的孩子都是她诱奸肖童得来的,欧阳兰兰在最后那集的痛哭发自内心,这段感情她到底得到了什么?所以在最后肖童带着那种慷慨赴义的表情走向欧阳兰兰而被她开枪射死的时候,观众在为肖童难过的同时,也庆幸这段孽缘终于结束了。对肖童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解脱了。可以说在他觉得跟欧庆春的缘分已经完了的时候,他似乎对人生就不报太大期望了,他走向欧阳兰兰的枪口时的眼神是那么从容镇定,他似乎是欢迎着这个结局的到来。

《永不瞑目》不但成就了陆毅、袁立、苏瑾以及导演赵宝刚,也第一次明确树立了海岩剧品牌的大旗,从此以后,天下无人不识海岩。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真情味道

2001

主演:常远、刘栋

在海岩越来越“著名”之后,开始有各种评论人士为他下定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海岩最擅长的就是编造都市爱情童话,实际上,用某一种特点概括某一作家的创作,而且绝对化,就很容易犯错误。海岩自然是喜欢写很纯很美的爱情的,但他却并不喜欢琼瑶式的言情。他曾多次声明要和琼瑶式的言情划清界限。在他的笔下,爱情总是发生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爱情的主人公总是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相联系。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使我们看到,爱情总要经历风风雨雨的考验与磨炼,才见真情,才有味道,所谓霜重色愈浓,就是这个道理。 林星与吴晓的一见钟情,最初很像是该剧的一条副线,若隐若现,时隐时现,神龙见首而不见尾;推动叙事的更多是在吴长天这边,在前10集,他的出镜率明显高于他的儿子吴晓。直到吴长天被他的手下郑百祥突然杀死在汽车里。说,还是不说?爱,还是不爱?问题尖锐地摆在林星和吴晓的面前,于是,我们发现,叙事的目的才开始显露出来了。说到底,吴长天的故事不过是给林星与吴晓的爱情故事做了某种铺垫,它用层层铺展的手法把爱情主旋推向高潮。爱情经历着考验,林星与吴晓也经受着考验……

在这里,爱情只是故事的一层外壳,导演希望我们领会的,其实是壳里包着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尹力(该剧导演)和海岩倒是达成了很好的共识,他们都不把言情作为目的,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把一般的言情剧深化了和提升了。如果说言情剧往往只向观众提供娱乐和消遣的话,那么,《你的生命如此多情》还试图进入意义层面,试图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观众思考。这正是海岩努力要使观众理解和认同的地方。

《玉观音》 侬心似铁

2003年

主演:佟大为、孙俪、何润东

随着海岩个人以及海岩剧品牌的树立,观众对于《玉观音》的期待也水涨船高,好在,2003年《玉观音》一经推出便再次火爆荧屏,成就了海岩的所谓“第二春”。

悬念迭起的案情、凄美流畅的爱情、婉转抒情的音乐叙说着三段截然不同的情感。吊儿郎当的花花公子杨瑞在邂逅了清纯美丽的杂工安心后一下子堕入情网,而当他毅然抛弃了金钱、权势、亲情而奔向理想中的爱情时,却发现安心不仅已身为人母,而且至今仍挣扎在两个男人带给她的情感创伤中难以自拔。恰在此时,一段扑朔迷离的案件也正在朝他们一步步的逼近……虽然这样剧情给人以脱离现实的梦幻感,但比起海岩以往的作品,《玉观音》折射出一种更为深刻的寓意,贪婪、占有、背叛这些情绪虽然皆因爱而生,却也是在爱的包藏下人性最为脆弱的表现,此时,是非公断也如案情般扑朔迷离难以一语定夺。

海岩把中国人对观音的全部最美好理解赋予给了女主角安心:端庄、安详、洁净、美丽、怜悯、善良……有趣的是,如此超完美的女性形象并没落入已成名的玉女掌门人们手中,而制片方海润则是冒险挑选了初登荧屏的新人孙俪担纲主演。或许是完全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束缚,孙俪以其清新的形象、饱含激情的表演、真实投入的感情赢得了一致的认可。相对于孙俪的激情投入,男主角杨瑞的扮演者佟大为所表现出的却是另一种颇为冷漠的现实风格,剧中的杨瑞是一个典型的北方都市青年,地道的京腔,闲散不羁的做派和他在电影《我爱你》中的表演如出一辙,与孙俪的冷热对比,异常鲜明。至于何润东的出现,则有着两种意见,有人认为突然加入一个港台演员,冲淡了剧情的深入发展,容易喧宾夺主,而且何润东的口音也是个问题,但导演丁黑以及海岩最后还是选择了何润东,理由在于:他的口音正好可以突出毛杰这个人物身上的特殊气质,带那么点儿坏。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 心如刀割

2003年

主演:于娜、刘烨、印小天

爱一个人,就是要让他/她幸福,可以为了他/她做任何事,即使是这样做的结果是看着他/她成为别人的爱人。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有这种心胸和气度。韩丁因为爱罗晶晶,所以替自己的情敌辩护;罗晶晶爱小羽,所以不顾一切救他。海岩总是通过这样的故事告诉观众,什么样的真爱可以脱离世俗的羁绊,爱到地老天荒,爱得无怨无悔。

海岩最爱用的导演之一赵宝刚,对于该剧的感受颇多,于娜这个女主角是海岩钦定的,但是全剧组几乎对于娜都有意见,模特出身的她此前毫无演出经验,灯光一亮,便紧张得不行,赵宝刚还不能批评她,“因为越说她越不会演戏”,只要于娜有点点进步,赵宝刚都会“毫不吝惜”地给予猛烈表扬。而印小天是赵宝刚选来的男主角,所以对他的要求就格外高,印小天多年之后回忆当初的剧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精神濒临崩溃的境地,“从开机到关机,一直在骂我。有一回我实在受不了了,全剧组都在等我,但我自己跑到了天安門,因为我实在压力太大了,不敢见到导演那张脸。”就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情况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跌跌撞撞地拍完了,留给人们深刻印象的,除了印小天、于娜终于拿得出手的表演之外,刘烨这个早就盛名在外的金马影帝,也有了全新的发挥,龙小羽是一个有着人性阴暗面的角色,刘烨对这个角色的诠释,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海岩表述自己最初的创意是围绕生活在都市底层的贫民龙小羽而展开的。这个从农村到城市、从底层到上流的都市边缘人,虽然靠着自己的拼搏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品质,但始终不能摆脱善良与罪恶、爱情与背叛、诚实与虚荣的深刻矛盾冲突以及人性挣扎。

《平淡生活》 于无声处

2004

主演:沈佳妮、奚辰华、高云翔

《平淡生活》没有脱离海岩剧的基本模式。一对情人徜徉于感情的错综复杂之间,徘徊在情和法的边缘,一边是爱情的折磨,一边是法律的尊严,也许这就是海岩笔下的生活。如同以前的那些海岩电视剧一样,感情和法律成为海岩电视剧不变的模式,而《平淡生活》和其他电视剧不同的地方是,海岩力图用一种文学的方法来贯穿整个剧情的发展,这样的好处是让人们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感觉。

《平淡生活》描写的故事并不复杂,故事最后也并不平淡,而且牵涉到法律。在这里“平淡”变成了海岩的噱头,因为在繁忙的商业社会我们渴求有一份平淡,但是该剧恰恰不是表达这种平淡的味道,平淡只是电视剧的一个外包装而已。因为海岩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是又不愿意完全表达出来,所以就只能借助于一个伪造的世界来演演而已。但是,海岩剧毕竟是商业剧,不是文艺性电视剧,所以海岩就把它包装成一个看着像文艺性电视剧作品的商业电视剧,这样的结果于无声处,有惊雷。

《平淡生活》中推出的三位主角是初涉荧屏的新人,他们分别是饰演优优的沈佳妮、饰演凌信诚的奚辰华和饰演周月的高云翔。但这部电视剧并没有让他们一炮而红,海岩的造型模式,未必百发百中。

《阳光像花一样绽放》 大爱如海

2006

主演:周一围、童蕾、王洛丹

这部改编自海岩长篇小说《深牢大狱》的电视剧,作为2006年海岩的三部曲之一,播出以来,引发好评如潮。《阳光像花一样绽放》剧情非常感人,描写一位行走于苦难和阳光之间的青年人刘川,遭遇人生中的重大挫折,故事细腻真实自然,关照社会现实,正面强攻其性格成长,海岩用一个虚构人物形象再次感动中国。从亿万富翁、英雄到阶下之囚,刘川并没有多少回转之地。命运给他的,并不是惩罚,而是持续不断的压力。在人生最重要的节点上,刘川选择了,因此必须接受。在海岩的世界里,并没有原罪的概念。在现实中,像刘川这种性格的人是很多的,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妥贴地解决问题,也是很多人必须面对的。

命运是和偶然紧密相连的,你认识一个人意味着认识更多的人。导致刘川犯罪的是单成功一家人,因为卧底任务的需要,刘川认抢劫犯单成功做义父,因此与其女单鹃熟悉。单鹃是敢爱敢恨的人,对刘川一见钟情,但是注定有缘无份。当刘川以英雄的身份将单成功送进监狱之后,单鹃的爱就变成了恨,最终疯狂的报复使得所有主人公的命运改变。

此剧播出后,有评论者认为,这是海岩对自身的一次颠覆过程,刘川的人生大起大落,在风雨如晦中把握住自我,刘川的遭遇引人同情、发人深省。《阳光像花一样绽放》的故事立得住,全在于刘川真实的性格转变,他在监狱中的幻想、对抗、改造、渴望,都与作为亿万富翁、人民警察、卧底英雄产生了对照和联系,精神上的完满,恰恰回应了物质和名誉,钟天水的三种英雄论对于普通观众也一样有深刻体会的必要。不同的观众,以不同的心态,看《阳光像花一样绽放》,都会有全新的收获。

《河流如血》 亲情之河

2006

主演:黄明、王媛可

《河流如血》以一个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寻找亲情的过程为主线,描写了一家四口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命运的大起大落的过程。河流呜咽,家国责任荡去爱恨情仇;残阳如血,风华少年饮尽一路蹉跎。陆保良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的,他引以为傲的父亲陆为国是鉴宁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大队长,他还有温柔慈祥的母亲和一个很美丽也很疼爱他的姐姐保珍。十岁那年保良效仿父亲跟最要好的同学刘存亮和李臣磕头结拜,自号“鉴宁三雄”。父亲的把兄弟权力一家跟陆家关系一向很好,权家的养子权三枪每次打架斗殴进了局子,都是父亲出面把他弄出来。保良十一岁那年,父亲在接权三枪出来的路上出了车祸,从此成了瘸子,从刑侦大队调到当地的公安学校,虚挂了一个副校长的头衔。原本就少言寡语的父亲变得更加沉默,对儿子保良的期望也更高更迫切,希望他能继承父亲的志愿,做一名出色的警察。

将在暑期播出的《河流如血》,切入点是亲情,它讲述一个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寻找亲情的故事。这对于海岩来说,也是首次讲述亲情。海岩说,由于以前没有专门写过这方面的东西,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保证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喜欢。但作为小说来说,《河流如血》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被评为了当年度10大长篇优秀小说之一。海岩表示,如果有100个电视观众完整看过这部剧之后,有50%的人表示认可,他就感到很满意了。

《五星饭店》 奢华梦魇

2006

主演:张峻宁、牛萌萌、曹曦文

这是今年海岩三部曲的压轴大戏,六一杀青后,正进行着紧张的后期制作。该剧故事比以往海岩剧又有了新的突破,除了剧情跌宕起伏外,整部戏的场景也显现了别样的大气。《五星饭店》是一个关于“真实”的故事,家境贫困的潘玉龙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母亲重病令他不得不休学打工,以赚取学费,后来在邻居兼女友汤豆豆的资助下重新回到了学校。毕业后,潘玉龙考入万乘大酒店……随后发生了一系列关于“爱”与“真实”的故事。从感情上来说,《五星饭店》的一切感情都围绕着潘玉龙和汤豆豆、金志爱,以及暗恋他的女孩杨悦之间展开,这些感情跌宕起伏,让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也会审视自己的感情。

而且在这部剧中,也最大限度的体现了“真实”的含义,比如,有面对危急时刻人性的真实,有面对利益时现实的真实,有面对巨大诱惑时感情的真实……随着剧情的展开,不禁引人沉思的是:身处浮华都市,真实需要放弃还是固守?真实能否战胜虚伪?真实的爱情,会实现吗?

作者:冰凝

第三篇:《红高粱》中经典声乐作品《九儿》赏析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影视剧声乐作品的发展情况简要概括,并从词曲作者和声乐两个方面简要概况《九儿》声乐作品,然后分别从曲式、听觉、歌词、演唱、文化多方面赏析《红高粱》中经典声乐作品《九儿》,最后从艺术特征分明、影视画面贴切、感情基调突出等方面阐述声乐作品《九儿》的优点。

【关键词】《红高粱》;声乐作品《九儿》;赏析

音乐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能够通过声乐的形式与人们的内心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影视剧也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分类,出色的影视作品能够与人们的内心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影视剧中的音乐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影视作品中的主题曲、插曲、片头曲、片尾曲等声乐作品都能够增加情感色彩。《红高粱》中经典声乐作品《九儿》就是如此,该作品在《红高粱》一剧中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将观众代入到历史情节中,主题情感升华效果明显。

一、我国影视剧声乐作品的发展情况

我国影视剧的发展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第一部影视剧已经将声乐应用其中,让人们认识到了声乐作品在影视剧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影视剧由于声乐作品的存在更加出彩,也受到更多人们的喜爱。《定军山》是我国影视剧的开端,该剧采用乐队表演作为影视剧中的声乐,对该剧的气氛表达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后来电影也开始将声乐艺术融入其中,人们通过与电影情节和故事紧密结合的声乐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例如《马路天使》中的《四季歌》。再后来我国影视剧不断成熟,《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大宅门》等经典影视作品不断出现,声乐作品与影视剧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因此《红高粱》中《九儿》声乐作品在观众中引发巨大反响,《九儿》不只做到了与影视剧、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融合,还将历史背景也融入其中,带给了观众极為特别的情感体验[1]。

二、《红高粱》中经典声乐作品《九儿》概况分析

(一)词曲作者

《红高粱》中《九儿》声乐作品词曲作者是国内著名音乐人陈锟,陈锟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师从作曲大家宋名筑教授,因此陈锟本人也非常擅长作曲。《九儿》声乐作品中主要以西北曲调为主,表达了哀婉、凄凉、高亢的情感,体现出了西北地区人民的特色,在影视剧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代表作品。除了《九儿》之外,陈锟已经完成了上百部电影、电视剧、动画、游戏等作品的配乐工作,但是《九儿》仍然是其中一座具有代表性的丰碑[2]。

(二)声乐概况

《红高粱》中《九儿》声乐作品在影视作品中由韩红和胡莎莎共同演唱,胡莎莎将主人公九儿纯净、含蓄、温柔的特点完美地表现了出来,而韩红将刚烈、豪放的西北人民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该作品既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公对家乡的真挚情感[3]。

三、《红高粱》中经典声乐作品《九儿》赏析

(一)《九儿》曲式探析

1.前奏赏析。《红高粱》中《九儿》前奏使用小提琴乐器进行演奏,表达出主人公哀婉凄美的故事开端,这段前奏对观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直接让观众带入到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中。《九儿》前奏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与主人公九儿非常匹配,对塑造主人公的音乐形象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小提琴配合主旋律的使用可以升华前奏曲式所表达的意境。前奏曲式与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相同,主人公在故事前期比较单纯朴实,声乐作品前奏比较纯净悠扬,观众根据人物成长经历可以直接带入其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2.主歌赏析。《九儿》主歌中音调从平缓到高潮,歌声也在由弱转强,主歌开端便出现四度的上行大跨度,直接让人跟随主歌的变化转化情感和故事情节,能够迅速抓住观众的内心世界,完美地表达出北方人民的豪放情感。接着是一个下行级进五度大跨度高音,观众的情感也在随之剧烈转换。下一个小节中直接是一个五度的下行大跨度,将同声反复的手法使用得淋漓尽致。而第六小节第一节拍通过节奏变化给观众带来崩裂之感,让观众的情感得以迸发出来,最后两个小节结束曲调逐渐平静下来令人回味无穷。

3.副歌赏析。《九儿》副歌在转调结束后响起,让观众感受到激烈的战斗之后总是伴随着短暂的平静,而平静过后必将是新一轮更加激烈的战斗,这样经过反复转调将观众的情感全部激发出来,整个副歌也进入了高潮。此时副歌演奏乐器由交响乐取代了小提琴,虽然旋律相同但是表现效果相差极大,让观众生动地感受到了主人公对命运的不屈精神,也达到了升华中心感情的目的。

(二)《九儿》听觉探析

1.影视画面感。《红高粱》中《九儿》是片尾曲,观众在赏析《九儿》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影视作品的观看,因此观众对人物画面和故事情节都比较了解。片尾曲《九儿》能够通过音乐重新激发观众的影视画面感,观众听过片尾曲之后脑海中会一遍一遍地过之前所观看过的故事情节,这就是《九儿》声乐作品的听觉艺术。《九儿》曲调转化和歌词的描写让观众重新体会到了主人公九儿在各个时期的画面,观众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最后主人公与敌寇同时葬身火海给观众带来的印象更加深刻。

2.影视层次感。《红高粱》中《九儿》声乐作品属于小调,曲调中利用了小提琴和交响乐的转换为观众展现了完全不同的影视画面,而这些画面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观众感受到了其中的影视层次感。

《九儿》音乐结构中利用主歌和副歌完成了战斗高潮和休息平缓时期的转化,每一次转调都是对影视层次感的塑造。A调时《九儿》将主人公的柔情表达了出来,B调时主人公的坚韧性格表现了出来,E调时主人公的西北人民性格展现了出来,同时让声乐表达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三)《九儿》歌词探析

《红高粱》中《九儿》声乐作品总共只有12句歌词,其中第一句歌词中的“田野”,第二句歌词中的“枣花”“香”,第三句歌词中的“红”“天”,第四句歌词中的“远方”,歌词中的名词和动词形象地展现出来影视画面。而其他歌词是这四句歌词的重复,歌词相同而曲调不同不断激发观众情感,经过多次转折之后作品和观众的情感同时达到高潮,最后通过“啊啊”转调重新让歌词与平缓的节奏相匹配。

(四)《九儿》演唱探析

《红高粱》中《九儿》声乐作品演唱共3段重复参差旋律、2次转调,因此演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演唱部分主要表达祥和安静的高粱地画面,表现对家乡美的热爱;第二个演唱部分主要表达主人公情绪的转变,引出主人公对命运不屈的抗争;第三个演唱部分主要表达主人公不断与敌寇抗争直到死亡,演唱音调也从高亢逐渐转为平缓。观众通过倾听《九儿》作品的演唱,即可感受到主人公九儿的一生。

(五)《九儿》文化探析

《红高粱》中《九儿》声乐作品使用了多种民族乐器,具有丰富民族文化特色,例如唢呐、笛子、锣、鼓、笙、镲、胡等。通过对各种唱腔的运用,即可与这些传统民族乐器完美结合,例如信天游、秦腔、京剧唱腔等。最后通过对西北地区文学、美术、戏曲、民歌等文化素材的收集,让观众感受到西北地区人民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容易与影视剧产生情感共鸣。

四、《红高粱》中经典声乐作品《九儿》的优点总结

(一)藝术特征分明

《红高粱》中《九儿》的艺术层次感非常强,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完美结合,观众内心随着主人公的一举一动而时刻变化。《九儿》声乐作品通过转调等手法将作品的层次明确划分,即表现出主人公九儿成长各个时期的人物性格特点,又让观众在不同情节中都能够触动心弦。A调向B调转变,B调再向E调转变,主人公的情感和声乐作品表达的情感层次也逐渐分明,层次分明则艺术特征明显,观众更容易体会《九儿》声乐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

(二)影视画面贴切

《红高粱》中《九儿》演唱者为韩红和胡莎莎,胡莎莎演唱前期主人公成长开端,让人感受到主人公的凄婉内心,塑造了比较纯净的人物性格,而韩红则演唱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抗争,整个作品的曲调转变与歌词、影视剧情节完美契合,观众通过《九儿》声音作品即可在脑海中浮现九儿在不同时期的经历和画面。《九儿》对观众来说相当于整部电视剧的缩影,观众倾听《九儿》的过程中仿佛在通过声乐的手段在脑海中播放九儿的一生,影视画面贴切才能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感情基调突出

《红高粱》中《九儿》声乐作品中感情线贯穿整个故事,主人公九儿与余占鳌相爱时整个声乐作品的感情基调以甜蜜、纯净为主,而最后主人公九儿为了爱人与家乡慷慨赴死时整个声乐作品的感情基调以悲戚、哀婉为主。感情线打动了观众,观众通过主人公九儿的感情可以感受到她对家乡和爱人的热爱,而最后九儿的女儿死亡后仍不惜牺牲自己保全自己的爱人,直接升华主题,同时打动了电视荧屏前的无数观众内心,感情基调突出让《九儿》有了灵魂。

综上所述,电视剧《红高粱》中《九儿》声乐作品与影视画面形成互补,影视画面表达比较困难的地方可以通过声乐作品表达出来,声乐作品表现困难的地方同样可以用影视画面进行补充。因此电视剧在拍摄过程中必须重视声乐的运用,能够将影视作品剧情和情感融为一体的声乐作品可以提高电视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电视剧和声乐作品是相辅相成的,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相结合才能创造1+1>2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文山.电视剧《红高粱》中经典声乐作品《九儿》分析[J].文化产业,2020,(18):69-70.

[2]赵剑华.电视剧《红高粱》片尾曲《九儿》歌词的画面感和诗性张力[J].职大学报,2020,(01):45-46+105.

[3]刘星华.浅谈影视剧《红高粱》片尾曲《九儿》演唱的民族元素[J].北方音乐,2019,39(15):40+44.

作者简介:

张庆果,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作者:张庆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旅游管理专科毕业论文下一篇: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