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

2022-04-2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小学数学教育是整个数学教育历程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只注重教授学生记忆和运用数学概念,并没有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这就造就了一批死学数学的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没有数学思维,更加不会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旨在改变传统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 篇1:

小学数学教育创新与实践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有效开展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实践,极大地考验着数学教师的教学服务能力,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更好地服务学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熟练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有着出色表现,将实现认知水平、思维灵活性的稳步提升,也可以拥有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创新;实践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展开有效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牢记重点和难点,进行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会比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好得多。小学生发现数学课程的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未来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笔者简单阐述了一些自己的教学看法。

1、贴近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点源于生活,数学教育教学应回归生活,具体实践中,数学教师要贴近生活,创设有效的情境,积极引导小学生思考问题、理解感悟、小组讨论,变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精彩纷呈,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活动当中,主动地进入情境,实现体验式学习,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有机会转化为个人能力。比如,在教学《厘米和米》一课内容时,笔者就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引入了课堂,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去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形状,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物品的测量,于特定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对于两个计量单位产生深刻的印象。直接锻炼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以生为本,实践工作高效化推进过程当中,小学生的知识印象愈发深刻,更容易实现认知水平的提升,得以数学思维的充分活跃,可谓一举数得。

2、提问教学,媒体引导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以提问教学的方式,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思考數学问题,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此外,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动态化、直观化的教学方式,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小组讨论、深入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围绕新的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尝试深层次的合作探究,在共同进步中熟练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内容时,笔者在讲述完基础知识点后,就设计了以下问题:(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分别是什么?(2)在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要注意什么?(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是?引发学生思考,预留下充足时间,方便学生寻找答案、主动交流,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在动画视频的循环播放和各种图片的直观引导下,小学生展开了大胆地想象,经历想象、思考、探索、感悟的过程,即可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得以推理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的全面提高。

3、主动探索,实施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最佳途径,数学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兴趣,为他们创建良好的探索环境,提供一系列的所需条件,观察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改变他们的错误认知。数学教师认真负责,强化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同时,各项育人计划的贯彻落实,自然变得异常顺利。最后,数学教师可以做出整体评价,评价每一名学生的课堂表现,明确指出学生的认知不足,使学生直接改进问题,轻松地突破自我。也要鼓励学生们小组互评,启发学生们自我评价,通过及时的反思,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然后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学生反思总结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也将实现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充分活跃,数学教育特色尽显,成功培育出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只是时间问题。

4、巩固练习,游戏助学

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比如,当学习完某个知识点后进入巩固环节时,可以采取“开火车”的游戏来辅助教学,教师首先提出一些问题,将学生进行排序,然后让他们依次回答,学生若是回答不上来就要到讲台上进行才艺表演,可以是唱歌、跳舞,也可以是诗朗诵等,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将自己的才艺展现出来。有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没有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于是,他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了一段芭蕾舞,获得了同学们的高度赞赏。这样的游戏活动简单、有趣,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可在较短时间内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全员都参与进来。这对于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情感与心理上的认可,有助于树立自信心,为后续的学习带来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备受关注,要想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就必须从不同角度、新的层面出发,实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优化完善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让学生爱上学习,养成好的习惯,找到正确方向,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个性化、成熟化发展等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国荣.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女人坊,2020(09)67.

[2]黄忠辉.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散文选刊:中旬刊,2020(01)85-85.

[3]苏玉桃.小学数学教育创新与实践[J].教育研究,2021(04)70-71.

作者:赖松梅

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 篇2:

在教学过程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创新

摘 要:小学数学教育是整个数学教育历程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只注重教授学生记忆和运用数学概念,并没有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这就造就了一批死学数学的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没有数学思维,更加不会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旨在改变传统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分别从师生关系方面的创新、教学方面的创新去探索创新,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创新;教学

少年时期在整个人生阶段中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育正是培养少年成长的最佳时期。但是传统的小学教育束缚了少年的发展,没有给予少年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学方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让其养成数学思维,阻碍了其在数学方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数学进程发展缓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缺陷,开始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创新的要求。本文就此要求去探索创新的渠道,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空间添砖加瓦。

一、师生关系方面的创新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小學数学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比较严肃的。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学生对于教师更多的是尊敬和害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师生关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改变这种关系势不可挡。而今,小学数学教育中师生关系应该改为朋友关系、亲人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以朋友、亲人的方式去和学生交流,在课堂上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要在课后多和其交流,找出其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的原因并及时解决,鼓励其在课堂上多多发言。同时也可以让性格开朗的学生去带动其积极性。可以采取让两个人坐同桌的方式来实现此目的。此外,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其适当地留白,给其他学生一些发言机会。当然,教师在引导此类学生时,要注意方法,不能采取不当的方法,打击这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举手发言,而不是满堂喊。这样既可以控制课堂纪律,也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独立思考,积极学习。

二、教学方面的创新

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方面进行创新,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内容方面,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方面。此处就这两方面做具体阐释。

1.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进行创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教学举例,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运用抽象的举例,给学生学习增添难度。比如: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一)》时,可以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教师可以在讲授之前,和学生互动,提问学生家里总共有几个人,分别是谁,自己来上学,家里还剩下谁。如果放学之后,自己回到家里,此时家里有几个人。如此,将加减法的概念潜移默化地输送给学生。此外,教师在课后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最近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将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教授北师大版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估算》时,教师通过课后和学生沟通,了解到学生对《王者荣耀》游戏特别痴迷。那么,教师在授课中就可以借用此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其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估算某一场游戏对决中,针对于对方队员使用的英雄阵容,本方队员使用哪几个英雄组队,胜算最大。但教师一定要掌控好时间,不能过于引申,也要注意学生对此话题的感兴趣度。随时做好更换话题的准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方面的创新,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教学过程去实现。在课前预习阶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探索,一起讨论本节课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音频,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过于抽象的数学问题。同时就某一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随机抽查讨论结果。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自由加入某一方进行辩论。教师来主持和评分,同时对获胜一方颁发奖品,失败一方给予精神嘉奖。比如: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数字的用处》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让学生自由选择加入正方还是反方,教师负责辩论赛的主持和评分,同时维护现场纪律和安全。最后,在辩论赛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感想,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

总之,小学数学教育在整个数学历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创新。本文就两个方面去探索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以期为小学数学教育创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婷婷.在教学过程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创新[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3):93.

[2]莫开忠.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277.

作者:陈海宏

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 篇3:

在教学过程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创新

谈到小学数学,不少人认为是概念的记忆和掌握,然而它也是学习文化,是一门可以开阔学生思维的学科。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思维锻炼。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应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创新。

一般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因此我从以下几点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教育创新。

一、师生关系的民主性

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同样也是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喜欢老师,就更容易喜欢上该老师的课。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情感的敏感性就决定了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性。我们应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那就需要教师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用赞赏的眼光发现学生每一天的进步,尤其是那些在某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

接手现在这个班之初,存在这样的一个孩子,当我提问时,她的手一会举着,一会放下。当我指定她回答时,很奇怪,我只看到孩子张嘴却根本听不到任何的声音,随后就开始抽泣。当我课下主动和学生沟通时,学生稍稍显得有点害羞,后和父母交流,让我确定孩子是由于老人抚养孩子,缺少在公共场合说话的勇气,自卑感严重。我利用课下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聊她的生活、喜好......逐渐成为她不多的好朋友之一。后来慢慢发现,孩子在描述故事时,声情并茂,并能完全放开自己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为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我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并放大她的优点,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不可替代!实践证明,只有这样弯下腰与学生沟通,打开学生心里的那扇门,让学生将老师当成真正的朋友,才可能让学生走进教师的“教”中,教学才能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教师在课堂中所要向学生传递的不仅仅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而应该开阔视野,将抽象的数字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自己周围有趣的、熟悉的事物都比较感兴趣。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寻找与生活相关的素材,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也只有让数学回归到生活,将书本的知识与生活挂钩,才能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感受到数学的无限魅力。例如,在讲授加减法实例时,可以通过糖果引入。练习时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假如爸妈给你10元钱,允许你去挑选两件喜欢的物体,你可以选择什么?出示:3元的铅笔一包;4元的卡通娃娃一个;5元的精美铅笔盒一个;7元的童话书一本。有时也可以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问题,好朋友献计帮忙解决……总之,利用生活场景,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参与性,而且可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要进行教育手段的创新,首先应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去辅助教学。考虑到数学学科中一些内容的抽象,和课堂中实物操作的限制,仅仅凭借传统的口授很难建立起学生的逻辑思考和空间能力。因此,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软件,丰富支持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时,我巧妙地利用了译音软件,将由立体图形所构成的机器人注入可爱的声音,作为那堂课的主讲人。其中多个相同图形的空间拼搭结构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鉴于实际操作所需数量较多,使得每个人很难进行实验。机器人利用给大家变魔术后解密的方式,详细地将图形拼搭的过程和结构展示给学生。如此地将多媒体引入数学教学,使得课堂教学不仅更加直观和有效,还能化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具体,化乏味为乐趣。

席勒曾经说过: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教育中的游戏是知识与娱乐的融合,它不仅能够让游戏参与者快乐地学习,获取知识,而且游戏的活动性又可以促使参与者合作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游戏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例如,在讲解连加时,由于一年级学生抽象认识水平发展不高,学生仅可以理解直观展示在眼前的事物,对于图中隐藏和挡住的事物理解起来困难。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先让全体学生站立向后转,选择部分同学来到讲台中参与表演,表演者排成一列,有的站着,有的蹲着,被机箱挡住,通过讲台中的某个人说“我的前面有几人,我的后面有几人”,来让下面的同学猜测讲台上的表演者数量。在该生说完后,台下的同学用手势表示猜测的数字,并在教师口令发出后,转身高高举起手,大声说出猜的数字。后一起大声地从前向后数数,数数时相应的台上(包括蹲着的)同学举起右手,并在这个过程中自动分成三部分。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隐藏部分的存在,并在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是否可以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蹲着的同学慢慢站起来与其他同学一起构成前后以及自己这不同的三部分。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更替讲台中的表演者(对于不理解挡住和三部分的同学可以让其充当表演者重复上面的过程)。

研究表明,在上课时引入合适的音乐,大脑就会激发出ɑ电波,右脑就会进入工作状态,学习就会变得简单轻松。因此,我常常将一些需要记忆的重点知识注入歌谣之中,例如,在学习10的组成时,教参中提供了这样的总结:一九九一好朋友,二八八二手拉手,三七七三真亲密,四六六四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根据韵律和节奏,我选择了“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配乐,加上数字的手势作为舞蹈,欢乐地唱起来。在享受音乐、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优化教學过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教学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探索教育改革创新方法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天津】

作者:刘婷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语文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民族文化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