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2023-02-21

第一篇: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徐安坤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近几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我们都是现代教师,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文化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敬业的品行素质。教师从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老教师的过程,其实就是其专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

虽然许多专家都对教师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他们都把对教学的组织、信息的传递、教学手段的运用、自我提高等作为重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其实都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这,反映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信息化落实到教学环节的关键。而目前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学校已经装备了高配置、高技术、高水平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以及功能齐全的校园网,但是主动去利用这些条件的教师还很少,设备闲置情况非常严重。(不用说多媒体教室,就说教室里的四机一幕,我们又用了多少?虽然大多教师都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但是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却很少,绝大多数教师只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才可能用。现在我们学校之所以在早晨和中午播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就是希望这些电教设备能利用起来,让它们也体现一下其自身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不是长时间地被尘封、被遗忘)

二、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息涌进我们的头脑(不管是我们能理解,能接受的,还是我们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其中,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就是最明显、最具震撼力的一方面。

教育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终身教育”、“远程教育”、 “网络教学”、“交互式学习”等等都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具有紧迫感和压力感,有人说,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根魔杖的魔术师。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段,教师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才能获得专业发展。

说到这里,我们都不会忘记一年来,我们在电子教案这个领域里所做的努力。从质疑解读电子教案到尝试制作电子教案,再到直接用电子教案来上课,历时两个学期的任务驱动式培训,我们的教师在迅速成长。想想那段时间,的确苦、累、压力大,很多时候,老师们是一边一丝不苟地上课、批作业、管理学生,一边还要接受学校安排的培训学习及研究制作比赛的任务,多少个中行、晚上,为了做好一个小动画,老师们加班到很晚,多少个休假日,为让自己的电子教案图文并茂、实用美观,很多老师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想起这些,我真的是很感动!一路汗水,一路歌,而今,我们的电子教案在全区得以推广;已有20多位老师的电子教案、课件收录到区教育资源库;当兄弟学校的老师们还在研究电子教案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为多媒体教室的投入使用做热身了。当然,在电子教案的制作与使用方面我们仍然还是处于尝试研究阶段,仍然要一鼓作气,勇往直前!所以,新学期里,我真切地希望能继续得到各位老师的支持和帮助,让电子教案的制作与使用更上一层楼,让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日趋科学化、合理化。

8月20日,我们电教中心将进行新学期里的第一次任务驱动式培训:优秀课件和个人主页的展示。希望通过几位教师的抛砖引玉,新学期,我们能够圆满地完成区教研中心举行的全区个人主页评比和课件比赛这两项艰巨任务。

最后一段话和大家共勉:我们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生存,学习是“生存”的有力保证。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知识新科技的前沿,传播应用新知识,不断创新发展。第45届世界教育会议对21世纪教师提出了4项责任,第一项就是要“终身学习并不断培训自己”。信息技术为我们终身学习提供了多方面兴趣和自学的可能。使我们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祝愿我们每个人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并改善心智,一步步成为理想的教师。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无可替代的,只有教师发展。才能有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专业得到良好发展,才能打造优秀的骨干教师群体。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才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教师成为积极进取者。首先,加强专业精神教育。一个优秀和成功的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强调的是会不会,专业技能强调的是能不能,而专业精神是基于对从事的专业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可以促进教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完善的根本动力。其次,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在以往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往往只是被动的,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脱节。继续教育在教师心目中只是任务观点、效果较差,事实上,教师专业发展应建立在教师自主、自动地寻求发展的基础上,教师不仅是“教人者”,也是“学习者”,更是“自我教育者”,每个教师必须自觉引导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必须是学校的驱动和有意识的自我发展相结合,必须强调教师的自主、自律和自觉,以新课程为契机,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责任,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第三,学校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一是学校管理者要树立“学校是教师的学校”

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尊师环境和文化氛围,突出教师专业地位;二是主要尊重教师专业权利,形成良好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冒尖,发挥主体性;三是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关心教师疾苦,听取教师意见,帮助教师成长,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第三篇: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心得

《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学习心得

校本教研是推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内在动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是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校本教研是推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内在动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是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校本教研是一个新事物,其内在规律与发展特点还有待探讨,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即校本教研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着眼于学校的整规划和发展,以学校实情为出发点,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在上级教研部门的直接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而开展的教学研究。它着重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试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应该突出“以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和“以解决具体问题为本”的原则。

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主要包括理论素养专业化、学科知识专业化、教学实践专业化等方面;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关系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教育界面临的一大课题。目前,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由于受条件限制,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受到制约;同时,教师教育制度、教育科学的改进与发展等都是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尚处于中、低水平,这必将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对自己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加强校本教研正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增强了校本教研实施的可能性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者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一方面,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不断成长,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型的教师;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得到提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具体问题,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同时使课程研发的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师无序的、散乱的教学经验上升到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为更好地实施校本教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要使教师的专业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走“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之路,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培养出一批批专家型的、研究型的教师,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以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能使教师具有一个更开放的思维系统,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反思能力,丰富教师的学科知识,增强教师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现今,强调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教师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四篇:转观念促发展学习心得

学习“转观念,抓改革,调结构,促发展”

主题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四月中旬以来,通过学习中铝公司总部关于“转观念,抓改革,调结构,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等文件,以及学习领会了丁总﹑程总在“转观念,抓改革,调结构,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我深感收获颇丰,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要论述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在“转观念,抓改革,调结构,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中,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履行自身义务﹑充分领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中铝公司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与体会。 一﹑进一步认识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的重大意义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准确把握实施全方位深度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实施全方位深度结构调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破除影响企业科学发展的陈旧观念,着力改革阻碍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进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结构调整,最充分地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作用,最充分的调动中铝重庆分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定信心,逆境自强,为企业扭亏为盈﹑摆脱困境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思想保证和精神

1 动力。

二﹑开展实践活动,自己要做到三个必须

(一)﹑必须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学习,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前瞻性。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辟理论,认真学习总部要求的深化改革增活力,调整结构促发展。努力做到思想观念有新转变,工作能力有新提高,改革意识有新增强,体制机制有新优化,精神状态有新变化。学习中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当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思想敏锐性。增强对日常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二)﹑必须解放思想。要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求真务实﹑坚忍不拔的崇高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扎实工作,把自己的干劲和热情积聚到工作中,统一到六月份投产,年底达产达标的思想中。

(三)﹑必须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自己首先要有“以企业亏损为耻,以企业盈利为荣”的观念,从小事做起,从每个细小的环节入手,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态度,突破思维定式,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扎实推进“转观念,抓改革,调结构,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

按照分公司要求,全体受聘干部和党员采取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我了解到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方向,

2 影响发展进程。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消除发展观认识上的误区,一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行为定式,突破制约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机制体制障碍。解放思想,就是打破过去的一些与发展不适应的理念,树立科学发展新观念。解放思想的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高度决定视野,站的高才能看的远,只有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因此,作为一名技术人员首先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是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是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习相关电气设备的理论知识,学习设备的点检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我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努力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为分公司年底达产达标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设备管理部

点检组

张翼飞 2010.5.12

第五篇: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学习心得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系统思考深入学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一直以来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来学习思考,紧密联系认识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学习思考,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近年来,我县坚持学习与思考理解相统

一、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统

一、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统一,深入开展了以“办理一个信访案件、结交一批群众朋友、收集一些群众建议、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落实一个致富项目、撰写一篇调研文章”为主要内容的千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工地和服务对象,了解社情民情,了解政策和决策的真实效果与客观反映,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注重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创新实践,把抓学习、强素质与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相结合,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形成指导工作的思路、对策和方法,同时又在工作实践中检验思路、对策和方法正确与否;把学习理论与解决工作中的瓶颈问题、难点问题相结合,以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工作创新,在创新实践中深化有关知识的学习;把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同县情实际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稻米城、招商引资上项目、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和保障民生、维护稳定和保护环境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讨论,集中党员干部的智慧,凝聚加快发展的力量,形成推动我县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使学习与实践同步推进、相得益彰,真正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体现出学习成果,帮助党员干部学会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逐步走向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坚持完善长效机制,以团队学习带动学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内在要求,只有把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成果检验用完整的规章制度确定下来,形成一个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效果。同时,要进一步形成团队学习的氛围。团队学习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是组织文化中的一种必要成分和标志,是凝聚各方力量的主要源泉。通过团队学习,进行互动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相互学习的课堂,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在学习的方向、深度、广度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新思路、新观点,消除党员干部思想上的隔阂,在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认识趋于统一,整体推进,减少短板,从而达到每一名党员都是学习型党员、每一个党支部都是学习型党支部的要求,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近年来,我县在健全中心组理论学习、每周学习日、“三会一课”等传统学习方式的同时,积极推行“5+1”、“8+1”学习制度,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派下去炼”的方法,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式的全员学习培训机制,并把开展反思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作为互学重点,建立了“互动学习”机制,通过党员“首议”制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团队学习,促进信息共享、坦诚交流、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进一步丰富了学习载体,形成个人深入研读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汲取专家智慧与个人思考探索相结合的学习新机制。并加强对党员干部学习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落实党员干部述学、评学、考学等学习管理制度,每年组织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依据,较好地克服了学习就是开几次会、看看书、读读报、记点学习笔记、写几篇体会文章敷衍了事、搞形式主义的倾向,解决了“学与不学、学得好与不好都一样”的问题,形成鼓励学习的鲜明导向,推动形成了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

坚持不断改革创新,以改善心智促进学

“改善心智模式”是学习型党组织最显著的特征,心智模式是一个看待旧有事物而形成的特定的思维定势,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遭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要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学习如何将心智模式摊开,并加以检视和改善,在解决认识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抛弃旧的思维方式,打破不合时宜的常规程序,争当改革创新的模范,敢为天下先。要立足岗位,“找差”学习,即在团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一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在学习找差、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要深入基层,“询差”学习,与基层群众沟通,及时询问、收集、了解基层服务信息和需求信息,使基层党组织找准问题,看到差距,改进工作,增强自身活力。要放眼世界,“比差”学习,敢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执政党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我县各级基层党组织通过“找差、询差、比差”学习,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脱离、活动方式与党员需求相脱离、管理服务与党员发展相脱离等问题。坚持围绕科学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学发展,把党建工作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中心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目标同向、任务同下、管理同步、责任同当、成果同要的良性运行机制。并针对党员流动方向和职业特点,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积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了党组织,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增强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兴趣。同时,扎实推进“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工作,推行了党员“首议”制、党支部书记“三推一选”制和党代表任期制,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决策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了党员激励关怀帮扶“十有”工作机制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落实了党员扶助基金,加大对党员政治、生活、生产上的帮扶力度,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完善了党员“双向承诺”制和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积极引导基层党员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相关问题,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必背简答题下一篇:教师自我总结教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