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论文

2022-05-0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我们的生活中是种种的物品组成,这些物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世道变换和技术的提高产品被淘汰率的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了既浪费资源有污染环境,由于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回收问题造成大部分的淘汰产品没办法被大自然吸收,至今仍然危害着我们的生存环境。

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论文 篇1:

建筑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和更大的便利。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制造的建筑垃圾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不知不觉之间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了一个对立面上。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找到建筑行业与生态文明双赢的利好途径。本文分析了建筑行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据此探究利用建筑设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希望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文明、和谐

近年来,建筑行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定的国家财富,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但是建筑行业在其发展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面对国家资源短缺、污染加重的情况,建筑行业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将建筑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思考污染小、环保性强的建筑方式,研究新的节能环保的建筑技術,力求在用更少的资源建造出更加环保的建筑物。

一、 建筑行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点

1、建筑行业的高能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建筑行业运行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且投入比重居于世界前列,近水泥和钢材的年耗费量就占到了世界总耗费量的55%和25%[1]。更触目惊心的是,我国用于建筑烧制的实心粘土砖年耗费田地数为10万亩。此外,我国土地资源和自然空间也遭到了建筑行业年复一年的吞噬。

2、建筑行业的高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

据统计,2012年我国建筑行业水泥的总使用量高达21.12亿吨以上,而每生产1吨水泥就要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大大加重了国内的空气污染。同时,建筑行业运输及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又造成了大气中PM2.5细微颗粒浓度的升高。

种种现象表明,建筑行业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给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的理念和追求相违背。

二、 利用建筑设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1、树立生态建筑理念

目前我国人口持续增长、资源耗费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环境更是遭到了愈加严重的破坏,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变得更加恶劣。针对这样的现象,很多相关专家针对建筑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深入的探究和思考,提出了生态建筑的理念。生态建筑理念要求人类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环境和生态问题放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要科学分析、全面考虑,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此外,在中央政府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处于并列位置,这更加要求建筑设计方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要树立生态建筑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的施工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2、深入贯彻节能理念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支撑。但是资源和能源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我国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树立节能理念,并全面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首先,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让建筑设计人员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节能理念。

其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大力提高传统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耗费,杜绝浪费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现象的发生。例如在使用实心粘土砖时,必须反复利用,万万不能用过一次后就当做垃圾处理,这样才能间接保护耕地和林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再次,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新型和可再生资源、能源。众所周知,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对传统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替代。风能、水能、太阳能都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使用。而建筑行业在这方面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建筑设计应该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避免大兴土木,减少火力发电的使用。例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回收雨水、处理中水污水等实现小区路灯照明、绿植培育等工作的节能环保。

最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要节约使用建筑材料。建材是建筑物的基石,要想彻底实现建筑设计的环保性,就必须从根本上、源头上做出改变,应该节约使用原材料,尽量使用环保的、易降解的建筑材料。例如,万科采用工厂化加工的方式,现场进行拼装,大大减少了水泥、木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引进环保化建筑技术,用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为了让建筑行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城相辅相成,相关专家研发了一系列环保化建筑技术。但是,这些建筑技术并没有广泛运用到我国的建筑实践中。因此,当下建筑设计中应该尽快融入环保化技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环保化发展。

(1)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物种循环、能量流动转换、气候变异、能量转换、建筑物内外热湿交换等多种规律[2]。绿色建筑技术中对墙体、门窗、屋顶等的节能设计,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建筑的节能功能;绿色建筑技术使用更轻便的墙体结构取代传统的砖石建材,不仅减轻了建筑物重量、扩大了建筑物使用面积,更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

(2)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

这项技术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新能源的利用上。它将太阳能充分利用到了建筑物中,通过窗户集热板打造太阳能资源系统,直接把太阳的光能转换成了人类生活所需的热能,进而应用到建筑物的采暖、降温、干燥等方面。地热能也是该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原生自然能源,可以用地热供暖取代传统的暖气供暖,大大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也降低了人类取暖造成的大气污染。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否认建筑行业在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带动各行各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作为资源高消耗行业、环境重污染行业,建筑行业已经与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环保化发展,建筑设计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处,设计人员应该首先树立生态建筑理念和节能理念,并通过绿色建筑技术、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等实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生态化、一体化,真正走出建筑行业高消耗高污染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赵利强. 关于建筑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铁道建筑技术.2014(07)

[2]李睿扬,陈晓蔓,衣庆泳.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03)

作者:孙英良

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论文 篇2:

浅谈产品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摘要:我们的生活中是种种的物品组成,这些物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世道变换和技术的提高产品被淘汰率的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了既浪费资源有污染环境,由于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回收问题造成大部分的淘汰产品没办法被大自然吸收,至今仍然危害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产品的产生过程中设计师起到重大的作用,这就需要设计师提高自己的技能,创造更绿色的材料替代原有材料,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设计;材质;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感

一、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设计在人类的持续发展中扮演者双刃剑角色,在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同时,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走向边缘。作为设计师,在人类的文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设计师是产品生命的赋予者,涉及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涉及产品材质的选用为例,产品的既定年限,和产品后期的循环利用等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一切活动都会留下痕迹,生活垃圾包括生活工具,生活垃圾,生活废气,活动范围等,这些都需要大自然来吸收消化。这些都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产品有直接的联系,我们的产品设计师就有着直接的责任。

二、中国产品设计面临的问题

设计师社会责任的缺失,随着社会发展的大众化,多元化格局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得越来越明显。“设计的公共性”受到了设计师们广泛的关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随着物质条件的富裕以及钱权利益的诱惑不断增加,设计师们应有的责任感趋于淡薄,随之而来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主要表现在,在文化方面,设计师们在设计中摒弃中国与元素,从艺术主体标准到审美视角,对西方设计理念完全照搬。在生态方面,设计目的过于功利化,缺乏可持续发展性考虑,没有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设计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世俗利益的冲击和影响,一些设计师不顾职业道德,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生态环境长远未来。忽视了产品本身设计、绿色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材料回收各个环节的可持续设计考虑。

三、产品设计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如果我们视可持续发展为一个过程,那么可持续设计业应该是以过程为导向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策划、选材、制作、运输、使用和回收各个环节的考虑都是必要的。确定产品最佳使用寿命。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表现的过程,是设计意念的展现过程,是为人类贡献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产品的使用寿命时,设计师要把产品的实际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结合起来,并作出全面的评估,最终确定产品的最佳使用寿命。

(一)一方面,对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越少,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环境收到的影响也就越小。另一方面,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人们对产品的性能和外观要求日新月异,这就造成了众多产品被淘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把握好各方面的关系,确定出科学合理的产品使用寿命。

(二)选择健康环保材料。再设计时,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要求、审美要求以及技术要求,还要保证产品的环保性能。目前市场常见的材料有很多种,也同时有多种材料可以代替,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充分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功能特点等。设计师在选择材料时首先扩大材料的选择范围,实现材料的多样性。其次,减少材料的耗用,尽量避免过量使用。再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可回收利用材料。

(三)降低产品耗能。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耗能,还要注意使用过程中的耗能。一家用电器为例,在设计时就要减少水电消耗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是要通过材料创新和技术创新,把产品的耗能降到最低。

(四)实现产品的回收利用。设计师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该全面考虑要从五个方面对产品进行考虑:分别是减少消耗、可替代、可循环利用、可再使用、易于维修。一个好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到产品使用期间对环境带来的部分伤害,还要考虑到当他生命结束后是否能够回归大自然,甚至反馈大自然。

(五)做到为大众设计,而不是为少数人设计的理念。最重要的就是从实际出发,以民生需求为设计点,政府和社会人士鼓励设计师们走进民众生活,把自己及的社会责任与大众的生活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四、结论

我们的健康乃至人类的生存都在受到环境和生态危机的威胁,因此,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不仅是改善目前环境状况的要求,更是为了子孙后代創造更宽发展道路的要求。作为设计师,其社会责任就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出环保,可循环利用的产品。作为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要将这一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从业道德,并以此作为设计活动的基本准则。设计师要对社会负责对人类未来负责。

作者简介:李雪艳,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生,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与品牌视觉设计。

作者:李雪艳

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论文 篇3:

互蕴与互镶: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的关系

[摘 要]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之间存在以互生、互存、互构为特征的互蕴与互镶关系。生态文明实践蕴含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理论则兼合生态文明实践。因此,在当代中国转型与“五位一体”发展框架下,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只有在自然适配的基础上进行边缘摄入才可能实现双方的共赢,这不仅能有效地促进生态文明理论的跃迁,而且也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沿着"中国梦"轨道获得持续推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实践;互蕴与互镶;共赢局面

[作者简介]吴晓俊(1978—),男,江西上饶人,中共上饶市委宣传部理论科长,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文化等研究;汪君(1982—),女,江西德兴人,中共上饶市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生态旅游文化研究。(江西上饶 334000)

伴随着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强调,生态文明实践相对于生态文明理论,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的地位。基于此,人们似乎忽视了作为生态文明发展向度的生态文明理论。换言之,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我们似乎在不断地高扬生态文明实践,但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考察却逊色的多。然而事实上,理论和实践是相依相伴的关系,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没有理论就没有科学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显然,在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生态文明理论亦不例外地与生态文明实践有着同样重要的价值,二者并行驰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道上,因此,对二者关系的深入考察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实际上,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并不是模糊意义上的统一问题,也不是某种基于媒介的人为统一联系,而是以共生作为主要特征的互蕴和互镶关系。所谓“互蕴”是指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之互相包含、互相牵缠、一体共生的依存关系;“互镶”是指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相互催生、双向互动、彼此渗入的共生关系。进而言之,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体现为生态文明实践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自然蕴入,以及生态文明理论对生态文明实践的理性兼容。

一、生态文明实践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内蕴与镶入

生态文明理论式微现象的产生与它和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性的比较紧密相关。生态文明理论缺失的根源在于生态文明践行者主观意识上对其的忽视,来因于国家或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效率的执着追求。其实,如果从效率或政治绩效层面上说,作为政府框架内的工作人员倾向于制定一套非常系统而完整的规章制度,并期望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施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细细想来,在这些繁杂的规则背后,实践者要领会其中的政策含意及本质就很费时,更不要说制定具体的对策并加以执行了。因此,让他们去进行所谓的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就更加困难。在此种背景下,生态文明理论无疑发挥不了太大作用。换言之,在生态文明实践挟制生态文明理论的新框架中,实践者内在自有的实践性知识对生态文明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实际上,实践性学问与生态文明理论存在着同源性,它的生成并非是政府工作人员单纯实践的产物,而是他们裹挟着思想的眼光对其进行的前提性审视,这正是生态文明实践理论蕴含的萌芽与开端。在生态文明理论的建构和发展进程中,之所以实践者的实践性知识会走向与生态文明实践相“分离”的道路,最终又能向生态文明理论转变,是生态文明领域专业化发展的现实之需。进一步说,当代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性知识一直保持着某种若即若离、无法剪断的复杂联系,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们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同源、同质、同流的“血缘”关系。毋庸讳言,实践者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横亘于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之间的中介性知识,是生态文明理论对接生态文明实践的接口。生态文明理论的暂时性缺场并不是生态文明理论发展停留导致的,而是它对生态文明实践“接口”关怀的缺失所致,是对生态文明实践前提忘记的自然后果。

何谓生态文明实践?这是一个需要进行考察的专业概念,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生态文明理论探究的逻辑始点问题。比如说,一系列的生态文明行为是否可以看做是生态文明实践?实践人员对生态文明境遇的反应是否可以认为是生态文明实践等等?非常明显,要对以上问题进行答案的找寻,必须对生态文明实践的结构进行解剖。我们认为,生态文明实践并非仅仅是拥有明确生态文明意图的行为,不只是遵守某种生态文明实践规范的行为,也不是一种具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意向的行为,而是在一定生态文明观念或理论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实践行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实践的主体并不是动物,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他“既是进行经验的主体,又是他的诸经验的超体。”①因此,人在一定的实践中必然会形成某种观念、吸纳他者理念。换句话说,他们都会携带着某种形式的观念和理论来应对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生态文明世界。从客观角度上说,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绝对不存在任何生态文明观念“空场”的生态文明实践者,亦不存在生态文明知识“真空”的生态文明实践。生态文明实践主体间的差异,最关键就体现为每一个主体所持有的生态文明观念之差别。在每一个生态文明实践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并从源头上决定着生态文明实践未来的行动走向。生态文明实践有别于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工作或者生态文明活动,其在本质上是一种拥有“内摄生态文明理念”的原始结构,因此,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文明实践的灵魂,缺少这一灵魂的生态文明实践并不是真正的生态文明实践,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先天镶入是生态文明实践生成的先决因素。

首先,生态文明实践不同于生态文明行为,只有涉及生态文明理论,摄入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态文明行为才配称之为生态文明实践。生态文明行为是生态文明生活的初始构成因素,系列的生态文明行为构建了千变万化的生态文明世界。然而,如果没有将特定的生态文明目的纳入其中,并放弃对生态文明的责任,它就不是专门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实践,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实践较之于生态文明行为不同的是,它内蕴着鲜明的生态文明目的,而且期望我们的生态文明行为达到更好、更专业的效果,因此其内含着超越性。其次,生态文明实践不同于生态文明工作,只有将创造性的生态文明理论注入其中方能使生态文明实践超越“工作”的范畴。生态文明实践并不是社会交给生态文明实践者的“差使”,因为它的对象关乎到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因此“工作”心态考量生态文明效果并不一定好。生态文明践行者必须超越“生态文明工作”范畴,以一种创造性、反思性的方式来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这就需要生态文明理论因子的涵摄,生态文明行为一旦摄入了生态文明理念就会上升为生态文明实践。

总之,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文明实践构成的前提,生态文明理论摄入生态文明实践是其获得身份认同的必要条件,是生态文明实践发生的前奏。生态文明实践与生态文明理论的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实践的本体存在模式,正是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引下,生态文明实践才能奔驰在固有的轨道上。

二、生态文明理论对生态文明实践的兼容与投射

生态文明实践和生态文明理论二者无法分离,二者存在的各自意义表现在彼此间的互相需要和相互满足的内生关系上。生态文明理论只有在宽容生态文明实践、关心生态文明实践、走向生态文明实践过程中才能最终实现理论的使命。“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实践。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实践就将是盲目的、无效的甚至破坏性的。”②换句话说,不与生态文明实践兼容和联姻,生态文明理论就只是生态文明实践和认识的“储蓄所”。在生态文明实践的进程中,生态文明理论展现了它独有的价值和潜质,找到了自己的栖身和用武之地,实现了生态文明实践发展的目标。因而,实践依赖性、指向实践性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本性所在,它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兼容生态文明实践的物质根据。

实践依赖性决定了生态文明理论必须关乎生态文明实践、兼合生态文明实践的本性。从事物发展的本源上看,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文明研究者独立创造的“文章”,任意驰骋、学究天人、自由品格是生态文明理论的崇高品质和本质特征。在理论创生过程中,研究者一定要将自己的“灵魂”空间全部腾让出来,让自己的全部身心深入到理论的心脏中,极力使自己达至“能在某个事物上忘掉我们自己的目的”之状态,以此来为理论的任意高翔、自由接力、创意挥发提供“战场”。亚里士多德曾说,理论的创生离不开闲暇之状态,没有闲暇就无所谓理论,它是人之灵魂在精神空间中的大胆想象。不能否认亚氏说法的合理性,但学术意义上的想象始终相异于神话故事的想象,它具有内在底线,而这个底线就是实践。从实践可行性、价值性以及目的性出发展开思想的路径,时时紧记生态文明实践的好坏,把生态文明实践关怀有效地转化为一种理论视野,是生态文明理论产生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任何生态文明理论活动都必然是研究者心系生态文明实践的一种主观意识的创造活动。实践性内置于生态文明理论之中,反过来,生态文明理论也就存在并活化于生态文明实践的滋润和胸怀之中。由此可以得出,生态文明理论根基于生态文明实践,其为生态文明实践而生,在关心生态文明实践中成长。因此,实践依赖性正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本性,生态文明理论只有内蕴生态文明践行者的眼界、思想和诉求,镶入生态文明实践的精髓和意图,方可以获得生态文明实践的眷顾。生态文明理论创设之目的在于科学地引导生态文明实践的转向的同时,企图改变生态文明实践人员的认识模式,从而改变他们的行动轨迹。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实践注重生态文明理论的,恰恰正是其没有和实践完全并行的高贵品格。换言之,生态文明理论正是在守护它的本质的情形下才使其在生态文明领域内获得了一个席位,并夯实了自己的立足基础。基于此,摒弃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自我性,杜绝非本质主义的缠绕,突破生态文明境遇的囹圄,使研究者通过其独有的创造活动创设出超凡脱俗的生态文明理论,不仅是生态文明理论自由本质的呈现,也是其对生态文明实践担责的深层表现。

指向实践性,说明生态文明理论只有在摄入生态文明实践中方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生态文明理论先天赋予的意指性、待丰富性决定了其必然要具有另一种特征,这就是“指向实践性”。这一点,也决定了它倾向于生态文明实践、重归生态文明实践的命运。生态文明理论是研究人员对生态文明现象思考的自由表现,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范畴中介性。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特质之一在于要对存在之事实进行阐释。在生态文明理论创设过程中,范畴是人们意识行为的操作性元素。因为,外部事实仅仅是事实,这些事实不经过范畴进行描绘,我们不可能将其刻画在脑海中。(2)生态文明理论创设活动要求研究人员顺着既定的视线、遵循必要的立场来观看事实,因为其对象不可能一直处于某一个总体中。相反,它恰恰经常在特定的角度获得揭示,这样一来,生态文明理论活动就获得了特殊的规制,从而就赋予了指向性特点。(3)持续性。诚然有人认为理论是要通过“发现”而创设的,生态文明理论的生成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发现过程。当代政治学者沃尔泽就认为,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三种形式,即发现的、创造的和阐释的。在他看来,功利主义就是被发现的。何以理论是不能被发现的呢?因为一般地说,发现似乎具有终结性,而创生具有非间断性。所以,我们会主张理论在于创造,当然这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创造。任何一种思想体系或理论观念都基于一定的认识之上,凭借自己独有的范畴体系,运用某种思维模式对事物进行阐释和创造性活动。这种阐释究竟会走向何方,究竟会以何种方式进行,研究者也不可能完全预知。正如佩鲁茨所说:“科学上的创新是不能够组织的,从上而下的指引将抹杀创新。”①而这正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意向性所在。

实践依赖性与指向实践性特征决定了生态文明理论必须拥有兼合生态文明实践、摄入生态文明实践、向生态文明实践投射的意向和需求。同时,它也必须在外化为生态文明实践、物化为生态文明事实,在有效改变生态文明实践的行动中才能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加强自己的理论基底,夯实自己在生态文明实践域界中的资本。

三、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的互蕴与互镶关系

生态文明实践无法撇开生态文明理论已是不争的事实。生态文明理论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态文明实践的品质,生态文明实践的生成是基于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蕴摄为标志的。与此同时,生态文明理论也不能漠视生态文明实践,当且仅当在“向实践靠近”的里程中它方能摆脱本身的虚空之态,拓展己身的视野,实现自己的使命,终而将自己的价值灌注到人们心中。进言之,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难舍难分、相互依赖、互相渗透、双向互动、互相涉及的共生共存形态。

(一)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的相互适配

如上文所言,生态文明实践只有在融入生态文明理论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发展,生态文明理论也只有在不断地融入到生态文明实践中才可能展现自己的生命,从而向圆满之境迈进。这需要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自始保持一种互相适配的内在关系,在这一前提下为二者的关涉贯通经络。实际上,生态文明实践和理论在根本上是不存在“谁匹配谁”、“谁支配谁”、“谁化谁”的问题的。事实上,二者只有在“独立生存”、“互动交流”、“平等沟通”的平台上才是合理的;同理,它们二者间亦不承认“深度指导”、“什么样的脚穿什么尺码的鞋”的细节匹配关系,只存在“大概一致”、“总体适配”的模糊对称关系。这也恰恰是新形势下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文明实践互涉关系的真实内涵。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之间互相渗透和相互需要的关系来因于它们原本就是“一家”的渊源,其本身就是相互分离又相互合流的关系。不可否认,伴着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两者间间距的增加,总会存在一些无法找到目的地的生态文明理论。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消除这种忧虑,因为没有“市场”的生态文明理论必将被发展的生态文明实践筛掉,这个过程不因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发生转移。也就是说,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是双向选择的关系。二者之间的互配,本质上是通过“市场调节”来进行的,它们并不需要人为的预设和强制性干预。

(二)生态文明理论向生态文明实践的边缘摄入

生态文明理论对生态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在于其在展开过程中形成的不菲的卓越想法和非法见解,恰恰是它们为实践者封闭的认识空间提供了打开的机会,从而开启了他们在崭新思维指引下的生态文明新实践、新探究,打开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正在于这一方面。因而,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必须相互摄入,才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理论的使命。然而必须看到,以往人们倾向于将二者的互摄过程解释为深度互摄,也就是生态文明理论对生态文明实践的全面导引,甚至是对具体从事实践的人之所有活动细节进行精致化设计。不得不承认这种互摄的良善初衷,但这种认识却导致了这个互摄过程走向了异化之途,即它将这一过程换化为生态文明理论对生态文明实践的全面规制和征服。其实,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之间互摄的合理途径是“一点即止”,即“有限度”地指导,它只要能启发实践者的“悟性”,唤起实践者的“灵性”,即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一味地认为生态文明理论要具体到对实践者“面对面”的指导,细化到“实践者”该如何执行这一层面,那么生态文明理论实际上已经越界,实施结果会事与愿违。也就是说,当实践者对生态文明理论的摄取深化到任何一个微观的层面,以致于希望任何实践设计都求助于生态文明理论,那么,在此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实践不仅无法成为理论验证的场域,反而可能扼杀生态文明理论。因此,我们积极主张生态文明理论对生态文明实践的边缘摄入。这样一来,就会给实践者留下思考的余地,从而也为生态文明理论走向生态文明实践提供持续进步的空间。换句话说,努力用心创造出的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文明理论工作者需要从事的工作,而用行动去设计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是实践者需要考量的事情,这是二者的不同,更是二者专业性分工的客观需要。在生态文明实践的边界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才能保证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各司其职。这说明,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互摄必须在“边界限度”内进行,否则就可能越界甚至“越权”,从而给生态文明的所有领域造成危害。

总之,在中国的转型时期,只有对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文明实践二者各自的独立性做适度意义上的理解,二者间的互蕴、互镶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这样,不仅生态文明理论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生态文明实践也必将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郑 颖

作者:吴晓俊 汪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长期股权投资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真实性会计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