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解决三农论文

2022-04-25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老有所养解决三农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善民生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老龄化形势严峻,而农村老一代农民更是面临“劳无所能,老无所养”的双重困境,养老问题愈加严重。

老有所养解决三农论文 篇1:

对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思考

【摘要】 伴随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我国独有的国情因素,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普遍不健全的情况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形式受到极大的挑战。同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更加剧了农村老年人与家庭养老之间的矛盾。现实告诉我们必须适当提倡农村老年人实现“自养”。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即农村老年产业,将对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养老 就业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部人口8%以下者称为青年性国家或社会;8%-10%为成年性国家或社会;10%以上称为老龄化或老年性国家或社会。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事实上,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老龄问题比城市更严重。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给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农村带来更大的养老压力。就我国农村的国情来看,家庭养老仍居主导地位,但同时更提倡农民自养。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而对于我国,且不仅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在一直争论不休的“三农”问题上达成一种共识:21世纪中国的问题在农民,农民的问题在就业。在这个节骨眼上,农村老年人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1、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与特征

据1999年人口普查,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7285万人,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届时,中国老年农民将近2亿。

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巨大,而其自身的条件又决定着其必然是一个弱势群体。首先农村老年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相对于城市人口以及农村其他人口而言,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更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如今的贫困状况。其次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从事农业活动。他们依靠农业收入作为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分散经营的现状使其经济收入偏低。另外农村老年人口是中国农民“活到老,做到老”终身型农业劳动者的典型。从整体而言,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2、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自从1980年第一次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至今已有25年。但在实际上人们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还非常不力。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关注,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城镇老年人方面。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1)土地是农村老年农民的“命根子”,是其生存的唯一保障。城镇老年人基本上由于离退休制度的存在,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而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土地之间的特殊关系,导致农民除了依赖土地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额外的保障。要生存,必须依靠土地。因此,只要身体允许,从事农业劳动也就成了中国农民的“日常工作”,在这里没有年龄的制约。

(2)收入低,生活质量极其低下,这也是对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在我国,95%的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金而只能靠土地劳动收入和子女供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从事农业所能获得的收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从子女供养的角度来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的“民工潮”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同时又引发其他问题。其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儿童,农活基本上都是由老人来承担,劳动效率低,土地收入少。其二,外出打工的劳动力由于普遍的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其在外也主要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工资低的服务性行业。较低的收入扣除自己在外的生活费用外,剩余不多,难以顾及老人和儿童的生活、学习等开支。其三,现在社会尊老思想观念淡薄,这在收入较低的农村地区可能尤其明显。这些现状导致农村老年人在维持自身生存的情况下还要照顾孙辈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了农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农村老年人是集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于一身的特殊群体。

(3)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局限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是农村老年人生产状况的集中反映。存在了几千年的耕作方式在如今的农村依然普遍存在。用牲畜犁田地、手工播种、锄头除草等一系列的农业耕作工序都离不开人力。春种夏播秋收,随着季节的更换,一轮一轮的农耕活动也在不断地重复。即使有些新式的农耕机械可以操作,但由于老年农民自身的素质也难以驾驭。高强度、长时间的耕作对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量农村老年人从事简单而繁重的农业劳动,这种状况对于不断加剧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提出挑战。虽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在新形势下,提出老年人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养”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农村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适度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家庭养老、护老的压力。

二、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意义

对于老年产业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关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老年产业是从老年人消费需求的角度提出的,满足老年人衣、食、住、用、行等方面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各种产业的总称。

1、农村老年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这里所指的农村老年产业,或者说是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主要是针对低龄健康的农村老年人口,具体而言是60-74岁农村老年人口而开发的适合其本身特征的老年产业。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指皆是此意。与城镇老年产业相比较,它更强调“老有所养”,而不仅是“老有所用”、“老有所乐”。与农村其他产业相比较,它更注重的是工作能否实现一定程度“老年人自养”的目的,而不是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出发点。

从上面的农村老年产业的含义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产业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劳动强度弱是农村老年产业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农村老年产业从事的主体是一些低龄老人,从生理上讲,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弱的工作,以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第二,技术要求低。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本身的科学文化层次低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技术要求也不能太高,否则老年人无法操作。第三,与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联系密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是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农村老年产业主要解决的是“老人自养”问题,它的投入越低,就越能够实现,也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想发展农村老年产业,那就必须结合农村现有资源来进行组织。在实践上有一部分学者提出相应的形式,虽然他们的初衷不是为发展老年产业,但从中却给我们不少的启发。例如农村庭院生态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业这种凭借农村庭院作为“基地”,充分利用农村有机废弃物进行小规模、高品质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这种方式以农村庭院为主要活动范围,符合农村老年农民的体质要求,同时在生产工艺上也是在老年农民所掌握的范围之内。事实上还有很多具体形式可供选择。当然这些方面要真正发展成产业,还有许多的环节需要设计,这需要时间。

2、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农村老年人自身的意义

由于生理上的限制,农村老年人不能够胜任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同时老年人受教育状况决定了其不具备独立承担现代农业发展所有的基本能力要求。目前农村老年人现状,一方面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加剧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难以获得较高的农业收入。但农村老年产业发展后,农村老年人顺利地从繁重的传统农业劳作中脱离出来而从事其他劳动强度弱、劳动时间较短且有一定收益的工作,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自养”,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老有所乐”的境界。另外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老年农民的现实,使得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也具有深远影响。

3、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的老年农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而年轻农民更有利于这方面的发展。现代农业逐渐朝机械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这要求农民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农村老年人自身文化程度低,受教育机会即使有,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也远不如年轻劳动力效果明显。若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速农业大军由老年化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转变。因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有利于协调和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依靠产业发展。老年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辅相成,从而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体系更完善。同时发展农村老年产业,使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为青年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有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三、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求有合适的土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更是如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让人们从心理上来理解并接受这种现实选择。从政府到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做好这件事。

1、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政府的职责

(1)积极宣传,引导农村老年人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劳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习惯。这种心态下,我们想要将老年人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单方面所能解决的问题,但这是必然趋势。要让农村老年人明白,并不是只有从事农业就是劳动,从事其他行业仍然是劳动。另一方面中国农民通情达理,特别在对待下一代上更具有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谦让。只要让他们明白,让年青人从事农业,既利国又利民,配以有效政策,他们自然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个东风,树新风,积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2)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促农村老年产业的顺利开发。要使农村老年农民到一定年龄就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必须依赖老年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可谓困难重重,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居主体地位,但政府在初期要积极引导。要结合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特别是结合当地老年人口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相应的老年产业。只有农村老年产业能够顺利地发展起来,才能够将老年人口从土地上吸引过来,同时又能够让他们继续保持劳动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有所用”,实现“老有所乐”,达到“老有所养”(主要指的是自养)的目的。

(3)政府要积极解决建立农村老年产业所需的资金问题。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资金是难题中的难题。就农村本身状况而言,没有太多的能力来解决资金问题,而老年农民更是弱势群体,就其自身也不可能来提供资金。当然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若是所有的资金都由国家财政承担当然也是不可行的。但鉴于农村老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力促其他产业资本进入老年产业,同时配备强有力的措施。例如,鼓励乡镇企业投资老年产业,还可以引导农民工“回流”创业的资金来为农村做实事。

2、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基层组织的职责

作为中央与广大群众联系纽带的基层组织,在发展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配合中央的行动,贯彻实施相应的各项政策,做好广大农村老年人口的引导工作。与老年人口家庭保持紧密的联系,将国家相关政策传达于每一位老年人口,要让他们随时随地掌握国家国关于老年人口的相应政策。由于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因此在进行宣传工作时不可流于形式,必须采取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让农民清楚、明白。对于农村老年产业所涉及的众多环节,都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与服务。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股东风,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3、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老年人自身的职责

外部环境再好,再优越,要想真正有成效,还是取决于其主体力量自身状况。在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我们广大的农村老年人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关注和了解国家各项老年政策。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新型农民。根据陈义平先生的解释,新型农民是集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几方面于一体的特殊群体。就其能动性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推动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中具有强烈进取心,为创造财富而渴求现代科技、智力开发和政策支持以改造自己的革新精神。农村老年人口毫无疑问也是新型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老年人必须充分了解和利用各项有关的政策来为自己服务。特别是要弄清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这个基本国情,更要了解这种状况对农村老年人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和压力。

(2)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水平。前面已经分析过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机会很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但现在整个环境已经改变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人老心不老,农村老年人口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外界资源并结合自身长期积累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做的好处自不必说,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而言也是有利的。

(3)农村老年人要自信,要树立大局意识。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并不是强调老年人不能实现传统的家庭养老,而非得实行“自养”。这种方式的提出,是在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同时这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在农村仍然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同时辅之以“社会养老”和老人一定程度的“自养”。同时将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说老年人就已经不能胜任农业劳动,已经是“无用之人”。主张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目的是要给广大农村老年人口提供一种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这本身也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能够将老年人的智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大量农村老年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不仅对于国家、社会或是集体、个人而言都是不利的。我们必须改变它,使它朝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积极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同时老年人积极投身进去,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才有出路。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2007-2-26.

[2]戴卫东:老有所养:中国农村的急切呼唤[J],学习月刊,2006(2).

作者:储平平

老有所养解决三农论文 篇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背景下农村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探析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善民生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老龄化形势严峻,而农村老一代农民更是面临“劳无所能,老无所养”的双重困境,养老问题愈加严重。为实现我国老一代农民老有所养、颐养天年,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农村老一代农民的养老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该问题解决路径,发挥多元主体的解决参与和合作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

党的十八大论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民生成就,并在十六大、十七大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中华民族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和当前五位一体的社会总布局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是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而农村老一代农民的养老问题则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背景下对农村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进行探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解决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的关系

农村老一代农民的养老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解决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是互为犄角、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能够给解决农村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与社会保障,另一方面解决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老一代农民的养老问题

首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在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不断开拓新思路取得新进展,保证可持续性发展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与计划生育政策负面后果等因素的逐渐显现,中国老龄化趋势严重。加之中国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等因素,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我国现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作为社会民生的重点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无法回避的障碍。

其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与内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小康社会发展的关键和目的。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作为人民群众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农村老一定农民养老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后,我国当前水平的小康,还处于较低水平。与此同时,“当前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以及人口流动常态化等因素快速变化,导致农民传统养老保障弱化,而现代养老保障制度保障水平又非常低下,农民养老保障整体上处于不断弱化趋势,当养老支持弱化到一定程度,农民养老的脆弱性特征便表现出来,最终导致养老困境的出现。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被有效化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老一代农民的养老问题的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即使是到了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农村老一代农民的养老问题仍然存在。只是到那时,小康社会以的面建成,可以为老一代农民的养老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二)解决农村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首先,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有效解决能够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养老问题的解决,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根植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当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只有当人民群众的生活真正意义上发生了提高、有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就会提高积极性,会凝聚成改变世界的洪流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其次,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必将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个稳定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环境。老一代农民养老的解决有利于扫除农村适龄老人的后顾之忧,增强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当前我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好的环境会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农村老一代农民养老现状分析

(一)内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农村老一代农民定义内涵的界定大致统一,即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年龄大于35岁,已经步入或即将步入老年的,农村户籍人口。如此界定的根据主要是根据中国整体社会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农民开始外出务工,由“农民”成为“农民工”。这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定义也随之改变。如果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在农村的人口划分为市场经济的农民,那么20世纪80年来以前出生的农村人口具有鲜明色彩——传统小农经济基本上基础上的农民。

(二)群体特征

老一代农民身上既具有着传统农业遗留的烙印,又具有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他们人数多、文化程度低、老龄化严重,且趋势加快,曾长期体力劳动。体弱多病,养老需求强烈。且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挑战,老一代农民逐渐失去劳动机会与劳动能力,大多数“老、弱、病、残”。

(三)养老现状分析

首先,养老需求传统,农耕色彩浓厚;但小农经济解体,支撑体系瓦解

依赖家庭养老,“养儿防老” 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延续着传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养老方式,其实质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方式。自耕农所有的土地属于自己的,他们只对皇帝缴纳赋税。当他们自己年事已老、无法继续耕作时,会将土地传给下一代的子女以换取子女对自己的赡养。子女不仅在其父母的培养下长大,甚至当自身成年甚至“另立门户”后仍然继承上一代人的产业以及土地。这种两代人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中国社会的农耕文明历史得以延续千年。在这种模式下,亲情与政治相缠绕,孝顺父母的意识不仅是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内在动力,也是老人所认可与希望的。

但是近代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解体,导致这种养老意愿不断失去了经济基础的支撑,如今已难以为继。马克思认为 “随着人类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家庭赡养功能就慢慢脱离家庭而社会化。”两千年来中国农村的生产方式一直是非货币的“衣、食”的小农经济作主导: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相对匮乏。当一个农民因为年老或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时,他要想存活就不可避免依存其他跟自己有血缘或姻亲的家庭成员。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发生巨大转变,使这种非货币经济逐渐消亡,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由此逐渐失去支撑。

其次,追求“儿孙绕膝、四世同堂”式的中国传统家族生活,但传统家庭开始解体难以支撑

“儿孙绕膝、四世同堂”式的天伦之乐属于中国农村传统的养老必然精神需求。老人喜欢热闹,喜欢和年轻一辈共居共处。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形成的强烈的群体归属感情,是促使传统农村家庭结构形成的向心力,形成如蜘蛛网一般相互交织传统家庭关系,作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能够共同保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每个人与家庭之间、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形成了一种依赖,一种稳定的关系。于是造就了传统农民家庭的固守性以及封闭性,以及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不得不在家族内部实现。

这种模式以家庭为核心,以血缘为纽带,以“孝道”等思想为舆论倡导。然而当今农村小农经济不断解体的,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加之目前社会城乡二元化结构问题突出,户籍制度改革困难,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导致原有的养老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据2011年“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已达15.4%,比全国平均水平13.26%还要高出2.14个百分点。跨度大、基数大、说明的是中国老龄化的真实写照。另据上海财大《2014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披露:我国我国千各村留守老人户数占村总户数比例分别为17.7%、19.63%、19.5%、21.8%,全国整体各村留守老人户数比例为19.1%。只有老人和小孩的户数占村总户数的比例为11.4%、11.9%、12.8%、14.2%,全国整体各村只有老人和小孩的户数比例为12.0%。农村留守问题严重。加之受农村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目前中国农村青壮年人口的数量已经逐渐下降。传统的农村家庭结构已经逐步被现代“4-2-1”的家庭结构代替,传统养老方式所需的养老人口支撑不足。

最后,回乡养老意愿迫切,希望“落叶归根”,但现实物质基础薄弱,难以满足期望。

几千年来,传统农村一直基于农业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而存在。这种“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是相对欠发达的,仅仅能够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它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一块块被分割完的“阡陌”上,封闭在一种隔离的环境中。使得农民在精神上对上天极度崇拜,对土地极度依赖,很难愿意走出自身生活的环境。一生“日落而作,日落而息”,最后“尘归尘,土归土”,终老于乡村。回乡养老的理念,在老一代农民的思维中根深蒂固。

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一直不完善、水平不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政府加快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内容,加大对农村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目前已形成了“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大部分为支撑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无法否认的是现实情况中仍然存在农村养老形式单一,缺乏政策落实的监督机制等问题。受国家及地方政府提出的养老政策,与农村老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老一代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低退保率高 、新农保参保率高待遇低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待加快,“以地养老”等模式仍需观望研究等因素制约,我国现有农村养老水平难以完全符合老一代农民的养老意愿。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解决对策

鉴于当前我国老一代农民的养老的困境,必须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老一代农民的养老问题也应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以解决。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社会养老保障思想、借鉴和吸收西方社会养老保障理论,发挥以政府为主导、多元社会组织参与的治理主体的作用,切实解决农村老一代农民养老问题。

解决老一代农民的养老问题的需要发挥作用的主体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

(一)政府

在封建社会中,政府是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外在动力。几千年来的各朝各代的政府都把养老作为国家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当今政府仍是社会治理的主导,理应为老一代农民养老发挥作用。市场经济中,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愈来愈起决定作用,政府的行政权力则渐居其次,由社会的管理者向社会的服务者转变。老一代农民的养老问题建设需要服务型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应坚持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解决农村老一代农民的养老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需要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利于老一代农民的养老问题的解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的一个目标。其次,政府应逐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加大三农支的持力度,实现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 其次,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现实状况,加强政策落实与监督,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的财政支持,提高新农保的待遇水准,降低投保门槛再次,加大对养老尤(其是农村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为农村养老产业搭建有效平台 最后,发展农村文化生活,丰富老一代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其感受到社会温暖,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二)企业

市场经济社会下,农村养老问题应放到市场中去解决。农村老一代农民的养老现状虽是当前我国发展无法回避的障碍,但也是市场经济下千载难逢、具有重大潜力的机遇。现代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面对老一代农民养老这一巨大的潜力市场应在养老产业中发挥特有的作用。老一代农民年轻外出务工时,所在企业没有妥善履行该方面社会责任,如为农民购买养老保险等,劳资矛盾尖锐,削弱了农民参保能力。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健全,企业在雇佣农民工工作时,应遵纪守法,切实履行《劳动法》。并且在当今国家深化体制改革之际,加入养老事业建设,在实现自身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创造应有的社会效益。

(三)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解决养老问题离不开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应主动激发自身活力,参与政府的服务外包,发挥自身治理作用,承担与农村老一代农民养老有关的社会公共服务和解决事项。同时,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如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其职责。村委会应发挥自身职能,弥补甚至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家庭养老,使老一代农民“老有所养”。

(四)家庭和个人

虽然因现有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制约,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但鉴于当今中国社会转型尚未完成,传统养老模式仍需发挥一定作用。如今,看望照顾老人已被纳入法律,以明文的形式规范起来。这表明老一代农民家庭中的青壮年仍然有义务和能力可以对老人进行应有的、可能的义务承担。利用自身经济、时间提高老人生活水平,使其安度晚年。老一代农民自身也要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意识与法律意识,主动参与新型农村养老模式的构建,实现自身养老。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2.

[2]新华网.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恶变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yanglao/2015-07/09/c_128002941_4.htm.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0.

[4]于长永.依赖与脆弱性:农民养老问题的一个实证分析——基于全国十个省份1000余位农民的调查数据[J].?西北人口,2013(11).

[5]上海财大.2014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R].中研财经.

[6]周梅.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时骋

老有所养解决三农论文 篇3:

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摘 要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本文从研究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难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留守老人 养老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家庭模式日趋小型化的同时,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也将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冲击。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农民因征地而丧失土地提供的社会保障,并且农村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农村老人的留守现象也就更加突出。因此,必须走出一条顺应和谐社会中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养老道路。

一、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现状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农村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5938 万人,占农村总人口(80739 万)的7.35%,这一比例已经高于老龄型国家的判断标准(65 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显示出留守老人现象已经相当普遍。农村老人的留守现象,实际上是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和农村城镇化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也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和社会保障体制的缺失,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显脆弱性和紧迫性。在社会转型、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等多种社会趋势的影响下,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现阶段,农村留守老人的家庭养老呈现出以下状况:

(一)留守老人生活负担重。

由于农村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家务劳动和照料孙辈的责任自然地落到了留守老人的肩上。这些孩子小到需要喂奶的婴儿,大到上初中及高中的学生,加重了老人们的生活负担。农民们外出务工,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快地增加收入,所以一般都是到离家较远的大城市务工,但由于本身的生存条件就很简陋和艰苦,自然无法携老带幼。大多数年轻夫妇也就委托其父辈们照料其子女,这使得许多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们,不得不承担抚养孙辈们的重负,重新扮演父母的角色,形成了留守老人教育第三代的“隔代教育”现象。

(二)留守老人精神生活不高。

在农村,老有所养不仅仅指老年人在经济上有所保障,更强调的是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能够在生活上得到照料。老人们年事已高,需人照料,许多老人已经是古稀之年,长年体弱多病,子女又经常在外,最多提供一些赡养费,平时生活无人照料。目前我国的留守老人中有很多是单身老人,有不少是经济困难者,精神生活颓废,农村老人一般不善于言辞,加之我国农村老年人文化素质较低,除了看看电视、打打麻将等外,一般无其他调节生活的雅趣,当老伴去世后,生活上无人悉心照料及问寒问暖,同时与小辈们又有代沟,所以生活倍感无味。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老人的医药费用支付能力较差,缺少及时全面的医疗救护,病中缺少关怀、照顾。多数老年人一般体弱多病,普遍患有慢性病。虽然子女外出务工增加一定的收入,但一旦生了大病,昂贵的医药费也让整个家庭难以支付,存在着“生得起病,拿不起药”的现象,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在医疗保障方面,大部分老人都无任何医疗保障。

二、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存在问题成因

从绝对数来看,中国农村60岁以上人口有0.88 亿人,城镇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0.46 亿人。 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农村留守老人在不能充分享受家庭养老的同时,现阶段农村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机制又非常不健全,这就使得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困境难以改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城乡政策不同,城市养老有着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而在农村养老更多的是依靠家庭。最近几十年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养老方式依然没有较大的改变,农村养老的保障机制仍未建立健全。此外,农村社区还未充分发挥其作用,为老服务的意识不强,而农村居民对社区缺乏信任与依赖,两者互相隔阂,还没有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的互助机制。

(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量青壮年人口从农村流出。

工业化、城镇化不仅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对老年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而且也直接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促进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在外寻求发展机会,他们离家的半径在延伸,时间在延长,业缘关系的强化,导致家庭关系松弛和血缘关系淡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农村经济市场化,传统的“多子多福”生育观正在改变,另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扩散也提高了农民的预期寿命。这些都使得传统的家庭结构“金字塔型”老年人少,年轻人多向现代的家庭结构“倒金字塔型”转型。 这样的家庭结构如果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只能造成老年人生活贫困以及年轻人不堪重负。另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青年人为加速知识更新和提高技能,纷纷出外学习,这也影响了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目前家庭对老年人生活照料功能的逐渐减弱,就意味着社会对老年人生活料理的功能应相应增强,但限于财力等原因,社会照料的功能受到限制,所以老年人的生活料理处于两难境地。

(三)转型期伦理价值观的转变导致留守老人的家庭地位发生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货币观念以及价值规律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冲击,形成了人们对小家庭的偏好和对大家庭的淡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年轻一代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民主、自由、独立观念深入其心,而老年父母的心理定势无法适应这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环境,于是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产生“代沟”问题。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伦理道德被给予新的含义和见解,并且更加看重经济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获得不再是依靠年龄和经验,而是获取经济资源的能力。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网络,这些都是农村老年人相对缺乏或日益减少的资源。伦理道德的弱化也不是农村惟有的现象。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核心家庭的增多,现代教育的普及从不同程度影响了老年人所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村庄舆论与道德压力日趋变弱,农村家庭中老年人的家长地位正在消失,老年人的处境有恶化趋势,在儿子外出打工而由儿媳当家的老年人家庭情形可能更糟。

三、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对策研究

(一)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保障性分配问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办法,应该尽快建立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二是老年生活照料和救济体系;三是老年医疗保健体系。政府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倾斜,确保低收入层的最低生活保障,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

发挥农村社区基层的作用,加强基层组织的养老服务功能,适当的组织部分社区成员开展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尤其是留守老人,因为他们缺少子女的照料,尤其是在生活和精神方面进行照料,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然后开展针对性的活动,比如精神上,留守老人有强烈的孤独感,当地社区可以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与留守老人的交流活动,并促进留守老人间的交流,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开他们的心结。

(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问题,就要加快发展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在医疗保障方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5 条规定:“国家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 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医疗待遇必须得到保障。”但农村的老人们很难依法享有医疗待遇。留守老人们最怕生病无钱看,无处看,无人照料。老人们生小病,只能在一些医术很低、设备落后的乡村医院治疗,或凭借几十年劳动锻炼的身体抵抗。一拖再拖,很多老人也由小病拖成了大病。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城市富余、闲置的医疗卫生资源向乡村转移,支持农村卫生室建设,同时改革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推行乡村卫生机构管理一体化,向老年人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三是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定向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要侧重于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型人才,或招聘一些医术较为高明、医德较为高尚的医生到农村医院工作,以提高农村医院的医疗水平。

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开始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现阶段我国财政投入水平的限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医疗费用的涨价是留守老人反映最多的问题:“虽然可以报销,但是药价也提高了,看病花的钱比以前还要多。”同时,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这项制度对解决农村就医问题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考察。

(三)转变农村的养老观念。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成为核心家庭,养老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子女们去完成一件他们在客观上根本无法胜任的任务,所以在积极广泛地开展对青年和子女尊老、爱老、养老教育的同时,也要对老人进行相关养老观念转变的教育。要有意识地、主动地从思想上变“依靠子女”为“依靠自己”,从主观上减少对子女的期待。在思想上、精神上树立起不依赖子女的观念;在行动上养成并形成一种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来完成老年生活中的各项任务的习惯,逐步形成一种“白养”和老伴间的“互养”的养老方式。同时,全社会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提高老年人自养能力提供各种制度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化服务。

总之,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仅仅靠老人自己是不够的;它不仅是老人子女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全社会通力合作,积极关注留守老人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够变成和谐的农村。□

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留守老人问题研究”(B1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河南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

注释: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谢慧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分析.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9月第17卷第5期.

作者:王俊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作品公路特色研究论文下一篇:城区银行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