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方法论研究论文

2022-04-29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当代科学方法论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认知基础、范式、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辨析。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学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跨学科研究不以建立新学科为最终目的,而是运用或综合体育科学内外的学科理论与方法来解决体育现象中的问题。一个有效的跨学科研究。学科间的联系不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实现一个有主题的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综合。

当代科学方法论研究论文 篇1: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修养,回应实践挑战,解决时代课题,正本清源,继承创新,深刻阐释和把握历史、现实和未来,形成了其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论原则。这是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论原则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一、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历史的方法论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历史的根本方法论原则。习近平同志对实事求是曾做专门论述,他引用毛泽东的话对其进行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他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因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研究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国史,坚持实事求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实事求是首先要坚持从史实出发,用史实发言,让文物说话。他指出,历史研究必须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因为史料是“求是”的前提,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只有掌握翔实准确的第一手历史材料,说话才最有说服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求是”,揭示历史客观规律,得出科学历史结论。他强调,要“求是”,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这样就能从史料中得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历史结论。否则,就容易陷于盲目性、片面性,很难做到实事求是。

习近平同志认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对人民负责。他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史学工作者既要全面记载和客观反映党的历史,充分肯定其历史贡献,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又要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以事实为依据,敢于说出事实真相。即便对我们党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也要敢于承认,正确分析,敢于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

习近平同志是坚持实事求是认识和研究历史的光辉典范。他从时代要求出发,回应实践挑战,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回答了当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课题。比如,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的正确评价、对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历史地位的正确认识、对中国共产党95年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对社会主义500年历史的考察与评价,等等,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上存在的历史疑问,纠正了错误言论,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方法论原则。

二、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认识历史的方法论原则

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正确认识和研究历史的又一方法论原则。习近平同志在2010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针对党史研究和社会舆论中存在的偏离与弱化党性的问题,又反复强调坚持党性的重要性。

坚持党性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工人阶级的政治立场,说到底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坚持科学性就是坚持追求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理性。历史科学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社会属性,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所以,研究者的立场、理论方法和价值体系的不同,将直接导致其研究结果的不同,决定其研究是否趨向真理性。这就使研究者能否选择正确的立场、理论方法和价值体系,成为保证其研究科学性的关键和前提条件。

坚持党性是实现历史研究科学性的政治保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本质上体现了科学性、人民性、先进性和时代性,这为历史研究(特别是党史研究)实现科学性提供了根本前提;另一方面,历史科学的社会性决定了只有坚持党性,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才能保障其研究具有正确的理论、方法和价值导向,实现其研究的科学性。偏离和抛弃党性必然陷入歧途,失去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这是显而易见且确定无疑的理论逻辑和活生生的事实。

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必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历史研究的党性和科学性原则。其政治上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科学性上则毫无科学精神和科学内涵,只是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因此,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这是新时代历史研究者应当自觉担当的历史责任。

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混淆二者关系是错误的;二是不能认为是学术问题,就把党性扔到一边,不顾场合口无遮拦乱说一气,甚至为沽名钓誉而标新立异。坚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和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相统一,是历史研究者必须具有的科学态度。

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是保障历史研究的政治方向和历史研究成果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法论原则。当前思想多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十分尖锐复杂,其中不少问题涉及中国历史研究,特别是党史和新中国历史研究。对此,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实事求是地给予正确的分析与回答,给予正确引导,是每位历史工作者都应自觉履行的社会责任。

三、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的历史研究方法论原则

习近平同志提出,把握历史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是认识和分析历史的重要方法論原则。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历史主题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体现。例如,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就是整个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把握住历史主题和主线就从整体性、系统性和方向性的高度把握住了历史,就能避免割裂历史、碎片化历史,避免陷入历史迷茫。

历史主流是历史主题和主线的体现。例如,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流,就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富强先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把握历史主流就是要把握住历史的主要方面,区分出历史的次要方面。总之,把握住历史主流和本质就从历史的主要方面、内在规定性的深度把握住了历史,就能避免历史次要方面、历史表象对历史认识的干扰,避免历史认识和研究的片面性错误。

把握历史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是纲举目张的历史分析和考察的方法;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识本质、把握规律的历史认识和研究方法;是从全部总和、联系中去把握历史事实,而不是从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历史事实来分析评判历史的方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是习近平新时代历史研究方法论原则的创新。

习近平同志在把握历史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分析和研究历史方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例如,他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的正确认识,就牢牢把握住了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即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因此,虽然这两个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所以,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的分析和评价,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者割裂和否定改革开放前后30年历史的错误,拨开了长期笼罩在这一问题上的历史迷雾,解决了事关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与实践的重大问题,对于凝聚社会共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习近平同志还提出把历史人物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评价的方法论原则。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提出“六个不能”的观点,即“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人物评价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正确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和依据。

习近平同志的历史研究方法论原则是一个融科学性、政治性和价值导向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其中,实事求是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基础和根本,离开实事求是,其他历史研究方法论原则就会失去其科学性。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核心和关键,它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又统领和规定着其他历史研究方法论原则,离开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其他方法论原则就会失去其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把握历史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以及把历史人物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去分析,是具体的历史研究方法论原则,这既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具体展开和具体路径,也是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内在要求。它们从抽象到具体,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习近平同志的历史研究方法论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解决中国历史研究(特别是党史和新中国历史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进程中提出的。在理论上它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方法论原则不断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实践上它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指导性,对于新时代正确认识和研究历史、正确认识和把握现实与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尹霞 马建辉

作者:胡占君 郭继武

当代科学方法论研究论文 篇2: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初探

摘要: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认知基础、范式、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辨析。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学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跨学科研究不以建立新学科为最终目的,而是运用或综合体育科学内外的学科理论与方法来解决体育现象中的问题。一个有效的跨学科研究。学科间的联系不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实现一个有主题的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综合。

关键词:体育科学;科学方法;跨学科研究

20世纪以来,体育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并表现出其特有的社会功能,而体育功能的不断完善也对体育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科学领域中诸如体育与健康、体育与性别、体育与社会、体育与环境等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以价值共享和信息共享为特征的团队工作方式是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又一重点。跨学科研究可以拓宽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范畴、促进体育科学研究的多样化,打破单一学科的传统界限,通过学科间知识资源的共享提升了单一学科的认知能力,为创造性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近年来,我国体育学者也逐步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并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系统综合是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多学科、多种交叉和渗透是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多人或团队的合作是体育科学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跨学科实践研究的成型范式还不多见,跨学科研究的责任和义务还模糊不清。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困难既有跨学科研究概念和内涵不清,缺乏统一范式和可操作的方法体系等自身原因,也有观念、体制、投入等外部原因。跨学科研究既要避免学科间无限制的或盲目的相互罗列,也要防止跨学科和新学科概念上的混淆。本文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认知基础与范式、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我国体育科学跨学科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概念的界定一般依附于对跨学科研究内涵的理解。在国外文献中可以看到多个术语交替使用来描述“跨学科”现象,如“cross-”、“inter-”、“trans-”、“multi-”和“pluri-disciolinary”等:同时对跨学科研究的内涵也有不同的阐述,德国著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教授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持续的学科间的合作。一方面涉及了一个超越学科界限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工作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学科内部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研究的准则,是学科间就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合作。”德国学者申瑟尔认为,“跨学科研究是超越学科界限的学科间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最后形成一个新的理论构建。”贝尔格曼等对跨学科的理解是,跨学科作为一个综合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方法学形式,一般被理解为学科或专业间的一种综合程度。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忠林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综合以上学者观点,跨学科研究是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运用或综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可以从简单的学术思想的交换、知识和方法的综合,直到超越学科界限的新的理论范式构建。

马卫平等在分析国内外关于跨学科研究内涵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跨学科概念做了如下描述:“体育跨学科研究是以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为背景,立足于体育问题,综合地、系统地、多维地、联系地运用交叉学科的研究工具、观点、原则、方法、范式等来探索体育现象而形成的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它具有合作性、整体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

学科间的合作必须着眼于实践的研究对象,并以学科问的相互联系为前提。因此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不应该追求一种新的和重大的理论创造,而是学科之间有条件的结合来解决体育现象中带有共性的复杂问题。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不要求一个新的所谓的超级科学,而是追求学科间的一种渗透和融合。

跨学科研究一般表现为学科间以不同的形式和在不同程度上的合作。其工作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灵活运用。跨学科研究不是学科间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各学科的不同理论、方法和认识就具体问题的有机结合。但这一结合是否可以达到高层次的理论综合,进而实现新的理论构建,在科学领域,尤其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还存在较大的难度。

2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认知基础和范式

 

在体育功能不断完善的今天,体育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单纯的学科内部研究,而是如何根据学科性质探究一种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以此解决体育科学领域的复杂问题。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有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以德国为主的西欧体育科学最早强调体育科学的一体化,其思想归咎于20世纪70年代里斯和克瑞埃希(Ries&Kriesi)的体育科学发展阶段模型。依据这一模型,体育科学的各学科从其母学科中有成效地分离,之后经过长期的磨合,通过叠加逐渐转化为一个统一整体。体育科学领域单一学科的进一步分化,使欧洲和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更多的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合作问题,80年代中后期又加强了体育社会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尽管体育科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起步较晚,但在体育学科继续分化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被充分肯定,并逐步发展和形成了学科间合作的范式。到目前为止至少存在3种学科间合作范式:

(1)学科间合作的初级形式是多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其特点是对某一共同问题的认识被简单集中起来,而学科间没有更近的相互联系。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还处于停顿状态,只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叠加。

(2)学科间合作的高级形式是狭义的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此阶段学科间的联系不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学科知识和方法在某一主题下有条件的重叠或交叉。学科合作可以从一般的学术思想交流直到知识和方法的综合。

(3)学科间合作的最高级形式是超学科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其特点是通过理论和范式的相互转化而最终完成的学科间的理论构建,是狭义跨学科研究的继续发展。学科专业的界限被打破,学科的合作着眼于对生活世界的感知,形成一种一般

化的理论范式。学科间的理论转化大部分比较抽象,包含多个理论假说,需要研究团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避免出现生硬的理论转化现象。

目前,体育科学领域学科间的合作还停留在第2种范式,即学科知识和方法在某一主题下有条件的交叉和重叠。而第3种范式,即学科间的理论构建,基于学科之间理论转化的抽象性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以上列举的3种范式与我国社会学者罗卫东提出的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范式基本相同,其指出学科间的合作首先是多学科的合作研究(以某类定向的问题作为对象,以两个以上学科门类的力量资源为依托开展解决同业问题的共同研究);其次是狭义的跨学科研究(不仅有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互补,而且发生了相互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尤其是在方法层次上的互相借鉴和综合);再次是超学科研究(已经形成了超越具体学科方法和问题的更加一般化的理论范式)。马卫平等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范式也做了类似的分析,即多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学科互动研究(Interdisciplinary)和跨学科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目前国内外在“Inter-”和“Trans-disciplinary”二者之间专业术语的理解和使用方面还比较模糊,往往被组合在一起使用,如英文中的Inter-and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和德文中的Inter-und Transdisciplinaritaet。在科学研究中二者既有重叠又有区别:跨学科研究注重不同学科的能力和观点的综合,以此来支持一个学科范畴内的有成效的知识转化;而超学科研究则强调超越学科范畴之外一般理论的构建,以此解决生活世界的复杂问题。

近年来,国外体育科学领域的跨学科实践研究逐渐增多,典型的如加拿大体育运动中心(csc)成立了旨在提高运动员综合能力和运动成绩的研究团队,参与合作的学科包括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训练学、运动康复学和生理学等。科研团队和教练员共同研究年度计划,定期和教练员会面,通过学科专业性评价和学科间不断的信息交流为教练员从多个视角提供运动训练的信息和方案。德国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德国足协合作,进行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的跨学科研究。参与合作的学科包括了生物力学(功能的稳定性评价)、训练学(协调能力评价)、心理学(躯体感受和紧张监控)和流行病学(身体健康状况评价)。研究的目的不仅是对运动员素质的综合评价,同时通过研究团队成员间的信息交流,使教练员和康复医师直接受益,通过诊断和监控减少运动员膝关节的损伤。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户外体育与生态学学院与生物学、林业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方面的专家构建了跨学科研究团队,致力于体育与环境的综合研究,通过研究、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保证了跨学科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加强跨学科研究的同时,美国和西欧等国的综合性大学借助多学科优势着手跨学科专业的设置。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在跨学科教学领域开辟了一个更具实践意义的模式,来自政治学、新闻学、体育学和社会学4个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承担题为“新闻、权利、社会和身体文化”的跨学科教学任务。来自6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课程的学习。其跨学科性可以从3个方面实现:其一,来自4个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观点通过同一课程被集结到一起,其课程题目本身已带有跨学科性;其二,教师互动,基于同一题目的需要,由不同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必须相互合作,而不是并列组织教学;其三,来自不同专业学生间的互动。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不同专业学生必须取得联系,不但要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了解来自其他专业的知识和观点。这一跨学科课程模式值得借鉴。

3 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因素

跨学科合作一般包括联系、协调和知识综合3个过程。一个成功的跨学科合作不仅需要团队成员的密切联系和科研任务、科研过程的高度协调,同时还需要对学科间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共同理解,即实现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没有对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共同理解,成员之间就不可能完成有效的信息传递,也不可能实现相互的协调和配合。实现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需要两方面的信息来源:一个是对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解;另一个是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工作的经历。

从跨学科合作的3个过程出发,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成败主要由学科间客观对话的准备、学科间的相互谅解和坦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冒险精神、团队工作及其社会敏感性等具体因素影响。只有充分认识跨学科研究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将其优化组合,跨学科研究才能顺利进行。

3.1 学科间客观对话的准备

基于跨学科研究对象之复杂、参与学科和人员之多、研究周期之长等特点,在跨学科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各学科必须保持高度的对话准备状态。只有在有准备的状态下才能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客观对话的准备包括对本学科优势和弱势、工作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方法的熟练,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兴趣以及对团队工作的进程及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见等等。例如在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竞赛成绩的跨学科研究过程中,运动员出现的疲劳问题可能涉及了训练学、康复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在这一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训练强度和训练计划的合理性以及恢复手段的正确性,而当治疗师发现运动员的疲劳并非训练设计和恢复方法问题,而是由运动员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这时心理学专家和运动队的管理部门便介入到讨论中来,经4方的客观讨论最终解决运动员出现的“疲劳问题”。由此可见,在跨学科研究中,各学科之间必须保持客观对话的准备,它是跨学科研究的前提。

3.2 学科间的相互谅解和坦诚

跨学科研究是单一学科将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重新引到研究中来,并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为此跨学科研究不支持某一学科的优先地位,而是在相互平等的前提下开展对话。各学科应尽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弱势,取长补短。实践表明,相互谅解和坦诚为学科间的合作构建了坚实的信任平台,是学科合作的基石。某一学科在跨学科研究的特殊主导地位不仅阻碍了自身潜力的发挥,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科成员的工作热情,进而加大了学科间信息交流的难度,来自其他学科的信息和建议而获取的科学研究的新视野也将受到严重的限制。

3.3 学科专业知识和冒险精神

学科专业知识是跨学科研究的基础。跨学科研究成员的专业知识不精湛,就不能准确地将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跨学科研究中去。不但没有促进跨学科研究,相反为跨学科研究制造了障碍。另外,跨学科研究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研究陷入僵持状

态时各学科往往表现得犹犹豫豫,举棋不定,不敢承担责任,这在一些重大的跨学科研究工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某一学科的果敢精神,必要时能承担责任,把握全局,拥有以部分看整体的冒险精神。一个专业精湛,同时又了解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往往能发挥重要作用,扭转跨学科研究中出现的被动局面。

3.4 团队工作及其社会敏感性

尽管某个团队成员在跨学科研究的关键时期能起到率先突破的作用,但没有团队的集体工作,单枪匹马难以保证整个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科研团队是由来自各学科的专家组成,他们不但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学科发展前沿,同时还了解其他学科的基本情况,是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他们拥有较高的学术道德,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较强的责任心、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由这些专家组成的团队在跨学科研究过程中不仅保证了学科间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调用,同时还能激发整个研究过程中团队的能动性。跨学科研究总是受团队能动性影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本身固有的规律性和团队的社会关系。一个成功的跨学科团队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信息顺畅的团队、一个有高度社会敏感性和社会洞察力的团队,这一团队在维系跨学科研究成员关系上往往起到了纽带作用。

4 跨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

跨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因信息闭塞而引起的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上的难度、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极大的时间耗费问题以及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制度问题等。

4.1 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上的难度

跨学科研究需要至少两个以上学科的参与,学科越多,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的难度越大。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加强彼此的信息传递。团队成员会议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具体可采取小组正式会议或非正式会议。在跨学科研究的计划、准备、实施、结题等阶段应该进行必要的小组正式会议。小组非正式会议可采取面对面或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根据经验,跨学科研究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更倾向于面对面形式。其中小范围面对面交流灵活和宽松,信息可快速并准确地传递,同时还可以促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根据研究过程的需要还可以举行临时性会议,也是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在信息交流问题上,重要的是信息交流的内容,而不是信息交流的形式。另外,经常举办学科间的论文报告会、研讨会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活动可以消除学科间的成见和相互间知识的匮乏,增进彼此的认识和理解。

4.2 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

学科间不同专业语言的协调是跨学科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跨学科研究中,对某一现象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对不同现象或同一现象的不同种定义方式也给跨学科研究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在跨学科研究中各学科往往试图寻找一种能让彼此接受的基础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构成一些以专业语言为基础的“特殊语言”,但这种统一化的语言往往在实践中不能被长期使用。事实上,跨学科研究并不是要将各学科的专业语言统一化和标准化,而是如何利用专业语言,实现学科之间概念和认识的互补。德国著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早在1985年就强调指出:没有对跨学科的学习,便不能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解决跨学科研究的语言问题只能通过学科间相互认识和相互学习,并在不断的相互交流中得到改善。另外,学科间的好奇心是加强彼此认识的巨大动力,学科之间专业语言的障碍也可能由此得到消解改善。体育院校可以为教师启动跨学科课程的交叉学习计划,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跨学科学术论坛和科研成果汇报也能促进对其他学科专业语言的理解。

4.3 极大的时间耗费问题

学科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和相互理解上的难度可能导致巨大的时间耗费。跨学科研究中的信息交流、职权分工以及科研成果汇报的表达形式等方面都是费时费力的,而且经常存在争议和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一些重大的研究项目,基于研究问题的复杂、参与研究学科和人员的庞大,以及来自研究经费和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可能出现研究的临时性中断,其研究周期可能持续更长。因此跨学科团队必须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如奥地利的跨科学科项目“Modeme Wien und Zentraleuropa um 1900”从1994年开始,经过整个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直到2004年,持续了近10年才宣告结束。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时间耗费问题,一方面要求科研机构给予积极对待和正确理解,另一方面要集中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支持,经费方面要保障科研经费的供给,在组织管理方面要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奖惩客观公正,在学科合作和团队关系方面,参与学科应尽可能做到知识结既精又博,同时坚持学科地位平等,杜绝学科的霸权主义。

4.4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和制度问题

我国高校多采用“校一院一系一专业教研室”型学术组织模式,跨系、跨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一般固定在各系或学院,没有形成严密而灵活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其人员和组织机构也被限制在单一学科和专业范围内,不利于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目前我国体育专业院校还没有形成跨学科研究体系,跨学科研究不属于高校体育科学工作者必须履行的义务,缺少一种学科合作在制度上的强迫性。跨学科研究主要还是体育科学工作者的个人兴趣和个人行为。体育科研组织机构在引进、培训、晋升和奖励等人力资源政策上也还没有对跨学科学术方面的支持和倾斜,这大大降低了体育科学科工作者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高校应该通过相应的人事、科研经费、科研任务以及科研奖励来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工作。如体育科研组织机构可适当调整科研体系和结构,制定跨学科研究的建设目标和启动科研经费,定期举办跨学科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和研讨会,并对跨学科研究感兴趣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以此加强科研管理和队伍的建设。另外可尝试构建以研究中心为主要形式的跨学科研究平台。研究中心是目前最适合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形式,也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摇篮。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成型模式,以知名教授为品牌、重大项目为纽带、衔接的科研服务体系(网络、资料、实验)为支撑、建立以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为目标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同时可借鉴国外成型范式,在高校设置体育跨学科专业,为跨学科研究培养后备力量。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是把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并带有单一学科认识障碍的问题重新引入到研究中来,通过与相关学科有条件的、合理的结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通过跨学科研究,单一学科也加深了对自身专业的再认识。鉴于跨学科研究理论基础的薄弱性和成功范式的缺乏,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表现出来。本文分析的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以及跨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为跨学科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跨学科研究应尽量避免学科间知识和方法的简单罗列,不断加强学科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一个有主题的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另外通过学科间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而转化成的新的理论只有经过多次的实证研究才能被使用。目前我国体育科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践研究和成功范式还相对缺乏。体育院校应在政策上加大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的广泛性和特殊性优势在组织和管理方面为跨学科研究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体育科学建立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初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5):127-130

[2]邵伟德,陈伟明,论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几个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454-457

[3]汪康乐,邰崇禧,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39-40

[4]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07,29(2):35-41

作者:李永宪 刘 波 肖 宇

当代科学方法论研究论文 篇3:

转变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理念的新视角

摘要:复杂性科学作为一门研究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的交叉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对其他学科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在分析复杂性科学研究基本原则基础上,以复杂性视角探讨现代棉花生产复杂性技术观的含义与基本特征,进而提出转变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的理念,即技术体系向动态系统性转变,研究范式向复杂范式转变,研究过程向综合集成转变,研究方法向复杂研究法转变。

关键词:棉花;生产技术;研究范式;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转变;复杂性科学

liuruixian2008@163.com。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复杂性科学,是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一门交叉学科,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的科学”。它所具有的全新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对复杂系统的科学揭示、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其他学科复杂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1]。棉花生产技术研究涉及最具复杂性的人,其研究对象——棉花及其环境也都十分复杂,因此,如何运用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则来分析和研究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系统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探讨转变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理念,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复杂、复杂性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1复杂

“复杂”在《辞海》中的解释是:“(1) 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乱;问题复杂。(2)在系统论中,同”简单“相对,表征事物或系统的组织水平的范畴;指事物或系统的多因素性、多层次性、多变性以及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行为和演化。一般认为,非线性、不确定性是复杂性的根源。”

1.2复杂性

“复杂性”就是指“复杂”的性质或状态,相对于简单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尚找不到“复杂性”的解释。但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对complexity(复杂性)的解释是“错综复杂的状态;复杂的事物”。

1.3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复杂性科学”这一术语最早由普列高津(Prigogine)和斯唐热(Stengers)2人合著的《新联盟:科学的转变》一书中提出,但此时复杂性科学还很少有人提及。直到1984年5月,美国成立桑塔费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简称SFI),并于当年成立科学整合讨论会,把整合形成的新科学称为“复杂性科学”,而后出版了许多复杂性研究方面的著作,才真正使“复杂性科学”这一术语广泛传播并为人们所接收和认同。目前,复杂性科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几乎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地球科学、天文学、人类学、地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成为当代国际学术研究的热门课题和前沿领域之一。

复杂性科学研究包括混沌学派、结构学派、系统动力学派、自适应学派等多个学派[2],虽然各学派对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向等问题的认识角度不同,但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基本相同的。

1.3.1整体性原则以往人们从事复杂系统研究采用的是系统分解的方法,即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子系统,只要研究清楚各个子系统的性质就可以获得整个系统的性质,其理论基础是数学上的还原论和物理上的叠加原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然而,复杂性科学认为,系统分解的研究方法只适应于简单系统研究,不适应于复杂系统研究,因为真正的复杂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叠加原理可能失效。复杂性科学研究将复杂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虽然为了分析的方便,有时也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功能子系统分别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并不将系统整体看作是其各子系统性质的简单相加,而将整体看作是各功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突现的结果,系统整体的性质与各子系统的性质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1.3.2动态性原则复杂性科学认为,复杂系统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动态性是产生系统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复杂系统总是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其稳定和平衡是运动的一种趋势。而被动、不平衡、矛盾等才是运动的常态,要将矛盾与斗争看作是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1.3.3时空统一原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有机体,在时间与空间中,它既是网络的又是不均匀的、既是正式的又是非正式的、既是实体的又是虚拟的。因而,复杂性科学不但研究复杂系统的时间演化轨迹,而且还研究其空间运动模式,即研究复杂系统的时空运动规律。

1.3.4宏微观统一原则作为一个有机体,系统的宏观变化是微观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系统中最小的不确定性通过反馈耦合而放大的结果[3]。正是因为复杂系统的这种非线性作用,才使得复杂系统的研究不能采用系统分解的方法,不能将宏观与微观割裂开来研究,也就是要遵循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即在整体性原则上,注意把握内外环境中关键性的动态偶然变量,从系统角度分析其对整体的影响。

1.3.5开放性原则开放系统的内外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当内外条件(信息)达到一定阈值时便会自动形成一种有序结构[3]。开放性原则就是在研究中将复杂性系统放在开放环境中,分析外部随机因素对系统的作用与影响,有效把握系统发展变化规律。

2现代棉花生产复杂性技术观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2.1含义

现代棉花生产技术是由技术、科学、经济、自然和社会构成的一个复杂技术系统。其复杂性技术观的含义有3个方面:一是在观察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现象时,要用复杂性思维方法作为驾驭手段,既要把技术放到科学、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复杂系统中进行综合的和系统的考察,又要把技术放到科学、自然、经济和社会的链条中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样广阔的背景下探索现代棉花生产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等技术活动过程,揭示现代棉花生产技术体系演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棉花生产复杂技术系统的概念体系和普遍使用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二是用复杂性思维观察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分析技术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自组织演化过程的序参量、吸引子、演化动力,揭示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系统的复杂性与适应性的关系。三是现代棉花生产复杂性技术观不仅要揭示技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为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对社会进行调节控制,这是技术所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而把现代棉花生产技术作为知识技能、工具、手段、规则、方法等复杂性要素的结合,被用来实现一定的目的——棉花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技术所要解决的“怎样做”的问题,也就是在“怎样做”的问题上体现了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能动关系,人的这种能动性是通过技术的“媒介”和“手段”来实现的。

总之,现代棉花生产技术是人类在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在一定科学、自然、经济和社会等随机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因素作用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进的知识、技能、方法的自发结合而形成的有机体。这一表述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的广义性、系统性和复杂性。

2.2基本特征

棉花生产传统技术观局限于生产技术领域,仅从技术本身、从线性思维去认识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观,现代棉花生产复杂技术观具有研究内容的多学科融合性、理论概括的综合性和研究过程的动态性。

2.2.1研究内容的多学科融合性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信息知识为资源的知识经济社会赋予现代棉花生产技术以时代特征。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呈现出领域拓宽、内容深化、纵横渗透、边缘扩展、分支密集等特点。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范畴越来越模糊,边缘日趋混沌。

在现代棉花生产技术发展中,生产技术的兼容性和跨学科属性是现代棉花生产技术内在的本质特征。随着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涉及到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既有传统的学科领域,如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育种学、生态学、土壤学、肥料学、植物保护学等,也有新兴学科的领域,如计算机科学、现代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现代管理学等。棉花生产技术最初产生于生产领域,它和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技术便越出生产的范围,进入对自然、社会调节和控制的领域。现代棉花生产复杂性技术观不仅要把生产技术自身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而且还要考察自然技术、社会技术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从现代棉花生产技术自身角度看,随着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的发展与变化,复杂的棉花生产技术问题已经不能单靠一个学科之力能够解决,需要广泛吸收与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并与本学科传统理论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21世纪条件下的棉花生产问题,由此促成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的多学科融合态势。

2.2.2理论概括的综合性系统的整体行为决不是所有局部行为的简单相加,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不能简单地从局部以个别行为的细节去判断。因此,对复杂技术系统进行整体性的研究至关重要。运用现代棉花生产复杂性技术观观察技术过程,并不局限于局部的现象,而是要从全局出发,从科学、经济、自然和社会复杂系统出发,把生产技术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来进行总体观察、综合研究,即既要从狭义方面研究技术的局部现象,同时也要从广义的角度观察技术过程;既要从微观方面研究技术发展的契机,也要从宏观方面揭示技术演化的模式和动力,其立论便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现代棉花生产复杂性技术观是对生产技术的本质概括和抽象,是全方位的、多层次技术的综合。复杂性技术观来源于千差万别的技术,因此,它是一切生产技术研究活动的理论指南。这种高度的综合性是传统生产技术观所望尘莫及的。

2.2.3研究过程的动态性现代棉花生产复杂技术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广泛而紧密,构成一个网络。因此每一单元的变化都会受到其他单元变化的影响,并会引起其他单元的变化。复杂性技术观把生产技术视作历史的范畴,棉花生产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棉花生产的发展而不断的改造、提高、更新、进步。复杂性技术观从历史的观点出发,从历史的进程中揭示技术的背景,技术的本质,技术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技术的形态、特征,进而概括和把握技术进步的规律。棉花生产传统技术观习惯了静态地、孤立地割断历史的联系来考察技术,这种缺陷将在复杂性技术观中得到克服。

3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理念的转变

由以上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特点分析可见,复杂性科学不仅为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而且直接影响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理念的转变与发展。

3.1现代棉花生产技术体系向动态系统性转变

现代棉花生产技术体系是在吸收与借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对当今时代复杂环境下变迁中的有关棉花知识生产、组织、管理和使用的社会行为、社会认知模式的描述与解释。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技术进步的推动与应用创新的拉动促进现代棉花生产技术向纵深发展,形成了多重结构、有机构成的棉花生产技术体系。由于多主体参与和多要素互动,以及不同子系统的特点和结合方式不同,现代棉花生产技术体系具有不同质的系统总体形成和多层次性。但在这个技术系统中,每个技术观点的演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以棉花生产技术基本理论为基础,并与其他理论观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交融,构成具有动态性、系统性的现代棉花生产技术体系。

与此同时,现代棉花生产技术作为一项多学科交叉、应用性极强的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多个专业学科理论对其技术原理基础发展产生影响,推动现代棉花生产技术动态发展,丰富、完善技术体系结构,促使向复杂、多层次技术体系发展。

3.2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范式向复杂范式转变

所谓范式,是指从事同一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论的方法。范式代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的解决方式。范式不是理论,但他对理论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4]。由此推及到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范式,可以把他看作是棉花生产技术研究者在研究棉花生产问题时所持有的共同信念、传统、理论和研究形式、研究策略。

一个研究范式的变迁与发展既有其独立性,又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外部环境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对象、内容和过程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原有棉花生产技术研究范式已很难对其研究主体、内容、对象和过程的复杂性进行概括,不能科学、客观地指导棉花生产技术研究实践。这一发展特点决定了现代棉花生产技术需要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来主导新形势下的棉花生产技术研究,即复杂性研究范式。

复杂性研究范式的实质是以复杂性研究思维为主导的一种多元化范式。复杂性范式将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看做一个动态自组织、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的复杂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复杂性科学理论剖析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内容与研究这一技术系统的复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揭示棉花生产技术运动过程的内在规律性。现代棉花生产技术复杂性研究范式不是对原有范式的否定,而是对原有范式的兼收并蓄与整合。

现代棉花生产技术复杂性研究范式是对当前棉花生产研究思维与研究逻辑的高度概括。它体现了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中以“现代化”为关注点、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研究核心的质性范式的研究思维,又是对以“系统”为研究重点、以“交互作用”为研究焦点的技术范式的内容。因此,复杂式范式是符合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特点和研究趋势的主导范式。

3.3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过程向综合集成转变

综合集成是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也是现代科学条件下认识方法论上的一次飞跃。这一方法定名首先由钱学森于1990年初提出。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活动是由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的动态复杂过程。在此研究过程中,现代棉花生产技术不是各研究部分与研究环节分析内容与理论观点的简单叠加,而是各种观点的综合集成。因此,需要运用整体思维、过程思维、关系思维和非线性思维来分析与研究棉花生产现象、行为和过程,强调把握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与此同时,以先进技术支持的智能性信息组织、知识组织、信息构建等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应用于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之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中的人机交互与人机结合,促使其研究向综合集成发展。其实质是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的棉花生产技术研究过程,这种综合集成研究不仅为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发展趋势指明方向,也阐明了现代棉花生产技术原理与进化发展的原则、机制和路径。

3.4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方法向复杂研究法转变

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之间通常具有高度的规范一致性。研究方法中,量的研究是以非为命题的,质的研究是以价值为命题的。虽然在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中,有关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结合问题正在逐渐推进之中,但世界范围内重视多元、强调对话的思潮推动下,两者的结合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跨范式的热门话题[5]。纵观棉花生产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能够发现其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再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复杂研究的发展轨迹。

伴随着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的发展,兼容性和跨学科属性以及研究内容的多学科融合特点明显,多重结构、众多子系统的复杂理论体系日趋成熟,需要一种复合型、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与之相适应,即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复杂研究法。在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中,只有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兼收并蓄,才能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现象进行多层次透视,共同揭示复杂的棉花生产过程的不同侧面及其内涵。

以复杂性范式为主导的现代棉花生产技术研究范式将棉花生产技术研究作为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加以研究。在研究中,运用复杂研究方法,通过量的研究分析生产过程及其实绩,通过质量的研究,利用研究者的洞察力和直觉判断,把握复杂的棉花生产现象与生产系统的基本特点,剖析研究对象的深层次特征,揭示棉花生产行为和过程背后的价值关系,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棉花生产过程与人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的基本规律。

参考文献:

[1]陆以勤,韦岗. 从复杂性科学再认识科学的简单性原则[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11):22-26.

[2]靖继鹏,马费成,张向先. 情报科学理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15.

[3]杨永福,黄大庆,李必强. 复杂性科学与管理理论[J]. 管理世界,2001(2):167-174.

[4]智库百科. 范式[EB/OL]. [2013-12-01]. http://wiki.mbalib.com/wiki/范式.

[5]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65-483.

作者:刘瑞显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融改革重要性研究论文下一篇:咨询替客户解决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