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政策发展进程及实施现状研究——广州某民办本科高校为例

2022-10-31

一、高校资助政策的发展背景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但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贫富差距的现象仍然存在。为保障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可以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每一个困难家庭学生都能顺利入学,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全面推广、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实施国家资助政策。在这一战略的实施推动下, 我国的高校助学政策也日趋完善。

二、高校资助政策发展进程

1983年到1986年, 是人民助学金与奖学金并存阶段。随着改革开放, 我国社会经济逐步复苏, 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打破了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的全资助模式, 在原有人民助学金基础上加入奖学金资助项目, 奖学金名额相对较少, 旨在激励贫困生品学兼优。

1987年到1994年, 是奖学金和贷学金并存阶段,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入校新生全面实施奖学金和校内无息贷款政策。我国高等教育陆续经历了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改革、招生和收费制度改革, 学生及家庭适当分担部分教育成本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994年到1996年, 是初步建立“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阶段。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 提出对来自特困家庭的学生提供“特困补助”;教育部在1994年5月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 明确规定各高校设立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基金;经过短暂实践后, 国家教委出台了“[1995]30号”文件, 提出了一项“减免学杂费”这一重要的资助措施。

1999年至今, 是多种助困方式并存的助学体系阶段。2007年5月,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 (2007) 13号) 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 逐步建立了以“贷、助、奖、勤、减、免、补”为主的较为完善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三、国家资助政策实施的现状调研

为更好地开展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和服务工作, 制作了“贫困大学生对当前国家资助政策的满意度调查”、“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情况问卷调查”2份问卷。

调查的对象为广州某民办本科高校贫困建档的在校学生, 共分别回收有效问卷506份和515份, 所获数据, 客观、真实。

(一) 高校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服务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 学生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时 (多选题) ,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 学校宣传渠道占90.32%, 从朋友口中得知占44.37%, 电视、网络媒体占44.14%。

对于老师、班干对资助工作的信息传达情况, 40.54%的同学认为很到位, 班级所有同学都很清楚, 55.68%的同学认为传达一般, 只知道很重要的信息, 仅有3.78%的同学认为传达不到位, 很多信息不清楚。

(二) 高校国家资助工作的实施情况

贫困学生对于学校资助工作开展的规范程度的看法是, 认为非常民主、规范和基本民主、较规范的同学分别占28.65%和67.57%, 认为不民主、不规范的同学占3.78%。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评定的公正程度的看法为, 约21.35%的学生认为非常公正, 59.46%的学生认为比较公正, 仅有17.03%的学生持一般态度以及2.16%的学生认为不公正。

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 63.19%的学生认为申请的主要难度在于贷款的手续繁琐, 也有23.62%的学生认为难度在于贷款的名额有限, 13.19%的学生认为贷款条件苛刻或者透明度低。

(三) 高校国家资助政策的满意度

13.51%的学生认为资助能落实到真正困难学生身上, 81.62%的学生认为基本能够落实, 仅有4.86%的学生认为不能够落实。

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中, 有88.51%的学生获得了贷款批准, 有11.49%的学生未获得批准。对于银行在国家贷款服务方面的满意度, 比较满意以上的学生占比达到了90.27%, 不满意的占比9.73%。

有34.46%的同学认为国家助学贷款对于完成学业有着很大的帮助, 能够解决上学的费用问题, 有65.54%的同学觉得有一些帮助, 仍有较大经济负担, 这与部分家庭的具体情况以及学校的学费实际有关, 相比而言, 独立学院的学费高昂也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最高额度, 有75.23%的学生希望根据学校实际学费划定贷款额度, 10.59%的学生希望最高额度定在8000-10000元之间, 9.91%的学生希望最高额度定在1000-15000元之间, 仅4.28%的学生继续支持8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额度。

四、高校资助政策的实施建议

(一) 创新资助工作宣传模式

学校宣传渠道是学生获取资助政策的主要途径, 但大部分学生认为传达一般, 只知道很重要的信息。这样的资助宣传, 暂未起到让广大学生了解资助政策的精神、鼓励受助学生自强自立的舆论导向作用。

针对存在的问题, 有必要创新资助工作宣传模式。例如, 宣传队伍可以由简单的老师队伍, 扩充为“老师带队, 学生参与”的师生共建式宣传团队,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同时, 也可以“以研促宣”, 设立学校的专项经费, 调查贫困学生的真实需求, 提升服务质量, 让政策宣传深入身心。

(二) 建立资助反馈机制

许多学生反馈的问题, 大多集中消化在辅导员层面, 省级资助中心很难获取学生的真实状况, 即使有, 也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建立高效的资助反馈机制, 能及时掌握资助政策在基层的实施状况, 能畅通实施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

例如, 可以对申请贷款失败的学生进行统计和调研, 把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

(三) 注重资助政策精神的解读

高校资助体系日益完善, 高校资助力度逐年加大, 高校资助的评审工作也日趋科学。评审的程序得到了大部分贫困学生的认可。但在访谈过程中, 发现部分受助学生认为获得奖助学金仅仅是自己的努力, 很少有上升到到感恩国家的层面。

这个也跟资助宣传对政策精神的解读不充分有关。应该多一些国家各类资助类别的内涵解读, 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引导。

当前, 学校开展的政策精神传递, 多局限于感恩教育, 基本局限于开展征文比赛等形式单一的活动, 甚至有些学校都没有真正落实感恩教育。

建议学校创新活动形式, 开展交流活动、资助典型宣传活动、资助专家主题讲座活动、视频大赛活动等等, 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对贫困学子的关爱与鼓励。

摘要:通过文献了解高校资助政策的发展背景、发展特点;并通过调研了解高校资助政策的实施现状。针对现状调研中反映的问题, 提出有效的资助政策实施措施。

关键词:高校资助政策,现状,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1] 冯涛.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历史回顾与制度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 2018 (12) :40-42.

[2] 曾凡富.高校校园冷暴力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5 (2) :124-13.

[3] 纪书燕, 文碧兰, 王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来自广东省7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11) :97-9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化思想的探讨下一篇:论“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发展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