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大学教育论文

2022-05-06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教师大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

教师大学教育论文 篇1:

论大学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的文化责任

摘 要: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用人需求都以高校毕业生为主,高校成了人才培养、输出的重要场所,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较强的影响力,所以说高校教育至关重要。高校教育,总体来说就是“教之于道,育之于德”。即通过教育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提高能力水平。通过这样一个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学习、思考的正确方法,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最终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大学教育至关重要,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影响起着关键作用,高校教师应当树立文化影响的意识,承担起文化影响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高校教师 文化 责任 机制

文化对一个名族、一个国家的影响至关重要,并且一旦形成文化影响,那将是极其深远的,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性。文化的兴衰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个名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将引领、决定一个名族及国家的发展潜力。文化的引领又以教育的方式收效最好,而大学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前最重要的人格养成阶段,往往大学阶段的文化影响会伴随人的一生。因此大学教育至关重要,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影响又将起着关键作用,所以高校教师应当树立文化影响的意识,承担起文化影响的重要责任。高校教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意识?应承担起怎么样的文化责任呢?

首先,应该知道大学是什么?大学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既为高等学府,第一应该重点把握传承先进文化意识的重要责任。要传承先进文化知识,首先作为教育者应当广泛掌握知识,其次是对知识的研究、融合,并形成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传播给教育者。在传承的过程中要对不良的外来文化侵蚀随时保持高度警惕性,对先进的外来文化、文明要结合本国、本民族的现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予以评价吸收,而不能生搬硬套。要坚决反对那些崇洋媚外的思想和行为,始终坚持以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为确保文化的优质和先进性应结合实际选择性的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所谓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总体说来都是文化育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师文化。从人类起源说的话,文化就是“人化”,教育就是教化人、塑化人、熏陶人。教师的文化代表着知识、技能、道德品质、智慧和成人世界的社会经验。教师文化也是一种特质文化,是在贯彻育人取向过程中的主导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总的说来教师文化包含教师的思想理念、价值体系、行为模式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文化不仅代表着教育者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还蕴含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而且预示着整个国家、名族的文化精髓和价值取向,更是集教育者个人素质、学校教育观念及社会价值理念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反映。

文化进步的重要手段就是文化创新,让文化与时俱进,用文化引领时代步调,引导社会发展趋势。高校教师的文化责任最终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保证文化的优质传承,实现文化创新,确保文化的先进性。因此,高校教师应始终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承担起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文化责任。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说:“要成为高素质人才,要成为大师级人物,没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是不太可能的。”文化素养的概念很宽泛,教育部和学术界并没有什么统一的具体规定,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也一定程度上指明了高校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方面。

高校教育,总体来说就是“教之于道,育之于德”。即通过教育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提高能力水平。通过这样一个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学习、思考的正确方法,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最终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双边活动。教与学都同等重要,高校教师作为文化传播的引导者,学生作为文化传承和对未来文化创新的执行主体,二者缺一不可。教师的引领方向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学生对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未来学生对文化的创新方向,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性,充分正确把握文化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高校教师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还应注重文化和谐。正确理解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及作用,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古往今来,和谐思想、和谐意识、和谐理念一直是中华名族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所秉承和研究、探索的主题。和谐是人类久已期盼的美好社会状态。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拓展高校教育教学交流渠道、创建优秀的互联网文化也势在必行,这是新型信息社会格局中高校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责任。高校教师在运用网络素材教学,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传达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也必须把握好时代脉搏,做到科学合理引导,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作为高校教师,必须积极应对,主动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受教育者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让高校网络文化传承和建設在社会进步、创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体来说,高校教师的文化责任主要包含以下方面:教师要传授正确的知识;高等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骨干,要使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具备为社会奉献的精神,掌握为社会服务的本领。高校教师应肩负起传承、发扬、创新文化的重要责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和责任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合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创新,确保文化传承的先进性。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不但高校教师义不容辞、责任重大,必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言传身教,而且需要国家政策方面的正确引导机制。

参考文献

[1] 康志华,杨乃忠.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系企业岗位需求调研报告[J].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11(6).

[2] 雷夫.艾斯奎斯.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3] 曾琼芳,贺晓斌.创建高校教师文化刍议[J].井冈山学院报,2008(9).

作者:罗襄宏 李玉勤 刘聪平

教师大学教育论文 篇2:

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

[摘要]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阐述了大学逻辑的基本含义,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思路,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大学;大学教育;大学教师;大学逻辑;大学治理;张维迎

从政府层面的“211工程”、“985工程”到社会公众对于种种名目的大学排名及其排行榜的过分关注,昭示了一个强大的、和平崛起的中国迫切需要代表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的强有力支撑。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建设高水平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使中国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日益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举措。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诸多利益在博弈中的难以平衡,更由于改革对于现实利益格局的巨大冲击、传统习惯势力和利益既得者的种种阻挠,任何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或缩小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差距的改革尝试都变得极其艰难。如今北大的改革,之所以令人深受鼓舞,因为改革者提出了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不仅仅是北大师生的北大的口号,并着手进行了指引北大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快速迈进的制度变革,如规定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推行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等。作为这场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尽管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种种非议,但张维迎不仅有着对于大学理想的憧憬,而且坚定不移地推进了北大的改革。《大学的逻辑》一书,则记载了他参与推进北大改革、完善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这里,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所阐述的大学逻辑与大学治理的关系,不仅切中时弊,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如‘近亲繁殖’、‘家族式组织’,‘武大郎开店’和‘官本位’及其所导致的学术评价不公等问题),而且坚持现代大学制度变革的学术趋向,反映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规律。这里,大学的逻辑,用他的话表述,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如果说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那么,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为此,大学必须有很好的治理结构,其中,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制度是最重要的方面。学术自由、学术评价标准、教授在学校中的权力等,都具有内生性。在现行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下,大学变成了‘家族组织’。不废除大学的‘近亲繁殖’,不实行教师岗位的分级淘汰,不引进外部竞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自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的行政本位,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文化。”[1]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内在联系。

1关于大学的理念与治理

探讨大学究竟是什么,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也可以说是常谈常新。因为大学面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于大学的期待也会因时而变,加上各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同,故人们对于大学是什么的追问,无论就本然状态下的现实际遇而言,还是就应然状态下的理论解读而言,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尽管如此,所有这些讨论还是有一个逻辑上的预设前提的,即大学是社会所需要的、用来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文化组织或机构。可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构成了大学逻辑的起点。为了实现大学的目标和理念,更好地促进大学教育由应然逻辑向实然历史的转化,就有了一个大学的治理问题。

大学的理念是关于大学性质、目标(使命)和功能的一般性认识。从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培养神职人员、律师和官员的行会组织,到以英国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古典大学作为“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践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从哈佛特许状中明确规定大学的使命在于“在各个学科领域发现新知识;保留、解释和重新解释所有现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探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而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进”,到德国洪堡提出“研究和为人类创造知识是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2],以及发端于美国的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大学理念经历了由中世纪行会组织向传统的社会知识中心、由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向进一步创造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不断演变。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万变不离其宗,大学作为独立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之外的文化组织的性质却没有丝毫变化。大学在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不断满足社会对于学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拓展自身功能的过程中,不仅保持了其作为社会文化组织的特性,而且固守创造知识、传授知识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了批判、反思和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

大学的治理是为了实现大学的理念而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一个好的大学治理结构应该保证始终不移地不偏离大学的核心理念,不偏离基本目标[2]。这里,大学的治理实际上是对于大学教育的治理,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大学的控制权究竟应该掌握在谁手里?是校长、教师、学生、抑或政府?也即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中谁应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大学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如何规范和约束大学的掌控者,使其决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教育功能的实现,即维护社会在知识生产、传播方面的公共利益?三是如何选拔最适合的人作为大学教师?也就是学术评价及其标准的问题;四是如何激励大学教师?如果能够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就可以说有了一个好的大学治理结构。以北大为例,在变革大学制度、改善大学治理的过程中,他们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眼学术发展及其所需要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将创造对其他方面改革的强烈需求,推动行政和后勤体制、学术评价体系、博士生培养体制、科研资金分配体制、大学决策体制和干部任命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北大的改革及其制度设计,体现了大学的逻辑,因而对于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具有典型意义。它提醒每一个大学教师,什么样的行为是鼓励的(如进行规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什么样的行为是必须的(如在匿名评审的一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专著),更重要的是,它会明白无误地告诉每一个大学教师,不那样做会得到什么惩罚(如up or out等)。这样,无疑会大大促进包括学术市场规范在内的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大学治理结构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2关于大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

由大学究竟是什么的探讨,必然引出大学能够为社会提供什么,也即大学教育是什么样的事业的问题。按照张维迎的观点,大学教育是把学生从客户变成自己的产品的事业,即“一方面,我们招来的学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服务;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一种人才,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又取决于大学教育”[2]。他进一步从知识传授这个角度探讨了大学教育是怎样把客户变成产品、使大学拥有忠诚的客户和自己的品牌的,并对大学教育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科学概括。事实上,大学之所以能够作为社会知识中心和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之外的文化组织而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它所从事的大学教育不同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其他活动,具有自身所特有的功能和特点。

大学教育具有将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独特功能。无论是张维迎所强调的把学生从客户变成自己的产品的事业,还是通常所讲的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事业,大学教育都离不开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且必须将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加以实现。这是因为,大学教育中所传授的不是一般性、常识性知识,而是变革思维方式、能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或获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高深知识。在大学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这些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则分别是由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性活动加以完成的。以往大学教育中对教学强调的多一些是应该的,毕竟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但要传授高深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光靠教学传授已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索过程、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学术前沿,以便尽可能地将所掌握的高深知识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或学科理论和知识的创新。为此,就必须加强所属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展以知识运用和获取社会资源为手段、以实际问题解决或重大理论创新为目的的社会服务。只有把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大学教育所传授的是高深知识,才能保证大学教育所培养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推动知识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围绕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大学教育必须坚持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明显区别于中、小学等基础教育,而具有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独特功能。

大学教育具有把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促使大学基业常青的特点。历史上,大学因其所从事的事业对于增进人类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独特贡献,享有着崇高的社会声誉和地位。那么,大学教育又是怎样做到增进人类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呢?研究发现,这是与大学作为社会文化组织的定性定位和大学教育准入制度特别是学术标准的确立分不开的。大学社会文化组织的特性把它与社会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区别开来,也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学术趋向。比如,在供给方面,大学教育始终坚持学术取向的准入标准,即按照一个人智商的高低、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而不是根据谁出钱多就录取谁的市场经济原则或谁出身好、有家庭背景就录取谁的政治原则,来决定是否提供大学教育机会。在需求方面,大学所提供的大学教育能否吸引学生,不仅取决于大学教育的质量和价格,甚至主要的并不是取决于质量和价格,取决于还有谁在上这个大学,也就是取决于其他客户的质量。与此相类似,任何大学对教师的吸引力也取决于其他教师的质量[2]。就是说,大学教育是一个关联品,注重的是品牌价值。这种品牌不是短期内所能够塑造的,而是通过多年办学积淀特别是优秀校友资源的积累和无数往届毕业生的杰出表现打造起来的。正是大学对于品牌和社会声誉的追求,与教师和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成就及其预期、政府促进社会知识生产和学术及文化发展的努力、捐赠者获得的社会声望和个人名声、社会公众包括当地居民得到的由知识生产和传播带来的种种好处,在根本利益上的高度一致性,将上述大学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并融入大学以增进人类知识和引领时代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共同体,为不断提升大学教育的品位和质量提供了持久动力,也吸引了优秀生源和高水平的师资。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科尔做过一个统计,1520年之前全世界创办的组织,现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干着同样事情的,只剩下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15个是宗教团体[2]。这一点,足以说明大学教育具有强大凝聚力,不仅能够为大学积聚无与伦比的社会资源和品牌价值,而且也可以培养无限忠诚于大学、服务于社会的产品和客户,从而把利益相关者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延续了大学的生命,确保了大学基业常青。

大学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和特点客观上决定了大学逻辑的学术趋向。作为大学逻辑的中介,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性活动,在不断塑造大学品牌和社会声誉的过程中把大学利益相关者包括大学教师、学生、管理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校友、捐赠人、投资者、周边居民,等等)联系起来的。这是因为,大家作为利益相关方是可以从大学的品牌和社会声誉中获取实际利益或其他好处的。但是,大学的品牌和社会声誉源于大学为社会所作出的知识贡献、得益于往届毕业生的杰出成就或工作表现,最根本的是要靠大学学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提高学术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搞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促进大学教育的发展。由于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内的大学教育都属于社会文化领域里的学术性活动(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为特征,以发展学术、追求真理为目的),区别于社会经济领域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市场竞争中的等价交换为特征,以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也不同于社会政治领域中政府的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活动(以公共权力的获取和运用为特征,以争取社会公众支持为目的)。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学术发展尤其是文化的繁荣和学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上,把是否有利于学术发展作为推进大学改革、改善大学治理的根本标准,突显大学逻辑的学术趋向和大学治理中的学术主导,从而将大学应然逻辑上的内在要求与大学实然治理中的制度安排尽可能一致起来。

3关于大学教师的选拔与激励

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看,无论是大学的目标和理念,还是大学教育,都还只是制度设计的范畴。要实现大学的目标和理念,促进和推动大学教育的发展,还必须有一整套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必要的大学治理结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作为大学的教师?如何选拔和激励教师队伍?[2]说选拔和激励大学教师非常重要,是因为大学教育的功能主要都是通过大学教师完成的,大学教师队伍在大学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学校的其他所有机构都是衍生工具,是派生出来的而非原始需求。在张维迎看来,保证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的质量。只有当教师队伍是由最具有学术兴趣、最具有创造力的人组成的时候,大学才会有真正的学术自由,才会追求卓越,才会注重自己的名声。试用期基础上的终身教职制度是保证大学教师质量的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2]。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选拔和激励是能否实现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学教育体系及其治理结构的关键环节。由于大学的品牌价值和学术声誉取决于大学教育的水平,大学教育的水平取决于它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而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大学教师的质量,故选拔最优秀的学者做大学教师、并且激励他们去努力奋斗是大学治理最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大学实现核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大学创造并传授知识的特性,决定了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并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对此,张维忠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不是一个给人提供铁饭碗的地方,而是提供给那些最具有思想、最具有开创精神的人去创造的地方。大学教师的选拔,目的是选一个优秀的学者,讲师、副教授都只是一个过渡,是一个试用阶段[2]。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选拔实际上是一个选择、试用、最终确定优秀学者人选的过程,涉及包括学术评价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而决不仅仅是一个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制度安排问题。为了能够将最为适合的人选拔出来,除了设置准入条件、任职资格、选拔程序之外,还必须确定相应的专业标准、实施规范而又公正的学术评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术评价及其标准问题。一般而言,学术评价只能由同行来做,不可能靠外行。因为,一个学者的研究做得好不好,只有和他从事的学科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的人,才能说得清。但是,同行评价需要解决好“武大郎开店”(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和“近亲繁殖”(把自己培养的学生留在身边)这两个制约学术发展的前提性问题。为此,规定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确立学科末尾淘汰制度、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就成为目前比较好的制度安排。此外,学术评价本身还必须有一个同行认可的专业(学术)标准。一个教授有没有成就,学术界都有杂志,有学术会议,大家都是看得见的。学术成果信息的这种透明化为公开招聘、到学术市场上去选人提供了可能性。问题在于,目前学术评价体系中无论是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都是“外行评内行”,尤其是内部评价体系中学术评价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做出而非由相关领域的学术同行做出,直接导致学术评价的标准因过于注重易操作性而片面强调学术成果数量、忽视了质量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大学外部的学术市场,制定一个同行认可度较高的专业标准,从而建立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就显得日益重要。事实上,学术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可以观察(甚至不可观察)、但不可证实的学术贡献,通过学术市场上的在实行匿名评审制度的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等市场评价手段,变得可以证实,从而形成对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事实上,Tenure track制度恰恰发挥了学术市场的上述功能,其合理性一方面在于向每一位申请人明确地发出信号:有望成功的申请人必须首先通过在同行公认的权威匿名评审期刊公开发表文章等方式,向同行充分展示自己的学术实力;另一方面,则在于使包括学术委员会成员在内的所有同行形成相同的预期:在众多的申请人中,具备哪些条件的申请人才可能授予终身教职。上述制度可以使无论同行,还是申请者本人都对自己的学术成果形成客观评价,而最终使每一位真正有实力的申请人“确定地”获得终身教职,因而是目前比较好的选人制度。

大学教师的激励是大学的治理能否促进学术自由发展的根本保证。激励大学教师,主要靠大学之间自由、充分的竞争,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鼓励公平竞争、形成学术争鸣的学术环境。当前,对于学术发展最大的伤害是官本位及其行政主导下缺乏学术上的公平、自由竞争。学校的官本位,除了激励制度扭曲外,还与学术规范和学者水平有关。如果没有好的学术规范,学术成就不能有效比较,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只能寻求学术之外的标准。毕竟,官本位还有一个序列。一般来说,学术水平越低的人,官本位思想越严重,因为低水平的学者在学术上竞争不过别人,就会拼命找一些其他的关系来压制别人,如靠行政级别来提高知名度。如果大家水平都低,社会上就只能根据职位来推定学术水平,大家就会拼命去争当“官”,这样更没有人热心搞学问了。事实上,一个组织越是水平低的人多,就越是着迷于内部权力斗争。与此相反,高水平的学者通常很自信,更喜欢以自己的创造和学术上的成就来衡量自己的地位,对当官反而不太容易看得上。可见,高校的官本位不利于学术发展,只会把大家的精力引向内部权力斗争及其所关注的分配问题,而不是激励大家创造价值。只有自由、充分的学术竞争,加上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也就是一个好的学术环境,才能使优秀的人才获得公正的评价和充分的学术自由,使其忙着去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知识贡献,从而确保越优秀的学者就越能得到好的待遇和高的职位。一句话,学术上的自由、充分竞争,不仅为学者提供了创造知识的激励,而且会引起人才流动,进一步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从而有利于促进学术生产力的提高和大学理念的实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学的目标和理念,还是大学教育的功能和特点,抑或大学教师的选拔和激励,都充分说明大学作为社会的文化组织是为真理而生的,它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保存被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知识,并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以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大学的价值在于创造知识、传承文化和保存文明。而大学价值的实现,则离不开热心大学教育、从事知识创造和传播等学术活动的学者,这需要有一个能够选拔一流学者充任大学教师、并激励和保证他们不断提高学术生产力的大学治理结构。毕竟,大学不同于企业,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或价值取向,而是以学术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始终以大学理念即社会所赋予大学的社会知识中心地位和社会文化组织特性作为学术发展的逻辑起点,以大学教育即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作为学术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大学教师即热心大学教育、能够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学者作为学术发展的依靠力量。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大学治理,主要是以学术自由、思想自由、价值中立作为大学治理的根本原则,以大学自治、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作为大学治理的制度保证,以培育大学文化尤其是学者个人的学术声誉、事业心、使命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作为大学治理的最高境界。可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功能,但它们都不可能自动实现,而是通过大学治理结构、最终由大学教师加以实现的。因此,大学必须以追求真理、推动社会进步作为立身之本,大学教育必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大学教师必须以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作为终生追求,这便是大学的逻辑。概言之,大学的逻辑是学术的逻辑,是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和学术发展、促进大学能够始终维护社会在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保存文明等方面公共利益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

[2]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3,6,8,10,5,48,31.

作者:毛锦茹 张博文

教师大学教育论文 篇3:

当代大学教育教学理念创新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的反思

[摘 要] 在教学信息化和形式多样化的新趋势下,高校教师必须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形成新的角色信任和期待,增强职业使命感,涵养大学教学品性,实现教育理念创新。本文通过对固有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并从信任学生的角度提出建立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学习合作体的对话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必须以人类文明的全球视野进行终身学习,要有面对未来的创新教育理念,以教育的初心和科学的精神在教育教学和自我职业发展中实现超越。

[关键词] 大学教育;主体意识;学习共同体

随着信息资源渠道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发展,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学生对教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青春期的孩子,对人生、对世界、对自己都开始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尽管还不太成熟,经过大学四年,多数学生下一步就是直接面对社会,要在当前社会寻找自己位置,尤其是处于知识爆炸、教学途径多样化的时代里。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如何教?教什么?怎么育人?育人与教师自身的成长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对于这些追问,本文试图从对一些固有观念提出的疑问中寻求新的答案。

一 五个问题

(一)“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就能教好学生吗?

常言道教师应“为人师表”“严于律己”这固然没错,因为只有自己严格要求了,学生就会受其言行的影响,强调固有规范,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问题在于,用恪守既定的规则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是否就是严格要求?传统的教育认知,教师是要指引学生成长,而现在孩子受现代媒介的冲击,碎片知识广泛,其经历、视野远超以往学生,对教师的崇高和师道尊严不再是举手投足的膜拜。在“严于律己”“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让学生对教师容易接近,“严于律己”“严格要求”不是刻板到没有灵活的变通,所以转变传统的教师自我定位是相当重要的。

(二)付出越多就越好吗

很多尽职的老师都曾被“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对学生要倾尽心力”的观念而折磨,认为如果“我”没有尽全力帮助到学生,“我”就很失职,有时怕自己的付出不够,对学生因自己懈怠学业而临时抱佛脚的姿态来求助,老师也是有求必应,时间没有规律。特殊辅导有时是各种即时工具24小时准备着,以为这样可以提供更大的方便,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好计算,取得的效果也只能算微乎其微。过度付出的结果是,教师个人时间很多被消解掉,提供的却是保姆式地追学服务。因此必须思考如何有价值地使用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并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什么是自己的责任”。

(三)教学效果是否就是“相安无事的过程”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他的工作对象是塑造新一代的人。传授知识固然是本体,但更深层次的是思想引导、心灵关怀、人格养成的关注与投入才是根本。现在很多高校都会将课堂教学效果与评教体系联系起来,评教体系的建立本意是好的,是对教学情况的信息反馈,但评教的分数结果真的与信息是对称的吗?学生评教的能力和态度能否反映相应质量?为配合规则,形成“相安无事”的好效果,而长期的“相安无事”是否会导致教学不想深管,只要表面秩序规范,内容得过且过,师生各得其所,这是否会将师生关系变得利益化,走向冷淡化,“相安无事”后面会不会有更大的忧虑。

(四)“有问有答”就是互动的课堂吗

“课堂沉默”是目前大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非老师不问问题,而是“有问无答”。这使得教学考核非常重视鼓励和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以增强师生互动。但并不是课堂上有老师提问、有学生回答就表明有正常的教学互动。问题的设计、提问的目的才是检验互动的成效。“为问而问”的课堂,有时问得太牵强或太简单,从某种程度上是有悖于问题的初衷,自然学生就不是太主动回答,问问题是引发继续思考的途径,不是为问有答的目的。还有一种课堂就是一问一答之间很热闹,对学生不知所云的回答,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回答,就简单夸张的表扬回应,短暂的表象互动后,并不能引发深入思考。如何设计问题是引发思考的重要手段,在资讯时代不是将问题停留在“是什么”上,而是“怎么样、为什么”,一系列好的问题设计应该是从已有的一定信息量上,基于学生的回答调整问题的方向和深度,逐步引导到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启发学生的兴趣点上。

(五)“很会教”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吗

怎样的老师才是会教的老师?是很会讲明白一件事?还是会启发一个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好老师是对课堂有把控力,特别能讲会教的老师。以教师为主导的满言堂,固定的教材,统一的内容,丰富的案例和娴熟的语言表达技巧,这些无疑会让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到教程内容、教授技巧的研习上,但是这最多是教给了学生知识,却没有教授如何思考问题。而在知识爆炸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线上教学也越来越丰富,灵活性也越来越强,老师仅仅会教知识,能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吗?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吗?在未来的学校里,老师的角色不是知识运输工,而是学习行为的设计者与合作者,并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做出反馈。从“思考什么”到“如何思考”是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课题情境设计,在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通过各种教法,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

二 四个相信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教学现象的思考,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建立现代视野下的教学信念,具体体现在“四个相信”上。

(一)相信学生都有潜在的自我责任意识——让学生参与到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

相信学生,把学生的问题交给学生。大学专业实践课程的特点是项目实践为主,有些是需要协作完成。一个班级每个学生擅長点不同,包括投入到项目中的态度也不一样,难免会出现有些认真有些蒙混,如果是独立完成还好,按成效给予成绩,但协作完成就不太好评判,即使项目分工写得很清楚。而项目实践的目的之一就是锻炼团队协作精神,不能孤立地按分工内容来评判。因此,善于利用不同学生的特长进行项目分工自然成为首选,遵循“组内异质”和“组内自治”的原则。如果遇上不合作组员,可以在尊重他们各自意愿的前提下,对项目内容和任务职责采取自定规则、自己认领的方式,让他们有一个意识即“你现在做的是你自己选的”,将任务规则和小组管理交给学生自己。另外有些项目在进行提交的时候,还会出现管做不管交,拖拉或作业整理无序的情况,这些后续的工作无形中给项目组教师带来极大的劳务负担,而学生自己却全然不知。如何让学生明白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可以从两方面做:一是,对没按要求整理的同学,让他们参与整理作业,把他们认为的别人的事转变成“你得负责的事”;二是,对迟交作业的同学,让他们在最后的时间限内自选时间提交,而往往他们会主动兑现自己所说的。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任务设计、任务分配和项目提交的整个过程,使学生的身份从被约束主体变成了规则制定者,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制定规则的过程中,也能够赢得学生的认可与支持。而学生从规则的被约束者到自主的合作者,在实践的各环节也学会了自我的责任意识。

(二)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自知能力——从学生增益的角度思考问题

不同年级学生的心态和对学业的判断能力会有程度的差别。对一门课程的教学评判,学生会依据自己当时当刻的感受和认知能力来判断,不乏会出现,你按正常要求去规范他的学习,却与他当下的认知不符,质疑你的评判。“严”课与“松”课,“有内容少段子”课与“少内容多段子”课,受欢迎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责任心的老师难免积极性受挫,但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有一种信念,当你作为成年人,作为一名老师,有自己学习的经历和体会,在明显的价值判断下,要肯定自己的做法,哪怕会有暂时的不理解,因为你要相信学生会成长,尽管有图一时之便,但他们在心底都有一个基本的常识价值判断,教师从学生增益角度出发,不讨好学生,即使他依然并不喜好这门课,但你为人师表的姿态和治学态度,是会正面影响他的。

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是很容易在知识观点互动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辩论的,甚至有些辩论还会上升为学生不服气,教师很无奈。这种时候,教师要有一种胸怀,要懂得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敏感好辩,不喜求同,学生言语的不服气,不要上升为言语的不敬和认知的低下。思辨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要有等候学生的心态,也不要为了稳妥怕暂时的冲突。要相信学生的自知,任何你行为出发的起点是有考虑他们的利益并尊重他们声音,而不是虚度一节课,他们内心都会有一个中肯的想法,这无关乎知识程度,而只是出于基本常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不敷衍学生,教师的价值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

(三)相信每位学生都有潜在的思辨能力——教学模式从主体意识培养起

“有问无答”或“为问而问、为答而答”,都不是真正互动课堂所提倡的,除去教师思维懒惰外,实质是不相信学生有思辨能力,其实也是对学生智商的轻视。当然教师也有委屈,想问些有质量和引导的问题,但学生没有储备前期知识的习惯,“真不会答”也是一种事实。信息时代新型课堂教学上最大的特点是,少讲概念知识,多讨论。一门课的教学基础知识不是单一从课堂上获取,换句话说,网络能够查到的概念,就不要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念读解释,更多是布置课题,让他们搜集资料,学会调查、分析整合、综合总结的能力。对实践课程来说,讲概念不如讲课题,讲理论不如讲方法。因为课题研究就会涉及概念及相关设计理论,而方法是制定好研究框架。在一定资料收集整合的基础上,就有了阐述观点的想法。现在大学生其实很少有怕答错了觉得失面子的想法,更多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所以教师设置课题的方法框架要具体,要求不能太抽象。

另外,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指导方式上也要有所不同。比如项目作业的指导与讲评,对一二年级学生一定要讲得具体,而不是点到即止,要提出疑问并共同思考具体方案,使他们适应项目研究的语言环境,明白基本的要求和规范;对三四年级学生重在挖掘新思路,培养思辨和创新想法,反而不需要太具体,以免学生思维单一,但讨论的深度可以加强。无论哪个年级,对项目汇报的自评都是需要的,这既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也可以让他们针对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执行过程,而最后的教师点评也很重要,点评是否具体和具有启发性决定了学生对课题的自我参与的程度,必要的观摩和辩论可以活跃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投入度,同时也避免老师的讲评就是权威。课题自查自设自辩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是独立人格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大学毕业后独立于社会岗位,不会只是简单听话的职场机器,而是靠自己思考、创造性寻找答案的开端。

(四)相信每位学生都有交流的意愿——尊重学生个性并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情感的思想个体,都有探究世界的欲望和表达想法的意愿。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思维活跃,行为举止多样,自尊心与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渴望与人交流,敢于质疑和批判,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自主自立意识强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支持,反感别人的“指手画脚”和“权威说教”。因此开放、包容、民主的教学氛围更适合保护和激发他们的个性潜力。

保护、启发这种交流和探究的思维模式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开始。教师要坚定地相信这一点,需做到,尊重并鼓励每一位学生表达,提供平等的对话平台,善于启发和倾听,并予以中肯的回应,既不是一味夸张的鼓励,更不是敷衍应付。要课内与课外结合,避免上课走人后的冷淡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互尊,相互倾听、一起学习、协作完成。在学习共同体中,一名教师是否尊重学生,能否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会决定教学情景的设置及教育真实目的的实现。学习共同体可以容纳不同观点的表达,但包容并非等于纵容,教师要守住教学底线,和学生共同制定规则,设置他们感兴趣的课堂情景内容,交流的语言贴近他们的生活。

教育是一門慢艺术,需要教师有一颗等待的心。要看得到未来,愿意等待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设定目标,促使他们跨越障碍,获得成长,这是教育的要旨所在。

三 三点建议

做教育是要有信仰的,教育是一种影响力,相信学生是会成长的,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单靠信仰就可忽略当前大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需求与教学方法单一、互动粗浅、教学与实践脱节等众多问题。

(一)以面向未来的现代意识创新教育理念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老师是“教的专家”,那么21世纪的教师则必须成为“学习的专家”,要求教学价值取向必须从以教为本转向以学为本,即教师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当MOOC来临,在线教育在未来扮演重要角色,使优势教育资源得以实现全球共享、全民共享。MOOC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课程形式的规模性、开放性、自由性,使得传统课堂教学必须转型。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已经不能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教学从教师单向独白走向师生互动对话,要通过现场的质疑、讨论等方式与知识同行。

师生同堂的课堂是集智力环境、社交环境、情感环境和现实环境于一体的,这也是不同于MOOC在线课堂。教师要具有面向未来的现代意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根据课程性质设计互动对话、合作共建的教学情景,锻炼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以科学精神来耕耘自己的园地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必须具备科研精神,即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和实证精神。教师的独立思考来源于对学问的钻研,虽然在內容及层次上与学生有差异,但探求未知的历程相同。学与问中都要经历怀疑、批判、分析、求证的过程,并对学习进程和方法做出自我探索、自我调节和自我检测,亲历过的深入思考的认知过程就是积攒教学法的资本,才会对学生的学习感受有理解,对教学的设计有预见,对教学进展的调控也会有依据。教师探索的经验足了,其授课的灵活应对力也会增强,课程价值才能实现。

(三)以教育初心的情怀建构互信的师生关系

教育的初心是促使学生身心成长,让学生在未来有足够的自我培养和应对的能力。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不是仅仅关注知识,而是关注人。教师的“教”应该诉诸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师生只有建立在互信的沟通上,才能正向激发学生问学的热情。课堂的有效管理不是只依靠教师的制度性权威就可以实现,教师本身的感召权威更胜一筹,如教师的人格魅力、文化底蕴等个体特征会形成人性的召唤力量,敲击学生心灵。教师的人格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会增进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同时当学者与教师、做事与做人,在达到一定高度后,一定会殊途同归。

综上所述,在经济转型时代面对大学教学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教师主体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教师角色,要求教师在信念上要相信学生;在观念上要有全球视野和现代意识;在实践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模式,实现知识传授者向知识促进者转变,还要从课堂走向学生,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做学生眼中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最后回归教育的本质,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真正的教育工作能手,也实行督促、约束、强制,但当他做这一切的时候,总记得在教育对象的心灵里永远不要让那一点宝贵的火种熄灭。”

参考文献:

[1]郑锋.高等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2]吴兴亚.当代大学教师角色困境及其解决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张楚廷.大学里, 什么是一堂好课[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4]魏小敏,张慧萍,何云峰.高校教学满意度提升:教师角色必须实现“三个转向”[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5).

[5]杨雪.现代大学教育的反思[J]. 高等教育研究,2015(4).

(责任编辑:王义祥)

作者:罗小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班级创新管理论文下一篇:思想品德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