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北非局势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中东北非局势范文

如此中东北非局势

摘要:2010 年底以来,西亚北非地区持续动荡,突尼斯、埃及政权突变,利比亚陷入战争泥潭, 叙利亚、巴林和沙特等国民众示威不断。这些“政治风暴”被认为是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本文深入剖析中东北非局势的原因根源和透过这些局势带给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中东 北非 动荡 原因 启示

2010 年底以来,西亚北非地区持续动荡,突尼斯、埃及政权突变,利比亚陷入战争泥潭, 叙利亚、巴林和沙特等国民众示威不断。这些“政治风暴”被认为是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一、中东北非国际政局动荡的原因

对于,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发生原因的命题, 有人认为西方势力是此次动荡的根源,也有人认为中东北非当局政府所引发的民生矛盾是造成此次动荡的主要原因。在笔者看来,任何事件包括革命性的事件都有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革命性事件的主要根源还是归咎其国家的内因。所谓国家中的内因,包括其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国内主要矛盾,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国家资源分配等。因此中东北非一系列的动荡根源在于本土政治经济矛盾激发,而西方势力在这种矛盾的激化中起着煽风点火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 人民利益受到侵犯是社会动荡的重要根源

有人认为,中东北非国家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这就陷入了一切惟经济发展论的误区。笔者认为,此次社会动荡根源虽然在于经济,但并非在经济发展水平,而是在于人民可支配收入或者人民利益所得降低。

譬如,此次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初始国突尼斯在宏观经济指标,全球竞争力指数和人类发展指标都无一例外的居非洲前茅。2000年到2010年突尼斯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4.5%,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使得非洲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的2009年,突尼斯仍然保持了3.1%的增长率,而同年南非则出现了-1.8% 1

的负增长。[1]如此的经济发展大国,却因为一名失业大学生遭遇到城管暴力执法而采取自焚身亡的事件而使当政者丧失政权。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突尼斯的政局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局面,是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与腐败之风恶性蔓延的结果。首先,突尼斯经济发展对外部环境依赖程度很高,欧洲是其主要的市场。而由于近几年的金融危机,欧洲国家一直没有恢复元气,因此对突尼斯出口和旅游收入受到影响,首当其充的是突尼斯的民众。另外,突尼斯粮食不能自给,大部分靠进口。而突尼斯国内粮食由于天气因素造成产量严重下降,加上国际粮食价格升高。其国内的粮食价格高涨,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金融危机后的突尼斯却减少对于贫困人口的补贴,加深了贫困人口的生活窘迫境况。同时,突尼斯面临着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国内矛盾,官方统计数字为14%,大学生失业率超过20%。虽然突尼斯政府对此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但由于进度缓慢和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等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最后,也是尤为突出的一个原因,突尼斯当权者腐败风行及市场垄断,导致了突尼斯国内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2010年12月,维基解密曝光的美国大使馆机密电文中将本·阿里的家族称为“准黑手党”,称其是突尼斯“腐败的核心”。这在突尼斯民众中引起轩然大波,对本·阿里政权的仇视也更加深重。这个事情深深地伤害了突尼斯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情感。因此在突尼斯国内爆发了“茉莉花革命”。

事实上,家族统治、高失业率、贫富差距鸿沟和贪污腐败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普遍存在。正是如此,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给了这部分地区的人民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埃及,利比亚等国家遭遇政治动荡与这些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二)西方势力的干涉是这些地区局势动荡的外部因素。

中东北非国家动荡政局的背后都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影子。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东政策” 扭曲了该地区的政治结构和政治版图,“9·1l” 后美国又在相关国家强力推行“西式民主”,这是引发和加剧部分国家政局动荡的外部因素。

与传统的外部军事打压手段不同,美国近年推出的“大中东计划”更加注重从目标国的内部煽动和激起民众的极端情绪,从而发动非暴力的“软战争”,即所谓的“街头革命”。美国在中东北非地区意欲推行的民主改造计划,诱导着该 2

地区的民众“认同”美国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些国家原本存在的经济结构失衡、失业率上升和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进一步凸现,一些民众在所谓“自由”、“民主”口号的鼓动下走上街头,从而导致了动荡的发生和蔓延。

除此之外,在利比亚已陷入事实上的内战状态的时候,西方多国部队的加入使利比亚内战变成了利比亚战争。3 月17 日,安理会通过第1973 号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置禁飞区。3 月19 日,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落实安理会关于利比亚的决议。3 月19 日深夜,以法、英、意等西方国家为主的多国联军正式对利比亚空袭,致使利比亚内战即刻升级为利比亚现政府同外部干预者之间的冲突和对抗。[2]西方国家以民主的口号用暴力的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其目的并非全世界的民主,而是这些国家的利益。这是新时期霸权主义的一种表现。

总之,西方等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多方面的推波助澜,助长了这次中东北非地区动荡的气势,使动荡大有蔓延之势。

(三)互联网在此次的动荡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美国《福布斯》杂志的《网络战走在革命前面》一文称,“突尼斯是第一个实现由公民、确切地说是网民推翻现政权的阿拉伯国家”,这要得益于于“现代化的通讯基础设施、互联网的普及和完全数字化的移动电话网络”。

回看突尼斯、埃及的骚乱,直接导火索都源于网上盛传的有关腐败的视频,它们彻底冲破了民众的忍受底线,也给网民组建网络组织提供了理由。如在埃及,2009 年6 月年轻商人哈立德·赛义德被害的视频播出后,人权活动者在脸谱上创立了“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网页,在脸谱、优兔和推特上的拥护者多达数十万,并最终成功号召埃及民众于今年1 月25日在解放广场开展示威活动。埃及动荡的强大幕后推手“4.6 青年运动”也是通过互联网成立的,现在脸谱的拥护者达80 万人。在突尼斯,2010 年12 月17 日,一名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赖以谋生的摊位被取缔后自焚,他全身着火的照片很快传遍互联网,这起“暴力执法”事件彻底点燃了民众的不满情绪。

网络成为双方对抗的前沿阵地。骚乱发生后,政府与民众不仅在现实世界展 3

开了激烈争夺,双方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的斗争亦全面铺开。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等国政府网管部门强化了网管措施,或采用“钓鱼”手法,获取某些网民在脸谱、谷歌和雅虎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删除或修改这些账户,甚至利用账户信息来定位博客作者及其联系人,或采取断网等措施,屏蔽BBC、半岛电视台等网站、切断手机通讯等。但这些管控措施随即遭到还击。1 月2 日,“维基解密”支持者黑客组织“匿名者”通过论坛号召全球激进分子加入,同时对突尼斯总统、外交部等八个政府网站实施了“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该组织对英国《金融时报》称:“只要有必要,只要突尼斯政府继续采取审查措施,攻击就会持续下去。”[3]埃及等国也屡屡受到该组织的网络攻击威胁。

二、中东北非局势带给我们国家的启示。

(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保障民生,关注民意,维护民利是社会的稳定的根本。

中东北非地区经济虽然不断发展,但是带来的结果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分化差距不断拉大的局面。广大人民群众没有从发展中受利,即使受到一点蝇头小利,但社会的公平正义给当权者糟蹋。这些动荡给了我们国家敲起了一个警钟。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O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今后一段时期,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这是由于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国家贪污腐败事件屡有出现,且已腐蚀至高层;贫富分化愈演愈烈,资源分配不公,例如,“官二代”“富二代”凭借这继承的资源欺压着“穷二代”;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令群众甚为担忧,同时让群众对国家的食品等安检失去信心。凡此种种,均牵涉到社会的矛盾。倘若任由某些政府官员不能为群众谋福利只顾自己中饱私囊;倘若任由富人强势抢夺资源,欺诈穷人;倘若任由人民道德逐渐沦丧于人生命不顾而争夺利益,那么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在中国的发生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把 4

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两会”期间则强调指出:“领导干部的政绩应该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最高标准,而不是以高楼大厦和项目作为最高标准。” 的确, 中东北非政局的负面教训应进一步坚定中国各级政府的信念,要时刻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为行动指南。只有这样, 中国社会才能安定, 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二)要认清楚西方势力在这一系列事件的阴谋。

西方势力一向奉行现实主义“强者逻辑”,本着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而挑拨、教唆中东北非等国家出现政变和**。有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去强制军事干预,但是他们罔顾出事地区人民的意愿而挑拨离间该地区的人民,造成大量人民流离失所。从这次阿拉伯世界的局势来看,西方以“人道主义”名义进行的干涉,反而制造了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因此我国要做好应对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准备,防止其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的侵略。

(三)注意本国的信息管理。

在突尼斯和埃及的运动中,因特网、卫星电视等最新通讯手段起到了重要作用。中东变局在告诫全球各国政府,信息化时代的政治更加敏感复杂。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 亿人。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也同样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一方面,网络成为一个成本最低、速度最快、最为直接的民情官意的互动站。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也是民众实施政治监督的主要“战场”。网络舆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广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充当着社会预警的监测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和社会舆论的添加剂。但也为各种虚假言论、不实言论、恶意言论提供了温床,给政府权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一些“网络民意”在表达中存在的不理性和情绪化倾向,极易引发和扩大社会上的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管理网络成为执政者适应信息时代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5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矛盾在不断加剧,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发展与稳定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还有很多东西要做。

参考文献:

[1] 朴英姬.透视“茉莉花革命”[J].中国报道.2011,(02):72~73 [2] 马振超.北非中东变局透视及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23 ~126

[3] 唐岚.社交网络—“中东波”的有力“助推器”[J].世界知识.2011,(09):54 ~56

第二篇:中东北非诸国动荡局势解析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之死的消息一经传播,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他的死不仅宣告了利比亚“卡扎菲时代”的终结,也从侧面标示,中东北非地区的动荡局势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中东北非地区的局势动荡由来已久而且涉及广泛。从政治领域来说,第一,中东北非各国政治体制落后,民众极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国家极容易处于混乱阶段。第二,中东北非地区在各大西方国家的政治干预下,各个党派大搞街头政治,进行不利于本国发展的势力角逐或专制独裁。由于各个政党和各方势力为各自的利益而煽动游行,甚至引发战争,久而久之,中东北非诸国的国内战争会被不断激化,政府职能逐渐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保障。第三,中东北非自古就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咽喉要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得中东北非者得亚欧大陆。于是,从上个世纪开始,美国就试图一步步地把中东北非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进而慢慢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中东北非诸国的既拉又打,不仅有利于其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政治民主的形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亚洲,抑制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的壮大,从而独自坐大。因此说,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自上世纪对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及军事干预搅乱了中东北非格局,加剧了中东北非诸国的局势动荡。

从经济上来说,一则,中东北非诸国的市场发育不完整、经济结构单一,因为其他资源相对困乏,只能够依靠有限的石油发展经济。除此之外,中东北非地区的投资主要靠吸引外资,科技和设备严重依赖国外。也因为伊斯兰国家对妇女劳动的限制,所以这些地区往往缺少劳动力,只能靠进口国外廉价劳动力来补充国内所需。可以说,正是因为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才导致其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二则,中东北非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双重特征,一方面显示出大工业、小农经济及游牧经济和小企业并存的传统特征,建立的是以资源密集和农产品、原材料为基础的原始贸易模式;另一方面又将科技视为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呈现出现代经济体制的特点,如此矛盾的经济思想不仅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也进一步导致了诸国国内因经济落后引起的社会动荡。

从文化及宗教领域来讲,中东及北非诸国文化多元、宗教不同。中东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从古至今,这三大宗教就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不仅如此,各个宗教内部尤其是伊斯兰教各教派之间也是暗流涌动。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之间的矛盾在二战前后表现为巴以冲突,而伊斯兰教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冲突则上升为伊拉克和伊朗战争。宗教是文化的缩影,可以说,中东北非地区的文化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们的宗教,正是因为这种宗教上的冲突导致了文化上的冲突,所以才会出现诸国为宗教纠纷不断,为领土及资源战乱不休的局面。

从国际格局及发展趋势方面来说,当今的国际形势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国际形势的多极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东北非动荡。一方面,鉴于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对能源(石油)的需求,他是不会放弃通过鼓吹和平民主的观念来煽动中东北非**的机会的。如此,中东北非地区便被美国通过政治恐吓、经济援助和军事制裁的手段变得争端不断。其他的西方国家大多是北约的成员国,从十九世纪以来,他们就习惯了瓜分世界,而且渐渐不满于美国的领导,希望在新的国际秩序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他们往往采取了和美国相似的做法来满足自己的政治野心。另一方面,俄罗斯和中国等其他国家呼吁和平解决中东北非问题,并对其积极提供不同程度的援救。在上个世纪两极世界体制结束后,俄罗斯和中国都在飞速发展来对抗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从这一方面来说,中东及北非地诸国成为几个大国暗地较劲的战场,各个大国支持或是干涉的中东北非诸国之间的冲突不过是国际各大势力相互角逐的缩影。

关于对未来中东及北非地区动荡局势的发展趋势预测。鉴于对中东北非地区政治体制落后、经济长期退后、文化多元复杂,宗教之间冲突不断以及大国干涉等多种现实情况的考虑,我个人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该地区仍会处于战火弥漫、硝烟四起的形势中。当然,中东北非局势瞬息万变,但是如果中东北非地区如果不进行全方位改革的话,就算有短暂地和平,也是无济于事的。若中东北非诸国仍处于这种状态下,那么它们极有可能会因石油枯竭、水资源奇缺而在新的国际秩序中沦为大国的势力范围。

以上便是我对中东北非诸国动荡局势的解析„„

第三篇:中东北非局势,我们应该怎样做

中东和北非位于阿拉伯海、地中海、黑海、红海和里海五海之间。自2010 年下半年,中东和北非发生了一系列的**,主要有:突尼斯“茉莉花革命” ,总统本阿里下台出走;埃及社会动荡,总统穆巴拉克辞职避难;利比亚剧变,卡扎菲“上校”逃离,后又决心“反攻”。

对于东亚与北非乱局的原因,从总体上看总体看这种群体剧变是复杂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说主要是“三大危机”引起的。

第一,经济基础危机,民生生怨。近10多年**国家经济发展滞后,就业率逐年下降,民生生怨,难以调和,必然生变。

第二,上层建筑危机,矛盾激化。总体说,是这些国家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事情与关系没有处理好。各种矛盾几乎同时尖锐,尤其是本阿里、穆巴拉克、卡扎菲在位时间长,留下许多纷争和问题。

第三,外部环境危机。经济全球化的空前发展,实质是“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不公平的国际秩序下明显处于劣势。在西方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这些国家相继**。

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中东与北非乱局,是苏联、东欧剧变后的又一次影响全球的多国群体剧变,是西方“颜色革命”又一成果,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两次剧变都有外部势力插手,内外结合,发生内乱或内战,导致长期执政的领导人被赶下台。同时两次巨变又有诸多不同。苏东剧变,是在冷战中受西方排斥的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动荡是在金融危机中,亲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权力更迭。

其次,中东与北非巨变使得中东局势雪上加霜,非洲的局势面临考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相关国家百姓深受动荡之苦。北非突埃利三国,是非洲举足轻重的国家,近30年相对稳定,现在从稳到乱,对整个非洲乃至世界和平、合作、发展均是严峻考验。

最后,中东与北非巨变使得中国在相关国家的企业遭到严重冲击,损失巨大;数万海外公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不得不撤回,影响了中国的开放事业。同时某些想把中国的民生推倒重来的势力鼓动新的“街头政治”,妄图把“颜色革命”引向中国。而中国共产党人力挽狂澜,出色的完成了利比亚撤侨任务,稳定局势,又一次验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执政能力。

面对中东与北非局势的变动,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呢?“三思三创”活动的开展对我们又有怎么样的影响呢?

“三思三创”活动的核心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目标是一流的思维理念、一流的意志品质、一流的工作水平、一流的发展质量,目的是引导广大干部深入思考推进科学发展的宁波之路,积极思量在全国乃至国际发展坐标中的宁波之位,认真思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宁波之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宁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好;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创业创新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对照标杆找差距,振奋精神干事业,改进作风破难题,在落实“六个加快”战略部署中作表率、创一流 。目标是达到“四个一流”,即一流的思维理念、一流的意志品质、一流的工作水平、一流的发展质量。

我们大学生应该理性、全面、辩证的看问题。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仍将持续,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是否将成为美国考虑的下一目标,还有待密切关注。但不久前我国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互联网煽动国内居民非法聚集,妄图引发“街头政治”,不能不说是个别人企图把乱局引向中国的一种尝试,对此我们应十分清醒、高度警惕。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证明,西方列强总想把地大物博的中国置于他们的掌控之中,一个自主、强大的中国永远是历朝历代各族人民的企盼。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与发展,正朝着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奋进,对此我们应十分珍惜,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和谐与稳定。

第四篇: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现状以及原因

班级: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

姓名:董益铭

学号:3100410205

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也门接近了内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政治动荡来源于社会矛盾、经济停滞和政治不满,人们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改善生活环境。然而,政治动荡并非总是带来新的幸福生活,一些国家或地区反而因此进入了政治动荡的恶性循环,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仅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就经历了三次阿以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和一次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可谓是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情极为迫切。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过去三十多年,阿以之间能够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关于在于埃及、沙特等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签署和平协议,达成了一定的妥协。但是,中东政府同以色列妥协了,中东的人民并不认可,政府和人民之间在以色列问题上有相当大的认识落差。可以想象,在政治动荡过程中,中东北非国家的民族情绪会上升,阿以之间的矛盾会突显,阿以和谈将被无限期推迟。与此同时,伊朗的生存环境却获得改善。2003年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后,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已经上升。这次动荡中,沙特、巴林等国家的什叶派纷纷走上街头,争取政治地位。一方面,以伊朗为基地的什叶派力量可能加强。另一方面,阿拉伯国家可能拉开同以色列的距离,缓和同伊朗的关系。

中东北非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上: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相反,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一些国际**并非由国家间冲突引发,却可能从国家内部冲突催化外溢为地区冲突。

2.政治上: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

3.国际干涉:外国对中东北非地区的干涉可能加剧,中东人民独立自主的梦想破碎。外国干涉是中东地区经济畸形、政治动荡和战火纷飞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排除外国干涉也是阿拉伯复兴的前提之一。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仍将持续,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是否将成为美国考虑的下一目标,还有待密切关注。但是中东北非局势带给我们的启示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国不能弱,落后就要挨打。二是独裁不得人心,必须搞好适合自己国家的民主,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三是国家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必须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国民应当为了自己的国家富强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四是西方列强国家都是无耻国家。尤其对待其他国家的人民。像对待中东北非的阿富汗、伊朗、利比亚、也门等都 是这样。必欲置之而后快。就像邓小平说的那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心一意谋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才能才能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第五篇: 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阿拉伯之春

摘要: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也门也接近内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动荡,中东北非地区进入了三十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动荡的原因纷繁复杂,民生凋敝、经济停滞、社会僵化、宗教冲突等,一系列的问题盘综错节,使得社会问题一旦爆发就难以停住,政治动荡就拉开了序幕……

关键词:中东北非;动荡局势;根源;大中东计划;影响;启示

正文:

1.局势概况:自去年底以来,源自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产生了连锁效应,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约旦、巴林、沙特,甚至于整个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都笼罩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抗议情绪下,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也都在忧虑会不会成为多米诺骨牌的可怕前景。同时,面对中东剧变,国际社会也反应不一,有的国家比如法国就急于作出了承认利比亚反对派的决定,更多的国家立场摇摆,犹豫不决,就连相关大国国内各方甚至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态度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结构,众说纷纭,难有定论。阿拉伯世界将走向何方,整个世界都在忧虑。

2.**原因:有人认为, 中东北非相关国家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不给力 ,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若单从经济增长

的角度看, 发生骚乱的国家表现并不差。近些年, 埃及是中东经济发展最稳定的国家之一, 其GDP 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 5%之间, 即使在2007 年到2009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 埃及的GDP 增长率仍然超过7%。2010 年埃及GDP 增长5.3%, 在全世界排名第49 位。在这些动荡的国家中, 经济增长速度最慢的是约旦, 但其GDP 增长率也达到3.4%, 高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老牌发达国家。 由此可见, 中东北非动荡的根源显然不在经济增长的层面, 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其经济增长的成果没有惠及下层百姓。相关国家GDP 增长率、国际社会竞争力排名等等指标, 看起来不错, 却没有令民众受益。在这些国家, 一方面, GDP 不断增长致使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而另一方面,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富人拥有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穷人却越来越穷。近年来, 中东一些国家的民众更是承受着高失业率、高物价、高通货膨胀带来的巨大压力, 民生每况愈下。 中东北非动荡国家, 大都是强力人物长期统治, 专制和腐败盛行, 民怨沸腾。中东北非很多国家实行威权政治模式。由于该地区民族和教派关系复杂, 传统部族影响很大。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为争夺势力范围, 在中东北非积极扶植亲美或亲苏的领导人上台, 实行强人统治。同时, 中东北非阿拉伯国家又与以色列处于长期战争和敌对状态。诸多因素结合起来,促使中东北非很多国家盛行强人和军人统治。强人统治形成了事实上的国家领导人终身任职, 一个政党长期专制, 在位总统长期执政。到这次政治风暴为突尼斯总统本里

执政23 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执政30 年、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执政42 年。强人政治和事实上的终身任职, 最终导致领导人大权独揽、腐败盛行。突尼斯、埃及等国长期实行专制统治,上层精英大都出身豪门, 官僚习气严重, 统治者家族和各级官员生活奢侈, 对百姓疾苦不闻不问。下层民众自由、民主、民生的诉求长期被压制,最终导致矛盾激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局势持续剧烈动荡的背景、原因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不可否认,这些国家局势动荡的出现,与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有直接影响,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十多年来美国在该地区竭力推行的“民主改造伊斯兰世界”的措施与行动,是导致部分国家局势剧变的诱因与关键。美国的大中东计划是在2001年,由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任期内提出的。由于中东极为重要的地缘战略位臵和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一直将中东战略与其全球战略密切相关。为完成这一设想,美国精心策划对中东、北非当地一些所谓“人权”、“民主”和“非暴力”的人士与组织进行培养,煽动和激发当地青年与部分对社会不满人员的极端情绪,进而促成社会的动荡,国家政权的更迭,以实现美国改造并全面控制伊斯兰世界的全球性主导战略。

3.**影响:目前, 中东北非规模大、范围广的乱局尚未尘埃落定,虽然有的国家局势仍具不确定性, 但动荡带来的影响已经

显现。毫无疑问,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 对该地区相关国家 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冲击最大。从短期情况看, 相关国家社会秩序一度混乱, 民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埃及、也门、约旦、巴林、突尼斯、利

比亚等国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总起来说, 中东北非地区政治生态复杂, 民生民权问题、民族宗教矛盾等纠结在一起, 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关国家变革的后续效应仍在持续发酵过程中。中东北非国家的动荡对美国外交的影响也很复杂。一方面, 中东北非局势变化对美国有有利的因素, 相关国家特别是埃及的变革将美鼓励进民改造中东的战略, 美国希望以埃及的民主改革为样板, 进一步扩大美国价值观在中东的影响。而另一方面, 中东北非变局也使美国外交面临一系列的挑战。美埃关系存在变数,美国与中东其他国家的关系面临微妙变化,这必然意味着美国在一段时期内将不得不把更多精力再次分配到中东, 从而减缓和牵制美国在其他地区包括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和进程。中东北非的动荡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格局, 但会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东是全球恐怖主义活跃的地区, 中东动荡使恐怖势力增加了活动空间, 有可能使恐怖势力借机壮大, 从而导致恐怖主义在全球蔓延, 增加全世界安全稳定的压力。中东又是世界石油主要产地, 如果中东产油国局势动荡蔓延, 原油价格将会持续上涨,中国对中东北非国家一直奉行不干涉内政和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作为其动荡局势的

旁观者, 中国总体

上不存在外交领域的风险, 中东地区的政权更迭不会带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关系的震荡。但中东北非动荡对中国经济以及能源安全的负面作用显而易见。

4.**启示:启示有三点 ①政改时机瞬间即逝

没有政改,就有革命。政改时机瞬间即逝。一但发生了自下而上的民主运动,就丧失了政改时机。穆巴拉克、卡扎菲想在民主运动发生后政改,晚了。北非中东发生民主运动的国家,政府想政改,都晚了。民众不会给掌权者政改机会。民众要求的是掌权者下台,推翻旧政权。即,革命。民众被迫革命,便绝不满足于政改。

②普世权利大于国家利益

人人有权利,国家才强大。专制不但危害国内民众,还摧毁国际安全秩序。普世权利普及是人类共同体生存安全根本保障。当贫困遭遇失业又遭遇通货膨胀, 民生每况愈下, 人民对政府绝望, 对立情绪一遇火花,就会爆发, 形成“政治风暴”。 ③社会管理要充分重视信息的作用

所谓的“阿拉伯之春” 系指自2010年12月份突尼斯一些城镇爆发**以来,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 媒体认为这个“阿拉伯之春”属于

谙熟互联网、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区一样享有基本民主权利的年轻一代。此次动荡局势的形成与信息的无控制传播有很大关系。社会稳定有赖于有效的社会管理, 而中东北非乱局证明, 社会管理必须充分重视信息的重要作用。由于“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的效应, 信息化往往会更快地传递放大负面事件。因此, 我们得到启示,中国必须重视同西方国家争夺话语权, 要保证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占主导地位, 谨防社会的负面信息被西方刻意无限放大。 参考文献:

【1】张爱军.中东北非动荡的根源与影响 【2】何志龙.美国新保守主义与“大中东计划”

组员:张丹丹 刘燕玲 王雅丽 张炬 官志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场面试礼仪范文下一篇:最富有的时刻范文

热门文章

中东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