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服装设计论文

2022-05-05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婴儿服装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文章基于服装智能设计的特殊性与传统服装设计理论不适应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情况,进行相关探索,从交互应用获得启示,初步形成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基本框架。认为应基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定位,对各设计要点进行统筹,从服装产品体验、设计策略、设计模式的思考为出发点,形成一条集用户情感体验、互动体验、情景体验为一体且相对完整的设计体系。

婴儿服装设计论文 篇1:

基于一衣多穿理念的婴幼儿服装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方面的需求也在增加。对于婴幼儿服装设计,一衣多穿理念被逐渐应用,前景广阔。同时,婴幼儿的一衣多穿给大人带来方便,本文主要对婴幼儿服装特点,在婴幼儿服装设计中一衣多穿的设计以及婴幼儿服装设计中的替换式设计和婴幼儿服装中组合式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一衣多穿;理念;婴幼儿;服装设计

一、婴幼儿服装特点

在婴幼儿服装设计中,应用一衣多穿理念不仅可以给大人带来方便,还能延长婴幼儿服装使用寿命,从而节约金钱,满足婴幼儿实际需求。在进行婴幼儿服装设计时,要从实用功能,安全性,结构款式方面考虑,其次,婴幼儿成长较快,所以服装更换速度较快,如果衣服设计不合理,那么会造成资源和金钱的浪费。同时,婴幼儿没有自理能力,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感知能力不强,所以在进行婴幼儿服装设计时要突出服装的调节作用。另外,婴幼儿对新鲜的事物会感到好奇,所以在服装设计上要考虑颜色和图案的搭配,避免由于颜色的单一使婴幼儿感到厌倦。所以,一衣多穿理念受到重视。

二、在婴幼儿服装设计中一衣多穿的设计

在婴幼儿服装设计中,一衣多穿理念体现在将衣片和实用性的小部件进行连接,可以弥补在婴幼儿服装中出现的缺点,满足婴幼儿生理和心理需求。其次,在婴幼儿服装设计中首选要考虑衣服面料的质量,是否舒适安全,婴幼儿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要求更高。所以,将婴幼儿服装设计进行分类,包括组合式和替换试两种。对于替换试设计,主要是通过前后衣片进行替换或者正反面进行替换,以及将服装内外互换颜色也会发生变化,更方便服装的使用。对于组合式替换,主要是服装与小部件的组合,每个部分都有其各自的功能。所以要对婴幼儿服装设计进行分类。

三、婴幼儿服装设计中的替换式设计

(一)服装前后片替换

在婴幼儿服装设计中,对于替换是设计,可以进行服装前后片的替换,这种方法可以使服装有两种穿法。前后片替换设计可以采用挖领无袖设计,而且服装前后片结构设计一摸一样,同时不需要连接就可以接触到婴幼儿皮肤。其次,前后片的调换还可以有不同的图案,前后片图案颜色是不同的,所以同一种衣服可以穿出两种不同的风格和樣式。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婴幼儿服装设计时可以将衣服前后片设计完全不同的颜色和其风格,例如一面活泼一面简约,从而满足婴幼儿的新鲜感。同时,家长可以采购不同的材质和图案进行衣片的更换。

(二)服装正反面替换

在进行婴幼儿服装设计中,还要重视服装正反面的替换,当婴幼儿服装正面和反面运用不同的面料和图案时,符合一衣多穿设计理念。例如在服装设计中,正面采用纯色面料,设计风格简约大方,反面使用多种颜色的彩棉面料,不管是穿哪一面,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我个性。同时,如果服装某一面有损,那么可以换另一面穿,而且婴幼儿服装中的正反面替换可以满足婴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其次,婴幼儿服装正反面的替换还能延长服装的寿命和提高服装的使用价值。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婴幼儿服装设计时,要对服装正反面图案和色彩有合理的搭配,不仅使用还有趣。

(三)服装内外层替换

在进行婴幼儿服装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前后片的替换和正反面的替换,还要考虑服装内外层替换。例如在婴幼儿外套设计中,可以设计两件套,内胎和外套,同时两者可以替换,从而对于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温度进行合理的选择我。在外套的设计中,要使用柔软舒适的布料,可以在家穿,会感到舒适。其次是在外面使用的外套要以耐脏易清洗为主,不同的场合要选择不同的外套。在内胎的设计中,面料要柔软舒适,而且厚薄也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使用不同的内胎。所以,可以替换的内胎和外套可以更好的进行清洗,还可以替换颜色和风格,实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衣服的使用价值。

四、婴幼儿服装中组合式设计

(一)服装与加长端进行组合

在进行婴幼儿服装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前后片的替换和正反面的替换,还要考虑服装内外层替换。例如在婴幼儿外套设计中,可以设计两件套,内胎和外套,同时两者可以替换,从而对于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温度进行合理的选择我。在外套的设计中,要使用柔软舒适的布料,可以在家穿,会感到舒适。其次是在外面使用的外套要以耐脏易清洗为主,不同的场合要选择不同的外套。在内胎的设计中,面料要柔软舒适,而且厚薄也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使用不同的内胎。所以,可以替换的内胎和外套可以更好的进行清洗,还可以替换颜色和风格,实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衣服的使用价值。

(二)服装与实用小部件进行组合

在进行婴幼儿服装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服装与实用小部件的组合。首先,服装与实用小部件的组合是服装设计的一种新思维,在服装中添加小部件不仅可以使服装更有趣好看,还能使服装更加实用,更有价值。其次,婴幼儿服装中加入小部件可以使服装生动有趣,为婴幼儿带来乐趣。例如在婴幼儿服装中加入一排纽扣,不仅可以更好的穿脱,还可以固定围嘴,使衣服实用性更强。同时,可以在外套袖口设计手套,可以对婴幼儿更好的保护以及保暖。另外,在长款婴幼儿服装设计中,可以家常设计,睡觉时将衣袖翻下来遮盖身体,更加保暖。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小部件的使用。

(三)服装与各部位进行组合

婴幼儿服装的设计中,要注意服装各部位之间的连接组合。首先,服装不仅要有美感,还要有较强的功能性。例如在设计中,既可以当爬服又能够当睡袍实用。另外,在设计裙子时,上衣和下摆之间可以设计拉链,当两者分开时,下摆裙子可以保护婴幼儿腹部以免着凉,当上下结合时,可以包裹住婴幼儿脚踝,婴儿外出时方便睡觉。其次,还要重视大众审美和时代潮流,不仅要考虑服装的组合设计,还要考虑服装的造型,使服装更具有趣味性。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婴幼儿服装设计中要以婴幼儿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在婴幼儿服装设计中要考虑到服装前后片替换,服装正反面替换以及服装内外层替换。其次,在婴幼儿组合式设计中还要重视服装与加长端进行组合,与实用小部件进行组合,与各部位进行组合,不断创新,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章建春,韩圆.中外婴幼儿服装设计现状比较与思考[J].美术大观,2019(11):138-139.

[2]    倪瑞,徐青青.新时期婴幼儿服装设计演变与应对[J].大众文艺,2019(19):147-148.

[3]    王洋,王小雷.基于一衣多穿理念的婴幼儿服装设计研究[J].服饰导刊,2018,7(04):55-62.

作者:钟楚珊

婴儿服装设计论文 篇2:

智能化安全服装的设计模式探讨

摘要:文章基于服装智能设计的特殊性与传统服装设计理论不适应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情况,进行相关探索,从交互应用获得启示,初步形成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基本框架。认为应基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定位,对各设计要点进行统筹,从服装产品体验、设计策略、设计模式的思考为出发点,形成一条集用户情感体验、互动体验、情景体验为一体且相对完整的设计体系。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是关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方法的思考,是对现阶段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升级的一次探索,使产业在开展具体智能化产品设计时找到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智能服装;安全设计;设计模式;体验

A Study on Designing Models of Smart Safety Clothing

Key words: smart clothing; safety design; way of designing; experience

智能化安全服装是指模拟生命系统,以感知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通过各元件机制的反馈,实时对各种变化做出反应,以此消除外界环境对人体产生安全威胁的服装。

1 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发展与市场现状

1.1 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发展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是近几年来可穿戴服装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十三五”规划中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升级的重点突破口。自上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的智能可穿戴计算机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可穿戴技术及其与时尚的融合创新应用设计研究。同时,随着时尚文化产业的跨界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在于追逐于艺术美感,更在于对通过以智能化手段来满足人体穿着舒适性与安全性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以电子材料为元件、智能传感技术为手段、现代新型纺织材料为主体的现代新型服装设计。不同领域的技术融合为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提供了多科学理论技术支持与设计方法。

国外,J Rantane在设计雪地救援智能服装时,充分分析外部环境对人体产生的安全隐患,并将电子元件隐性设计于服装内部结构中,从而达到保障人体在特殊环境下的活动安全。L Li等创造性地将电子智能材料与纺织材料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将针织技术应用在智能服装面料中,从而形成有特殊安全功能的服装,并从美学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面料与人体的的紧密结合度,既实现了服装的特殊安全功能性,又改善了服装的美学效果。在今后的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中,其设计领域不延伸拓宽,因此,一个生物医学领域的智能化安全服装项目VTAMN通过在服装面料上嵌入设计柔性电子线路,将服装结构中的传感元件、传输模块、接收模块相连,从而通过微型传感探头对人体的生理信息传输,实现实时监测人体基本生理指标。

国内,逐步开始对智能化安全进行系统开发研究,主要在航空航天、军事军工等方面将电子元件技术植入服装中。随后,根据热湿传递原理、智能传感原理等,设计出符合人体舒适的智能化安全服装。例如,以智能传感器为安全因子的尿湿感应短裤设计,将微型湿度传感器融合设计在服装内部结构中,并结合人体活动需求,及时将婴儿尿湿信号反馈于家长,从而起到及时护理的作用。以iBeacon为定位元件的智能化安全童装设计,将热敏感材料与电子元件组合设计而成的荧光反光校服。

1.2 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市场现状

智能化安全服装市场消费多样,无论是对消费者的个体差异,还是商家与企业对市场的把控与分析,都出现不同的层次化。这是由于智能化安全服装面对穿着者所具有的特殊性,服装所穿着的环境具有针对性,因此,整个市场应用中应充分考虑以上两点要求。由此,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安全服装市场的业务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国内运动(针织)品牌为主的高端智能化安全服饰设计,如李宁与QQ物联联合设计的儿童智能定位安全鞋、智游人律动智能内衣等;(2)个体定制设计的智能化理疗功能为主的安全服装设计,如无锡华晨之光设计有限公司独立设计的智能理疗安全短裤、理疗保健腰带等。

在目前的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领域中,品牌服饰逐渐将智能化时尚设计作为企业与公司转型升级的又一条出路,而这无不反映着中国服装制造逐步走向“智”造,因此不断出现了一批智能化服装产品。而作为特殊而又实用的安全功能性服装产品,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服装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其主要市场应用领域为运动休闲、生理监测与健康护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针织运动休闲服装品牌纷纷将设计转向智能化,转变其传统的设计理念,以通过智能化优势代替成本优势,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在未来服装市场中将占据较大的份额。

2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理论

2.1 基础理论

智能化服装设计是关于服装的计划和科技文化的规划,它以外部轮廓造型为基础、内部结构为核心、智能科技材料(元件)为关键的整体性融合设计。因此,其不仅是对服装材料、色彩、工艺的设计,更是对科学技术与服装内在局部细节的完整性设计,从而实现穿着者着装状态和方式的改变。

2.2 相关设计思考

2.2.1 融合性设计

对于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其智能设计要求相对较高。调查表明,在借鉴功能性服装设计模式与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其过程相对于常规服装设计周期长、过程复杂,尤其在考虑与人体融合的设计时,是体现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展现。

为了使所设计的服装产品能更好地适应人体的穿着,在进行智能化元素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其物理性能与人体表面接触的障碍,并将其与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充分比对整合应用。与此同时,应思考智能化元件与服装工艺、结构与色彩的融合,使其既能实现产品实用价值,又能展现其艺术美感,真正实现服装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2.2.2 系统化设计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本质要求是智能化的元件优化设计与服装结构设计间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使其智能化元件模块与服装基础工艺形成良性的无缝对接。同时,使产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与安全设计目的呼应,从而实现新型服装在元件模块组合选用、结构工艺、面料色彩上的系统完整性。

2.2.3 评价体系设计

在进行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时,以服装美观性、经济性、舒适性、时尚型、安全性和智能化等作为其系统评价指标。在智能化安全服装产品设计中,其评价指标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使用-保养的体系,逐渐将智能化安全服装引入市场,最终实现其产业化应用,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关注度和品牌核心竞争力。

2.3 设计理念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完成,一方面基于服装工艺设计、款式设计、色彩设计、结构设计等基础设计内容的完善,另一方面强调设计过程中消费者的体验、科技与服装结构融合的手段,还依赖于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用户需求体系。其特点是:基于用户面对外界环境产生的安全隐患,以通过智能化手段在服装中的设计得以消除为目的的设计;基于纺织材料的可纺性与智能材料融合的改性设计;基于完整新型服装的结构化设计。因而智能化服装设计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款式、色彩、面料的设计,而是科学技术与服装工艺的结合应用,从科技的手段出发,结合传统服装设计理念,将现代服装设计赋予智能化功能,以此进一步完善现代服装设计的智能化应用。

3 智能化服装设计模式

3.1 用户体验

就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而言,用户的价值体验是围绕其需求与服务同时进行的。因此,应分析消费者在不同环境的需求诉求点,例如根据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活动与作业,确定其活动与作业的规律,从而确定服装的穿着场合,进而将服装各部位结构设计具有特殊安全功能。服装款式、色彩、面料与工艺引领的时尚潮流也是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标准,但这并不是最高标准。只有将科技与服装融合才是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最高美学标准,才能最终得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体验。

3.2 评价策略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核心策略建立在产品评价效果之上。与传统服装区别,在智能化安全服装效果评价时,策略的重点是基础物理性能分析、电子元件性能测试、服装系统功能测试的组合。

3.3 设计模式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如图1 所示。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模式包括需求部分、战术部分和评价部分:(1)需求部分完成从用户群区隔到用户特定生活模式的设计定位,主要包括智能化安全服装消费群定位;(2)战术部分是基于设计定位的服装设计方法研究,包括设计的技术应用、材料应用、融合应用和服务设计以及科技与服装结构工艺的融合设计研究;(3)评价部分是智能化安全服装产品在应用中的检验,通过在各设计环节中的精细化设计与效果评价,实现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的体系化。

4 结语

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区别于传统服装的设计方法与流程,其主要差异为:(1)重视设计动机,将用户需求作为重要设计定位依据。作为特殊服装的艺术形式,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安全威胁成为整体设计关键要素;(2)基于设计个性化需要,将用户的智能交互体验融入到设计细节中;(3)强调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复合型需求,为设计提供一个包括交互性、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等多个环节在内的“体系化产品”。

参考文献

[1] KIEKENS P,LANGENHOVE L V,HERTLEER C. Smart clothing:a new life [J]. Internation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16(112):63-72.

[2] 沈雷,洪文进,唐颖. 基于绿色时代下的新型安全性服装设计[J].上海纺织科技,2013, 41(6):48-50.

[3] COATES J F. From my perspective the future of clothing[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5,72(2):101-110.

[4] TENG X F, ZHANG Y T, POON C C Y,et al. Wearable medical systems for P-health[J].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08(1):62-74.

[5] DELKUMBUREWATTE G B, DIAST. Wearable cooling system to manage heat in protective clothing[J]. Th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2012(5):483-489.

[6] FINLAY D D,NUGENT C D,DONNELLY M P,et al. Optimal electrocardiographic lead systems:Practical scenarios in smart clothing and wearable health system[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2008,12(4):433-441.

[7] BONATO P. Wearable sensors and systems[J].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Magazine,2010,29(3):25-36.

[8] Pantelopoulos A,Bourbakis N G. A survey on wearable sensorbased systems for health monitoring and prognosis[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 Part C Applications & Reviews, 2010,40(1):1-12.

[9] Bahadir S K,Koncar V,Kalaoglu F. Wearable Obstacle Detection System Fully Integrated to Textile Structures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J]. Sensors & Actuators A Physical,2012,179(4):297-311.

[10] LI L,AUWM,LI Y,et al. A novel design method for an intelligent clothing based on garment design and knitting technology[J].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2009,79(12):1670-1679.

[11] Fabrice A,Pierre Michael S,Claudine G,et al. Flexible technologies and smart clothing for citizen medicine,home healthcare,and disease preven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2005,9(3):325-36.

[12] 吴艳,洪文进,沈雷. 定位元件在儿童服装设计中的近场定位性能[J]. 纺织学报,2015,36(11):146-149.

作者:贺义军 洪文进 唐颖 薛哲彬

婴儿服装设计论文 篇3:

服装设计初探

摘 要:服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它不仅能护体御寒,还能通过其造型、色彩、材质及装饰物等要素的完美结合,美化人类的生活。近年来,服装专业已被列入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专业中,怎样进行服装设计教学,怎样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服装设计师,是每一位职业教师的重大责任。

关键词:职业服装教学;服装设计;服装分类;设计要素;教学要领

职业服装教学主要是以服装裁剪、基础缝纫、服装设计、饰品设计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专业。在教学中,通过学习掌握服装设计的概念、知识体系和基本的方法,培养服饰形式美感和服饰时尚把握能力。然而,怎样进行服装设计教学,怎样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服装设计师,是落在每一位职中教师身上的重大责任。

一、服装分类

服装分类法很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服装分类,从穿着季节上可以分为春、夏、秋、冬装;从穿着者的年龄或性别上可分为:婴儿服、童装、青少年装、中老年装等;从服装面料上可分为棉布服装、丝绸服装、裘皮装、针织服装、羽绒服等;从服装传递的扮饰类别可分为职业装、休闲装、礼仪服、戏剧表演等;从服装的穿着功能和组合层次上可分为内衣、衬衫、裙子、裤子、外套等;从时尚潮流风格上可分为:时尚、前卫、复古、另类服装等。

二、服装设计要素

服装设计要素包括服装的款式、材料、色彩、工艺等方面。

1.款式

以人的体形为基础,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的体型特征满足人体活动需要,利用外形设计和内在结构设计展现人体形态美,构成了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的基本要求。

2.材料

服装设计可用材料已不再局限于常见的棉、麻、毛、合成纤维等衣料,现代服饰材料还涉及树皮、塑料、金属、纸等的提成合成物等综合材料。不同质地的材料以其组织的细密、松软与厚重、色泽的光与暗、亚麻而产生不同的量感与质感,如塑料、漆皮给人以清凉滑爽的感觉。只有善于运用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才能更准确地表达设计构思。

3.色彩

服饰色彩搭配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服装的成功与否。服饰用色除了一般性的色彩调和规律外,还要有明显的流行性特征,设计师要把握每一季流行色的市场动向。服饰色彩还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服饰色彩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类型的人对色彩的感受因其生活经历不同对色彩的体验也各不相同。设计师要在了解个性颜色的同时,把握公众对色彩认识的共性,在融合个性与共性的色彩选择中表现出流行时尚。

4.工艺

服饰设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主要通过裁剪与缝制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把服装设计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物品。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即使是优秀的设计师,即使是拥有丰富经验的裁剪缝制师傅,在面对不同款式的时候,也要选择相应的工艺步骤来实施,将他们的灵感的火花转化为理想的现实。

三、服装设计教学要领

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学是建立在理论性、艺术性和实践胜相结合的基础上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服装的形式美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占很大比重。而职业服装专业教学课程在设置方面,并不是非常强调如何进行服饰形式美的教学,时代的发展已经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本质上讲是变化与统一的协调,主要有比例、平衡、韵美、对比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比例教学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比值,是各个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定则,当对比的数值达到了某种美的统一和协调时,被称为比例美,如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例。对于服装来讲比例就是服装各个部分尺寸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特别重视服装的比例问题。

2.平衡教学

平衡问题是一般学生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却是服装设计中不可小觑的问题。它体现了力学原则,是不同方的量、形保持均衡的状态。双方面积、大小、质料在相等状态下的平衡为对称式平衡,应用于服装中可表现出严谨、端庄、安定的风格,而非对称式平衡则打破了对称式平衡的呆板与严肃,可体现活泼、新奇的着装情趣。服装中考察的是形体、色彩、空间和动势等方面的平衡。

3.韵美教学

服装设计中韵律美是服装构成要素往复行动,以一定的间隔、方向按规律排列,连续反复运动而产生的。这种重复变化的形式分有规律、无规律、等级渐变性重复,如重复节奏、交替节奏、辐射和放射、渐变等。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服装风格巧妙应用,以形成节奏、韵律与旋律美。

4.对比教学

对比是构成变化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设计服装时有意识地运用元素之间的对比,例如通过服装不同材质质地的对比、色彩的对比,使表现力更加丰富而有感染力。在运用中要避免对比过杂,要善于运用调和使整体和谐。

四、结语

在人类文明迅猛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不断地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突出个性的需要。因此,服装设计也应该不断顺应时代潮流,这就需要我们从基础抓起,从学校抓起,让每一个服装专业的学生都学有所成,设计出优秀的服装作品。

参考文献:

[1]王秀芝.服装设计中分割线的应用[J].四川纺织科技,2003(04):15

[2]刘晓刚.服装设计元素论[J].东华大学学报,2003(02):35.

[3]梁军.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03):120

作者:余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流动人口问题论文下一篇:统计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