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孟子有感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品读孟子有感范文

读《孟子》有感——国学《孟子》论文

国学经典导读

论文

题目:读《孟子》有感

姓名:

院系: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 学号:

读《孟子》有感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2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

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 3

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第二篇:品读(朝话)后有感

品读《朝话》,感悟人生

——10热能与动力工程 .201041102106.朱泳 因为时间比较短,所以比较快的翻看完梁漱溟先生的朝话,发觉这是一本细读慢嚼的书,适合我们这些浮躁,没底蕴的大学生看一下,这虽是梁漱溟先生为乡村建设所说的话,但也是对我们这些年轻说的话,我觉得现在我们大学如果每天也有像朝会那样的讲座的话,会受益匪浅的,会变得比现在有底蕴多的,文中有很多知识恰好能解答我平时的疑惑,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梁漱溟先生对年轻人的建议还是适合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

朝话适合长期读,现在就摘录几段我比较有感触的段落,谈谈我的感受。 “一个缺乏了自觉的时候,便只像一件东西而不像人,或说只像一个动物而不像人。”“自觉真真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只有在我的心里清楚明白的时候,才是我超越对象、涵盖的时候;只有在超越涵盖对象的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对自 己有办法。”

这一段话,让我们要看重自觉力,没有自觉力,真的难成一事,其实以前我们的学习成绩和自觉力有很大关系,有些人很聪明,但是成绩也不是很好,这就可以归结于他没有自觉力,懒惰,而懒于学习,在这个物质时代发达的社会,如果你没有自觉力,那就等于慢性自杀,沦为平庸。

“如果我们有意去调理自己,则亲师取友,潜移默化,受其影响而得其养,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说的在广泛一些,如果要想调理自己,就得找一个好的坏境。所谓好的环境,就是说朋友团体,求友要求又真志趣的朋友;好的朋友越多,自然向上走了。如果在一块的人是不好的,那就是危险,不知不觉就日趋于下流。”“再则,朋友彼此帮忙时所应注意的,就是:以同情为本,以了解为前提。我们对朋友如果是爱护他的,自然要留意他的毛病短处,而顶要紧的,还是要对他的毛病短处,须有一种原谅的意思。我们指点他的毛病短处的时候,应该是出于一种好的感情,应当是一个领导他帮助他的意思。是要给他以调理,不是只给他一个刺激就算完了。自然,要有一个严重的刺激,也是不可少。既是说有时候给他一个痛责的必要。但大体上说,你不要只给他一个刺激算完,必须得给他一种调治。如果爱惜他的意思不够,说话就不会发生效力。”

这段话,提醒了我们交友的重要性和如何去调理自己的方法,回想自己的经历,发现这段话无比正确,就我而言,我高中交了几个好朋友,是他们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我从小到大都没看到过的世界,他们告诉了我,人原来是可以这样活的,而不是那么平凡和波澜不惊的,精彩不是总是在别人的生活里,你也可以拥有。他们还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人格魅力,而且现在出门在外身边的朋友就构成自己的周围的精神环境,如果交友不慎,那就等于把自己置于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里,所以要慎重交友,小心处理自己的社会交往。

没有志气的人,没有成败可说;有志气的人,没有经过二三十年奋斗不懈的阅历,也不会懂得成功与失败是怎么一回事,成功是什么呢?成功是巧,是天, 不是我。失败是我,是我的错误,我有缺漏。成功的事和失败的事相比较,其当事者内内里所有疏漏孰多孰少,亦许差不多;不过一则因其成功而见不出,一则因为失败而不可掩耳。古人云:“不可以成败论人”,旨哉言乎!其理盖如此

没有志气的人,没有成败可说,这句话说得很好,没有志气的人连失败的资格都没有,常常有些人平时根本就没有努力奋斗,等结果出来,就在那哭天喊地,感叹生命不公,感叹自己失败的可悲,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自己连失败的滋味都未曾尝试过,当一个人连失败的滋味都没尝试过,又何谈成功呢,当一个人没全身心得付出过,又怎么知道失败的苦涩呢,又怎敢奢望成功的喜悦呢。

“我常说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因青年比较有勇气,喜奔赴理想,天真未失,冲动颇强,煞是可爱也。然此不过以血气方盛,故暂得如此。及其血气渐衰,世故日深,惯于作伪,习于奸巧,则无复足取而大可哀已!往往青年时不大见锐气的,到后来亦不大变;愈是青年见英锐豪侠气的,到老来愈变化得厉害,前后可判若两人。我眼中所见的许多革命家都是如此。”

“往往青年时不大见锐气的,到后来亦不大变”,人不轻狂枉少年,这都在阐述着一个道理,青年时代是一个人最右经历的时代,这一时期如果不大胆的去拼,去闯,去创造,去见识一下世界,那么你就是白白浪费了这个美好的时代,这是个美好的时代,这是个糟糕的时代,用在每一个的青年时代都符合,我们的最大赌注就是青春,如果你不赌一把,你手中的赌注迟早有一天也会流失不复返,

“然则,吾人如何方能常保其可爱者而不落于可哀耶?此为可能否耶?依我说,是可能的。我们知道,每一生物,几乎是一副能自动转的机器。但按人类生命之本质言,他是能超过于此一步的机械性,因人有自觉,有反省,能了解自己——其他生物则不能。血气之勇的所以不可靠,正因其是机械的;这里的所谓机械,即指血气而言。说人能超机械,即谓其能超血气。所以人的神明意志不随血气之衰而衰,原有可能的:那就在增进自觉,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上求之。中国古人的学问,正是一种求能了解自己且对自己有办法的学问;与西洋学问在求了解外界而对外界有办法者,其方向正好不同。程明道先生常说“不学便老而衰”。他这里之所谓学,很明白的是让人生命力高强活泼,让人在生活上能随时去真正了解自己;如此,人自己就有意志,亦就有办法。如果想免掉“初意不错,越做越错,青年时还不错,越老越衰越错”,就得留意于此,就得求学。近几十年来的青年,的确是有许多好的;只因不知在这种学问上体会、用工夫,以致卒不能保持其可爱的精神,而不免落于可哀也。惜哉!”

这段话紧接着就告诉我们人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保持血性,所以一个人要读书,有学问,那样才可能永葆血性和冲劲,还要经常地自觉,反省,而中国古人的学问,正好可以帮助人做到这一点,“中国古人的学问,正是一种求能了解自己且对自己有办法的学问”,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在当今这个物质无比丰富的世界里,又有谁还会喜欢看那《老子》,《论语》呢,现在的年轻人只会追着好莱坞,什么选秀节目,什么偶像剧,什么明星,还有什么NBA,所以这就是人为什么越来越浮躁的原因吗?现在的年轻人大都给人一种浅薄,可笑,傲慢的原因吗?那种带着淡淡地书香气息,淡定悠闲的年轻人已经难得一见了,只有一群将欲望写满在脸上的年轻人,大学生。现在读大学和不读大学的,只是不沦为流氓的区别。

“朋友相信到什么程度,关系的深浅便到什么程度。不做朋友则已,做了朋友,就得彼此负责。交情到什么程度,就负责到什么程度。朋友不终,是很大的憾事;如同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处不好是一样的缺憾。交朋友时,要从彼此心性认识,做到深刻透达的地方才成。若相信的程度不到,不要关系过密

切了。朋友之道,在中国从来就是以听到朋友便说“信”字。但普通之所谓信,多半是言而有信的意思,就是要有信用。这样讲法固然不错,但照我的经验,我觉得与朋友往返,另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也是信,但讲法且不同,不是信实的意思,而是说朋友之间要信得及,信得过。所谓知己的朋友,就是彼此信得及的朋友。我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的智慧与情感,了解他的心性与脾气。清楚了解这人后,心里便有把握,知道他到家。朋友之间要紧的是相知;相知着,彼此都有了解之谓也。片面的关系不是朋友,必须是两面的关系,才能发生好的感情。因为没有好的感情便不能相知。彼此有感情,有了解,才是朋友。既成朋友,则无论在空间上隔多远,在时间上隔多久,可是我准知道他不致背离;此方可谓之为信”

最后让我们谈谈朋友和信这个问题,可能在朋友和信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学生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不过这种信,可能人说含金量不大,因为我们大学生之间还没有什么利益,所以讲信用,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你们会发现就是大学生哪一点没实际用处的性用,在社会里也是难得一见了。

第三篇:品读张爱玲有感

读《张爱玲全集》有感

有人说,“中国文坛寂寞的恐怖,才只出了一位这样的女子。”这话便是说张爱玲的 。毫不夸张,她的的确确是无与伦比的 。 记得第一次读的张的文章是《霸王别姬》,初读时大吃了一惊,那是自幼读的最为精彩的一篇 。细腻的笔法,理性得让人五体投地。“她仅仅是他高亢的英雄的呼啸中的一个微弱的回声,渐渐轻下去,轻下去,终于死寂了。”美人迟暮,英雄扼腕,历史是残酷的,而张爱玲笔下的历史则更是苍凉无力。所谓的王侯将相不过是男人们所追寻的丰功伟绩,而女人不过是消遣的玩物。这样赤裸的控诉,是何等的睿智,是何等的大胆!

她是一个孤独的人,但不寂寞。 她大概是渴望做一个桀骜不驯的小女人吧,于是她会说虞姬是承受并反射霸王太阳般炙热的光和热的月亮,卑微地回应着他粗犷豪壮的英雄的呐喊。 她是在一片缺少爱的土贫瘠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从小缺少母爱与父爱的温存,使她的文字少有暖感,字里行间都沁着淡淡的凉意。当真正有一个男人走进她的生活和理想中时,她既惊愕有感激,表面上平静的湖水底层楚楚欲动,故作矜持掩饰内心的激动不已,他小心地维系着这份 早已超脱肉体只存在于灵魂的情愫。他,是明白她的。她,也愿意这样的被他懂着;正如《色戒》里王佳芝对自己说的那样,“他许是爱着自己的吧……”,因为这么一句推测的温柔,王佳芝拿生命做赌注,纵然是无畏,可她到底是

输给了人类的兽性。

我说爱玲有着一种“世俗”的脱 俗。她到底是女人,女人的情感标准是数学概念里的一一对应,而不是多一对应,或者是一多对映。她哪怕是再超凡脱俗,也终无法容忍爱人拈花惹草处处留情吧。他,也许真是爱她的;但这爱只是他众多博爱里的一部分而已。她,满足不了。他就像是一缕冬日的阳光直射她内心的黑暗,于是她那九已习惯了的透着浓重悲凉寒意的灰蒙蒙的世界由此而温馨了起来。张爱玲的情感里夹杂了太多的幻觉和一种对背叛决绝的自虐式的偏爱,所以她给了胡兰成飞蛾扑火般的 爱情和结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但这痴痴的等候,于现实是毫无立足之地的.这种一往情深,终于在胡兰成的优柔寡断和徘徊不定里变得沉寂,沉寂..... 后来,张爱玲再也不轻信男人;父亲,弟弟,还有那个自己曾深爱过的男人。《色戒》里动了凡心的王佳芝,《金锁记》里被折磨了一世的曹七巧,《沉香屑》里自作自受的周薇龙,男人的爱情往往导致了这些女性的毁灭。所以,她说,女人总不该心软于男人,虚伪、唯利是图,向来都是男人的专属;轻信了,将来的某日也许会吃亏的,这亏甚至是生命..... 且不说胡兰成是否当得起爱玲女士的这份隽永的爱,但作为男性,他未免就是成功的,作为文人失了骨格,作为政客失了信仰,作为作为丈夫失了责任。然而,她的爱,的的确确就是得不到他同等程度的回应,她失败极了。 所以在他面前,她很低很低,低进了尘埃里……

一位文人,他的(她的)作品里或多或少总会折射出她(他)生命的剪影,张爱玲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所以,他的小说里有同样受姑妈接济的周薇龙,受积继母虐待的聂传庆,敢于向命运投诉的郑川嫦,受尽舅妈嫌弃的王佳芝,努力改变命运的白流苏……这也是张爱玲最能惹起读者怜爱与仰慕的地方,因为她小说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她自己真实的往事。

第四篇: 品读《草房子》有感

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说“《草房子》是一首诗”。我想,《草房子》不仅仅是诗,当它形象地为我们展现人间淳朴的爱,让我们为它感动流泪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人生。譬如,友谊、亲情、邻里之情„„教会我们勇气、尊严、苦难与幸福,还有生活。

《草房子》就像一瓶陈年老酒,酒味甘甜像岁月一样绵绵流长,越品越香! 一片怎样的油麻地?“美”“力”“真”的梦想在其中回荡。

一群怎样的孩子?纸月不同于桑桑,纸月是一个美好的女孩,她是美的象征,她纯净如雪,飘逸如风,含着淡淡的忧郁,浅浅的酸辛。她神秘的身世与超脱世俗的书卷气使得更加的美轮美奂。在他们的身上刻映着天真、幼稚和善良,散发着优秀的民族情怀。桑桑就是这样的一个少年,他的淘气、富于幻想和不谙世事就像一轮旭日朝阳。他跳着、蹦着、笑闹着,简直就是精灵的化身。

一群怎样的大人?当野风吹响着叶子散发香的苦艾,秦大奶奶喜欢艾,她说,艾好,艾干净,艾有药味。几十年啊!他们终于在这片土地的中央盖了一幢草房,一地的麦子在和风中一日一日的绿着,未等到收获的五月,秦大在田埂上永远的睡着了。这块土地是秦大奶奶一生要保护的!当得知,这块土地要办学时,她不肯,不准,她不愿离开,死也不要,所以她倚着自己老眼昏花,拄着拐杖,横穿菜园,一路把菜苗踩倒了许多;她把学校的瓜、豆荚摘去扔到大河里;她养了一群鸡鸭鹅,让它们在学校里乱窜。她的行为举动很单纯、幼稚,她只想证明,这块土地是我的!当他被强行抬走时,她没有做任何挣扎,乖乖地躺在门板上,甚至连叫唤都不叫唤一声,秦大奶奶是被扶到椅子上的她的样子使人相信,这一回,她已经不得不接受事实了。可是晚上,艾地中央,秦大奶奶蜷曲着身子,卧在艾丛中,她是如此的热爱这片土地啊!当他救了一个女孩时,这一切都变了,油麻地的人们接受了她,她也接受了油麻地的人们。本以为这样可以相安无事的过日子,但在黄昏时分,秦大奶奶与油麻地的人们永远的分别了,而仅仅是因为捡一只落水的油麻地小学的南瓜。剧情虽然诙楷和滑稽,但从中透露着人生的苦涩。老人的葬礼很壮观,是油麻地里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油麻地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一个挨着一个排着,竟有一里多长„„

《草房子》,带着它那份浓厚的乡土的味道为我讲解人间最美好的心灵。当

我们逐渐远离自然,变得与越来越事故,越来越冷漠时,再看一遍《草房子》吧,让它告诉我们该怎样生活„„

评语:

小训,你的体会写文细腻,文思细腻敏捷。开头新颖生动,结尾前后呼应。举例说明加强了读者对《草房子》这本说的好奇。在取材方面适当切题,使我感受到你的文笔如此生动流畅。不失为一篇佳作,详略得当,内容丰富生动,结尾呼应问题点明了中心。

整篇文章都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你对《草房子》的喜爱之情。事例叙述的生动,最后你用寥寥数语表现出自己对这本书的情感,令人感动。

第五篇:读《孟子》有感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童年》读书笔记 沭阳县官墩初中褚康

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那么的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怜的高尔基3岁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高尔基,使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

后来高尔基又结识了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常,可怜的小茨冈就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高尔基就这样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尔是魔鬼,欧打自己的老婆,还天天闹着要分家产,兄弟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两个儿子萨沙也被教坏,处处捉弄高尔基。此后,高尔基又认识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结果被外祖父赶走,高尔基得了个继父,十分凶常打人,几年后,最疼爱他的外婆死了,母亲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

这“一家子蠢货”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俩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连小孩也与他们一起热烈地参加了一份。只有善良、和蔼,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让他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丝丝的安慰。

我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种特殊的亲和力,她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么爱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这两个大坏蛋,她也并没有请求外祖父怎样严厉得处罚他们。一个善良的人,又怎会喜欢在家里发生战争呢?面对外祖父毫无人情的打骂,她也是一忍再忍。

高尔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谊,没有什么再值得回忆!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他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阅读中,我发现他的爱,寻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们现在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我们现在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是为了改进和完善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使其初步形成正确的化学教学思想和化学教学观念,具备基本的教学、教育科研能力,成为比较有市场竞争能力有持续发展潜质的优秀化学教师。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活动,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和塑造人的重任。因此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性质与医生、律师确工程师相类似,教师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化学教学论正是这样一门对有一定化学专业知识的学生进行化学教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的课程。

错误观念举例-----只要有化学专业知识就能当好中学化学教师。

持此观点的人并未认识化学教师的全部职责和化学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律。首先,化学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其次,化学教师不仅教学生化学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学习,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第三,即使教学生化学知识,也涉及到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科知识并用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来教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等一系列非化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当好中学化学教师仅有化学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学了化学专业课,又学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就不必再学化学教学论了。这个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化学教学需要化学专业知识也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需要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在化学数学中如何运用和实践的知识。与化学教学内容脱离的抽象的教育学、心理学条文是难以对化学教学产生具体指导作用的,化学教学论的学习过程,正是师生一起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实际共同探究化学教育规律及其运用的过程。许多优秀化学教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正是化学教学论课程帮助他们在化学教学中较快地上了路、入了门。既然要去当化学教师,化学教学论课程最好告诉我们中学化学每堂课该如何上,而不用讲那么多的理论。

因为教学思想、教学原则等理论是比具体教学方法更具普遍和指导意义的。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上法,可以依据师生双方的实际情况上出各自的风采与特色。变化从何而来。特色如何产生:来自教师对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理解以及对教学原则的掌握。因此,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同学们应该在化学教学论的学习中努力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注重培养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深刻领会典型范例,使基本理论学习为与具体授课方式的学习相得益彰。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育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而化学教育教学过程是在学生和教师的双边活动中以课程内容和教学设备为媒介进行的。因此,化学教学论中包括初步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化学课程理论侧重从课程与教材的层面研究化学教学。与教学理论相比,课程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其研究成果正在对化学教育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改革,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正在制定中。高中化学新一轮〔过渡〕教材的使用正在进一步扩大范围,高考科目也正在进行“3+X〃等多种形式的改革试验•因此,将课程理论纳人本科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课程将简要地介绍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化学课程的设置,包括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我国化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包括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内容和要求、中学化学教材编制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中学化学教材的选材、编排和知识体系,国内外化学课程改革概况。

化学教学理论侧重从“教”的层面研究化学教育教学规律及其运用,涉及指导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化学教学的一般原则。化学教学方法及设择依据等较为理论化的问题的研究:也涉及包括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原则、方法和程序,化学教学各环节设计与教案编写,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化学课外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化学教学基本技能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等以化学教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的较为具体的问题的探讨;还包括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概述•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教学、化学用语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有机化合切知识教学、化学习题和化学复习教学等以中学化学具体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的更为细致的问题的研习。通过对化学教学理论不同层面的展开,展示化学教学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介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揭示化学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规律,示范化学教学的基本模式和常规方法。

化学学习理论涉及学习理论简介、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心理特点、化学学习的类型和特征,化学学刀的动因分析、化学学习个体差异及学习指导,还涉及到化学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养成等。化学学习理论的研究将使得我们对化学学习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相对地具体和深入,从而更为科学地进行化学教学。此外,还包括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化学教学研究方法两章,以使同学们在化学教学评价和化学教学研究方面得到初步的了解与训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平凡中的人生范文下一篇:培训后的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