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科学报管理论文

2022-04-2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高校文科学报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是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本质论”“特色结构论”“特色方法论”和“特色意义论”的总和。

高校文科学报管理论文 篇1:

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功能异化及其破解之道

摘要:高校社科学报以学术生产和传播为服务对象,其主要功能是传播先进学术研究成果并引导学术研究朝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一些高校社科学报在履行其学术功能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表现为学报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学术之外。深入分析异化背后的原因,学术评价制度和与之配套的学术期刊评价制度过度量化和简单化是造成学报学术功能异化的制度原因。但从学报内部来看,以人为行动主体的学报自身没有坚守其学术性是学报学术功能异化的关键原因。以学术为本是高校社科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学术功能异化;学术评价制度;期刊评价制度;学术意识

高校社科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期刊。它以学术生产和传播为服务对象,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各学科最前沿的思想理论和学术文化,及时反映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搭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①,传播先进学术研究成果并引导学术研究朝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然而,近几年来,一些高校社科学报在履行其学术功能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它虽然没有出现在所有学报,但也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功能异化的表现

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功能异化主要表现在:为争取在期刊评价中获得较高位次(如进入核心期刊系列或在核心期刊排名中位居前列),一味追求期刊评价指标的提升;或者仅仅为满足某些作者追逐学术地位、评奖、评职称、搞课题的需要,降低甚至忽视文章的学术水平;更有甚者,学报被作为产业来经营。这些异化现象的共同点,就是学报学术功能异化为学术之外的功能,学报的学术性正在一点点丧失。

目前,学术期刊最关注的期刊评价是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各类学术期刊的文摘报刊。它们被中国的高校认定为评价学术产品的质量标准。期刊发文被转载量(率)和期刊发文被引用量(率)是期刊评价机构使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因此成为了许多学报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目标,对文章能否被引用和被转载的预估成了文章是否发表的重要考量指标。学报在选择学术论文刊登的过程中受到被转载量(率)和被引用量(率)的极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表现在对学术论文选题的影响。学术论文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即其选题重要性程度如何,是不是当前社会和学术界的焦点和热点,成为文章能否获得发表的重要考察指标。而一些新颖、生僻、边缘、研究面窄、更小众的选题,即使文章学术质量较高,也可能没有发表的机会。不仅如此,对论文选题的考察还受到文摘报刊选题特征的影响。那些更符合文摘报刊选题特征的文章容易获得发表机会。反映在栏目设置上则是:热门学科、优势学科与生冷学科、弱势学科的差别对待,不容易转载的学科基本不设置栏目或只给予很少的版面。其次,表现在对学术论文作者的选择。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名人效应“和“扶强不扶弱”。对待名人的稿件来者不拒:只要是知名人士,无论稿件内容如何,学术质量如何,哪怕只是一篇普通的会议发言稿都乐于登载。“当今的学术界,一些学术刊物和学者们正在渐渐背离或者说已经背离了这种科学文化精神。学术期刊不是以学术为中心,以质取文,而是以‘人’为中心,以‘势’取文、以‘名’取文。”②对于职称较低的、没有名气的、年轻的作者,文章评价的标准严过“名人”或者不予重视。这种“身份”的鉴别也包括作者所属的单位,来自名气更大的学校或科研机构比较占优势。这样,“学术刊物的公众、公开、平等、参与等原则也不复存在,它剥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更遑论对年轻学者的发现、培养和扶持”③。最后,表现在转引率对作者的要求。为提高转引率,有的学报要求作者在引用文献中引用该学报曾经发表过的文章,甚至有数量的要求。“国内有一本学术期刊曾经提出,如果想在该期刊上发表文章,就必须在文章中引用该刊曾经发表过的文章50次以上。”④期刊的自引率过高,容易引起怀疑。于是,现在有两个或几个学报之间事先约定,互相转引,以提高他引率。

非学术性的因素正在逐步改变着学报作为学术性杂志的本质。1977年,中国高校学报约150家;2007年,高校文科学报数量已达到1130多家。学术期刊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高,许多学报都被堆放在各高校的资料室或图书馆,无人问津。这种只具作者“人气”的学报学术质量低下,不仅毫无学术影响力,更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大量的低水平稿件、人情稿、关系稿、权力稿刊登在学报上,学者们对学报的批评不绝于耳。“在目前初步认定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2700种中,竟有约500种学术期刊在7年中没有被引用一次(大多为专科、一般高校的学报、兼有学术性与工作指导性的期刊等)。”⑤

二、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功能异化的制度分析

学报作为学术生产和传播的载体,其学术功能异化背后有着深刻的制度原因。

近几年,最让学术界诟病的是当代学术评价制度的失当。“学术评级制度和职称评价制度都要求研究者个人必须在学术刊物,尤其是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各级学术单位越来越强调学术作品唯有经过学术刊物的发表才能转化为可以得到承认的学术成果。于是,不仅研究者个人追求学术作品的发表,而且各级学术单位要求并奖励研究者发表学术作品。”⑥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以论文的数量作为单位和个人学术评价的重要标准,并不惜财力、物力鼓励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以及在读研究生在核心期刊、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简单地说,一位学者学术水平的高低与发表多少文章以及在什么样刊物上发表文章密切相关。

在当今大学,学者们凭借自己的学术声望,可以获得一定的行政权力,即“学而优则仕”;而掌握着行政权力的官员,也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权力和各种资源,获取学术声望来稳定并提升自己拥有的行政权力,即“官大学问大”。这两者的有机互动,使得学术研究在学者和行政官员的眼中都具有了极高的物化价值。而这些价值正是通过“以量定质”和“以刊定文”为特征的学术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实现的。透过学术评价制度认定的学者学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者小到评职称、拿课题、评奖项,大到对行政权力的掌握。学术一旦和金钱、地位、权力联系起来,就失去其本质的特征。学术研究的目的从对真理的追求转变成对课题经费、学术权力、学术资源、官位高低等的追求。

评价制度的指挥棒指导着学者们“多出活”、“快出活”,在这样的学术生产和评价环境中,学术期刊不知不觉“沦落”成学者们发表文章追逐社会地位(包括学术地位和行政职位)、改善生活状况的工具。在这种“沦落”中,各种学报,尤其是那些进入所谓的核心期刊和某些数据库的学报在作者的眼里拥有了学术之外的分量。而对于学报来说,这种分量增加了学报的被需求度。再加上目前学术期刊的审批制度相当严格,几乎不再批准新的刊号,学术论文数量激增和学术期刊数量的相对稳定形成了学术资源人为的短缺。这种发展趋势大大抑制和扭曲了学报学术功能的发挥。“以量定质”的学术评价方式催生出大量的“学术泡沫”、“学术垃圾”,2008年我国产生的学术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第8,而在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中排名第123。⑦

与此同时,“以刊定文”的“唯核心期刊”论的学术评价制度更是深刻地影响着学报的前途与命运。各高校和科研机构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作为衡量学者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志。“教育部在对各高校基地的检查和考核中,也明确要求必须在核心期刊上有文章发表。”⑧“凡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被认为是高质量的;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一律被判为是低质量的,只看刊物不看文、只认衣冠不认人的核心期刊崇拜症正恶化着当前的学术环境,成为学术评价体系改革不容回避的一个现实难题。在论文评价上,核心期刊拥有‘生死予夺’的大权。”⑨核心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至尊”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得包括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都以争取进入核心期刊或是在核心期刊排行榜上位列前列作为办刊的重点。办刊人琢磨更多的不是文章的学术质量,而是期刊发文被转引量(率)和期刊发文被转载量(率)。与此同时,学报间“学术质量上的竞争演变成为一场关于评级机构、文摘杂志的‘公关’竞争”⑩。

事实上,期刊质量的高低涉及很多因素,评价期刊质量高低最重要的指标应该是所发文章的学术质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并不都是高水平文章。核心期刊评价标准也并不能完全说明期刊载文的学术质量。如“核心期刊遴选不利于新、小、边缘、跨学科期刊的发展”。

学术评价制度及与之配套的期刊评价制度构成了当前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学术环境,其过度量化和简单化,是学报学术功能发生异化的制度原因。

三、破解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功能异化之路:

以学术为本尽管学报学术功能异化深受由学术评价制度派生出的相关复杂因素的制约,但从学报内部来看,以人为行动主体的学报本身在面对各种功利和实用因素的诱惑时,没有坚守学术性这一根本,是学报学术功能异化的关键原因。笔者认为,学报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能够抵制住来自制度造成的障碍。事实上,正是学报自身放弃了对学术性的坚守,才给了那些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做法以可乘之机,弱化了自己作为学术期刊应该发挥的学术作用和应该履行的使命和社会职责,这样的异化不仅伤害到学报自身,更伤害到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追求期刊发文被转引量(率)和期刊发文被转载量(率)的提高,追求进入核心期刊本无可非议,但这样的追求应该是以提高期刊的学术性为根本目的。学术性的退让使得追求转引率和转载率的提高这一工具和手段变成了目的,使得学报发展误入歧途。

学术性是学报的根本性质和特点所在,忽略了这一点意味着学报丧失了自我,其发展失去了正确的方向,生存也存在问题。无论学术环境如何变化,学术性的坚守都是学报存在的依据和必要条件。学报的存在就是为满足学术生产和传播的需求、并进一步引导学术健康发展的需要的。学报在学术界有多大的影响即学报在多大程度上推动学术进步,是决定其发展空间的根本。

坚守学术性,学报就会以学术质量来判断刊载的文章,以文章能提供的学术价值作为选择的标准,以学术发展的眼光对待年轻学者的学术成果,鼓励那些“人轻言微”的同志,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否有价值要由文章质量说了算。坚持学术性,同时意味着学报将引导学术研究向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不断扩大期刊优秀学术成果的影响力,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先进的理论和思想。

坚守学术性,学报就不会将文章的选择和作者的身份、工作单位、选题的时尚度、作者的知名度、是否缴纳版面费等联系起来;坚守学术性,学报就不会仅将提高期刊发文被转引量(率)和期刊发文被转载量(率)作为办刊目标,并“人为”提高期刊发文被转载量(率)和期刊发文被转引量(率);坚守学术性,学报就不会发表人情稿、关系稿、权力稿和低水平稿件;坚守学术性,学报就不会成为学术垃圾的载体。

把学术性放在第一位,这是学术期刊的根本。没有学术性,学报就不能称为学术期刊。只有作者而没有读者的学术期刊,谈不上学术传播力;没有学术传播力的期刊,谈不上学术影响力;没有学术影响力,学术期刊如何引导学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报的定位应始终围绕学术性,只有这样,学报才不会被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牵着鼻子走,才可能赢得应有的学术“地位”,并不断发展壮大。

美国的《国家》(The Nation)杂志,是1865年由一群主张废除黑奴运动的人士创办的,它是美国当前最古老的周刊。100多年来,它几乎一直处于亏本的状态,并历经数任发行人。现在,他们的发行量约为20万本,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左翼周刊。这份刊物只有薄薄的几十页,物理重量很轻,但思想重量却很大。在这样一个媒体八卦化、空洞化、财团化和商业化的时代,这个刊物之所以能生存100多年,是他们始终秉持对黑暗时代抗议的精神,是他们永不妥协的抗议光芒,因而获得读者的信任,成为美国的良知。每当它们岌岌可危时,读者就会捐出更多金钱,帮其渡过难关。笔者认为,虽然学报的特性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国家》这份左派杂志,但是,通过这个例子让我们认识到:坚持自己内在的特性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相反,轻易放弃自己的特性,被所谓的形势牵着鼻子走,最终会因为失去自身而走向毁灭。面对众多学术期刊的竞争,以学术为本是学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丧失了学术性,学报就谈不上办刊的主动性,更谈不上特色和品牌,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窗口”。

学报应是学者们学术思想交流的乐园,应注重对学者学术精神的影响和学术品位及学术修养的提升。在这一方面,有些“以书代刊”的连续性学术出版物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它们所发表的大量成果,既未被纳入学术信息检索系统,也大多未进入学术职称评审、学术奖励、学术考核等学术评价体系。尽管这样,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者把他们撰写的相当数量的重要论文发表在这样的集刊上,而其间不乏影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换、推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高质量的论文”。没有进入期刊评价系统,没有顶核心期刊桂冠的学术集刊为什么能拥有优秀学者的拥戴,并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因为大多数的学术集刊都以高水平的学术质量为选文依据。学者们可以在那里和更多高水平的或真正在做学术研究的学者们探讨学术。学术集刊受到学者们的推崇证明了在社会现实和经济利益等物质的诱惑之下,坚守学术的纯净并不是空谈。

四、建立学术特色是学报学术性坚守的必然要求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坚持以学术至上不仅需要学报办刊人坚定的以学术至上的精神底气,还需要学报办刊人发挥聪明才智,创办有学术特色的学报。

在网络时代,信息是过剩的;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资源。“很多时候,高校学报办刊人忘记了自己是在经营着一种内容丰富的媒体,和报纸、电视一样对社会的文化和其他方面产生着影响。不论受众的多少,高校学报面临着吸引读者眼球的挑战。如果想要得到某人的注意力,就必须用某种不同于一般的有价值的东西去交换。对高校学报而言这个有价值的特别的东西就是学报的学术特色。建立高校学报的学术特色是学报能长久生存于学术期刊中的唯一出路。”这也是破解学报办刊模式同质化的根本方法。也正因为如此,2003年“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并实施,在其文件中明确提出逐步改变高校社会科学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支持高校社科学报在保持各主办的现有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学者们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独特的科研优势,确立包括专题研究在内的刊物特色”的特色发展道路。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报的学术质量仍然堪忧。笔者认为,在学术特色建立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学术特色的建立应指向学报的长远发展。

学报学术特色的建立,应该指向学报的学术发展,立足于学报自身的特点和将来的发展。简单从错位发展的角度考虑,坚持“别人做的我不做,我做别人没做的”思维模式并不一定有利于学报长远发展。从长远来看,凸显学报自身学术优势和特点的,有利于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特色就是应该建立的特色,无论别的学报是否先做或者将要做。当前国家对农村问题非常重视,对三农问题的讨论也是学术界的热点和焦点。各家学报纷纷有针对性地开设关于农村问题研究的专栏。在这样的状况下,是不是最初开办农村问题专栏的学报要取消这个专栏?或者看见其他学报开办这个栏目,自己就不再开办?笔者认为,这要取决于各家学报自身依托的学术优势和其他学术资源。任何学术特色建立后都可能面对其他学术期刊的竞争,而真正良性的学术竞争正是彰显各家学报学术实力的时候,具有学术实力的学报会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学术影响力。这样的竞争态势正是一种学术繁荣的表现。学报面对这样的学术竞争应更加用心把专栏做好,精心策划和组稿,使栏目的建立不流于表面(如几篇选题相似文章的简单集结),而是向纵深度挖掘(如栏目文章单篇的学术深度加强或多篇文章间呼应、争鸣),从多方面提升专栏学术价值,增强栏目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二,学术特色应建立在学报长期发展规划基础上。

“学术研究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在变化的。因此学报的特色栏目的选题要根据学术动态和社会形势的变化适时做微调。特色栏目的形成实质是一个主动选择和适时调整相结合的产物。”在主动选择和适时调整学报学术特色之时要注意将学术特色的选择与调整与学报长期发展规划相统一。所谓长期发展规划是学报关于自身发展的全局性的规划,是对学报整体的、系统的、基于学报现实状态而进行的面向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状态的设想。长期发展规划还包括谋划解决学报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考虑影响学报发展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在学报发展的不同阶段,长期发展规划解决不同的重点问题。长期发展规划覆盖一定的时间跨度,是根据学报长远发展和未来趋势做出的规划。这个规划涉及学报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办刊理念、办刊宗旨、刊物定位、刊物风格、刊物特色、刊物的主要读者群和读者特征等等。在学报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学报学术特色进行设立和调整,才更有针对性和长远性。缺少明确的长期发展规划,容易造成学报学术特色建立的相对短视和盲目。建立在长期发展规划基础上的学术特色将使学报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面对各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时,更有抵抗力,有利于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学报办刊人的学术意识是学报学术性坚守的根本保证。

学报任何的行动都必须通过办刊人的行为来贯彻执行。因此学报学术特色、学术风格的建立都有赖于办刊人学术意识的养成和贯彻。办刊人的学术意识的养成和贯彻是学报学术性坚守的根本保证。学术意识包括办刊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良知,他们是学报学术性坚守的精神力量所在。因此在期刊管理上要注意采取各种方法提高编辑学术水平和学术良知。作为媒体,任何学报都发挥着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正是在这点上,办刊人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办刊人必须明确认识到:除了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刊物所传达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和学术风气。任何学术成果必须经过学报等学术刊物登载使之公开化才能被认可。因此在对学术垃圾、抄袭作品、学术不端行为等进行坚决抵制时,学报办刊人扮演着重要的把关人角色。在无法完全借助制度力量的时刻,学报办刊人应该充分调动其主体性,在努力加强自身学术水平和学术良知的同时,以极强的社会责任心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为树立学术研究的正气、端正学风做出贡献。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报〉扩版了》,《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15日。②③周保欣:《学术期刊界的“名人”俱乐部现象》,《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30日。④⑦游苏宁:《对科技期刊国际化有关问题的反思》,《编辑学报》2008年第1期。⑤叶继元:《从学术期刊的发展看当代学术的发展》,《云梦学刊》2006年第4期。⑥邓正来:《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⑧仲伟民、朱剑、鉴传今:《打破核心期刊评审利益格局》,《社会科学报》2009年5月28日。⑨晋雅芬:《谁念歪了核心期刊这本经?》,《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5月5日。⑩金晓瑜:《学术期刊办刊目标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0日。《抗议的公共论述》,《南方周末》2009年9月17日。曾新:《对高校文科学报发展战略的探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参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姚申:《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

责任编辑:沐紫

作者:曾 新

高校文科学报管理论文 篇2: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的多重维度

摘要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是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本质论”“特色结构论”“特色方法论”和“特色意义论”的总和。从本质内涵看,“特色”是一个比较性概念,内含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核心是凸显“差异性优势”;从构成要素看,学报“特色”的形成是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方法手段看,主要有“特色栏目”“特约主持人制”和“名家对话”等“特色化”实践形式;从意义价值看,特色办刊对高校社科学报发展本身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都有积极作用。要深入理解高校社科学报特色问题,须从本质内涵、构成要素、方法手段及意义价值等层面进行多维度反思。

关键词 高校社科学报 特色 特色论 特色化

赵强,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主要从事编辑学、城市哲学研究。

当前,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问题已成为学界和业界探讨的热点。针对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问题,虽然学界和业界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总的看来并没有形成一致看法。究其原因在于对特色本身缺乏反思,从而导致特色问题在本体论和方法论、理念和实践层面的混乱。笔者认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是针对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本质内涵、构成要素、方法手段及价值意义的论述,“特色本质论”“特色结构论”“特色方法论”“特色意义论”是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的多重维度,要深入理解高校社科学报特色问题,须进行多维度反思。

一、作为本质内涵的“特色论”

由于对“特色”的泛化使用,学界和业界在谈到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时候,多数将其作为一种常识来理解,并没有对特色的本质作进一步的全面的思考。虽然有些学者用“独特”“风采”“个性”等与“特色”相关的语词来对“特色”加以解释,但这种解释只能给“特色”一个侧面说明,形成的是一种模糊的印象,并不能从根本上揭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本质问题。“熟知并非真知”,只有揭示特色的本质内涵,才能给高校社科学报特色以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特色应具有以下内涵:(1)特色首先是比较性概念,通过比较,一方面,呈现出该学报和其他学报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有层次上和程度上的表现,或是显著的和整体性的,因而是根本性的差异;或是不显著、局部的,因而是基本性的差别(如谈的问题虽然相同,但是角度、视域或方法不同,同样能够凸显特色)。另一方面在比较中凸显优势。特色不仅是一种事实性差异,更内含一种价值性追求,即通过“特色”,办刊人力图最大限度地呈现本学报优于其他学报的一面。特色往往和优势密切相关。不同的主编和编辑,独特的视野和能力,学报所依托的该校独特的专业设置和科研机构及学校所属区域的特殊文化,这些都是别的学报无法具有的优势,将这种比较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体现了本刊的特色。(2)特色是创新的一种形式,内含学报的不断发展,深层目的是使学报能够实现其学术交流和引领学术的功能。当前高校社科学报的现状是种类多,但是千刊一面,不能有效实现引领学术的目的,而特色就是摆脱这一困境,从而使学报获得合法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特色是在不能完全实现专业化条件下展示其生命力的一种努力,是突破重围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效选择,因此说,特色内含着突破重围、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含义。(3)特色内含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这主要是就特色的形成而言。所谓特色的偶然性,是指形成特色的诸多因素具有偶然性:如形成特色的主观因素即主编和编辑的知识构成、学术兴趣及爱好,以及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科研机构的组成,甚至学报主办单位所依托的地区、区域的历史文化等,相对于高校学报而言都是偶然的。特色的必然性是指特色的形成又受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和科研管理体制的制约。虽然社会科学研究从综合不断走向专业化、分支越来越细化,但现实是当前的学术管理体制决定了专业化不能根本实现,因此转而走向特色化。从这一点看,特色的产生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作为构成要素的“特色论”

特色不仅有丰富的本质内涵,而且有大量展示本质特征的显性和隐性的内容和资料。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不能凭空产生,必须依据一定的特色构成要素。特色的构成要素是特色展示自身的条件和依据,深刻分析特色的构成要素,是深入全面理解学报特色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特色的构成要素不能一概而论,当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1)构成要素的类型划分。总体来看,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主体要素,即具有能动性以及和创新思维有关的要素,也即人的要素,主要是编辑,尤其是主编的能力、人格、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另一个是客体要素,即能动性作用的对象,也即是主编、编辑加工作用的对象。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客观要素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隐性的内容要素和显性的形式要素。显性形式构成要素包括栏目设置特色、行文风格、版式特色、装帧设计特色等;隐性内容构成要素包括选题策划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及时代特色。这些显性形式要素、隐性内容构成要素和人的要素是社科学报特色的主要内容。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要素既有主体的作用,又有客体的作用,是主客观作用的统一。(2)构成要素的系统性。构成要素的系统性是对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把握。不同类型的构成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关联的。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形成并不是某一个方面要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多种要素的综合作用下而凸显出来的结果。这些要素综合起来形成了社科学报的差异性优势。形式要素、内容要素和人的要素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栏目设置、行文风格、版式特色、装帧设计等形成学报形式特色的形式要素无疑受办刊宗旨、探讨的问题、选题策划、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及时代特色等这些内容要素的决定和影响,而这些内容和形式的构成要素又都要经过主编、编辑的加工才能完整呈现出来,从而烙上主体要素能动作用的印迹。“……但选题策划、栏目设计、学科优势、编辑意识及其道德追求、价值标准及期刊所推崇的研究方法、行文风格等均是足以体现色彩和风格的要素。而在这诸多要素中,唯有编辑意识是能动的,要使其余的要素都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色彩和风格,都要依靠编辑特别是主编的作为才能成为现实”。[1]可见,学报特色是内容要素、形式要素和人的要素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作为方法手段的“特色论”

特色化是为了形成特色而采取的手段、方法和途径。学科拼盘、普遍趋同、低水平重复是当前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存在的突出问题。“但事实上,真正有价值的跨学科研究的成果根本填不满众多的综合性期刊的版面,绝大多数的综合性期刊都呈现出学科拼盘的特点”。[2]为扭转这一现状,学界和业界都将特色化作为方法和手段。特色化过程也是编辑尤其是主编在差异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定模式和途径使综合性学报的特色性在现实中呈现的过程。“所谓‘化’,就是要把对某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作为一种基本固定的模式来操作,特色化也就是高校社科期刊要在与特色相关的所有要素或部分要素方面尽可能地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以加深读者对学报的印象。可见,特色化是一种办刊方法”。在特色化的过程中应该贯彻一种“生态过程观”。高校社科学报的宗旨和定位、编辑主体、编辑客体及针对问题进行原创[3]等特色化链条中的环节虽然在形成社科学报特色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每个环节都不足以孤立形成学报特色,学报特色的形成过程应该是这些环节的联动,是过程的综合。

当前,特色化实践的形式主要有“特色栏目”“特约主持人制”和“名家对话”等类型。“特色栏目”是高校社科学报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本校学科与科研优势或地域特点与历史传统为基础,开设的具有时代特色和学术针对性的稳定而持久的栏目。特色栏目将差异性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使问题意识和创新理念得以凸显。“特约主持人制”是高校学报特色化的又一创新形式。特约栏目主持人是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优势栏目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特约主持人能够充分发挥其分管学科的专业性与前沿性的巨大优势。“特约主持人制”的引入,可以实现学术资源共享和办刊优势互补,是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办刊的有效探索。[4]“名家对话”是又一种高校学报凸显特色的形式和方法。这种方式易于处理那些有争议、悬而未决或存在模糊认识的问题。名家对话这种特色化办刊形式为争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商谈在学术形成机制中的特殊优势。“名家对话”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当然,这几种特色化形式可以综合体现出来。这几种特色化的实践形式成为众多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深层原因在于,它们从学科综合到问题导向、从完全依靠编辑到广泛吸纳学者、从封闭办刊到开放办刊的办刊实践,在神与形、主与客、内与外三个层面实现了新的有机统一。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适应了当前高校社科学报亟待变革的要求,对提升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引领功能,推动高校社科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有特殊意义。

有一点需要强调,“特色”和“特色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特色”主要侧重“特性”。因为特色主要由主编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等主体因素决定,因此特色具有不可复制性;而“特色化”主要强调“化”,在操作层面解决特色问题,是一种可以操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呈现一定的环节和技巧。放弃特色这一神而专注形式的“庸俗特色化”是“去特色”的首因。当前,一些高校学报不顾特色条件和科研现实,一味地搞特色栏目就是“庸俗特色化”的典型表现。

四、作为意义价值的“特色论”

这里的“作为意义价值的特色论”是指有关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办刊对期刊发展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的观点和看法,根据对特色办刊的作用和意义的认可程度,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激进特色价值观”“保守特色价值观”和“温和特色价值观”。“激进特色价值观”极力鼓吹“特色”对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根本作用,主张把“特色”提升为办刊的最高理念,甚至把“特色”上升到决定高校社科学报生死存亡的高度,认为特色不仅对高校社科学报发展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都有根本意义。“特色生命论”“特色生存论”和“特色灵魂论”等都属于此观点。“保守特色价值观”极力反对抬高“特色”对办刊的意义,认为“激进特色价值论”所鼓吹的“特色”未必是特色,而且特色办刊并不符合社科研究规律。换句话说,人文社科研究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特色化,“特色”有悖办刊宗旨和学术使命,一味追求特色是编辑界作风浮躁的表现。业界部分编辑持此种观点。而“温和特色价值观”既不完全赞成特色价值生命论,也不完全赞成特色否定论,既不像激进主义那么乐观,也不像保守主义那么悲观,而持一种“夹缝生存论”观点,把特色办刊作为一种无奈选择看待。这种“温和特色价值论”首先认定专业化办刊从根本上符合当前人文社科研究从综合向专业细分发展这一规律,但是现存的期刊管理体制、学术评价机制乃至当前的教育体制却使专业化办刊短期内无法实现。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高校社科学报才选择了“特色”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笔者基本认同“温和特色价值观”的观点,但是不完全等同。笔者认为,在当前的高校社科学报管理体制、学术评价机制及教育体制没有根本转型的条件下,特色化办刊虽说是无奈的选择,但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发展方式。从内容上看,特色办刊加深了对某一问题的深入理解,推动了新思想的持久争鸣与交流,在学术研究上产生了标新立异的效果;同其他办刊理念相比较而言,特色办刊旨在通过一种话语权的塑造来谋求高校社科学报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术的交流,推动综合性学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总体来看,特色办刊对学报本身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虽说由于体制原因专业化办刊短期内不能实现,但即使体制的束缚解决了,高校社科学报走上了专业化发展之路,相信特色发展依然需要,并且其功能和重要性也不会因为高校社科学报实现了专业化转型而有所削弱。

参考文献:

[1] 朱剑.枘凿之惑:特色化与高校学报发展[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2] 朱剑. 学术风气、学术评价与学术期刊[J]. 苏州大学学报,2011(2).

[3] 韩璞庚. 学术期刊的编辑理念与刊物特色[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

[4] 廖智宏. 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与栏目主持人论[J]. 出版广角,2010(8).

作者:赵强

高校文科学报管理论文 篇3:

浅谈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高校文科毕业生,抓好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文科教育改革的关键。本文旨在指出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实验教学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文科实验教学;数学体系;优化设计

许多人认为,实验是理工科学生的专有业务,高等学校的文科生不需要教学实验,更不需要实验室,这种观念在理工科院校尤为盛行。对于理工科院校是否需要文科实验室这个问题,一些长期致力于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学者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高校通常会安排文科学生在本科毕业前到企业、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参加锻炼实习,让学生借此接触了解社会,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但这种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实习有很多弊端,如学生的实习岗位和今后的工作岗位契合度有一定的差距;其次,如今企业大多数岗位都是流程作业,而实习学生一般被安排在某个固定的岗位,所以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好工作;再次,因不能全程伴随实习过程,教师因此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指导,导致很多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和解决。[1]而文科实验室教学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弊端,文科实验室教学发挥的这种重要作用决定了它应该受到重视。但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中,由于学科发展和教学条件的弱势地位,文科专业连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还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就更谈不上实验教学了。因此,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优化问题,就特别值得思考。

一、目前理工科院校文科

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文科实验室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在建设文科实验室时一般照搬理工科实验室建设的模式。这种模式大多是根据实验项目的需要,建设满足实验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实验环境和设备等。教师和学生则在符合实验项目要求的实验环境中,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的数据、结论。而照此模式建设的文科实验室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大量建设信息港、数据库和模拟环境,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最本质的法则。比如在社会学方面的调查访谈中,非常重视前期的数据采集和素材收集,而不是依靠简单的技术手段的提高。所以,按照理工科实验室建设的文科实验室常常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在这种实验室中进行的教学活动也不可能达成教学的目的。

2.文科实验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理工科院校,由于文科实验教学缺乏一套相对健全的实验教学体系,严重制约了文科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文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理工科院校中的文科实验教学体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理工科院校往往忽视文科学生实验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理工科院校传统上忽视文科教育的重要性,文科教学基础比较薄弱,而文科实验教学更是文科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理工科相比,缺乏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记录、实验教案、实验报告等基础性指导文件。

(2)文科实验教学考核标准不健全。不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和传统的工作量计算方法误导教师形成了一种观念,他们普遍认为实验教学费时费力且工作量计算系数远不如课堂教学,因此多不愿参与实验教学。据调查,在很多理工科高校,实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系数与课堂教学工作量的计算系数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文科教师不愿意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也没有具体的硬性要求来规范教师的实验教学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所以,文科试验教学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加强和提高。建立完善的文科实验教学考核标准有利于约束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指导,也有利于约束学生完成各项实验项目。文科实验教学的考核标准既是对教师实验教学方法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考核标准的落实和强化有助于文科实验项目的展开。因此制定人性化的文科实验教学考评标准是当务之急。

(3)文科实验室教师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统一的实验室教师职称和待遇评定标准,专职实验室教师在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其他授课教师或行政编制教师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实验室教师在实验室教学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4)实验室人员配置不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实验教学指导队伍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学术梯队;在现有实验室人员的培养提高上,缺少统一的长远规划和明确的培训制度。

二、转变理工科院校中

文科实验教学的观念

1.转变理工科院校中行政管理层的观念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层掌握了整个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高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等决策都是由高校行政管理层做出的。因此,如果理工科院校中的行政管理层对原本薄弱的文科实验教学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文科实验教学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目前在很多理工科院校中,忽视文科实验教学的现象极其普遍。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理工科高校管理者认为文科和理工科不一样,不需要做实验,更不要说要有实验室了,或者认为文科只需要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室,用以存放一些文科资料和档案等就够了。这些观念已经落后于新的教育改革观念,也不符合社会对文科学生要求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事实上,“传统文科实验室的功能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验证和演示,随着现代科学不断的分化、综合,传统文科实验室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文科发展的需要。新的文科实验室的任务是结合文科各学科和综合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和教学手段,对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构造虚拟环境,进行仿真、模拟,解决现代人文科学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社会问题”。[2]107 只有高校行政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文科实验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去,才能有效地促进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实验教学的提高。以法学专业为例,该专业非常需要把案例分析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实验教学方式。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实验教学只需要一些教学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就可以了,但由于没有一个具体的情境和实践环境去实践,很多时候这种实验教学达不到实践操作的效果。由于老师不可能带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法院或者检察院的实习中,传统实验教学的缺失是让法学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理工科院校可以参照其他文科学校教学的做法,建立模拟法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法庭切实了解审判机关的工作流程和感受法庭上的审判气氛,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模拟法庭中得到实践和锻炼。

2.转变高校文科教师的观念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是高校学科建设的主体和高校发展的重要软件资源,他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理论上讲,由于在活动空间、教学媒介、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不同,高校教学方式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对独立的,但在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上应该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教师普遍认为高等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实验教学可有可无,这种观念导致很多高校在理论教学方面都有完整的体系,如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合理的课程设置、精选的教学书目、较成熟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制度。而不受重视的大多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实验教学,甚至连自身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大纲、实验教案都没有。[3]理工科院校中理工科的学科基础较强,据调查,64.2%的理工科老师有轻视实验课的潜意识,这个比率在文科老师中更达到了90%以上。所以改变传统的重课本教育轻实验教学的观念对于文科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在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在文科教育改革以及文科实验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人大将传统的一位教师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笔的旧教育模式转变为重文理渗透、重实验、重了解社会的新型文科教育模式,将单纯的课堂讲授发展为课堂讲授与现代化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文科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3.转变文科学生的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环境,文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境。由于受传统学习观念的影响,很多文科学生认为学习任务就是把课本知识学好,实验课程可有可无。在这种错误的学习观念下造就的学生,往往书面考试可以拿到高分,可是实践能力较差,学以致用的目的没有得到切实落实。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很多文科学生认为在大学里没有学到知识,这样的大学教育不能不说是失败的教育。事实上,实验教学对培养文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意义重大。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文科实验教学有着课堂理论教学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实验教学不仅传授学生以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人文素质的综合提高与实验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108-109 现代文科实验教学要求文科学生主动转变传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优化学习方法,将课堂学习和实验学习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加强理工科院校中文科

实验教学优化的改革

1.加大文科实验室经费的投资力度

文科实验教学在很多理工科学校也有了一些发展,大部分情况属于一种自发的、分散的建设,投资力度较小。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等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文科教学没有引起理工科院校的领导的足够重视,学校行政领导忽视了对文科实践教学的投入。人文学科在理工科院校通常都是后起学科,文科学院和文科专业的建设也比较晚,理工科学校在文科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很少。

(2)学校管理不到位,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分散,各院系只管自己的事务导致实验教学的资金无法及时到位。

(3)学校实验室在实行学校和院系二级管理的同时,各院系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规划没有达成统一意见,学校规划投入到文科实验教学建设上的资金成为空谈。

建立高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学府的要求,必然要加大学校的学科调整和各相关专业的整合和联系,因此一定要加大理工科院校中的文科实验教学的投入。理工科院校在加大对文科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更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以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文科实验室建设资金到位并且实现常态化。

2.加强文科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稳定、业务素质高、充满活力的实验室学术队伍是文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根据文科实验室的技术特点,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既要具备本学科的知识和人文素质,又要熟练掌握一些先进的实验手段和方法。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109

(1)在设立文科实验室工作岗位时,应该将本学科中最优秀的科研人员吸收进入实验室,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稳定的专职和兼职队伍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梯队。青年教师具有较为先进的思想和活跃的学术能力,是高校教师的新生力量,要大力吸引青年教师进入文科实验室,带活文科实验室队伍。

(2)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3)加强实验教学和教务管理,制定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规章制度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纪律。

(4)制定激励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制度和政策,提高其在进修、提高、评优、福利、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待遇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统筹规划文科实验室建设并进行科学化管理

理工科学校行政领导和文科专业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科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了解所在学校文科发展的状况和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情况,充分调查其他学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可取经验,统筹实验室建设,打破和取消规模小、教学任务少、功能单一的文科实验室,优化整合资源,增强文科实验室的综合实力。根据学校长远的发展方向和要求,结合学校其他基础实验平台的建设要求,打破专业界限,以学科为基础构建文科实验室,并对现有实验室进行重新优化和设计。

四、结束语

实验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或“经验学习”。 由于起点低、基础差,而高校文科教育又处于重大的调整转型发展过程中,高校文科的实验教学因此承担着非常艰巨的使命。开展文科实验教学,必须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强应用能力”的社会需要人才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郝春燕. 对文科实验教学的几点认识[J]. 实验室教学,2006(5):9-10.

[2]徐婷,张晓燕,等.大学文科实验教学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0).

[3]许征程.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39.(责任编辑、校对:臧莉娟)

On Optimizing the Experiment Educational System of Liberal Art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ies

ZENG Kai, TANG Wei

(Key Laboratory of Instantaneous physics,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作者:曾凯 唐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土木工程造价管理论文下一篇:防水工程质量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