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声乐教学论文

2022-05-07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幼师声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当代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强大的商业运作为后盾的流行音乐和其他种种因素给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给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分析了幼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问题。

幼师声乐教学论文 篇1:

幼师声乐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途径

【摘要】幼师声乐教学不但属于幼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幼师声乐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作为幼师学生而言,声乐教学属于其将来职业发展的基础所在,但从现阶段的幼师声乐教学实际来看,其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由此导致幼师声乐教学的效率较低。对此,声乐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意识观念,并不断探索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幼师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幼师;声乐;教学;提升

声乐是以歌声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声乐教学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同时也属于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开展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必备声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一些歌唱技巧。作为当代声乐课堂教学,需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歌唱、弹唱及欣赏能力的培养。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对声乐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声乐的兴趣,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个别课、小组课等。

一、声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一)个别课教学方式

该授课方式实际就是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授课,其能够按照不同学生具体的条件和演唱水平开展相应的指导。该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对学生在声乐方面的潜能进行挖掘,从而在激发学生演唱天赋的同时提升其声乐方面的专业技巧。但从现阶段的教学条件来看,一些学校暂时还无法实现这种教学方式,这些学校可暂时采用挑选个别学生单独施教,也可以每周保留一节课时用来帮助个别学生的学习指导。

(二)小组课教学方式

小组课教学方式是以小组的进步作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方式。就现阶段的教学实际而言,幼师学生的起点相对较低,其水平也各不相同,采用小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演唱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可以作为声乐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应与其它教学方式穿插运用。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将声乐水平相当的几个学生组成一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和演唱程度等开展分组练习。在选择曲目时,应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在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时,提倡进行集体训练,通过集体训练中的逐个发声练习,能够丰富学生对各种声乐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小组课教学过程中取长补短。除此之外,小组式教学还可以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创造良好条件,借助这种教学形式,学生的友好协作品德不但得到了有效培养,而且使学生的教师意识与教学能力得到逐渐提高。

(三)集体课教学方式

集体课教学方式通常以班级或者年级作为基本授课单位,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与机能状态讲解,其中包括歌唱过程中喉头应该摆放的正确位置、歌唱时的吸气和呼气方法,以及共鸣腔的把控尺度。客观地讲,歌唱的咬字发音具有一定的技巧,利用集体课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发音的不足,从而在歌唱过程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借助这一认识促进自己发声演唱能力的提高。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在集体课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应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

二、幼师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由于声乐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之接受教育的对象属于未来的幼教工作人员,实际面对的也就是幼儿,因此声乐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应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但是,从当前幼师声乐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将演唱技巧作为教学的重点,更多的教学内容被限定在专业性极强的美声歌唱技巧方面,对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却很少,如很少开展流行歌曲和儿歌等歌曲元素的培养,至使幼师专业学生的眼界受到极大的限制,枯燥的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声乐学习。

(二)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现阶段的大多数幼师教育依然沿用传统的先练声、后演唱声乐教学方法。通常而言,在声乐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先进行练声,然后教师开展示范教学,而这时学生在一旁进行聆听模仿。若从学生基本功训练的角度而言,则这种教学方法自然无可厚非,但若整个声乐基础教学均采用這种教学模式,则会将声乐教学带入到生硬的误区之中。教师如果示范过多,那么学生就只会进行模仿,而创造性学习能力则会显著不足,将造成其在以后的幼儿教学工作中不能灵活进行变通,影响未来幼儿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现阶段的幼师教学方式落后问题急需解决。

(三)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与专业的声乐教育相比,幼师声乐教育不需要非常高深的理论和技巧,只需要掌握更广泛的声乐技能和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现阶段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不能将对学生评价的目标只定位在应试的角度上,而忽视对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以及创新思维方面的评价,一直以来,教师占据主要评价地位,学生的评价则呈现相对缺失的现状,使得所开展的评价活动只是局限在形式上,不能帮助幼师专业学生去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幼师声乐教学的改善建议

(一)设置多样化的幼师声乐教学内容

声乐教材不但属于幼师声乐教学的主要媒介,而且也是声乐教学内容是否科学的重要表现,所以声乐教材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可根据专业学生的具体需要,选择专业性一般而实用性和新颖度相对更强的教材内容。同时,为了迎合幼师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底子弱、起点低的特点,应适当开发一些校本声乐教材,主要内容应侧重于适合幼师职业未来发展的儿童歌曲作品和流行歌曲作品,在学习需要的情况下,也可适量增加外国歌曲或中外歌剧等内容,使得幼师专业学生的演唱能力培养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格局。此外,为了使幼师学生的声乐教学更有成效,还应对其加强乐理知识和律动知识的学习。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

由于传统的声乐教学将单一的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视对幼师专业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的培养,因此当前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革新。首先教师应改变相对落后的声乐教学观念,认识到教学不只是为了教,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学。尤其对于声乐课来说,因为其具有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特点,所以若站在这一角度分析,则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应当前教育目标的需要,应让体验式教学方法有效融入其中。由此可见,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以及情感的培养。

(三)增加学生的社会活动机会

对于幼师专业学生而言,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声乐技巧。学生只有坚持在课外进行声乐技巧的练习,才能实现对声乐知识的巩固与熟练运用。客观地讲,声乐技能的掌握实际就是一个实践过程。所以师范院校应将幼师专业学生的声乐课社会实践活动视为重点,并在校内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而言,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够检验出其学习的效果,学生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声乐技能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提升。

(四)增加幼师声乐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活动

在加强幼师专业学生课内外实践的同时,还应对从事幼师专业声乐课教育的教师加强教学实践。作为声乐课教师,不但要负责教会幼师专业学生如何进行唱歌,而且更要教会幼师专业学生如何帶领幼儿去唱歌,所以声乐教师必须经常到幼儿园中去,这样就能够了解幼儿的真实需要,在深入、全面的调研基础上重新进行声乐课教学的设计,使得相关的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幼师专业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

(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评价属于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完善的幼师声乐专业评价体系,才能改变低效的评价局面。声乐教师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实施多元主体的新型评价教学模式,在此情况下,学生就成了与教师地位相当的评价主体,他们可以组成评价小组,并对发现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讨论,同时反馈意见,从而使评价方式更加切合实际。此外,应改变以前只重视成绩与结果的评价方式,而更应重视过程的评价,应将情感态度和思维能力作为更重要的评价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声乐教学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师的资质水平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提高,因此提升幼儿教育的师资水平就成了现阶段幼教工作的首要问题,同时对幼师声乐专业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培养标准。由于幼师的声乐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师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此不但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状况,而且关系到我国幼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我国幼师音乐教学的顺利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应积极开展幼师专业声乐课教学,示范院校的幼师专业必须将声乐课作为教学和改革的突破点,从教学的理念、内容和手段上进行创新,从而找到更加适合幼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马云萍.提高中职幼师声乐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08):197-198.

[2]王辉亚.《唱脸谱》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反思[J].大众文艺,2017(4):247.

[3]张爱民.音乐课教与学的辩证思考[J].科技展望,2017(14):202.

作者:黄婷婷

幼师声乐教学论文 篇2:

试论幼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

摘 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当代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强大的商业运作为后盾的流行音乐和其他种种因素给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给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分析了幼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问题。

关键词:幼师;声乐教学;民族性

近些年来,国际音乐舞台上中国歌唱家的身影屡屡出现,这是我国几代声乐工作者辛勤努力的成果。伴随着上个世纪我国经济文化的改革开放,西欧声乐文化迅速涌入中国,并对我国的声乐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声乐教学在西欧音乐文化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其受到潜在的文化“西化”意识的影响。幼师声乐教学在“西欧声乐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下,其教学理念、方法、内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西化,缺乏民族性特征。

幼师学生对西欧声乐文化的崇拜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缺乏民族声乐文化审美意识,因此,幼师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培养目标应着重体现师范特征。幼师声乐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发展多元化的声乐教学,注重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从而使幼师声乐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一、弘扬民族声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我们提出幼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目的之一在于打破“欧洲音乐文化中心论”。幼师的声乐教学有义务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它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手段。声乐教学的民族化是音乐教育民族化的一个体现,声乐教学是音乐教育中技能和文化结合的突出学科,是音乐艺术文化中最有利于体现民族文化的学科。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声乐教学一定要符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重视民族声乐文化的教学。

二、构建多元文化的声乐教学体系

上述提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处境时,提到了“欧洲音乐文化中心论”问题,并提到了幼师声乐学生对民族声乐文化的淡漠现象,这些明显违背了声乐教学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原则。声乐教学的民族性恰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突破口,学校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传播最广泛的途径,我们提倡声乐教学的民族性,是解决现今音乐文化“西化”问题的首要方法。

加强幼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意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民族声乐文化。学生通过对民族声乐文化的学习,逐渐重视对民族声乐文化的审美,喜爱民族声乐文化,给民族声乐文化一个良好的定位。在这个基础上引入外来声乐文化辅助教学,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声乐文化审美的民族个性,使其了解民族声乐作品与外国声乐作品的共性与个性,正确把握声乐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从而辩证地看待民族声乐文化和世界声乐文化。

学生能正确地认识民族声乐文化与世界声乐文化,就自然地打破了“欧洲声乐文化中心论”和“本土声乐文化中心论”错误观念。我们要在提倡声乐教学的民族性的同时,正确地把握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这是幼师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通过重视幼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可以使学生在民族声乐文化的学习中理解外国声乐文化的民族性,从而使学生树立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意识,并懂得“洋为中用”“中西融合”的学习方法,这就有利于构建幼师声乐教学的多元化体系,完善多元文化的声乐教学。

三、提高学生对民族声乐文化的审美意识

幼师声乐教学民族性的提出,要求幼师院校的学生要有民族声乐文化的审美意识。民族声乐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文化,本应受到幼师学生的喜爱,但他们缺乏对民族声乐文化的审美意识,原因是中国声乐教学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本身的文化结构是中华民族母语文化,审美意识应该自然地体现出对民族声乐文化的倾向,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声乐文化在幼师声乐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显然与这个要求有很大差距,这是民族声乐文化短缺造成的审美偏差。

首先,我们应该适度把握教学方法与内容的中西结合,在相对凸显民族性的同时把握中西融合的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在教学内容上,编写民族声乐教材时要结合国外声乐作品教学,以多元化的声乐教学理念选择教材。其次,明确民族声乐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我国的多民族音乐文化是世界上少有的艺术文化,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对音乐教师来说,传承文化是首要责任,所以我们要积极地研究开发民族声乐文化,使其更好地应用到幼师声乐教学中。这样必然会加强幼师院校学生对民族声乐文化的审美意识,不断促进幼师声乐教学的发展,从而加强幼师声乐教学民族化的进程,体现民族性。

四、指导学生理解和接受世界各民族声乐文化

通过对幼师声乐教学民族性的基本内容论述,我们了解到,教学观念要有民族意识,而不是要走“本土声乐文化中心论”的教学思路。因此,在幼师声乐教学中,我们要把握教学内容的多元融合,教学内容要包括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声乐文化融合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声乐文化融合,教学方法上要把握中西声乐文化结合的尺度,大胆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好地体现幼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正确处理幼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对幼师学生接受世界各民族声乐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洪波.幼师声乐教学呼唤改革与创新[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04).

[2]蒋世雄.论幼师声乐教学的特色[J].中国民族教育,2003,(05).[3]于池.对声乐教学换位后的思考[J].艺术研究,2005,(02).

作者:王淼

幼师声乐教学论文 篇3:

中职幼师声乐教学的困境及其突破策略

【摘要】高校扩招背景下,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职幼师声乐教学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突破策略,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本文将从中职幼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入手,分析中职幼师声乐教学困境的突破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声乐教学;困境;分层教学

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从原来对人才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转向了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众多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对声乐教学模式也进行过不少的探究。但是由于中职幼师专业学生的声乐基础较弱,且学习积极性较差,学生对于教材曲目缺乏兴趣,对于流行歌曲、儿歌存在偏好,加之教学形式陈旧,导致声乐教学困难重重。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通过多种方法突破中职幼师声乐教学的困境,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一、中职幼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当前中职幼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困境,比如学生声乐基础较弱,且学习积极性较差;学生对于教材曲目缺乏兴趣,对于流行歌曲、儿歌存在偏好;教学形式陈旧等,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生声乐基础较弱,且学习积极性较差

中职幼师专业的生源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其中农村学生占多数。大部分学生在来校前没有受过音乐方面的专业培训,很多学生甚至声乐零基础,从未接触过声乐专业知识。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声乐教学自然难以开展。同时,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声乐课就是学唱儿歌,没有必要学习太专业的知识,工作中用不到。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比较差。

(二)学生对于教材曲目缺乏兴趣,对于流行歌曲、儿歌存在偏好

中职幼师专业的教材中有很多十分经典的曲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感悟力。但是中职幼师生对教材中的曲目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多的是听流行歌曲和一些儿歌,这对声乐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障碍。

(三)教学形式陈旧

当前的中职幼师声乐教学局限于集体课这一教学模式,教学形式也相对比较陈旧,教学内容也是比较枯燥和沉闷的。即使教师应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是浅尝辄止,很少注重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中职幼师声乐教学困境的突破策略

要想突破教学困境,就必须根据当前的教学实际来探索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幼师专业的课程设置门类众多,因此声乐课时设置较少,加之学生人数较多,师资不足,导致声乐课只能采取集体授课模式。很多幼师生的基础比较弱,甚至是零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幼师声乐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班里几十名学生,学生的声乐基础、嗓音条件、音色以及音乐感受力均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每6-8人一组,小组内的学生有着相似的问题,或者有着相似的优势,教师再进行分组上课,解决同一小组内在演唱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统一传授歌曲演唱的知识,以利于同一程度的学生取长补短,展开竞争。在教学中教师应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选择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小组学习一段时间后及时调整,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和程度重新调整班组。

声乐教学原本就是需要共性与个性的,声乐集体课只能关注到共性,而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声乐小组课则不同,其对学生进行了合理划分,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课时方面有保障,而且又不像五六十个人集体上声乐大课那样无法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两全其美,大大提高了幼师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进教材,强化学生对于声乐教材的练习与感受

中职学生更喜欢流行歌曲和儿歌,但是对于声乐教材中的内容却缺乏足够的兴趣,很少进行练习和感悟。这与学生有着一定的关系,也与教材有着一定的关联。为此,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增加一些幼儿园实际的声乐教学内容,尤其是一些歌唱活动、韵律活动、乐器演奏等,选择难度适中,能够体现专业特色,可以作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学资料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练习与感受。

(三)创新教学形式

中职生喜欢新鲜事物,追求新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感兴趣。如今科技迅速发展,教育领域的课程资源配置和教育技术手段都得到了更新,尤其是多媒体的应用和新媒体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播放音像资料,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

1.利用多媒体播放音像资料

比如,在教学某一名歌唱家的著名代表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该歌唱家演唱这首作品的音像资料,同时也可以加以延伸,引入这名歌唱家的其他作品,或者引入其他演唱者翻唱这首作品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体会其演唱风格。在声乐技巧训练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比如,在训练“共鸣”技能时,首先老师把有关方面的理论和共鸣腔体的生理结构图通过媒体图文并茂的显示出来。然后,利用动画片的形式将歌唱共鸣运动图在屏幕上演示。再播放几列错误的和正确的腔体共鸣的歌唱实例。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为充分地理解。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互联网这一平台在人与人的交流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学生的反馈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此制定和改进教学计划。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機下载一些APP,将自己演唱的歌曲录制并上传到微信群或者网络平台中进行共享。这样的形式十分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通过教学形式的创新,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兴趣和效率,突破当前的教学困境,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三、结语

当前,无论是中小学,还是中职、高职以及高校,都致力于追求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中职幼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追求有效教学,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突破教学困境,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幼师声乐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美淑.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演唱表现力的若干方法[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6).

[2]田义霞.浅谈声乐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4).

作者:邓密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业银行监管论文下一篇:银行财务报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