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池古诗配画教案

2022-11-09

教案的书写过程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的整理过程,包括教学课时、教学时间、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导入、讲授、讨论、作业、板书,还有教学后的反思和小结,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总结提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小池古诗配画教案》,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新小池古诗配画教案

新!小池古诗配画教案

《小池古诗配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和意境构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业要求:

为《小池》进行古诗词配画,要求能以绘画形象初步表达自己对诗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

通过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合理的安排构图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最佳效果。

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展示相框、有关参考资料。 学具准备:A4纸、铅笔、黑色签字笔、彩笔、彩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图片引入新课:

师:可爱的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猜谜吗? 生:喜欢!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看看谁最聪明,能根据图片的内容猜出古诗名并背诵出古诗内容?

师出示课件图片(《咏鹅》《游子吟》) 生:„„

师:你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古诗诗名及内容呢? 生:因为画面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古诗的内容„„

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并完成这样一幅漂亮的画面好吗? 生:好!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古诗配画”(师粘贴课题)

三、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古诗短小精悍,简洁抒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胸怀志向及他们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只有耐心品读、背诵,才能品出其中的甘醇。

老师这里有一首古诗的诗名,请同学们看一下。(课件出示“小池”两个字) 师:老师要看一下,哪一个同学最聪明,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小池作者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如果老师让你给《小池》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 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小池》,并出示古诗大意。 (1)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眼:泉的出水口。无声:没有声音。惜:爱惜。细流:细细的水流。

泉水悄无声息,像是珍惜细细的水流。 (2)树荫照水爱晴柔。---- (3)小荷才露尖尖角,---- (4)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池》这首古诗的诗意,(师出示后两句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如果现在老师让你给古诗的后两句配上一幅画的话,你认为哪几个词最关键,最重要?

生:小荷、尖尖角、蜻蜓、立上头。 师:课件提示。

3、精美图片欣赏:

师:大家找的既快有准,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组精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欣赏图片前老师要提两个要求。(师出示欣赏图片要求)

要求:

(1)注意观察荷花各部分的形状; (2)注意观察蜻蜓身体的各部分形状。 播放图片,师生一起欣赏图片。

4、传授荷花蜻蜓的绘画方法:

师:我们刚刚欣赏了漂亮的荷花和蜻蜓图片。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荷花的各部分形状呢?

(1)师:近处、远处的荷叶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2)师:全开、半开、没有开的花骨朵分别是什么样子?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3)师:花茎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4)师:你了解蜻蜓吗?给大家介绍一下?蜻蜓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讲解,最后在黑板上构成一幅完整的画。

5、教师范作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生欣赏教师古诗《小池》配画范作。

四、活动内容:

师:我们知道了古诗的大意,也欣赏了精美漂亮的图片,还了解到了荷花各部分的形状和蜻蜓身体各部分的形状。下面我们看一下作业内容吧!

师出示课件“活动内容”指名学生读。

1、活动内容:为古诗《小池》配一幅漂亮的画。

2、活动要求:

(1)把荷花和蜻蜓的形象画准确;

(2)注意物品形象的近大远小、前后遮挡关系; (3)构图要饱满,最好有颜色,达到最佳效果。

3、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诗境是基础,塑造绘画视觉形象是关键。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绘画较弱的学生。

五、佳作讲评: 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亮!

六、作品展示:

将优秀的学生作品装入相框中进行展示。

七、总结:

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画中有诗,画中有情”它闪耀着美的色彩,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

第二篇:古诗配画教学设计(新)(模版)

河北省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竞赛教学设计

编号:

课题:《古诗配画》 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河北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

参赛单位: 承德市平泉县营子中小学

参赛教师: 孟 幻 时 间:2013.6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平泉县杨树岭学区营子中心小学 孟幻 【教材分析】 《古诗配画》是冀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小学三年级第十七课的内容。本节主要内容是使学生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根据诗词内容合理安排图片的位置,使文档图文并茂。本课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最佳范例之一,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利用Word来设计艺术字和编辑电子报纸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关联了之前所学的用Word来输入文字及对文字的修饰等知识。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品诗赏画的艺术氛围中,掌握新知识。本课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艺术学科的整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对计算机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对信息技术学科充满了好奇。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学生刚接触新鲜事物,有兴趣学习本课,从知识储备情况来看,学生具备了用Word来输入文字及文字的修饰等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WORD这个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和排版软件。

【设计思路】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课教学的设计重点是以学生为主,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初步培养学生审美观。在教学过程中,以活动为主线、问题为辅助手段,以任务驱动法,结合操作游戏,让学生在乐学、好学中完成教学重难点的操作,加上老师适时点拨与指导及鼓励性评价,让三维目标在本课得到一个完美呈现。

【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练习文字输入,在Word文档中输入古诗。 (2)让学生学会插入图片和调整图片大小。 (3)让学生学会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古诗配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在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培养美感,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插入图片、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 教学难点是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 【教学策略】 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利用课件激情导入新课,然后设置具体的操作任务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查漏补缺、体验成功(实践导向法)。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法),对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采用演示转播的方法(演示转播法)。

学法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法的选择上我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尝试操作,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做中学”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学生又在交流中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本课我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向同学们播放一段关于古诗配画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诗文的博大精深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看着这么美的画面,听着动人的古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如果我们能把这美丽的画面与动人的古诗组合在一起,那就更能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古诗配画课好吗?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古诗配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创作的欲望,也想动手创造自己的作品。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此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步骤 1.准备阶段 2.明确任务 3.探究实践 4.教师解疑

1.准备阶段

这个环节我是运用问题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我问:那同学们想

不想当一个小艺术家、小设计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和计算机一起来完成古诗配画。(揭示课题,进入新课)

学生自主完成以下操作:

(1)进入“古诗配画”教学文件夹。

(2)上网搜索图片。

(3)小组合作或请教老师完成操作。

设计意图:运用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当小艺术家,小设计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激发的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创作。

2.明确任务

上述准备完成后,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面操作:

(1)输入古诗

(2)搜索图片

(3)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4) 设置图片大小和位置

(5)设置环绕方式

在出示任务后,对学生进行温馨提示:在每一个任务中,可以打开相应的操作步骤提示,但鼓励学生先尝试,当遇到困难时再浏览操作提示。为了任务顺利进行,我制作了学习卡,发放到小组中去。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自学任务。

设计意图:在任务驱动模式下,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探究实践

学生利用学习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操作。

(1)出示学习卡让学生根据学习卡上的内容自主学习。 (2)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者请教老师帮助。 (3)将自己的作品作细致的修饰与调整。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步尝试,初步完成“古诗配画”。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的能力。

4.教师解疑

学生的初步作品,图片位置会不合适,需要通过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这正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环绕方式选项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教师演示讲解清楚,在此部分我演示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讲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操作过程,让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再次动手操作弥补自己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交流展示、互动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进行演示操作,全班评价。

3.教师选择较好的作品进行全班口头点评给予鼓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并对古诗配画的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这样的评价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评价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通过以上学习操作,学生的第一份作品已完成,为了加强学生对操作过程的熟悉与掌握,我又及时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进行练习巩固。

快速完成以下操作:

1、根据所学内容为你喜欢的古诗配画。

2、把《我的好朋友福娃》插到自己喜欢的位置,设置环绕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获得的新知,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

五、总结方法、浅谈收获

引导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如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 2.你发现了那些好的操作方法?

3.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有哪些心得体会?

设计意图:这三个问题,体现了对三维目标实施与掌握情况,并达到有机统一,关注了学生全面发展。 【反思与感悟】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整节课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参与指导。我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强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到首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本节课的优势体现在:

1.学生自学为主,学习兴趣高,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2.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水平自主学习,效率高。

3.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和解决重难点。

4.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与艺术学科的有机整合。

5.多角度的评价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当然随着课堂的进行,预设与生成问题不能达到良好的统一,比如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我会灵活机智的处理好这些新生成的问题,来弥补我的不足之处。

第三篇:古诗配画教案二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其中颇具影响的诗词或气势磅礴、以言壮志,或寄情于山水、表悦溢愁。自古以来诗画同源,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教学《古诗配画》,意在“以美带学,借学促美,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将古代语言文字中含有的大量美的因子,通过学生笔端构画出来,使之想象力得到培养,表现力得到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会通过理解古诗意蕴,体会古诗情感的基础上,联系生活经验,表现诗境画面,达到提高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意境,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表现画面。

【教学准备】:古诗配画灯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真想知道,我们小组到底男生优秀,还是女生拨萃(调动学生参与情绪),下面我们分男女两组来一次拉力竞赛,竞赛分三局,第一局为知识竞答;第二局为合作学习;第三局为绘画表现,大家有信心证明自己的实力吗?

二、进入主题,引领新课

教师在不断激发调动学生表现自我的同时,组织前两局竞赛,并判定竞赛结果。

第一局:①谜语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板书“画”)

②背诵一首表现喜悦或忧伤郁闷的古诗。

③背诵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要求诗中有描绘颜色的词。

第二局:(分组讨论学习)从刚才背诵的诗中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诗,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从这幅画面体会到诗人的感情了吗?如果要你用自己的画笔去表现这幅画,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景物的选择,构图布局,色彩的运用,情感的表现)

三、出示灯片,展示范画

(让学生欣赏范画的同时,说说画面景物与诗意表现)

四、学生配画,教师辅导

进入第三局竞赛,学生或独立或合作为古诗配画,教师巡回指导,激发学生表现与创造欲望(播放音乐)。

五、展示、评价作品,公布比赛结果

学生将完成的作品拿到展示栏,由学生互评,教师补充小结,公布第三局竞赛结果,颁发“优秀小集体奖”。

6、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多背诗,多思考诗情画意,课外以绘画形式去记忆诗词。

附:板书设计

古诗配画

景物的选择—构图布局—色彩的运用—情感的表现

第四篇:12古诗两首—《小池》

《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池上》,你还记得吗?请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小池》,板书“小池”,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出示作者简介)

2、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这首诗写了小池什么季节的景色?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试读。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4、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诗中有几个生字,看看自己能认识几个?(出示生字,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强调多音字“角”的读音)

6、你都会认了吗?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7、指名读。

三、图文结合,感受意境。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

“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荫的呢?读第二行。

“树荫照水”怎样理解?“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

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4、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荫。作者把泉眼和树荫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猜猜作者想表达什么感情呢?(喜爱)

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

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我们读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 指导朗读。

6、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

7、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哪,这里真是太美啦!

四、赏读诗,内化意境。

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2、个别读。

3、同桌互读,背诵读。

4、想象读(适当配乐):你觉得在这个池塘边还会有哪些景色?(小草、小鱼、小鸟……)这么多景色作者只抓住了四种,却把整个夏天的美景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在你脑海里能想象到更多的美景吗?要读出你对景色的喜爱之情,你试试吧。

5、全班齐读。(情感共鸣)

五、小结学法。

今天我们按照要求一步一步的学习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今后同学们学习古诗都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

六、板书设计

小池

泉眼 树荫 小荷 蜻蜓

七、教学反思

第五篇:古诗配画

《古诗配画——小池》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业要求: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配画(也可临摹自己喜欢的诗意画),要求能以绘画形象初步表达自己对诗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通过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合理的安排构图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最佳效果。

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有关参考资料。 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都猜谜吗?

生:喜欢!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看谁能根据图片的内容猜出古诗名并背诵出古诗内容! ( 出示课件图片《咏鹅》《游子吟》)

生:„„

师:你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古诗名及内容呢?

生:因为画面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古诗的内容。

师:正确!这种方法就叫“古诗配画”。今天我们学习这种方法,尝试完成这样一幅漂亮的作品,好吗?

生:好!

师: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古诗配画”。(粘贴课题)

三、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古诗短小精悍,简洁抒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胸怀志向及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只有耐心品读,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甘醇。

老师这里有一首古诗的诗名,请同学们看一下。(出示“小池”两字课件。)

师:老师想知道,哪位同学能最先说出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小池》,作者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如果老师让你给《小池》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

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小池》,并出示古诗大意。

(1)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眼:泉的出水口。无声:没有声音。惜:爱惜。细流:细细的水流。 句意:泉眼像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悄无声息地流出。

(2)树荫照水爱晴柔

树荫:树的影子。照水:倒影在水面上。爱晴柔:喜爱温柔的日光。 句意:树的影子倒影在水面上爱恋着日光的温柔。

(3)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荷:刚长出的荷叶。尖尖角:刚长出的荷叶卷曲成的尖角。 句意:刚长出的荷叶露出了尖角。

(4)早有蜻蜓立上头

早:很早。立:站立。 句意:很早就有蜻蜓站立在上面。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池》这首古诗的诗意,(出示后两句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课件)如果现在老师要你给古诗的后两句配上一幅画的话,你认为哪几个词最关键?最重要?

生:小荷、尖尖角、蜻蜓、立上头。

(师出示提示课件)

3、精美图片欣赏: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完成作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欣赏图片前老师要提两个要求。(师出示欣赏图片并提出要求)

要求:(1)注意观察荷花各部分的形状;

(2)注意观察蜻蜓身体的各部分形状。 (展示图片,师生一起欣赏图片)

4、传授荷花蜻蜓的绘画方法: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漂亮的荷花和蜻蜓图片。现在谁能说一说,荷花的各部分形状呢?

(1)师:近处、远处的荷叶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2)师:全开、半开、没有开的花骨朵分别是什么样子?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3)师:花茎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4)师:你了解蜻蜓吗?给大家介绍一下?蜻蜓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讲解,最后在黑板上构成一幅完整的画)

5、教师范作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生欣赏教师古诗《小池》配画范作。

四、活动内容:

师:我们知道了古诗的大意,也欣赏了精美漂亮的图片,还了解到了荷花各部分的形状和蜻蜓身体各部分的形状。下面我们看一下作业内容吧!

师出示课件“活动内容”指名学生读。

1、活动内容:为古诗《小池》的后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配一幅漂亮的画。

2、活动要求:

(1)把荷花和蜻蜓的形象画准确;

(2)注意物品形象的近大远小、前后遮挡关系;

(3)构图要饱满,最好有颜色,达到最佳效果。

3、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诗境是基础,塑造绘画视觉形象是关键。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绘画能力较弱的学生并给予相应指导。

五、佳作讲评:

今天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亮!

六、总结:

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画中有诗,画中有情”,它闪耀着美的光辉。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

七、 拓展:

介绍中国历史上几位在诗和画方面都很优秀的重要诗人,如苏轼、王维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班班通技术方案下一篇:学习陈艳萍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