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适应的议论文

2022-05-17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适应的议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本文以培养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为题,以城市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度为研究切入点,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制约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因素,研究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体育干预对策,旨在为城市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帮助城市流动儿童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健康中国行动战略目标早日达成。

第一篇:关于适应的议论文

关于电视新闻编辑适应创新需要的分析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台新闻编辑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各个媒体新闻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其中创新是电视新闻编辑谋求发展,提高电视台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对电视新闻编辑顺应创新需要的必然性进行分析,并探寻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希望为当前的电视新闻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媒体;电视新闻编辑;创新需求

电视新闻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等众多功能,在国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蓬勃发展,新闻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自身电视台的竞争力,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旅势在必行。

1 电视新闻编辑适应创新需要的必要性分析

1.1 创新是电视新闻编辑谋求自身发展的有效

途径

当前,电视新闻编辑存在较多的不足,阻碍了电视新闻的发展。如受众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而电视新闻编辑视角仍较为狭窄;社会对于编辑的新闻内容政治素养日益严格,但是当前编辑人员的政治素养未达要求,因此也就要求当前的新闻编辑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2]。现实与电视台新闻发展之间存在较多的矛盾之处,要实现发展就必须进行各方面的创新,规避当前电视新闻编辑中存在的不足。

1.2 创新能提高电视新闻的迅速编辑能力

对于新闻行业而言,新闻的真实性、实效性尤为重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受众对新闻编辑的实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迅速的编辑能力、播出速度也成为各大电视新闻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标杆之一。与网络媒体相比,电视新闻的实效性、及时性受到了质疑。因此,开展编辑能力的创新成为提高电视新闻与网络新闻竞争能力的主要内容

之一。

1.3 创新能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策划协调能力

新闻编辑是一项涉及专业广、流程多的工作,工作内容涉经济、政治、历史等多学科,从采访、编辑到播出之间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此外,电视新闻编辑是面向公众的,如编辑内容出现事物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对于新闻编辑人员的策划、协调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创新已成为当前电视新闻编辑发展的关键,而如何开展创新也成为各大电视台在发展中的关注热点。

2 进行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方法分析

2.1 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强化新闻创新意识

时代变化日新月异,时代对于新闻编辑的需求不是一尘不变的,因此,电视新闻编辑也要顺应时代的需求,转变陈旧的发展观念。新闻编辑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因此也就决定了新闻编辑进行不断的自我创新。首先,从内容方面出发进行创新。网络新兴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电视新闻带来冲击,竞争力出现下降。因此,新闻编辑应转变信息传播的观念,在新闻的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进行创新[3]。其次,从受众需求方面出发进行创新。当前,新闻受众的需求出现多元化趋势,受众对于各方各业、国计民生等均具有较高的求知欲。因此,电视台应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从品牌方面进行创新。在各家电视、网络媒体竞争激励的时代,品牌是受众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应采取积极的手段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打造品牌效应,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2 关注社会大小事,创新新闻的来源渠道

相比于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的获取新闻素材的来源渠道相对较为狭窄,由此也制约着电视新闻的编辑质量。因此,电视台开设新闻热线,收集、分析广大民众提供的新闻线索。还可进行定期的深入民众身边的采访活动。如组织人员深入商场、小区、菜市场、火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进行采访,挖掘身边的新闻。对于新闻采编人员而言,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度是获取第一手新闻资料、挖掘新闻亮点的重要素质之一。在深入民众身边的过程中能提高采编人员对新闻的敏感度。此外,上述方式在扩宽新闻的来源渠道的同时也使得电视新闻素材变得更为亲民,提高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

2.3 顺应受众的新闻需求,创新新闻编辑视角

当前,受众观看、浏览新闻内容、目的出现多元化。有的热衷于观看体育新闻、有的习惯观看社会新闻、有的关注于财经新闻,而有的希望通过观看新闻发现商机,有的希望从新闻中增长见识等。因此,当前电视新闻编辑要顺应受众的新闻需求,创新新闻视角,满足受众的喜好[4]。因此,可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查,根据受众的喜好对政治、经济、体育等各个方面的新闻内容比例进行调整。同时,对同一事件,可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说,提高新闻的真实性与丰富性。

2.4 创新从业人员组成,打造高素质新闻团队

在新闻编辑工作中,采集、编辑等岗位的人员对新闻编辑质量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当前,电视新闻编辑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由此也造成了新闻质量的参差不齐。因此,应对当前的新闻从业人员的组成结构、素质进行创新。首先,适当扩宽从业人员的专业范围。根据电视台的发展需求,除了新闻编辑专业之外,吸收相应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如经济、历史、体育等各个专业的相关人才。其次,开展对在职员工的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开展理论与技能等相关的培训,学习相关新闻采访、编辑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对各种采访设备、编辑软件、迅速编辑能力等相关的操作能力培养,提高在职员工的专业素养。再次,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建设。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职业道德等相关的思想讲座,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职业素养。最后,加强电视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缩短新闻采访、编辑到播出之间所花费的时间,提高新闻的实效性、及时性。通过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组成进行创新,打造一个具有高素质的新闻编辑团队。

3 结束语

当前,创新成为各行各业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武器。对于电视新闻编辑而言,创新应从新闻编辑观念、新闻来源、新闻视角及从业人员等方面进行,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新闻编辑质量。创新为基石,不断提高自身在媒体新闻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樊明生.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分析与思考[J].科学导报,2015(19):115.

[2]弥建立,欧阳宏生,申文宣.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嬗变与发展[J].编辑之友,2015(3):56-60.

[3]茹宇峰.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浅析[J].华章,2014(2):305.

[4]谭碧珩.电视新闻编辑适应创新需要的分析[J].赤子,2014(5):60.

作者:周显峰

第二篇:关于培养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本文以培养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为题,以城市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度为研究切入点,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制约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因素,研究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体育干预对策,旨在为城市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帮助城市流动儿童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健康中国行动战略目标早日达成。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流动儿童的生活境遇和身心健康逐渐成为了社会上的突出问题。党在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并提出《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体质增强,以满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城市流动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在家庭结构和父母角色功能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对此项课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现状调查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城市流动儿童适应性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调查结论:

1.1流动儿童情绪适应现状

本文在对多所学校调查可知,城市流动儿童在新环境中表现较为脆弱、消极情绪较为明显。究其原因,是城市流动儿童所经历的环境变迁次数较多,在陌生的环境下,安全感会逐渐下降,因此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此外,在走访相关专家后得知,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不僅会产生消极情绪,同时还伴有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的转变,这个过程可以由处境不适-心理弹性-适应良好的轨迹所表达。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家庭式的流动方式,可以延长亲子的交流时间,亲子关系也会更加和谐,再加上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会开拓他们的眼界,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幸福感。由此可见,流动对儿童情绪产生的影响,消极和积极并存。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生活环境的时期,正处于其心理发育期,需通过引导和干预的方式,使其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从而改善流动儿童的消极情绪。

1.2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

社会适应是指人在进入新环境之后,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更好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本文所说心理和行为改变,主要表现出人际关系、社会生活适应和身份认同上。研究表明,多数流动儿童存在交往不良和交往退缩。多数流动儿童希望融入到全新的环境,但在实际互动方面,却表现出明显的排斥倾向。在身份认同方面,75%以上的流动儿童不愿在公开场合讨论自身流动身份,会触及他们的情绪敏感区。流动儿童表现出的胆小、内向,无法在短时间融入到社会环境之中,教师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让流动儿童得到认同,培养他们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就会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2 影响制约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因素

城市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社会属于一个过程,且这个过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下所述:

2.1人格特征

在查阅研究资料后得知,人格与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以某学者的研究理论为例,该学者指出城市内外化问题行为与人格关系密切,其中内化问题的预测力为31%,而外化问题的预测力为20%,从侧面反映出人格在干预流动儿童问题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机构,应该通过教学手段,对流动儿童的人格进行培养,以推动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此外,问卷调查结果表明60%以上的流动儿童,在紧张性、忧虑性上的得分较高,而自律性和愉悦性的得分偏低,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2.2环境变化

流动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生活环境上具有变化性的特点,而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他们在心理和行动上产生不适感,由此可见,环境变化是影响制约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某学者在研究后发现,虽然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后,可以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其生活环境和医疗环境也会得到改善,但由于身份认同存在模糊性特征,导致流动儿童无法充分享受城市社会提供的便利条件,反而对流动儿童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流动儿童会在主观上抵触新环境,想要改善这种情况,需要以心态调整为切入点,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到城市环境之中。

2.3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对于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家庭中亲子关系,与儿童是否能快速适应城市环境息息相关,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不单单是流动儿童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的问题。在和谐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儿童,其心理健康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家庭收入情况、父母关系、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时间和教育方式,均属于影响因素。

2.4社会歧视

流动人口对于城市建设发展而言,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但部分城市人口却对流动人口存在歧视心理,认为流动人口属于入侵者,这种歧视会导致流动人口的生活幸福指数下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歧视是影响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流动儿童在受到歧视后会产生不良心理和不公平的感觉,尤其是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产生的摩擦性互动,将流动儿童推向了社会的边缘地带。

3 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体育干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现状不容乐观,且存在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的发展。而体育的运用则有助于消除干扰因素的影响,并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为此,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制定了几点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能力的体育干扰对策,如下所述:

3.1增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内容

提升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需做到体教融合,将学校教育总体要求和体育教学规律作为依据,在设置课程内容的同时,将培养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为切入点,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与此同时,还要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考虑,确保体育教学内容的可行性,能够被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所接受,达到增强适应能力效果。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内容在体育课上所占的比重,增强流动儿童的融入感和参与感。而新兴体育项目可以同时满足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体育运动需求,可以调动流动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与城市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从而克服人格特征、社会歧视和环境变化对流动社会性能力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3.2组织体育活动,促进流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确保更多流动儿童的参与性,学校采取以下措施:(1)将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制度,要求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不低于1小时。(2)将体育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调动流动儿童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善自身的性格缺陷,提升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3)开展亲子体育活动,家庭因素同样是制约流失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議幼儿园或学校组织亲子体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通过这种体育干预对策的实施,促进家长与流动儿童进行交流,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还能使家庭关系得到改善。

3.3开展体育文化节,营造体育运动的氛围

体育文化节作为体育教学的全新形式,以体育文化节作为载体,将体育竞赛项目作为干预手段,最终达成促进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目标。学校多设置充满趣味性、时代性、操作简单的体育竞赛项目,使参赛人数覆盖到所有学生。具体措施如下:(1)调节田径项目,仅保留简单易行和深受儿童喜爱的项目,比如:50m短跑、跳远等等,此类项目虽然简单,但却具备良好的观赏性和竞技性,能够带给儿童强烈的感官刺激。通过参加此类竞赛,引导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2)设置趣味性强的体育集体竞赛项目,比如:设置三人一足、短跑接力赛、集体跳绳、定点投篮等,更好培养流动儿童团队协作精神和环境适应能力。(3)考虑到城市流动儿童多来自于农村,因此在设置体育竞赛项目时,可以将农村体育项目引入其中,比如:拔河、踢毽子、投沙包等,让流动儿童产生归属感和信赖感。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受到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无法融入新环境,并存在问题行为。在研究后得知,性格、家庭、环境和社会歧视是制约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建议学校采取有效的体育干预对策,实现培养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健康中国’视域下城市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研究”(编号:19C0884)。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

作者:杨朝刚

第三篇:关于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摘 要]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着有效性和适应性这两个深层次问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有效性则是适应性的 动力和目标。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金融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金融结构,同时要 妥善处理一系列有关问题,如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等。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适应性;农村金融结构

[作者简介] 詹继生,江西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金融理论。(江西 南昌 330077)

有效性低,适应性弱,是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构建与金融需求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结构,同时要处理好金融竞争与合作、进入与退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农户融资模式创新等问题,为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有效金融产品,才能使其运行得以继续和深化,如果供给无效,则金融有效性便无从谈起。其二,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产品后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农村金融机构便拥有相应的优质资产,能获取预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体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却因种种原因产生经营失效,甚至出现了亏损,本息逾期难以归还,则金融机构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资产,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体逃废债务,则会使金融机构血本无归。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闭地考察农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谈论其有效性。农村金融有效性,是同农村经济有效性内在联系的。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相反,如果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日趋弱小,农村经济便会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发展,其结果便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基础日渐薄弱,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断弱化。

当前,农村金融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某些产品难以为客户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而农户和中小企业期盼和欢迎的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又不推出来。许多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益,还本付息存在问题,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效益远低于城市金融效益。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二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存在较高风险,农民收入总体较少,农村经济实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对农村金融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等。

农村金融低效性,给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低效性使得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衰弱,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转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即使是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减少了不少支农业务。农村资金供给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对于农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亟待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然而低效性却增加了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忧虑。低效性给农村经济实体造成许多困难,农户和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重重,这迫使他们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农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农村经济低效性,而农村经济低效性又使农村金融难以摆脱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指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互适应。农村金融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量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相互适应;二是结构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相互适应。

农村金融有效性与农村金融适应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对适应性的检验,又是提高适应性的动力,它反映农村金融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推动适应性的提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适应,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曾出现过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国家为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设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三类金融机构并未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缺口问题,而农村民间借贷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效性,农户融入资金的70%是通过民间借贷而实现的;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支农考虑推出了小额农贷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难以做大做强,小额农贷甚至贷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心切,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呈扩大之势;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有效性考虑,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机构,而民间借贷同样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规模越做越大,形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不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小额信贷虽有创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手续甚繁,因而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相背离;民间借贷虽不具备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由此可见,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许多弊端,然而根本性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不相适应,由此派生出许多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体制几经改革,但由于未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基本依据,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下对原有的适应性颇弱的金融供给框架予以小修小补,因而问题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适应的程度有增无减。例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双方对农村信用社修补成本的分摊,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即农户和中小企业未被纳入其中,适应性原则未被置于应有的位置,致使农村金融的适应性难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难以增强。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大为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发生率和户均借贷次数也在增加。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诸如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和优质果品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种养业正加快发展,对资金需求将大大增加。温饱性农户在创业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农户在扩大经营规模中对资金需求量更大。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地区,农户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而在经济较为贫困农村地区,农户依靠开发脱贫、项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强,因而生产性借贷的比重在逐步扩大。县域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各类经济实体征用土地、构建厂房、添置设备、扩大营销,使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随之加大,以往那种较为普遍和分散的小额借贷,正向集中的大额借贷发生转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现代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模在快速扩大。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供水、供电、公路和小城镇建设将加快发展,这方面资金需求在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中的占比将提高。

农村金融需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当前,广大农户要求农村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渴望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希望信贷品种和期限能与农业生产特点和周期相适应,贷款手续简便灵活,能快速、就近地获得借款。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户手握闲置资金,他们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投资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许多种养殖地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结构中,短期借款占绝大部分,但近几年来长期借款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其长期借款难以得到满足。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借款转化为长期借款来使用,他们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还本,使本金转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环使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希望农村银行业创新更多产品来满足其间接融资的需求,并且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而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来更多地实现直接融资。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不仅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快速扩大,而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日益丰富;不仅现实的金融需求更为强烈,而且潜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断激活,并加快向现实的金融需求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客观上要求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与之相适应。

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恰恰存在两种不适应性,即总量的不适应性和结构的不适应性。我们只有提高这两个方面的适应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

在农村金融研究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农村金融总量增长,尤其是农村信贷总量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结构问题决不能被忽视。农村金融结构,是指农村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空间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态。农村金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总量的增长;二是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一般而言,总量指标反映农村金融的总体规模,只具有直观的表征意义。结构指标则能反映总量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问题,能透视出农村金融深层次的矛盾和弊端,从而帮助人们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总量受制于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单一的金融总量扩张,必然因其不能解决适应性问题而陷于低效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势必不具持续性。因此,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和适应性,不仅要重视扩大农村信贷总量,而且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金融真正实现总量扩张和层面提升。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许多矛盾。农村金融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产品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潜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却十分单一,几十年一贯制的“存贷汇”产品结构,同日趋复杂的金融产品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行业单一,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缺乏,其供给远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银行业存放类资产占比过高,贷款类资产占比较低,长期贷款类资产比例尤低,证券和保险类资产的比重甚微,投资类资产不断萎缩。农村融资属于银行业占绝对主导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间接融资,不能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农村公有金融垄断着农村金融市场,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难以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而能适应这种需求特点的非公金融,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农村金融结构,包括许多具体的子结构。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当前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通过构建以下合理的子结构,达到农村金融整体结构的合理状态。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结构,不仅要在资产抵押贷款、关系融资等方面创新产品,而且要在资本市场投资、农业保险等方面推出非银行业金融产品。二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资产结构,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应降低存放类资产比重,增加贷款类资产比重,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适当提高投资类资产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农村融资结构,在继续扩大间接融资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农村经济规模化、市场化、股份化和证券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四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在农村银行业方面,广泛发展新型的农村社区银行;在非银行金融业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农村信用担保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投资银行业,相应发展农副产品期货业、农业资产评估业、产权交易业、信托投资业、租赁业、典当业等。五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所有制结构,在公有金融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非公金融业,支持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必须坚持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为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和持续发展。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坚持适应性这一基本原则,始终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以增量调整为重点,同时协调存量调整。增量进入能较快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结构。存量的调整一方面要做到强化优势、转化劣势、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农村金融结构的构建,要以市场力量为主,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落后,市场力量相对弱小,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并不现实,会产生一定的盲目行为,同时要历经很长时间。因此,市场力量和政府推动要相互结合,政策推出则应遵循农村金融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农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而且有赖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程,需要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处理好一系列问题。下面仅择其荦荦大端,谈点意见。

1.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在对国外开放的条件下,农村金融结构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会受到国外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迟早之事,目前初见端睨。随着外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技术进入农村,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农村金融业在对国外开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既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开放,也包括对城市的开放。金融业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农村金融业必须通过对内开放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有实力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业在对内开放方面进展甚微,金融垄断的思维方式依然存在,农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这无疑给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碍。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主要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务的对内开放,这两个方面对内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在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宽某些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竞争与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业、同一金融行业中不同的金融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竞争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功能交叉和扬长避短,从而推动他们彼此合作、互为补充。金融合作则促进竞争在更高层面上展开,达到互补多赢的效果。

以金融竞争推动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进金融竞争,实现两者作用的相互转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竞合机制:第一,完善农村金融准入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机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功能。准入时应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机构以零售业务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银行的无序竞争。准入时还应考虑在空间布局上的问题,农村新增金融机构应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和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以避免一齐挤进发达农村地区而引起恶性竞争。第二,形成产品结构优化机制。如果产品结构雷同,农村金融企业之间的排斥力就会加大,吸引力便会减弱。反之,金融企业的产品各有特色,分别与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相互适应,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就会增强,排斥力就会减弱。因此,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优化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情况,积极创新和推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以促进金融竞争和合作的健康发展。第三,完善农村资金的价格机制,在农村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未完全放开前,可继续扩大利率浮动范围。这样既可以促进金融竞争,又不致于造成竞争过度。第四,建立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在农村金融企业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以及时沟通他们之间的观点,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彼此立场,避免恶性竞争发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帮助金融企业提高经营决策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觉性。建立农村金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一方面他能较好地协调金融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维护他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引导他们妥善处理竞争中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为他们创造合作机会,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妥善处理金融机构进入与退出的关系,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在农村金融竞争中,优存劣汰、优进劣退现象必然产生。竞争促进金融业务不断向优质金融机构集中,他们将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相反,劣质金融机构的业务将不断流失,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日益萎缩,如果他们不能扭转落后局面,且达到了退出标准,就只能选择退出。有进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动中增强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无进无退,则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费金融资源,甚至引发农村系统金融风险。建立退出机制,应配套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和存款保险机制。

4.创新“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作用,将农户、专业户的融资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较紧密地联系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中的核心和骨干,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者,又是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基础的推动者。既有将万千农户与市场沟通起来的功能,又有将广大农户与金融机构联系起来的作用。龙头企业熟悉农户的金融需求和经济信息,又与金融机构有着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他们有可能在对自身经济利益关心的基础上,通过信用担保和信用评价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创新以龙头企业为中间环节的农户与金融机构的融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融资促进功能。

5.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的低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农村的弱位性、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弱势性。诸如农业经济的高风险、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规模不经济、农户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农民收入较低等,都是导致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因素。同时,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农村对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的理性程度不高、农村信用的法律供给不足、失信惩戒机制运用的权威性不够等,也对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农村金融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金融的低效性往往又加剧了金融的不适应性。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从政策、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2]周霆,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何德旭.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 瑾]

作者:詹继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学系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车工二级技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