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钱学森有感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观钱学森有感范文

观《钱学森》有感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今天的党课我的老师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钱学森》,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这之前我已经看了很多遍了,其中的情节仍然谨记在心。这部电影讲述了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传奇的一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出身的教授钱学森,在美国拥有优越的研究环境和资源,但他却心系祖国,归心似箭,一心想利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意识到钱学森的巨大价值的美方又对其归国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逮捕钱学森。最终,回国愿望强烈的钱学森几经辗转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面对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等各方面的空白,钱学森带领科研人员从仿制入手,根据现有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国导弹的基础。 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接着,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并且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影片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情节。这三个情节虽然只是这部长篇电影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但是我觉得其所要表达的寓意十分重要。

首先是第一个情节,“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

归宿在中国”这是他在美国跟软禁他的美国军官说的话。这句话深深表达出了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知识分子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钱学森选择回到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并不是偶然。其父亲钱均夫和鲁迅是好朋友,同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的学生,其岳父蒋百里是著名军事理论家、国学家,是梁启超的学生。钱学森的思想受这些人的熏陶和影响,学成之后报效祖国成了他的必然选择。即便没有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卡麦锡主义”的迫害,钱学森也会回国参加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当时国内的环境远不如美国优越,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但毕竟是自己的祖国。即使放到今日,我会经常抱怨这个那个的不完善,但始终不能容忍外国人说中国的半点不是,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爱国心吧。

其次,就是张工农在东风二号导弹出事后对事故原因调查的讲话。作为一名军人出身的张工农,刚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他,对于科技工作一窍不通,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在无人的深夜仍然勤奋刻苦地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成为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张工农作为工农阶级的代表,象征着为了祖国的腾飞,无数人都在积极向上的努力着。有这样的干劲,让人对新中国的导弹事业的腾飞,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第三个情节就是在电影电影接近尾声时,画面上钱学森和蒋英的那段对话,更是感人至深。钱学森对蒋英说:“如果你不是嫁给了我,将会成为一位著名的歌唱家。”而蒋英坚定的回答:“在中国,可以没有蒋

英这样的歌唱家,但不可以没有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这说明了要想获得变革,就必须要有牺牲,正式蒋英的牺牲,使钱学森不用太多地顾虑家事,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科技,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完成“两弹一星”的艰巨任务。

请允许我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赞颂他: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是我一直倾慕的伟人。他曾经这么说过:“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他是我们我们在孜孜进取学习上的榜样,是我们在科学探索道路上的明灯。

第二篇:观《钱学森》有感

观《钱学森纪录片》有感

在看了《钱学森纪录片》后,内心很有感触,很受鼓舞。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使我们每一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钱学森给了我们以最好的榜样,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3月28日和全班同学一起通过影片回顾钱老的一生。

他,是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圣人”,他就是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的身上有着丰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他对父母师长的缱绻情怀,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景仰。但其中给我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是其爱国主义者的情怀。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羁縻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恢宏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他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终于踏上了祖国的热土后,他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钱学森的业绩对于我——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务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但从他身上使我对“爱国”这两个字的理解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爱国,就是要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爱国,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爱国不仅是一种心情,在落实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钱学森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在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中,条件非常艰苦,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天灾人祸,但他始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我也从一次次的尝试中明白了坚定就是一种信念,在动摇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现在,从钱学森的故事里我更体会出坚定这个词语的新解:执着地做事、为民族做事、为祖国做事!

看完纪录片后,我觉得我们应该向钱学森学习:

一是学习他报效祖国的信念。信念是干事创业的理解,伟大的信念往往会产生澎湃的激情,澎湃的激情往往产生伟大的理想。钱学森先生从小就有宏愿,他在赴美国留学途中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他自觉地把自己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立志要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相比钱学森,我们现在的许多留学生,只知考虑个人的前程,抱定为国奋斗的人有几? 二是学习他高尚的爱国热情。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可这一愿望实行起来多么不易,美国极力阻止钱学森海归。美国海军部次长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后来,美国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最后,经周恩来总理和美国交涉,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梦寐以求的回国愿望得以实现了!相比之下,现在好多留学生一旦国外的待遇比国内好,就不回来,连身份也变成了洋人。

三是学习他刻苦钻研和严谨求实精神。钱学森善于记笔记,500多页的《钱学森手稿》,形象地折射出钱学森严谨、不苟的治学精神。从一万多页科研笔记中选取的这些手稿,一串串英文清秀流畅,一个个数学公式推导工整严密,一幅幅图表规范整洁,即使小小的等号,也标准得如同直尺画的一样。为解决薄壳变形的难题,他研究的手稿长达800多页。到500多页时,他写上“不满意!!!”;问题解决后,他在装手稿的信封上用红笔注上“最后定稿”,接着又加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在科学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在钱学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是学习他的勇于创新精神。创新是成就科学事业的基础,没有创新精神,要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是不可能的。钱学森在研制“两弹一星”时,没有充分的资料可查,没有现成模式可依,他带领中国航天军事科技人员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不到十年时间就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科研条件大为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也比以前好得多,我们应该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好多科技人员耐不住寂寞,没有创新精神,论文抄袭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能对得起已故的老一辈科学家吗?

虽然钱老已走,但是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第三篇:观钱学森有感

有信仰 才有人生

——观《钱学森》有感

题记:人不但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文化、艺术。——钱学森

看了电影,对钱老富有浪漫气息、传奇色彩的一生充满了羡慕与敬仰。从他那里我知道,人最首要的是记住,自己是有信仰的,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国家。

“我一定要回去。”

在战争刚刚结束之时,钱老,身在异国他乡,一方面进行着他的科学追求与探索,另一方面时刻关注着自己的祖国。也许在钱老的心里,早就埋下了志向,“学成必归,报效祖国。”是的,我可以体会到钱老的那颗赤子之心,“我一定要回去”在斯梅塔纳的《我的祖国》的旋律中,显得尤为诚挚与热烈。也是这份信仰使得钱老在被监督的岁月里,仍然完成了他的著作《工程控制总论》。当被问及回到中国可以干什么时,钱学森浅浅但坚定地说,“如果种苹果是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我也愿意去做”。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句话呀!热忱的爱国之情,让我看到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力量之源与精神之髓。

“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是两回事!”

回到祖国之后,我总是被钱老的坚定眼神与辛劳的思考深深感动。他们那一代为祖国的强大与安全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一穷二白的国家现实,零基础的国家科技设备,几近文盲的劳动大众„„无数的不可能在他们夜以继日的钻研中,终于渐渐成为可能。没有信仰的支撑,这个过程将会是更举步维艰的。

聂帅说钱老“正为国家铸造一把锋利的宝剑,这把宝剑在手,国家才会有尊严,人民才会有和平”。是呀,钱老的事业的伟大正在于此。看了电影,终于真正明白一个真正科学工作者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伟大与艰苦。尤其是对于特殊事业的科学家们。长期与家人分离,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对我们看来是枯燥的。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总是奋斗在祖国人民的前线上,毕生为了理想而奋斗!不气不馁,不离不弃!看到他们的成功,我的心也跟着他们一起欢呼,深深地感到幸福。

经历了与俄罗斯交恶后撤离专家,经历了三年的自然灾害,也经历了几次的发射失败,“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二吗,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射上去!”终于,我和他们一起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应该有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在我们创造奇迹的事业上,我们有着一批,信仰坚定,愿意为共和国国防事业付出终身的理想主义者”,这样就会永远让人充满信心!

第四篇:观《钱学森》有感

Xiahny的影评

细节中的大爱表现 --《钱学森》有感

近几年来,中国主旋律电影开始商业化运用。《云水谣》、《建国大业》不失为商业化运作的成功典范。在这两部影片中都有着出色表现的内地小生陈坤这次挑起了大梁,饰演在国人心目中有着神一样地位的钱学森。有人说,陈坤的演技过于模仿,没有老年时许怀山的游刃有余。但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青年演员,钱学森青壮年时期的表演,再现了陈坤对扮演历史人物的极强功力。

作为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影片,《钱学森》中展示的钱老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题材。影片几乎用三分之一的篇章讲述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在情感表现上突出了钱学森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中,钱学森临归国的几个细节描写,更将这种爱国情怀一步步推向高潮。

在《钱学森》中,不难看出创作者在历史上的努力。大量国家机密档案被启用,中美历史上秘而不宣的谍情暗战以及导弹、核弹研制等重大历史细节被披露。这些部分多通过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进行展示,增加了影片的历史说服力。但在艺术处理上,影片更多的侧重于钱学森一人对一国的表现,对于中国政府对钱学森回国的支援相对而言,篇幅要小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塑造钱学森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美国当局宣布钱学森可以归国的一个记录片段的结束,钱学森最后一次与杜布里奇教授和金贝尔将军的同时会面。这一场会面,是钱学森与美国当局斗争最全面也是最激烈的正面交锋。

教授代表着美国当局对于钱学森学术上的认可和情感,将军则代表着美国对钱学森实实在在的武力威胁。可以说,这两人的同时出现,即代表着美国对于钱学森回国的一种手段,以人情感动为主,以武力威胁为辅。钱学森面对来自美国的双重压力,对着学术上的好友笑脸相迎,对武力上的对手冷嘲热讽。教授和将军一脸尴尬的进入室内,第一场交锋,钱学森胜!

进入室内,家里的布臵是凌乱的,一张地毯也被卷起了一半。不难看出,钱学森一家此时正在打理回国的行李,与之前的报道时间联系来看,钱学森归国心切的形象浮现出来。钱学森与夫人并排坐在沙发上,教授有些拘谨的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而将军则在一个木椅周围走动。四人的心理状态一目了然,钱家的淡定自如与美国当局的局促不安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说,第二场心理较量,钱学森不战而胜。

会谈开始,可以说,这是一个经典的辩论案例。

教授打头阵,语气平和,以“美国高科技项目的参与”直接利诱。听完建议后,钱学森进入了短期的沉默。在这场短期沉默中,在场的三人的表现十分耐人寻味。张雨绮饰演的蒋英在听完建议后,带着欣赏与崇拜的眼神望了钱学森一眼。作为钱学森的夫人,有如此反应,从正面证明这一“建议”对于以前的钱学森而言是具有极强的意义的,是对钱学森能力的一种肯定。而将军和教授也分别有一次特写,将军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教授脸上则有一些疑惑,这些特写又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局提出的这一“建议”的优越程度。面对这样一个对于之前的钱学森而言意义重大的“建议”,钱学森只是淡然一笑,给出拒绝的答案。

教授咳嗽一声,借以掩饰被钱拒绝时的意外和尴尬,语气开始趋于刚硬,以“中国没有航天科技,钱回国只是无用”继续利诱。这也是辩论常用手法,由正面突围转为侧面敲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钱学森依然是淡然一笑,说:“在我的国家,我可以做任何事。如果我愿意,我可以种苹果。”至此,代表着美国学术界的教授败下阵来。

从钱学森认为美国当局怀疑自己,于是毅然辞去终生教授之职的举动中,不难看出,钱学森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作为他的好友,教授也是十分清楚的。因此,他拟定的谈话策略,先以美国开出的丰厚条件借以表明美国对于当初质疑钱学森的歉意和另一种方式的补偿,然后以中国无法提供钱学森继续研究的事实来表明钱学森回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后者比前者更让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无法接受。历史上多少人士因报国无门而郁郁而终。然而,钱学森的回答也让了解他的教授深刻的感觉到,这位科学巨子对于国家的拳拳热爱之心。

学术代表教授败下阵来,武力代表将军又上阵。对于很多人来说,熟悉钱学森还是要归结于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的一句话: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宁可把他击毙也不能让他离开。此话说得凶相毕露,也让我们明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真谛。而正是这位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使钱学森的归国路充满坎坷。

金贝尔将军的语气不似先前的强硬,应该说,这个时候,美国强制留下钱学森的计划已然行不通,利诱不行,就只剩下威逼了。将军从蒋英的崇尚美式生活讲到撤销密探监视,表面上是在给钱学森让步,但同时也传达了另一层意思。密探可以撤销,也可以增加。这就是另一种层面上的赤裸裸的威胁。面对将军的试探,钱学森开始反击,直指金贝尔这类人的存在造成了华盛顿政府的衰败。

一开始碍于与教授的情分,钱学森的回答无论是语气,还是方式,都是比较委婉的。到后面,与将军之间的谈话则是锋芒毕露和直截了当的。至此,钱学森与美国当局的过招宣告结束,钱学森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最终征服了美国当局,取得完胜。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启程赴香港,10月8日,阔别祖国整整20年的钱学森跨过深圳罗湖桥,终于走完漫长的五年归国路。这一年,钱学森44岁。之后,金贝尔说了另外一句著名的话:放钱学森回国时美国曾做过的最愚蠢的事。

如果说,上文谈到的这一场精彩的对话来源于导演较熟练的场景掌控能力和编剧超常的台词续写能力,那么,下文将会谈到的场景则归功于陈坤扎实的表演功底。

面对一帮新闻记者的散光灯和犀利的提问,钱学森的回答是有礼的。而面对来自中国记者的回答。钱学森从记者张嘴问问题就已经变了脸色。最后在该记者的持续追问中,微微昂头,侧身相望,用英文说道:“据我所知,你也是一个中国人。当中国人向另一个中国人问问题时,你应该使用中文。”最后,他又用中文说:“这个问题,我不想问答”。

回答问题时的有礼和有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钱学森面对西方记者的涉及到政治的问题,他的问答是谦逊有力的。这个时候的钱学森像《云水谣》的年轻俊朗的青年陈秋水,儒雅而又有涵养。面对同是中国人的记者的提问,陈秋水一下子变成了《建国大业》里的青年蒋经国,霸气、犀利。两种气质的转变,成就了钱学森的强大的个人魅力以外,也让观影者对于钱学森爱国之心的认识更加深刻。一个时刻注意自己祖国身份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爱国的人。陈坤在这个片段中的表现堪称完美,他高超的演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这个细节的表现中,陈坤取代导演和编剧,成为了镜头营造成功的成功。

纵观中外人物类传记的影片,中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在塑造人物时,更多的依托于事件,而不是人物本身,直接导致,许多人物传记拍得和流水线一般。《钱学森》也是如此。剩下三分之二的影片中,除了1:1仿真导弹的制造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外,无论是陈坤的表演,还是影片本身的叙事,都显得平淡无奇。当然许怀山和翁虹的出现,以及钱老和蒋英的落幕例外。而这两个例外,也归功于老演员表演上对于细节的把握和纪录片对于历史细节的重复,也就是说,一个影片的成功在于细节的掌握,而一个人物传记式影片,更应该抓住能反映人物本身性格的真实再现,而不是脸谱化的速写,这一点,是笔者认为中国电影需要反思的。

第五篇:观《钱学森》有感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 1950年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

钱学森,一个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原本我对钱学森的了解,也是仅限于这句话,直到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才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开始对他肃然起敬。

如果只是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很高的话,我想我只是会仰望他,而不是敬仰他。他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但我更愿意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当年的他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早早地出国留学,在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门下学习,又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经历千辛万苦,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因而我最敬佩钱学森的,便是他对祖国的那份深深的热爱之情。

我们应该要学习钱学森高尚的人格品质。他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身上充分地体现出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高尚品德。无论何时他身在何地,都不会忘记报效祖国。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的事业是在中国,我的成就是在中国,我的归宿也是在中国。“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钱学森淡泊名利。他的房子住了足足有49年,也从来没有去换过,而他的卧室更是仅仅只有10个平方米。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他是这样评价的:“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伟大国家。”钱学森虚怀若谷。1964年,一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的年轻人给他写信,指出他的一篇论文中有一处错误。钱学森虚心接受,亲笔回信表示感谢,并建议这位年轻人把意见写成文章,由他推荐给专业刊物公开发表。他说过:“在科学上,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在任何新的领域,我们都是小学生。”

“他是一位把祖国、民族利益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说得上是一位精忠报国的‘中国人’。”这是钱学森的爱人——蒋英的钱学森的评价。的确,当年中国解放的时候,钱学森在美国的地位是蒸蒸日上的,只有三十八岁的他,就担任了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甚至还有参加美国的机密研究,但就是当时意气风发的他,听说解放后,祖国急需要各种人才,他便义无反顾地放弃当时在美国优厚的地位和生活,回到了当时还是一贫如洗的祖国。并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了中国的导弹研究。这是一份多么高贵的爱国情怀!应该值得我们所有人的敬仰。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学有所成的钱学森回到了自己祖国。他始终把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一个最高境界,自觉的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他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愧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和楷模。

钱学森在世是,曾经说过,他一生中有过三次激动,而期中一次就是他被允许回到祖国,当时他拿着自己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给自己的老师,得到了老师说他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自己。他为老师的这句话激动不已,我觉得他不仅是为自己而激动,更为自己能有足够的能力为祖国作出更多的贡献而激动。

当然,看过这部电影后,钱学森对中国科学的贡献,也让我深深的敬服。归国后的钱学森,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为了国家的安全,他毅然决然地领导了当时的导弹研究工作,尤其是当时艰苦的环境,再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和当时苏联突然撤去的技术支持,都使得钱学森的研究工作无比的艰难。虽然历经失败,但他依然带领着中国的导弹事业走向了成功,走向了辉煌。他身上的这种执着的精神,也同样值得我们的学习。

钱学森的成就不只只在一个方面。在控制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了《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这些都是钱学森所做出的成就,任何一项成就拿出来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杰出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2009年11月6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重要领导同志们前往送别;钱学森同志的家人、老同事、家乡代表以及社会各界民众也前来为他送行,其中不少人竟是从祖国各地甚至海外赶来参加告别仪式。来的人泣不成声,就这样,一位对中国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的人离我们而去 ,无人不惜,无人不叹!

感动中国推选员阎肃,对钱学森老人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钱学森,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巨人,也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值得我们一生去敬仰,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个人工作方案范文下一篇:给老婆道歉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