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

2023-03-22

第一篇: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

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

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课题不大,内容却相当丰富。当好农村支部书记,首先必须具有方方面面的素质和能力。比如,思想要先进,办事要公道;既要勤于吃苦,甘于吃亏,还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既要有自己致富的能力,还要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既要有威信,还要懂政策、懂法律,等等。农村支部书记“官”不大,但也确实难当。不是一般党员就具备当好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也不是说现在在职的支部书记就已经具备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努力中,不断的进取中,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和完善,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真正当好农村支部书记。

根据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咱们盂县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就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一、增强执政的忧患意识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辛亥革命后,在20世纪前半期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存在着建立一个什么样国家政权的选择,各种势力由此进行激烈的斗争。一是由北洋军阀及后面的国民党集团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本家的专政,这种政权使中国继续走向更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一是某些中间派别和中间人士代表幻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向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种政权只能代表少数人、部分人的利益;一是共产党代表的建立有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几番较量,几番选择,经过反复检验,第一种道路被彻底抛弃,推翻了蒋家政权。第二种也得不到人民的赞同。只有第三种最终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代表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在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逐步为人民所信任,并经受长时间的考验,最终成为人民所选中的政治领导。所以说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四中全会《决定》还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句话前半部分讲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靠长期的艰苦奋斗、几千万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是党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过程中经过不懈努力奋斗而奠定的;后半部分则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取得执政地位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在往后长期的执政实践中,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繁重,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人民群众对党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句话实际上还蕴涵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放松警惕,已经取得的政权会随时得而复失,执政的共产党随时都可能被历史所抛弃,这样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毫不懈怠地为巩固执政地位、长期造福人民而持续奋斗。

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因为:

第一,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一个政党、政权,无论曾经经历过多么辉煌的历史,一旦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支持和拥护,就必然垮台。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强调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本”“基”“源”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第二,苏共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发人深省,令人深思。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解体,分崩离析,政权垮台。苏共是一个拥有88年历史,1500万党员大党、老党,却在一纸禁共令之下稀里糊涂地被解散了、亡党了。苏东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就是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逐步变得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潮流,落后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能取得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绩,最终被人民所抛弃,为历史所遗弃。所以说: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对于任何一个政党来说,是始终存在的;巩固执政地位,对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第三,必须把强烈的忧患意识贯穿于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全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一再告诫全党同志,要牢记“两个务必”,要防止“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并把执掌全国政权比做是“进京赶考”,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党执政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经大声疾呼:我们要忧国,忧民,忧党啊!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就岌岌可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充分酝酿,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且创造性的提出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怎样建设政党”的问题。胡锦涛等新一代领导集体,进一步继承、弘扬和体现了三代领导核心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十六大后不久,胡锦涛同志便率领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们赴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历史,重温“两个务必”,号召全党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解放思想,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中央几代领导核心始终把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常抓不懈。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共产党员,每位支部书记都必须自觉履行这一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同样的道理,人民信任、支持你领导下的党支部,说明你这个地方的党组织还能代表人民的利益,还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如果这个党组织仅代表部分人甚至个别人的利益,不为全体村民做主办事,人民群众同样抛弃你,党的领导在此地也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我县一些农村两委班子长期不协调、不团结,部分村的村民专门选举与党支部闹矛盾、对着干的人担任村委成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所以说,农村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法人代表”,执掌着一个村的“政”,也就是党在这个村的执政基础。同样的道理,人民选你当支书,是对你的信任和支持,说明你也能为人民办好事。如果满于现状,小富及安,小进则满,不思进取,人民群众同样会把你赶下台。解决好执政能力的问题对农村支书而言,既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也是一个深刻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农村支部书记都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同时要把这种忧患意识贯穿到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执政能力的问题,强化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并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为什么要抓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建国以后,我们党经过恢复时期、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狠抓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因此实现了人民翻身做主和新生政权的稳固、“两弹”爆炸、卫星上天,在国际上才有了中国的大国地位。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发展,说什么也是白说,说什么也是空话;没有发展,解决不了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和花钱的问题;没有发展,解决不了农村住房、通路、通水、通电话的问题;没有发展,就解决不了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旅游的问题;没有发展,解决不了医疗、养老、就学、就业的问题;没有发展,就没有“神舟”上天,就没有雅典奥运会的金牌第二。一句话,没有发展,解决不了中国社会一切现实问题。党的十六大更是明确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一”就是首位,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此为中心,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一切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都要靠发展。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村不发展经济,群众手里挣不到钱,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这个村就会落后于周围其他村,就会落后于时代。如果一个村干部不为村民利益着想,不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大事,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干群关系就会紧张,甚至恶化。农村干部必须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敢于为民做主,勇于为民谋利,善于缓解矛盾,时时为了群众,处处依靠群众,始终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二,如何抓发展?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需求”。这就是当今中国的发展观,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发展观,也是全体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包括农村支部书记应该牢固树立的发展观。这个发展观,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而提出并逐步加以完善的,也是按照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了国际和国内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提出的。这个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区域,既涉及到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问题,又涉及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但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始终不逾地坚持这个中心不动摇。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这个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们党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只有坚持这个手段,才能最终实现目的。这个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发展的基本内容,必须全面理解,科学理解,准确把握,而不能偏废任何一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也是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这三方面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全面,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过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才能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用什么样的观点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有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农村基层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就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引导正确的政绩观,用正确的政绩观来实践科学的发展观。作为农村支部书记的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谋取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谋取部分人或小团体甚至是个别人的利益;就是要谋取全面的、长远的利益,而不是谋取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就是要谋取资源、经济、人和谐统一的利益,而不是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单纯经济发展;谋取的是“绿色GDp”和循环经济,而不是“纯经济GDp”HE和“不可持续经济”。单纯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可能产生一些单一的、某方面的或者是当时眼前的发展,但它是违背经济、社会和人协调发展的规律的,是会付出沉重代价的,人民群众是不会赞成和拥护的。“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干部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检验我们农村支部书记是否合格的最终标准。

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民主和法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善于汲取人类进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善于采用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并把它转化成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也是确立正确的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目标。支部书记是一个村庄、一个小社会的执政主体和领导,同样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就是要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来执政,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农村的科学执政就是要立足于本村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化。

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巩固和壮大为最广泛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农村的民主执政就是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公开、民主”的原则,放手让人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杜绝“一言堂”和“家长制”,还人民群众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依法执政,就是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注意力和看法的改变而改变。农村的依法执政就是要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前提下,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和实施详尽的制度、规定,使农村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将农村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去年我县农村开展的基层组织集中整建工作中,县委针对我县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的办事不公开、决策不民主等突出问题,经过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盂县农村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制度》、《盂县农村村务公开制度》、《盂县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三大制度基本上覆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无章可循”的问题,要坚持贯彻执行。今年6月,中央又下发了《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对落实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这“四权”提出了许多新的明确的政策措施,为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也是农民群众用以维权的最新利器。农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为有效开展农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农村支部书记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的要求,顺应时代潮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领导制定相应制度和纪律,带头遵守相应的制度和纪律,保证相应的制度和纪律的执行,真正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我们党执政的目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加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四、注意培养后备力量

目前,我县广大农村潜在着一种危机,并且这种危机正随着时间的推移正逐步显现,产生影响。这种危机就是“后备力量危机”。这个“后备力量危机”直接表现就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和村支两委成员年龄老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造成这种危机有两种原因,一是村里没有年轻人,年轻人都搬迁到外地或外出打工了,“无人可培养”,这主要是在偏远贫困村庄;一是村里有年轻人,且年轻人也有积极上进的要求,但村支部不愿培养,不敢发展,害怕年轻人上来后对他们形成冲击和挑战,害怕丢权,这主要是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特别是有集体经济的村庄。还有在农村领导班子中比较普遍存在着一种思想,就是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活跃、个性强,组织纪律性和组织观念差,办事能力低,不符合标准和要求,培养他们不放心。长此以来,就形成了“后备力量危机。”

从中不难看出,造成这一危机的关键是思想和观念问题。“无人培养”、“不愿意培养”、“不放心培养”都是思想观念上的原因,特别是农村支部书记思想观念的原因。因此,必须下大力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要把培养农村后备力量作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来对待。

首先是要增强培养后备力量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选拔和培养后备力量是每一个农村党支部、每一个支部书记的重要职责。每一个支部书记都要站在党的事业的高度,以为人民负责的态度,抛弃个人私心杂念,自觉地、主动地把选拔、培养后备力量直接拿在手上,按照党员标准和“十六字”方针培养年轻党员,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不断为党的组织增加新鲜血液,不断为党的事业增添活力。

其次要教育、引导、培养好后备力量。培养后备力量关键在教育引导,一方面要加强培训教育,既要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知识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规、党纪方面的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加入党组织,又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科学技术以及农村工作的相关知识教育,使他们真正具备作为后备力量应具备的知识和素质。另一方面要给他们出题目、交任务、压担子,安排他们参与管理农村的一些具体事务,在工作中考验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他们,使他们尽快掌握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和本领,实现农村领导的正常新老交替和良性循环,确保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稳定坚固。以上是我对如何当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村支部书记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欢迎在座的各位支部书记批评、指正,提出意见。

谢谢大家!

2004年10月11日

第二篇:如何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

提示:先做人后做事

一、 如何做人:

1、低调做人;

2、诚实做人 ;

3、立正做人

二、怎样做事:

1、要有一颗好学的心

学习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而古人云:人的一生是活到老学到老,这就说明了学习的必要性。首先通过学习党报党刊和各级党政的文件精神,从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充实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其次,学习党的纪律规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自觉地并教育群众遵纪守法以及更有依据地解决民间纠纷案件;最后,不骄不躁,不妨向其他同行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治村理念,从而促进本村的协调发展。

2、要有一颗担当的心

担当就是责任,责任第一是要组建一个好的班子(条件是:一心为党、两袖清风、三方兼顾、四面可取);第二要经营好这支队伍(模式是:明确职责、赋予权力、经常督促、适当鼓励);第三要担当起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各时期中心任务,确保一方的安定稳定,推进本村经济发展。

3、要有一颗事业的心

在新农村建设浪潮中,要有超前的意识、敏锐的眼光,立足于村情,认真筹谋建设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造福子孙后代。

4、要有一颗永恒的心

当你被党和人民信任,担负起农村党支书时千万不要有试试看,干好了就干,干不好就算的临时又不负责任的错误想法,而是要树立终生甘为孺子牛,时刻保持一个农村党支书的本色,持之以恒地干好每一件事的这样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要当好一个农村党支书,我想一定要“认认真真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吧。

第三篇:如何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

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课题不大,内容却相当丰富。当好农村支部书记,首先必须具有方方面面的素质和能力。比如,思想要先进,办事要公道;既要勤于吃苦,甘于吃亏,还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既要有自己致富的能力,还要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既要有威信,还要懂政策、懂法律,等等。农村支部书记“官”不大,但也确实难当。不是一般党员就具备当好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也不是说现在在职的支部书记就已经具备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努力中,不断的进取中,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和完善,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真正当好农村支部书记。根据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咱们盂县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就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一、增强执政的忧患意识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辛亥革命后,在20世纪前半期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存在着建立一个什么样国家政权的选择,各种势力由此进行激烈的斗争。一是由北洋军阀及后面的国民党集团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本家的专政,这种政权使中国继续走向更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一是某些中间派别和中间人士代表幻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向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种政权只能代表少数人、部分人的利益;一是共产党代表的建立有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几番较量,几番选择,经过反复检验,第一种道路被彻底抛弃,推翻了蒋家政权。第二种也得不到人民的赞同。只有第三种最终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代表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在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逐步为人民所信任,并经受长时间的考验,最终成为人民所选中的政治领导。所以说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的必然选择。四中全会《决定》还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句话前半部分讲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靠长期的艰苦奋斗、几千万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是党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过程中经过不懈努力奋斗而奠定的;后半部分则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取得执政地位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在往后长期的执政实践中,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繁重,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人民群众对党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句话实际上还蕴涵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放松警惕,已经取得的政权会随时得而复失,执政的共产党随时都可能被历史所抛弃,这样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毫不懈怠地为巩固执政地位、长期造福人民而持续奋斗。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因为:第一,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一个政党、政权,无论曾经经历过多么辉煌的历史,一旦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支持和拥护,就必然垮台。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个意义上,江同志强调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本”“基”“源”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第二,苏共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发人深省,令人深思。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解体,分崩离析,政权垮台。苏共是一个拥有88年历史,1500万党员大党、老党,却在一纸禁共令之下稀里糊涂地被解散了、亡党了。苏东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就是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逐步变得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潮流,落后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能取得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绩,最终被人民所抛弃,为历史所遗弃。所以说: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对于任何一个政党来说,是始终存在的;巩固执政地位,对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第四篇:如何当好新时期农村村支部书记

农村党支部处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支部书记作为支部的班长,是党在农村实施核心领导的关键人物,这种特殊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支书”,“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实践证明,一个村工作搞得好不好,各项事业发展得快不快,与党支部书记有直接关系。新时期农村工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广大农村支部书记如何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带领广大百姓增收致富成为当前农村支部书记面临的头等大事。

第一,对群众要有深爱之情

对群众的态度如何,不仅是感情问题,更是宗旨问题。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村支部书记首先要对群众有深爱之情,才能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群众才会认可我们,才会支持我们,才会理解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农民群众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而且有很多事情是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遇到这些问题,老百姓首先想到的就是村干部。这就需要我们村支部书记在为群众搞好服务、办好实事上多想办法、做好文章,设身处地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广大村支部书记一定要对群众有深爱之情,在深入群众中了解群众愿望,在联系群众中增进群众感情,在服务群众中夯实群众基础,摸实情、讲实

1

话,下实力、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多想为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二,对难题要有破解之策

广大村支部书记来自基层一线,拥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但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纵深推进,农村工作面临很多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特别是在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农业、改善基础条件、建设公益设施、评定低保对象、落实惠农政策、协调矛盾纠纷、平衡利益关系等方面,难免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和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的每一位村支部书记在工作方法上去认真探索、认真研究、认真总结。“上面千根线,基层一根针”,广大村支部书记一定要对难题有破解之策,千万克服“遇到好事争着干、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难事踢皮球”的不良现象,着力解决“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突出问题。我认为,作为支部书记关键要把握好“稳、准、实”三个字。所谓“稳”,并不是畏首畏尾、胆小怕事,而是要稳打稳扎、稳而有序、稳步前进。所谓“准”,就是要把上情吃准,把下情摸准,把行情把准,把思路定准。所谓“实”,就是要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第三,对政策要用敬畏之意

在农村,群众气的是大吃大喝的“馋”干部,烦的是无所作为的“懒”干部,怨的是见钱就捞的“贪”干部。我们有的农村干部今天才上去,明天就下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政不廉、办

2

事不公。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农业、教育、水利、民政、交通、卫生以及倒房重建、家电下乡等方面的支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上面要求十分严格,人民群众十分敏感,必须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广大村支部书记一定要对政策有敬畏之意,牢记触摸政策“高压线”,就是断送政治“生命线”,常怀律已之心,常除非分之念,始终本着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政策、全面理解政策、准确把握政策、深入宣传政策、严格执行政策,不能在执行中打折扣,不能在落实中玩权力,切实做到不贪污政策、不违背政策,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第四,对工作要有守土之责

作为村支部书记,在促进一方发展、维护一方稳定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工作要有守土之责,就是要依法化解村内矛盾,主动调解民间纠纷,千方百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筑牢农村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切实抓好农村交通、森林防火、建筑施工、采石采矿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随着农村公路的不断改善,很多农用车、摩托车、面包车违规载客、违章驾驶、非法营运的现象十分突出。广大村支部书记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监管,整治安全隐患,积极配合乡镇和主管部门严肃查处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人和事。要教育引导群众进一步增强立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健康意识,破除陈规陋习,消除丑恶现象,严格按照农村“四好”

3

(垃圾清理好、污水处理好、杂物清理好、污泥处理好)的标准,切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共同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五,对团结要有博大之怀

村支部书记是村组织的主心骨,是农村发展的领头雁,一定要对团结有博大之怀,维护团结,促进和谐,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要敢于放权、勇于尽责、严于管理,不搞“一言堂”,不搞“家长制”;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以坦荡的胸怀、诚恳的态度、真挚的感情,达到增进了解、形成共识、和谐共事的目的;要团结组织全体村干部把共同事业作为“奠基石”,把日常小事作为“铺路石”,把关键时刻作为“试金石”,不搞近亲疏远,不搞相互猜疑,不搞拉帮结派,从“血缘”、“亲缘”、“地缘”的束缚中走出来,与全体村干部真正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精诚团结的同志、患难与共的挚友,共同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第六,对组织要有感恩之心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安排资金提高村干部待遇,同时,还在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工作,为广大农村支部书记到更大空间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广大村支书记要对组织要有感恩之心,以勤勉的工作和无私的奉献回报组织和人民。目前,全县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青黄不接,后继人才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广大村支部书记一定要克服“培养了后备干部,就会危及自己的权威”的错误思想,以对组织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发展党员、培

4

养后备干部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做好党员发展和干部培养工作,始终保持村级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第五篇:新形势下如何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

今天参加培训的各位都来自全市最前沿、最基层,长年默默奋斗在基层第一线,在保持稳定、发展经济、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市的发展和稳定出了力、流了汗,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这个主题,结合个人的一些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和意见,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这些意见中的大部分内容,同样适合于社区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

第一问题,农村基层党支部的重要地位

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地位非常重要。《党章》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支部,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乡镇党的委员会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由此可以看出,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个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一个村处于政治上的导向地位、决策中的主导地位、组织实施中的指挥地位、具体工作中的督导地位、全局工作的统揽地位,肩负着领导、带领、指导、引导全村各项工作的重任,是一个村的核心领导者。具体地说,农村党支部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领域:

1、村党支部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中处于前沿地位。目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尤其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村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迫切要求我们村党支部 1 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改进村党支部的领导方法和组织活动的方式,规范工作程序,注重依法办事和村务公开,注重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村党支部直接面向群众,接触群众,处于各种矛盾的焦点上,农村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首先需要村党支部去引导、去协调、去化解。大到村级发展的宏观规划,小到鸡毛蒜皮的民事纠纷,村党支部都无法回避。在群众的心目中,村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党的形象。村干部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不谋私利,能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就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就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拥护和爱戴;反过来说,如果办事不公,以权谋私,不思进取,甚至违法乱纪,就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关系,甚至引发各种矛盾,影响社会安定。近几年,我们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农村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评选表彰了一大批好党员、好儿媳、好公婆、好青年、致富能手,树立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弘扬了社会正气,树立了新风尚,农村中听党支部话的人多了,跟党支部干事创业的人多了,向党支部靠拢的人多了,村党支部在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前沿地位越来越明显。

2、村党支部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处于中心地位。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党支部的根本任务。比如,如何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思路,制定规划目标,完善经营体制,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等等,这些都需要村党支部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带领群众组织实施。具体工作中,村党支部既是领导者、决策者,又是组织者、实施者,是农村一切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就没有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也就谈不上什么小康社会。这几年我们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凡是产业 2 结构调整进展顺利,群众收入增长迅速的村,共同的特点是有一个向心力、号召力强的村级班子。在这方面,比较明显的例子是田家庵区连岗村和大通区王庄村党支部。据我了解,近年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首先从水、路、渠等基础设施抓起,深入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村社道路全部硬化,实施了人饮工程、危房改造等多个民生工程,村党支部还大胆地在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规模种植、集约化经营上做文章,找路子,带领群众积极创业,成立了种养殖等专业协会,提高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为加快全市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带了一个好头。在办这些实事的过程中,村党支部积极进行协调、组织、发动,党员们积极带头吃苦,凝聚了民心,引导全村力量搞建设,求发展,共同致富,一年接着一年干,年年都有新起色、新亮点。当然,还有许多村党支部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发挥了很好的“领头雁”作用,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列举。

3、村党支部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中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联系群众。广大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的建议,都需要通过村党支部集中起来,反映上去,使上级党组织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情绪,听到群众的呼声,知道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宣传群众。党的方针政策、上级下达部署的任务,需要通过村党支部向广大群众宣传教育,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从而为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三是组织群众。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最终都要依靠村党支部去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扎实奋斗,否则再好的主张也无法变成现实。四是团结群众。村党支部只有把广大党员和群众紧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把他们的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才能形成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力量。这四句话连起来就是联系群众、宣传群众、 3 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做到了这四点,我们村党支部在农村的主导地位就会更加牢固。近几年,我们市有些县区也发生了一些土地纠纷、拆迁安置上访等群体性事件,这些都是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引发和造成的,但是对我们这些党务工作者来说,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分析,在这些事件中我们是不是真正做到了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是不是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工作,还是当了缩头乌龟,对事情不闻不问,把村党支部的主导作用发挥了没有。过去的就过去了,今后我们如果遇到矛盾纠纷,我们村党支部应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大胆地负起责任来,深入细致地向群众讲政策,多宣传,积极协调引导,真正把党支部的主导地位树立起来。

第二个问题,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能力要求和基本工作方法

一、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

农村支部书记的职责概括的讲,就是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具体的讲:

一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者。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抓好农村党的建设是村支书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建好阵地、健全制度,努力争创“五好”班子。要带头弘扬团队精神,处理好与班子其他成员、特别是村委会主任的关系,团结和带领村支部、村委会干部,和衷共济,齐心协力搞好村上的三个文明建设。要乐于吃苦,甘于奉献,严以律己,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要以自己高尚的品格、坦荡的胸怀、公道正派的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其他村干部作出表率。

二是党在农村政策的落实者。作为党在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者,村支书要组织群众认真学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要自觉接受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带头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工 4 作部署,坚决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谋划发展,致力于发展,是村级党支部一切工作的主题和灵魂。作为村支部书记要善谋发展之路,敢破发展之难,永务发展之实。所谓善谋发展之路,就是要审时度势,超前思维,吃透村情,科学决策,确定本村的发展思路,把握本村的发展重点,打造本村的发展亮点。所谓敢破发展之难,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积极解决本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所谓永务发展之实,就是要集中精力,排除干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全力一赴抓好本村的经济发展。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农民脱贫致富的示范者,发展特色产业的带头人,依靠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一批,影响一片,引导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四是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者。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搞好这项工作,不仅要依靠国家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更大支持,更要依靠村支部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作为村支书,一定要充分发挥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者的作用,把村上的水、电、路、通信、卫生、医疗等公益事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努力搞好本村的公益事业建设。要建立健全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加强公益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是农村和谐稳定的维护者。要求稳定、保平安、谋和谐,是村支部书记的重要职责。要切实抓好村级治保会、调委建设,健全村级治安防范网络,落实治安防范责任。要坚持经常性的排查矛盾纠纷和不安全隐患,积极预防矛盾纠纷和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发现的矛盾纠纷要积极应对,认真调解,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村组、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抓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5 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农村营造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良好风气。要带头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讲卫生,带头易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带头尊老爱幼、扶贫帮困。要以自己的言行,示范和带动村风的好转。特别是在主持农村的红白喜事时,要在热情接待来客的同时,反对铺张浪费;要在尊重民间习俗的同时,破除封建迷信;要在红白喜事进行的同时,保证绝对安全。

六是群众生产生活的服务者。村支书既是一个村的领导者,又是全体村民的公仆。因此,作为村支书要真心待民、想民,尽心为民、富民,全力安民、爱民,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心群众的疾苦,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要充分尊重群众,正确对待群众,多考虑群众冷暖,少琢磨个人得失;多考虑群众需要不需要,少琢磨上面知道不知道;多考虑群众满意不满意,少琢磨对自己有利无利。凡是不顺民心的事,一定不能办;凡是不得民心的事,更要坚决反对。要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在群众最需要、最困难、最希望得到关心时,给予他们生产、生活上的帮助,让群众深切党的温暖、党的关怀。要特别关心农村的贫困户、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送去关爱。在生产方面,要当好技术员、营销员,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帮助群众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

二、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能力要求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基层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对农村的领导主要通过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来实现。有句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在干部。农村的党支书是农民心目中的定盘星。村干部的主 6 心骨,他的能力强与不强,直接关系到基层组织强不强;关系到党的形象好不好;关系到农民群众富不富;关系到农村社会稳不稳。所以,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完成好党交给他的神圣职责,才能带领农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应该具备那些能力呢?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必须具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带领农村发展是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首要职责,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举措,更是增强农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如果在你的带领下,村子不论经济建设,还是社会事业都有了发展,就说明你是一个称职的支书。如果你当几年支书,村子里还是江山依旧、面貌未改,就说明你没有这个能力当支书。因此,做为一名支部书记,首先要在发展上动脑筋、做文章。那么如何促进农村发展,各个村有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村民素质,不同的物质基础。所以不同的支部有着不同的办法,但总体来讲,至少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统观全局,注重长远,确立一个科学发展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发展就必须认清本村经济发展现状,站在尽可能高的角度分析本村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以及阻碍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梳理。本着“尊重科学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确定本村经济发展思路,制定本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决不能盲人骑瞎马,走到哪里算哪里。

二是要注重项目,发挥优势,创建一批科学发展的产业。过去我们常讲,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现在我们可以讲,无业不富。大产业大发展、小产业小发展、没有产业不发展。因为没有产业就没有发展 7 的平台和支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讲的就是利用本地优势,促进本地发展。尽管各个村的条件不同、情形不同,但每个村都有每个村的特点,每个村都有每个村的优势。有的有资源的优势,有的有生态的优势,有的有交通的优势;有的可以发展工矿业,有的可以发展养殖业,有的可以发展运输业,有的可以发展商贸业,可以说没有一个村没有任何优势,不能发展任何产业。关键是你能不能发现优势、利用优势。要善于学习,敢于借鉴。当然发展产业不能照抄照搬外地经验,必须紧紧把握村情,把握市场,力求做到:一要吃透村情,优势是啥,劣势是啥,心里清清楚楚,靠水可以利用水、靠山可以走山路,一切都要因地制宜,把握本村的问题,结合本村的优势来进行发展。二要力求市场信息的科学性。种植的产品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三要力求市场预测的超前性。要把握市场特点,抢占制高点,高瞻远瞩,尽力做到科学决策,超前决策。四要保持生产发展的连续性。特色农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契而不舍,持之以恒,不能总是跟着别人跑,市场稍有波动就摇摆不定,最后什么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三是要当好伯乐,慧眼识人,挖掘出一批带动致富的能人。能人是农村发展的带头人,也是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俗话说“一人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作为村支书要善于发现、培养、支持能人,要让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变成有一业之成的富人,让有小产业、小作坊的小业主变成有大产业的大经理,让个人能致富的人变成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带头人。特别是要积极鼓励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一个合作组织5户,一个村有10个经济合作组织,就是50户,有了这些合作组织,更有利于农民优势互补,更有利于做大做强产业,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同时,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要集中体现在致富奔小康上,体现在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上。我们叫群众搞这 8 搞那,如果我们什么都不搞,家里穷得叮铛响,说话就没有号召力。所以说我们的村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首先要有自己的产业或实业,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这样在经济上才讲得起话,大家才会跟着你干。实践证明,一个村只要村干部认认真真领头,就能够把大家凝聚起来,干事业、谋发展。

四是要廉洁奉公,以身作则营造一个科学发展的环境。俗话说,打铁先得本身硬。一个村发展环境的好坏,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过去有的村干部,在村子里的小饭店,小商店整天白吃白拿,结果天天吃、天天赊,直到饭店商店关闭为止,饭店老板见村干部就怕,怕什么,怕吃饭赊账。一个村连一个小商店小饭店都没有,还搞什么产业。因此,作为一个村支书,一定要把创造发展环境,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下大气力整治影响农村发展的人和事,倡导“帮人富、带人富、促人富”的良好风尚,为农村致富奔小康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是要强本固基,引资建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一个村没有集体经济,没钱为农民办实事,就会逐步失去农民的信任,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无从谈起。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不断帮助农民解决依靠一家一户无法解决的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才能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为此,要从实际出发,兴办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盘活集体资产,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二)必须具备确保安全稳定的能力

没有安全稳定就没有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没有安全稳定就没有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农村是维护稳定的最前沿,也是化解矛盾的最基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稳定问题、群众矛盾相对较多。求稳定、保平安、谋和谐,是村支部书记的重要职责,也是党委、政 9 府对一名村支书最起码的考验,更是人民群众对大家最基本的要求。现在有的村支书记,不仅不能保一方平安,反而祸害一方,借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或为个人谋取私利,或支持非法违法行为(如带头违反计划生育,在征地拆迁中搞名堂等等),或发展家庭势力,排斥异己、独断专行、为所欲为,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响,他不仅不能保一方平安,反而成了一个地方最不稳定的因素,这样的村安全稳定问题也一定不会少,这样的村支书既得不到上级党委的认可,还得不到群众拥护和支持,就是不称职的村支书。所以作为村支书维护安全稳定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对村支书来讲,要确保一方稳定、平安,就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是统揽全局。古人有句话叫:“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一名村支书,就要对全村情况有个整体把握,既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全面的把握,也要对安全稳定工作有全面的把握;既要对当前的发展状况有个准确的掌握,也要对未来发展的走向有个准确的判断;既要对村庄的整体概貌有个准确的了解,也要对全村村民的个性品质有个大致的了解。总之,要尽可能了解更多的情况,才能从全局的高度、长远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才能牢牢把握维护安全稳定大局的主动权。

二是超前谋划。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安全稳定问题形形色色,只有超前谋划,才能及早防范。从安全生产角度,要清楚明白地了解什么地方是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什么时候应该抓好什么问题,什么群体是危及安全的危险人群。从稳定角度讲,村支部书记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做好调处工作。要经常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全面掌握村组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村调委会的作用,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要引导有诉求要求的群众通过正常渠道依法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对群众的正当要求, 10 支部书记要牢记在心,及时予以解决。对那些无理缠访的人,也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拒不改正,触犯法律法规的,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是办事公道。农村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其实也没有原则性问题,大多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邻里琐事而引发的矛盾。由于不能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而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大问题变成老问题,甚至由此引发恶性案件。因此,作为党支部书记,必须公道正派,处理问题一碗水端平,对待群众一视同仁,不能以权谋私,不能优亲厚友,不能嫌贫爱富,不能搞宗族派性。只要能做到公道正派,不仅能树立你的威信,同时,也能提高你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四是建章立制。良好的机制是确保安全稳定的根本保障。作为村支书要及时根据上级的要求,根据本村的实情,健全完善安全稳定的机制和办法,如建立确保安全生产的机制、加强森林防火的机制、调解群众矛盾的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的机制,使各项安全稳定工作都能纳入制度化、规划化的轨道。

五是崇尚新风。新风正气在农村维护安全稳定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村村风正,安全稳定问题相对就少,村风不正,安全稳定问题相对就多。为此,要抓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农村营造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良好风气。要带头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讲卫生,带头易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带头尊老爱幼、扶贫帮困。要以自己的言行,示范和带动村风的好转。特别是在主持农村的红白喜事时,要在热情接待来客的同时,反对铺张浪费;要在尊重民间习俗的同时,破除封建迷信;要在红白喜事进行的同时,保证绝对安全。

(三)必须具备凝聚班子合力的能力

11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智慧、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这是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作为一名农村支部书记,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善于当“班长”。村党支部书记是一班人的“班长”,在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当好“班长”,要处理好与“一班人”的关系,必须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是支部书记与委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在讨论决定问题时,党支部书记和其他委员一样,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一票。书记和委员都应当认真负责行使自己的权利,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办事,

二是支部书记与委员的职责不同。在处理支部书记与支委的关系时,主要方面在书记。支部书记要热情支持委员的工作,当班子成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关心、协助解决;当班子成员在工作中产生矛盾和摩擦时,书记要主动做好疏导工作,交换意见,沟通思想,搞好协调。

三是党支部书记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与村主任的关系。村党支部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党支部、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支部书记作为村里的“一把手”,既要敢于领导、善于领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持好村“两委”联席会议,又要支持村委会主任依法行使职权,管理村务,使村“两委”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坦诚相见。

二要坚持集体领导。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 首先,要坚持集体领导。村党支部要减少决策失误,必须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做到凡是支部内部及村里的大事,都要由村党支部集体讨论决定。对集体讨论作出的决定,村党支部书记个人无权擅自改变。

12 其次,要坚持党支部成员分工负责制。建立党支部成员工作目标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失职追究。支部书记在集体领导中负有重要责任,要抓好工作督促检查,做好协调、联系工作,但不要包办代替,越俎代疱。

第三,要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党员行使权利。要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坚持党员议事制度,凡是村“两委”需要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都要让党员早知道,通过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程序,实行民主决策。要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广大党员的意愿、主张得到充分表达,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在工作中要坚持三个“尺度”:

第一,行善不过善。善是在一定原则下的善,不能是没有尺度的善。处理问题要有原则和底线,失去底线,就会陷入被动的困境。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既讲究工作上的原则性,也讲究群众间的灵活性。

第二,果断不专断。办事要果断,敢于决策,敢于拍板,不能优柔寡断。但又不能专断,要集思广益,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第三,敢干不蛮干。看准的事要敢闯敢试,但要科学决策,避免决策失误。

三要摆正个人位置。做一名称职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必须摆正个人与组织、与集体、与上级、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自觉做到“四个服从”。

一是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做一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最起码的一条就是服从组织的决定,接受上级党组 13 织的教育和领导,而不能自行其是。

二是正确处理少数与多数的关系,做到“少数服从多数”。作为农村党支部书记,要特别注意防止个人包办或个人决定党内和村里的重要问题,一旦党支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全体党员必须服从。

三是摆正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做到“下级服从上级”。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是处理好支部和群众的关系,做到“利益服从群众”。村支部和村委会工作的最大核心是为群众谋利益,村支部、村委会和人民群众是服务被服务的关系。

作为村支书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的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群众知道你的发展思路,明白你的发展举措,检验你的发展成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群策群力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必须具备依法行使权力的能力

村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主持一个村的工作,领导广大群众。是否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是否能依法行使权力,是否有廉洁自律的品行,是各级党委对村党支部书记党性强不强、政治上过硬不过硬的严峻考验,也是确保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对一名支部书记来讲,要做到政治坚定、依法办事、廉洁自律。

一是政治坚定。就是要求一定要讲政治,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去观 14 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具体要做到:

①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言行上同中央省市县委和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不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②具有严格的政治纪律,做到遵纪守法,模范地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好党的团结;

③具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善于辨别方向,明辨是非;

④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善于见微知著,把握人民群众的脉博,关心群众,热爱群众。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去理解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认真履行党支部书记的职责,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依法行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不学法、不懂法,不依法办事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的认为执行党的政策就行了,遵守不遵守法律无关紧要;也有的认为法律是惩治坏人的,与自己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还有的认为,现在农村工作“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没作用,“新办法”不会用,就得靠“硬办法”,依法办事“行不通”,等等。这些错误认识,必须纠正。在法制社会里,依法依规办事,是做到公道正派的保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村民自治是依法自治,不懂法律和政策,就不知道怎样发展市场经济、怎样搞好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就会横来蛮干、违法违纪。现在,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政策水平不断提高,凡事都要讨个说法、问个明白。如果我们不是一个懂法律、懂政策的明白人,遇事讲不出个一二三来,群众就不服气,弄不好可能还会出乱子。比如,在农村宅基地审批、土地征用、项目建设,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进行, 15 决不能搞先上车后买票的事。

三是廉洁干事。古人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只要廉洁自律,在群众中就有威信,得到群众的支持。所以,要时刻绷紧干净干事这根弦,管住自己,管严家人。要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把村级党务、村务、财务、要务、事务“五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让党员和群众知道事是怎么办的,钱是怎么花的,使群众明白、干部清白。要勤政廉政,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村。具体要自觉做到“清静、清醒、清正、清廉”。

清静——就是以静养身,以俭养德,始终保持宁静心态,力戒浮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形形色色的诱惑。越是这样,我们更要守住精神家园,做到“重积德则无不克”。

清醒——就是慎独自省,勤于自警,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只有头脑清醒,才能辨是非,识大体,知进退,懂谦让。

清正——就是要主持公道,执政为民,始终保持浩然正气。领导者的权威,取决于群众的认可程度、接受程度、信服程度、亲近程度,说到底取决于你的人格魅力。你决策正确,人格高尚,就有权威,就能保证政令畅通;反之,权力再大权威也难以树立,政令也难以畅通。

清廉——就是守自如玉,洁身自好,始终坚持廉洁从政。作为基层支部书记应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忍得住清贫,保得住清白,真正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模范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做的不做。坚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做廉洁自律的模范,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把握的工作方法

领导方法是过河之桥、渡河之舟。要履行好职责,仅有素质和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省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的佼佼者,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有自己一套成熟的工作方法。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六种方法。

一是“刚柔并济”法。软与硬、柔与刚、弱与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光软不硬有人欺负你,光硬不软没人理会你”,有些问题需要采取硬性的手段,用“硬办法”去摆平,另一些问题则只能通过“软办法”去化解。比如在原则问题上,在规章制度面前,必须做到不让步、不迁就,该咋办就咋办,不管对谁,也不管有多大背景的人说情,制度就是制度,一分一毫也不能差。但“硬办法”必须以“软办法”为背景和依托,只有平时多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多与群众交朋友,让大多数群众在思想上认同你、信任你、理解你,在行动上支持你,“硬办法”才能得到顺利实施。

二是“借势借力”法。势,是事物所显示的力量或社会、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向。“借势”是指利用某种形势。“风助火威”、“水涨船高”、“顺水推舟”就是“借势”的典型例子。善于借势,往往事半功倍,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支部书记作为基层支部的“班长”,手中权力非常有限,干成一件事很不容易,因此就要善于借势。

三是“以退为进”法。坚持原则、积极进取,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实现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或长远利益,进行适度退让也是必要的。一定程度上讲,没有妥协就没有成功;没有退让也就没有进取。

四是“法、理、情相结合”法。这是中国式管理的突出特点。法,就是制度、法律,就是高压线。比如在国外,工人要是违反了制度, 17 工厂肯定就要处理你。理,就是讲道理,要以理服人。情,是中国管理最特殊的东西。在农村,法是要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理是要说的,但是情也是要讲的。在工作中把法、理、情结合好了,你这个党支部书记在村里在老百姓眼里就有威严了。

五是“变换脸谱”法。“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村支部书记也要学会“变脸”这门艺术。为了圆满完成城中村拆迁改造、计划生育等重点难点工作,我们支部书记有时候要“唱红脸”,有时候要“唱黑脸”,通过这种角色的转换,实现与班子成员之间、与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巧妙配合,做好群众工作,顺利推进工作。

六是“民主管理”法。支部的底气、权威全靠群众撑着,全靠民主聚着,实行民主管理是增强支部权威的必由之路,民主管理一靠制度,二靠组织。一个村如果没有一套完备的制度,就谈不上有效的管理,更说不上长治久安,有了制度一切按制度办,就去掉了人管人的色彩,才能产生权威性。要通过各种形式把村民组织起来,为群众说话提供更多平台,让村民把话都说出来,把意见都表达出来,支部才有集思广益的群众基础,才能按多数村民的意见把全体村民的事办好。这里我提醒大家,尤其是新民居建设,农民是主体,政府只能引导,一定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切不可掌管一切。

以上是我对农村素质能力和工作方式方法的简要理解和总结,很不全面,大家在工作中一定还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独到见解。总之,只有深刻认识农村支部书记的岗位职责,在工作中提升素质能力,在实践中掌握领导方法,才能担负起组织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才能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第三个问题,农村党支部书记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要有所作为

18 在农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通过村党支部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想办法、出路子,管理农村社会事务,调整农村社会利益关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让广大农村达到一种有序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基层社会管理的领导核心责任,完成好四项任务,即理清发展思路,带领群众致富;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对基层群众团体和自治组织的领导和协调,形成基层社会管理合力。这样的论述就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找准功能定位、发挥职责作用指明了方向。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把手”,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农村社会管理核心领导人的重任。具体来说,应该做以下五种人。

第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做创新管理的领路人。村支部书记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定调揽总的人。村里工作能不能搞好,经济发展快不快,主要看村支书能不能“说”,会不会“做”。如果既不会“说”,也不会“做”,办事情往往依赖于职位和权力,群众自然就不信服、不佩服,村支部就没有号召力、凝聚力、吸引力。做到能“说”会“做”,没有捷径可走,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还要知道学什么,主要是围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学习掌握具体政策。比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政策,支农惠农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政策等。再次,要坚持学以致用,开拓创新。把学到的理论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多多思考、善于谋划,创造性地干好工作。

19 第

二、要坚持第一要务,做共同致富的推动人。农村发展不起来,全局发展都要受影响。因此,要按照“发展大于一切,发展重于一切,发展先于一切”的要求,集中精力抓发展,心无旁骛搞经济。重点要把握三条:

一是理清发展思路,多出点子。要坚持从本村的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准确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村制宜、因人制宜,从本地资源和经济条件上找优势,实行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劳则劳。

二是当好“领头雁”,做出样子。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作为“领头雁”的村支部书记,必须要掌握足够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致富技术,率先富起来,做到别人不会的我先会,别人不懂的我先懂。千方百计选项目,谋发展。

三是提高带富能力,走共同致富路子。“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村支部书记要有“富不天生、穷不生根。别人能发财,我们也一定能致富”的理想信念,努力提高带头致富的能力,增强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本领。同时,要切实增强“面貌不改我难安,群众不富我无颜”的责任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富帮穷”活动,带领群众走优势互补、经济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

第三、要坚持防微杜渐,做和谐稳定的守护人。当前农村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例如因土地征用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严重、群体事件增多、干群关系紧张、农村治安形势严峻、宗族宗教势力扩大等等,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基础。村党支部书记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好当地的和谐稳定,确保不出事。因为没有稳定就谈不上发展,基层乱了整个社会都要乱。要加大打击力度,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整治乱点,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全面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群众联防自 20 治组织建设,搞好群防群治,加强治安管理;要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各项制度和有关责任,正确处理好群体性事件;要加强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民调组织作用;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推动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要牢记党的宗旨,做体恤群众的贴心人。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基层干部,要开展好工作必须要靠广大群众的支持。只有做到了亲民爱民,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履行好职责。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要做到“三个真心”:

一是对惠及群众的事要真心办。应把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作为重要职责和凝聚民心的重要手段,办好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办好农民中的弱势群体急需办的事,更多地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始终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善于从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多办一些暖民心、管长远的事,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二是对困难群众要真心帮。关心群众,首先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疾苦。只有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农村富了,支部书记才会得到拥护,基层政权才会稳固,农村干部群众的诸多矛盾才好解决。

三是对群众的呼声和意见要真心听。真心听,才能了解群众之所想、之所盼、之所求、之所怨;真心听,才能沟通思想,增进感情,真正建立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村支部书记与群众的距离,说简单一点就是一道门坎儿,多跨群众的门坎儿,群众就把你记在心坎儿。经常串串老百姓家的门,听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联络 21 联络感情,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就会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第五、要坚持依章办事,做一身正气的公道人。有些村的工作好开展,就是因为有一个威望高的村支部书记。村支部书记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就必须坚持公正处事、敢于管事、依章办事。具体讲:

一是要一碗水端平,公正处事。村支部书记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有七亲八戚,朋友熟人多,在处理事情时,难免碍于情面。因此,处事的时候,一定要常怀公正之心,以心正求公正,以公正服大众。否则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

二是要一张脸抹黑,敢于管事。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村支部书记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新形势下,要当好村支部书记,首先就要敢当“包公”,不怕得罪人,坚持遇到责任不推诿、碰到困难不退缩、见到难事不躲避,敢于同村霸、村痞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管到事、管好事,才能取信于民、立威于民。

三是要一竿子到底,依章办事。俗话说:“民风不纯,政风所致”。因此,村支部书记要维护一方稳定,就必须坚持用法律约束,用制度管人,依法行政,依章办事。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章的有关规定,广泛发动党员、群众讨论制定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和村民议事等规章,并严格按制度和规章办事,特别对村级财务收支、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分配、粮食直补资金发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定期张榜公布,做到还群众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

2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下一篇:如何成为优秀的管理者